CN107051724B - 静电集尘装置及其包括该静电集尘装置的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静电集尘装置及其包括该静电集尘装置的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51724B CN107051724B CN201610997395.6A CN201610997395A CN107051724B CN 107051724 B CN107051724 B CN 107051724B CN 201610997395 A CN201610997395 A CN 201610997395A CN 107051724 B CN107051724 B CN 1070517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s
- film
- dust collecting
- width direction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1941 photo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52 polymer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17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81 coes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06 cristoba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diethanolamine Chemical group OCCNCCO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82 stishov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05 tridy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17—Combinations of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with other proces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08—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ence of stationary flat electrodes arranged with their flat surfaces parallel to the gas stre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38—Particle charging or ionising stations, e.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 radioactive radiation or fl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1—Ionising-electro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20—Magnetic separation of bulk or dry particles in mix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静电集尘装置包括:集尘部,集尘带电的灰尘颗粒;以及集尘壳体,所述集尘壳体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包括:多个薄膜,产生电场;以及固定部,将多个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内部。多个所述薄膜分别为长度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的带状,彼此面对面地配置并形成缝隙。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保持部,所述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保持所述缝隙。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垂直条,多个所述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集尘装置及其包括该静电集尘装置的空调机,所述静电集尘装置包括生成用于捕获带电灰尘颗粒的电场的多个薄膜和保持多个所述薄膜之间间隔的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机分为控制温度的制冷机或制热器、清除空气中的异物用于保持洁净度的空气净化器、向空气中提供水分的加湿器、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器等。
静电集尘装置是独立地或者安装于空调机,使空气中包含的灰尘颗粒带电来集尘的装置。
广义上,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带电部,用于形成电场;集尘部,对通过带电部带电的灰尘颗粒进行集尘。在空气经由带电部后经过集尘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被捕获到集尘部。
带电部包括放电电极和配置成与放电电极平行的相对电极,并且通过相互相对的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电晕放电使灰尘带电。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在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均配置有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所述两端部中一端部的凸起结构固定在所述一端侧的第一结构物,另一端部的凸起结构固定于所述另一端侧的第二结构物,所述第一结构物和第二结构物与薄膜在相互组装时为使所述薄膜的两端部均能够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准而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要求精密度。第一课题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保持薄膜(高电位电极和低点位电极)之间的间隔沿着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排列的多个凸起结构配置成沿着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排列,因离所述支撑点远的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地点弯曲等原因而难以保持相邻的薄膜间的恒定间隔,形成的电场不均匀且效率低。第二课题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课题提供一种保持多个薄膜之间的间隔,并易于组装的间隔保持结构。
本发明的静电集尘装置包括:集尘部,集尘带电的灰尘颗粒;以及集尘壳体,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
为解决所述课题,所述集尘部包括:多个薄膜,产生电场;以及固定部,将多个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内部。多个所述薄膜分别为长度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的带状,彼此面对面地配置并形成缝隙。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保持部,所述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保持所述缝隙。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垂直条,多个所述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
所述间隔保持部可沿所述薄膜长度方向隔开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薄膜可相对配置成一列。
所述垂直条可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减小所述薄膜的间隔。
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可配置一对所述间隔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缝隙。所述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下部(base)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一侧;以及上部(roof)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多个第一垂直条,多个所述第一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多个第二垂直条,多个所述第二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以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形成为互相相同的形状。
所述第一垂直条和所述第二垂直条可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减小所述薄膜的间隔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第一间隔保持主体,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一侧并支撑所述第一垂直条的始端,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第二间隔保持主体,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另一侧并支撑所述第二垂直条的始端。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一两端支撑部,所述第一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二两端支撑部,所述第二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一水平条,所述第一水平条与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二水平条,所述第二水平条与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将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可包括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将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所述集尘壳体可包括钩(hook),所述钩使所述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以相互接触的状态卡住。
多个所述垂直条可插入所述缝隙并越过所述薄膜宽度的中央位置。
所述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下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多个下部垂直条,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分别从所述宽度方向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多个上部垂直条,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分别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和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可插入所述缝隙并越过所述薄膜宽度的中央位置。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中的至少一方可设置有多个。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沿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交替且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另一侧并支撑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的始端。
所述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上部间隔保持部,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远离所述集尘壳体的内侧面的一侧。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围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远离的所述一侧。
所述上部主体可包括两端支撑部,所述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所述上部主体可包括上部条,所述上部条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所述上部条可至少包括一个厚度比其他部分厚的截面扩张部。
所述固定部可包括成型部(moulding),所述成型部在多个所述薄膜的一部分浸在规定的浆体的状态下,通过固化所述规定的浆体而使多个所述薄膜固定。
通过恒定保持所述缝隙,从而使在多个所述薄膜间的缝隙产生的电场均匀。
通过所述搁置肋、成型部及间隔保持部,起到既能方便制造又能准确迅速地制造的效果。
通过所述间隔保持部结构,能够起到在不妨碍通过流出口的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稳定地保持薄膜之间间隔的效果。
通过所述固定部结构,能够起到不仅在薄膜边缘而且在薄膜中央部分也能够恒定地保持相邻薄膜和所述缝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立体图。
图2是分离图1的加湿装置200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空调机的纵剖面图。
图4是示出仅分离图1的主体13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分离图4的主体130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与图1的主体130可拆卸的过滤器组件10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过滤器组件10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过滤器组件10的纵剖面图。
图9是图7的过滤器组件10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中带电部510的立体图。
图11是俯视带电部510的内部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图9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中集尘部540的立体图。
图13是分离图12的集尘壳体502、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多个薄膜540a及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多个薄膜540a的排列方向X剖面的剖面概要图。
图15是俯视图13的多个薄膜540a并添加电路图的俯视概要图。
图16是示出图12的第一薄膜541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图12的第二薄膜542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放大图12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和上部间隔保持部566与多个薄膜540a和集尘壳体502结合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0是将图18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以薄膜排列方向X截断的局部剖面图。
图21是图18的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2是将图18的上部间隔保持部566以薄膜排列方向X截断的局部剖面图。
图23是放大图12的多个薄膜540a搁置在搁置肋572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24是以薄膜长度方向Y截断图12的集尘部540的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静电集尘装置2500的俯视图。
图26是以图25的A-A’截断的剖面图。
图27是以图25的B-B’截断的剖面图。
图28是放大图27的E1部分的图。
图29是在图25的静电集尘装置2500中去除带电部5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放大图29的E2部分的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间隔保持部2561、2562的立体图。
图32是放大图31的E3部分的图。
图33是图31的间隔保持部2561、2562的主视图。
图34是放大图33的E4部分的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过滤器组件 100:空气净化装置
130:主体 135:灰尘传感器
200:加湿装置
300:筛网过滤器 400:抽屉
500:静电集尘装置 600︰光触媒过滤器
501:带电壳体 502、2502:集尘壳体
510:带电部 521:金属丝放电极
523:相对电极板 524:电极板连接部
525:火花防止部 540:集尘部
540a:薄膜 540b:固定部
541:第一薄膜 542:第二薄膜
551a、551b:导电层 552a、552b:绝缘层
555:卡钩 556:卡槽
557:露出部、高电位连接部 558:露出部、低电位连接部
560、2560:间隔保持部 561、2561:下部间隔保持部
562:下部条 563:下部间隔保持部的紧固部
564:下部垂直条 565:下部垂直条的凸起
566、2566:上部间隔保持部 567:上部主体
5671:上部条 5671a:截面扩张部
5672:上部间隔保持部的两端支撑部 5673:上部间隔保持部的紧固部
568:上部垂直条 569:上部垂直条的凸起
2567:间隔保持主体 2567a:水平条
2567b:间隔保持主体的两端支撑部 2567c:间隔保持主体的紧固部
2568:垂直条 2569:垂直条的凸起
571:导电体容纳部 578:电极连接部
579:防水材料 581:电压源
582:接地 584:第一导线
583:第二导线
X:薄膜排列方向 Y:薄膜长度方向
Z:薄膜宽度方向 S:多个薄膜之间缝隙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静电集尘装置可用作制冷制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加湿装置等的局部装置,也可用作集尘的独立装置。本实施例以安装在结合有空气净化装置100和加湿装置200的空调机的静电集尘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对整个本说明书及附图中表示的基准方向进行说明如下。X轴方向是指后述的集尘部的多个薄膜540a交替排列的方向,Y轴方向是指多个薄膜540a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是指多个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以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互相垂直为准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以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具体来讲Z轴箭头方向为上方,与Z轴箭头相反的方向为下方)为准进行说明,但是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有可能成为上下方向或者因倾斜上下方向不垂直。
以下表示的“电位”是指电势能。以下表示的“电压”是指两点的电位差的数值。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立体图,图2是分离图1的加湿装置200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空调机的纵剖面图,图4是示出仅分离图1的主体13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分离图4的主体130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5,一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00和搁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上侧的加湿装置200。空气净化装置100搁置在底面上,所述加湿装置200搁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上。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吸入外部空气后过滤,向所述加湿装置200提供过滤空气。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向加湿装置200排出去除流入的外部空气中包含的异物并除臭的净化的空气。所述加湿装置200对供给的所述过滤空气实施提供水分的加湿,向外部排出加湿空气。
加湿装置200与空气净化装置100可相互分离。用户可将所述加湿装置200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相互分离后进行清扫。用户可将所述加湿装置200从空气净化装置100分离后向配置在内部的水槽30供给水。用户也可以在所述加湿装置200层叠在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状态下供给水。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形成有吸入流路101和过滤流路102,所述吸入流路101吸入外部空气,所述过滤流路102对所述吸入空气实施过滤。
在所述加湿装置200层叠到空气净化装置100时形成用于接受过滤空气的连接流路103。将形成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侧的连接流路称为净化连接流路104,将形成在所述加湿装置200侧的连接流路称为加湿连接流路105。
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或者加湿连接流路105可制作成具有单独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在加湿装置200搁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00时,在所述加湿装置200与空气净化装置100之间形成连接流路103,替代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或者加湿连接流路105具有的单独的空间。
所述加湿装置200形成有加湿流路106,所述加湿流路106对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过滤空气实施加湿。所述过滤空气通过加湿流路106时获得水分而加湿。在加湿流路106的下游侧形成有排出流路107,引导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00及加湿装置200处理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及加湿装置200的内部有局部阻挡空气的流动方向的部分,但是整体上保持从下向上的空气流动方向A。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主体130、过滤器组件10及送风单元20,所述主体130将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吸入的外部空气导向所述加湿装置200,所述过滤器组件10与所述主体130可分离的设置并对所述吸入的外部空气实施过滤,所述送风单元20设置在所述主体130内部,对流动的空气提供压力。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设置在下部112,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与下部112隔开形成所述吸入流路10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由于与下部112隔开设置,因此能够通过宽的整个下侧面吸入外部空气。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使从下侧面吸入的外部空气朝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
所述主体130形成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外形。
所述主体130可设置有向用户显示加湿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显示模块160。
所述主体130的横剖面形成为圆形。所述主体130形成有把手129。
过滤器组件10与所述主体130可拆卸的结合。所述过滤器组件10能够从主体130朝水平方向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10的多个过滤器水平设置,多个过滤器沿上下方向层叠。此后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在所述主体130设置过滤器壳体140容纳可拆卸的所述过滤器组件10。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固定配置在所述主体130的内部。
过滤器壳体140与过滤器组件10在结合的状态下形成有过滤流路102。过滤流路102的上游侧与吸入流路101连接。过滤流路102的下游侧与连接流路103连接,具体地与净化连接流路104连接。
在所述主体130的一侧形成有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所述过滤器组件10通过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插入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内部。所述过滤器组件10包括遮挡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的过滤器盖子413。
所述主体130内部设置有送风壳体150,所述送风壳体150将从所述送风单元20排出的空气导向所述加湿装置200。所述送风壳体150位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40的上侧。所述送风壳体150紧固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
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与送风壳体150之间设置送风单元20。所述送风单元20提供使空气流动的压力。
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被360度全方位吸入。为使所述下部112及主体130隔开,在所述主体130与下部112之间设置桥架115。所述桥架115使所述下部112和主体130结合,支撑所述主体130。
外部空气经过所述桥架115向吸入口111流动。所述桥架115在上下形成有多个桥114。所述桥114的数量优选紧密配置使用户的手指不能进入吸入口111。如果只考虑空气阻力方面,则所述桥114的数量优选最小化。
所述过滤器组件10配置成与空气的流动垂直。所述过滤器组件10配置成与过滤流路102交叉。所述过滤流路102形成为上下方向,所述过滤器组件10设置成水平方向。所述过滤器组件10与所述过滤流路102交叉设置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所述过滤流路102从下侧向上侧逆向重力方向形成。不切换流动方向,最大限度以直线形成。
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吸入的空气经过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向送风单元20流动。所述送风单元20配置在过滤器壳体140的上侧,吸入过滤流路102的空气向加湿装置200排出。
所述送风单元20由送风马达22和送风扇24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马达22和送风扇24都配置在送风壳体150与过滤器壳体140之间,所述送风马达22配置在上侧,送风扇24配置在下侧。
所述送风马达22设置在送风壳体150,被所述送风壳体150支撑。所述送风扇24与送风马达22组装,接受所述送风马达22的驱动力而旋转。所述送风扇24配置在过滤器壳体140侧。
为使设置空间最小化,所述送风马达22能够向送风壳体150内部插入至少一部分,所述送风扇24能够向过滤器壳体140内部插入至少一部分。
所述送风扇24向中央吸入过滤空气后,向圆周方向排出过滤空气。本实施例的所述送风马达22设置在送风扇24的上侧使其与空气不产生阻力。所述送风马达22离开空气的流路设置。
所述送风扇24排出的空气沿着过滤器壳体140和送风壳体150向上侧的加湿装置200流动。
所述主体130内部的所述送风单元20的上侧配置有水槽30。所述主体130能够从上侧插入水槽30,从上侧向内部形成有凹陷的水槽插入空间。
所述水槽插入空间的周围面形成有能够通过空气的加湿流路入口123,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与水槽30的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加湿流入入口123的内侧配置有含有水分的加湿触媒50。
在所述水槽30的内部设置有喷水单元40,所述喷水单元40吸入所述水槽内部的水,将吸入的水向上侧扬水,将扬到的水向外喷射。所述水槽30的下部设置有喷水单元40的动力源即喷水马达42。所述喷水马达42与所述送风马达22物理上分离。所述送风马达22和喷水马达42能够被独立进行控制。
所述加湿装置200包括可透视(visual)主体210和顶盖组件230,所述可透视主体210可分离的层叠在空气净化装置100并由可可透视的材质形成,所述顶盖组件230能够与所述可透视主体210可分离的结合。本实施例中在顶盖组件230与所述可透视主体210之间形成排出流路107。所述排出流路107与加湿流路106的下游侧连接。所述连接流路103与加湿流路106的上游侧连接。在所述顶盖组件230中形成能够从外部供水的供水流路109。
图6是示出图1的主体130和与其可拆卸的过滤器组件10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过滤器组件10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过滤器组件10的纵剖面图。图9是图7的过滤器组件10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至图7,在主体130的外周面中一侧面形成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从而过滤器壳体140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过滤器组件10向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插入取出的方向滑动。
为引导过滤器组件10的滑动可在过滤器壳体140的内侧面的两侧形成有高低差的引导(未图示)。所述引导至少包括一个提供支撑过滤器组件10的摩擦面的上侧面,或者至少包括一个辊子或者轴承。
过滤器壳体140的左右侧面(配置所述引导的侧面)起到限制过滤器组件1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引导过滤器组件10仅向前后方向(插入取出的方向)移动的作用。
在过滤器壳体140的左右侧面中至少一个上配置后述的向静电集尘装置500供给电源的电源端子(未图示)和提供接地的接地端子(未图示)。可分别单独具备向后述的带电部510供给电源的电源端子和向后述的集尘部540供给电源的电源端子。可分别单独具备向后述的带电部510提供接地的接地端子和向后述的集尘部540提供接地的接地端子。
在与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左右侧面具备电源容纳端子518、548和接地容纳端子519、549。即,电源容纳端子518、548和接地容纳端子519、549配置成,仅在静电集尘装置500完全插入主体130的状态下使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分别与电源容纳端子518、548和接地容纳端子519、549接触。
电源容纳端子518、548包括带电部电源容纳端子518和集尘部电源容纳端子548,所述带电部电源容纳端子518将带电部510与电源连接,所述集尘部电源容纳端子548将集尘部540与电源连接。接地容纳端子519、549包括带电部接地容纳端子519和集尘部接地容纳端子549,所述带电部接地容纳端子519将带电部510与接地连接,所述集尘部接地容纳端子549将集尘部540与接地连接。
带电部电源容纳端子518和集尘部电源容纳端子548能够在静电集尘装置500的相同水平平面上对角方向互相隔开配置。带电部接地容纳端子519和集尘部接地容纳端子549能够在静电集尘装置500的相同水平平面上对角方向互相隔开配置。
在主体130可设置灰尘检测传感器135。灰尘检测传感器135至少包括一部分露出外部空气的部分。灰尘检测传感器135检测外部空气的灰尘浓度。
灰尘检测传感器135配置在主体130的外周面。本实施例中灰尘检测传感器135配置在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的上侧,在过滤器组件10与主体130结合的状态下配置成视觉上被过滤器壳体413遮挡。
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的上侧部分形成主体130的外周面凹陷与过滤器壳体413的厚度对应的距离的凹陷部134,灰尘检测传感器135配置在所述凹陷部134上,过滤器盖子413与主体130结合时与所述凹陷部对准。
在与灰尘检测传感器135的位置对应的过滤器盖子413的部分形成灰尘检测开口部413a,使其在过滤器盖子413遮挡灰尘检测传感器135的状态下也能向灰尘检测传感器135供给外部空气。本实施例中灰尘检测开口部413a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形成的长狭缝,隔开规定间隔上下形成多个。
过滤器组件10包括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配置的筛网过滤器300、静电集尘装置500及光触媒过滤器600。在筛网过滤器300中空气通过筛网形的网眼之间时空气中的异物被阻挡。静电集尘装置500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集尘带电灰尘颗粒,从而过滤空气。光触媒过滤器600在多孔性的下部上涂敷具有净化功能的光触媒,从而以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去除空气中的气味成分。本实施例中在最下部配置筛网过滤器300,在筛网过滤器300的上侧配置有静电集尘装置500,在最上部配置光触媒过滤器600。
过滤器组件10包括抽屉400,所述抽屉400支撑过滤器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并沿过滤器壳体140的所述引导滑动。抽屉400包括配置在前面的所述过滤器盖子413。
过滤器盖子413的前面中央以能够拉拽抽屉400的方式凹陷形成有过滤器盖子把手413b。过滤器盖子把手413b从过滤器盖子413的前面向后方凹陷形成,向后方凹陷而露出的左右上下的面中下侧面向下凹陷形成。
本实施例中静电集尘装置500支撑光触媒过滤器600,抽屉400支撑静电集尘装置500。筛网过滤器300配置在抽屉400的下侧,从而设置成能够与抽屉400独立地插入或者拉出。
筛网过滤器300包括筛网过滤器盖子313,所述筛网过滤器盖子313在与主体130和过滤器壳体413都结合的状态下,形成与过滤器盖子413的前面连续的面状的外观。在形成筛网过滤器盖子313的厚度的上侧面形成向下侧凹陷的筛网过滤器盖子把手313a。
在筛网过滤器300、主体130及过滤器盖子413都结合的状态下,形成过滤器盖子413的下段中至少一部分凹陷的把手露出部413c,使所述筛网过滤器盖子把手313a露出到外部。把手露出部413c的前面和下侧面开口。把手露出部413c能够从过滤器盖子413的前面向后方凹陷至所述筛网过滤器壳体把手313a的后段。用户可把手伸入把手露出部413c将手挂在筛网过滤器盖子把手313a上。
筛网过滤器300包括筛网框架315和筛网辅助框架316,所述筛网框架315在所述过滤器盖子313的后方的水平面上配置在所述过滤流路102的周围,所述筛网辅助框架316在筛网框架315提供的周围内侧分隔过滤流路102的水平剖面。筛网辅助框架316将过滤流路102的水平剖面分隔为多个。
筛网过滤器300包括筛取采集通过的空气中的异物的筛网318。筛网318被筛网框架315和筛网辅助框架316支撑。筛网318与筛网框架315和筛网辅助框架316配置在相同平面上。通过将筛网过滤器300从主体300分离洗涤来去除筛网318采集的异物。
抽屉400的左右侧面具备滑块414,所述滑块414被过滤器壳体140的所述引导支撑而滑动引导。滑块414可包括滑轨或者辊子。
抽屉400包括提供支撑静电集尘装置500的上侧面的静电集尘装置安装部415。静电集尘装置安装部415可形成在抽屉400的左右侧面。静电集尘装置500的下侧面中一部分与高低差安装部415的上侧面接触,从而支撑静电集尘装置500。
静电集尘装置500包括形成外观的壳体501、502。壳体501、502形成静电集尘装置把手503,使静电集尘装置500从抽屉400分离能被抬起。静电集尘装置把手503可在壳体501、502的左右侧面形成一对。静电集尘装置把手503可由壳体501、502的表面凹陷形成。
静电集尘装置500包括带电部510和集尘部540,所述带电部510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所述集尘部540集尘在所述带电部510带电的灰尘颗粒。带电部510配置在下侧,集电部540配置在上侧。
壳体510、502包括带电壳体501和集尘壳体502,所述带电壳体501在内部容纳所述带电部510,所述集尘壳体502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540。带电壳体501配置在下侧,集电壳体502配置在上侧。容纳带电部510的空间和容纳集尘部540的空间形成为相互连接。
在带电壳体501的下侧面上形成使空气流入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的开口的带电壳体流入口506。在带电壳体502的上侧面上形成使空气流入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的开口的集尘壳体流入口507。
光触媒过滤器600包括光触媒过滤器框架603和光触媒作用部605,所述光触媒过滤器框架603在过滤流路102的水平剖面上形成周围,所述光触媒作用部605被光触媒过滤器框架603支撑。光触媒作用部605可通过在形成过滤流路102的一部分的具有空隙的下部部件上涂敷具有净化功能的公知的光触媒来制作,也可以通过在具有光触媒性质的部件形成空隙来制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媒包括活性炭。活性炭利用物理性附着力将气味颗粒捕获到光触媒作用部605。也可以利用活性炭或者其他光触媒将所述气味颗粒通过化学结合捕获到光触媒作用部605。从主体130和过滤器组件10分离光触媒过滤器600,通过将其暴露在阳光等能够去除光触媒作用部605中捕获的气味颗粒。
查看整体的空气流动方向A如下。通过壳体吸入流路101从外部流入所述空调机内部的空气流入过滤流路102。流入过滤流路102的空气通过所述筛网318后,通过所述带电壳体流入口506向带电壳体501内部流入。向带电壳体501内部空间流入的空气依次通过带电部510和集尘部540后通过集尘壳体流出口507向上侧流动。向上侧流动的空气通过光触媒作用部650。
另一实施例中,各个结构部件的配置有可能变更,各个结构部件也有可能横向配置,此时空气流动方向设置成从带电部510向集尘部540。
图10是示出图9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中带电部510的立体图,图11是俯视带电部510的内部俯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对本实施例的带电部510进行说明如下。带电部510包括施加高电压的金属丝放电极521和与金属丝放电极521隔开的相对电极板523。所述高电压为金属丝放电极521与相对电极板523之间的电压非常高,能够在金属丝放电极521产生放电程度的数值。
在金属丝放电极521施加电压时,在金属丝放电极521与相对电极板523之间产生电晕放电。放电能够使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能够产生OH-、O-等负离子或者H+等正离子。这样产生的离子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负离子向灰尘颗粒提供电子使灰尘颗粒带电为负极。正离子从灰尘颗粒夺取电子使灰尘颗粒带电为正极。
相对电极板523能够配置为多个。相对电极板523能够隔着金属丝放电极521相对隔开配置。
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的两端利用电极板连接部524相互连接。电极板连接部524配置在水平面上,多个相对电极板523配置在与电极板连接部524垂直的面上。
电极板连接部524和多个相对电极板523可通过将板形金属的中央切开并弯成90度而一体成型。
即,从所述板形金属的中央部分以与相对电极板523的一侧长边相当的长度切开使剩下的板形金属的两端部成为电极板连接部524,以与相对电极板523的两端短边相当的长度从所述一侧长边长度的部分的两端分别弯曲90后切开,将所述以ᄃ字切开(切开与一侧长边长度相当的部分和在其两端分别弯曲90度切开)的所述板形金属部分以90度弯曲,则弯曲的部分成为相对电极板523。
金属丝放电极521能够配置为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能够配置成多个互相隔开排列。在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之间相对电极板523能够与放电极521平行配置。
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能够互相串联连接。即,一个金属丝部件能够连续地构成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本实施例中,金属丝放电极521由一个金属丝部件从一侧的金属丝支撑部522a延长至另一侧金属丝支撑部522b构成一个金属丝放电极521,在所述另一侧金属丝支撑部522b弯曲的所述金属丝部件延长至与所述另一侧金属丝支撑部522b邻接在相同侧的金属丝支撑部522b构成金属丝串联连接部(未图示),在相同侧的所述邻接的金属丝支撑部522b弯曲的所述金属丝部件延长至与所述一侧的金属丝支撑部522a邻接在相同侧的金属丝支撑部522a构成另一个金属丝放电极521。通过所述方式方式,以在两侧各自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金属丝支撑部522a为支撑点,设置互相交替连接的金属丝放电极521和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
金属丝支撑部522包括朝空气流动方向延长的垂直部件,在所述垂直部件的侧面所述金属丝部件能够被支撑而弯曲。
本实施例中在与空气流动方向A垂直的方向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51和多个相对电极板523被交替且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51和多个相对电极板523配置在所述带电壳体流入口506的下游侧。
所述电极板连接部524分别在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的两端配置一个并朝与多个相对电极板523垂直的方向延长。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分别配置在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的两端并向与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垂直的方向延长。
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优选设置在靠近多个相对电极板523之间的空间的上游侧的位置。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与多个金属丝放电极521配置在相同平面上。为使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和电极板连接部524相互进一步隔开,电极板连接部524优选配置在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的下游侧端的平面上。因为,在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上也被施加高电压,电极板连接部524也是与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电连接的金属材质,所以为了在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与电极板连接部524之间降低产生火花的概率。
金属丝放电极521和相对电极板523固定于带电壳体501。金属丝放电极521的一个金属丝部件的两端分别在金属丝放电极521的两端侧固定连接到带电壳体501,通过所述固定连接的位置高电压被施加到所述金属丝部件。
带电部510包括火花防止部525,所述火花防止部525支撑多个相对电极板523,固定于带电壳体501。火花防止部525固定电极板连接部524。
在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的两端部分别配置一个火花防止部525。火花防止部525包括上下隔开配置的电极板连接部524和配置成挡住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之间的遮挡部件(未图示)。所述遮挡部件可以是板形的板部件。所述遮挡部件优选绝缘性材质。所述遮挡部件起到降低所述金属丝串联连接部与电极板连接部524之间的火花发生率的作用。
火花防止部525形成插入电极板连接部524的槽。插入所述电极板连接部524的槽的凹陷方向是多个相对电极板523的长度方向。形成插入所述电极板连接部524的槽的部件包围电极板连接部52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包围电极板连接部524的下侧面的部件能够由所述遮挡部件构成。
另一实施例的带电部包括发生离子的至少一个离子发生器(未图示)。沿与空气流动方向A垂直的方向能够隔开配置有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能够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所述颗粒发生器包括电晕放电的碳纤维电极(未图示)。所述碳纤维电极能够形成为刷子形状。所述碳纤维电极能够由多个极细的碳纤维捆成刷子束形成。
图12是示出与图9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的内部中集尘部540的立体图。图13是分离图12的集尘壳体502、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多个薄膜540a及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多个薄膜540a的排列方向X剖面的剖面概要图,图15是俯视图13的多个薄膜540a并添加电路图的俯视概要图。图16是示出图12的第一薄膜541结构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图12的第二薄膜542结构的立体图。
所述集尘部540包括产生电场的多个薄膜540a和将所述薄膜540a固定于所述集尘壳体502内部的固定部540b。薄膜540a能够由导电层涂敷绝缘层形成。
所述薄膜540a能够排列成多个。排列的多个薄膜540a组成排列组。所述固定部540b将多个所述薄膜540a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502内部。
所述薄膜540a彼此面对面并能够形成缝隙S。排列两个薄膜540a则形成一个缝隙S。排列三个以上薄膜540a则形成缝隙S。多个所述薄膜540a可以是各个薄膜长度方向Y比薄膜宽度方向Z长的带状。多个所述薄膜540a能够彼此面对面地配置并形成缝隙S。多个薄膜540a能够配置成一列。
所述固定部540b包括间隔保持部561、566,所述间隔保持部561、566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用于保持所述间隔S。
间隔保持部561、566固定于壳体501、502内部。本实施例中,间隔保持部561、566仅固定于集尘壳体502。间隔保持部561、566还能起到支撑多个薄膜540a的作用。
所述间隔保持部可包括上部间隔保持部566,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宽度方向Z两侧中远离所述集尘壳体502的内侧面的一侧。所述间隔保持部561、566可包括配置在宽度方向Z的一侧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和配置在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另一侧上部间隔保持部566。
本实施例中,将薄膜宽度方向Z的一侧方向设为空气流动方向时,在集尘壳体502的所述一侧形成通过空气的集尘壳体流出口507,多个薄膜540a配置成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朝向所述流出口507。
所述固定部540b包括成型部578,所述成型部578以多个所述薄膜的一部分浸在规定的浆体的状态,通过固化所述规定的浆体而使多个所述薄膜540a固定。
多个薄膜540a可包括向导电层551a施加相对高电位的多个第一薄膜541和向导电层551a施加相对低电位的多个第二薄膜542。即,多个薄膜540a设置成分别在多个薄膜540a之间设置所述导电层的状态下以两侧的两个绝缘层涂敷所述导电层。
多个第一薄膜541和多个第二薄膜542相互交替配置。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和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面相互相对交替排列形成缝隙S。
多个薄膜540a配置成宽度方向Z朝上下方向,但不限于此。多个薄膜540a能够配置成长度方向Y一致排列。沿与薄膜宽度方向Z和薄膜长度方向Y垂直的方向X配置多个薄膜540a形成缝隙S。本实施例中,分别交替配置约20至30个第一薄膜541和第二薄膜542。
集尘部540包括电压源581、第二导线583及第一导线584,所述电压源581产生高电位,所述第二导线583连接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和电压源581的-极,所述第一导线584连接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和电压源581的+极。所述第二导线583能够连接接地582。
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与第一导线584连接,设置成对于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相对高电位。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与第二导线583连接,设置成对于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相对低电位。在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与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之间能够包括施加7至9kV电压的电压源581。
参照图16和图17,第一薄膜541和第二薄膜542形成为带状。第一薄膜541和第二薄膜542的带状长度可约为200至250mm。第一薄膜541和第二薄膜542整体可形成为平板形状。第一薄膜541和第二薄膜542可形成为朝两面方向X至少一部分弯曲。
多个薄膜540a所述导电层可由碳材料形成。所述导电层的厚度可形成为10-100um。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构成高电位电极,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构成低点位电极。
一对绝缘层隔着导电层涂敷除所述导电层的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所述绝缘层可以是包含TiO2、Al2O3、SiO2等纳米填料的PP、PET、PEN、PU等材料,其厚度可为100-1500um。
所述导电层设置成在所述一双绝缘层中的一个面上丝网印刷的碳图案,所述一双绝缘层中的另一个覆盖除所述碳图案的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能够与所述一个绝缘层接合。
所述薄膜540a包括所述导电层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557、558。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导电层一部分向外露出,剩余部分被绝缘层包围。
所述规定的浆体是具有导电性的导电性浆体,所述成型部578可以是具有导电性的电极连接部578。此时,成型部578除起到薄膜540的固定作用外还起到向薄膜540a的导电层施加电源的电连接线路的作用,以下将起到所述两个作用的成型部578标注为电极连接部578。
电极连接部578以所述露出部557、558浸在所述导电体浆体的状态,固化所述导电性浆体而使所述薄膜540a固定。所述电极连接部578与电压源581连接,从而向薄膜540a的所述导电层施加电压。
电极连接部578包括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和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构成与所述第一导线584中的多个薄膜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构成与所述第二导线583中的多个薄膜540a接触的部分。
所述露出部557、558分别形成在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的长度方向Y的一端,分别形成在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的长度方向Y的另一端。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从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的长度方向Y的一端向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从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的长度方向Y的另一端向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
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中没有被绝缘层552a包围而露出的露出部557构成高电位连接部557。高电位连接部557与第一导线584接触。即,高电位连接部557与构成第一导线584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接触。通过高电位连接部557向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施加高电位。
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中没有被绝缘层552b包围而露出的露出部558构成低电位连接部558。低电位连接部558与第二导线583接触。即,低电位连接部558与构成第二导线583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接触。通过低电位连接部558向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施加高电位。
向第一薄膜541的导电层551a施加相对高电位,向第二薄膜542的导电层551b施加相对低电位时,在两个导电层551a、551b之间产生电场。在带电部510带电的灰尘颗粒根据带电极性在电场内受到电场力,从而粘贴到第一薄膜541的绝缘层552a或者第二薄膜542的552b。
所述薄膜540a包括在长度方向Y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薄膜部分延长向宽度方向Z弯曲的挂钩555。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薄膜540a包括在长度方向Y两端的薄膜部分延长向宽度方向Z弯曲的挂钩555。在多个第一薄膜541和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的长度方向Y的两端都可以形成挂钩555。
所述露出部557、558形成在所述挂钩。挂钩555包括露出所述导电层的挂钩555a和不露出所述导电层的挂钩555b。多个第一薄膜541的所述露出部557形成在长度方向Y的一端的所述挂钩555a,多个第二薄膜542的所述露出部558形成在长度方向Y的另一端的所述挂钩555a。
多个第一薄膜541设置成仅在所述两末端中一侧末端的挂钩555a上露出导电层551a,多个第二薄膜542设置成仅在所述一侧末端的相反一侧的另一侧末端的挂钩555a上露出导电层551b。即,包括在多个第一薄膜541的高电位连接部557仅在所述两末端中一侧形成的挂钩555a上形成,包括在多个第二薄膜542的低电位连接部558仅在所述两末端中另一侧形成的挂钩555a上形成。
所述薄膜540a形成有从长度方向Y两端部中至少一端部向宽度方向Z凹陷的卡槽556。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薄膜540a的长度方向Y的两端部都形成所述卡槽556。
挂钩555的一侧面能够形成卡槽556的一侧面。卡槽556能够形成为一侧开口的夹缝形状。
所述固定部540b包括搁置肋572,所述搁置肋572与所述集尘壳体502结合,插入所述卡槽556。卡槽556与搁置肋572形成为相互卡止的形状。搁置肋572是从集尘壳体502向卡槽556形成的方向凸出的肋形状。后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8是放大图12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和上部间隔保持部566与多个薄膜540a和集尘壳体502结合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0是将图18的下部间隔保持部561以薄膜排列方向X截断的局部剖面图。图21是图18的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2是将图18的上部间隔保持部566以薄膜排列方向X截断的局部剖面图。
参照图18至图22,所述间隔保持部561、566包括多个垂直条564、568,多个所述垂直条564、568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配置有所述间隔保持部561、566的一侧分别向所述缝隙S插入。多个垂直条564、568沿插入的方向形成为条(Bar)状。多个垂直条564、568将多个薄膜540a相互隔开用于保持所述缝隙S。
多个所述垂直条564、568能够插入所述缝隙S使其越过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中央。由此,不仅在薄膜540a的边缘而且在薄膜540a的中央部分也能恒定地保持邻接的薄膜540a和所述缝隙S。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包括多个下部垂直条564,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564从所述宽度方向Z的一侧分别向所述缝隙S插入。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包括多个上部垂直条568,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568从所述宽度方向Z的另一侧分别向所述缝隙S插入。即,多个所述垂直条564、568可以包括多个下部垂直条564和多个上部垂直条568。
所述垂直条564、568可以形成向所述薄膜540a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565、569来降低所述薄膜540a的间隔。由此,能够在多个所述垂直条564、568之间配置薄膜540a的缝隙变窄,因此能够起到配置薄膜540a后显著降低薄膜540a的间隔的效果。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中至少一个为多个。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及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可沿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Y交替且隔开间隔地配置。此时,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排列组的薄膜长度方向Y观察时,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一部分和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一部分在中央部相互重叠。由此,起到在薄膜540a的中央部分也能更稳定地恒定地保持邻接的薄膜540a和所述缝隙S的作用。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包括下部条562、多个下部垂直条564及紧固部563,所述下部条562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多个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向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排列方向X延长,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564从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分别向所述缝隙S插入,所述紧固部563将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固定于集尘壳体502。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为上侧方向,在多个薄膜540a的上侧配置有下部条562。
下部条562支撑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始端。
下部条562能够配置成分隔所述集尘壳体流出口507。下部条562的薄膜宽度方向Z一侧朝向从所述缝隙S流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下部条562的薄膜宽度方向Z的另一侧能够与多个所述薄膜540a接触。
下部条562可由棒形部件构成。下部条562是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的部件。
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可形成插入一部分下部条562能够被卡住的槽。此时,下部条562起到直接固定薄膜540a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下部条562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端分别形成紧固部563。
紧固部563和集尘壳体502中的至少一方具备紧固用结构,另一个具备与所述紧固用结构对应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形成集尘壳体502的流出口507的方向的内侧面上形成下部用钩503a。
所述紧固部563具备在紧固板563b形成的插入所述下部用钩503a而卡住的紧固槽563a。紧固板563b配置在水平平面上与集尘壳体502的内侧面贴合。紧固板563b能够与下部条562配置在相同平面上。
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始端分别与下部条562结合而成。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终端形成为自由端。
多个下部垂直条564能够形成为互相相同的长度。下部垂直条564的水平剖面可分别为薄膜长度方向Y的长度大于薄膜排列方向X长度的矩形形状。
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564插入所述缝隙S使其越过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中央。即,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长度大于多个薄膜540a的宽度长度的一半。此外,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长度设为小于或等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
各个下部垂直条564与各个薄膜540a交替配置。在一个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形成的邻接的两个下部垂直条564之间配置一个薄膜540a。只是,多个薄膜540a中薄膜排列方向X的两端的薄膜540a配置成只在一侧面方向设置下部垂直条564,另一侧面方向未设置下部垂直条564。
多个下部垂直条564可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565来降低所述薄膜的间隔。
本实施例中凸起565可以为半球形凸出的形状,但不限于此。
凸起565可以只从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中的一侧面凸出形成,也可以从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都凸出形成。在后一种情况时,薄膜540a配置在从与凸起565邻接的下部垂直条564向另一方向凸出的凸起565之间,所述凸起565从任一个下部垂直条564向一方向凸出。
可具备设置在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长度中央部的方式形成的凸起565。凸起565可在多个下部垂直条564上沿多个薄膜的宽度方向Z隔开配置。
图20示出多个凸起565中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包括凸起565a、565b、565c和凸起565d、565e、565f,所述凸起565a、565b、565c从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中的一侧面凸出,所述凸起565d、565e、565f从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中的另一侧面凸出。在多个下部垂直条564的始端部形成的凸起565c、565d和,在中央部形成的凸起565b、565e和,在终端部形成的凸起565a、565f沿薄膜的宽度方向Z互相隔开配置。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可包括上部主体567,所述上部主体567将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排列方向X两端和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另一侧ᄃ字形包围。此外,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可包括上部主体567,所述上部主体567将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排列方向X两端和远离所述集尘壳体的内侧面的一侧ㄷ字形包围。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侧或者所述远离一侧为下侧方向,在多个薄膜540a的下侧配置有上部主体567。
上部主体567和集尘壳体502之间的空间配置所述排列组,所述排列组的轮廓的上部主体567起到约束所述排列组从而保持所述排列组地整体形状的效果。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包括多个上部垂直条568,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568从所述上部主体567分别向所述缝隙S插入。
上部主体567支撑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始端。
上部主体567包括上部条5671,所述上部条5671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延长。上部条5671支撑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始端。
上部条5671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排列组与多个所述相对电极板523之间。上部条5671的薄膜宽度方向Z一侧能够与多个所述薄膜540a接触,上部条5671的薄膜宽度方向Z的另一侧能够与多个所述相对电极板523接触。多个所述薄膜540a排列组与多个所述相对电极板523隔开与上部条5671的薄膜宽度方向Z的厚度对应的距离配置。上部条5671配置在多个薄膜540a与相对电极板523之间,能够使多个薄膜540a与相对电极板523隔开规定距离并保持。
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所述另一侧可形成上部条5671的一部分被插入而卡住的槽。此时,上部条5671起到直接固定薄膜540a的作用。
上部条5671可由棒形部件构成。上部条5671是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的部件。
所述上部条5671可包括至少一个厚度比其他部分厚的截面扩张部5671a。在均分上部条5671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截面扩张部5671a。截面扩张部5671a加强上部条5671的抗弯强度。
截面扩张部5671a可设为薄膜宽度方向Z厚度与上部条5671的其他部分薄膜宽度方向Z厚度实质上相同,薄膜长度方向Y厚度大于上部条5671的其他部分薄膜长度方向Y厚度。在薄膜宽度方向Z多个相对电极板523与上部条5671接触,对于上部条5671的薄膜宽度方向Z的抗弯力多个相对电极板523能够降低上部条5671的变形。此外,对于上部条5671的薄膜长度方向Y的抗弯力可通过增加截面扩张部5671a的薄膜长度方向Y长度来降低上部条5671的变形。
截面扩张部5671a可以为连接上部条5671的分离部件的接入部,但不限于此。为便于组装工序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分离成多个,能够通过互相组装上部条5671的分断部分来完成组装,此时能够通过将分断的多个上部条5671部件中任一部件的凸出部插入另一个部件的槽来组装。此时,在上部间隔保持部566整体被组装的状态下,可使所述凸出部和所述槽的结合部分的剖面相对大于上部条5671的其他部分剖面,从而构成截面扩张部5671a。
上部主体567包括两端支撑部5672,所述两端支撑部5672配置在所述薄膜排列方向X两端与所述集尘壳体502结合。两端支撑部5672起到约束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的两端,并使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固定于集尘壳体502的作用。
两端支撑部5672与集尘壳体502结合支撑上部5671。
在上部条5671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端分别配置1个两端支撑部5672。两端支撑部5672与上部条5671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端结合并向薄膜宽度方向Z延长,能够与薄膜540a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两端接触。
两端支撑部5672可包括与上部条5671的一端结合的第一支撑部(未图示)和与上部条的另一端结合的第二支撑部(未图示)。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可分别为向薄膜宽度方向Z延伸的棒部件。
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水平方向截断的剖面可为薄膜长度方向Y大于薄膜排列方向X长度的形状,实质上可为矩形形状。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水平方向截断的剖面的薄膜长度方向Y长度优选大于上部条5671的薄膜长度方向Y厚度,大于上部垂直条568的薄膜长度方向Y厚度。
所述两端支撑部5672的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末端与集尘壳体502结合。所述两端支撑部5672的所述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一侧末端设置紧固部5673。
在紧固部5673和集尘壳体502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紧固用结构,在另一个设置与所述紧固用结构对应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形成集尘壳体502的流出口507的方向的内侧面上形成上部用钩503b。
所述紧固部5673设置在紧固板5673b形成的插入所述下部用钩503b而卡住的紧固槽5673a。紧固板5673b配置在水平平面上与集尘壳体502的内侧面贴合。
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始端分别与上部条5671结合而成。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终端形成为自由端。
多个上部垂直条568能够形成为互相相同的长度。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水平剖面可以分别是薄膜长度方向Y的长度大于薄膜排列方向X长度的矩形形状。
多个上部垂直条568插入所述缝隙S使其越过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中央。即,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长度大于多个薄膜540a的宽度长度的一半。此外,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长度设为小于或等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
各个多个上部垂直条568与各个薄膜540a交替配置。在一个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形成的邻接的两个上部垂直条568之间配置一个薄膜540a。只是,多个上部垂直条568中配置在薄膜排列方向X的两端的上部垂直条568与邻接的两端支撑部5672之间形成缝隙,能够在所述缝隙配置一个薄膜540a。
多个上部垂直条568可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569来降低所述薄膜的间隔。
本实施例中凸起569可以是半球形凸出的形状,但不限于此。
凸起569可以只凸出形成在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中的一个,也可以在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都形成。在后一种情况时,薄膜540a配置在从任一个上部垂直条568向一方向凸出的凸起569与从邻接的上部垂直条568向另一方向凸出的凸起569之间。
可以具有设置在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长度中央部的方式形成的凸起569。凸起569可以在多个上部垂直条568上沿多个薄膜的宽度方向Z隔开配置。
图22示出多个凸起569中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具备从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面中一个凸出的凸起569a、569b、569c和从另一个凸出的凸起569d、569e、569f。在多个上部垂直条568的始端部形成的凸起569a、569f和,在中央部形成的凸起569b、569e和,在终端部形成的凸起569c、565d沿薄膜的宽度方向Z互相隔开配置。
下部用钩503a和上部用钩503b在所述流出口507的薄膜排列方向X两侧端部沿薄膜长度方向Y多个互相交替隔开设置。
图23是放大图12的多个薄膜540a搁置在搁置肋572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24是以薄膜长度方向Y截断图12的集尘部540的剖面图。
所述固定部540b包括搁置肋572,所述搁置肋572与集尘壳体502结合,并插入所述卡槽556。
搁置肋572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即,搁置肋572沿与薄膜540a垂直的方向延长。
搁置肋572可包括两个肋,所述两个肋在薄膜长度方向Y两端分别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搁置肋572包括第一搁置肋572a和第二搁置肋572b,所述第一搁置肋572a配置在薄膜长度方向Y两端部中的一端部,所述第二搁置肋572b配置在薄膜长度方向Y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
固定部540b包括形成装所述规定浆体的容纳空间576的导电体容纳部571。向容纳空间576内部插入多个所述挂钩555的末端,多个所述挂钩555的末端沿所述排列组的薄膜长度方向Y两端朝薄膜排列方向X排列配置。
导电体容纳部571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导电体容纳部571可包括两个容纳空间576,所述两个容纳空间在薄膜长度方向Y两端分别沿薄膜排列方向X延长形成。导电体容纳部571包括第一导电体容纳部571a和第二导电体容纳部571b,所述第一导电体容纳部571a形成装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的容纳空间576,所述第二导电体容纳部571b形成装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578a的容纳空间576。
所述挂钩555向薄膜宽度方向Z弯曲形成,插入所述容纳空间576被成型部578固定。所述搁置肋572插入卡槽556支撑多个薄膜540a,可构成整体上稳定的结构。通过成型部578或者搁置肋/卡槽556,所述间隔保持部560无需支撑多个薄膜540a的自重而仅起到间隔保持作用,能够使间隔保持部60的结构轻量化或者最小化。
所述导电体容纳部571可形成开口部使所述规定的浆体能够注入所述容纳空间576,可形成开口部使所述露出部557、558能够插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两种开口部可分别单独形成,也可用一个开口部同时起到两种作用。本实施例为后一种情况。
在导电体容纳部571形成的所述开口部能够在导电体容纳部571的薄膜宽度方向Z中的一侧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朝带电部510的方向形成。导电体容纳部571中的一侧开口并凹陷形成所述容纳空间576。
导电体容纳部571包括底面573、两个横侧面(未图示)及两个纵侧面572、574,所述底面573构成容纳空间576的下侧面,两个所述横侧面(未图示)构成容纳空间576的薄膜排列方向X的两侧面,两个所述纵侧面572、574构成容纳空间576的薄膜长度方向Y的两侧面。
所述搁置肋572能够构成划分所述容纳空间576的一面。即,所述搁置肋572能够构成导电体容纳部571的一面。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纵侧面中隔着卡槽556的纵侧面572为所述搁置肋572。所述第一搁置肋572a构成第一导电体容纳部571a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搁置肋572b构成第二导电体容纳部571b的一部分。
所述两个纵侧面中与搁置肋572相反一侧的面574设置成向薄膜宽度方向Z倾斜,容纳空间576的大小设置成朝薄膜宽度方向Z的所述另一侧逐渐变大。
所述成型部578以规定的浆体形式装在所述两个容纳空间576,通过固化使多个所述挂钩555固定。以比薄膜540a整体面积或者宽度小的面积或者宽度凸出的挂钩555为易于浸在成型部578的结构,成型部578能够起到有效固定薄膜540a的作用。
虽然以下本实施例中,将成型部578限定于所述电极连接部578进行说明,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部显然也可由没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
所述电极连接部578优选设置成将在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和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中的任一多个薄膜分别形成的所述露出部(557或558中任一个)相互连接。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设置成将在多个所述第一薄膜分别形成的所述露出部557相互连接,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设置成将在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分别形成的所述露出部558互连接。即,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将多个所述高电位连接部557都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将多个所述低电位连接部558都电连接。
所述电极连接部578固定所述挂钩555。
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固定形成在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和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的长度方向Y的一端的所述挂钩555并一体成形。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固定形成在多个所述第一薄膜541和多个所述第二薄膜542的长度方向Y的另一端的所述挂钩555并一体成形。
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固定设置多个第一薄膜541的高电位连接部557的挂钩555a和不设置多个第二薄膜542的低点位连接部558的所述挂钩555。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固定不设置多个第一薄膜541的高电位连接部557的所述挂钩555b和设置多个第二薄膜542的低点位连接部558的挂钩555。由此,第一电极连接部578a能够仅在第一薄膜的导电层551a施加相对的高电压,第二电极连接部578b能够仅在第二薄膜的导电层551b施加相对的低电压。
电极连接部578通过固化所述导电体浆体来形成。由此,将挂钩555稳定固定,电极连接部578与高电位连接部557和低点位连接部558紧贴接合,从而使接触电阻最小化,阻断高电位连接部557和低点位连接部558与空气接触,能够防止接触位置产生火花。
所述导电性浆体能够由导电体粉末和有机溶剂(organic solvent)与高分子(macromolecule)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导电性浆体在固化前为具有流动性的半固体状态,固化后为固体状态。
所述导电体粉末是指具有导电性的固体细碎成小颗粒。具有导电性的固体优选为碳、铜、银等金属成分。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体粉末为碳黑粉末。
所述有机溶剂在常温下为液体状态。混入所述导电体浆体的所述有机溶剂根据干燥条件蒸发,使所述导电体浆体固化成固体。
所述高分子树脂为粉末形状。所述导电性粉末和所述高分子树脂成为在所述导电体浆体固化之后还剩下的成分。所述导电体粉末和所述高分子树脂是混在一起的,而不是化学性结合的。在所述导电性浆体固化后所述导电体粉末的颗粒成为互相连接的状态,固化的所述导电体浆体具有导电性。
所述导电体浆体的成分组成比可构成为30%左右的所述导电体粉末,约50%的所述有机溶剂,约20%的所述高分子树脂,但不限于此。
电极连接部578严密围绕配置。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极连接部578中露出在外部空气的面涂敷防水材料579。防水材料579可含有环氧树脂或者聚氨酯树脂等材质,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涂敷后能够固化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材料由主要材料和固化剂混合而成,所述主要材料含有双酚A型环氧(Bisphenol A EPOXY)树脂和阻燃性填充剂和其他添加剂成分,所述固化剂为改性脂肪族胺固化剂。
所述防水材料579涂敷在所述电极连接部578中从导电体容纳部571的所述开口部露出的面。所述防水材料579配置成在容纳空间576装有所述导电体浆体的状态下导电体浆体覆盖露出外部空气的面。电极连接部578配置成被导电体容纳部571和防水材料579包围。
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极连接部578中露出外部空气的面配置盖部件(未图示)。所述盖部件能够配置成覆盖容纳空间576的上面。电极连接部578配置成被导电体容纳部571和所述盖部件包围。
参照图13,对利用所述导电体浆体的制造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方法进行说明如下。所述规定浆体可分为具有导电性的所述导电体浆体和不具有导电性的规定的浆体,后一种情况时在以下说明中可以理解为以“所述规定的浆体”替代了“所述导电体浆体”。
制造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方法包括:a步骤,将所述薄膜540a配置在规定位置;b步骤,注入所述导电体浆体而使所述露出部557、558浸没;c步骤,将注入的所述导电体浆体根据规定干燥条件进行固化;d步骤,在固化的所述导电体浆体中露出外部空气的面涂敷防水材料;以及e阶段,将涂敷的防水材料根据规定干燥条件进行固化。
在所述a步骤优选首先进行壳体搁置步骤,将形成有集尘壳体502的流出口507的面配置成接触底面,使集尘壳体502的内部空间朝向上侧。
之后,进行下部间隔保持部配置步骤,在集尘壳体502的内部的规定位置配置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561使下部垂直条564向上侧凸出。下部间隔保持部561的紧固部563与对应位置的下部用钩503a结合,下部间隔保持部561固定于集尘壳体502。
之后,进行薄膜插入步骤,所述搁置肋572插入多个薄膜540a的所述卡槽556,多个薄膜540a分别插入下部间隔保持部561的多个下部垂直条564之间,从而使多个所述薄膜540a配置在所述规定位置。在所述规定位置配置多个所述薄膜540a时,多个所述挂钩555的末端都被插入所述容纳空间576内部。
优选之后进行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步骤,将上部间隔保持部566配置在集尘壳体502的内部的规定位置,使多个薄膜540a分别插入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上部垂直条568之间。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紧固部5673与对应位置的上部用钩503b结合,上部间隔保持部566固定于集尘壳体502。
在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步骤中,上部间隔保持部566被上部条5671的所述接入部(截面扩张部)分离成多个时,首先临时配置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各个分节部分,使多个薄膜540a分别插入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各个分节部分的上部垂直条568之间,将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所述各个分节部分互相组装,将整个上部间隔保持部566配置在所述规定的位置。在整个上部间隔保持部566的上部垂直条568之间分别插入多个薄膜540a的工序需要细心留意,但是通过所述步骤能够使所述工序变得更容易更方便。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步骤也可以在所述b步骤或者c步骤期间或者之后进行,但是优选在b步骤之前进行,在注入所述导电体浆体之前能够将多个薄膜540a更准确地配置。
之后,进行所述b步骤。在所述b步骤中,向所述容纳空间576内部注入所述导电体浆体,使多个所述挂钩555的末端全部浸在所述导电体浆体。即,注入所述导电体浆体而使所述露出部557、558全部浸在导电体浆体。
之后,进行所述c步骤。在所述c步骤中,将注入的所述导电体浆体根据规定干燥条件的浆体干燥温度和浆体干燥时间进行固化。所述浆体干燥温度和浆体干燥时间可根据所述导电体浆体的具体组成物及混合比等不同,但是为防止多个薄膜540a变形,优选所述浆体干燥温度为摄氏75度以下,所述浆体干燥时间为180分钟以下。
之后,进行所述d步骤。对固化的所述导电体浆体中露出外部空气的面的容纳空间576的开口面涂敷防水材料。
之后,进行所述e步骤。在所述e步骤中,将涂敷的所述防水材料根据规定干燥条件的防水材料干燥温度和防水材料干燥时间进行固化。所述防水材料干燥温度和防水材料干燥时间可根据所述防水材料的具体组成物及混合比等不同,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材料的干燥温度为摄氏60度以下,所述防水材料的干燥时间为180分钟以下。
以下,参照图25至图34对另一实施例的静电集尘装置2500进行说明如下。对与所述一实施例的静电集尘装置500相同的事项,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另一实施例的静电集尘装置2500包括带电部510、集尘部540及集尘壳体2502,所述带电部510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所述集尘部540集尘在所述带电部带电的灰尘颗粒;所述集尘壳体2502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540。
所述集尘部540包括薄膜540a和固定部540b,所述薄膜540a以绝缘层552a、552b涂敷导电层551a、551b,所述固定部540b将多个薄膜540a固定于所述集尘壳体2502内部。另一实施例的薄膜540a的挂钩2555a、2555b能够形成为朝薄膜540a的长度方向Y凸出比薄膜540a的宽度小的宽度。
多个所述薄膜540a是长度方向Y大于宽度方向Z的长带形状,彼此面对面地并形成缝隙S,配置成一例组成排列组。
所述固定部540b包括另一实施例的间隔保持部2560,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在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宽度方向Z的两侧配置有一对并保持所述缝隙。
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包括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和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配置在所述薄膜540的所述宽度方向Z的一侧,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配置在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宽度方向Z的另一侧。
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包括多个垂直条2568,多个所述垂直条568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S插入。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包括多个第一垂直条2568-1,多个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1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S插入。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包括多个第一垂直条2568-2,多个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2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540a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缝隙S插入。
垂直条2568能够插入到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中央部。多个第一垂直条2568-1能够插入到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中央部,多个第一垂直条2568-2能够插入到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中央部。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及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能够以所述薄膜540的所述宽度方向中央部为基准能够相互对称地配置。参照图28,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薄膜2541和第二薄膜2542在相同剖面上宽度方向Z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和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接触。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及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可形成为互相相同的形状。以下,假设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及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具有相同形状进行说明,参照图31至34示出的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及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的结构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所述垂直条2568可形成向所述薄膜540a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减小所述薄膜540a的间隔。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1和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2可形成向所述薄膜540a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减小所述薄膜540a的间隔。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1形成第一凸起2569-1,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2形成第二凸起2569-2。
从一个垂直条2568,向一侧方向凸出的凸起2569a、2569b能够互相隔开形成多个,向另一侧方向凸出的凸起2569c、2569d能够互相隔开形成多个。从一个垂直条2568,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凸出的两个凸起2569a、2569d和凸起2569b、2569c可互相错开配置。
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可沿所述薄膜540a的长度方向Y隔开配置有多个。
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包括间隔保持主体2567,所述间隔保持主体2567包围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的两端和所述一侧,支撑所述垂直条2568的始端。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包括第一间隔保持主体2567,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2567包围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的两端和所述一侧,支撑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1的始端。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包括第二间隔保持主体2567,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2567包围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的两端和所述另一侧,支撑所述第一垂直条2568-2的始端。
间隔保持主体2567可包括两端支撑部2567b、水平条2567a及紧固部2567c,所述两端支撑部2567b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X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所述水平条2567a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延长;所述紧固部2567c将所述间隔保持部2560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2502。
参照图28,第一间隔保持主体2567可包括第一两端支撑部2567b-1、第一水平条2567a-1及第一紧固部2567c-1,所述第一两端支撑部2567b-1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X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所述第一水平条2567a-1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延长;所述第一紧固部2567c-1将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2561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2502。
参照图28,第二间隔保持主体2567可包括第二两端支撑部2567b-2、第二水平条2567a-2及第二紧固部2567c-2,所述第二两端支撑部2567b-2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X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所述第二水平条2567a-2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X延长;所述第二紧固部2567c-2将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2566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2502。
所述集尘壳体2502包括钩2503,所述钩2503使所述第一紧固部2567c-1和所述第二紧固部2567c-2以接触的状态与所述钩卡住。第一紧固部2567c-1和第二紧固部2567c-2以一起接触的状态紧固于一个钩2503。
所述紧固部2567c包括形成与其他紧固部2567c接触的板的紧固板2567c1,所述紧固板2567c1形成所述钩2503被插入卡住的钩槽2567c2。
所述第一紧固部2567c-1包括形成与第二紧固部2567c-2接触的板的第一紧固板2567c1-1,所述第一紧固板2567c1-1形成所述钩2503被插入卡住的钩槽2567c2-1。
所述第二紧固部2567c-2包括形成与第一紧固部2567c-1接触的板的第二紧固板2567c1-2,所述第二紧固板2567c1-2形成所述钩2503被插入卡住的钩槽2567c2-2。
所述集尘壳体2502包括钩固定杆2504,所述钩固定杆2504支撑并固定所述钩2503。钩固定杆2504的一侧端固定于集尘壳体2502,钩固定杆的另一侧端凸出至所述薄膜540a的宽度方向Z的中央部并与所述钩2503连接。
所述集尘壳体2502包括固定板2503,所述固定板2503在所述钩2503与所述钩固定杆2504之间形成支撑所述紧固部2567c并与之接触的高低差。参照图28,本实施例的固定板2503形成与第一紧固部2567c-1接触的高低差。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发明的思想的情况下,显然能够实施多样的变更,这些变更不应理解为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展望。
Claims (14)
1.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其中,包括:
集尘部,收集带电的灰尘颗粒;以及
集尘壳体,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
所述集尘部包括:
多个薄膜,产生电场;以及
固定部,将多个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内部;
多个所述薄膜分别为长度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的带状,配置成面相对并形成缝隙;
多个所述薄膜分别形成有从长度方向两端部向宽度方向凹陷的卡槽;
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保持部,所述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保持所述缝隙;搁置肋,所述搁置肋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插入所述卡槽;以及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在多个所述薄膜的一部分浸在规定的浆体的状态下,通过固化所述规定的浆体而使多个所述薄膜固定;
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一对所述间隔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缝隙,
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
下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一侧;以及
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垂直条,多个所述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
所述垂直条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第一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以及第一间隔保持主体,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一侧并支撑各个所述第一垂直条,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第二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以及第二间隔保持主体,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另一侧并支撑各个所述第二垂直条,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将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
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二紧固部将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
所述集尘壳体包括钩,所述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以相互接触的状态卡住于所述钩,
所述卡槽与所述搁置肋形成为相互卡止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间隔保持部沿所述薄膜长度方向隔开配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薄膜彼此面对面地配置成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以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形成为互相相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垂直条和所述第二垂直条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减小所述薄膜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一两端支撑部,所述第一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
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二两端支撑部,所述第二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一水平条,所述第一水平条与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
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主体包括第二水平条,所述第二水平条与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垂直条插入所述缝隙并越过所述薄膜宽度的中央位置。
10.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其中,包括:
集尘部,收集带电的灰尘颗粒;以及
集尘壳体,在内部容纳所述集尘部;
所述集尘部包括:
多个薄膜,产生电场;以及
固定部,将多个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集尘壳体内部;
多个所述薄膜分别为长度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的带状,配置成面相对并形成缝隙;
多个所述薄膜分别形成有从长度方向两端部向宽度方向凹陷的卡槽;
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保持部,所述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保持所述缝隙;搁置肋,所述搁置肋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插入所述卡槽;以及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在多个所述薄膜的一部分浸在规定的浆体的状态下,通过固化所述规定的浆体而使多个所述薄膜固定;
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多个垂直条,多个所述垂直条分别从多个所述薄膜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
所述垂直条形成有朝所述薄膜的面方向凸出的凸起;
所述卡槽与所述搁置肋形成为相互卡止的形状,
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
下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
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所述薄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包括:下部条,向多个薄膜排列方向(X)延伸;多个下部垂直条,与下部条结合,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分别从所述宽度方向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紧固部,形成于所述下部条的薄膜的排列方向的两端,所述紧固部将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固定于所述集尘壳体,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包括:上部条,向多个薄膜排列方向(X)延伸;多个上部垂直条,与上部条结合,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分别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所述缝隙插入;两端支撑部,配置在所述上部条的所述排列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集尘壳体结合,
多个所述下部垂直条和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插入所述缝隙并越过所述薄膜宽度的中央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多个,
所述下部间隔保持部和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沿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交替且隔开间隔地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包括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围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另一侧并支撑多个所述上部垂直条的始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间隔保持部包括上部间隔保持部,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配置在多个所述薄膜的排列组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中远离所述集尘壳体的内侧面的一侧,
所述上部间隔保持部包括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围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和远离的所述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主体包括上部条,所述上部条与所述排列组接触并向所述排列组的排列方向延长,
所述上部条至少包括一个厚度比其他部分厚的截面扩张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48463P | 2015-10-30 | 2015-10-30 | |
US62/248,463 | 2015-10-30 | ||
US201562252017P | 2015-11-06 | 2015-11-06 | |
US62/252,017 | 2015-11-06 | ||
KR1020150185841A KR101839557B1 (ko) | 2015-10-30 | 2015-12-24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
KR10-2015-0185841 | 2015-12-24 | ||
KR10-2016-0037255 | 2016-03-28 | ||
KR1020160037255A KR101936630B1 (ko) | 2015-10-30 | 2016-03-28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51724A CN107051724A (zh) | 2017-08-18 |
CN107051724B true CN107051724B (zh) | 2020-04-10 |
Family
ID=5874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97395.6A Active CN107051724B (zh) | 2015-10-30 | 2016-10-28 | 静电集尘装置及其包括该静电集尘装置的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4) | KR101839557B1 (zh) |
CN (1) | CN1070517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02127B1 (ko) * | 2017-09-08 | 2019-10-02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소형 공기정화기용 전기집진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소형 공기정화기 |
WO2019168389A1 (ko) * | 2018-03-02 | 2019-09-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가전 제품 |
KR102455068B1 (ko) * | 2018-03-09 | 2022-10-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 처리 장치 |
CN108488944A (zh) * | 2018-06-01 | 2018-09-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实现净电部件一体化的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
KR102052268B1 (ko) * | 2018-06-28 | 2019-12-05 | (주)에코에너지 기술연구소 | 전기집진필터의 집진부 체결구조 |
CN109177685B (zh) * | 2018-08-21 | 2021-08-13 | 郴州市清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静电除尘装置 |
KR102634227B1 (ko) * | 2019-01-18 | 2024-02-07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대전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집진장치 |
KR102279950B1 (ko) * | 2019-03-19 | 2021-07-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114729757B (zh) * | 2019-11-25 | 2023-11-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KR102214470B1 (ko) * | 2020-06-11 | 2021-02-10 | 청정테크주식회사 | 분무노즐을 이용해 집진판의 세척이 가능한 공기정화장치 |
CN113071349B (zh) * | 2021-03-29 | 2024-01-26 | 福建百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快充站 |
KR102580999B1 (ko) | 2021-08-18 | 2023-09-22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습한 환경에 적용 가능한 전기 집진장치 |
KR20230067209A (ko) * | 2021-11-09 | 2023-05-16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기용 집진부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기집진기 |
KR102699323B1 (ko) | 2021-12-30 | 2024-08-28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하전기능이 추가된 비금속 집진판을 이용한 전기집진장치 |
KR20230157135A (ko) | 2022-05-09 | 2023-11-16 | (주)에스에이치코리아 | 카본필름 조립모듈형 전기집진기 |
KR20240039537A (ko) * | 2022-09-19 | 2024-03-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3000A (en) * | 1956-05-08 | 1959-02-10 | Lowell S Elam |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CN1233535A (zh) * | 1998-04-07 | 1999-11-03 | 东芝株式会社 | 电集尘装置 |
CN101745462A (zh) * | 2008-12-01 | 2010-06-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力除尘器及其电极 |
CN102218373A (zh) * | 2010-01-29 | 2011-10-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除尘装置及具有该电除尘装置的家电设备 |
CN102814234A (zh) * | 2011-06-10 | 2012-12-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静电除尘器 |
CN203886676U (zh) * | 2014-06-19 | 2014-10-22 | 东莞市沃泰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集尘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
CN104785371A (zh) * | 2015-02-11 | 2015-07-22 | 重庆风小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集尘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53954A (ja) * | 1984-01-25 | 1985-08-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静電集塵機 |
JP3368444B2 (ja) * | 1994-04-28 | 2003-01-20 |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ヴァレオ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 | 空気清浄装置 |
JPH08112551A (ja) * | 1994-10-17 | 1996-05-07 | Yasukawa Control Kk | 空気清浄装置の集塵部 |
SE515908C2 (sv) * | 1995-02-08 | 2001-10-29 | Purocell Sa | Anordning vid elektrostatfilter |
TW442334B (en) * | 1997-11-20 | 2001-06-23 | Midori Anzen Co Ltd | Air clean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dust collecting device |
KR20030075705A (ko) * | 2002-03-20 | 2003-09-26 |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 공기 청정기의 전기식 집진 필터 |
JP4603763B2 (ja) * | 2002-11-28 | 2010-12-22 | 株式会社オーデン | 電気集塵ユニット |
FR2893864B1 (fr) | 2005-11-30 | 2008-05-09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Dispositif de collecte par precipitation electrostatique de particules chargees et vehiculees dans un flux d'air. |
JP4960831B2 (ja) | 2007-10-18 | 2012-06-27 |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 電気集塵機 |
KR20090009549U (ko) * | 2008-03-19 | 2009-09-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 청정기 |
DE112009000921B4 (de) * | 2008-04-14 | 2015-12-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Erzeugungsvorrichtung für aktiven Sauerstoff und deren Verwendung |
JP5253117B2 (ja) | 2008-12-03 | 2013-07-31 |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 静電式集塵装置 |
KR200457086Y1 (ko) * | 2009-09-01 | 2011-12-06 | 금산전자 주식회사 | 전기 집진기용 케이스 |
KR101827832B1 (ko) * | 2010-12-24 | 2018-02-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장치 |
WO2013161534A1 (ja) | 2012-04-23 | 2013-10-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ロナ放電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
-
2015
- 2015-12-24 KR KR1020150185841A patent/KR1018395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3-28 KR KR1020160037247A patent/KR10191263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3-28 KR KR1020160037255A patent/KR10193663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3-28 KR KR1020160037246A patent/KR20170051143A/ko unknown
- 2016-10-28 CN CN201610997395.6A patent/CN1070517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3000A (en) * | 1956-05-08 | 1959-02-10 | Lowell S Elam |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CN1233535A (zh) * | 1998-04-07 | 1999-11-03 | 东芝株式会社 | 电集尘装置 |
CN101745462A (zh) * | 2008-12-01 | 2010-06-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力除尘器及其电极 |
CN102218373A (zh) * | 2010-01-29 | 2011-10-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除尘装置及具有该电除尘装置的家电设备 |
CN102814234A (zh) * | 2011-06-10 | 2012-12-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静电除尘器 |
CN203886676U (zh) * | 2014-06-19 | 2014-10-22 | 东莞市沃泰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集尘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
CN104785371A (zh) * | 2015-02-11 | 2015-07-22 | 重庆风小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集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936630B1 (ko) | 2019-04-03 |
KR101839557B1 (ko) | 2018-04-26 |
KR101912633B1 (ko) | 2018-10-29 |
CN107051724A (zh) | 2017-08-18 |
KR20170051103A (ko) | 2017-05-11 |
KR20170051145A (ko) | 2017-05-11 |
KR20170051143A (ko) | 2017-05-11 |
KR20170051144A (ko) | 2017-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1724B (zh) | 静电集尘装置及其包括该静电集尘装置的空调机 | |
EP3162444B1 (en) |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air conditioner using an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 |
CN106944260B (zh) | 电集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156349B1 (ko) | 집진장치 | |
KR102336514B1 (ko)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집진유닛의 제조방법 | |
KR101942525B1 (ko)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KR101206572B1 (ko) | 집진장치 | |
KR101082713B1 (ko) | 집진장치 | |
WO2002020162A2 (en) | Electrostatic cartridge filter | |
US20180015482A1 (en) | Electrostatic air filter design and assembly | |
KR102057177B1 (ko) | 전기 집진 장치 | |
CN114729757B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209885989U (zh)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
KR101852372B1 (ko) | 전기집진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CN105849993B (zh) | 放电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 |
JP2003211023A (ja) | 集塵エレメント | |
KR20170051182A (ko) | 공기청정장치 | |
KR20170103111A (ko) | 전기집진장치 | |
CN111569619B (zh) | 电净化结构、电净化组件、空气净化装置 | |
KR101549600B1 (ko) | 유해나노입자 제거장치 | |
KR101886860B1 (ko) | 전기 집진장치 | |
KR102409978B1 (ko) | 전기집진장치 | |
EP2052782A1 (en) |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 |
JP7127250B2 (ja) | 電気集塵装置 | |
JP2024001700A (ja) | 乾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