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2389A -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2389A
CN107032389A CN201710454906.4A CN201710454906A CN107032389A CN 107032389 A CN107032389 A CN 107032389A CN 201710454906 A CN201710454906 A CN 201710454906A CN 107032389 A CN107032389 A CN 107032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material
porous oxidation
preparation
indium
oxidation in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49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2389B (zh
Inventor
陶凯
韩雪
韩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i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4549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2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2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2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2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2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5/00Compounds of gallium, indium or thall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1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one dimension, e.g. needle-like
    • C01P2004/16Nanowires or nanorods, i.e. solid nanofibres with two nearly equal dimensions between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0Agglomera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atalyst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最后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本发明以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得到具有有机骨架结构的前驱体,再经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剂且产率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产率为30.2~35.8%。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乙醇常温下容易挥发,进入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目前含乙醇的饮料和食品较多,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事件频发。因此,亟需开发高效的乙醇气敏传感材料,实现乙醇浓度的快速检测。
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氧化物,In2O3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3.55~3.75)以及较小的电阻率,对乙醇等气体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响应,是一种理想的气敏材料。In2O3的气敏机理是基于被表面吸附的目标气体与In2O3间相互的作用而引起的电阻变化。此过程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因此,In2O3的气敏性能与材料的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纳米In2O3材料具有尺寸小、形貌可调、比表面积大等优点,特别适合用来作为乙醇气敏材料构筑气传感器。因此,不同尺寸、形貌、几何构型的纳米In2O3被合成出来。其中,多孔纳米In2O3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气敏性能。中国专利200910081409.X中公开了一种硬模板剂法制备多孔纳米In2O3的方法,是目前制备多孔纳米In2O3的常用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纳米颗粒比表面积为53~120左右,但是制备过程复杂、耗时、产率低,并且需要精确控制实验参数,并且采用SiO2为模板剂,模板剂去除过程繁杂,产生大量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剂且产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反应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5~10.5):(285~725):(350~850)。
优选的,所述铟盐包括硝酸铟、氯化铟和硫酸铟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配体包括对苯二甲酸、氨基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和二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混合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的频率为20~40kHz,超声的时间为15~3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90~15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9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350~650℃,煅烧的时间为0.5~6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铟纳米颗粒组成的中空纳米棒,所述中空纳米棒为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氧化铟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10nm。
优选的,所述中空纳米棒的长度为5~8μm,中空纳米棒的直径为400~700nm,中空纳米棒的壁厚为40~6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最后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本发明以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得到具有有机骨架结构的前驱体,再经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剂且产率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产率为30.2~35.8%。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呈多孔中空纳米棒结构,纳米棒尺寸、形貌均匀,比表面积大,对乙醇灵敏度高,恢复响应快,选择性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为单一的立方相In2O3;由In2O3纳米颗粒组成,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5~10nm;呈现中空纳米棒形貌,平均长度为5~8μm,平均直径为400~700nm,中空纳米棒的壁厚为40~60nm;中空纳米棒为多孔结构,平均孔径为4~8nm;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50.6~112.8m2/g;在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38.7,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3s和4s,对乙醇的选择性要远高于其他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与标准卡片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不同工作温度下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在200℃灵敏度随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在200℃对100ppm乙醇的响应恢复曲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在200℃对100ppm乙醇和其他气体选择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反应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本发明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0.5):(285~725):(350~850),更优选为1:(3~8):(350~600):(400~800),最优选为1:(4~6):(450~500):(500~700)。
在本发明中,所述铟盐优选包括硝酸铟、氯化铟和硫酸铟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配体优选包括对苯二甲酸、氨基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和二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有机溶剂的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溶解有机配体的有机溶剂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包括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乙醇。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的频率优选为20~40kHz,更优选为25~35kHz;所述超声的时间优选为15~30min,更优选为20~25min。
为使各组分混合更加均匀,本发明优选首先制备铟盐水溶液和有机配体的溶液,然后将铟盐水溶液与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溶液。本发明对所述铟盐水溶液和有机配体的溶液的浓度没有特殊的限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比例进行调整即可。本发明对所述铟盐水溶液和有机配体的溶液的制备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溶液的技术方案即可。
得到反应溶液后,本发明将所述反应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优选为90~150℃,更优选为95~140℃,最优选为115~13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90min,更优选为5~70min,最优选为30~50min。
本发明对所述水热反应的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水热反应装置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的装置优选为微波反应器。
水热反应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水热反应的产物依次进行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本发明对所述分离、洗涤和干燥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分离、洗涤和干燥的技术方案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分离优选为离心;所述离心的速率优选为5000~8000rpm,更优选为6000~7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优选为5~10min,更优选为6~8min。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的溶剂优选为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洗涤的次数优选为3~5次。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为真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150℃,更优选为90~140℃,最优选为100~120℃;所述干燥的真空度优选为0~500Pa,更优选为50~400Pa,最优选为100~200Pa;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0~32h,更优选为15~25h,最优选为18~22h。
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优选包括络合物[In(OH)(C8H4O4)]n。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为金属有机骨架In-MOF。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优选呈中空棒状结构。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的长度优选为5~8μm,更优选为6~7μm;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的直径优选为400~700nm,更优选为500~600nm;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的壁厚优选为40~60nm,更优选为45~55nm。
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后,本发明将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在本发明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优选为350~650℃,更优选为400~600℃,最优选为450~550℃;所述煅烧的时间优选为0.5~6h,更优选为1~5h,最优选为2~4h。在本发明中,所述煅烧的气氛优选为氧气或空气。
本发明对所述煅烧的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煅烧的装置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煅烧优选在管式炉或马弗炉中进行。本发明对升温至所述煅烧温度的速率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升温速率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升温至所述煅烧温度的速率优选为1~5℃,更优选为2~4℃。在本发明中,所述煅烧使In-MOF中的有机成分形成气体挥发,得到具有In-MOF结构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MOFs作为模板,在煅烧过程中材料的有机成分生成CO2等物质,从而形成多孔结构,机理为非平衡内扩散,开始煅烧时,在In-MOF周围形成一层In2O3膜,隔绝空气,空气向内扩散的速度小于In-MOF向外扩散的速度从而形成中空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铟纳米颗粒组成的中空纳米棒,所述中空纳米棒为多孔结构。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氧化铟优选为立方相。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铟纳米颗粒的直径优选为5~10nm,更优选为6~8nm。在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纳米棒的长度优选为5~8μm,更优选为6~7μm;所述中空纳米棒的直径优选为400~700nm,更优选为500~600nm;所述中空纳米棒的壁厚优选为40~60nm,更优选为45~55nm。在本发明中,所述中空纳米棒的孔径优选为4~8nm,更优选为5~7nm。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尺寸、形貌均匀,比表面积大,对乙醇灵敏度高,恢复响应快,选择性强;BET比表面积为50.6~112.8m2/g;在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38.7,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3s和4s,对乙醇的选择性要远高于其他气体。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取0.2g硫酸铟溶解于5mL水中,取0.324g二甲基咪唑溶于25mL DMF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超声15min,得到反应溶液;铟盐、有机配体、水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10.2:720:837。
将反应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95℃下反应5min,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DMF洗涤三次,离心后置于12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In2O3前驱体。
将步上述前驱体在400℃下煅烧1h,升温速率为1℃/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气敏材料,样品经过XRD分析,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为立方相In2O3,产率为33.4%,平均长度为5.5μm,平均直径为450nm。
将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制成浆料,涂敷于陶瓷管上,在300℃下老化24h后进行气敏测试。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25.5。
实施例2:
取0.2g InCl3溶解于5mL水中,取0.25g对苯二甲酸溶于25mL DMF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超声15min,得到反应溶液;铟盐、有机配体、水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1.7:307.2:357.4。
将反应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105℃下反应10min,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DMF洗涤三次,离心后置于1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In2O3前驱体。
将步上述前驱体在450℃下煅烧4h,升温速率为1℃/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样品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图2表明,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为尺寸均匀的纳米棒结构,产率为35.2%,平均长度为5.8μm,平均直径为500nm。
将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制成浆料,涂敷于陶瓷管上,在300℃下老化24h后进行气敏测试。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35.2。
实施例3:
取0.3g In(NO3)·4.5H2O溶解于10mL水中,取0.25g氨基对苯二甲酸溶于30mL DMF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超声30min,得到反应溶液;铟盐、有机配体、水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1.8:707:494。
将反应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105℃下反应10min,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DMF洗涤三次,离心后置于12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In2O3前驱体。
将步上述前驱体在400℃下煅烧1h,升温速率为5℃/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样品扫描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其中,图3a、3b和3c分别为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表明,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为多孔中空纳米棒结构,壳层由纳米粒子组成,产率为31.1%,平均长度为6.0μm,平均直径为520nm。
将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制成浆料,涂敷于陶瓷管上,在300℃下老化24h后进行气敏测试。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29.3。
实施例4:
取0.3g In(NO3)·4.5H2O溶解于10mL水中,取0.25g对苯二甲酸与0.16g二甲基咪唑溶于40mL DMF/乙醇混合溶液(DMF:乙醇=1:1)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超声30min,得到反应溶液;铟盐、有机配体、水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1.8:707:494。
将反应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115℃下反应10min,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DMF洗涤三次,离心后置于1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In2O3前驱体。
将步上述前驱体在450℃下煅烧4h,升温速率为2℃/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产率为30.8%,平均长度为5.8μm,平均直径为650nm。
对比例:
取0.5g In(NO3)·4.5H2O置于石英舟中,在450℃下煅烧4h,升温速率为2℃/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In2O3块体材料,产率为32.3%,平均长度尺寸为2.0μm。
将实施例4和对比例得到的产品分别制成浆料,涂敷于陶瓷管上,在300℃下老化24h后进行气敏测试,结果如图4~7。其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图4a)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图4b)不同工作温度下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曲线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图5a)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图5b)在200℃灵敏度随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图6a)与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图6b)在200℃对100ppm乙醇的响应恢复曲线;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在200℃对100ppm乙醇和其他气体选择性图。
从图4~7可以看出,实施例4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在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38.7,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3s和4s,对乙醇的选择性要远高于其他气体。
从图4~6可以看出,对比例制备的氧化铟块体在200℃对100ppm乙醇的灵敏度为14.1、恢复时间分别为8s和6s。
由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剂且产率高,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呈多孔中空纳米棒结构,纳米棒尺寸、形貌均匀,比表面积大,对乙醇灵敏度高,恢复响应快,选择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反应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铟盐、有机配体、水和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5~10.5):(285~725):(350~8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盐包括硝酸铟、氯化铟和硫酸铟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包括对苯二甲酸、氨基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和二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的频率为20~40kHz,超声的时间为15~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90~15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9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350~650℃,煅烧的时间为0.5~6h。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铟纳米颗粒组成的中空纳米棒,所述中空纳米棒为多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铟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10n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纳米棒的长度为5~8μm,中空纳米棒的直径为400~700nm,中空纳米棒的壁厚为40~60nm。
CN201710454906.4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032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906.4A CN107032389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906.4A CN107032389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2389A true CN107032389A (zh) 2017-08-11
CN107032389B CN107032389B (zh) 2018-07-03

Family

ID=5954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906.4A Active CN107032389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2389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9718A (zh) * 2018-05-23 2018-09-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铟掺杂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60831A (zh) * 2018-03-29 2018-11-06 宁波大学 一种氧化铟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
CN10879322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碳包覆的氧化铟空心棒的合成方法
CN108946828A (zh) * 2018-08-16 2018-12-07 济南大学 一种NiO/In2O3多级结构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CN109019672A (zh) * 2018-08-01 2018-12-18 济南大学 一种具有独特形貌的多孔氧化铟微管制备方法
CN109205686A (zh) * 2018-11-21 2019-01-15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mof的氧化镍/三氧化二铟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CN109319826A (zh) * 2018-11-08 2019-02-1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O3十二面体的合成方法
CN109759082A (zh) * 2019-02-21 2019-05-17 黑龙江大学 一种氧化铟-硫化铟空心多孔六棱柱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02491A (zh) * 2019-04-29 2019-07-12 吉林大学 一种可控制备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方法
CN110280233A (zh) * 2019-06-10 2019-09-27 中南大学 一种胺还原甲基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836913A (zh) * 2019-11-05 2020-02-25 山东大学 一种铁掺杂多孔氧化铟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1013235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氧化镧/石墨碳复合材料、复合净化剂及其应用
CN112811461A (zh) * 2021-03-12 2021-05-18 济南大学 一种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12939059A (zh) * 2021-03-23 2021-06-11 宁夏京成天宝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13042080A (zh) * 2021-02-24 2021-06-2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In2O3/g-C3N4微米棒/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40390A (zh) * 2021-09-01 2021-12-03 山东大学 一种镍掺杂氧化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51444A (zh) * 2022-04-22 2022-07-15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管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5140759A (zh) * 2022-06-16 2022-10-04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In2O3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于甲醛气体传感器方法
CN115193438A (zh) * 2022-05-27 2022-10-18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表面修饰镍纳米粒子的氧化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531498A (zh) * 2023-11-16 2024-02-09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氧化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370A (zh) * 2015-10-07 2016-01-27 济南大学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铟空心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67274A (zh) * 2016-07-20 2016-11-30 济南大学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12A (zh) * 2017-01-16 2017-03-22 清华大学 一种纳米氧化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370A (zh) * 2015-10-07 2016-01-27 济南大学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铟空心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67274A (zh) * 2016-07-20 2016-11-30 济南大学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12A (zh) * 2017-01-16 2017-03-22 清华大学 一种纳米氧化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HAMMAD SADEGH YAZDAN PARAST等: "Nano-porous indium(III)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novel precursor for synthesis of In2O3 nanoparticles",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
WON CHO等: "Growth-Controlled Formation of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articles", 《J. AM. CHEM. SOC.》 *
张丽等: "以芳香族多羧酸为配体的Ni(II)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 《物理化学学报》 *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0831A (zh) * 2018-03-29 2018-11-06 宁波大学 一种氧化铟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
CN108579718B (zh) * 2018-05-23 2020-07-1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铟掺杂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79718A (zh) * 2018-05-23 2018-09-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铟掺杂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9322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碳包覆的氧化铟空心棒的合成方法
CN109019672A (zh) * 2018-08-01 2018-12-18 济南大学 一种具有独特形貌的多孔氧化铟微管制备方法
CN108946828A (zh) * 2018-08-16 2018-12-07 济南大学 一种NiO/In2O3多级结构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CN108946828B (zh) * 2018-08-16 2020-08-11 济南大学 一种NiO/In2O3多级结构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CN109319826A (zh) * 2018-11-08 2019-02-1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O3十二面体的合成方法
CN109319826B (zh) * 2018-11-08 2021-08-06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O3十二面体的合成方法
CN109205686A (zh) * 2018-11-21 2019-01-15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mof的氧化镍/三氧化二铟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CN109759082A (zh) * 2019-02-21 2019-05-17 黑龙江大学 一种氧化铟-硫化铟空心多孔六棱柱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02491A (zh) * 2019-04-29 2019-07-12 吉林大学 一种可控制备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方法
CN110002491B (zh) * 2019-04-29 2022-03-01 吉林大学 一种可控制备火柴棒式纳米氧化铟的方法
CN110280233A (zh) * 2019-06-10 2019-09-27 中南大学 一种胺还原甲基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WO2021013235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氧化镧/石墨碳复合材料、复合净化剂及其应用
CN110836913A (zh) * 2019-11-05 2020-02-25 山东大学 一种铁掺杂多孔氧化铟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42080A (zh) * 2021-02-24 2021-06-29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In2O3/g-C3N4微米棒/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42080B (zh) * 2021-02-24 2022-09-2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In2O3/g-C3N4微米棒/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11461A (zh) * 2021-03-12 2021-05-18 济南大学 一种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12811461B (zh) * 2021-03-12 2022-07-12 济南大学 一种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12939059A (zh) * 2021-03-23 2021-06-11 宁夏京成天宝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13740390A (zh) * 2021-09-01 2021-12-03 山东大学 一种镍掺杂氧化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51444A (zh) * 2022-04-22 2022-07-15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管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4751444B (zh) * 2022-04-22 2023-09-1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管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5193438A (zh) * 2022-05-27 2022-10-18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表面修饰镍纳米粒子的氧化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40759A (zh) * 2022-06-16 2022-10-04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In2O3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于甲醛气体传感器方法
CN117531498A (zh) * 2023-11-16 2024-02-09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氧化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2389B (zh)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2389B (zh) 一种多孔氧化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2206B (zh) 一种介孔二氧化铈空心球或介孔二氧化铈/碳复合材料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US8394352B2 (en) Porous metal oxide particles and their methods of synthesis
Li et al. Synthesis of rhombic hierarchical YF 3 nanocrystals and their use as upconversion photocatalysts after TiO 2 coating
EP1803686B1 (en)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999802A (zh) 一种高稳定性单原子铂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挥发性含氧烃低温净化中的应用
CN105597777B (zh) 一种有序介孔碳负载Cu-Mn双金属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morphology-dependent reducibility of ceria− zirconia− yttria solid solutions with nanorod-like, microspherical, microbowknot-like, and micro-octahedral shapes
CN108080000A (zh) 一种中空多孔微球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降解no应用
CN102153119A (zh) 一种纤维状介孔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850B (zh) 三维有序大孔Co3O4负载纳米Au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07969A (zh) 一种三维有序大孔-介孔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的气相渗透-沉淀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03394351B (zh) 三维有序大孔Mn2O3负载Au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Wu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nO2 nanocorals, nanofragments and nanograss and their formaldehyde gas-sensing properties
CN108383144A (zh) 一种海绵结构γ-Al2O3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813A (zh) 一种掺杂碳、氮的五氧化二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
CN106698499B (zh) 一种纳米球链状结构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Dong et al. The rapid synthesis of photocatalytic (BiO) 2 CO 3 single-crystal nanosheets via an eco-friendly approach
CN102167291A (zh) 一种通过热解草酸盐制备介孔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Meng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hollow MnOx-CeO2 composites with low Ce content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NO oxidation
Sun et al. MOF-derived one-dimensional Ru/Mo co-doped Co3O4 hollow microtubes for high-performance triethylamine sensing
Chen et al.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using layer-modified Mn-Ce solid solution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CN106082298A (zh) 一种铈铋复合氧化物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50948A (zh) 一种用白钨精矿合成Au掺杂WO3纳米片的方法和应用
CN104028259B (zh) 一种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Room 2202, 22 / F, Wantong building, No. 3002, Sungang East Road, Sungang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Fenghua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No. 818

Patentee before: Ningbo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3

Address after: 412000 No. 501, R & D plant B, phase 2.1, Xinma power innovation park, No. 899, Xianyue Ring Road, Majiahe street,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Yih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202, 22 / F, Wantong building, No. 3002, Sungang East Road, Sungang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