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540A -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540A
CN107017540A CN201611062393.4A CN201611062393A CN107017540A CN 107017540 A CN107017540 A CN 107017540A CN 201611062393 A CN201611062393 A CN 201611062393A CN 107017540 A CN107017540 A CN 107017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terminal
unit
accommodating chamber
hol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2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540B (zh
Inventor
清水义夫
秋山洋平
末松宏贵
林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18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53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18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62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17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其能够抑制屏蔽效果降低和端子变形,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上设置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室。在利用圆筒保持部(4)的多个电线保持部(41)来保持多条电线(101)的状态下,使圆筒保持部(4)与连接器保持单元(2)相对移动以使1个端子(102)接近容纳室(201),从而能够缩短插入时所需的余长,抑制屏蔽效果降低。以端子(102)隔开充分间隔的方式利用圆筒保持部(4)来保持多条电线(101),从而使得不接近容纳室(201)的端子(102)难以与连接器壳体(200)干涉,能够抑制端子(102)的变形。

Description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室中的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制造在电线的末端安装有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电线,提出了将在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自动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室中的自动端子插入机(端子插入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端子插入机中,利用端子卡盘和电线卡盘来保持端子和电线,使端子卡盘和电线卡盘移动,从而使电线接近连接器壳体,将端子插入到容纳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604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有时会在利用屏蔽部件覆盖了多条电线的外侧的屏蔽电线的末端安装连接器。对于这样的屏蔽电线,使用专利文献1这样的端子插入装置时,由于1条1条地移动电线并插入端子,因此,为了使各电线独立移动而需要的余长会变长,去除电线中的屏蔽部件而露出的部分会变长,屏蔽效果降低。因此,考虑如下构成:使多条电线同时移动并接近连接器壳体后,将端子依次插入到容纳室,从而缩短所需的余长。然而,在这样的构成中,未插入的端子会接近连接器壳体,端子有可能与连接器壳体干涉并产生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其能够抑制屏蔽效果降低和端子变形,并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上设置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室。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端子插入装置,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容纳室,所述端子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第1保持单元,其使所述多条电线接近地保持所述多条电线;第2保持单元,其以所述端子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多条电线;移送单元,其同时移送被所述第1保持单元保持的所述多条电线而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保持所述多条电线;移动单元,其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从而使1个所述端子接近对应的所述容纳室;以及插入单元,其将接近所述容纳室的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容纳室。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保持单元以多个该端子以所述电线的所述端子的相反侧为中心侧呈圆弧状并列的方式保持该多条电线。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转动,使得所述端子沿着所述圆弧移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容纳室的插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地交叉,所述插入单元被构成为在使所述电线转动所述预定角度后,使所述电线与所述容纳室沿着所述长边方向接近,将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容纳室。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基于技术方案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线具有分别能识别的识别部,所述端子插入装置还包括在利用所述移送单元移送所述电线前,检测所述识别部的检测单元,所述移送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多条电线以预先决定的顺序并列,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保持所述多条电线。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端子插入方法,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容纳室,所述端子插入方法的特征在于,从使所述多条电线接近地保持所述多条电线的状态同时移送该多条电线,以所述端子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该多条电线,使保持的所述多条电线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相对移动,从而使1个所述端子接近对应的所述容纳室,将接近所述容纳室的所述端子插入到该容纳室。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6记载的发明,由于最初多条电线被接近地保持,因此,能够缩短在前工序中保持多条电线时所需的余长。并且,同时移送多个电线,从而能够缩短在移送时所需的余长。另外,使保持的多条电线与连接器壳体相对移动以使1个端子接近对应的容纳室,从而与使各电线独立地移动以使端子接近容纳室的构成相比,能够缩短所需的余长。此时,以端子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多条电线,从而使得不接近容纳室(不是插入的对象)的端子难以与连接器壳体干涉,能够抑制端子的变形。此外,在使端子接近容纳室时,也可以使电线的长边方向与容纳室的插入方向交叉、或者在与插入方向交叉的面内端子与容纳室具有若干偏离,使电线相对于容纳室转动、或者消除面内的偏离,并插入端子即可。通过这样将端子插入到容纳室,仅在从端子接近容纳室的状态到插入完成期间使电线独立移动即可,能够缩短所需的余长,能够抑制屏蔽电线的屏蔽效果降低。通过重复如上所述使1个端子接近容纳室并插入的动作,从而能够将在多条电线上分别设置的端子插入到各容纳室,在屏蔽电线的末端安装连接器壳体。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以端子呈圆弧状并列的方式保持多条电线,从而能够增大端子的间隔,并且在圆弧的中心侧使各电线接近。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不接近容纳室的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干涉,并且进一步缩短所需的余长。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移动单元使第2保持单元转动而使端子沿着圆弧移动,从而在将1个端子插入到容纳室后,使第2保持单元当场转动适当角度,从而能够使接下来要插入的端子接近对应的容纳室。所以,不需要使第2保持单元与连接器保持单元平行移动,能够省略用于平行移动的空间而使整个装置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被第2保持单元保持的电线的长边方向与容纳室的插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地交叉,从而在插入单元从第2保持单元接受电线时,能够使该电线与连接器壳体难以干涉。并且,能够通过利用插入单元使电线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端子与容纳室容易对置。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检测单元在移送前检测识别部,基于检测结果将多条电线并列并使其被第2保持单元保持,从而在端子插入前能够以正式顺序并列。所以,即使在前工序中多条电线以不同于正式顺序的顺序排列在第1保持单元,也能在第2保持单元中以正式顺序排列,能够抑制各电线的端子插入到错误的容纳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整个端子插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上述端子插入装置的第1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上述端子插入装置的移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述端子插入装置的第2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上述端子插入装置的插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上述移送单元保持被所述第1保持单元保持的电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上述移送单元保持上述电线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利用上述移送单元来保持多条所述电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利用上述移送单元使上述第2保持单元保持上述电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上述插入单元保持有上述电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上述插入单元将设置于上述电线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室中的形态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上述插入单元从图1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继续进行插入的形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端子插入装置
2:连接器保持单元
3:杆(第1保持单元)
5:移送单元
6:插入单元
41:多个电线保持部(第2保持单元)
100:屏蔽电线
101:电线
102:端子
200:连接器壳体
201:容纳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装置1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端子插入装置1的作为第1保持部件的杆3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端子插入装置1的移送单元5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端子插入装置1的作为第2保持单元的电线保持部41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端子插入装置1的插入单元6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移送单元5对被杆3保持的电线101进行保持的形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移送单元5保持电线101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利用移送单元5来保持多条电线101的形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利用移送单元5使电线保持部41保持电线101的形态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插入单元6保持有电线101的形态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插入单元6将设置于电线101的端子102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0的容纳室201的形态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插入单元6从图1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继续进行插入的形态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插入装置1是电线加工装置,是用于将在构成屏蔽电线100的多条电线101的末端设置的端子102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0的容纳室201中的装置,包括:保持连接器壳体200的连接器保持单元2;保持多条电线101的作为第1保持单元(电线夹持部件)的杆3;保持多条电线101的圆筒保持部4;将被杆3保持的多条电线101移送至圆筒保持部4的移送单元(电线取出装置)5;将端子102插入到容纳室201的插入单元6;作为检测单元的未图示的照相机;管理整个装置的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构成装置的外廓的外壳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杆3保持的多条电线101的排列方向为X方向,此时的电线101的长边方向为Y方向,与X方向及Y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为Z方向。另外,Z方向与铅垂方向大致一致。
屏蔽电线100包括:多条(本实施方式中为6条)电线101;由覆盖多条电线101的外侧的编织网等构成的未图示的屏蔽部件;以及覆盖屏蔽部件的更外侧的外侧绝缘包覆103。电线101是带端子电线,具有:线材;覆盖线材的外侧的内侧绝缘包覆104;以及设置在线材的末端的端子102。各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具有互不相同的颜色,使得各电线101能够识别。即,内侧绝缘包覆104作为识别部发挥功能。另外,在电线101中,将从屏蔽部件和外侧绝缘包覆103露出并能够与其他电线101独立地运动的部分的长度作为余长。
连接器壳体200例如由绝缘树脂构成为长方体状,用于通过与对侧的连接器嵌合从而将屏蔽电线100的各电线101与对侧的连接器的导电部电连接。在连接器壳体200的一面设有在该面中形成为凹状的多个筒状的容纳室201,1个端子102插入到1个容纳室201而被容纳,完全容纳的端子102被锁定在容纳室201内。另外,容纳室201的数量为与电线101的条数相同数量以上即可。
连接器保持单元2如图11、12所示,具有:使形成有容纳室201的面以沿着XZ平面的方式露出并保持连接器壳体200的保持部21;以及使保持部21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平行移动的由直线移动马达等构成的未图示的保持移动部。另外,连接器保持单元2设置在外壳体10的Y方向的一侧(图1的进深侧)的侧面。
杆3特别如图2、6所示,包括:基座部30;以及将X方向作为排列方向地并列设置并且从基座部30突出的多个弹性片对31。弹性片对31由2个弹性片311构成,弹性片311例如由软性树脂形成从而能在X方向挠曲地弹性变形。在1个弹性片对31中,在2个弹性片311之间利用弹性来夹持1条电线101,在相邻的弹性片对31彼此之间不夹持电线101。即,利用杆3使多条电线101接近并且在X方向并列地保持。另外,杆3设置在外壳体10的Y方向的另一侧(图1的跟前侧)的侧面。
圆筒保持部4特别如图4、9所示,包括:分别保持1条电线101的多个电线保持部41;支承多个电线保持部41的圆柱状的支承部42;以及由使支承部42转动的马达等构成的未图示的转动部,电线保持部41具有一对开闭保持部411,通过开闭从而夹入并保持1条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另外,圆筒保持部4被设置为从外壳体10的底面向上方延伸。
多个电线保持部41以被相邻的电线保持部41保持的电线101的长边方向以预定的角度θ交叉的方式在支承部42的周围配置为圆弧状,作为第2保持单元发挥功能。具有大致相同长度的多条电线101被各电线保持部41保持时,设置在电线101末端的端子102以电线101的端子102的相反侧作为中心侧呈圆弧状并列。此时,在相邻的端子102彼此之间隔开有相对于连接器壳体200的宽度而言充分的预定间隔。另外,由多个端子102形成的圆弧的中心与圆筒状的支承部42的中心轴大致一致,旋转部被构成为以该中心轴作为转动轴使支承部42转动。所以,在支承部42转动时端子102沿着圆弧移动。
移送单元5特别如图3、6所示,包括:保持电线101的移送卡盘部51;以及使移送卡盘部51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平行移动的由直线移动马达等构成的移送移动部。移送卡盘部51具有:分别保持电线101的末端侧和基端侧的作为电线保持单元的多个第1电线卡盘511和第2电线卡盘512;解除弹性片对31对电线101的夹持的多个夹持解除单元513;以及使电线卡盘511、512在Z方向动作的作为移动单元的上下动作部。多个电线卡盘511、512和夹持解除单元513被构成为在X方向并列设置并且能互相独立动作,上下动作部被构成为能使多个电线卡盘511、512独立移动。另外,移送单元5被设置为从外壳体10的顶面向下方悬垂。
第1电线卡盘511和第2电线卡盘512分别具有卡盘主体511A、512A,该卡盘主体511A、512A通过在X方向开闭从而夹入1条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另外,第1电线卡盘511与第2电线卡盘512隔离开比弹性片对31的Y方向尺寸略大的尺寸。夹持解除单元513具有:从基座部30的相反侧插入到弹性片对31的2个弹性片311之间的插入部513A;以及使插入部513A在Z方向动作的插入动作部。插入部513A如图7所示具有呈截面半圆形突出的末端部513B,即,在末端部513B的X方向的两侧以随着从基座部30离开(随着趋向基端侧)而X方向尺寸增大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面513C。插入部513A沿着Z方向下降,从而末端部513B插入到弹性片对31的2个弹性片311之间,弹性片对31以打开(弹性片311互相离开)的方式变形,解除电线101的夹持,能够容易从杆3取出电线101。此时,通过在末端部513B形成倾斜面513C,从而能够容易将插入部513A插入到弹性片对31之间。另外,插入部513A被构成为能与电线卡盘511、512独立动作。
插入单元6特别如图5、10所示,包括:用于保持电线101的插入卡盘部61;使插入卡盘部61整体在Y方向和Z方向平行移动的直线移动马达、和以沿着Z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使插入卡盘部61整体转动的马达等构成的未图示的插入移动部。插入卡盘部61具有:保持端子102的端子卡盘611;将端子102从Z方向上方压入的端子按压部612;保持电线101的第3电线卡盘613;以及使端子卡盘611和端子按压部612和第3电线卡盘613独立动作的插入动作机构。另外,插入单元6被设置为从外壳体10的顶面向下方悬垂。
端子卡盘611具有通过开闭从而夹入1个端子102的一对卡盘主体611A,在一对卡盘主体611A的下端形成有以互相靠近的方式突出的突起部611B,在抵接或者接近的一对突起部611B载放端子102。端子按压部612在沿Z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的末端设有板状的按压部件,通过下降从而在与突起部611B之间夹入端子102。所以,端子102被端子卡盘611和端子按压部612从2个方向夹着并保持。第3电线卡盘613具有通过开闭从而夹入1条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的一对卡盘主体613A。
照相机例如设在杆3的附近,并且被构成为能够识别内侧绝缘包覆104的颜色,对被杆3保持的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进行拍摄,将拍摄到的图像发送至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例如是设置在微型计算机中的CPU(中央计算处理装置),被构成为使端子插入装置1的各部以预先决定的步骤动作。另外,控制单元可以设在外壳体10的内部,也可以设在外部。
下面,说明端子插入装置1将端子102插入到容纳室201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此时的各部的动作。在前工序中电线101被杆3保持,运送杆3并将其安放到端子插入装置1时,控制单元开始用于将端子102插入到容纳室201的处理。所谓前工序是对屏蔽电线100实施适当的加工的工序即可,可以例举在端子102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外部元件等的工序。此时,多条电线101如图2所示分别被相邻的弹性片对31保持并在X方向并列。首先,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照相机对电线101拍摄,从而基于内侧绝缘包覆104的颜色来获取关于多条电线101在杆3上的排列顺序的信息。
接下来,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控制移送单元5,将多条电线101保持并从杆3取出。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用移送单元5的移送移动部使移送卡盘部51移动,在将电线卡盘511、512打开的状态下配置在电线101的Z方向上方后,如图6(B)所示,使1个电线卡盘511、512下降,将一对卡盘主体511A、512A关闭而使其保持内侧绝缘包覆104。并且,控制单元如图6(C)所示控制插入动作部以使插入部513A下降,从而如图7所示,在弹性片对31之间插入插入部513A以解除电线的夹持。接下来,控制单元使电线卡盘511、512上升,并且使插入部513A也上升以便不会与上升的电线101干涉,如图6(D)所示,利用电线卡盘511、512来保持电线101并从杆3取出。
通过重复这样的动作,从而如图8所示,所有的电线101被移送卡盘部51保持并从杆取出,成为能移送的状态。另外,在从杆3取出电线101时,可以1条1条地取出,也可以利用在X方向不相邻(例如每1个隔开间隔)的电线卡盘511、512和夹持解除单元513将多条电线101统一地大概同时取出。在利用插入部513A来打开弹性片对31时,尽管弹性片311会干涉其两邻的弹性片对31,两邻的弹性片对31欲关闭,但是如果将不相邻的插入部513A插入到弹性片对31之间,那么打开变形的弹性片311彼此难以干涉,能够易于解除电线的夹持。如果这样统一将多条电线101取出,那么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接下来,控制单元控制移送单元5的移送移动部,使移送卡盘部51移动到圆筒保持部4的Z方向上方。此时,被移送卡盘部51保持的电线101的长边方向被保持为Y方向。另外,圆筒保持部4的开闭保持部411都打开。另外,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保持部21、和插入单元6的插入卡盘部61退避到从圆筒保持部4充分离开的位置。接下来,控制单元基于杆3上的多条电线101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移送单元5向圆筒保持部4交接多条电线101,使得在圆筒保持部4中多条电线101成为预先决定的正式顺序。即,为了使得作为对象的电线保持部41能够保持沿Y方向延伸的电线101地,控制单元控制圆筒保持部4的转动部以使电线保持部41和支承部42适当转动,并且控制移送单元5的移送移动部以使移送卡盘部51移动,使作为对象的电线卡盘511、512相对于电线保持部41在XY平面内对位。
接下来,控制单元如图9(A)所示,控制上下动作部以使电线卡盘511、512下降而将电线101配置在一对开闭保持部411间,之后,关闭一对开闭保持部411,使一对卡盘主体511A、512A打开。控制单元在这样使电线保持部41保持电线101后,控制上下动作部以使电线卡盘511、512上升至原来的位置。通过重复以上这样的动作,如图9(B)所示,成为多条电线101被各电线保持部41保持的状态。此时,多条电线101以正式的顺序并列,并且在后述工序中端子102被以该顺序插入到容纳室201。在交接所有电线101后,控制单元控制移送移动部以使移送卡盘部51从圆筒保持部4的上方退避。
接下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保持移动部以使保持部21移动,并且控制圆筒保持部4的转动部以使电线保持部41和支承部42转动,从而使得设置有最初插入的端子102的电线101的长边方向相对于Y方向具有预定角度(例如60°)地交叉,使该电线101成为从与端子102所对应的容纳室201对置的状态向一个方向(俯视顺时针方向)转动了预定角度的状态。即,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保持移动部和圆筒保持部4的转动部和插入单元6的插入移动部使端子102接近容纳室201,作为移动单元发挥功能。
接下来,控制单元控制插入单元6的插入移动部,使插入卡盘部61向圆筒保持部4的Z方向上方移动。并且,控制单元控制插入移动部,使端子卡盘611和第3电线卡盘613下降,关闭卡盘主体611A而将端子102载放并保持在突起部611B,并且关闭卡盘主体613A而保持电线101。并且,控制单元使端子按压部612下降,利用突起部611B和端子按压部612来夹入端子102。接下来,控制单元将开闭保持部411打开而解除电线101的保持,如图10所示,使插入卡盘部61向Z方向上方移动以抬起电线101和端子102。并且,控制单元控制插入移动部以使插入卡盘部61整体向另一个向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端子102与容纳室201对置。对置的端子102与容纳室201在X方向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在Y方向隔开间隔,在Z方向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接下来,控制单元控制插入单元6的插入移动部,如图11所示使插入卡盘部61整体在Y方向移动而接近连接器壳体200,将端子102插入到容纳室201。如图11(B)所示,如果端子102的末端侧的一部分被插入,那么控制单元打开卡盘主体611A,并且如图12(A)所示,控制插入动作机构以使端子卡盘611和端子按压部612隐蔽到Z方向上方。接下来,控制单元控制插入动作机构并使第3电线卡盘613在Y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插入端子102。
如图12(B)所示,如果端子102被完全插入(容纳)到容纳室201并使第3电线卡盘613移动到端子102在容纳室201内被锁定的位置,那么控制单元停止第3电线卡盘613的移动,之后,以不会解除容纳室201对端子102的锁定的程度的力,使第3电线卡盘613向反向(离开连接器壳体200的方向)移动。即,进行确认动作,用于确认端子102是否完全容纳在容纳室201中。此时,在端子102被完全容纳并锁定在容纳室201中的情况下,第3电线卡盘613不会移动,与之相对,在端子102未被容纳室201锁定的情况下,第3电线卡盘613会移动。在第3电线卡盘613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例如可以将第3电线卡盘613再次接近连接器壳体200以插入端子102,也可以使整个装置的动作临时停止,并且对作业者发出警报。
在端子102被完全容纳而第3电线卡盘613不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打开卡盘主体613A以解除电线101的保持,并且控制插入动作机构以使第3电线卡盘613退避。控制单元控制圆筒保持部4的转动部以使电线保持部41和支承部42旋转角度θ,从而将接下来要插入的端子102配置在与保持之前插入的端子102的电线保持部41大致相同的位置,控制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保持移动部以使保持部21移动,使容纳室201移动到与向另一个向转动了预定角度的端子102对置的位置。接下来,控制单元与上述同样控制插入单元6以将端子102插入容纳室201。如上所述,通过重复使端子102与容纳室201接近之后插入的动作,从而将所有的端子102都容纳在容纳室201中,在屏蔽电线100的末端安装连接器壳体200。
如上所述安装有连接器壳体200的屏蔽电线100被未图示的运送单元运送至下一工序。端子插入装置1通过使各部返回初始位置,并再次从前工序运送杆3,从而重复上述动作。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这样的效果。即,由于多条电线101被接近地保持在杆3上,因此能够缩短在前工序中保持多条电线101时所需的余长。并且,利用移送单元5将多条电线101从杆3同时移送至圆筒保持部4,从而能够缩短在移送时所需的余长。另外,通过在利用圆筒保持部4保持有多条电线101的状态下使圆筒保持部4与连接器保持单元2相对移动以使1个端子102接近容纳室201,从而与使各电线101独立移动并使端子102接近容纳室201的构成相比,能够缩短所需的余长。此时,以相对于连接器壳体200的宽度而言端子102隔开充分的间隔的方式利用圆筒保持部4来保持多条电线101,从而使得不接近容纳室201(不是插入的对象)的端子102难以与连接器壳体200干涉,能够抑制端子102的变形。通过如上所述缩短电线101的余长,从而能够抑制屏蔽电线100的屏蔽效果的降低。
并且,以端子102呈圆弧状并列的方式利用圆筒保持部4保持多条电线101,从而能够增大端子102的间隔,并且在圆弧的中心侧使各电线101接近。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不接近容纳室201的端子102与连接器壳体200的干涉,并且进一步缩短所需的余长。
另外,在插入1个端子102后,使电线保持部41和支承部42旋转角度θ,从而能够减小使容纳室201接近端子102时的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动作,能够使端子插入装置1整体小型化。
并且,利用照相机来获取杆3上的多条电线101的排列顺序的信息,使多条电线101以成为正式顺序的方式保持于圆筒保持部4,从而能够抑制各电线101的端子102插入到错误的容纳室201。
另外,在利用电线卡盘511、512来保持电线101,并将插入部513A插入到弹性片对31之间来打开以解除电线101的夹持的状态下,使电线卡盘511、512移动,从而能够将被杆3以充分的夹持力(保持力)夹持的电线101抑制变形地取出。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他构成等,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第2保持单元的圆筒保持部4上以多个端子102呈圆弧状并列的方式保持电线101,但第2保持单元以端子102彼此隔开充分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多条电线101即可,例如也可以以多个端子102呈一列地并列的方式(即,以多条电线101从保持的部分到末端大致平行地并列的方式)保持多条电线10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保持单元2的保持移动部和圆筒保持部4的转动部作为移动单元发挥功能,但移动单元使连接器保持单元2与圆筒保持部4相对移动以使端子102与容纳室201接近即可,也可以是仅使连接器保持单元2与圆筒保持部4中的一者移动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在利用插入单元6保持1条电线前,使被电线保持部41保持的电线101的端子102与容纳室201对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条电线101的内侧绝缘包覆104的颜色分别不同,从而内侧绝缘包覆104作为识别部发挥功能,但例如也可以在各电线101的适当位置形成形状分别不同的符号(圆形、多边形等符号),将这些符号作为识别部来识别电线,设置有与识别部相应的检测单元即可。另外,检测单元在利用移送单元5移送电线101前检测识别部即可,也可以设置在前工序。另外,在前工序中,在电线101在杆3上以正式的顺序排序的情况下、难以产生顺序的紊乱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检测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单元6具有端子卡盘611和第3电线卡盘613并保持端子102和电线101,但也可以是插入单元仅保持电线101并插入端子102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在利用作为第2保持单元的多个电线保持部41来保持电线101的状态下,使连接器保持单元2与多个电线保持部41相对移动,将端子102插入到容纳室201,即,使连接器保持单元2与多个电线保持部41相对移动的机构作为插入单元发挥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电线卡盘511、512来保持电线101后,利用夹持解除单元513解除杆3对电线101的夹持,但也可以在解除电线101的夹持后保持电线101,还可以大概同时执行电线的夹持的解除与保持。
此外,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方法等在以上的记载中公开,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特别进行了图示且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范围地,对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质、数量、其他细节的构成中,想到各种变形。所以,由于限定了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进行的例示性的记载,不是限定本发明,因此以脱离这些形状、材质等限定的一部分、或者脱离全部限定的部件的名称进行记载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6)

1.一种端子插入装置,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容纳室,所述端子插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
连接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
第1保持单元,其使所述多条电线接近地保持所述多条电线;
第2保持单元,其以所述端子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多条电线;
移送单元,其同时移送被所述第1保持单元保持的所述多条电线而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保持所述多条电线;
移动单元,其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从而使1个所述端子接近对应的所述容纳室;以及
插入单元,其将接近所述容纳室的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容纳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保持单元以多个该端子以所述电线的所述端子的相反侧为中心侧呈圆弧状并列的方式保持该多条电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转动,使得所述端子沿着所述圆弧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与所述连接器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容纳室的插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地交叉,
所述插入单元被构成为在使所述电线转动所述预定角度后,使所述电线与所述容纳室沿着所述长边方向接近,将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容纳室。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电线具有分别能识别的识别部,
所述端子插入装置还包括在利用所述移送单元移送所述电线前,检测所述识别部的检测单元,
所述移送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多条电线以预先决定的顺序并列,使所述第2保持单元保持所述多条电线。
6.一种端子插入方法,将在构成屏蔽电线的多条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容纳室,所述端子插入方法的特征在于,
从使所述多条电线接近地保持所述多条电线的状态同时移送该多条电线,以所述端子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保持该多条电线,
使保持的所述多条电线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相对移动,从而使1个所述端子接近对应的所述容纳室,
将接近所述容纳室的所述端子插入到该容纳室。
CN201611062393.4A 2015-11-27 2016-11-25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Active CN107017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1861A JP6265384B2 (ja) 2015-11-27 2015-11-27 電線取出装置及び電線取出方法
JP2015-231861 2015-11-27
JP2015-231860 2015-11-27
JP2015231860A JP6276242B2 (ja) 2015-11-27 2015-11-27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540A true CN107017540A (zh) 2017-08-04
CN107017540B CN107017540B (zh) 2019-06-18

Family

ID=5943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2393.4A Active CN107017540B (zh) 2015-11-27 2016-11-25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75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7655A (zh) * 2018-01-24 2020-08-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插入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7791A (en) * 1976-06-04 1977-12-08 Hitachi Ltd Contact pin automatic connection sinerter for connectors
JPS59191279A (ja) * 1983-04-15 1984-10-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組立装置
US4835844A (en) * 1987-04-07 1989-06-06 Amp Incorporated Block loading apparatus
JPH0742076U (ja) * 1993-12-24 1995-07-2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結線装置
JPH08111276A (ja) * 1994-10-07 1996-04-30 Yazaki Corp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方法
JP2007123190A (ja) * 2005-10-31 2007-05-17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7791A (en) * 1976-06-04 1977-12-08 Hitachi Ltd Contact pin automatic connection sinerter for connectors
JPS59191279A (ja) * 1983-04-15 1984-10-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組立装置
US4835844A (en) * 1987-04-07 1989-06-06 Amp Incorporated Block loading apparatus
JPH0742076U (ja) * 1993-12-24 1995-07-2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結線装置
JPH08111276A (ja) * 1994-10-07 1996-04-30 Yazaki Corp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方法
JP2007123190A (ja) * 2005-10-31 2007-05-17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7655A (zh) * 2018-01-24 2020-08-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插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540B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6493B2 (en) Clamping system of special conductors for a stator or rotor bar winding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CN108631138B (zh) 用于将焊料套筒拾取、放置并熔化到防护电线和电缆上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999578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bstrates
US8528199B2 (e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wiring harnesses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wiring harnesses
CN111434016B (zh) 线圈形成装置及线圈形成方法
JP5817576B2 (ja) 電線移載装置
US9705224B2 (en) Card connector having pre-assembled ejector shaft
US6612026B1 (en) Process for mounting terminals with electric wires in cavities of connector housings
US20070082558A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 wiring
JP2015043268A5 (zh)
JP6577220B2 (ja) 処理方法、製造方法及び位置決め装置
CN107017540A (zh)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CN111418133A (zh) 用于定位地保持叠片铁芯连同接纳在其中的导体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ES2841073T3 (es) Dispositivo y método para la inserción de un devanado en espiral de una estera de devanado en espiral prefabricado en las ranuras de un núcleo de estator apilado
CN111146661B (zh) 套环站
CA31865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winding of hairpins
CN105896135A (zh) 电连接器与柔性基板的组装体
EP3928386B1 (en) Automated hybrid installation for the wiring of connectors
JP6276242B2 (ja)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方法
KR101771544B1 (ko) 전자부품용 핀 자동 삽입장치
CN115066829A (zh) 用于将导体部件转移到期望排布中的设备和方法
JP2017098191A (ja) 電線取出装置及び電線取出方法
JP6575471B2 (ja) 平角コイルの皮膜剥離方法
EP1929613B1 (fr) Outillage de realisation de bobinages d'un stator d'une machine electriqu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bobinage
JP7207229B2 (ja) 多芯ケーブルの芯線整列装置および多芯ケーブルの芯線整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