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4328A - 商品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商品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4328A
CN107004328A CN201580065393.7A CN201580065393A CN107004328A CN 107004328 A CN107004328 A CN 107004328A CN 201580065393 A CN201580065393 A CN 201580065393A CN 107004328 A CN107004328 A CN 107004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push pedal
state
lower push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53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4328B (zh
Inventor
达知裕二
武藤健二
竹内志郎
菅谷达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4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4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6Delivery means
    • G07F11/24Rotary or oscillatory memb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3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the magazines are of zig-zag form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9/00Details other than those peculiar to special kinds or types of apparatus
    • G07F9/02Devices for alarm or indication, e.g. when empty; Advertising arrangements in coin-freed apparatu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9/00Details other than those peculiar to special kinds or types of apparatus
    • G07F9/02Devices for alarm or indication, e.g. when empty; Advertising arrangements in coin-freed apparatus
    • G07F9/026Devices for alarm or indication, e.g. when empty; Advertising arrangements in coin-freed apparatus for alarm, monitoring and auditing in vending machines or means for indication, e.g. when emp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品排出装置(20),其具有商品搬出装置(20a),该商品搬出装置(20a)具有以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3)进退移动的方式配设的下推板(28)和上推板(29),在待机状态下,使上推板(29)后退移动,同时使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而限制商品向下方的移动,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上推板(29)前进移动且使下推板(28)后退移动而使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移动,在商品排出装置(20)中,下推板(28)在前进移动而上表面未载置商品时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具有:仅在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时成为导通状态的售罄检测开关(26);在商品搬出装置(20a)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售罄检测开关(26)成为导通状态,由此判断排出了商品的排出控制部(50)。

Description

商品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品排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适用于销售例如罐装饮料和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且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适当地搬出的商品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销售例如罐装饮料和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中,在作为自动售货机主体的主体柜内部的商品收纳库中设有商品收纳架。商品收纳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商品收纳通路和配设于商品收纳通路下部的商品搬出装置。
商品搬出装置具备下推板和上推板而构成。下推板和上推板经由连接件与作为致动器的AC螺线管连接,通过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分别在商品收纳通路中适当地进退移动。
这种商品搬出装置中,在待机状态下,上推板处于从商品收纳通路进行了后退移动的状态,另一方面,下推板处于在商品收纳通路中进行了前进移动的状态。由此,下推板与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最下方的商品抵接,限制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向下方的移动。
而且,在赋予了商品的搬出指令的情况下,收纳相符的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下部的商品搬出装置中,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由此,经由连接件,上推板在商品收纳通路中前进移动,并从最下方与第二个商品抵接,由此,限制该商品、以及收纳于该商品更上方的商品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上述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下推板从商品收纳通路起进行后退移动,可向唯一下方搬出最下方的商品,商品越过下推板上时,下推板通过弹簧的弹力在商品收纳通路中前进移动。然后,AC螺线管的通电状态被解除而成为非通电状态时,在商品收纳通路中前进移动的下推板成为限制后退移动的状态,且上推板成为从商品收纳通路进行了后退移动的状态,由此,恢复成上述的待机状态。
另外,上述商品搬出装置除了各推板以外,还具备售罄检测杆和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杆在与上述上推板相比的上方区域以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且利用施力单元进行施力,以在商品收纳通路内前进移动。该售罄检测杆在商品收纳通路中有商品的情况下,利用该商品抵抗施力装置的弹力从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
售罄检测开关与售罄检测杆连接,在售罄检测杆从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了的情况下成为断开状态,而在售罄检测杆向商品收纳通路前进移动了的情况下成为导通状态。该售罄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由此,将该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作为售罄的商品并输出售罄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8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商品搬出装置中,能够利用售罄检测杆和售罄检测开关检测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的售罄,但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搬出顺其自然,难以检测商品已被可靠地排出。
因此,为了检测已从商品搬出装置可靠地排出商品,需要在其它地方设置传感器等来检测商品的通过,结果,由于零件数量的增大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大化,不优选。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品排出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来自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的排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商品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商品搬出装置,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包括:下推板,其以前端部能够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收纳所投入的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于基座;和上推板,其在与所述下推板相比靠上方的区域,以前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在待机状态下使所述上推板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同时使所述下推板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使该下推板成为将最下方的商品载置于上表面的第一待机姿势,由此限制该商品向下方移动,而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所述上推板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而与自最下方起的第二个商品抵接,同时使所述下推板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由此将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搬出,所述下推板在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状态下,在上表面未载置商品时成为所述前端部位于与所述第一待机姿势相比靠上方位置的第二待机姿势,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包括:售罄检测开关,其在所述下推板成为所述第二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成为第一状态,而在该下推板成为非所述第二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成为第二状态;和控制装置,其在所述商品搬出装置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变成了第一状态时判断为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排出了商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具有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配设成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且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商品搬出装置成为待机状态,而在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商品搬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使所述输出部件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变成了第一状态时判断为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排出了商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内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所述输出部件未恢复至该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该设定时间内变成了第一状态时,经过该设定时间后还使所述输出部件继续在相同方向旋转,而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该设定时间内未变成第一状态时,使所述输出部件的旋转停止并判断在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内所述售罄检测开关是否成为第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所述待机时间内变成了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经过该待机时间后使所述输出部件在相同方向旋转,而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所述待机时间内未变成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输出部件在相反方向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控制装置在商品搬出装置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售罄检测开关成为第一状态,由此判断从商品收纳通路排出了商品,因此,实现能够可靠地检测来自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的排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右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商品排出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侧面图。
图2是表示从右方观察图1所示的商品排出装置时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从右侧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商品排出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右侧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商品排出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右侧后方观察图2~图4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5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5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5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2~图5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安装于图9所示的基座的轴承部和线束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2~图4中的商品排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2是表示下推板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时的第一售罄连接件和第一售罄检测开关的关系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下推板进行后退移动时的第一售罄连接件和第一售罄检测开关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商品搬出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从右侧前方观察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商品搬出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从左侧后方观察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从右侧前方观察图2~图4所示的第二商品搬出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4、图16所示的第二商品搬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第二商品搬出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安装于图18所示的基座的轴承部和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商品排出装置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块图。
图2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动作时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从后方正面观察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动作时的说明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商品搬出装置中的商品的搬出顺序的说明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商品搬出装置中的商品的搬出顺序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排出控制部在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赋予了第一商品的搬出指令时实施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重试处理(1)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恢复处理(1)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排出控制部在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赋予了第二商品的搬出指令时实施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图28所示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重试处理(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图28所示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恢复处理(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商品排出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从右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商品排出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结构的情况的截面侧面图。在此示例的自动售货机是将商品以冷却了或加热了的状态进行销售的装置,具备主体柜1、外门2和内门3而构成。
主体柜1通过将多个钢板适当地组合而形成为前表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在其内部具有隔热结构的商品收纳库4。外门2用于覆盖主体柜1的前表面开口,可开闭地配设在主体柜1的一侧边缘部。在该外门2的前表面,设有显示窗口、商品选择按钮、纸币插通口、硬币投入口、返还杆、一体显示器、硬币返还口、商品取出口2a等在销售商品时所需的构件。内门3是用于覆盖商品收纳库4的前表面开口的被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热门,在比外门2靠内侧的位置,上部隔热门3a可开闭地配设在外门2的一侧边缘部,下部隔热门3b可开闭地配设在主体柜1的一侧边缘部。在该内门3的下部隔热门3b的下方部,设有用于将商品搬出至商品收纳库4外部的商品搬出口3c。
另外,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在商品收纳库4的内部设置有商品滑槽5,在比该商品滑槽5靠下方的区域(以下,均称为“热交换区域”)配置有温度调节单元6,另一方面,在比商品滑槽5靠上方的区域(以下,均称为“商品收纳区域”)配设有商品收纳架10。
商品滑槽5是用于将从商品收纳架10搬出的商品向内门3的商品搬出口3c导向的板状部件,以向前方侧去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方式配设。虽然图中未明示,但是在该商品滑槽5贯通设置有多个将热交换区域与商品收纳区域之间连通的通气孔。
温度调节单元6是用于将商品收纳库4的内部气氛维持在期望的温度状态的部件,具备冷冻循环的蒸发器6a、电热加热器6b和送风风扇6c而构成。在该温度调节单元6中,例如当在运行冷冻循环的状态下驱动送风风扇6c时,在蒸发器6a中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商品滑槽5的通气孔向上方输送,因此,能够将商品收纳区域维持在低温状态。另一方面,当在对电热加热器6b通电的状态下驱动送风风扇6c时,由电热加热器6b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商品滑槽5的通气孔向上方输送,因此,能够将商品收纳区域维持在高温状态。此外,冷冻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在图中未明确表示,但均配设在作为商品收纳库4的外部的机械室7中。
上述商品收纳架10具备: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商品收纳通路13,该商品收纳通路13以前后排列3排的方式配置,通过在一对基座侧板11之间配置通路构成部件12而沿上下方向形成为蛇行形状,在这些商品收纳通路13的内部沿上下方向以横倒的姿势收纳多个商品。更详细地说明,通路构成部件12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适当地配设在商品收纳通路13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且固定于基座侧板11。由此,在各商品收纳架10中以彼此前后相邻的方式设有两个商品收纳通路13。以下,在一个商品收纳架10中,将前方侧的商品收纳通路13称为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将后方侧的商品收纳通路13均称为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
另外,在通路构成部件12设有未图示的挡板。挡板以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3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在通路构成部件12。该挡板被螺旋弹簧(未图示)施力而在常态下成为在商品收纳通路13中前进移动的姿势。而且,通过与从商品收纳通路13中通过的商品抵接,该挡板自身抵抗螺旋弹簧的弹力而以沿着蛇行形状的商品收纳通路13的方式后退移动,从而修正该商品的姿势。
在上述商品收纳架10中,在商品收纳通路13的上部设有顶部托盘14,另一方面,在商品收纳通路13的下部设有商品排出装置20。
顶部托盘14通过将平板状的金属板弯曲而构成,以从前方向后方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在基座侧板11间。这种顶部托盘14的上表面构成将经由投入口被投入的商品导向至商品收纳通路13的商品导向通路15。
图2~图4分别是表示图1所示的商品排出装置20的图,图2是从右方观察时的侧面图,图3是从右侧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右侧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2~图4所示,商品排出装置20具备一个商品搬出装置(以下均称为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另一个商品搬出装置(以下均称为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该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彼此背靠背地组合而构成。此外,在这些图2~图4中,构成商品排出装置20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均表示的是未收纳商品的状态。
图5是从右侧后方观察图2~图4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时的立体图。以下,对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进行说明。
图6~图8分别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5所示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也适当地利用这些图6~图8说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结构。
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应用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配设在该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下部。该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通过在相对的通路宽度限定板16之间控制商品的举动,以在搬出待机状态中将商品收纳在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而在进行驱动时将对应的商品逐个搬出至商品滑槽5的方式发挥作用,且具备基座21。
如图9所示,基座21是对钢板实施切削加工和弯曲加工而构成的部件,以使自身的表面与通路宽度限定板16相对的方式配设。该基座21的两侧部弯曲,由此形成侧壁21a,另一方面,在中间部形成有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的周缘与侧壁21a同样地弯曲而形成凸缘。
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以彼此左右排列的方式形成,上下尺寸具有相同的大小。在这些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中,第一插通孔22位于第二插通孔23的左侧,第一插通孔22的左右宽度比第二插通孔23的左右宽度大。另外,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是彼此整体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形态的贯通开口(使后述的下推板28和上推板29退出到基座21内的凹部),第一插通孔22的上端部向左方突出,第二插通孔23的上端部向右方突出。在第一插通孔22的左侧缘部设置有第一左侧轴承片22a,且在第一插通孔22的右侧缘部设置有第一右侧轴承片22b,在第二插通孔23的左侧缘部设置有第二左侧轴承片23a,且在第二插通孔23的右侧缘部设置有第二右侧轴承片23b。此外,第一左侧轴承片22a和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与在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的周缘形成的凸缘相当。另外,第一右侧轴承片22b和第二左侧轴承片23a是在嵌合保持后述的轴承部24处的、与基座21一体形成且横截面为形成为コ字形(不连续)的轴承保持部中的构成コ字形的两脚片的轴插通凸缘形成。另外,该轴承保持部具有在基座21形成有作为整体由大致矩形的方式的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构成的大的贯通开口的情况下也维持基座21的强度的功能。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基座21上安装有图10所示那样的轴承部24和线束导向件25。轴承部24由树脂材料等构成,嵌装在第一右侧轴承片22b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a之间。
线束导向件25与轴承部24一样由树脂材料等构成,以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相邻的方式沿基座21的右侧的侧壁21a嵌装。该线束导向件25用于铺设安装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电装部件的线束。另外,线束导向件25在将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与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彼此背靠背地组合设置时具有作为导向件部件的功能。
在该线束导向件25配设有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和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
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以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前后排列的方式配设,与该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相比位于前方侧。该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是所谓的推压型开关,包括被未图示的弹簧以使其立起的方式施力的触头26a。该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在触头26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断开状态(第二状态),向后述的排出控制部60发送断开信号,另一方面,在触头26a被按压而抵抗弹簧弹力而产生位移时,成为导通状态(第一状态),向排出控制部60发送导通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在触头26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触头26a被按压而发生位移时成为导通状态,但在本发明中,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也可以在触头26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在触头26a被按压而发生位移时成为断开状态。
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位于比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靠后方侧的位置。该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是所谓的推压型开关,包括被未图示的弹簧以使其立起的方式施力的触头27a。该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在触头27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断开状态(第二状态),向后述的排出控制部60发送断开信号,另一方面,在触头27a被按压而抵抗弹簧的弹力发生位移时,成为导通状态(第一状态),向排出控制部60发送导通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在触头27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断开状态,而在触头27a被按压而发生位移时成为导通状态,但在本发明中,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也可以在触头27a未被按压的状态中成为导通状态,而在触头27a被按压而发生位移时成为断开状态。
在上述基座21设置有第一摆动支承轴28a和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第一摆动支承轴28a是以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贯通于在第一左侧轴承片22a、第一右侧轴承片22b、第二左侧轴承片23a、第二右侧轴承片23b和轴承部24形成的各贯通孔22a1、22b1、23a1、23b1、24a而架设的轴状部件,在其中间部支承有下推板28。另外,在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右端部配设有第一售罄连接件30。
第二摆动支承轴29a是在比第一摆动支承轴28a靠上方区域,以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贯通形成于第一左侧轴承片22a、第一右侧轴承片22b、第二左侧轴承片23a、第二右侧轴承片23b和轴承部24的各贯通孔22a2、22b2、23a2、23b2、24b而架设的轴状部件,在其中间部支承有上推板29。
下推板28是板状部件,以通过使第一摆动支承轴28a插通在基端部而能够绕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中心轴摆动的方式配设。
下推板28的顶端部向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在绕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退移动。即,下推板28以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
在下推板28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下推板弹簧28b。下推板弹簧28b向使下推板28进入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方向常时施力(总是施力)。更详细而言,下推板弹簧28b如图6所示那样以使得下推板28的前端部(顶端部)位于比第一摆动支承轴28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使下推板28成为待机姿势(以下,均称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第二待机姿势))。而且,下推板弹簧28b在下推板28的上表面载置有商品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那样以使得下推板28的前端部位于与第一摆动支承轴28a同等的高度水平的方式使下推板28成为待机姿势(以下,均称为有商品待机姿势(第一待机姿势))。
由此,下推板28在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时,与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时相比,前端部位于更靠上方的位置。
而且,在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时,如图11所示,下推板28的基端部与第一售罄连接件30的第一售罄抵接部32抵接,其结果,第一售罄连接件30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轴心进行旋转,由此,第一售罄按压部33按压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的触头26a。由此,在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中,触头26a被按压而抵抗弹簧的弹力,向前方位移,由此,成为导通状态,向排出控制部60发送导通信号。
另一方面,在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位置时,如图12所示那样,下推板28的基端部从第一售罄连接件30的第一售罄抵接部32分离,其结果,第一售罄连接件30成为自由状态。由此,在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中,触头26a由于被弹簧施力而成为立起的姿势,由此,成为断开状态,向排出控制部60发送断开信号。即,成为自由状态的第一售罄连接件30通过第一售罄按压部33被触头26a按压而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轴心进行旋转。
上述下推板28包括板状的推板主体部281和一对导向部282。一对导向部282设置在上述推板主体部281的背面侧。各导向部28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在各导向部282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导向槽283。
导向槽283具备:嵌入部283a,其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前进位置的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中位于最下方,且后述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嵌入该嵌入部283a中;抵接部283d,其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后退移动后的后退位置的状态(图8所示的状态)中位于最上方,且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与该抵接部283d抵接;和使得这些嵌入部283a和抵接部283d以连续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导向部283b和第二导向部283c。
第一导向部283b以如下方式在导向部282形成: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中,从嵌入部283a以与基座21隔开间隔的方式向斜上方倾斜,之后以接近基座21的方式向斜上方倾斜而到达抵接部283d。
第二导向部283c以如下方式在导向部282形成: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中,从抵接部283d以与基座21隔开间隔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而到达嵌入部283a。
这种下推板28的从第一摆动支承轴28a起的径向外侧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成如下的长度:在该下推板28位于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时,能够在与通路宽度限定板16之间确保比最大宽度较小的商品的最大宽度更小的间隙。
上推板29是板状部件,通过使第二摆动支承轴29a插通在基端部中而以能够绕该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中心轴摆动的方式配设在基座21。
上推板29的顶端部向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在绕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退移动。即,上推板29以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
在上推板29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上推板弹簧(未图示)。上推板弹簧向使上推板29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后退的方向常时施力。
在上述上推板29设置有按压倾斜面291、凹部292、止动抵接部293和突起部294。按压倾斜面291设置在上推板29的顶端部分,是以在使上推板29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行后退移动时随着向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去逐渐变低的方式形成的弯曲状的倾斜面。凹部292设置在上推板29的背面侧,是以在上推板29的两侧面开口的方式形成的、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一条凹形部。止动抵接部293是后述的止动销34a抵接的部位,在上推板29的背面在凹部292的上方以倾斜的方式设置。
突起部294在上推板29的基端部以向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突出的方式设置。
该上推板29由于上述上推板弹簧的弹力而以退出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方式被施力,在通过止动销34a与上述凹部292抵接而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行了后退移动的状态设定初始位置。
这种上推板29在位于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图8所示的状态)中,处于相对于通过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垂直面前倾的状态。而且,上推板29的从第二摆动支承轴29a起的径向外侧方向的长度设定为能够在上述的前倾的状态中,在通路宽度限定板16之间确保比最大宽度较小的商品的最大宽度更小的间隙的长度。
在上述基座21,在轴承部24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之间架设有止动销34a、推板止动销34b和止动轴34c。
止动销34a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一个端部插通在第二右侧轴承片23b的止动销插通孔23b3中,另一个端部插通在从第二左侧轴承片23a露出的轴承部24的止动销插通孔24c1中。该止动销34a与推板连接件35结合,能够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在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止动销34a与处于初始位置的上推板29的凹部292抵接。
推板止动销34b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一个端部插通在轴承部24的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4c2(与止动销插通孔24c1一样为上下延伸的长槽,被附图标记24c1的引出部位即槽底封闭,在图6中不可见)中,另一个端部插通在第二右侧轴承片23b的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中。另外,在第二左侧轴承片23a,以使得推板止动销插通孔24c2露出的方式设置有插通槽23a4。该推板止动销34b与推板连接件35结合,能够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在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该推板止动销34b的周面在使推板连接件3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在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槽内滑动。
止动轴34c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其一端插通在轴承部24的止动轴插通孔24c3中,另一个端部插通在第二右侧轴承片23b的贯通孔23b5中。另外,在第二左侧轴承片23a形成有止动轴34c的插通孔。该止动轴34c在其中间部支承有回动止动件36。
回动止动件36以在基端部的插通孔中使止动轴34c插通且绕该止动轴34c的中心轴可摆动的方式配置在轴承部24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b之间。
回动止动件36的顶端部向止动轴34c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在绕止动轴34c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退移动。
该回动止动件36通过在顶端部的贯通孔36a中贯通推板操作轴361而具有该推板操作轴361。推板操作轴361是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将其两个端部嵌入上述下推板28的导向槽283。
在上述回动止动件36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推板操作弹簧(未图示)。推板操作弹簧向使回动止动件36进入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方向常时施力。
这种回动止动件36被推板操作弹簧向相对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前进移动的方向施力,推板止动销34b进入该回动止动件36的凹陷部36b,该回动止动件36与该推板止动销34b抵接,由此,限制回动止动件36的向后退移动方向的移动,设定进入了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状态下的初始位置。另外,由于下推板28被下推板弹簧28b施力,因此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的两端位于导向槽283的嵌入部283a,在下推板28进入了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位置设定初始位置。
上述推板连接件3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部件,上部向前方弯曲之后向上方延伸。在该推板连接件35的上部,设置有向后方延伸之后向斜上方延伸的抵接片351,并且设置有卡止连接件弹簧35a的卡止部352。该连接件弹簧35a设置于推板连接件35与基座21之间,因此对推板连接件35向下方常时施力。
在推板连接件35被连接件弹簧35a施力而配置在下方的状态中,在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下端部配置止动销34a,且在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下端部配置推板止动销34b。在该状态下,配置在后退位置的上推板29的凹部292抵接于止动销34a。而且配置在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抵接于推板止动销34b,限制回动止动件36的后退移动。另外,配置在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嵌入上述下推板28的嵌入部283a,由此,限制配置在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的后退移动。
与此相对,在抵抗连接件弹簧35a的弹力,推板连接件35配置在上方的状态中,如图8所示那样,在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上端部配置止动销34a且在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上端部配置推板止动销34b。在该状态下,由于上推板29的止动抵接部293抵接于上述止动销34a,上推板29的后退移动被限制,上推板29抵抗上推板弹簧的弹力前进移动而配置在前进位置。
另一方面,关于回动止动件36,由于推板止动销34b带来的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以止动轴34c为中心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在此,与由回动止动件36维持在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抵接的商品的负荷施加在该回动止动件36,由于回动止动件36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回动止动件36通过解除后退移动的限制,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当回动止动件36的后退移动开始时,推板操作轴361从下推板28的嵌入部283a脱离,因此,允许下推板28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中心后退移动,由于商品的负荷而抵抗下推板弹簧28b的弹性力,进行后退移动(参照图8)。
而且,在这样下推板28进行后退移动时,如图13所示那样,下推板28的基端部从第一售罄连接件30的第一售罄抵接部32离开,其结果,第一售罄连接件30成为自由状态。由此,在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中,触头26a由于被弹簧施力而成为立起的姿势,由此,维持断开状态。即,在下推板28进行后退移动时也与有商品待机姿势一样,第一售罄连接件30不按压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的触头26a。
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包括驱动单元40。
图14和图15分别是表示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驱动单元40的主要部分的图,图14表示从右侧前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5表示从左侧后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驱动单元40配设在基座21的背面侧上部的中央区域。该驱动单元40具备安装在基座21的背面的单元基座41。
单元基座41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形成,形在为后表面开口的箱状。该单元基座41通过安装有树脂制成的单元罩42而封闭后表面的开口,在单元基座41与单元罩42之间形成了收纳空间。在这样由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形成的收纳空间中收纳有电机43、齿轮部件44、传导开关(carrier switch)45和连杆46。
电机43是驱动源,且是根据从后述的排出控制部60赋予的指令进行驱动的能够正反旋转的直流电机。该电机43以保持于单元基座41的电机保持部41a的状态配设。
齿轮部件44具备蜗轮蜗杆(worm gear)441、中间齿轮442和输出齿轮(输出部件)443而构成。蜗轮蜗杆441具有蜗杆441a和蜗轮441b。
蜗杆441a形成为圆筒状的形状,安装于电机43的输出轴43a。蜗轮441b具有圆板状的第一蜗轮441b1和圆板状的第二蜗轮441b2。
第一蜗轮441b1在中心部分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轴状部,并且在周面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
第二蜗轮441b2位于第一蜗轮441b1的前表面侧,自身的中心轴与第一蜗轮441b1的轴状部的中心轴一致的轴状部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第二蜗轮441b2的周面也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
这种蜗轮441b中,在第一蜗轮441b1的齿部与蜗杆441a啮合的状态下,轴状部插通在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的凹部41b、42b中,由此,配设成能够绕轴状部的中心轴旋转。
中间齿轮442具有圆板状的第一中间齿轮442a和圆板状的第二中间齿轮442b。第一中间齿轮442a在中心部分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轴状部,并且在周面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
第二中间齿轮442b位于第一中间齿轮442a的后表面侧,自身的中心轴与第一中间齿轮442a的轴状部的中心轴一致的轴状部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第二中间齿轮442b的周面也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
这种中间齿轮442,在第一中间齿轮442a的齿部与第二蜗轮441b2的齿部啮合的状态下,轴状部插通在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的凹部41c、42c中,由此,配设成能够绕轴状部的中心轴旋转。
输出齿轮443形成为与蜗轮441b、中间齿轮442相比直径扩大的圆板状。在该输出齿轮443的周面也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另外,在输出齿轮443的中心部分形成有向前后方向突出的轴状部。进而,输出齿轮443在前表面形成有凸轮部443a,且在后表面形成有按压片443b。
凸轮部443a形成为圆弧状的形状,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该凸轮部443a以其圆弧状的长度是在使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后保持该状态所需的足够大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按压片443b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在凸轮部443a的相反侧的面即后表面,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这种输出齿轮443,通过在齿部与第二中间齿轮442b的齿部啮合的状态下,轴状部插通在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的凹部41d、42d中,而配设成能够绕轴状部的中心轴旋转。
传导开关45是所谓的推压型开关,具有触头45a。该传导开关45以保持在比输出齿轮443所配设的区域稍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配置于单元基座41。该传导开关45在触头45a被按压时成为导通状态,将该信息以导通信号的形式赋予排出控制部60,而在触头45a没有被按压时成为断开状态,将该信息以断开信号的形式赋予排出控制部60。
连杆46具有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第一连杆461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在基端部461a形成有贯通孔461a1。该第一连杆461的顶端部461b形成为从基端部461a向右斜下方延伸后向右斜上方弯曲的钩状。另外,在第一连杆461的基端部461a设置有卡止部461c。卡止部461c是从基端部461a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
这种第一连杆461,通过在基端部461a的贯通孔461a1中插通设置于单元罩42的第一连接轴42e,而在输出齿轮443的前方侧配设成能够绕第一连接轴42e的中心轴旋转。此时,第一连杆461贯通由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形成的右侧开口(未图示),顶端部461b位于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的外部。第一连杆461通过使卡止部461c抵接于右侧开口的左侧缘部471而决定常态的姿势。
第二连杆462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在基端部462a形成有贯通孔462a1。该第二连杆462的顶端部462b形成为从基端部462a向左斜下方延伸后向左斜上方弯曲的钩状。另外,该第二连杆462的顶端部462b与第一连杆461的顶端部461b相比,前后宽度更大。进而,在第二连杆462的基端部462a设置有卡止部462c。卡止部462c是从基端部462a的右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
这种第二连杆462通过在基端部462a的贯通孔462a1中插通设置于单元罩42的第二连接轴42f,而在输出齿轮443的前方侧配设成能够绕第二连接轴42f的中心轴旋转。此时,第二连杆462贯通由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形成的左侧开口(未图示),顶端部462b位于单元基座41和单元罩42的外部。而且,第二连杆462通过卡止部462c抵接于左侧开口的右侧缘部而决定常态的姿势。
图16是表示从右侧前方观察图2~图4所示的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右方观察图2~图4、图16所示的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主要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此外,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大部分的构成要素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构成要素共用,由于前后朝向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构成要素不同而左右方向相反。由此,在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说明中,适当省略图示,对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构成要素中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构成要素共用的部件,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中标注的附图标记上添加“’”而简单进行说明。
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应用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配设在该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下部。该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在与相对的通路宽度限定板17之间控制商品的动作,由此,以在搬出待机状态中将商品收纳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另一方面,在进行驱动时将对应的商品逐个地搬出至商品滑槽5的方式发挥功能,具有基座21’。
基座21’如图18所示,通过对钢板进行切削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以使自身的表面与通路宽度限定板17相对的方式配置。该基座21’中,两侧部被弯曲而形成侧壁21a’,另一方面,在中间部形成有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的周缘与侧壁21a’同样地被弯曲而形成有凸缘。
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以彼此左右排列的方式形成,上下尺寸具有相同的大小。这些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中,第一插通孔22’位于第二插通孔23’的右侧,第一插通孔22’的左右宽度比第二插通孔23’的左右宽度大。此外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是整体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贯通开口(使后述的下推板28’和上推板29’退至基座21’内的凹部),第一插通孔22’的上端部向右方突出,第二插通孔23’的上端部向左方突出。在第一插通孔22’的右侧缘部设置有第一右侧轴承片22a’,且在第一插通孔22’的左侧缘部设置有第一左侧轴承片22b’,在第二插通孔23’的右侧缘部设置有第二右侧轴承片23a’,且在第二插通孔23’的左侧缘部设置有第二左侧轴承片23b’。另外,第一左侧轴承片22b’和第二右侧轴承片23a’相当于在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的周缘形成的凸缘。另外,第一左侧轴承片22b’和第二右侧轴承片23a’形成于嵌合保持后述的轴承部24’的、与基座21’一体形成并且横截面形成为コ字状(不连续)的轴承保持部中的成为コ字状的两脚片的轴插通凸缘。另外,该轴承保持部具有在将具有整体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形状的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的大贯通开口形成于基座21’时也能够维持基座21’的强度的功能。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基座21’中,安装有图19所示的轴承部24’和导向件48。轴承部24’由树脂材料等构成,嵌装在第一左侧轴承片22b’与第二右侧轴承片23a’之间。导向件48与轴承部24’同样由树脂材料等构成,以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相邻的方式嵌装于基座21’。
在上述基座21’设置有第一摆动支承轴28a’和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第一摆动支承轴28a’是以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贯通在第一右侧轴承片22a’、第一左侧轴承片22b’、第二右侧轴承片23a’、第二左侧轴承片23b’和轴承部24’形成的各贯通孔22a1’、22b1’、23a1’、23b1’、24a’而架设的轴状部件,在其中间部支承下推板28’。
另外,在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右端部配设有第二售罄连接件50。第二售罄连接件50具备未图示的第二售罄基部和第二售罄抵接部和第二售罄按压部53(参照图11)而构成。第二售罄基部通过将例如形成两个C字状的圆板状部位的下端部彼此利用连结部连结而形成,在各圆板状部位形成有使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右端部贯通的贯通孔。第二售罄抵接部从第二售罄基部中的左方侧的圆板状部位的前方侧部分向左方延伸。该第二售罄抵接部设置在比构成第一售罄连接件30的第一售罄抵接部32靠左方侧的位置,使得彼此不相干涉。第二售罄按压部53以从第二售罄基部的右方侧的圆板状部位的下方侧部分向右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第二售罄基部形成的贯通孔形成得比第一摆动支承轴28a’大,第二售罄连接件5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摆动支承轴28a’自由运动。
第二摆动支承轴29a’是在比第一摆动支承轴28a’靠上方的区域中,以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贯通在第一右侧轴承片22a’、第一左侧轴承片22b’、第二右侧轴承片23a’、第二左侧轴承片23b’和轴承部24’形成的各贯通孔22a2’、22b2’、23a2’,23b2’、24b’而架设的轴状部件,在其中间部支承上推板29’。
下推板28’是板状部件,通过在其基端部中插通第一摆动支承轴28a’,配设成能够绕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中心轴摆动。
下推板28’的顶端部向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在绕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退移动。即,下推板28’配设为能够以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退移动的方式摆动。
在下推板28’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下推板弹簧28b’。下推板弹簧28b’向使下推板28’前进移动至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方向常时施力。更详细地说,下推板弹簧28b’如图17所示,以下推板28’的前端部位于比第一摆动支承轴28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使下推板28’成为待机姿势(以下均称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第二待机姿势))。而且,下推板弹簧28b’在商品被载置在下推板28’的上表面时,以下推板28’的前端部位于与第一摆动支承轴28a’相同的高度水平的位置的方式使下推板28’成为待机姿势(以下均称为有商品待机姿势(第一待机姿势))。
由此,下推板28’在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时,与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时相比,前端部位于上方。
而且,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时,如图11所示,下推板28’的基端部与第二售罄连接件50的第二售罄抵接部抵接。结果,第二售罄连接件50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轴心旋转,由此,第二售罄按压部53按压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的触头27a。由此,在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中,触头27a被按压而抵抗弹簧的弹力,向后侧位移,由此,成为导通状态,将导通信号输出至排出控制部60。
另一方面,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时,下推板28’的基端部与第二售罄连接件50的第二售罄抵接部隔开间隔,结果,第二售罄连接件50成为自由状态。由此,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中,触头27a被弹簧施加力而成为立起姿势,由此,成为断开状态,将断开信号搬出至排出控制部60。即,成为自由状态的第二售罄连接件50,由于第二售罄按压部53被触头27a按压而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轴心旋转。
上述下推板28’具有板状的推板主体部281’和一对导向部282’。一对导向部282’设置在上述推板主体部281’的背面侧。各导向部28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在各导向部282’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导向槽。
导向槽具备:嵌入部,其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最下方,且后述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参照图4)嵌入该嵌入部中;抵接部,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后退移动后的后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最上方,且与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抵接;和使得该嵌入部和抵接部以连续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
第一导向部以如下方式在导向部282’形成: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从嵌入部起以与基座21’隔开间隔的方式向斜上方倾斜后,以接近基座21’的方式向斜上方倾斜,而到达抵接部。
第二导向部以如下方式在导向部282’形成:在将下推板28’配置在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从抵接部起以与基座21’隔开间隔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而到达嵌入部。
这种下推板28’的从第一摆动支承轴28a’起的径向外侧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在位于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时,能够在与通路宽度限定板17之间确保比最大宽度较小的商品的最大宽度更小的间隙的长度。
上推板29’是板状部件,通过使第二摆动支承轴29a’插通在其基端部中,以能够绕该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中心轴摆动的方式配置于基座21’。
上推板29’的顶端部向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在绕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插通孔22’和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退移动。即,上推板29’配设成能够以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退移动的方式摆动。
在上推板29’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上推板弹簧(未图示)。上推板弹簧向使上推板29’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后退移动的方向常时施力。
在上述上推板29’设置有按压倾斜面291’、凹部292’、止动抵接部293’和突起部294’。按压倾斜面291’设置在上推板29’的顶端部分,是在使上推板29’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行后退移动时,以随着向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去逐渐变低的方式形成的弯曲状的倾斜面。凹部292’设置在上推板29’的背面侧,是以在上推板29’的两侧面开口的方式形成的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一条凹形部。止动抵接部293’是后述的止动销所抵接的部位,在上推板29’的背面,在凹部292’的上方以倾斜状态设置。
突起部294’在上推板29’的基端部,以向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突出的方式设置。
该上推板29’由于上述上推板弹簧的弹力以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后退移动的方式被施力,在通过止动销与上述凹部292’抵接而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行后退移动的状态设定初始位置。
这种上推板29’,在位于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最大程度地前进移动后的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中,成为相对于通过第二摆动支承轴29a’的垂直面前倾的状态。而且,上推板29’的从第二摆动支承轴29a’起的径向外侧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在上述前倾状态中,能够在其与通路宽度限定板17之间确保比最大宽度较小的商品的最大宽度更小的间隙的长度。
在上述基座21’中,在轴承部24’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之间,架设有止动销(未图示)、推板止动销34b’和止动轴34c’。
止动销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设的轴状部件。该止动销与推板连接件35’结合,能够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止动销与处于初始位置的上推板29’的凹部292’抵接。
推板止动销34b’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该推板止动销34b’与推板连接件35’结合,能够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止动轴34c’是在轴承部24’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在其中间部支承回动止动件36’。
回动止动件36’以使止动轴34c’插通在其基端部的插通孔中,且能够绕该止动轴34c’的中心轴摆动的方式,配置在轴承部24’与第二左侧轴承片23b’之间。
回动止动件36’的顶端部向止动轴34c’的径向外侧方向延伸,在绕止动轴34c’的中心轴摆动时,能够通过第二插通孔23’相对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退移动。
该回动止动件36’通过使推板操作轴361’(参照图4)贯通其前端部的贯通孔(未图示)而具有该推板操作轴361’。推板操作轴361’是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轴状部件,其两端部嵌入到上述下推板28’的导向槽中。
在上述回动止动件36’与基座21’之间,插入安装有推板操作弹簧(未图示)。推板操作弹簧向使回动止动件36’前进移动至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方向常时施力。
这种回动止动件36’被推板操作弹簧向进入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方向施力,推板止动销34b’进入该回动止动件36’的凹陷部36b’,由此,回动止动件36’与该推板止动销34b’抵接,向后退移动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设定进入了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状态下的初始位置。另外,下推板28’被下推板弹簧28b’施力,因此回动止动件36’中,推板操作轴361’的两端位于导向槽的嵌入部,在下推板28’进入了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位置设定初始位置。
上述推板连接件3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部件,上部向后方弯曲后向上方延伸。在该推板连接件35’的上部,设置有向前方延伸后向斜上方延伸的抵接片351’,并且设置有卡止连接件弹簧35a’的卡止部352’。该连接件弹簧35a’插入设置在推板连接件35’与基座21’之间,对推板连接件35’向下方常时施力。
在推板连接件35’被连接件弹簧35a’施力而配置在下方的状态下,配置在后退位置的上推板29’的凹部292’与止动销抵接。而且配置在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与推板止动销34b’抵接,限制回动止动件36’的后退移动。另外,配置在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嵌入上述下推板28’的嵌入部,由此,限制配置于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的后退移动。
与此相对,在抵抗连接件弹簧35a’的弹力,推板连接件35’配置在上方的状态下,由于上推板29’的止动抵接部293’抵接于止动销,上推板29’的后退移动被限制,抵抗上推板弹簧的弹力,上推板29’向前进移动,配置在前进位置。
另一方面,回动止动件36’的由推板止动销34b’造成的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以止动轴34c’为中心进行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在此,对回动止动件36’施加与由该回动止动件36’维持在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抵接的商品的负荷,回动止动件36’的后退移动的限制被解除,由此,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当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时,推板操作轴361’从下推板28’的嵌入部脱离,因此允许下推板28’进行以第一摆动支承轴28a’为中心的后退移动,由于商品的负荷而抵抗下推板弹簧28b’的弹性力而后退移动。
而且,在这样下推板28’进行后退移动时,下推板28’的基端部与第二售罄连接件50的第二售罄抵接部隔开间隔,结果,第二售罄连接件50成为自由状态。由此,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中,触头27a被弹簧施力,由此,成为立起的姿势,从而维持断开状态。即,在下推板28’后退移动时,也与有商品待机姿势同样,第二售罄连接件50不按压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的触头27a。
将具有以上结构的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以线束导向件25作为导向部件以彼此背对背的方式组合,由此,构成商品排出装置20。而且,在该情况下,构成驱动单元40的第一连杆461的顶端部位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的下方区域,第二连杆462的顶端部位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的下方区域。
图20是表示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块图。如该图20所示,商品排出装置20具备排出控制部60。排出控制部60根据存储于存储器61的程序和数据,概括性地控制商品排出装置20的动作,能够与概括自动售货机的销售动作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进行通信。对该排出控制部60实施的处理进行后述。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商品排出装置20中,待机状态如下。此外,以下,将收纳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商品均称为“第一商品”且将收纳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商品均称为“第二商品”进行说明。
在设置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的驱动单元40中,输出齿轮443的凸轮部443a和按压片443b位于最上方,按压片443b按压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此时,传导开关45为导通状态。在这种待机状态中,构成驱动单元40的第一连杆461的顶端部461b位于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第二连杆462的顶端部462b位于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
因此,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中,如图5所示,处于推板连接件35配置于下方的状态。另外,由于存在投入到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商品,在下推板28的上表面载置商品,由此,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且上推板29成为从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行后退移动的姿势(参照图23(a))。像这样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因此,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的触头26a成为立起的姿势,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成为断开状态。
另外,在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中,处于推板连接件35’配置于下方的状态,下推板28’成为有商品待机姿势,且上推板29’成为从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行后退移动的姿势(参照图24(a))。这样,下推板28’为有商品待机姿势,因此,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的触头27a成为立起的姿势,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成为断开状态。
这种商品排出装置20中,排出控制部60在将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赋予的第一商品的搬出指令进行了输入处理的情况下,使电机43进行正转驱动。
当这样使电机43正转驱动时,电机43的驱动力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所传递到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齿轮443的按压片443b从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离开。由此,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解除被按压的状态,从导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并将断开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
当通过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从上方与第一连杆461的基端部461a抵接时,第一连杆461从前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该第一连杆46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顶端部461b向上方移动。通过像这样顶端部461b向上方移动,如图21和图22所示,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抵接,能够抵抗连接件弹簧35a的弹力,使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而且在凸轮部443a与基端部461a滑动接触的期间,能够保持使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了规定距离的状态。
此时,第一连杆461与凸轮部443a滑动接触时,以包括与该凸轮部443a滑动接触的部分的面(イ),相对于包括自身的中心轴(第一连接轴42e的中心轴)和输出齿轮443的中心轴的平面(ロ)大致正交的方式被调整。
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止动销34a从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下端部向上方移动,并且推板止动销34b从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下端部向上方移动。
此时,止动销34a一边与上推板29的凹部292的缘壁抵接一边向上方移动,因此,如图23(b)所示,上推板29抵抗上推板弹簧的弹力,从初始位置进行前进移动。该上推板29的前进移动由止动销34a向上方的移动来实现。而且,在止动销34a到达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上端部的时刻,与止动抵接部293抵接,限制上推板29的退避。
而且,前进移动的上推板29与从最下方起的第二个第一商品(以下均称为下一商品)抵接,限制下一商品向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回动止动件36被施加与维持在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抵接的商品的负荷,因此通过上述推板止动销34b向上方的移动而解除后退移动的限制,由此,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
当这样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时,推板操作轴361从嵌入部283a脱离,由于商品的自重而抵抗下推板弹簧28b的弹力,下推板28开始后退移动。从嵌入部283a脱离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沿第一导向部283b向第一导向部283b与第二导向部283c交叉的位置移动。
然后,如图23(c)所示,由于最下方的商品的自重,下推板28后退移动,允许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移动,最下方的商品被向下方搬出(参照图8)。搬出的商品通过商品滑槽5被导向至商品搬出口3c,进而成为能够经由商品取出口2a取出的状态。
在此,当最下方的商品越过下推板28时,下推板28由于下推板弹簧28b的弹性力而向前进位置移动,并且回动止动件36也由于推板操作弹簧的弹性力而向前进位置移动。当下推板28和回动止动件36向前进位置移动时,保持在第一导向部283b和第二导向部283c所交叉的位置的推板操作轴361向嵌入部283a沿第二导向部283c移动,下推板28和回动止动件36恢复至前进位置。
该期间,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止动销34a位于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上端部,且推板止动销34b位于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上端部。
然后,当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和基端部462a的抵接被解除时,推板连接件35被连接件弹簧35a施力而向下方移动。
由于该推板连接件35向下方的移动,止动销34a从止动销插通孔23b3、24c1的上端部向下方移动,并且推板止动销34b从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上端部向下方移动。
当推板止动销34b向推板止动销支承槽23b4、24c2的下端移动时,推板止动销34b与恢复至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的背面侧的凹陷部36b抵接。由此,向后退移动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如图23(d)所示,下推板28由于下推板弹簧28b的弹力,恢复至向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进行了前进移动的无商品待机姿势。其结果,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从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并将导通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
另一方面,上推板29被上推板弹簧施力,随着止动销34a向下方的移动而进行后退移动。由此,允许下一商品向下方移动,之后该下一商品与前进移动后的下推板28抵接,被限制向下方的移动,另一方面,如图23(a)所示,下推板28转换成有商品待机姿势而回到待机状态。
驱动单元40中,由于输出齿轮443进行从前方观察时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之后凸轮部443a与第二连杆462的基端部462a抵接。此时,第二连杆462由于卡止部462c与左侧开口的右侧缘部472抵接,绕中心轴的旋转被限制。因此,卡止部462c进行弹性变形,使得允许基端部462a接近卡止部462c,不会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而阻碍凸轮部443a的移动。
而且,之后当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回到待机位置时,按压片443b按压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传导开关45从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并将导通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此外,按压片443b按压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之后,凸轮部443a从第二连杆462的基端部462a离开,第二连杆462利用卡止部462c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然后,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驱动停止。
另一方面,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中,排出控制部60在将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赋予的第二商品的搬出指令进行了输入处理的情况下,使电机43反转驱动。
当这样使电机43反转驱动时,电机43的驱动力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所传递到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齿轮443的按压片443b从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离开。由此,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解除被按压的状态而从导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并将断开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
当通过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从上方与第二连杆462的基端部462a抵接时,第二连杆462从前方观察时沿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当该第二连杆46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顶端部462b向上方移动。通过像这样顶端部462b向上方移动,与推板连接件35’的抵接片351’抵接,能够抵抗连接件弹簧35a’的弹力,使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而且在凸轮部443a与基端部462a滑动接触的期间,能够保持使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了规定距离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虽然图中没有明示,但第二连杆462与凸轮部443a滑动接触时,以包括与该凸轮部443a滑动接触的部分的面相对于包括自身的中心轴(第二连接轴42f的中心轴)和输出齿轮443的中心轴的平面大致正交的方式被调整。
随着该推板连接件35’向上方移动,止动销向上方移动,并且推板止动销34b’也向上方移动。
此时,止动销一边抵接上推板29’的凹部292’的缘壁一边向上方移动,因此,如图24(b)所示,上推板29’抵抗上推板弹簧的弹力,从初始位置进行前进移动。该上推板29’的前进移动由止动销向上方的移动来实现。而且,在止动销到达止动销插通孔的上端部的时刻,与止动抵接部293’抵接,限制上推板29’的退出。
而且,前进移动的上推板29’从最下方与第二个第二商品(以下,均称为下一商品)抵接,限制下一商品向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回动止动件36’被施加与维持在前进位置的下推板28’抵接的商品的负荷,因此,通过上述推板止动销34b’向上方的移动而解除后退移动的限制,由此,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
当这样回动止动件36’开始后退移动时,推板操作轴361’从嵌入部脱离,由于商品的自重而抵抗下推板弹簧28b’的弹力,下推板28’开始后退移动。从嵌入部脱离的回动止动件36’的推板操作轴361’沿第一导向部向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交叉的位置移动。
然后,如图24(c)所示,由于最下方的商品的自重,下推板28’进行后退移动,允许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移动,最下方的商品被向下方搬出。搬出的商品通过商品滑槽5被导向至商品搬出口3c,进而成为能够经由商品取出口2a取出的状态。
在此,当最下方的商品越过下推板28’时,下推板28’由于下推板弹簧28b’的弹性力而向前进位置移动,并且回动止动件36’也由于推板操作弹簧的弹性力而向前进位置移动。当下推板28’和回动止动件36’向前进位置移动时,保持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交叉的位置的推板操作轴361’向嵌入部沿第二导向部移动,下推板28’和回动止动件36’恢复至前进位置。
然后,当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和基端部462a的抵接被解除时,推板连接件35’被连接件弹簧35a’施力而向下方移动。
由于该推板连接件35’向下方的移动,止动销向下方移动,并且推板止动销34b’也向下方移动。
当推板止动销34b’向推板止动销支承槽的下端移动时,推板止动销34b’与恢复至前进位置的回动止动件36’的背面侧的凹陷部36b’抵接。由此,向后退移动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如图24(d)所示,下推板28’通过下推板弹簧28b’的弹力恢复至对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进行了前进移动的无商品待机姿势。其结果,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从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并将导通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
另一方面,上推板29’被上推板弹簧施力,随着止动销34b’向下方的移动而进行后退移动。由此,允许下一商品向下方移动,之后该下一商品与进入移动后的下推板28’抵接,被限制向下方的移动,另一方面,如图24(a)所示,下推板28’转换成有商品待机姿势而回到待机状态。
驱动单元40中,由于输出齿轮443进行从前方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之后凸轮部443a与第一连杆461的基端部461a抵接。此时,第一连杆461由于卡止部461c与右侧开口的左侧缘部471抵接,绕中心轴的旋转被限制。因此,卡止部461c进行弹性变形,使得允许基端部461a接近卡止部461c,不会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而阻碍凸轮部443a的移动。
而且,之后当由于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凸轮部443a回到待机位置时,按压片443b按压传导开关45的触头45a,传导开关45从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并将导通信号赋予给排出控制部60。然后,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进行驱动停止。
图25是表示上述排出控制部60在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赋予了第一商品的搬出指令的情况下实施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此外,该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与上述的商品排出装置20进行的第一商品的搬出动作同时进行,在此,为了便于说明,与搬出动作分开说明。
该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进行正转驱动(步骤S101),成为直到经过预先设定于存储器61的规定时间为止是否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以及等待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
而且,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步骤S103:否,步骤S104:是),即在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直到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一商品的搬出(步骤S105),并进行上述步骤S10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未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且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步骤S103:是),即在虽然经过规定时间但输出齿轮443未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正转驱动(步骤S106)。
该上述步骤S106中,停止了电机43的正转驱动的排出控制部60对是否判断为在步骤S103中的规定时间经过内进行了步骤S105的第一商品的搬出进行判断(步骤S107)。在该步骤S107中判断为进行了步骤S105的第一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07:是),使电机43进行正转驱动(步骤S108),并进行上述步骤S102的处理。
在步骤S107中未判断为进行了步骤S105的第一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直到经过预先决定于存储器61的待机时间为止,成为等待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109,步骤S110)。
而且,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9:否,步骤S110:是),即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一商品的搬出(步骤S111),使电机43进行正转驱动(步骤S112),并进行上述步骤S102的处理。
在上述步骤S102中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即在输出齿轮443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实施下面的处理。
即,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步骤S105或上述步骤S111中判断为进行了第一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停止电机43的正转驱动(步骤S114),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处理。
由此,通过根据此次的第一商品的搬出指令可靠地搬出第一商品,能够检测从商品排出装置20进行的排出。
另一方面,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步骤S105或上述步骤S111中未判断为进行了第一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继续电机43的正转驱动并进行上述步骤S102的处理。
但是,在上述步骤S109和步骤S110中未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导通信号而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9:是,步骤S110:否),即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下推板28未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实施重试处理(1)(步骤S200)。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重试处理(1)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该重试处理(1)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反转驱动,成为等待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201,步骤S202)。当这样使电机43反转驱动时,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传递电机43的驱动力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此外,该流程图中未明示,但在使该电机43反转驱动的情况下,也监视是否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导通信号。
其结果,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反转驱动(步骤S203),并使电机43再次正转驱动(步骤S204)。
而且,排出控制部60成为直到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为止,是否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以及等待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205、步骤S206、步骤S207)。
而且,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步骤S206:否,步骤S207:是),即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一商品的搬出(步骤S208),并进行上述步骤S205的处理。
然后,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即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一圈的情况下,判断为停止电机43的驱动后重试成功(步骤S209,步骤S210),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重试处理(1)。
另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传导开关45未赋予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步骤S206:是),排出控制部60认为产生不良情况并判断为重试失败(步骤S211),然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重试处理(1)。
实施了这种重试处理(1)后的排出控制部60,在重试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115:是),维持输出齿轮443位于待机位置的待机状态(步骤S116),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
另一方面,在重试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15:否),排出控制部60实施恢复处理(1)(步骤S220)。
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恢复处理(1)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该恢复处理(1)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反转驱动并成为等待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221,步骤S222)。当这样使电机43反转驱动时,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传递电机43的驱动力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此外,使电机43反转驱动时,至少输出齿轮443的凸轮部443a与第二连杆462的基端部462a抵接的状态,即凸轮部443a不会通过基端部462a,因此,即使将电机43反转驱动,也不会对第二连杆462造成不良影响(从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搬出第二商品)。
其结果,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22:是),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反转驱动(步骤S223),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恢复处理(1)。由此,输出齿轮443位于待机位置。
实施了这种恢复处理(1)的排出控制部60认为第一商品收纳通路13a的第一商品售罄并进行售罄判断(步骤S117),将该内容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输出等,然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处理。由此,认为第一商品售罄,使售罄指示灯等点亮,能够中止该第一商品的销售。
图28是表示上述排出控制部60在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赋予了第二商品的搬出指令的情况下实施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此外,该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与上述的商品排出装置20进行的第二商品的搬出动作同时进行,在此,为了便于说明,与搬出动作分开说明。
该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反转驱动(步骤S121),成为直到经过预先设定于存储器61的规定时间是否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以及等待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122、步骤S123、步骤S124)。
而且,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2:否,步骤S123:否,步骤S124:是),即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二商品的搬出(步骤S125),并进行上述步骤S12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未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且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22:否,步骤S123:是),即在虽然经过了规定时间但输出齿轮443未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反转驱动(步骤S126)。
在该上述步骤S126中停止电机43的反转驱动的排出控制部60对是否判断为在步骤S123中的规定时间经过内进行步骤S125的第二商品的搬出进行判断(步骤S127)。在该步骤S127中判断为进行了步骤S125的第二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27:是),使电机43反转驱动(步骤S128),并进行上述步骤S122的处理。
在步骤S127中未判断为进行了步骤S125的第二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27:否),成为直到经过预先决定于存储器61的待机时间,等待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129,步骤S130)。
而且,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9:否,步骤S130:是),即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二商品的搬出(步骤S131),使电机43反转驱动(步骤S132),并进行上述步骤S122的处理。
在上述步骤S122中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2:是),即在输出齿轮443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实施下面的处理。
即,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步骤S125或上述步骤S131中判断为进行了第二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33:是),停止电机43的反转驱动(步骤S134),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处理。
由此,通过根据此次的第二商品的搬出指令可靠地搬出第二商品,能够检测从商品排出装置20进行了排出。
另一方面,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步骤S125或上述步骤S131中未判断为进行了第二商品的搬出的情况下(步骤S133:否),继续电机43的反转驱动并进行上述步骤S122的处理。
但是,在上述步骤S129和步骤S130中,未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且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29:是,步骤S130:否),即在直到经过待机时间下推板28’未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实施重试处理(2)(步骤S300)。
图29是表示图28所示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重试处理(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该重试处理(2)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正转驱动,成为等待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301,步骤S302)。当这样使电机43正转驱动时,电机43的驱动力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所传递到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此外,该流程图中未明示,但在使该电机43正转驱动的情况下,也监视是否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
其结果,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正转驱动(步骤S303),并使电机43再次反转驱动(步骤S304)。
而且,排出控制部60成为直到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是否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以及等待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305、步骤S306、步骤S307)。
而且,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从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步骤S306:否,步骤S307:是),即在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下推板28’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排出控制部60判断为进行了第二商品的搬出(步骤S308),并进行上述步骤S305的处理。
然后,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即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逆时针的方向旋转一圈的情况下,判断为停止电机43的驱动后,重试成功(步骤S309,步骤S310),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重试处理(2)。
另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未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步骤S306:是),排出控制部60认为产生不良情况,并判断为重试失败(步骤S311),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重试处理(2)。
实施了这种重试处理(2)的排出控制部60在重试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135:是),维持输出齿轮443位于待机位置的待机状态(步骤S136),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
另一方面,在重试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35:否),排出控制部60实施恢复处理(2)(步骤S320)。
图30是表示图28所示的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的恢复处理(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该恢复处理(2)中,排出控制部60使电机43正转驱动,成为等待从传导开关45赋予导通信号的等待状态(步骤S321,步骤S322)。当这样使电机43正转驱动时,电机43的驱动力经由蜗轮蜗杆441和中间齿轮442所传递到的输出齿轮443,从前方观察沿顺时针的方向旋转。
其结果,在从传导开关45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22:是),排出控制部60停止电机43的正转驱动(步骤S323),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恢复处理(2)。由此,输出齿轮443位于待机位置。
实施了这种恢复处理(2)的排出控制部60认为第二商品收纳通路13b的第二商品售罄并进行售罄判断(步骤S137),将其内容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输出等,之后使流程返回并结束此次的处理。由此,认为第二商品售罄并使售罄指示灯等点亮,能够中止该第二商品的销售。
根据以上说明那样的商品排出装置20,排出控制部60在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00赋予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的搬出指令且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或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或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成为导通状态并赋予导通信号,由此,判断从商品收纳通路13搬出了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因此,不使用检测商品的排出的检测装置等,就能够可靠地检测排出了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
这样能够可靠地检测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的排出,因此,可以不需要商品收纳通路13中的商品的库存数的管理或商品收纳通路13的商品的营业额的管理中的误差调整,而且,能够在与商品购入者之间避免与商品的排出相关的麻烦等。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排出控制部60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内从待机位置旋转的输出齿轮443未恢复至其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在该设定时间内从售罄检测开关26、27赋予了导通信号时,经过该设定时间后还使输出齿轮443继续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参照步骤S108、步骤S128),因此,能够抑制在排出了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后,使输出齿轮443沿反方向旋转而排出第二商品或第一商品。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排出控制部60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内从待机位置旋转的输出齿轮443未恢复至其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在该设定时间内未从售罄检测开关26、27赋予导通信号时,停止输出齿轮443的旋转,并判断在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内是否从售罄检测开关26、27赋予导通信号,因此,能够可靠地检测在设定时间经过后也以待机时间排出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
而且,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待机时间内从售罄检测开关26、27赋予了导通信号的情况下,经过该待机时间后使输出齿轮443沿同方向旋转(参照步骤S112、步骤S132),因此,能够抑制在排出了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后,使输出齿轮443沿反方向旋转而排出第二商品或第一商品。另一方面,排出控制部60在上述待机时间内未从售罄检测开关26、27赋予导通信号的情况下,使输出齿轮443沿反方向旋转并进行重试处理,因此,能够再次执行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的排出。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排出控制部60在输出齿轮443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在未判断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的搬出时,继续电机43的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参照步骤S113,步骤S133),因此,实现下面那样的作用效果。即,是指即使输出齿轮443恢复至待机位置,也未判断第一商品或第二商品的搬出时,驱动电机43后,下推板28、28’均未成为无商品待机姿势,下推板28、28’保持从商品收纳通路13进行了后退移动的姿势,该商品收纳通路13的商品可能继续向下方搬出。因此,通过维持电机43的驱动且使下推板28、28’和上推板29、29’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3再次进退移动,避免排出多个商品收纳通路13的商品。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具备:作为该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驱动源的电机43;在赋予了搬出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搬出指令择一地选择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并赋予来自电机43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40,因此,相对于搬出机构数能够减少驱动源数,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中具备包含电机43的驱动单元40,因此,可以仅使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即,不仅对于上述那样以前后排列偶数的商品收纳通路13的方式设置的商品收纳架10能够使用,而且对于以前后排列奇数的商品收纳通路13的方式设置的商品收纳架10也能够使用。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根据前后邻接的商品收纳通路13的数灵活地对应。
另外,根据商品排出装置20,排出控制部60在从待机位置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旋转的输出齿轮443在规定时间内未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使该输出齿轮443向另一方向或一方向旋转以恢复至待机位置的恢复处理(1)和(2),因此,能够使输出齿轮443位于待机位置,并备于中止销售的商品以外的商品的销售。即,即使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和第二商品搬出装置20b的任一商品成为销售中止,另一方也可以继续进行商品的搬出,可以进行与每个商品收纳通路13对应的极为精细的运用,能够抑制销售机会的流失。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作为驱动源的电机43为直流电机,因此,不易受到地域电压或频率变动的影响,可以在各种地点设置。
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20,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设置有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和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因此也可以仅使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从而也可以与前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路13的数量对应地灵活处理,而且由于仅在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配置有电装部,因此可以将线束集中于第一商品搬出装置20a。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商品排出判断处理和第二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以步骤S103和步骤S123经过规定时间后,一旦停止电机43的驱动,之后就进行步骤S107和步骤S127的判断,但本发明中,也可以进行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是否判断为具有搬出的判断,仅在未判断为具有搬出的情况下,停止电机的驱动,并判断在待机时间内是否从第一售罄检测开关26或第二售罄检测开关27赋予导通信号。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但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商品排出判断处理中,驱动电机后,在预先决定的禁止时间内禁止来自售罄检测开关的导通信号的输入。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柜
4 商品收纳库
10 商品收纳架
13 商品收纳通路
20 商品排出装置
20a 第一商品搬出装置
20b 第二商品搬出装置
26 第一售罄检测开关
27 第二售罄检测开关
28 下推板
29 上推板
35 推板连接件
40 驱动单元
41 单元基座
42 单元罩
43 电机
44 齿轮部件
443 输出齿轮(输出部件)
45 传导开关
46 连杆
60 排出控制部
61 存储器。

Claims (4)

1.一种商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商品搬出装置,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包括:
下推板,其以前端部能够相对于沿着上下方向收纳所投入的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于基座;和
上推板,其在与所述下推板相比靠上方的区域,以前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设于所述基座,
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在待机状态下使所述上推板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同时使所述下推板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使该下推板成为将最下方的商品载置于上表面的第一待机姿势,由此限制该商品向下方移动,而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所述上推板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而与自最下方起的第二个商品抵接,同时使所述下推板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后退移动,由此将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搬出,
所述下推板在前进移动至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状态下,在上表面未载置商品时成为所述前端部位于与所述第一待机姿势相比靠上方位置的第二待机姿势,
所述商品搬出装置包括:
售罄检测开关,其在所述下推板成为所述第二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成为第一状态,而在该下推板成为非所述第二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成为第二状态;和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商品搬出装置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变成了第一状态时判断为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排出了商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配设成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且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商品搬出装置成为待机状态,而在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商品搬出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使所述输出部件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变成了第一状态时判断为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排出了商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内从所述待机位置旋转的所述输出部件未恢复至该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该设定时间内变成了第一状态时,经过该设定时间后还使所述输出部件继续在相同方向旋转,而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该设定时间内未变成第一状态时,使所述输出部件的旋转停止并判断在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内所述售罄检测开关是否成为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所述待机时间内变成了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经过该待机时间后使所述输出部件在相同方向旋转,而在所述售罄检测开关在所述待机时间内未变成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输出部件在相反方向旋转。
CN201580065393.7A 2014-12-18 2015-11-10 商品排出装置 Active CN107004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6560 2014-12-18
JP2014256560 2014-12-18
PCT/JP2015/081537 WO2016098485A1 (ja) 2014-12-18 2015-11-10 商品払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4328A true CN107004328A (zh) 2017-08-01
CN107004328B CN107004328B (zh) 2019-07-19

Family

ID=56126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393.7A Active CN107004328B (zh) 2014-12-18 2015-11-10 商品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0838B2 (zh)
JP (1) JP6341297B2 (zh)
KR (1) KR102458025B1 (zh)
CN (1) CN107004328B (zh)
WO (1) WO2016098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0061A1 (it) * 2021-04-21 2022-10-21 Am Automatic Machines S R L Distributore automatico di articoli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155A (zh) * 2000-03-31 2002-05-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02358565A (ja) * 2001-06-04 2002-12-13 Kubota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払出装置
CN1523544A (zh) * 2003-02-21 2004-08-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07148552A (ja) * 2005-11-24 2007-06-14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01086794A (zh) * 2006-06-07 2007-12-12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CN102402818A (zh) * 2010-09-10 2012-04-04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
CN102737446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9882A (en) * 1943-09-21 1945-02-20 John B Brock Vending machine
FR2447459A1 (fr) * 1979-01-29 1980-08-22 Semt Chapelle de soupape en champignon refroidie par circulation d'un fluide refrigerant,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notamment pour moteur comprenant deux soupapes d'echappement par cylindre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ne telle chapelle
US4423828A (en) * 1981-07-20 1984-01-03 Fuji Electric Company, Ltd. Goods discharge mechanism and goods storage and discharge system of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JPS59229696A (ja) * 1983-06-10 1984-12-2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S6324529Y2 (zh) * 1984-12-28 1988-07-05
ES2066697B1 (es) * 1992-12-29 1995-08-16 Azkoyen Ind Sa Perfeccionamientos introducidos en columnas expendedoras automaticas de productos.
US5511690A (en) * 1993-05-20 1996-04-30 Medical Laboratory Automation, Inc. Automated feeder system and apparatus
JP2868057B2 (ja) * 1993-09-27 1999-03-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直積み式商品払出装置
JPH11283096A (ja) * 1998-03-30 1999-10-15 Sanden Corp 商品搬出装置
JP3719363B2 (ja) * 1999-11-26 2005-11-24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払い出し装置
JP2001188953A (ja) 1999-12-28 2001-07-10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02251656A (ja) * 2001-02-22 2002-09-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払出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155A (zh) * 2000-03-31 2002-05-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02358565A (ja) * 2001-06-04 2002-12-13 Kubota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払出装置
CN1523544A (zh) * 2003-02-21 2004-08-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07148552A (ja) * 2005-11-24 2007-06-14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01086794A (zh) * 2006-06-07 2007-12-12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CN102402818A (zh) * 2010-09-10 2012-04-04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出货装置
CN102737446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41297B2 (ja) 2018-06-13
US10540838B2 (en) 2020-01-21
US20170256118A1 (en) 2017-09-07
KR102458025B1 (ko) 2022-10-21
KR20170094160A (ko) 2017-08-17
JPWO2016098485A1 (ja) 2017-09-21
CN107004328B (zh) 2019-07-19
WO2016098485A1 (ja)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4280B (zh) 商品送出装置
CN105493156B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5474279B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5222518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6729068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CN105825588B (zh) 商品收纳装置
KR102204263B1 (ko) 상품 반출 장치
CN106415675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004328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004327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004329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209972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5931372A (zh)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067550A (zh) 商品送出装置
US9501889B2 (en) Product storage device
JP5810785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5895766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4145487B2 (ja) 商品押出装置
JP2013065183A (ja) 自動販売機
JP5810786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3065192A (ja) 自動販売機
KR101478580B1 (ko) 매체 인출기용 카세트 및 이를 통해 매체를 인출하는 방법
JP5842221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3065175A (ja) 自動販売機
JP2013065184A (ja) 自動販売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