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4461A -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4461A
CN106904461A CN201610837077.3A CN201610837077A CN106904461A CN 106904461 A CN106904461 A CN 106904461A CN 201610837077 A CN201610837077 A CN 201610837077A CN 106904461 A CN106904461 A CN 106904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original copy
conveying direction
transport device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7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4461B (zh
Inventor
森冈俊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904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4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4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4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输送装置,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纸张输送装置,原稿输送装置40具有:供纸托盘41,其上表面载置有原稿;原稿输送部50,其输送载置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调整部70,其能够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相对位置,调整载置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输送方向。

Description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输送装置及具备该纸张输送装置的以复印机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纸张的输送装置。有些纸张输送装置从堆积在托盘等载置部的上表面的纸张中的最上层开始一张一张地分离输送。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原稿(纸张)朝图像读取部输送的情况下,或者将印刷纸张朝图像转印部输送的情况下,作为修正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的功能,有定位功能。
定位功能是通过将纸张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端)暂时顶到定位辊对的夹持部来对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进行修正后,再重新开始输送的功能。然而,在载置于托盘等载置部上的纸张前端由于部件精度的下降等原因而不能与定位辊对平行的情况下,例如在输送了厚度较厚的纸张时,无法完成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的修正,因而存在图像被倾斜印刷的问题。因此,提出了调整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的技术,以使纸张的前端相对于定位辊尽量变得平行,这样的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片材供送装置具有一对限制板和调整机构,所述一对限制板将装载于载置部的片材(纸张)在其宽度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进行限制,所述调整机构调整该限制板相对于纸张输送方向的角度。由此,对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进行修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3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片材供送装置的部件数量变得较多,所以导致结构复杂化,因此存在与部件材料和生产工时增加相伴的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该片材供送装置必须要对设置在纸张宽度方向两侧的限制板进行调整,所以还存在调整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载置部,其上表面载置有纸张;输送部,其输送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纸张;输送方向调整部,其改变所述载置部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调整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纸张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
根据该结构,载置在载置部上的纸张相对于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通过改变载置部相对于输送部的相对位置而被调整。即,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另外,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支承所述载置部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设置在与所述载置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的位置,该两端部是所述载置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部的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对应于所述支承部而设置,能够沿着纸张输送方向改变所述载置部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支承位置。
另外,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支承轴,其设置在所述载置部的与所述支承部对应的位置,用于支承所述载置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具有形成为所述支承轴能够插入的长孔状的轴承部。
另外,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中,所述轴承部的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载置部的纸张输送方向延伸。
另外,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对应于两处所述支承部中的一方而设置。
另外,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载置部的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正面侧,另一端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背面侧,并且,设置有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的所述支承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正面侧。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结构的纸张输送装置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通过改变载置部相对于输送部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调整载置在载置部上的纸张相对于输送部的输送方向。由此,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实现图像品质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垂直剖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的垂直剖面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立体图,表示将罩部件取下从正面侧观察的状态。
图6是图5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立体图,表示将罩部件取下从背面侧观察的状态。
图8是图7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供纸托盘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供纸托盘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状态。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供纸托盘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状态。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供纸托盘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调整部部位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俯视图,表示将罩部件取下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读取部;3印刷部;40原稿输送装置(纸张输送装置);41供纸托盘(载置部);42排纸托盘;50原稿输送部(输送部);53原稿输送路径;54定位辊对;61框架部;62F、62B支承部;70输送方向调整部;71调整板;72支承轴;73轴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首先,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图1对其大概的结构进行说明,并说明图像输出动作。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垂直剖面主视图的一个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带箭头的双点划线表示纸张的输送路径及输送方向。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是所谓的串联式彩色复印机,具备:图像读取部2,其读取原稿图像;印刷部3,其将读取的图像印刷到纸张等转印材料上;操作部4,其用于进行印刷条件的输入和运行状况的显示;主控制部5。
图像读取部2是移动未图示的扫描仪来读取载置在稿台玻璃2a上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的公知部件。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作为纸张输送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40,能够利用原稿输送装置40及图像读取部2将多张原稿的图像一张一张地自动读取。原稿的图像被分解成红(R)、绿(G)、蓝(B)三种颜色,通过未图示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由此,图像读取部2得到红(R)、绿(G)、蓝(B)每种颜色的图像数据。
图像读取部2所得到的每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在主控制部5被进行各种处理,转换成各再现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主控制部5内部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于存储器中的各再现色的图像数据在接受了位置偏离修正处理后,与纸张的输送同步地按扫描线逐一被读取,以进行对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鼓21的光扫描。
印刷部3采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将该图像转印到纸张等。印刷部3具备使中间转印体形成为环状带的中间转印带11。中间转印带11被卷绕架设在驱动辊12、张紧辊13及从动辊14上。张紧辊13由未图示的弹簧向图1的上方施力,从而对中间转印带11施加张力。中间转印带11借助驱动辊12绕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移动。
驱动辊12夹着中间转印带11与对置的二次转印辊15压接。在从动辊14的位置,以夹着中间转印带11与从动辊14对置的方式设置的中间转印清洁部16与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接触。中间转印清洁部16将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刮掉,以进行清洁。
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下方设置有与各再现色(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对应的图像形成部20Y、20M、20C、20K。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中,除了特别需要限定的情况外,会将识别符号“Y”、“M”、“C”、“K”的标注省略,例如统称为“图像形成部20”。四个图像形成部20沿着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方向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配置成一列。四个图像形成部20结构完全相同,以图1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鼓21为中心,在其周围具备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清洁部及一次转印辊。
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上方设置有与四个再现色各自的图像形成部20对应的调色剂容器31及调色剂斗32。在显影部及调色剂斗32设置有未图示的调色剂的余量检测部来检测各自内部的调色剂量。另外,在显影部与调色剂斗32之间及调色剂斗32与调色剂容器31之间,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调色剂补给装置。当余量检测部检测到显影部内部的调色剂量减少时,驱动补给装置,以使调色剂从调色剂斗32补给到显影部。此外,当余量检测部检测到调色剂斗32内部的调色剂量减少时,驱动补给装置,以使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31补给到调色剂斗32。调色剂容器31被可拆装地设置在装置主体上,能够方便地更换成新的调色剂容器。
在四个图像形成部20的下方设置有纸张供给装置81,在其内部收纳有纸张P。收纳在纸张供给装置81的内部的纸张P被供给部82从纸张P的最上层开始依次向纸张输送路径Q输送。另外,也可利用手动供纸部83将纸张供给到纸张输送路径Q。从纸张供给装置81或手动供纸部83输送到纸张输送路径Q的纸张P到达定位辊对84的位置。然后,定位辊对84矫正(偏斜修正)纸张P的倾斜输送,并且与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同步地将纸张P朝中间转印带11与二次转印辊15的接触部(二次转印夹持部)输送。
在图像形成部20中,通过带电部及曝光部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被显影部可视化成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21夹着中间转印带11与一次转印辊对置的位置,形成于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上。随着中间转印带11的旋转,各图像形成部20的调色剂图像在规定时机依次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上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这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面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1与二次转印辊15接触而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被转印到由定位辊对84同步地输送过来的纸张P上。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方具备定影部85。在二次转印夹持部被转印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向定影部85输送,被加热辊及加压辊夹住,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加压而在纸张P上定影。通过了定影部85的纸张P排出到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上方的纸张排出部86。
操作部4设置在图像读取部2的正面侧。操作部4接收例如使用者对用于印刷的纸张P的种类和尺寸、放大缩小、有无双面印刷等印刷条件设定的输入,或接收传真发送中的传真号码和发送者名称等设定的输入。另外,操作部4还起到报告部的作用,例如通过将装置的状态和注意事项、错误消息等显示在显示部4w,将这些报告给使用者。
另外,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设置有由未图示的CPU和图像处理部、以及其它未图示的电子部件构成的主控制部5。主控制部5利用作为中央计算处理装置的CPU和图像处理部,基于存储、输入到存储器的程序、数据来控制图像读取部2、原稿输送装置40、印刷部3等组成部件,实现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动作、印刷动作。
接下来,利用图2、图3及图4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原稿输送装置40的结构及其动作。图2、图3及图4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立体图、俯视图及垂直剖面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的左下侧及图3的下侧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图2的右上侧及图3的上侧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背面侧。另外,图4的上下方向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左右方向。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原稿输送装置40具备供纸托盘41、原稿输送部50及排纸托盘42。
供纸托盘41是配置在原稿输送装置40的上部的原稿的载置部。能够从上方将原稿载置并堆积在供纸托盘41。供纸托盘41具有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朝向下游下降的倾斜,即,具有在图4中从右方朝向左方下降的倾斜。
供纸托盘41具备在其上表面设置的朝原稿输送方向及上方延伸的两个整合板43。两个整合板43各自能够在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移动,同原稿的与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接触,将原稿保持在恰当的供纸位置上。
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部设置有原稿的推升部44。推升部44形成为沿着供纸托盘41的载置面的形状,被设置成以设置在推升部44上游端并朝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支轴为中心,能够将下游端作为自由端在垂直面内旋转。在供给原稿时,推升部44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以支轴为中心旋转,由此,堆积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的下游端朝上方受力,使原稿的下游端与配置在其上方的供给辊52(在图4中表示)接触。
如图4所示,原稿输送部50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端具备原稿供给口51、供给辊52。供给辊52将堆积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从最上层起一张一张地分离而向原稿输送部50的内部供给、输送。在原稿供给口51的下游侧,原稿输送路径53朝原稿输送部50的内部延伸。
在原稿输送路径53上设置有定位辊对54。定位辊对54在对原稿的倾斜输送进行修正(偏斜修正)后,将原稿进一步朝输送方向下游输送。另外,在原稿输送路径53的各处设置有输送辊55。
原稿输送路径53的定位辊对54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到达原稿输送装置40的底面,在该位置设置有第一原稿读取部56。送入第一原稿读取部56的原稿在原稿输送路径53上进一步向下游侧移动时,即在图4中,在第一原稿读取部56的位置从左方朝右方移动时,由设置在其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图像读取部2(在图1中表示)读取下侧表面即第一面的图像数据。
在原稿输送路径53的第一原稿读取部56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设置有第二原稿读取部57。在需要读取原稿的双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送入第二原稿读取部57的原稿在原稿输送路径53上进一步向下游侧移动时,即在图4中,在第二原稿读取部57的位置从左方朝右方移动时,由设置在其上方的第二原稿读取部57读取上侧表面即第二面的图像数据。
原稿排出口58设置在原稿输送路径53的下游端。图像数据读取结束的原稿从原稿排出口58排出到排纸托盘42。排纸托盘42配置在紧靠供纸托盘41的下方,从而这些托盘构成为上下两段。排出到排纸托盘42的原稿能够从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取出。
使供纸托盘41与排纸托盘42彼此的原稿输送方向相反,即,构成为在图4中供纸托盘41将原稿朝左方送出,排纸托盘42将原稿从左方接收的形式。由此,如图4所示,从原稿供给口51延伸至原稿排出口58的原稿输送路径53被设置成U形弯曲的结构横向倾斜。
通过上述结构,原稿输送装置40将载置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一张一张分离而向原稿输送部50的内部供给,在第一原稿读取部56及第二原稿读取部57读取其图像数据后,向排纸托盘42排出。
接下来,利用图5~图15来说明原稿输送装置40的供纸托盘41的具体结构。图5及图6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立体图,是表示将罩部件取下从正面侧观察的状态的图及其部分放大图。图7及图8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立体图,是表示将罩部件取下从背面侧观察的状态的图及其部分放大图。图9是供纸托盘41的立体图。图10及图11是表示供纸托盘41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状态及从背面侧观察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供纸托盘41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3及图14是表示输送方向调整部部位的立体图及输送方向调整部的主视图。图15是原稿输送装置40的俯视图,是表示将罩部件取下的状态的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原稿输送方向”是指供纸托盘41的原稿在载置面上的输送方向。
如图5~如图8所示,供纸托盘41经由设置在原稿输送装置40的框架部61上的支承部62F、62B支承。支承部62F、62B设置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端的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对应的位置。即,供纸托盘41被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的支承部62F和背面侧的支承部62B支承在框架部61。
如图7~图11所示,在背面侧的支承部62B上设置有针对供纸托盘41的支承轴63及轴承部64。支承轴63朝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轴承部64以支承轴63的轴线在径向上不能发生位移的状态承受支承轴63。由此,供纸托盘41的与背面侧的支承部62B对应的部位不向上下左右发生位移。
另一方面,如图5、图6、图12、图13及图14所示,在正面侧的支承部62F上设置有输送方向调整部70。输送方向调整部70具备调整板71、支承轴72、轴承部73及刻度部74。
调整板71形成为沿原稿输送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在其一方的主表面上沿着法线方向安装有支承轴72。支承轴72的正面侧的一端与调整板71连接,背面侧的一端插入设置在供纸托盘41的与支承部62F对应的部位的圆形的连结孔41a。支承轴72朝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并且与支承轴63彼此的轴线一致。由此,供纸托盘41能够以支承轴63、72的轴线为中心,将原稿输送方向上游端作为自由端在垂直面内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与此相对地,框架部61具备针对供纸托盘41的未图示的姿态保持部。姿态保持部通过与供纸托盘41的一部分接触,以供纸托盘41的原稿的载置面相对于水平成为倾斜的方式保持供纸托盘41的姿态(参照图4及图12)。
轴承部73将框架部61在其前后方向上沿着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贯通。轴承部73形成为能够插入支承轴72的大小的长孔状,该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原稿输送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14所示,调整板71配置在框架部61的正面侧。调整板71在隔着支承轴72的连接部位的原稿输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双方设置有连接部75。两处连接部75各自具有固定螺丝75a及滑槽75b。
固定螺丝75a在其头部和框架部61之间夹着调整板71,用于固定调整板71的位置。滑槽75b设置在调整板71上,沿着原稿输送方向延伸。滑槽75b具有能够插入固定螺丝75a的轴部但卡住头部的程度的宽度。由此,调整板71能够沿着轴承部73及滑槽75b延伸的原稿输送方向发生位移,并被固定螺丝75a适当地固定在框架部61。
刻度部74与调整板71相邻地配置在与调整板71的周缘部对应的位置,并被固定在框架部61上。刻度部74具有沿着原稿输送方向以例如1mm间隔刻下的多个刻度。在调整板71上设置有指向刻度部74的例如形成为三角形状的位置标记71a。利用刻度部74,能够将调整板71的位置沿着原稿输送方向以例如1mm为单位进行调整。
利用上述结构的输送方向调整部70,通过沿着朝原稿输送方向延伸的长孔状的轴承部73改变支承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部的正面侧的一端的支承轴72的位置,能够沿着原稿输送方向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支承位置。由此,如图15所示,能够修正倾斜角θ,以使供纸托盘41的支承轴63、72的轴线L1相对于定位辊对54的轴线L0变得平行。输送方向调整部70以该方式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载置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输送方向。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为纸张输送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40具备:供纸托盘41,其在上表面载置原稿;原稿输送部50,其输送载置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输送方向调整部70,其能够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载置在供纸托盘41的原稿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输送方向。
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载置在供纸托盘41上的原稿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输送方向。即,能够提供一种原稿输送装置40,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原稿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另外,原稿输送装置40具备用于支承供纸托盘41的支承部62F、62B,所述支承部62F、62B设置在与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下游部的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对应的位置。而且,输送方向调整部70对应于支承部62F而设置,能够将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支承位置沿着原稿输送方向改变。
根据该结构,通过沿着原稿输送方向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支承位置,能够改变供纸托盘41相对于原稿输送部50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修正原稿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另外,原稿输送装置40具备朝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的支承轴72,所述支承轴72设置在供纸托盘41的与支承部62F对应的位置,用于支承供纸托盘41。而且,输送方向调整部70具备形成为能够插入支承轴72的长孔状的轴承部73。
根据该结构,支承轴72的移动范围依赖于形成为长孔状的轴承部73的结构。因此,在改变供纸托盘41的支承位置的情况下,这种改变的方向和距离需要符合轴承部73的结构而受到限制,因此能够抑制以不希望的方向和距离改变,能够设定在恰当的支承位置。
另外,输送方向调整部70的轴承部73的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供纸托盘41的原稿输送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如果使支承供纸托盘41的支承轴72沿着轴承部73的长孔的内部形状移动,支承轴72就自动沿着原稿输送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修正原稿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另外,输送方向调整部70与作为两处支承部62F、62B中的一方的支承部62F对应设置。
根据该结构,使支承部62B中的供纸托盘41的支承位置无法改变,使支承部62F中的供纸托盘41的支承位置可以改变,从而无需在供纸托盘41的正面侧及背面侧均进行支承位置的改变。因此,能够防止位置改变作业变得复杂,针对原稿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的修正进一步变得容易。
另外,在原稿输送装置40中,供纸托盘41的与原稿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位于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另一端位于原稿输送装置40的背面侧,并且,设置有输送方向调整部70的支承部62F位于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
根据该结构,因为输送方向调整部70配置在原稿输送装置40的正面侧,所以能够方便地操作输送方向调整部70,容易地改变供纸托盘41的支承位置。此外,很多情况下,原稿输送装置40的背面侧配置有马达等各种功能部件,可能会产生与配置空间的确保和调整时的操作性相关的问题。即,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在这样的地方配置输送方向调整部70。
进一步,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结构的原稿输送装置4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
根据该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修正原稿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加入各种变更进行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纸张输送装置应用于原稿输送装置40中,但也能够应用于手动供纸部83等其它部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中间转印带11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彩色印刷用图像形成装置,但不限于此机种,也可以是不利用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单色印刷用图像形成装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

Claims (7)

1.一种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载置部,其上表面载置有纸张;
输送部,其输送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纸张;
输送方向调整部,其改变所述载置部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调整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纸张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支承所述载置部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设置在与所述载置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的位置,该两端部是所述载置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部的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
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对应于所述支承部而设置,能够沿着纸张输送方向改变所述载置部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支承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轴,该支承轴设置在所述载置部的与所述支承部对应的位置,用于支承所述载置部,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具有形成为所述支承轴能够插入的长孔状的轴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中,所述轴承部的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载置部的纸张输送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对应于两处所述支承部中的一方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的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正面侧,另一端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背面侧,并且,设置有所述输送方向调整部的所述支承部位于纸张输送装置的正面侧。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输送装置。
CN201610837077.3A 2015-09-24 2016-09-21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904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6250A JP6281549B2 (ja) 2015-09-24 2015-09-24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6250 2015-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4461A true CN106904461A (zh) 2017-06-30
CN106904461B CN106904461B (zh) 2019-02-01

Family

ID=5842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7077.3A Active CN106904461B (zh) 2015-09-24 2016-09-21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81549B2 (zh)
CN (1) CN1069044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7925A (ja) * 1990-11-29 1992-07-17 Toshiba Corp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JP2000007163A (ja) * 1998-06-22 2000-01-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段ボール製函機の給紙装置
US6880821B2 (en) * 2002-01-15 2005-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cassett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63458A (ja) * 2004-03-19 2005-09-29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30467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托盘及片材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7925A (ja) * 1990-11-29 1992-07-17 Toshiba Corp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JP2000007163A (ja) * 1998-06-22 2000-01-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段ボール製函機の給紙装置
US6880821B2 (en) * 2002-01-15 2005-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cassett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63458A (ja) * 2004-03-19 2005-09-29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30467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托盘及片材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1348A (ja) 2017-03-30
CN106904461B (zh) 2019-02-01
JP6281549B2 (ja)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709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image distortion using correction value
CN10429808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45191B (zh) 纸厚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17397A1 (en) Image printing system, image printing method, and image printing program
CN1092129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CN100498569C (zh) 曝光图像输入装置、打印装置及图像数据输入控制方法
US74719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6399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90257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0154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509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904461B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9579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66631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65498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248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3498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5470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367415B2 (ja) ベルト蛇行補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08094B2 (ja) 印刷位置調整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刷位置調整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印刷位置調整方法、印刷位置調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1002637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97623B2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44509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JP2018076128A (ja) 用紙厚さ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069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