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6621A -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6621A
CN106896621A CN201611181976.9A CN201611181976A CN106896621A CN 106896621 A CN106896621 A CN 106896621A CN 201611181976 A CN201611181976 A CN 201611181976A CN 106896621 A CN106896621 A CN 106896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ody
drive mechanism
load
fixed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19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沢彦
柳沢一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896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66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large deviations, e.g. maintaining a fixed line of sight while a vehicle on which the system is mounted changes cours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的倾斜。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具有:供光学模块(2)装设的可动体(10);具有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30)的固定体(20);以及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的板簧状的弹性支承部件(70)。在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时,首先设成施加偏置负载(F)而使可动体(10)倾斜的状态,并设成为了使可动体(10)活动而需要与偏置负载(F)相应的驱动力的状态。然后,从该状态起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以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在使可动体(10)的基准面(H)的方向与目标方向(H0)一致的状态下,通过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弹性支承部件(70)和可动体(10)。

Description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具有:可动体;具有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的固定体;以及抑制可动体的手抖或振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装设有拍摄用的光学单元的各种光学设备。所述光学单元为了抑制因手抖或振动产生的拍摄图像的紊乱而具有使光学模块摆动来校正抖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配置在可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万向机构以作为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用于将装设有光学模块的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固定体)摆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501号公报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优选在未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静止状态下,减小设置于固定体侧的拍摄元件的光轴与设置于可动体侧的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离(静态倾斜)。并且,在构成光学系统的部件分为可动体侧和固定体侧的情况下,未进行抖动校正的静止状态下的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的姿势的偏离不仅影响光轴的偏离程度,而且还影响光学系统本身的性能。从而,优选高精度地调整未进行抖动校正的静止状态下的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的倾斜。
在此,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除了具有将装设有光学模块的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万向机构之外,还具有安装在可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板状弹簧(弹性支承部件)。而且,通过板状弹簧规定静止状态下的可动体的姿势。板状弹簧具有:固定于固定体的固定体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可动体的可动体侧固定部,可动体侧固定部的结构为能够调整可动体的安装位置。具体而言,由于可动体侧固定部与可动体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使可动体在该间隙的范围内移动来调整可动体的安装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减小静止状态下的可动体的姿势与固定体的姿势的偏离,要求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固定于板状弹簧时的倾斜。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可动体、具有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的固定体以及抑制可动体的手抖或振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的倾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该方法为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具有:可动体;固定体,其具有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以及弹性支承部件,其连接所述可动体与所述固定体,该方法进行如下工序: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形成具有与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的分量的力作用于所述可动体的状态;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调节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以及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在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借助所述弹性支承部件连接所述可动体与所述固定体。
根据本发明,利用为了进行可动体的抖动校正而在装置内部具有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在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连接弹性支承部件与可动体。此时,首先,对可动体的活动施加限制。具体而言,设成具有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的分量的力(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的力)作用于可动体的状态,并设成为了使可动体活动而需要大于该力的力的状态,之后,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而调整可动体的倾斜。换句话说,向可动体施加偏置负载使可动体倾斜,对于该倾斜,使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反向作用于可动体,使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在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连接弹性支承部件与可动体。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在施加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时、可动体因微小的力而大幅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并且,由于利用位于装置内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因此与利用外部的驱动机构使可动体活动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的因素。由此,能够高精度且稳定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与朝向所述可动体的重心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偏置负载。这样一来,可动体通过偏置负载而倾斜,因此从可动体倾斜的状态开始调整倾斜。从而,在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施加驱动力时,可动体越超过目标位置,越大幅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少。从而,能够抑制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因此能够高精度调整可动体的倾斜。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弹簧负载。或者,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压重物的负载。或者,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所述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在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与未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之间发挥作用。通过利用这些方法施加偏置负载,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对可动体的活动施加限制。从而,能够避免在施加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力时,可动体因微小的力而大幅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在进行所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涂布以及固化处理的期间,以保持所述偏置负载和所述驱动力平衡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可动体的位置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的中途因施加于固定部位的力的变动而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检测由所述可动体反射的测量光来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如此,若利用光学式的倾斜测量方法,则与接触式的倾斜测量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可动体的位置偏移因素。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和磁铁,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反馈控制根据所测量的所述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偏离而控制向所述线圈供给的驱动电流。这样一来,能够利用自动调整使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对齐。从而,能够容易调整可动体的倾斜。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与朝向所述可动体的重心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偏置负载,以使所述可动体倾斜,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利用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向与所述可动体的基于所述偏置负载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所述驱动力,以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调节,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在利用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施加的所述偏置负载和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施加的基于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力对所述可动体的活动施加限制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支承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向两个方向摆动,所述两个方向为绕与所述固定体的中心轴线交叉的第一方向的摆动方向和绕与所述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摆动方向,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方向摆动,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负载和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负载中的至少一个负载,以使所述可动体倾斜,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调节所述可动体的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方向和绕所述第二方向的倾斜方向,以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调节,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安装所述弹性支承部件,以便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支承所述可动体。这样一来,在将光学模块装设于可动体的情况下,能够按照目标设定光学模块的光轴方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为了进行可动体的抖动校正而在装置内部具有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因此与利用外部的驱动机构使可动体活动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的因素。并且,由于预先对可动体的活动施加限制,并从该状态起,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而调整可动体的倾斜,因此能够避免在施加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时、可动体因微小的力而大幅活动。从而,能够抑制可动体的倾斜发生偏差。由此,能够高精度且稳定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支承机构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通过弹性支承部件连接可动体与固定体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通过弹性支承部件连接可动体与固定体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控制框图。
图9是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向可动体施加偏置负载的方法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
2 光学模块
10 可动体
20 固定体
30 支承机构
31 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
32 第二接点弹簧保持部
33 第一接点弹簧
34 第二接点弹簧
36 第一摆动支承部
37 第二摆动支承部
38 球体
39 可动框
40 保持架
41 框部
42 保持孔
44 壁部
45 线圈保持部
46 缺口部
47 阶梯部
48 固定用凸部
49 止挡部件
50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51 磁驱动机构
51X 第一磁驱动机构
51Y 第二磁驱动机构
52 磁铁
53 线圈
70 弹性支承部件
71 固定体侧连接部
72 可动体侧连接部
73 臂部
74 卡合孔
75 凹部
80 柔性布线基板
81 矩形框部分
82 拉绕部
100、100A、100B 限制部
101 测量台
102 可动体按压部
103 凹部
104 移动部件
105 弹簧
106 压重物
107 第一磁铁
108 第二磁铁
110 测量部
111 自准直器
112 反射部件
120 控制部
121 倾斜量计算电路
122 驱动力计算电路
123X 第一驱动电流控制电路
123Y 第二驱动电流控制电路
210 第一壳体
211 主体部
212 端板部
214 窗
216 侧板部
250 第二壳体
251 第一部件
252 第二部件
253 开口部
254、255 侧壁部
256 安装面
258 固定用凸部
391 支点部
392 连接部
393 蜿蜒部
F 偏置负载
F1 第一负载
F2 第二负载
H 基准面
H0 目标方向
L 中心轴线
L0 光轴
R1 第一轴线
R2 第二轴线
W 可动体的重心
W1 压重物的重心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剖视图(图1的A-A剖视图)。在图1、图2所示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装设有光学模块2(参照图2)。装设有光学模块2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例如用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行车记录仪等的光学设备或者装设于安全帽、自行车、遥控直升机等的运动摄像头或可穿戴式摄像头等光学设备。在这样的光学设备中,若在拍摄时发生抖动,则为了避免拍摄图像产生紊乱,驱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来校正抖动。
在本说明书中,XYZ这三个轴是相互正交的方向,用+X表示X轴方向的一侧,用-X表示X轴方向的另一侧,用+Y表示Y轴方向的一侧,用-Y表示Y轴方向的另一侧,用+Z表示Z轴方向的一侧,用-Z表示Z轴方向的另一侧。Z轴方向是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中心轴线L方向是在将光学模块2装设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情况下、应与光学模块2的光轴L0(参照图2)一致的方向。并且,-Z方向是光轴L0方向的像侧,+Z方向是成为光轴L0方向的被摄体侧的方向。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绕X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俯仰(纵摇),绕Y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偏转(横摇)。并且,绕Z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侧倾。
图3是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图3所示,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具有:可动体10;固定体20;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0摆动的支承机构30;产生使可动体10相对于固定体20相对变位的磁驱动力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的弹性支承部件70;以及柔性布线基板80。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经由柔性布线基板80与上位的控制装置电连接,该上位的控制装置设置于供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装设的光学设备的主体侧。在光学设备产生抖动时检测抖动的陀螺仪(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被输入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陀螺仪的输出而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而使可动体10摆动,以进行抖动校正。
可动体10被支承机构30支承为能够绕与中心轴线L交叉的第一轴线R1(参照图1)摆动,并且支承为能够绕与中心轴线L以及第一轴线R1交叉的第二轴线R2(参照图1)摆动。第一轴线R1以及第二轴线R2是固定体20的对角方向,并与中心轴线L正交。并且,第一轴线R1以及第二轴线R2相互正交。在此,第一轴线R1以及第二轴线R2是与X轴以及Y轴交叉的方向,但是可动体10绕第一轴线R1的摆动以及绕第二轴线R2的摆动被转换为组合可动体10绕X轴的摆动以及绕Y轴的摆动的活动。即,支承机构30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绕X轴以及绕Y轴摆动。
(固定体)
固定体20具有: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呈大致正方形的外形的第一壳体210;以及从-Z方向侧组装于第一壳体210的第二壳体250。第一壳体210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二壳体250。第一壳体210具有:包围可动体10的周围的方筒状的主体部211;以及从主体部211的+Z方向的端部向内侧突出的矩形框状的端板部212。在端板部212的中央形成有窗214。主体部211具有位于+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这些各方向的侧板部216。
第二壳体250由矩形框状的第一部件251和矩形框状的第二部件252这两个部件构成,第二部件252安装于第一部件251的+Z方向侧。第二壳体250设置有矩形的开口部253。在开口部253的内周侧配置有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的弹性支承部件70。弹性支承部件70是板状弹簧。第二部件252具有从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向+Z方向立起的侧壁部254、255。在侧壁部254、255形成有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31,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31构成支承机构30的第一摆动支承部36。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图4是支承机构30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的说明图,图4(a)是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拆卸第一壳体21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第二摆动支承部37的局部剖视图(图4(a)的B-B剖视图)。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具有设置在固定体20与可动体10之间的四组磁驱动机构51。各磁驱动机构51具有磁铁52和线圈53。线圈53是空芯线圈,其保持于可动体10的+X方向侧以及-X方向侧的侧面和可动体10的+Y方向侧以及-Y方向侧的侧面。如图2、图3所示,磁铁52在第一壳体210的主体部211中保持在位于+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这些各方向的侧板部216的内表面。从而,在可动体10与第一壳体210的主体部211之间,磁铁52与线圈53无论在+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中的哪一方向侧都相向。
磁铁52的与主体部211接触的外表面侧和面向线圈53的内表面侧被磁化成不同的极。并且,磁铁52沿着中心轴线L方向(即,Z轴方向)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并被磁化成内表面侧的磁极以分割位置为边界不同。因此,线圈53的上下的长边部分被用作有效边。四个磁铁的外表面侧以及内表面侧的磁化图案相同。第一壳体210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作为与磁铁52相对应的轭发挥功能。
如图4所示,磁驱动机构51具有:由位于可动体10的+Y方向侧以及-Y方向侧的两组磁铁52以及线圈53构成的第一磁驱动机构51X;以及由位于可动体10的+X方向侧以及-X方向侧的两组磁铁52以及线圈53构成的第二磁驱动机构51Y。构成第一磁驱动机构51X的两个线圈53以在通电时产生绕X轴的相同方向的磁驱动力的方式配线连接。并且,构成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两个线圈53以在通电时产生绕Y轴的相同方向的磁驱动力的方式配线连接。从而,当向第一磁驱动机构51X的线圈53通电时,在Y轴方向上隔着可动体10相向的两个部位向可动体10施加绕X轴的相同方向的旋转力。并且,当向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线圈53通电时,在X轴方向上隔着可动体10相向的两个部位向可动体10施加绕Y轴的相同方向的旋转力。从而,通过向第一磁驱动机构51X的线圈通电,能够进行俯仰(纵摇)方向的抖动校正。并且,通过向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线圈通电,能够进行偏转(横摇)方向的抖动校正。
(可动体)
如图2、图3所示,可动体10具有:供光学模块2安装的保持架40;以及安装于保持架40的-Z方向的端部的框状的止挡部件49。在可动体10摆动时,止挡部件49与固定体20的第二壳体250的内周面抵接而限制可动体10的摆动范围。保持架40具有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框部41,在框部41的中央形成有用于配置光学模块2的圆形的保持孔42。光学模块2在固定于保持架40时,在Z轴方向上与设置于保持架40的基准面H抵接而被定位。
如图3所示,在框部41的+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这些各侧的端缘配置有向+Z方向立起的壁部44。壁部44配置成包围保持孔42的外周侧,在框部41的各侧端缘的中央沿着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四个部位的壁部44分别具有线圈保持部45,线圈保持部45形成于朝向与保持孔42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面。线圈保持部45是矩形的凸部,安装有磁驱动机构51的线圈53。如图2所示,线圈保持部45从线圈53的中央向磁铁52侧突出,并与磁铁52相向。当可动体10通过振动等在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上变位时,线圈保持部45与磁铁52抵接而限制可动体10的移动范围。
在框部41安装有用于向线圈53供电的柔性布线基板80。柔性布线基板80具有:沿着四个部位的壁部44的内周侧延伸的矩形框部分81;从矩形框部分81的内周缘穿过保持孔42向-Z方向引出的带状的拉绕部82;以及设置于拉绕部82的-Z方向的端部的平板状部分83。在矩形框部分81连接有四个线圈53。平板状部分83位于比第二壳体250的开口部253靠-Z方向侧的位置,并与设置于光学模块2的电子元件连接。
在框部41的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设置有缺口部46,缺口部46用与第一轴线R1垂直的面切除而成。在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时,设置于第二壳体250的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的侧壁部254、255配置在缺口部46。从而,设置于侧壁部254、255的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31配置在框部41的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并且,在框部41的第二轴线R2上的对角位置形成有第二接点弹簧保持部32,第二接点弹簧保持部32构成支承机构30的第二摆动支承部37。
框部41的外周面呈+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的各个面在Z轴方向的中途位置具有台阶的形状。即,如图2、图3所示,在框部41的外周面的-Z方向侧的部分设置有向内周侧凹陷的阶梯部47,在阶梯部47的-Z方向的端部安装有止挡部件49。阶梯部47具有固定用凸部48,固定用凸部48形成于朝向+X方向侧、-X方向侧、+Y方向侧、-Y方向侧的各个面的中央。固定用凸部48沿着Z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作为卡合弹性支承部件70的卡合部发挥功能。
(支承机构)
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0摆动的支承机构30构成于第二壳体250与保持架4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万向机构用作支承机构30。支承机构30(万向机构)具有:在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时配置在第一轴线R1方向上离开的两个部位的第一摆动支承部36;配置在第二轴线R2方向上离开的两个部位的第二摆动支承部37;以及被第一摆动支承部36以及第二摆动支承部37支承的可动框39。
如图3、图4所示,可动框39是大致矩形的万向弹簧。可动框39具有:设置于绕中心轴线L的四个部位的支点部391;以及绕中心轴线L连接相邻的支点部391的连接部392。在各支点部391的内侧面通过焊接等固定有金属制的球体38。通过该球体38在各支点部391设置有朝向可动框39的中心的半球状的凸面。连接部392具有沿着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延伸的蜿蜒部393,能够沿着与中心轴线L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
第一摆动支承部36具有:设置于固定体20的第二壳体250的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31;以及保持于第一接点弹簧保持部31的第一接点弹簧33。第一接点弹簧33是呈U字状弯曲的金属制的板簧。第一摆动支承部36配置在支点部391的内周侧,并借助以沿着第一轴线R1方向可弹性变形的状态安装的第一接点弹簧33支承可动框39,上述支点部391设置在第一轴线R1方向的对角位置。
第二摆动支承部37具有:设置于可动体10的保持架40的第二接点弹簧保持部32;以及保持于第二接点弹簧保持部32的第二接点弹簧34。第二接点弹簧34是呈U字状弯曲的金属制的板簧,形状与第一接点弹簧33相同。第二摆动支承部37借助以沿着第二轴线R2方向可弹性变形的状态安装的第二接点弹簧34支承可动框39。
在第一摆动支承部36的第一接点弹簧33以及第二摆动支承部37的第二接点弹簧34分别形成有半球状的接点部,该接点部与焊接于支点部391的球体38接触。通过第一接点弹簧33以及第二接点弹簧34的半球状的接点部与球体38点接触,支承可动框39的设置于绕中心轴线L的四个部位的支点部391。从而,以能够分别绕与中心轴线L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第一轴线R1方向以及第二轴线R2方向)旋转的状态支承可动框39。
(弹性支承部件)
图5、图6是表示通过弹性支承部件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的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保持架40、弹性支承部件70以及第一部件251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6是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从-Z方向侧观察到的仰视图,表示将固定体20的第一部件251、可动体10的止挡部件49以及柔性布线基板80拆卸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弹性支承部件70配置于固定体20的-Z方向的端部,并连接固定体20与可动体10。通过弹性支承部件70规定处于未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的静止状态时的可动体10的姿势。
如图5所示,弹性支承部件70是加工金属板而成的矩形框状的板状弹簧。弹性支承部件70具有:与固定体20连接的固定体侧连接部71;与可动体10连接的可动体侧连接部72;以及连接固定体侧连接部71与可动体侧连接部72的臂部73。如图5所示,第一部件251具有形成于朝向+Z方向的端面的四角的安装面256。在四个部位的安装面256分别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固定用凸部258。固定体侧连接部71形成于弹性支承部件70的外周部的四角,并形成有供固定用凸部258嵌入的卡合孔74。另一方面,可动体侧连接部72形成于弹性支承部件70的内周缘。可动体侧连接部72是沿着配置于弹性支承部件70的内周侧的可动体10的部分(阶梯部47)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框状部,具有形成于与设置于阶梯部47的固定用凸部48对应的位置的凹部75。
(通过弹性支承部件连接固定体与可动体的结构)
弹性支承部件70在进行固定体20与可动体10的组装工作之前安装于固定体20的第二壳体250。首先,在将第一部件251与第二部件252分离的状态下,将弹性支承部件70从+Z方向侧安装于第一部件251。此时,使固定体侧连接部71的卡合孔74与固定用凸部258卡合,以将弹性支承部件70定位于第一部件251。在安装弹性支承部件70之后,接合第一部件251与第二部件252而形成第二壳体250。
在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时,可动体10的阶梯部47配置于第二壳体250的开口部253。弹性支承部件70的可动体侧连接部72配置成包围配置于开口部253的阶梯部47。在此,如图6所示,可动体侧连接部72稍微大于阶梯部47的外形,在阶梯部47的外周面与可动体侧连接部72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设置于可动体侧连接部72的凹部75与设置于阶梯部47的固定用凸部48以中间存在间隙的状态卡合。也就是说,在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时,弹性支承部件70的可动体侧连接部72以能够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移动的状态与可动体10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之后,在可动体侧连接部72以能够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移动的状态与可动体10卡合的状态下,调整可动体10的姿势(倾斜)。在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之后,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可动体侧连接部72与可动体10。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图7是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方法的说明图,图7(a)表示向可动体10施加了偏置负载的状态,图7(b)表示使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光学模块2安装于可动体10时,以光学模块2的光轴L0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一致的方式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之后,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连接可动体10与弹性支承部件70。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可动体10的基准面H规定光学模块2的姿势,因此以基准面H朝向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目标方向H0:参照图7(a))的方式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如图7(a)、图7(b)所示,用于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装置具有: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而限制其活动的限制部100;测量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的倾斜测量部110;以及根据倾斜测量部110的输出而控制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并校正可动体10的倾斜的控制部120。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驱动机构,并没有使用从外部使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活动的驱动机构,而是使用了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内部具有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
限制部100具有:载置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测量台101;以及设置于测量台101的可动体按压部102。可动体按压部102具有:形成于测量台101的凹部103;能够沿凹部103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104;以及将移动部件104向从凹部103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05。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以安装有弹性支承部件70的一侧(即,在图1、图2中朝向-Z方向的一侧)为上方设置于测量台101。并且,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设置成可动体按压部102在从中心轴线L上偏离的位置按压可动体10。可动体按压部102通过弹簧105对移动部件104施力而按压可动体10,由此对可动体10施加与中心轴线L平行的偏置负载F。
可动体10的重心W位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上。可动体按压部102在从中心轴线L上偏离的位置向与中心轴线L平行的方向按压可动体10。即,可动体按压部102向可动体10施加以使可动体10倾斜的方式起作用的偏置负载F。另外,偏置负载F可以不是与中心轴线L平行的力,只要是能够使可动体10倾斜的方向的力即可。即,从可动体按压部102施加于可动体10的偏置负载F只要是朝向与朝向可动体10的重心W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力即可。
倾斜测量部110具有自准直器111和反射部件112。自准直器111将与设置于测量台101上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平行的测量光照射至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反射部件112例如为反射镜,与作为光学模块2的安装面的基准面H平行地安装于可动体10。倾斜测量部110通过利用自准直器111检测由反射部件112反射的反射光,检测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θ(参照图7(a))。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光学模块2的光轴L0(参照图2)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一致为目标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从而,应与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一致的目标方向H0是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因此,以θ=0的方式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可动体10被支承机构30支承为能够沿着绕X轴和绕Y轴这两个方向摆动。限制部100向可动体10施加产生绕X轴的倾斜的第一负载F1和产生绕Y轴的倾斜的第二负载F2以作为偏置负载F。例如,在测量台101的以设置于测量台10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为基准分离90度的角度位置分别设置有可动体按压部102。通过在两个部位设置可动体按压部102,能够通过其中一个可动体按压部102向可动体10施加产生绕X轴的倾斜的第一负载F1。并且,能够通过另一个可动体按压部102向可动体10施加产生绕Y轴的倾斜的第二负载F2。
另外,限制部100也可以是从一个部位的可动体按压部102施加合成了第一负载F1和第二负载F2的负载以作为偏置负载F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只施加第一负载F1和第二负载F2中的任一负载的结构。并且,在将可动体按压部102设置于两个部位的情况下,其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以中心轴线L为基准分离90度的角度位置。
图8是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控制框图。控制部120是与设置于测量台101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以及自准直器111连接的控制单元。控制部120具有倾斜量计算电路121、驱动力计算电路122以及驱动电流控制电路123X、123Y。如上所述,在限制部100将绕X轴和绕Y轴的两个方向的偏置负载施加于可动体10的情况下,由自准直器111测量的倾斜成为绕X轴的倾斜量和绕Y轴的倾斜量的合成量。倾斜量计算电路121根据自准直器111的输出而求出可动体10绕X轴的倾斜量(俯仰倾斜量)和绕Y轴的倾斜量(偏转倾斜量)。倾斜量计算电路121求出的倾斜量例如相当于将当前的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相对于目标方向H0的偏离量分为X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
驱动力计算电路122根据通过倾斜量计算电路121算出的绕X轴以及绕Y轴的倾斜量求出用于使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H0一致的、第一磁驱动机构51X以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驱动量。具体而言,驱动力计算电路122求出的驱动量是向第一磁驱动机构51X以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线圈53通电的电流值(校正电流)。驱动力计算电路122向驱动电流控制电路123X施加用于控制第一磁驱动机构51X的线圈53的通电量的俯仰校正指示以作为用于使所求出的校正电流流过的指令信号。并且,向驱动电流控制电路123Y施加用于控制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线圈53的通电量的偏转校正指示。
(可动体的倾斜调整)
图9是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方法的流程图,表示在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之后、通过弹性支承部件70连接固定体20与可动体10的工序。首先,在开始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之前,将弹性支承部件70安装于固定体20,从而将可动体10组装于固定体20。开始调整倾斜之前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状态是如下状态:如在弹性支承部件70的安装方法的栏中说明,弹性支承部件70的固定体侧连接部71固定于固定体20,并且可动体侧连接部72以能够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移动的状态与可动体10卡合。
在步骤S1(第一工序)中,通过限制部100向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施加偏置负载F。具体而言,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设置于测量台101,从两个部位的可动体按压部102向可动体10施加产生绕X轴的倾斜的第一负载F1和产生绕Y轴的倾斜的第二负载F2。
在步骤S2~S8(第二工序)中,控制部120控制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进行使可动体10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H0对齐的自动调整。首先,在步骤S2中,自准直器111检测可动体10的倾斜量,并将绕X轴的方向以及绕Y轴的方向的倾斜量(俯仰倾斜量、偏转倾斜量)按方向输出至控制部120。在步骤S2中检测出的倾斜量是与目标方向H0的偏离量。然后,在步骤S3中,通过驱动力计算电路122进行根据绕X轴以及绕Y轴的倾斜量求出俯仰校正指示以及偏转校正指示的处理。接着,在步骤S4中,通过接收了俯仰校正指示以及偏转校正指示的驱动电流控制电路123X以及驱动电流控制电路123Y进行向第一磁驱动机构51X的线圈53以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的线圈53接通校正电流的处理。
当在步骤S4中接通校正电流时,从第一磁驱动机构51X以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向可动体10施加磁驱动力。通过校正电流产生的磁驱动力是与偏置负载F相反的方向的力。从而,可动体10向解除基于偏置负载F的倾斜的方向摆动,以使可动体10的倾斜校正与校正电流相应的角度。
在步骤S5中,与步骤S2相同地由自准直器111进行可动体10的倾斜量的检测。接着,进入步骤S6,判定每一个方向的倾斜量是否大于容许量。在判定为偏离量大于容许量的情况下(步骤S6:否),返回到步骤S3。控制部120进行重复步骤S3~S6的反馈控制,直至与目标方向H0的偏离量低于容许量为止。
控制部120在判定倾斜量为容许量以下时(步骤S6:是),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连接工序)中,将以能够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移动的状态与可动体10卡合的可动体侧连接部72固定于可动体10,由此借助弹性支承部件70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具体而言,在可动体侧连接部72的凹部75与可动体10的固定用凸部48卡合的部位涂布UV固化型粘接剂,之后,照射UV光使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在进行UV固化型粘接剂的涂布以及固化处理的期间,控制部120以维持第一负载F1及第二负载F2与绕X轴的磁驱动力及绕Y轴的磁驱动力平衡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其中,上述第一负载F1及第二负载F2从限制部100施加于可动体10,上述绕X轴的磁驱动力及绕Y轴的磁驱动力从第一磁驱动机构51X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施加于可动体10。
在完成UV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处理、并利用弹性支承部件70连接可动体10与固定体20之后,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拆卸反射部件112,并从测量台101拆卸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的方法利用为了进行可动体10的抖动校正而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内部具有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使可动体10的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H0一致,在可动体10的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H0一致的状态下,固定弹性支承部件70和可动体10。此时,首先,对可动体10的活动施加限制。具体而言,设成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F(第一负载F1、第二负载F2)而使可动体10倾斜的状态,并且设成为了使可动体10活动而需要与偏置负载F相应的驱动力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偏置负载F成为具有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的分量的力发挥作用的状态。然后,从该状态起,驱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而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在施加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的驱动力时、可动体10因微小的力而大幅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10的倾斜发生偏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并且,由于利用位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内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因此与利用外部的驱动机构使可动体10活动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可动体10的倾斜发生偏差的因素。由此,能够高精度且稳定地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对可动体10的活动施加限制。例如,施加弹簧负载以作为偏置负载。通过利用弹簧,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对可动体10的活动施加限制。从而,能够避免在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施加恢复力时、可动体10因微小的力而大幅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10的倾斜发生偏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弹性支承部件70和可动体10的工序期间,维持从限制部100施加于可动体10的第一负载F1以及第二负载F2与从第一磁驱动机构51X以及第二磁驱动机构51Y施加于可动体10的绕X轴的磁驱动力以及绕Y轴的磁驱动力平衡的状态。从而,在通过UV固化型粘接剂进行固定的中途,固定位置因施加于固定部位的力的变动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就会少。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自准直器111进行可动体10的倾斜检测。若利用光学式倾斜测量方法,则与接触式倾斜测量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可动体10的位置偏移因素。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自准直器111的输出而进行反复调整向线圈53供给的驱动电流的反馈控制,直至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为止。从而,能够通过自动调整使可动体10的基准面H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H0对齐,从而能够容易调整可动体10的倾斜。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部100为了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F而利用了弹力,但是也可以为了施加偏置负载F而利用其他方法。图10是表示限制部100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0(a)表示利用压重物的变形例,图10(b)表示利用磁铁的反作用力的变形例。如图10(a)所示,变形例1的限制部100A具有载置于可动体10的压重物106。在将压重物106安装于可动体10的状态下,压重物106的重心W1位于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上偏离的位置。从而,从压重物106施加于可动体10的负载成为偏置负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在使可动体10倾斜的状态下调整倾斜。
如图10(b)所示,变形例2的限制部100B具有:安装于可动体10的第一磁铁107;以及安装于测量台101的第二磁铁108。第一磁铁107与第二磁铁108是相向的面的磁极相同的磁铁,并配置在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1的中心轴线L上偏离的位置。变形例2的限制部100B能够利用在第一磁铁107与第二磁铁108之间发挥作用的反作用力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F。或者,也可以将第一磁铁107和第二磁铁108设为相向的面的磁极不同的磁铁。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在第一磁铁107与第二磁铁108之间发挥作用的吸引力向可动体10施加偏置负载F。从而,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将施加给可动体10的偏置负载F以作为偏置负载。
(其他实施方式)
(1)上述实施方式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万向机构以作为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X轴以及绕Y轴摆动的支承机构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枢轴机构以作为支承机构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
(2)上述实施方式利用自准直器111检测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检测可动体10的倾斜方向。例如,也可以利用接触式检测机构。或者,也可以利用激光位移计检测可动体10的变位,并根据检测出的变位量求出倾斜方向。

Claims (16)

1.一种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该方法为在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中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单元具有:
可动体;
固定体,其具有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以及
弹性支承部件,其连接所述可动体与所述固定体,
所述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如下工序:
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形成具有与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相反的方向的分量的力作用于所述可动体的状态;
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调节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以及
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在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目标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借助所述弹性支承部件连接所述可动体与所述固定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与朝向所述可动体的重心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偏置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弹簧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压重物的负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所述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在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与未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之间发挥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
在进行所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涂布以及固化处理的期间,以保持所述偏置负载和所述驱动力平衡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检测由所述可动体反射的测量光来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和磁铁,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反馈控制根据所测量的所述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偏离而控制向所述线圈供给的驱动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与朝向所述可动体的重心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偏置负载,以使所述可动体倾斜,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利用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向与所述可动体的基于所述偏置负载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所述驱动力,以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调节,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在利用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施加的所述偏置负载和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施加的基于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力对所述可动体的活动施加限制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进行如下动作中的任一动作: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弹簧负载;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压重物的负载;以及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在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与未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之间发挥作用的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
在进行所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涂布以及固化处理的期间,以保持所述偏置负载和所述驱动力平衡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检测由所述可动体反射的测量光来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向两个方向摆动,所述两个方向为绕与所述固定体的中心轴线交叉的第一方向的摆动方向和绕与所述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摆动方向,
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第一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方向摆动,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向所述可动体施加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负载和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负载中的至少一个负载,以使所述可动体倾斜,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调节所述可动体的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方向和绕所述第二方向的倾斜方向,以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调节,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安装所述弹性支承部件,以便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支承所述可动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进行如下动作中的任一动作: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弹簧负载;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压重物的负载;以及向所述可动体施加在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与未保持于所述可动体的磁铁之间发挥作用的反作用力或者吸引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利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弹性支承部件,
在进行所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涂布以及固化处理的期间,以保持所述偏置负载和所述驱动力平衡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检测由所述可动体反射的测量光来测量所述可动体的倾斜方向。
CN201611181976.9A 2015-12-21 2016-12-20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Withdrawn CN106896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8437A JP6623059B2 (ja) 2015-12-21 2015-12-21 可動体の傾き調整方法
JP2015-248437 2015-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6621A true CN106896621A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6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1976.9A Withdrawn CN106896621A (zh) 2015-12-21 2016-12-20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1297B2 (zh)
JP (1) JP6623059B2 (zh)
CN (1) CN1068966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70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摆动修正功能的天线装置
CN109752863A (zh) * 2017-11-08 2019-05-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TWI812413B (zh) * 2022-08-18 2023-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將一影像擷取裝置設置於一移動載具之減震裝置以及具有前述減震裝置之影像擷取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941B (zh) * 2015-07-02 2019-08-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CN107092066B (zh) * 2016-02-17 2019-08-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6883468B2 (ja) * 2017-05-08 2021-06-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237069B2 (ja) * 2018-05-15 2023-03-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7235558B2 (ja) * 2019-03-28 2023-03-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290457B2 (ja) * 2019-04-24 2023-06-13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323428B2 (ja) * 2019-10-30 2023-08-08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852243B1 (ja) * 2019-11-25 2021-03-31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制御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移動体、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56736A (ja) * 2020-09-30 2022-04-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2022181059A (ja) * 2021-05-25 2022-12-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2388330A (zh) * 2009-04-15 2012-03-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摄影用光学装置
CN103018008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检查用夹具及镜头驱动装置的检查方法
CN103366352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背景被虚化的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WO2015129120A1 (ja) * 2014-02-26 2015-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3622B2 (ja) 2013-09-25 2017-06-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TWI476471B (zh) * 2014-03-13 2015-03-11 Tdk Taiwan Corp 鏡頭模組定位結構
JP6255290B2 (ja) * 2014-03-27 2017-12-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における共振防止方法、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2388330A (zh) * 2009-04-15 2012-03-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摄影用光学装置
CN103018008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检查用夹具及镜头驱动装置的检查方法
CN103366352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背景被虚化的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WO2015129120A1 (ja) * 2014-02-26 2015-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70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摆动修正功能的天线装置
CN109752863A (zh) * 2017-11-08 2019-05-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TWI812413B (zh) * 2022-08-18 2023-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將一影像擷取裝置設置於一移動載具之減震裝置以及具有前述減震裝置之影像擷取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23059B2 (ja) 2019-12-18
US20170176767A1 (en) 2017-06-22
US10191297B2 (en) 2019-01-29
JP2017116578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6621A (zh) 调整可动体的倾斜的方法
CN10559375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6324941B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CN112269292B (zh) Ois相机模组
US10429663B2 (en) Moveably-coupled screen actuators
CN109212866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6974052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9037159A1 (zh) 一种整合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10313531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6896620A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65368B (zh) 像抖动修正装置、摄像透镜单元和相机单元
CN108732781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摆动体的重心调节方法
CN103168264A (zh) 摄像装置
KR20170071097A (ko) 광학용 액추에이터
CN103052909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79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
KR102545041B1 (ko) 흔들림 보정 기능을 구비한 광학 유닛
CN107247382A (zh) 一种自动对焦装置的抖动补正装置
KR20160121684A (ko) Ois 액츄에이터
CN105278209B (zh) 镜头驱动装置
KR102301673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TWI588592B (zh) 簧片式旋轉模組
JP2018097313A (ja) 揺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2702534A (zh) 一种微型摄像头三轴shift防抖云台
TWI529471B (zh) 影像穩定模組及成像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