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2112A -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2112A
CN106852112A CN201611076895.2A CN201611076895A CN106852112A CN 106852112 A CN106852112 A CN 106852112A CN 201611076895 A CN201611076895 A CN 201611076895A CN 106852112 A CN106852112 A CN 106852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band
supply
supply unit
band
fee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6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2112B (zh
Inventor
安平庸人
江口亮司
山村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52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2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2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2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部件安装系统包含: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部件供给部),其能够供给N(N是1以上的自然数)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并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和部件安装装置,其将从带式馈送器供给的部件安装在基板上,检测对带式馈送器的载带的补给动作,在补给到带式馈送器的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对作业者报知这一情况。

Description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了对收纳了部件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的带式馈送器的部件安装系统中的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将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部件安装装置中配置有带式馈送器作为部件的供给装置。该带式馈送器通过间距进给保持了部件的载带,将部件供给到部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的部件吸附位置。近年,为了减轻作业者对载带的补给作业的负担,开发出一种对载带进行自动装载并间距进给的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带式馈送器中,若在设在带式馈送器上的插入口中插入载带的前端,则载带自动被装载至部件吸附位置。在生产中补给部件时,通过在设置有生产中的载带(先行带)的状态下,进而在插入口中插入补给用载带(后续带)的前端,从而,后续带装载在规定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7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部件供给方法是一种部件安装系统中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安装系统包含:部件供给部,其能够供给N(N是1以上的自然数)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并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和部件安装装置,其将从所述部件供给部供给的所述部件安装在基板上,在所述部件供给方法中,检测对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补给动作,在补给给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报知给作业者。
本发明的部件安装系统包含:部件供给部,其能够供给N(N是1以上的自然数)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并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和部件安装装置,其将从所述部件供给部供给的所述部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还具备: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补给动作;判断部,其对补给到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条数进行判断;和报知部,在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补给到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报知给作业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的结构说明图。
图5A是设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上的闸门机构的功能说明图。
图5B是设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上的闸门机构的功能说明图。
图5C是设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上的闸门机构的功能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部件ID的读取动作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中所使用的部件配置数据的结构说明图。
图8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中所使用的馈送器信息的结构说明图。
图9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9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9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10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的载带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的工序说明图。
图11A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插入后续的载带的状况说明图。
图11B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插入过量的载带的状况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中的部件补给作业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中的部件补给作业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之前,先对现有装置中的问题点简单地进行说明。
在包含专利文献1的先行技术中,存在可能会错误设置了比能够供给的条数多的载带这一课题。即,由于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是即使在先行带从插入口飞出的状态下也能够在插入口中插入并补给后续带的结构,因此,有时会在已经设置了后续带的带式馈送器中还过量插入补给用载带。
(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描述的结构、形状等是用于说明的示例,根据部件安装系统的规格,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对应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2、和后述的一部分中,表示基板输送方向的X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和与基板输送方向垂直的Y方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作为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轴方向。在图3和后述的一部分中表示Z方向作为与水平面垂直的高度方向。Z方向是部件安装系统设置在水平面上时的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
首先,参照图1,对部件安装系统进行说明。在图1中,部件安装系统1形成如下结构:连结印刷装置M1、部件安装装置M2~M4、和回流焊装置M5各装置,并通过通信网络2连接,通过管理计算机3对整体进行控制。部件安装系统1具有在基板上安装部件制造安装基板的功能。
印刷装置M1在形成于基板上的部件接合用电极上丝网印刷浆状焊料。部件安装装置M2~M4进行通过安装头将部件从排列在部件供给部上的带式馈送器等零件馈送器取出并移送搭载在基板上的部件安装作业。其后,安装部件后的基板被送至回流焊装置M5,通过将安装在基板上的部件焊接在基板上来制造安装基板。
接下来,参照图2、图3对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局部表示图2中的A-A截面。部件安装装置M2~M4具有将从部件供给部供给的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功能。在图2中,在基台4的中央沿X方向配设有基板输送机构5。基板输送机构5对从上游侧送入的基板6进行输送,并将其定位保持在为了执行部件安装作业而设定的安装台上。在基板输送机构5的两侧配置了部件供给部7,在各个部件供给部7并列安装多个带式馈送器8。带式馈送器8通过在带进给方向上间距进给收纳了部件的载带,将部件供给到以下说明的部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的部件吸附位置。
在基台4上面,在X方向一侧的端部配设有具备线性驱动机构的Y轴移动台9。同样具备线性驱动机构的两座X轴移动台10与Y轴移动台9在Y方向上移动自由地结合。在两座X轴移动台10上分别沿X方向移动自由地安装有安装头11。安装头11是具备多个保持头11a的多个连接型头,如图3所示,在各个保持头11a的下端部安装有吸附保持部件并可单独升降的吸附嘴11b。
通过驱动Y轴移动台9、X轴移动台10,安装头11沿X方向、Y方向移动。由此,两个安装头11分别通过吸附嘴11b将部件从配置在对应的部件供给部7上的带式馈送器8的部件吸附位置吸附保持并取出,并将其移送搭载到定位在基板输送机构5上的基板6的安装点。Y轴移动台9、X轴移动台10及安装头11构成通过使保持了部件的安装头11移动而将部件移送搭载到基板6的部件安装机构12。
在部件供给部7与基板输送机构5之间配设有部件识别摄像机13。在从部件供给部7取出部件的安装头11在部件识别摄像机13的上方移动时,部件识别摄像机13对保持在安装头11上的状态的部件进行摄像并识别。在X轴移动台10的下面分别安装有与安装头11一体移动的基板识别摄像机14。
通过安装头11移动,从而,基板识别摄像机14移动到定位在基板输送机构5上的基板6的上方,对基板6进行摄像并识别。在由安装头11进行的对基板6的部件安装动作中,同时考虑部件识别摄像机13的部件的识别结果、和基板识别摄像机14的基板识别结果,进行搭载位置校正。
如图3所示,在部件供给部7上设置有在馈送器底座15a上预先安装了多个带式馈送器8的状态的台车15。在馈送器底座15a上预先设定了用于确定安装各个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位置的馈送器地址,在部件安装作业中,通过这些馈送器地址,确定馈送器底座15a上的各带式馈送器8。
针对设在基台4上的固定底座4a,通过夹持机构15b夹持馈送器底座15a,在部件供给部7固定台车15的位置。在台车15上保持有以卷绕状态收纳保持了部件的载带16的供给卷轴17。从供给卷轴17抽出的载带16通过带式馈送器8间距进给至吸附嘴11b的部件吸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4,对带式馈送器8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能够供给2条(N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16,能够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16。此外,N是1以上的自然数。如图4所示,带式馈送器8形成为具备主体部8a和从主体部8a的下面向下方突出设置的安装部8b的结构。在使主体部8a的下面沿馈送器底座15a安装了带式馈送器8的状态下,带式馈送器8固定安装在部件供给部7,同时,为了控制带式馈送器8的带进给而内置的馈送器控制部21与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装置控制部22电连接。
在主体部8a的内部设有对从供给卷轴17抽出并装入主体部8a内的载带16进行引导的带行进路径8c。带行进路径8c从主体部8a中在带进给方向的上游端部开口的、插入载带16的插入口8d至通过安装头11取出部件的部件吸附位置为止连通设置。在继续执行部件安装作业的过程中,多个载带16从插入口8d依次插入并补给到带式馈送器8。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带式馈送器8采用将一前一后传送的两个载带16在彼此分离的状态下依次插入插入口8d并供给的无拼接方式(自动装载方式)。因此,不需要将带式馈送器8中通过已安装而成为安装头11的部件取出对象的载带16(1)(以下,简称为“先行带16(1)”)的末尾端部E与部件短缺时新追加安装的载带16(2)(以下,简称为“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用接合带接在一起。
在插入口8d设有卡合追加安装的后续带16(2)的链轮(sprocket)24C。链轮24C通过内置的单向离合器机构25限制后续带16(2)的带进给方向而具有防止后续带16(2)的脱落的功能。在链轮24C的下游侧配置有闸门机构30。闸门机构30通过使闸门驱动构件32的闸门32a(参照图5A~图5C)相对于固着在构成主体部8a的框架部8e上的引导构件31上下移动,具有允许/禁止从插入口8d插入的载带16进入下游侧的带行进路径8c的功能。
在图4中,在带行进路径8c上的下游侧、上游侧配设有用于对先行带16(1)、后续带16(2)进行带进给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3A、和第二带进给机构23B。设在上游侧的第二带进给机构23B具有将新安装的后续带16(2)从插入口8d侧连续带进给到第一带进给机构23A侧的功能,形成通过第二电机E2旋转驱动链轮24B的结构。在链轮24B中内置有作为旋转检测部的编码器26,检测出的旋转检测信号传递到馈送器控制部21。
第二带进给机构23B的下方配设有带按压机构27和带止动机构28。从插入口8d插入的后续带16(2)通过带按压机构27针对链轮24B被按压,成为与链轮24B卡合并能够进行第二带进给机构23B的带进给的状态。带止动机构28具有在安装了先行带16(1)的状态下使新插入的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通过止动构件28a暂时停止的功能。
设在下游侧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3A具有将先行带16(1)以规定的进给间距间距进给到安装头11的部件吸附位置的功能,形成通过第一电机E1旋转驱动链轮24A的结构。在第一带进给机构23A的上方安装有将先行带16(1)从上方按压并使收纳在先行带16(1)内的部件露出的按压构件29,间距进给到部件吸附位置的部件经由形成在按压构件29上的部件取出开口29a由安装头11的吸附嘴11b通过真空吸附被拾取。
在图4中,在带行进路径8c上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3A的上游侧设定有用于检测载带16的第一检测位置P1。在第二带进给机构23B的下游侧即第一检测位置P1的上游侧同样设定有用于检测载带16的第二检测位置P2。分别配设在第一检测位置P1、第二检测位置P2的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检测第一检测位置P1、第二检测位置P2有无载带16。而且,在带止动机构28上配设有检测后续带16(2)抵接止动构件28a的第三传感器S3。
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和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被传递到馈送器控制部21。馈送器控制部21基于这些检测结果及编码器26的旋转检测结果对第一带进给机构23A和第二带进给机构23B进行控制。由此,带式馈送器8中的先行带16(1)、后续带16(2)的带进给动作按照规定的控制模式进行执行。
带止动机构28,在止动构件28a的下方存在先行带16(1)的状态下,插入并与先行带16(1)重叠的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与止动构件28a抵接而暂时停止。形成在没有先行带16(1)的状态下,后续带16(2)通过止动构件28a的下方的结构。因此,第三传感器S3在止动构件28a的下方存在先行带16(1)的状态下,对插入的后续带16(2)进行检测。在没有先行带16(1)的状态下,不检测插入的后续带16(2)。
在图4中,在带式馈送器8的上游侧的上面配置有操作/显示面板40。操作/显示面板40与馈送器控制部21连接。在操作/显示面板40上设有用于操作第一带进给机构23A、第二带进给机构23B的带进给动作、带倒退动作的操作按钮;用于进行闸门机构30中的闸门开闭操作的操作按钮;用于对带式馈送器8的内置存储器写入部件ID的输入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而且,在操作/显示面板40上设有用于进行关于预先设定的规定项目的报知的报知灯。
接下来,参照图5A~图5C,对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闸门机构30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在图5A中,在框架部8e,使传送从插入口8d插入的载带16的带进给高度与引导面31a相匹配地固着引导构件31。引导构件31的引导面31a设定为能够从下面侧支持并引导载带16的形状。
在引导构件31的上方,下游侧的端部被轴支承部33轴支承的闸门驱动构件32以大致水平姿势配设。在闸门驱动构件32的上游侧的端部设有向下方弯曲的闸门32a,通过闸门驱动构件32绕轴支承部33转动,从而,闸门32a的下端部与引导面31a能够自由地接触和离开。
在闸门驱动构件32的上方,通过馈送器控制部21励磁驱动的电磁阀34以使驱动轴34a向下方突出的姿势配设。驱动轴34a以能够传递朝向上方的驱动力的方式与闸门驱动构件32结合。而且,闸门驱动构件32通过配置在上面的弹簧构件35朝向下方(箭头a)施力。图5A所示的电磁阀34在非励磁状态(非通电状态)下,电磁阀34的驱动力不对闸门驱动构件32作用。因此,闸门机构30通过弹簧构件35的作用力成为闸门32a与引导面31a抵接的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从插入口8d插入的载带16通过与引导面31a抵接的闸门32a禁止载带16进入下游侧。
图5B表示通过馈送器控制部21对电磁阀34进行励磁驱动,并使驱动轴34a向上方(箭头b)移动的状态(通电状态)。由此,闸门驱动构件32向上方变位,在闸门32a的下端部与引导构件31的引导面31a之间确保规定的游隙(clearance)C,闸门机构30成为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插入口8d插入的载带16被允许通过游隙C进入下游侧。由此,在自插入口8d插入先行带16(1)带进给到带行进路径8c的状态下,进而,能够经由闸门32a与引导面31a之间的游隙C重叠后续带16(2)而插入。
图5C表示在供给先行带16(1)的状态下切断电源等成为非通电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电磁阀34为非励磁状态,因此,闸门驱动构件32被弹簧构件35向下按压(箭头c),闸门32a与先行带16(1)的上面抵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想要将后续带16(2)自插入口8d插入,后续带16(2)的插入也会被处于关闭状态的闸门32a禁止。
电磁阀34通过接受来自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指令、内部处理部的运算结果、作业者对操作/显示面板40的操作等的馈送器控制部21,控制励磁状态、非励磁状态。另外,在通过对电磁阀34的通电或非通电打开或闭合闸门机构30的状态下,配设在操作/显示面板40或其它部位的显示灯亮灯,显示闸门机构30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这一情况。这样,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具备防止载带16插入带式馈送器8的闸门32a。
图6表示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的部件补充作业的概要。在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安装了先行带16(1)的状态的带式馈送器8的插入口8d中插入后续带16(2)(箭头d)。在将补给的后续带16(2)插入带式馈送器8前,作业者通过条形码阅读器R读取预先贴附在准备的供给卷轴17上的条形码标签L(部件ID)。即,条形码阅读器R成为读取附在载带16上的部件ID的读取部。
读取结果经由无线接收装置51发送到管理计算机3,进而,从管理计算机3传递到部件安装装置M2~M4,从部件安装装置M2~M4传递到带式馈送器8(参照图7A)。进而,基于读取的部件ID,在判断为是补给到该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时,闸门机构30成为打开状态,操作/显示面板40的显示灯亮灯,对这一情况进行报知。得到该报知后,作业者将从供给卷轴17抽出的载带16作为后续带16(2)插入带式馈送器8。
接下来,参照图7A及图7B,对部件安装系统1及部件安装系统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部件安装系统1包含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和部件安装装置M2~M4而构成。图7A显示部件供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7B表示在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部件供给部7安装有多个的带式馈送器8的结构。部件安装系统1在补给到能够补给N条为止的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为第N+1条的情况下,向作业者报知这一情况。
在图7A中,管理计算机3通过通信网络2与部件安装装置M2~M4连接。管理计算机3具备接收来自条形码阅读器R等便携终端的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51。在管理计算机3具备的存储部3a中存储有在部件安装装置M2~M4中的部件安装作业中使用的生产数据等各种数据。在部件安装作业中,从管理计算机3下载生产数据并存储在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装置存储部52中,并通过管理计算机3收集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工作信息。
部件安装装置M2~M4具备的装置控制部22是具备CPU功能的运算处理装置,通过执行存储在装置存储部52中的处理程序,对部件安装机构12、部件供给部7、显示部18的各部进行控制。另外,部件安装装置M2~M4具备作为信息处理部的馈送器确定部53、更新处理部54、装置判断部55、和禁止处理部56。在装置控制部22进行控制处理时,参照装置存储部52中存储的安装数据52a、部件配置数据52b等各种生产数据。
安装数据52a是安装的部件的部件种类或基板的安装位置坐标等数据,按照生产对象的基板种类存储。部件配置数据52b是规定部件供给部7中的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地址、带式馈送器8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条数及部件ID的数据。
在此,参照图8A,对部件配置数据52b的一例进行说明。图8A中表示安装了能够供给2条(N=2)为止的载带16的带式馈送器8的部件供给部7的部件配置数据52b。部件配置数据52b中存储有与各馈送器地址61对应并确定安装在该馈送器地址61的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ID62、和插入该带式馈送器8并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条数(带条数63)。而且存储有成为先行带16(1)的载带16的部件ID64(1)、和成为后续带16(2)的载带16的部件ID64(2)。
在图8A中,安装在馈送器地址61为f1的位置的馈送器ID62为Faaaa的带式馈送器8处于能够供给2条载带16的状态(带条数63为2条),部件ID64(1)及部件ID64(2)两者中均存储有部件ID64。另外,馈送器地址61为f2、馈送器ID62为Fbbbb的带式馈送器8处于能够供给1条载带16的状态(带条数63为1条),在部件ID64(1)中存储有部件ID64,部件ID64(2)为空(附图中记载为“-”)。
另外,馈送器地址61为f3、馈送器ID62为Fcccc的带式馈送器8不处于能够供给载带16的状态(带条数63为0条),部件ID64(1)和部件ID64(2)两者为空。
在图7A中,馈送器确定部53(检测部)根据作业者对带式馈送器8的操作/显示面板40的操作输入信息、或各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第三传感器S3的载带16的检测结果检测对该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的部件补给动作,确定该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ID62和馈送器地址61。更新处理部54在对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的补给正常进行时,进行基于通过条形码阅读器R读入的部件ID64对部件配置数据52b及馈送器信息41a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
装置判断部55(判断部)基于卷绕收纳检测到对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的补给动作的载带16(以下,称为“补给载带16*”。)的供给卷轴17上附着的部件ID64和部件配置数据52b,进行对补给到该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的条数进行判断的条数判断处理(第一条数判断处理)。具体来说,装置判断部55基于部件配置数据52b的带条数63或不是空的部件ID64(1)、部件ID64(2)的数量,判断补给载带16*是第几条。
即,装置判断部55基于补给载带16*上附着的部件ID64、和存储在装置存储部52中的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配置数据52b(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部件ID64的数量,判断该载带16是否为第N+1条。装置存储部52成为存储带式馈送器8中在这一时间点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配置数据52b的系统存储部。
禁止处理部56在通过装置判断部55(判断部)判断补给载带16*为第N+1条的情况下,显示部18(报知部)或操作/显示面板40(报知部)将这一情况报知给作业者。另外,禁止处理部56进行禁止由更新处理部54进行的补给载带16*的部件ID64所存储的部件配置数据52b(部件信息)的更新的禁止处理。
进而,禁止处理部56以检测到补给动作的带式馈送器8的闸门32a正在打开的情况下将其关闭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关闭的情况下,进行以维持关闭状态的方式发送控制信号的禁止处理。即,禁止处理部56成为使闸门32a设为关闭状态的闸门控制部。通过这些禁止处理,第N+1条的补给载带16*从带式馈送器8的插入口8d插入,防止部件配置数据52b错误更新。
此外,此处表示了将馈送器确定部53、更新处理部54、装置判断部55、和禁止处理部56作为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处理功能的结构例,也可以将这些处理功能作为管理计算机3的处理功能而具备。显示部18显示由部件安装装置M2~M4进行的部件安装作业的执行中必需的各种画面。这些显示画面中,在条数判断处理中判断补给载带16*为第N+1条的情况下,成为显示这一情况并在视觉上报知给作业者的报知部。
接下来,对带式馈送器8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7B中,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馈送器控制部21对第一带进给机构23A、第二带进给机构23B、和闸门机构30的电磁阀34进行控制。该控制基于来自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控制信号、来自操作/显示面板40的操作输入、和来自内置在链轮24B内的编码器26、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的信号进行。在馈送器控制部21进行控制处理时,参照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馈送器存储部41中存储的馈送器信息41a、更换标志41b等各种数据。
馈送器信息41a中存储有插入该带式馈送器8并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ID64。此处参照图8B,对馈送器信息41a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图8B中表示能够供给2条(N=2)为止的载带16的带式馈送器8中的馈送器信息41a。在馈送器信息41a中存储有成为先行带16(1)的载带16的部件ID64(1)、和成为后续带16(2)的载带16的部件ID64(2)。
在2条载带16处于供给状态的带式馈送器8中,在部件ID64(1)和部件ID64(2)两者中存储部件ID64。在1条载带16处于供给状态的带式馈送器8中,仅部件ID64(1)存储部件ID64,部件ID64(2)为空。在载带16没有处于供给状态的带式馈送器8中,部件ID64(1)和部件ID64(2)两者为空。图8B的馈送器信息41a是图8A所示的部件配置数据52b中馈送器ID62为Faaaa的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信息41a,表示2条载带处于供给状态。
这样,馈送器存储部41(供给部存储部)存储包含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中在这一时间点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ID64的馈送器信息41a。在图7B中,更换标志41b表示带式馈送器8是否为更换载带16的“更换处理模式”。更换标志41b如后述那样,在先行带16(1)成为规定的残量以下时设定为开启,在完成与后续带16(2)的更换时,设定为关闭。
馈送器控制部21作为内部处理功能具备馈送器判断部21a。馈送器判断部21a基于检测在安装了先行带16(1)的状态下新插入带式馈送器8的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与止动构件28a抵接的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检测对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的补给动作。即,第三传感器S3成为检测插入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的载带16的传感器。然后,馈送器判断部21a成为基于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检测对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的补给动作的检测部。
另外,馈送器判断部21a基于馈送器信息41a进行判断补给载带16*是第几条的条数判断处理(第二条数判断处理)。即,馈送器判断部21a基于带式馈送器8中在这一时间点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馈送器信息41 a(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部件ID64的数量,判断补给载带16*是否为第N+1条。在判断为第N+1条的情况下,操作/显示面板40(报知部)对作业者报知这一情况。另外,馈送器判断部21 a基于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的变化设定更换标志41 b,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后述的第三条数判断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9A~图9C、图10A~图10C,对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的载带16的更换处理及更换标志41b进行说明。存储在馈送器存储部41中的更换标志41b表示是否为将带式馈送器8进行部件供给的载带16从先行带16(1)更换为后续带16(2)的更换处理模式中。
在图9A中,先行带16(1)通过第一带进给机构23A被间距进给(箭头e)到部件吸附位置,在部件吸附位置通过安装头11(保持头11a)取出部件(部件被供给)。为了部件补给而自插入口8d插入的(箭头f)后续带16(2)与第二带进给机构23B的链轮24B卡合,前头端部T与带止动机构28的止动构件28a抵接而停止。在该状态下,第一传感器S1和第二传感器S2分别对先行带16(1)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对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进行检测,更换标志41b设定为关闭。
进行来自先行带16(1)的部件供给,如图9B所示的那样,在先行带16(1)的末尾端部E到达第二检测位置P2时,通过第二传感器S2检测末尾端部E。此时,第一传感器S1对先行带16(1)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由于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从止动构件28a脱离故而成为关闭。在该时间点将更换标志41b从关闭变更为开启,其后,基于预先设定的“更换处理模式”的控制模式,控制第一带进给机构23A和第二带进给机构23B。
在转变为更换处理模式时,解除了止动构件28a的暂时停止的后续带16(2)通过第二带进给机构23B以前头端部T到达至第二检测位置P2为止连续进行带进给。然后,如图9C所示,在通过第二传感器S2检测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时,第二带进给机构23B停止,后续带16(2)在该位置暂时停止。此时,第一传感器S1对先行带16(1)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关闭。
其后,先行带16(1)为了部件供给而间距进给,后续带16(2)在维持与先行带16(1)的间隔的状态下带进给。然后,如图10A所示的那样,在先行带16(1)的末尾端部E到达第一检测位置P1时,通过第一传感器S1检测末尾端部E。此时,第二传感器S2对后续带16(2)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关闭。其后,后续带16(2)为了使前头端部T移动至第一检测位置P1而连续被带进给。
如图10B所示,在后续带16(2)的前头端部T到达第一检测位置P1并被第一传感器S1检测到时,第二带进给机构23B停止,后续带16(2)在该位置暂时停止。此时,第二传感器S2对后续带16(2)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关闭。
在先行带16(1)结束部件供给时(图10B),从带式馈送器8排出先行带16(1),后续带16(2)被间距进给到部件吸附位置,做好部件供给的准备(图10C)。在做好由后续带16(2)进行的部件供给的准备时,更换标志41b从开启变更为关闭,结束“更换处理模式”。此时,第一传感器S1和第二传感器S2分别对后续带16(2)进行检测,第三传感器S3关闭。
在“更换处理模式”结束时,更新处理部54进行部件配置数据52b的更新处理。即,进行将从该带式馈送器8排出的先行带16(1)的部件ID64(1)替换为新设置在部件供给位置的后续带16(2)的部件ID64(2)的更新处理。另外,馈送器控制部21进行将馈送器信息41a中排出的先行带16(1)的部件ID64(1)替换为新设置在部件供给位置的后续带16(2)的部件ID64(2)的更新处理。
但是,如图11(a)、(b)所示,在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完成补给的载带16的末尾端部E自插入口8d向上游侧伸出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带式馈送器8中1条载带16设置为供给状态的情况(图11(a))。在这样的情况下,此后插入的载带16成为第2条(第N条)的后续带16(2),成为正常的部件补给作业。
第二种情况是带式馈送器8中2条载带16设置成供给状态的情况(图11(b))。在这样的情况下,此后插入的载带16成为超过了带式馈送器8能够供给的2条的第3条(第N+1条)的载带16(3)(以下,简称为“过量带16(3)”)。在插入该过量带16(3)时,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超过能够供给的条数的载带16成为设置成供给状态的异常的状态。
但是,作业者从外观来看,不能区别出带式馈送器8是处于上述的哪一种状况。因此,在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中的部件补给作业中,需要对后述的插入的补给载带16*是第几条进行判断,并以不插入超过能够供给的条数的载带16的方式进行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1中的自动装载方式的对带式馈送器8的部件补给作业(部件供给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检测对带式馈送器8的补给动作,基于该带式馈送器8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信息,对补给到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是第几条进行判断。
首先,作业者在补给载带16的带式馈送器8的操作/显示面板40中,对用于闸门开闭的操作按钮、或用于写入部件ID的输入按钮进行操作。馈送器确定部53根据该作业者的按钮操作检测对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的载带16的补给动作(ST1:补给动作检测工序)。进而,馈送器确定部53对进行部件补给的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ID62和馈送器地址61进行确定。
接下来,作业者对条形码阅读器R进行操作,从卷绕收纳检测出对带式馈送器8的补给动作的补给载带16*的供给卷轴17上贴附的条形码标签L读取部件ID64。读取的部件ID64经由无线接收装置51传递到部件安装装置M2~M4和带式馈送器8(ST2:部件ID读取工序)。
此外,补给动作检测工序(ST1)和部件ID读取工序(ST2)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处理进行替换。即,首先,作业者读取部件ID64。由此,进行补给动作的检测。接下来,也可以参照基于补给计划作成并存储的、将部件ID64关联至予定补给的带式馈送器8的馈送器ID62的补给计划信息,将该予定补给的带式馈送器8作为检测到补给动作的带式馈送器8进行确定。
接下来,装置判断部55基于补给载带16*的部件ID64和部件配置数据52b,进行判断补给载带16*是补给到该带式馈送器8的第几条载带16的第一条数判断处理(ST3:第一判断处理工序)。即,在第一条数判断处理中,装置判断部55基于检测到存储在装置存储部52(系统存储部)中的部件配置数据52b(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补给动作的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中在这一时间点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ID64的数量,判断补给载带16*是否为第N+1条。
在第一判断处理工序(ST3)中,在判断为补给载带16*为超过带式馈送器8能够供给的条数(N条)的第N+1条的情况下(在ST3中为“是”),进行禁止处理。即,以使禁止处理部56不允许根据补给载带16*的部件ID64对部件配置数据52b进行更新的动作,而且,将该带式馈送器8的闸门32a设为关闭状态(ST4)(参照图5C)。具体来说,在闸门32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关闭闸门32a,在处于已经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禁止用于闸门开闭的操作按钮的输入,维持关闭状态。由此,能够防止作业者错误地将过量的载带16插入该带式馈送器8。
接下来,禁止处理部56通过显示部18或操作/显示面板40将补给载带16*为第N+1条这一情况报知给作业者(ST5)。此外,也可以更换(ST4)和(ST5)的顺序,报知给作业者后使闸门32a成为关闭状态。在第一判断处理工序(ST3)中,在判断为补给载带16*没有超过带式馈送器8能够供给的条数(N条)的情况下(在ST3中为“否”),进行更新处理。即,更新处理部54在补给载带16*补给到该带式馈送器8时,进行部件配置数据52b和馈送器信息41a的更新处理(ST6)。
此外,在补给动作检测工序(ST1)中,在通过用于闸门开闭的操作按钮的输入检测补给动作时,也可以省略部件ID读取工序(ST2),进行第一判断处理工序(ST3)的判断,进行(ST4)。即,在针对已经供给了N条载带16的带式馈送器8按压用于闸门开闭的操作按钮时,在已经有N个部件ID64的情况下,作为具有补给第N+1条载带16的可能性,在第一判断处理工序(ST3)中为“是”,在(ST4)中将闸门设为关闭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部件补给作业中,在馈送器确定工序(ST1)中,基于操作/显示面板40的操作结果对补给动作进行检测,也可以基于各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第三传感器S3(传感器)的载带16的检测结果对补给动作进行检测。另外,在条数判断处理(ST3)中,馈送器判断部21a(判断部)也可以基于馈送器存储部41(供给部存储部)存储的馈送器信息41a(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16的部件信息)进行条数判断处理(第二条数判断处理)。此外,在第二条数判断处理中,在判断为补给载带16*为第N+1条的情况下,在(ST4)中馈送器判断部21a(闸门控制部)将闸门32a设为关闭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1中对带式馈送器8的部件补给作业(部件供给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带式馈送器8具备的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及更换标志41b的状态,判断补给载带16*是第几条。首先,馈送器判断部21a根据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对插入后续带16(2)或过量带16(3)的补给动作进行检测(ST11)。
在第三传感器S3检测到补给动作时(ST11中为“是”),馈送器判断部21a对更换标志41b是否为开启(该带式馈送器8处于“更换动作模式”)进行判定(ST12)。
在更换标志41b开启的情况下(在ST12中为“是”),馈送器判断部21a判断为带式馈送器8中2条载带16处于供给状态,插入的载带16为过量带16(3),并将这一情况报知到操作/显示面板40(ST13)。
即,馈送器判断部21a中,先行带16(1)的末尾端部E位于配设第二传感器S2的第二检测位置P2的下游侧,在后续带16(2)自插入口8d伸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判断为插入过量带16(3)(参照图11(b))。此外,馈送器判断部21a也可以将这一情况报知给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显示部18。
在更换标志41b为关闭的情况下(ST12中为“否”),馈送器判断部21a判断第二传感器S2是否为关闭(第二检测位置P2没有载带16的状态)(ST14)。在第二传感器S2关闭的情况下(ST14中为“是”),作为插入过量带16(3)而进入(ST13)并报知这一情况。
在第二传感器S2开启的情况下(在ST14中为“否”),在第二检测位置P2存在先行带16(1),将自插入口8d伸出到外部的判断为先行带16(1)并更新部件信息(ST15)。即,基于作业者操作条形码阅读器R读入的部件ID64,更新处理部54执行部件配置数据52b(部件信息)及馈送器信息41a(部件信息)的更新处理。
此外,在执行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部件补给作业期间,该带式馈送器8及其它带式馈送器8中的部件供给作业也继续进行。即,在部件安装系统1中,不停止部件安装作业地执行部件补给作业。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安装系统1含有: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8(部件供给部),其能够供给N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16并对插入的载带16进行自动移送;和部件安装装置M2~M4,其将从带式馈送器8供给的部件安装在基板6上。然后,在部件安装系统1中,检测对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的补给动作,在补给到带式馈送器8的载带16为第N+1条的情况下,报知作业者这一情况。
作业者能够知道要对能够供给的条数的载带16已经处于供给状态的带式馈送器8进一步供给过量的载带16。由此,能够防止将比带式馈送器8中能够供给的条数多的载带16在带式馈送器8中设置为供给状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具有能够防止在自动装载方式的带式馈送器中将比能够供给的条数多的载带设置成供给状态这一效果,在将从配置在部件供给部的带式馈送器取出的部件移送搭载至基板的部件安装领域中有用。

Claims (15)

1.一种部件供给方法,是包含部件供给部和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安装系统中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供给部能够供给N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并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N是1以上的自然数,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将从所述部件供给部供给的所述部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部件供给方法中,
检测对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补给动作,
在补给到所述部件供给部的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报知给作业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的部件ID,判断所述第一载带是否为第N+1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部件供给部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部件ID的数量,判断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是否为第N+1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在判断为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不允许根据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的部件ID对处于所述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进行更新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供给部具备闸门,所述闸门防止在所述部件供给部插入所述第一载带,
在判断为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将所述闸门设为关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供给部具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对插入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供给部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存储在所述部件供给部具备的供给部存储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所述部件供给部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存储在所述部件安装系统具备的系统存储部中。
9.一种部件安装系统,包含:部件供给部,其能够供给N条为止的收纳部件的载带,并自动移送插入的载带,N是1以上的自然数;和部件安装装置,其将从所述部件供给部供给的所述部件安装在基板上,
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还具备:
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补给动作;
判断部,其对补给到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的条数进行判断;和
报知部,其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补给到所述部件供给部的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报知给作业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判断部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上附着的部件ID,判断所述第一载带是否为第N+1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还具备系统存储部,所述系统存储部对所述部件供给部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判断部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部件供给部的处于所述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部件ID的数量,判断所述第一载带是否为第N+1条。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部件供给部还具备供给部存储部,所述供给部存储部对所述部件供给部中处于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判断部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部件供给部的处于所述供给状态的载带的部件信息中所包含的部件ID的数量,判断所述第一载带是否为第N+1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还具备禁止处理部,所述禁止处理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的部件ID的所述供给部存储部中存储的部件信息的更新。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部件供给部具有闸门,所述闸门防止载带插入所述部件供给部,
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还具有闸门控制部,所述闸门控制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检测到所述载带的补给动作的所述第一载带为第N+1条的情况下,将所述闸门设为关闭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安装系统,所述部件供给部具备对插入所述部件供给部的载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所述检测部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对所述部件供给部的所述第一载带的补给动作。
CN201611076895.2A 2015-12-03 2016-11-29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Active CN106852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6234 2015-12-03
JP2015236234A JP6524416B2 (ja) 2015-12-03 2015-12-03 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2112A true CN106852112A (zh) 2017-06-13
CN106852112B CN106852112B (zh) 2020-03-31

Family

ID=5879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6895.2A Active CN106852112B (zh) 2015-12-03 2016-11-29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8860B2 (zh)
JP (1) JP6524416B2 (zh)
CN (1) CN1068521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1646A (zh) * 2017-09-25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管理系统以及部件供给作业支援方法
CN111247881A (zh) * 2017-10-31 2020-06-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通知装置及通知方法
CN112106460A (zh) * 2018-07-31 2020-12-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收容数管理系统以及部件收容数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2210B2 (ja) 2017-09-25 2022-0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部品供給管理方法
US20220015278A1 (en) * 2018-11-20 2022-01-1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Parts replenishment system and parts replenishment method
JP6887083B2 (ja) * 2020-07-15 2021-06-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部品供給作業支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608A (zh) * 2009-12-26 2012-09-1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零件供给装置
CN102860149A (zh) * 2010-04-19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应方法
CN10305231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4541595A (zh) * 2012-08-06 2015-04-22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载带送进装置、芯片安装系统以及芯片安装方法
CN104684374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供给器、部件安装设备和部件供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4398B2 (ja) * 2010-02-22 2014-01-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フィーダ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JP5903664B2 (ja) 2012-07-27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送り方法
EP3041333B1 (en) * 2013-08-26 2019-10-30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supply apparatus
JP6097938B2 (ja) * 2014-01-27 2017-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照合方法および部品照合システム
WO2015162762A1 (ja) * 2014-04-24 2015-10-2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検出装置および検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608A (zh) * 2009-12-26 2012-09-1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零件供给装置
CN102860149A (zh) * 2010-04-19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元件供应方法
CN10305231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4541595A (zh) * 2012-08-06 2015-04-22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载带送进装置、芯片安装系统以及芯片安装方法
CN104684374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供给器、部件安装设备和部件供给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1646A (zh) * 2017-09-25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管理系统以及部件供给作业支援方法
CN109561646B (zh) * 2017-09-25 2021-07-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管理系统以及部件供给作业支援方法
CN111247881A (zh) * 2017-10-31 2020-06-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通知装置及通知方法
CN111247881B (zh) * 2017-10-31 2021-03-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通知装置及通知方法
US11304348B2 (en) 2017-10-31 2022-04-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 mounting device and an informing method
CN112106460A (zh) * 2018-07-31 2020-12-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收容数管理系统以及部件收容数管理方法
CN112106460B (zh) * 2018-07-31 2022-09-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收容数管理系统以及部件收容数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2112B (zh) 2020-03-31
JP2017103374A (ja) 2017-06-08
US20170164530A1 (en) 2017-06-08
JP6524416B2 (ja) 2019-06-05
US10798860B2 (en) 202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2112A (zh) 部件供给方法及部件安装系统
US10477746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CN104620688B (zh) 带进给器
KR101238996B1 (ko) 전자 부품 장착 장치
CN106686967B (zh)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CN107535083B (zh) 供料器的管理装置
CN104812229B (zh) 部件核对方法和部件核对系统
CN103379742B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CN102172115B (zh) 电子元件安装机器和用于该电子元件安装机器的操作指示方法
US20150212519A1 (en) Component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component verification system
CN106413373A (zh) 部件供给系统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CN103857272A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US10321620B2 (en) Component supplying device and component supplying method
CN107615904A (zh) 元件安装装置及吸附位置设定方法
CN103098576A (zh) 带式馈送器和将带安装到带式馈送器上的方法
JP6427757B2 (ja) 部品露出機構の照合方法および照合システム
CN203554884U (zh) 带式供料器
CN109923956B (zh) 元件核对系统
CN110679210B (zh) 料带安装管理装置以及元件装配系统
CN106797710A (zh) 带式供料器保持装置
JP6835699B2 (ja) テープ装着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7148212A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JP2017220613A (ja) 部品実装装置
CN104185412B (zh) 安装装置、输送带以及控制方法
JP2007299903A (ja) 部品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