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7272A -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7272A
CN103857272A CN201310461293.9A CN201310461293A CN103857272A CN 103857272 A CN103857272 A CN 103857272A CN 201310461293 A CN201310461293 A CN 201310461293A CN 103857272 A CN103857272 A CN 103857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band
band setting
spool
setting position
spoo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12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仓田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7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7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在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能够使载带设置错误的发生频率减少。在载带设置中,操作者通过按钮选择而输入向带式供料器的L/R的哪一个设置载带,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对应于两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于带式供料器的L/R识别标记中的、与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并参照元件排列信息对输入和读取结果进行核对,在输入和读取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Description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在将电子元件安装于基板上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判定设置于带式供料器的载带的设置正确与否,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判定设置于带式供料器的载带的设置正确与否。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供给电子元件的方法,多使用将保持电子元件的载带向基于安装头的取出位置输送的带式供料器。载带在卷绕于卷轴的状态下供给,在并列设置于元件供给部的多个带式供料器的任一个中产生了元件不足的情况下,在元件供给部执行更换设置于相应带式供料器的卷轴的元件补给作业。
由操作者执行的该元件补给作业中,由于在元件供给部设置有同一形状的多个带式供料器,因此,容易发生如下设置错误,即,错误地设置收纳了与本来应设置的元件种类不同的元件的卷轴。因此,目前已知有具备如下功能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即,该功能为通过读取作为确定元件种类的识别标记而附加在卷轴上的条形码并将该条形码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识别信息进行核对来监视设置错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1660号公报
但是,为了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紧凑化,以缩小带式供料器的排列间距的目的,使用具备多个带式进给机构且通过同一带式供料器供给多个载带的复合式(マルチタイプ)带式供料器。但是,在这种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设置了多个载带,所以即使应用上述的卷轴的设置错误监视功能,也难以防止设置错误。
即,在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由于尽可能小地设定多个带式进给机构的排列间距,因此,也将供给载带的卷轴同样接近排列。因此,操作者在为了元件补给而执行卷轴更换时,容易发生错将从邻接的卷轴引出的多个载带设置的设置错误。而且,这类设置错误仅通过读取附加在卷轴上的条形码是很难防止的,因此,存在产生设置错误导致的误安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在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能够减少载带的设置错误的发生频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所述电子元件安装装置通过安装头从带式供料器取出电子元件并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带式供料器安装于元件供给部并具备多个使保持了所述电子元件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ピッチ送り)的带式进给机构,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载带设置正否判定部,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部通过核对从附加在卷绕了所述载带的卷轴上的元件识别代码读取的元件信息和在生产数据中预先提供给相应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信息,来判定所述载带是否被正确设置,所述设置正否判定部具备:载带设置位置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在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载带,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与所述多个带式进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且用于设置从所述卷轴引出的载带;载带设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所述多个识别标记对应于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所述带式供料器;载带设置位置核对部,核对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第一报告部,在所述载带设置位置核对部的核对结果中,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通过核对从附加在卷绕了载带的卷轴上的元件识别代码读取的元件信息和在生产数据中预先提供给相应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信息,来判定所述载带是否被正确设置,所述电子元件安装装置通过安装头从带式供料器取出电子元件并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带式供料器安装于元件供给部并具备多个使保持了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载带进行间距进给的带式进给机构,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载带设置位置输入工序,供操作者输入在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载带,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与所述多个带式进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且用于设置从所述卷轴引出的载带;载带设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工序,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所述多个识别标记对应于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所述带式供料器;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核对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第一报告工序,在所述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中,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操作者输入在多个与多个带式进给机构分别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载带,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识别标记中的与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所述多个识别标记对应于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所述带式供料器,核对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通过如上构成,在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能够防止在处理从卷轴引出的多个载带时的错误,能够减少载带的设置错误的发生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系统的正视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系统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及元件供给部的构成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的识别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块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2通信网络
3上位系统
4无线接收装置
8元件供给部
9台车
9a供料器基座
9b卷轴载置位置
10卷轴
11、11A、11B载带
12带式供料器
12b带式进给机构
13操作部
14显示灯
LF供料器条形码标签
L9台车条形码标签
LR卷轴条形码
M2~M4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电子元件安装系统进行说明。图1中,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具有在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来制造安装基板的功能,其构成为通过通信网络2连接将印刷装置M1、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回流装置M5各装置连结而成的电子元件安装生产线,并通过上位系统3控制整体。另外,上位系统3具备接收从条形码阅读器等便携型终端设备无线发送的输入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4。
印刷装置M1在形成于基板上的电子元件接合用电极上网版印刷膏状焊锡。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通过安装头从元件供给部拾取电子元件,将其向印刷了焊锡的基板的安装位置移送搭载。之后,元件安装后的基板被送入回流装置M5,通过将安装于基板上的电子元件焊锡接合于基板来制造安装基板。
接着,参照图2对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的元件供给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在构成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的主体部5的X方向(基板输送方向)侧的端部设有基板搬入用的开口部5a,插通开口部5a延伸出由在主体部5的内部沿X方向配置的一对搬送输送机构成的基板搬送机构6。
在主体部5的内部,在基板搬送机构6的两侧配置有元件安装机构7A、7B。元件安装机构7A、7B通过安装头从元件供给部8取出电子元件并移送搭载至从开口部5a搬入并定位保持的基板上。元件安装机构7A、7B的外侧面为操作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的操作侧面,在该操作侧面设有用于元件供给的元件供给部8及用于进行操作输入的操作面板15。而且,在主体部5的上表面直立设置有用于向操作者进行报告用的点亮显示的显示灯14。
在元件供给部8拆卸自如地设置有并列安装有多个带式供料器12的台车9。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式供料器12使用所谓的复合式供料器(参照图3所示的带式进给机构12b(L)、12b(R)),该复合式供料器具备多个(在此为两个)使保持了电子元件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的带式进给机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车9上对应于一个带式供料器12而上下两级地设置有卷绕收纳载带的卷轴10(U)/(D),带式供料器12从这两个卷轴10引出载带11,并间距进给至基于元件安装机构7A、7B所具备的安装头的元件取出位置。
在装置工作中,在元件供给部8,在任一带式供料器12上预知元件不足时,显示灯14点亮并报告该信息,接收该报告后,操作者以报告了将要元件不足的带式供料器12为对象,进行将卷轴10(U)/(D)的任一个更换为新的卷轴的卷轴更换作业。
图2(b)表示设置于元件供给部8的作为卷轴载置部的台车9及安装于台车9的带式供料器12、向带式供料器12供给载带11的卷轴10的排列状态。在设于台车9的上表面的供料器基座9a上并列设有多个供料器安装用的槽,根据预先分配的槽编号,以并列状态设置多个带式供料器12。
如上所述,带式供料器12具备可分别使两个载带11进行带进给的两个带式进给机构,在台车9上,按照对应于一个带式供料器12可载置两个卷轴10的方式,上下两级地设置有卷轴载置位置9b(U)(上侧)/(D)(下侧)这两个卷轴载置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载置于卷轴载置位置9b(U)的卷轴10(U)引出的载带11A设置于一个带式供料器12具备的两个带式进给机构中的L侧(左侧),另外,将从载置于卷轴载置位置9b(D)的卷轴10(D)引出的载带11B设置于R侧(右侧)。
在伴随该卷轴更换的载带11的设置时,多个载带11以窄间距相邻配置,因此,容易产生错将载带11A、11B设置的设置错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类设置错误的发生,如以下所说明,在带式供料器12及台车9上粘贴作为识别标记的条形码标签,并将在更换卷轴时操作者利用条形码阅读器16读取这些识别标记的结果与预先存储的生产数据进行参照,从而尽可能抑制设置错误。
即,在各带式供料器12的背面粘贴有作为识别标记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LF(R),该作为识别标记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LF(R)用于分别对应于相应带式供料器12的两个带式进给机构12b(L)/(R)来确定用于设置从卷轴10引出的载带11的多个载带设置位置。另外,在台车9上,分别与卷轴载置位置9b(U)/(D)对应地,在操作面侧的附近位置粘贴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
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12的功能及元件供给部8中的作为它们的识别标记的条形码标签的相互关系及读取动作的图。在带式供料器12的供料器主体部12a内内置有两个带式进给机构12b(L)/(R),在供料器主体部12a的上表面设置有具备L/R切换按钮13a、带进给按钮13b、带返回按钮13c、确定按钮13d的各操作按钮的操作部13。通过操作L/R切换按钮13a,能够选择作为作业对象的带式进给机构12b为带式进给机构12b(L)/(R)的哪一个并切换。通过操作带进给按钮13b、带返回按钮13c,能够在被选择的带式进给机构12b中进行带进给动作、带返回动作。而且,通过操作确定按钮13d,输入选择操作的确定。
带式进给机构12b(L)/(R)中分别对应有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R)。带式供料器12中,在与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LF(R)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设置有载带11A、11B,该载带11A、11B从载置于和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对应的卷轴载置位置的卷轴10(U)/(D)引出。而且,在卷轴10(U)/(D)上粘贴有表示收纳在这些卷轴上的元件种类的卷轴条形码标签LR。
伴随卷轴更换的载带设置时,一边操作操作部13,一边利用条形码阅读器16以规定顺序读取上述条形码标签,将读取结果通过无线接收装置4发送至上位系统3,进而,通过利用上位系统3进行规定的核对处理,判定设置作业正确与否。
接着,参照图4对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构成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中,仅图示了用于进行载带设置作业的正否判定的结构。图4(a)中,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分别具备通信部20、控制部21、存储部22、显示部23、报告部24。
通信部20在与构成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的上位系统3或其他装置之间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信号收发。控制部21为处理运算装置,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2的程序或数据控制元件安装机构7A、7B及元件供给部8等装置各部。显示部23进行用于在操作部13进行各种画面显示的数据处理。报告部24基于经由控制部21或通信部20传递的信号,通过显示灯14进行规定内容的报告。
上位系统3具备:通信部30、整体控制部31、存储部32、设置正否判定部34及显示部35。通信部30在与构成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的其他装置之间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信号的收发,并且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的机侧通过无线接收装置4接收通过条形码阅读器16读取的识别信息。整体控制部31为整体控制装置,基于存储于存储部32的各种程序或数据,管理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整体的作业。
在存储部32存储有对元件供给部8中的卷轴10的排列及载带11相对于带式供料器12的设置位置进行确定的元件排列信息33,设置正否判定部34基于条形码阅读器16对识别标记的读取结果及元件排列信息33,判定元件供给部8中的载带11向带式供料器12的设置正确与否。显示部35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及关于规定项目的报告画面。
图4(b)表示存储于存储部32的元件排列信息33的结构,元件排列信息33包含“供料器位置信息”33a、“载带设置位置”33b、“卷轴载置位置”33c、“元件信息”33d。“供料器位置信息”33a为确定元件供给部8中的带式供料器12的位置的信息,在此,利用向形成于图2(b)所示的供料器基座9a的供料器安装用的槽分配的槽编号,确定带式供料器12的位置。“载带设置位置”33b确定在该槽编号安装的带式供料器12中用于设置载带11的设置位置为L侧、R侧的哪一个。“卷轴载置位置”33c确定收纳该载带11的卷轴10载置于卷轴载置位置9b(U)/(D)的哪一个。“元件信息”33d为表示收纳于该卷轴10的元件种类的数据,与粘贴于卷轴10的卷轴条形码标签LR对应。
设置正否判定部34利用位置输入部34a、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34b、位置核对部34c的各功能,通过对从卷轴条形码标签LR读取的元件信息和在包含于生产数据的元件排列信息33中预先提供给相应带式供料器12的元件信息进行核对,判定载带11是否正确设置,所述卷轴条形码标签LR为附加在卷绕有载带11的卷轴10的元件识别代码。
在上述结构中,上位系统3的设置正否判定部34、存储元件排列信息33的存储部32、设置于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的报告部24及显示装置构成对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中的载带11的设置正确与否进行判定的设置正否判定系统。
关于该载带11的设置正否判定处理,参照图5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开始载带11的设置(ST1),操作者接近元件供给部8将卷轴10载置于台车9,将从卷轴10引出的载带11设置于成为元件补给的对象的带式供料器12。在该作业中,首先选择供料器L/R按钮(ST2)。即,在带式供料器12中,通过操作操作部13的L/R切换按钮13a而输入用于补给元件的带式进给机构12b为L侧还是R侧。
接着,进行供料器L/R识别标记读取(ST3)。即,在相应带式供料器12中,利用条形码阅读器16读取与输入的供料器L/R按钮对应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R)的任一个。而且,参照元件排列信息33核对进行了输入操作的供料器L/R按钮和读取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R),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正确(ST4)。在此,如果不正确,则通过显示灯14报告该信息,操作者确认自己执行的作业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处置后,重复(ST2)以后的处理。
而且,在正确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即,进行作为上/下识别标记的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与台车9中的卷轴载置位置9b(U)/(D)对应)的读取(ST5)。即,在台车9上,利用条形码阅读器16读取与输入的供料器L/R按钮对应的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的任一个。而且,参照元件排列信息33对输入的供料器L/R按钮和读取的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进行核对,判断对应关系正确与否(ST6)。在此,如果不正确,则通过显示灯14报告该信息,操作者确认自己执行的作业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处置后,重复(ST5)以后的处理。
而且,在正确的情况下,进行粘贴于该卷轴10的卷轴条形码标签LR的读取(ST7)。即,在卷轴10上,利用条形码阅读器16读取与输入的供料器L/R按钮对应的卷轴条形码标签LR的任一个。而且,参照元件排列信息33对输入的供料器L/R按钮和读取的卷轴条形码标签LR进行核对,判断对应关系正确与否(ST6)。在此,如果不正确,则通过显示灯14报告该信息,操作者确认自己执行的作业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处置后,重复(ST7)以后的处理。而且,(ST8)中,通过确认为正确,结束载带11的设置处理(ST9)。
在上述处理中,首先(ST2)中的处理与载带设置位置输入工序相当,通过位置输入部34a(载带设置位置输入部)执行。即,位置输入部34a分别对应于两个带式进给机构12b(L)/(R)而设置,并执行如下处理,该处理用于供操作者输入在用于设置从卷轴10引出的载带11的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位置设置载带11。
(ST3)、(ST5)中的处理分别与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及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工序相当,通过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34b执行。即,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34b执行如下处理,即,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在与两个载带设置位置对应而设置于带式供料器12的两个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L)/(R)中的、与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并且,执行如下处理,即,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在卷轴载置部即台车9上与两个卷轴载置位置9b(U)/(D)对应设置的两个台车条形码标签L9(U)/(D)中的、与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台车条形码标签L9。因此,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34b作为载带设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及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发挥作用。
(ST4)、(ST6)中的处理分别与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及卷轴载置位置核对工序相当,通过位置核对部34c执行。即,位置核对部34c执行如下处理,该处理用于对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进行核对,并且对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9b和与载带设置位置对应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9b进行核对。因此,位置核对部34c作为载带设置位置核对部及卷轴载置位置核对部发挥作用。
而且,在(ST4)、(ST6)之后报告核对结果的处理分别与第一报告工序及第二报告工序相当,均基于从设置正否判定部34传递的判定结果,通过利用报告部24点亮显示灯14来进行。因此,报告部24及显示灯14作为第一报告部发挥作用,其在位置核对部34c的核对结果中,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并且,作为第二报告部发挥作用,其在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9b和与载带设置位置对应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9b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如上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的设置正否判定中,操作者输入在分别对应于多个带式进给机构12b的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位置设置载带11,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对应于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于带式供料器12的多个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中的、与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将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进行核对,在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读取的供料器条形码标签LF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由此,在载带设置作业中,操作者能够确认自己执行的作业是否正确。因此,即使在以将供给载带11的卷轴10靠近排列,而在卷轴更换时容易错取从邻接的卷轴10引出的载带11的复合式带式供料器12为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处理从卷轴10引出的多个载带11时的错误,能够减少载带的设置错误的发生频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中通过上位系统3执行设置正否判定部34的处理功能的构成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使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的各装置或者任一个装置等构成电子元件安装系统1的装置具有设置正否判定部34的处理功能。另外,作为报告输入的设置位置和读取的识别标记不一致的报告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M2~M4所具备的显示灯14,但也可以使用将显示画面用作报告部的基于视觉的报告、使用了蜂鸣器等的基于音响的报告。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具有能够在复合式带式供料器中减少载带的设置错误的发生频率的效果,在通过载带进行元件供给的方式的电子元件安装领域有用。

Claims (4)

1.一种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所述电子元件安装装置通过安装头从带式供料器取出电子元件并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带式供料器安装于元件供给部并具备多个使保持了所述电子元件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的带式进给机构,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有载带设置正否判定部,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部通过核对从附加在卷绕了所述载带的卷轴上的元件识别代码读取的元件信息和在生产数据中预先提供给相应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信息,来判定所述载带是否被正确设置,
所述设置正否判定部具备:
载带设置位置输入部,供操作者输入在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载带,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与所述多个带式进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且用于设置从所述卷轴引出的载带;
载带设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所述多个识别标记对应于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所述带式供料器;
载带设置位置核对部,核对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
第一报告部,在所述载带设置位置核对部的核对结果中,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元件供给部设置有卷轴载置部,所述卷轴载置部具有多个载置所述卷轴的卷轴载置位置,
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具备:
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部,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所述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在所述卷轴载置部对应于所述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而设置;
卷轴载置位置核对部,核对所述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和对应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
第二报告部,在所述卷轴载置位置核对部的核对结果中,所述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和对应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3.一种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通过核对从附加在卷绕了载带的卷轴上的元件识别代码读取的元件信息和在生产数据中预先提供给相应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信息,来判定所述载带是否被正确设置,所述电子元件安装装置通过安装头从带式供料器取出电子元件并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带式供料器安装于元件供给部并具备多个使保持了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载带进行间距进给的带式进给机构,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载带设置位置输入工序,供操作者输入在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中的哪个载带设置位置设置载带,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与所述多个带式进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且用于设置从所述卷轴引出的载带;
载带设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工序,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识别标记,所述多个识别标记对应于所述多个载带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所述带式供料器;
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核对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
第一报告工序,在所述载带设置位置核对工序中,所述输入的载带设置位置和与所述读取的识别标记对应的载带设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元件供给部设置有卷轴载置部,所述卷轴载置部具有多个载置所述卷轴的卷轴载置位置,
所述载带设置正否判定方法还包括:
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读取工序,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读取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中的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对应的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所述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识别标记在所述卷轴载置部对应于所述多个卷轴载置位置而设置;
卷轴载置位置核对工序,核对所述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和对应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
第二报告工序,在所述卷轴载置位置核对工序中,所述读取的卷轴载置位置和对应于所述载带设置位置而预先设定的卷轴载置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报告该信息。
CN201310461293.9A 2012-12-03 2013-09-30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38572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4039A JP2014110322A (ja) 2012-12-03 2012-12-03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テープのセット正否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のセット正否判定方法
JP2012-264039 2012-1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7272A true CN103857272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1293.9A Pending CN103857272A (zh) 2012-12-03 2013-09-30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10322A (zh)
CN (1) CN10385727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535A (zh) * 2014-09-19 2016-03-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准备指示系统、部件准备指示方法以及便携终端
CN111970916A (zh) * 2016-06-13 2020-11-20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管理方法及供料器管理装置
CN112042285A (zh) * 2018-07-31 2020-12-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自动更换系统、管理装置以及自动更换方法
CN112956287A (zh) * 2018-12-07 2021-06-11 株式会社富士 对基板作业机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15258235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深圳市中金科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载带包装检查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9354B2 (ja) * 2015-01-27 2018-08-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実装ライン及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EP3622790A1 (en) 2015-02-19 2020-03-18 Mycronic AB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hanging display information on a display arranged on a storage location by activating input means
WO2016139714A1 (ja) * 2015-03-02 2016-09-0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JP6656844B2 (ja) * 2015-08-24 2020-03-04 株式会社Fuji 基板の生産方法
US10660249B2 (en) * 2015-09-09 2020-05-19 Fuji Corporation Separate installation-type reel holding device
JP6912596B2 (ja) 2017-10-31 2021-08-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報知装置、及び、報知方法
JP7181058B2 (ja) * 2018-11-13 2022-11-3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部品補給作業支援方法
CN115152336A (zh) * 2020-03-31 2022-10-04 株式会社富士 带装填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535A (zh) * 2014-09-19 2016-03-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准备指示系统、部件准备指示方法以及便携终端
CN105451535B (zh) * 2014-09-19 2019-10-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准备指示系统、部件准备指示方法以及便携终端
CN111970916A (zh) * 2016-06-13 2020-11-20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管理方法及供料器管理装置
CN111970916B (zh) * 2016-06-13 2021-12-10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管理方法及供料器管理装置
CN112042285A (zh) * 2018-07-31 2020-12-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自动更换系统、管理装置以及自动更换方法
CN112042285B (zh) * 2018-07-31 2023-09-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自动更换系统、管理装置以及自动更换方法
CN112956287A (zh) * 2018-12-07 2021-06-11 株式会社富士 对基板作业机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12956287B (zh) * 2018-12-07 2022-11-04 株式会社富士 对基板作业机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15258235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深圳市中金科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载带包装检查控制系统
CN115258235B (zh) * 2022-08-02 2024-04-16 深圳市中金科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载带包装检查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10322A (ja) 201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7272A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的载带设置正否判定系统及方法
CN104349658B (zh) 用于提供有关设置转换工作的指令的方法和元件安装系统
JP2021047877A (ja) 閉ループ構成における認証および追従可能性
CN106686967B (zh)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JP2009105467A (ja) 部品照合方法
US20160086790A1 (en)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struction system,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struction method,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6314319B2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08078235A (ja) 部品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4349659A (zh) 部件安装方法及部件安装设备
JP4545488B2 (ja) 実装機
CN106358437A (zh)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安装系统和部件安装方法
US20150373885A1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component data creation method
JP2017103374A (ja) 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12956287B (zh) 对基板作业机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11050540A (zh)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中的维护支援系统以及维护支援方法
CN109315088B (zh) 拼接单元
US988054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component management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CN106358436A (zh)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安装系统和部件安装方法
JP2003110296A (ja) 物品製造システム及び物品製造方法
EP3668299B1 (en) Production system and produc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JP2005330020A (ja) 商品識別装置、商品管理システム、商品識別方法、および商品管理方法
CN101518174A (zh) 用于pcb制造的库存管理器
JP2004047572A (ja) 部品供給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装着確認方法
JP2012109494A (ja) 電子部品装着ライン及び電子部品装着ラインのフィーダ段取り方法
CN114026974A (zh) 部件安装支援装置以及部件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