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2069A -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 Google Patents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2069A
CN106852069A CN201611188326.7A CN201611188326A CN106852069A CN 106852069 A CN106852069 A CN 106852069A CN 201611188326 A CN201611188326 A CN 201611188326A CN 106852069 A CN106852069 A CN 106852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fin
heat
supporting part
ora terminalis
sink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83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2069B (zh
Inventor
林胜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83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2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2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2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2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2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包括一基座及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基座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第一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上,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呈渐高渐扩排列方式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一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透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藉由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的第一支撑部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进以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并减少生产成本之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尤指一种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并减少生产成本之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按,由于科技时代的进步,电子元件之运作效能越来越高,以至于对散热器的功能要求也随之增加,已知之散热器为了能增加散热功效,都已大幅采用堆叠式的散热鳍片组,而不断于散热鳍片上研发改良,因此高效能之散热器已经是今天产业界最重要的研发重点之一。
以电脑主机为例,其内部中央处理单元(CPU)所产生之热量占大部分,此外,中央处理单元当热量逐渐升高会造成执行效能降低,且当热量累积高于其容许限度时,将会迫使电脑当机,严重者更可能会造成毁损现象;并且,为解决电磁波辐射之问题,通常以机箱壳体来封闭该电脑主机,以致如何将中央处理单元及其它发热零组件(或称元件)之热能快速导出,成为一重要课题。
请参阅图1为已知散热单元之立体图,于传统之散热鳍片设计中,其散热鳍片组1主要经由复数散热鳍片11扣接组成,该散热鳍片11由薄金属板冲压而成,且顶缘近两端处弯折延伸一折边111,并于该折边111上设有一扣端1112及一扣部1111,当该散热鳍片11与另一散热鳍片11作堆叠组合时,藉由位于前端之散热鳍片11所设之折边111与位于后端之散热鳍片11之平面112接触并抵顶于平面112上,令位于前端散热鳍片11之扣端1112勾扣于后端散热鳍片11之扣部1111使散热鳍片11与另一散热鳍片11结合,但由于复数散热鳍片11于彼此堆叠扣合时并无实际支撑力量,且因其散热鳍片11由薄金属板冲压切割而成,其散热鳍片11会因过薄而产生强度不足经常易因挤压的力道受力不均而造成散热鳍片11之结构强度受到破坏产生弯折、扭曲或其他之变形现象。
以上所述,已知具有下列之缺点:
1.无法承受较大的挤压;
2.造成变形问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之散热单元。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生产成本之散热单元。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变形问题之散热单元。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之散热模组。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生产成本之散热模组。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变形问题之散热模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单元,包括一基座及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基座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等第一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上,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呈渐高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一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单元及一热管,该散热模组包含一基座及一第一散热鳍片组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基座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等第一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上,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呈渐高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一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二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等第二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端缘及一第四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二侧上,且每一第二散热鳍片呈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二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二开孔,该第二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该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导热部,所述第一、二端对应穿设所述散热单元。
透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藉由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的第一支撑部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的结构强度,并由于该第一支撑部由该等第一散热鳍片所开设成型之结构,除了增加结构强度外,还同时具有减少生产成本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散热单元之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2B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四实施例之分解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五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7A为本发明散热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7B为本发明散热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主要符号说明:
散热单元2
基座21
第一侧211
第一凹槽2111
第二侧212
第二凹槽2121
第一散热鳍片组22
第一散热鳍片221
第一表面221a
第二表面221b
第一端缘222
第二端缘223
第一支撑部224
第一开孔225
第一接合部226
第二接合部227
第二散热鳍片组23
第二散热鳍片231
第三表面231a
第四表面231b
第三端缘232
第四端缘233
第二支撑部234
第二开孔235
第三接合部236
第四接合部237
热管3
第一端31
第二端32
导热部33
热源5
散热模组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2A、2B,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及立体组合图及放大图,如图所示,一种散热单元2,包括一基座21及一第一散热鳍片组22,该基座21具有一第一侧211及一第二侧2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1之第一侧211更开设至少一第一凹槽2111,也可如图3所示,该基座21之第一侧211为一平面态样;
前述之第一散热鳍片组22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221所组成,该等第一散热鳍片221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222及一第二端缘223,并所述第一、二端缘222、223对应嵌设于该第一侧211之第一凹槽2111内,于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前述之第一、二端缘222、223更分别延伸一第一接合部226及一第二接合部227,所述第一、二接合部226、227透过焊接方式或胶黏方式固设于所述第一侧211上;
每一第一散热鳍片221呈渐高渐扩方式且由内向外排列设置,每一第一散热鳍片221更具有一第一表面221a及一第二表面221b,并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上由该第二表面221b朝该第一表面221a之方向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224,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相对应该第一支撑部224处则形成一第一开孔225,该第一支撑部224相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221之第二表面221b;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呈矩形形状,于实际实施时,可依照使用者之需求改变第一散热鳍片221的形状,换言之,其形状也可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角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图中未示),皆不影响本发明之功效,另外,所述第一支撑部224之数量及开设位置处及大小也可依照使用者之需求调整,且该第一支撑部224可呈规则性或呈不规则性地排列设于该第一表面221a上,换言之,只要令该第一支撑部224可相对应抵顶至该另一第一散热鳍片221之第二表面221b的结构态样及方式,皆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内;
透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藉由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上开设的第一支撑部224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221之第二表面221b,可改善已知复数散热鳍片于进行堆叠挤压时因过薄而产生强度不足并造成散热鳍片变形的问题,透过所述第一支撑部224的结构设计进而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的结构强度,并由于该第一支撑部224由该等第一散热鳍片221所开设成型之结构,除了增加结构强度外,还同时具有减少生产成本之效果。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所述散热单元部份元件及元件间之相对应之关系与前述散热单元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惟本散热单元与前述最主要之差异为,更具有一第二散热鳍片组23由复数第二散热鳍片231所组成,该等第二散热鳍片231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端缘232及一第四端缘233,每一第二散热鳍片231呈渐高渐扩方式且由内向外依序排列设置于该第一侧211上,每一第二散热鳍片231更具有一第三表面231a及一第四表面231b,并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上由该第四表面231b朝该第三表面231a之方向开设至少一第二支撑部234,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相对应该第二支撑部234处形成一第二开孔235,该第二支撑部234相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231之第四表面231b,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散热鳍片组22、23之排列方式为相邻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侧211上;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散热单元2之一侧可对接至少一风扇(图中未示),故当前述风扇强制将散热气流导入时,所述第一、二散热鳍片组22、23上的第一、二支撑部224、234不仅不会影响气流的流畅度外,还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并达成前述之各功效。
请参阅图5并一并参阅图4,为本发明散热单元之第四实施例之分解剖面图,所述散热单元部份元件及元件间之相对应之关系与前述散热单元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惟本散热单元与前述最主要之差异为,所述基座21之第二侧212更开设至少一第二凹槽2121,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之第三、四端缘232、233嵌设于该第二凹槽2121内,换言之,所述第一、二散热鳍片组22、23分别设置于该基座21之第一、二侧211、21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并一并参阅图5,所述第三、四端缘232、233更分别延伸一第三接合部236及一第四接合部237,所述第三、四接合236、237部贴设于所述第二侧212上,换言之,本实施例藉由所述第三、四接合部236、237透过焊接方式或胶黏方式固设于所述第二侧212上,同样也可达成前述之功效。
请参阅图7A、7B并一并参阅图2A、4,为本发明散热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散热模组6,包括一散热单元2及一热管3,该散热单元2包含一基座21及一第一散热鳍片组22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23,该基座21具有一第一侧211及一第二侧2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侧211、212分别开设至少一第一凹槽2111及至少一第二凹槽2121,也可如图6所示,该基座21之第一、二侧211、212为一平面态样;
前述之第一散热鳍片组22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221所组成,该等第一散热鳍片221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222及一第二端缘223,并所述第一、二端缘222、223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211之第一凹槽2111内,每一第一散热鳍片221呈渐高渐扩方式且由内向外排列设置,每一第一散热鳍片221更具有一第一表面221a及一第二表面221b,并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上由该第二表面221b朝该第一表面221a之方向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224,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相对应该第一支撑部224处则形成一第一开孔225,该第一支撑部224相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221之第二表面221b;
前述之第二散热鳍片组23由复数第二散热鳍片231所组成,该等第二散热鳍片231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端缘232及一第四端缘233,每一第二散热鳍片231呈渐扩方式且由内向外排列设置于该第二侧212之第二凹槽2121内,每一第二散热鳍片231更具有一第三表面231a及一第四表面231b,并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上由该第四表面231b朝该第三表面231a之方向开设至少一第二支撑部234,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相对应该第二支撑部234处形成一第二开孔235,该第二支撑部234相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231之第四表面231b;
在一实施例中,将图7A、7B之热管3及热源5与图6揭示之散热单元2进行组装,所述第一、二端缘222、223更分别延伸一第一接合部226及一第二接合部227,所述第三、四端缘232、233更分别延伸一第三接合部236及一第四接合部237,所述第一、二接合部226、227及所述第三、四接合部236、237透过焊接方式或胶黏方式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二侧211、212上;
前述之热管3具有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及一导热部33,所述第一、二端31、32对应穿设所述散热单元2,该热管3之形状可呈U字型或ㄇ字型任一种,对应该导热部33处贴设一热源5,可透过该导热部33将所述热源5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二端31、32后再传递至所述散热模组6进行散热;
透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藉由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1上开设的第一支撑部224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221之第二表面221b,以及所述第二散热鳍片231上开设的第二支撑部234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231之第四表面231b,可改善已知复数散热鳍片于进行堆叠挤压时因过薄而产生强度不足并造成散热鳍片变形的问题,透过所述第一、二支撑部224、234的结构设计进而可大幅强化散热鳍片的结构强度,并由于该第一、二支撑部224、234由该等第一、二散热鳍片221、231所开设成型之结构,除了增加结构强度外,还同时具有减少生产成本之效果。
以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已知具有下列优点:
1. 大幅强化散热鳍片之结构强度;
2.大幅减少生产成本;
3.改善变形问题。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之专利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第一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上,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呈渐高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一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更开设至少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二端缘嵌设于该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端缘更分别延伸一第一接合部及一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二接合部贴设于所述第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接合部透过焊接方式或胶黏方式固设于所述第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更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由该第二表面朝该第一表面方向开设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呈矩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角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二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第二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端缘及一第四端缘,每一第二散热鳍片呈渐高渐扩排列设置于该基座上,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二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二开孔,该第二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更具有至少一风扇设置于该散热单元之一侧。
9.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单元,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一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第一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侧上,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呈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一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一散热鳍片;
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由复数第二散热鳍片所组成,该第二散热鳍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端缘及一第四端缘并对应设置于该第二侧上,且每一第二散热鳍片呈渐扩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开设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并对应该第二支撑部处形成一第二开孔,该第二支撑部对应抵顶至另一第二散热鳍片;及
一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导热部,所述第一、二端对应穿设所述散热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侧更分别开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至少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二端缘嵌设于该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三、四端缘嵌设于该第二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端缘更分别延伸一第一接合部及一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三、四端缘更分别延伸一第三接合部及一第四接合部,所述第一、二接合部贴设于所述第一侧上,所述第三、四接合部贴设于所述第二侧上。
CN201611188326.7A 2016-12-20 2016-12-20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Active CN106852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8326.7A CN106852069B (zh) 2016-12-20 2016-12-20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8326.7A CN106852069B (zh) 2016-12-20 2016-12-20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2069A true CN106852069A (zh) 2017-06-13
CN106852069B CN106852069B (zh) 2019-06-07

Family

ID=5913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8326.7A Active CN106852069B (zh) 2016-12-20 2016-12-20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20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306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连接结构及智能眼镜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4291A (ja) * 1987-09-17 1989-05-02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改善されたカラー記録付ビデオレコーダ
JPH10242676A (ja) * 1997-02-24 1998-09-11 Nippon Alum Co Ltd ハイパワー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08231A (ja) * 2000-02-14 2001-11-02 Mizutani Denki Kogyo Kk 電子部品の放熱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99333A (zh) * 2001-07-27 2003-02-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密度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040194925A1 (en) * 2002-12-27 2004-10-07 Lee Hsieh Kun Heat sink with combined fins
US20040207984A1 (en) * 2003-04-18 2004-10-21 Aimin Huang Heat sink assembly with combined parallel fins
CN2824123Y (zh) * 2005-07-27 2006-10-04 国格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片的组合构造
CN201252714Y (zh) * 2008-09-02 2009-06-03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散热模块结构之单元
US20090321049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Radiating fin
CN205156678U (zh) * 2015-11-19 2016-04-13 固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折弯边通风孔的散热器
CN206412337U (zh) * 2016-12-20 2017-08-15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4291A (ja) * 1987-09-17 1989-05-02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改善されたカラー記録付ビデオレコーダ
JPH10242676A (ja) * 1997-02-24 1998-09-11 Nippon Alum Co Ltd ハイパワー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08231A (ja) * 2000-02-14 2001-11-02 Mizutani Denki Kogyo Kk 電子部品の放熱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99333A (zh) * 2001-07-27 2003-02-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密度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040194925A1 (en) * 2002-12-27 2004-10-07 Lee Hsieh Kun Heat sink with combined fins
US20040207984A1 (en) * 2003-04-18 2004-10-21 Aimin Huang Heat sink assembly with combined parallel fins
CN2824123Y (zh) * 2005-07-27 2006-10-04 国格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片的组合构造
US20090321049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Radiating fin
CN201252714Y (zh) * 2008-09-02 2009-06-03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散热模块结构之单元
CN205156678U (zh) * 2015-11-19 2016-04-13 固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折弯边通风孔的散热器
CN206412337U (zh) * 2016-12-20 2017-08-15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306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连接结构及智能眼镜
CN110275306B (zh) * 2019-06-21 2021-06-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连接结构及智能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2069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2309U (zh) 固态硬盘组件及其散热装置
CN201115191Y (zh) 鳍片式散热器
CN202660505U (zh) 一种插片式散热鳍片结构
CN106852069A (zh)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CN206412337U (zh) 散热单元及其散热模组
US8490680B2 (en) Plate cooling fin with slotted projections
CN205670907U (zh) 一种双基板散热器
CN202524706U (zh) 散热模组结构
CN102183163A (zh) 无底座散热器
US20110277965A1 (en) Fin and heat sink having the same
CN201336783Y (zh) 散热鳍片组结构及其散热模组
TWI610408B (zh) 散熱單元及其散熱模組
CN201184576Y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散热体及其散热鳍片
CN202168320U (zh) 一种鳍片式散热器
CN103672528B (zh) 高散热能力led灯具
CN209328885U (zh) 一种散热器
CN103135720B (zh) 散热鳍片、散热器及散热鳍片的制造方法
CN201293965Y (zh) 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散热模块
CN206878564U (zh) 定子结构
TWM540263U (zh) 散熱單元及其散熱模組
CN110107822A (zh) 散热器件及照明设备
CN201115186Y (zh) 散热鳍片结构
CN218735741U (zh) 一种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散热结构
CN218866413U (zh) 一种用于工控机的多风道散热机箱
TW201221780A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