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0560B -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0560B
CN106800560B CN201611207773.2A CN201611207773A CN106800560B CN 106800560 B CN106800560 B CN 106800560B CN 201611207773 A CN201611207773 A CN 201611207773A CN 106800560 B CN106800560 B CN 106800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rivatives
curcuma zedoary
rcumenol
reaction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77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0560A (zh
Inventor
田瑜
王�义
尙海
许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6112077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0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0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0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0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本发明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保留莪术醇的结构骨架,对莪术醇8位上的羟基基团进行修饰,合成了新型的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的莪术醇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产物纯度高。与莪术醇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具有以下优点:1、较好的水溶性与脂溶性;2、高效低毒;3、稳定性高。与本发明合成的莪术醇衍生物相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具有以下优点:1、持续释放的特性;2、生物利用度高。

Description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治疗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温郁金C.wenyujinY.H.Chenet 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lee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别名为黑心姜、蓝心姜、姜七,主要产于四川、福建、浙江、广西等地,首载于《药性论》。中医理论认为,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其临床用于癥瘕积聚、经闭及心腹瘀痛、食积脘腹胀痛等症状。其主要成分莪术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抗早孕作用、抗菌作用、保肝作用以及抗炎作用等。莪术挥发油主要为倍半萜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包括莪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β-榄香烯、呋喃二烯、莪术烯、新莪术二酮等。而莪术醇是主要的抗癌成分。
莪术醇(Curcmol),又名莪黄醇、姜黄环氧醇,为具有半缩酮的氢化奥类化合物,由五元环和七元环并合而成,其中的七元环通过半缩酮的氧桥又形成了一个五元环和六元环,因而使得三个环的张力变小,形成了具有刚性结构的较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莪术醇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已有研究表明:50μg/mL、100μg/mL的莪术醇作用于宫颈癌CASKI细胞24h,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部分细胞凋亡。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且100μg/mL组细胞凋亡改变较50μg/mL组更明显。莪术醇能明显抑制CASKI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可阻滞CASKI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另外,莪术醇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血栓、抗溃疡、抗着床、抗早孕、抗银屑、保肝及升白等作用。
可见,莪术醇是一种很好的天然产物,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1、莪术醇的水溶性极差,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3%,极大地限制了实验研究和临床使用;
2、莪术醇的抗肿瘤效果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3、局部注射,疼痛感较重;
4、抗肿瘤的种类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提高莪术醇衍生物的水溶性、脂溶性和稳定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莪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先利用莪术醇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第一中间体,甘油与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反应生成第二中间体,再将第一中间体和第二中间体反应生成第三中间体,最后第三中间体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莪术醇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莪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琥珀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莪术醇中,于50~80℃条件下回流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以甘油原料,以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作为保护基团,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将第一中间体溶解于三氯甲烷中,然后加入第二中间体、二甲氨基吡啶和碳化二亚胺,反应后得到第三中间体
在氮气保护下,将四氢呋喃溶解到第三中间体中,然后滴加四丁基氟化铵,反应后得到莪术醇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间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将甘油和咪唑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氢呋喃和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5~5℃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包括上述莪术醇衍生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上述莪术醇衍生物和药用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莪术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莪术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菌、抗病毒、抗血栓、抗溃疡、抗着床、抗早孕、抗银屑、保肝或者升白药物中的应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保留莪术醇的结构骨架,对莪术醇8位上的羟基基团进行修饰,合成了新型的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的莪术醇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产物纯度高。与莪术醇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具有以下优点:1、较好的水溶性与脂溶性;2、稳定性高。3、高效低毒。进一步地,与本发明合成的莪术醇衍生物相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具有以下优点:1、持续释放的特性;2、生物利用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样品的UPLC色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ur-NS与Cur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图;
图6为莪术醇及本发明的莪术醇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莪术醇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先利用莪术醇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第一中间体A1,甘油与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TBSCl)反应生成第二中间体A2,再将第一中间体A1和第二中间体A2反应生成第三中间体A3,最后第三中间体A3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莪术醇衍生物。
具体地,所述莪术醇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1、第一中间体A1的合成反应
2、第二中间体A2的合成反应
3、第三中间体A3的合成反应
4、目标化合物莪术醇衍生物的合成反应
可见,本发明根据莪术醇结构特性,选择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作为保护基团得到第二中间体,合成第三中间体时选用二甲氨基吡啶和碳化二亚胺,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方法简便,产物纯度高的优点。
实施例1
1、制备第一中间体A1
取22.5mg莪术醇(1N)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过夜干燥氯仿搅拌溶解,分别加入27.3mg琥珀酸酐(3N),2.2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于65℃下回流,每间隔1.5h加入1.1mg 4-二甲氨基吡啶,TLC检测至原料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5: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9.76mg,其为第一中间体A1,收率为19.6%。
分子式为C19H28O5,HR-ESI-MS m/z:359.7500[M+Na]+
1H-NMR(600MHz,CDCl3)δ:4.86(2H,s,H-14),2.66~2.62(4H,m,H-1′,2′),2.52(1H,d,J=15.0Hz,H-9b),2.34(1H,m,H-9a),2.18(1H,t,J=9.0,10.8Hz,H-1),2.14(1H,t,J=12.6,12.6Hz,H-6b),1.94(1H,m,H-3b),1.88(1H,m,H-4),1.78(1H,m,H-11),1.67(2H,m,H-2),1.63(1H,m,H-7),1.49(1H,m,H-3a),1.28(1H,dd,J=6.6,12.6Hz,H-6a),1.00(3H,d,J=6.6Hz,H-12),0.94(3H,d,J=6.6Hz,H-15),0.86(3H,d,J=6.6Hz,H-13);13C-NMR(150MHz,CDCl3)δ:176.7,169.5,144.5,113.3,109.4,89.8,54.6,51.6,39.5,36.9,33.5,30.9,30.4,29.4,28.6,28.4,22.9,21.4,12.3。
2、制备第二中间体A2
取200mg甘油(1N)、290mg咪唑(2N)于5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10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将633ml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即TBSCl,2N)溶于3ml四氢呋喃中,0℃下缓慢滴加至反应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用1ml蒸馏水焠灭,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无色油状物518.12mg,其为第二中间体化合物A2,收率为60.2%。
分子式为C15H36O3Si2,HR-ESI-MS m/z:343.3333[M+Na]+
1H-NMR(600MHz,CDCl3)δ:3.63~3.65(5H,m),2.46(1H,d,J=5.4Hz),0.89(18H,s),0.06(12H,s),13C-NMR(150MHz,CDCl3)δ:71.96,63.55(C×2),25.99(C×6),18.49(C×2),-5.30(C×4)。
3、制备第三中间体A3
取7.886mg第一中间体A1(1N)于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无水二氯甲烷(DCM)搅拌溶解,分别加入12.7mg第二中间体A2(1.2N)、0.57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和5.39mg碳化二亚胺(即EDCI,1.2N),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淡黄色油状物9.92mg,其为第三中间体A3,收率为48.2%。
分子式为C34H62O7Si2,HR-ESI-MS m/z:661.5833[M+Na]+
1H-NMR(600MHz,CDCl3)δ:4.86(2H,s,H-14),3.69~3.76(5H,m,H-3′,H-4′,4″),2.66~2.61(4H,m,H-1′,2′),2.51(1H,d,J=14.4Hz,H-9b),2.30(1H,m,H-9a),2.18(1H,t,J=9.0,10.8Hz,H-1),2.12(1H,t,J=12.6,12.6Hz,H-6b),1.93(1H,m,H-3b),1.89(1H,m,H-4),1.78(1H,m,H-11),1.71(2H,m,H-2),1.65(1H,m,H-7),1.49(1H,m,H-3a),1.28(1H,dd,J=6.6,12.6Hz,H-6a),1.00(3H,d,J=6.6Hz,H-12),0.94(3H,d,J=6.6Hz,H-15),0.87(18H,m,H-6,7′,8′,6″,7″,8″),0.85(3H,d,J=6.6Hz,H-13),0.04(12H,m,H-5′,9′,5″,9″);13C-NMR(150MHz,CDCl3)δ:171.9,169.5,144.6,113.2,109.3,89.8,75.2,61.2(C×2),54.6,51.8,39.5,36.8,33.5,30.9,30.7,29.2,28.4,28.4,25.9(C×6),22.9,21.5,18.3(C×2),12.3,-5.2(C×4)。
4、目标化合物A4
取22mg第三中间体A3(1N)于1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4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缓慢滴加29μL四丁基氟化铵(TBAF),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用5ml蒸馏水焠灭,饱和NaCl洗脱,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5: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7.23mg,其为目标化合物A4,即莪术醇衍生物,收率为32.8%。
分子式为C22H34O7,HR-ESI-MS m/z:433.5833[M+Na]+
1H-NMR(600MHz,CDCl3)δ:4.87(2H,s,H-14),4.09~4.24(5H,m,H-3′,4′4″),2.65~2.61(4H,m,H-1′,2′),2.52(1H,d,J=15Hz,H-9b),2.33(1H,m,H-9a),2.18(1H,t,J=9.0,10.8Hz,H-1),2.15(1H,t,J=12.6,12.6Hz,H-6b),1.93(1H,m,H-3b),1.91(1H,m,H-4),1.78(1H,m,H-11),1.69(2H,m,H-2),1.65(1H,m,H-7),1.49(1H,m,H-3a),1.15(1H,dd,J=6.6,12.6Hz,H-6a),0.99(3H,d,J=6.6Hz,H-12),0.93(3H,d,J=6.6Hz,H-15),0.85(3H,d,J=6.6Hz,H-13);13C-NMR(150MHz,CDCl3)δ:172.4,169.9,144.1,113.4,109.5,90.0,75.6,65.7,63.2,54.5,51.6,39.3,36.8,33.4,30.8,30.6,29.1,28.3,28.3,22.8,21.4,12.1。
实施例2
1、制备第一中间体A1
取22.5mg莪术醇(1N)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过夜干燥氯仿搅拌溶解,分别加入27.3mg琥珀酸酐(3N),2.2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于70℃下回流,每间隔1.0h加入1.1mg 4-二甲氨基吡啶,TLC检测至原料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9.76mg,其为第一中间体A1,收率为19.6%。
2、制备第二中间体A2
取200mg甘油(1N)、290mg咪唑(2N)于5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10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将633ml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即TBSCl,2N)溶于3ml四氢呋喃中,0℃下缓慢滴加至反应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用1.5ml蒸馏水焠灭,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4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无色油状物518.12mg,其为第二中间体化合物A2,收率为60.2%。
3、制备第三中间体A3
取7.886mg第一中间体A1(1N)于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无水二氯甲烷(DCM)搅拌溶解,分别加入12.7mg第二中间体A2(1.2N)、0.57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和5.39mg碳化二亚胺(即EDCI,1.2N),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7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淡黄色油状物9.92mg,其为第三中间体A3,收率为48.2%。
4、目标化合物A4
取22mg第三中间体A3(1N)于1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4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缓慢滴加29μL四丁基氟化铵(TBAF),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用5ml蒸馏水焠灭,饱和NaCl洗脱,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7.23mg,其为目标化合物A4,即莪术醇衍生物,收率为32.8%。
实施例3
1、制备第一中间体A1
取1.550g莪术醇(1N)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过夜干燥氯仿搅拌溶解,分别加入1.881g琥珀酸酐(3N),151.56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于65℃下回流,每间隔1.5h加入75.78mg 4-二甲氨基吡啶,TLC检测至原料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5: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655.32mg,其为第一中间体A1,收率为19.1%。
2、制备第二中间体A2
取500mg甘油(1N)、725mg咪唑(2N)于10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15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将1.583L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即TBSCl,2N)溶于8ml四氢呋喃中,0℃下缓慢滴加至反应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用5ml蒸馏水焠灭,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无色油状物1.295g,其为第二中间体化合物A2,收率为60.2%。
3、制备第三中间体A3
取640mg第一中间体A1(1N)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DCM)搅拌溶解,分别加入1.031g第二中间体A2(1.2N)、46.26mg 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0.2N)和437.43mg碳化二亚胺(即EDCI,1.2N),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浓缩溶液,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0: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淡黄色油状物788.71mg,其为第三中间体A3,收率为47.2%。
4、目标化合物A4
取780mg第三中间体A3(1N)于5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加入10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解,缓慢滴加1.028ml四丁基氟化铵(TBAF),室温下反应,TLC检测反应进度,至反应结束,用10ml蒸馏水焠灭,饱和NaCl洗脱,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浓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5:1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241.02mg,其为目标化合物A4,即莪术醇衍生物,收率为30.9%。
试验一:质量浓度线性关系
1、色谱条件
ACQUITY UPLC:emoji:BEH C18色谱柱(2.1×100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0.2mL·min-1;PDA(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Empower 3工作站,自动进样;柱温:30℃;样品温度:10℃;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称取莪术醇衍生物10.37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使溶解,冷却到室温,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0.2074mg·mL-1的贮备液。量取0.05,0.5,1,2,3,4,5mL母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037,0.01037,0.02074,0.04148,0.06222,0.08296,0.1037mg·mL-1的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吸取各标准系列溶液10μL注入UPLC,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Y)对质量浓度(X,mg·mL-1)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7803261.0272X+3322.3851,R=0.9996,表明莪术醇衍生物在0.001037~0.1037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试验二:溶解度的测定
量取蒸馏水2mL加入具塞离心管中,加入过量的莪术醇衍生物,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中,37℃下振摇72h,达到萃取平衡,10000r·min-1离心10min,静止后,精密吸取上清液100μL用甲醇稀释至2mL上清液,采用UPLC法测定莪术醇衍生物在蒸馏水中的浓度,进样,记录峰面积。按照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莪术醇衍生物在蒸馏水中的浓度。据报道,莪术醇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3%,由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在37℃下,水中的溶解度为0.04360mg·mL-1,明显提高了莪术醇的水溶性。
试验三: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称取1.5mg莪术醇衍生物置于5mL量瓶中,用经水饱和的正辛醇溶解并定容,制成约0.3mg·mL-1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200μL置于具塞离心管中,加入经正辛醇饱和的水1.8mL,于37℃下振摇72h,是萃取达到平衡,10000r·min-1离心10min,静置后,精密吸取油相100μL用甲醇稀释至2mL,采用UPLC法测定萃取前后油相中的莪术醇衍生物的浓度,并计算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药物能穿过脂质膜的条件是:-1<log Papp<2,由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在37℃下,纯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 Papp为1.250,具有很好的脂溶性。
试验四:稳定性考察
测定莪术醇衍生物分别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及光照4000±500LX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莪术醇衍生物在5天内稳定性良好。
试验五: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性能研究
1、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称量莪术醇衍生物5mg,并溶解于0.2mL甲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在超声的条件下,将莪术醇衍生物的甲醇溶液用注射器缓慢注入5mL的去离子水中,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乳化,形成水包油乳液,于通风橱内常压下搅拌至完全除去有机溶剂,冷冻干燥,4℃保存。
2、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在透析袋中加入1mL莪术醇衍生物纳米乳,扎紧,分为两组,一组投入50mL PBS释放介质,另一组投入50mL纯水释放介质,37℃体外培养,定时取样1mL,并补充等体积释放介质。UPLC分别检测各时间点的峰面积,在由上述“标准曲线”公式计算药物质量浓度,计算累计释放率。体外释放累积释放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RP(Cumulative Release Percentage)—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累计释放率;Ve—释放介质(PBS,pH=7.4)的置换体积,Ve=1mL;V0—释放介质的体积,V0=50mL;Ci—第i次置换取样时释放液中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浓度(mg·mL-1);MPTX—纳米粒子中莪术醇衍生物的质量(mg);n:取样次数。
得到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曲线图,如图1所示,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PBS中明显高于水中的累积释放率。这一试验结果证明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具有持续释放的特性。
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
如图2所示,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莪术醇衍生物的纳米粒子呈圆球状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并在不同时间点测室温与4℃下其粒径,结果表明,其形态稳定,无明显变化。
4、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粒度的测定
如图3所示,通过Zetasizer Nano ZS型粒度仪测定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粒径为162.6±2.12多分散系数PDI为:0.182,Zeta电位为:-24.6mv。
试验六:莪术醇衍生物及其纳米粒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莪术醇衍生物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2.5mg莪术醇衍生物,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其质量浓度为25mg·L-1的储备液。量取1mL其储备液用甲醇定容至25mL容量瓶,摇匀,得质量浓度为1mg·L-1,将该对照品溶液用甲醇进行一系列稀释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0.5,1,2,4,8,16,32,64,128μg·L-1;称取2mg五味子甲素,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质量浓度为20mg·L-1的储备液。量取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得质量浓度为2mg·L-1的五味子甲素溶液。再将其溶液稀释得质量浓度为200μg·L-1的内标溶液。将所配置溶液置于4℃冰箱保存。
2、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药液的给药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只,禁食不禁水12h,按照10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药液,为实验组。于灌胃后15min,30min,1h,2h,3h,6h,9h,12h,24h眼眶后静脉丛取血0.5mL,置预先肝素化的1.5mL离心管中,3000r·min-1,离心10min,吸取上层血浆,置于-20℃冰箱保存,测定前37℃水浴解冻。
3、莪术醇衍生物药液的给药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只,禁食不禁水12h,按照10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莪术醇衍生物药液,为对照组。于灌胃后15min,30min,1h,2h,3h,6h,9h,12h,24h眼眶后静脉丛取血0.5mL,置预先肝素化的1.5mL离心管中,3000r·min-1,离心10min,吸取上层血浆,置于-20℃冰箱保存,测定前37℃水浴解冻。
4、血浆样品处理
量取大鼠血浆样品100μL置于2.5mL具塞离心管中,加100μL内标溶液(200μg·L-1的五味子甲素溶液)及300μL甲醇,涡旋混合2min沉淀蛋白,8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另一具塞离心管中,35℃氮气吹干,残渣用100μL甲醇复溶,过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进UPLC分析。
5、色谱条件
ACQUITY UPLC:emoji:BEH C18色谱柱(2.1×50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0.2mL·min-1;PDA(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Empower 3工作站,自动进样;柱温:30℃;样品温度:10℃;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
6、工作曲线制备
取大鼠空白血浆200μL,加入100μL内标溶液,分别加入100μL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0.5,1,2,4,8,16,32,64,128μg·L-1)振摇混合,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建立标准曲线,以待测物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78X-0.0002,R=0.9979,在0.5~128μg·L-1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线为0.5μg·L-1
7、方法专属性考察
取空白大鼠血浆100μL,不加入内标溶液,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获得空白血浆样品色谱图;加入100μL内标溶液(200μg·L-1的五味子甲素溶液)于100μL空白大鼠血浆中,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获得含内标的色谱图;加入100μL莪术醇衍生物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1mg·L-1)于100μL空白大鼠血浆中,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获得含样品的色谱图;分别加入100μL内标溶液与100μL莪术醇衍生物对照品溶液于100μL空白大鼠血浆中,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获得相应的色谱图,见图4。
其中,图4a为空白血浆的UPLC色谱图,图4b为空白血浆+莪术醇衍生物的UPLC色谱图,图4c为空白血浆+内标的UPLC色谱图,图4d为空白血浆+莪术醇衍生物+内标的UPLC色谱图,图4e为大鼠灌胃以10mg·kg-1的Cur-NS药液后2h的血浆样品的UPLC色谱图。结果表明内标与检测样品不受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的影响。
8、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取100μL空白大鼠血浆,加入高、中、低质量浓度(40,20,10μg·L-1)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每个质量浓度的样品分别进样6次分析,连续测定3天,采用UPLC进行测定莪术醇衍生物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表明莪术醇衍生物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见表1。
表1莪术醇衍生物血药浓度测定的准确度与精密度(n=6)
9、回收率试验
取100μL空白大鼠血浆,加入高、中、低质量浓度(40,20,10μg·L-1)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同时另取100μL空白大鼠血浆,按照“血浆样品处理”操作,再加入高、中、低质量浓度(40,20,10μg·L-1)的对照品溶液,对每个质量浓度样品进行3样本分析,获得相应色谱峰面积,计算其回收率。结果表明莪术醇衍生物的血浆药物浓度在40,20,10μg·L-1时的回收率分别为95.73,92.87,96.51,回收率良好。见表2
表2莪术醇衍生物血药浓度测定的回收率
质量浓度/μg·L-1 回收率% RSD%
40 95.73±2.65 2.77
20 92.87±1.22 1.31
10 96.51±3.00 3.11
10、稳定性考察
取100μL空白大鼠血浆,加入高、中、低质量浓度(40,20,10μg·L-1)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血浆样品处理”操作,每个质量浓度的样品分别进样3次分析,分别将血浆样品放置室温3h,-20℃放置30d,将反复冻融3次的血浆样品放置2h进UPLC分析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莪术醇衍生物的血浆样品,在室温下放置5h,-20℃放置30d,经历3次反复冻融的血浆样品放置2h后稳定性,结果表明莪术醇衍生物的血浆样品分别在放置室温3h,-20℃放置30d,将反复冻融3次的血浆样品放置2h后稳定。见表3。
表3大鼠血浆中莪术醇衍生物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11、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测得大鼠灌胃以10mg·kg-1的剂量给药量绘制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5)。利用Winonlin 6.3药动学程序对实验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即得Cur-NS(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与Cur(莪术醇衍生物)药动学参数(表4)。
表4 Cur-NS与Cur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口服给药Cur-NS后,药-时曲线下的AUC(0-t)的面积为273.9621μg·h·L-1,是Cur原料药的4.67倍,且Cmax也明显增高,说明口服给药Cur-NS与Cur原料药相比,Cur-NS明显提高了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促进了药物的吸收。
试验七:莪术醇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活性测试MTT法对数生长期细胞培养于96孔培养板内,每孔100μL(含5000~6000个肿瘤细胞:Hela cell和HepG2cell),置37℃,5%CO2温箱中培养。次日,给药组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每种细胞设4~5个剂量组,每组至少设三个平行孔。对照组加入与给药组等体积的溶剂。置37℃,5%CO2温箱中培养。48h后弃培养液,每孔加20μL 5mg/mL MTT溶液(培养基配制)。37℃孵育4h,弃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 150μL溶解甲簪颗粒,轻度振荡溶解。用酶标仪,在参考波长450nm,检测波长570nm条件下测定光密度值(OD),以溶剂对照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用下面公式计算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抑制率,根据计算得到的各浓度的抑制率通过Logit方法计算得到半数抑制浓度(IC50),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如图6所示,结果显示在HepG2cell(A)和Hela cell(B)上,莪术醇衍生物均表现出优于莪术醇的抗肿瘤活性。
由此可见,本发明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保留莪术醇的结构骨架,对莪术醇8位上的羟基基团进行修饰,合成了新型的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的莪术醇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产物纯度高。与莪术醇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具有以下优点:1、较好的水溶性与脂溶性;2、稳定性高;3、优于莪术醇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地,与本发明合成的莪术醇衍生物相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莪术醇衍生物纳米粒子具有以下优点:1、持续释放的特性;2、生物利用度高。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莪术醇与甘油为原料,先利用莪术醇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第一中间体,甘油与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反应生成第二中间体,再将第一中间体和第二中间体反应生成第三中间体,最后第三中间体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莪术醇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琥珀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莪术醇中,于50~80℃条件下回流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
以甘油原料,以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作为保护基团,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将第一中间体溶解于三氯甲烷中,然后加入第二中间体、二甲氨基吡啶和碳化二亚胺,反应后得到第三中间体
在氮气保护下,将四氢呋喃溶解到第三中间体中,然后滴加四丁基氟化铵,反应后得到莪术醇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将甘油和咪唑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氢呋喃和叔丁基二甲基硅氯烷,-5~5℃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和药用载体。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菌、抗病毒、抗血栓、抗溃疡、抗着床、抗早孕、抗银屑、保肝或者升白药物中的应用。
CN201611207773.2A 2016-12-23 2016-12-23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800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7773.2A CN106800560B (zh) 2016-12-23 2016-12-23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7773.2A CN106800560B (zh) 2016-12-23 2016-12-23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0560A CN106800560A (zh) 2017-06-06
CN106800560B true CN106800560B (zh) 2018-11-02

Family

ID=5898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7773.2A Active CN106800560B (zh) 2016-12-23 2016-12-23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0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2210A (zh) * 2018-05-14 2018-11-06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一种吉马酮氧代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9157512B (zh) * 2018-11-09 2021-03-05 辽宁大学 一种莪术醇衍生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14315855B (zh) * 2022-02-09 2023-04-14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莪术醇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4560868B (zh) * 2022-02-18 2023-02-10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素标记莪术醇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4417A (zh) * 2004-05-26 2005-12-07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化合物莪术醇衍生物
CN101671345B (zh) * 2009-09-28 2011-06-15 桂林医学院 一种莪术醇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0560A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0560B (zh)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75403B (zh) 抗乙肝药物lqc-x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3880736B (zh) 一种e构型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用制剂与应用
CN105833284A (zh) 紫杉醇-油酸小分子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
CN108670954A (zh) 一种共载化疗药物的甘草次酸前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5657B (zh)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1371832B (zh) 三乙酰穿心莲内酯作为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医药用途
CN114105751A (zh) 一种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33823B (zh) 二萜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53417B (zh) 一种蛇床子素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US20160015669A1 (en) Compound, 1, 3-diolein-2-linolein,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CN110078770B (zh) 一种具有喹啉酮四价铂结构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8324686A (zh) 一种鞣花酸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840B (zh)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6554329B (zh) 水溶性紫杉醇抗癌药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1998013359A1 (de) Ultramikroemulsionen aus spontan dispergierbaren konzentraten mit antitumoral und antiviral wirksamen estern von baccatin-iii-verbindungen
CN103145658A (zh)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6377528A (zh) 一种羟基喜树碱戊二酸单酯的药物组合物
CN103159717B (zh)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3919822B (zh) 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
CN103145659A (zh) 一种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9748891B (zh) 多西他赛衍生物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02633856B (zh) 齐墩果酸-嘧啶类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94622B (zh) 一种异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188088A (zh) 青蒿素‑香豆素杂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