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0794B -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0794B
CN106770794B CN201710042820.0A CN201710042820A CN106770794B CN 106770794 B CN106770794 B CN 106770794B CN 201710042820 A CN201710042820 A CN 201710042820A CN 106770794 B CN106770794 B CN 106770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herbaceous peony
chinese herbaceous
returning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28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0794A (zh
Inventor
刘玥
徐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428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0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8029 priority patent/WO201813330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0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经久老茶叶”进行成分及药效研究分析,命名并定义了一种新的茶,即归芍茶并提供了一种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归芍茶的主要挥发性气体成分跟当归和白芍的主要挥发性气体成分相同较多,主要挥发性气体成分跟当归相同的有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β‑罗勒烯,跟白芍相同的有β‑蒎烯、β‑月桂烯、β‑罗勒烯,因此根据其气味近似程度,把具有“中药房混合味”的“经久老茶叶”命名为“归芍茶”。本发明通过对经久老茶叶的成分研究分析,提出并定义了归芍茶,并通过对其的药效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延长带瘤生存期的效果,因而可用于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从而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Description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的产茶大国,各种茶的种类繁多。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悠久。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根据茶的储存时间和氧化程度的不同,以前一般将茶分为“茶叶”、“陈茶”以及“经久老茶叶”,其中“茶叶”一般指新茶或储存时间和氧化程度不超过三年的茶;“陈茶”一般指储存时间和氧化程度在三年到二十年之间的茶;“经久老茶叶”一般指储存时间和氧化程度在二十年以上的茶,以上没有严格的标准。1973年陈椽提出按制茶时茶多酚氧化程度分为白、绿、黄、青、红、黑茶六种。“经久老茶叶”在长时间存放中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可能具有多种功效,目前对“经久老茶叶”的成分及其药效研究,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无意中发现部分“经久老茶叶”在胃癌的防治,特别是对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带瘤生存期的延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此,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实验筛选,发现具有“中药房混合味”的“经久老茶叶”对胃癌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本发明对具有“中药房混合味”的“经久老茶叶”进行成分及药效研究分析,命名并定义了一种新的茶,即归芍茶,并给出了一种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一种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测茶样粉碎成粉料,置于检测容器中,使用气体吹扫,捕集吹扫气体;
步骤二:使用气质联用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4-松油醇、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以及β-罗勒烯的含量。
归芍茶中必须同时含有4-松油醇、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以及β-罗勒烯等挥发性气体成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芍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如下十八种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含量的步骤:6-甲基-5-庚烯-2-酮、α-柠檬烯、α-松油烯、α-水芹烯、Vitispirane、 十三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罗汉柏烯、羟基二氢鸡蛋果素、2,6-二叔丁基-1,4-苯醌、β-桉叶烯、壬基环己烷、甲基-2-内-乙酰氨基[2.2.1]庚烷基-2-外-羧酸酯、2-甲基十五烷、5,6-二氢-5,6-二甲基苯并[c]噌啉、3-甲基十六烷以及十九烷。
进一步,除上述必须含有的挥发性气体成分外,优选的,归芍茶还需要含有其他新出现或含量显著增加的其他挥发性气体成分,如上述6-甲基-5-庚烯-2-酮、α-柠檬烯、α-松油烯、α-水芹烯、Vitispirane、十三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罗汉柏烯、羟基二氢鸡蛋果素、2,6-二叔丁基-1,4-苯醌、β-桉叶烯、壬基环己烷、甲基-2-内-乙酰氨基[2.2.1]庚烷基-2-外-羧酸酯、2-甲基十五烷、5,6-二氢-5,6-二甲基苯并[c]噌啉、3-甲基十六烷以及十九烷等十八种挥发性气体成分中的至少九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芍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如下十种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含量的步骤:芳樟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2-甲基丙酸-3-羟基-2,2-二甲基-1-(2-羟基-1-甲基乙基)戊基酯、甲基-N-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δ-杜松烯、1,1-二苯基-2-甲基丙烯及2,3-二氢-1-甲基-3-苯基-1H-茚。
更进一步,除上述必须含有以及新出现或含量显著增加的挥发性气体成分外,优选的,归芍茶中消失的或含量显著降低的挥发性气体成分需要至少满足上述十种挥发性气体成分中的至少五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芍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供试品溶液:将待测茶样粉碎成粉料,加入容器中,加入提取液进行震旦浸提,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作为所述供试品溶液;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供试品溶液中咖啡因和茶碱的含量。
归芍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的含量需要显著降低。
上述显著增加和显著降低指相对于同类新茶,满足统计学指标P<0.0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芍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待测茶样冲泡后进行气味检测的步骤。
归芍茶在冲泡后,具有浓烈的当归和白芍为主的混合气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料的粒径不大于20目;所述提取液含有70%甲醇、29.7%水和0.3%乙酸;所述过滤是使用0.45μm的滤膜过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条件:色谱柱为250mm×4.6mm、5μm 的C18柱,流动相A:0.2%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0.2%乙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具体是将待测茶样粉碎成不大于20目的粉料,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将密闭容器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所述密闭容器的胶塞开设有两个开口,将吹扫氮气从其中一开口引入瓶底,用流量计调节氮气流量为150mL/min,另一开口用于吹扫气体的排出,在该排出口连接活性碳管采样管,用于捕集吹扫气体,动态顶空分离,将采样管中活性炭取出后加入二硫化碳溶液进行解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质联用检测的条件:吸取二硫化碳解析液,手动进样;气相进样口模式为分流模式,分流比5:1;进样口温度250℃;载气He,载气为恒流模式,柱流速1.0mL/min,平均线速37cm/sec;分析柱为30m×250μm×0.25μm的毛细石英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60℃,保持3min,以5℃/min升至150℃,保持10min,再以5℃/min升至250℃,保持9min,共计60分钟;离子源温度230℃,质谱传输线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30-550am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芍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使用与待测茶样同类的新茶进行与所述待测茶样同样检测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对经久老茶叶的成分研究分析,提出并定义了归芍茶,并通过对其的药效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延长带瘤生存期的效果,因而可用于制备治疗胃癌药物或食品中,从而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此外,本发明还对其进行肠道菌群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因而可以应用于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食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气质联用检测结果,其中1、2、4、5为“归芍茶”,3、6为当年同类新茶;
图2为第1、3、5、7天不同分组的肿瘤体积情况;
图3为受试者的影响情况,图中的time*group分组中看第一行(p=0.007),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剂量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即剂量和时间有交互作用;
图4为归芍茶干膏抑制肿瘤生长的曲线,其中,中剂量组可抑制肿瘤生长,第7天时效果最显著;
图5为各组肿瘤体积差,其中,中剂量体积差最小,说明中剂量对肿瘤生长抑制效果最 显著,低剂量体积差最大,说明低剂量促进肿瘤体积增大,高剂量体积差为0,因为高剂量1天后即死亡;
图6为多样性分析,其中,6a为Chao分析,6b为Shannon分析;
图7为物种分类分析,其中7a为聚类图,7b为热图,7c为GraPhlAn绘制的分类和系统发育信息可视化图;
图8为PCA分析,发现正常组和中剂量组最相似;
图9为PCoA分析,为unweighted分析,发现正常组和中剂量组最相似;
图10为菌群丰度差异分析;
图11为基于COG和KEGG进行菌群的功能分析;
图12为基于COG和KEGG进行的分组间菌群功能差异比较,其中12a为基于COG的结果,12b为基于KEGG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归芍茶,是指以同类新茶作为对照,通过气质连用等检测挥发性气体成分,其中新出现的或显著增加的成分一定包括4-松油醇、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以及β-罗勒烯。同时,所述归芍茶中咖啡因以及茶碱的含量都显著减少。而且,所述归芍茶在冲泡后香气和茶汤具有浓烈的当归和白芍为主的混合味道。
进一步,以同类新茶作为对照,归芍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新出现的或显著增加的成分,由于茶叶的品种(大、中、小叶种)、产地(江浙、云贵、湖广)、制作工艺(发酵程度不同)、储存环境和时间以及氧化程度的不同,茶叶的成分特点有所不同。下列成分是综合了不同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后,茶叶主要内含物显著改变的成分,需要满足如下十八种成分中的至少九种:6-甲基-5-庚烯-2-酮、α-柠檬烯、α-松油烯、α-水芹烯、Vitispirane(一种倍半萜类物质)、十三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罗汉柏烯、羟基二氢鸡蛋果素、2,6-二叔丁基-1,4-苯醌、β-桉叶烯、壬基环己烷、甲基-2-内-乙酰氨基[2.2.1]庚烷基-2-外羧酸酯(Methyl 2-endo-Acetamidobicyclo[2.2.1]heptane-2-exo-carboxylate)、2-甲基十五烷、5,6-二氢-5,6-二甲基苯并[c]噌啉、3-甲基十六烷以及十九烷;
更进一步,以同类新茶作为对照,归芍茶中有部分挥发性气体成分消失或显著降低,由于茶叶的品种(大、中、小叶种)、产地(江浙、云贵、湖广)、制作工艺(发酵程度不同)、储存环境和时间以及氧化程度的不同,茶叶的成分特点有所不同。下列成分是综合了不同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后,茶叶主要内含物显著改变的成分,需要满足以下十种成分中的至少五种:芳樟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2-甲基丙酸-3-羟基-2,2-二甲基-1-(2-羟基-1-甲基乙基)戊基酯、甲基-N-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δ-杜松烯、1,1-二苯基-2-甲基丙烯及2,3-二氢-1-甲基-3-苯基-1H-茚。
上面提到的显著增加及显著减少指满足统计学指标中的P值小于0.05。
所述同类新茶即上述存放时间和氧化程度不超过3年的茶叶。
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上述归芍茶可以应用在制备治疗胃癌和/或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食品中,效果显著。如一种治疗胃癌和/或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食品,其含有所述归芍茶。所述食品包括但不限于固体食品、半固体食品及液体饮料等。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干膏、粉剂、片剂、水剂等。
优选的,所述归芍茶是以其提取物的形式添加,所述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归芍茶敲碎后加入沸水中,保持微沸,过滤后,将得到的提取液及茶渣分别加入沸水中,保持微沸,分别过滤,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提取多次后合并提取液,用减压浓缩器进行减压浓缩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提取物是干膏。
本发明通过对经久老茶叶的成分研究分析,提出并定义了归芍茶,并通过对其的药效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延长带瘤生存期的效果,因而可用于制备治疗胃癌药物或食品中,从而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此外,本发明还对其进行肠道菌群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因而可以应用于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药 物或食品中。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1.气质联用(即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归芍茶”
根据“中药房混合味”的标准筛选中国茶叶公司广西分公司“中茶牌”20年以上广西茶砖、云南勐海春福润茶叶公司“春福润牌”30年以上云南茶砖、广东圣凡贸易公司“中茶牌”30年以上云南茶砖(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广西悟州钎源绿叶茶叶公司“农家牌”30年以上广西茶砖等4个厂家的经久老茶叶共4种产品众多个子款,以冲泡后气味和味道带有明显浓烈的“中药房混合味”茶为感观标准筛选16款,也即每种产品筛选4个子款,送中科院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制剂重点实验室两个机构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并以中国茶叶公司广西分公司“中茶牌”2015年生产的广西茶砖、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中茶牌”2015年生产的云南茶砖等2种当年同类新茶的不同子款作对照。
1.1气质联用检测样品处理
将茶样粉碎成20目,取50g茶叶粉置于自制实验装置(取带橡胶塞的200mL密闭玻璃瓶一个,在橡胶塞上开两口,将吹扫氮气从其中一口引入瓶底,另一口用于吹扫气体的排出,在排出口连接活性碳管采样管,用于捕集吹扫气体)中,将密封玻璃瓶固定于80℃恒温水浴锅中,通入吹扫氮气,用流量计调节氮气流量为150mL/min,出口端连接活性碳采样管,动态顶空分离2小时。将采样管中活性炭取出后加入0.5mL二硫化碳溶液进行解析。
1.2气质联用条件:吸取二硫化碳解析液1.0μL,手动进样;GC进样口模式为分流模式,分流比5:1;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He,载气为恒流模式,柱流速1.0mL/min,平均线速37cm/sec;分析柱为Thermo公司TG-5MS毛细石英管柱(30m×250μm×0.25μm);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60℃,保持3min,以5℃/min升至150℃,保持10min,再以5℃/min升至250℃,保持9min,共计60分钟。离子源温度230℃,质谱传输线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30-550amu。
1.3气质联用数据分析:按上述气质联用条件进样得到样品挥发性气味总离子流图,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使用Wiley275、NIST14数据库对积分的色谱峰进行自动及人工检索,最后鉴定化学成分。
1.4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
将茶样粉碎成20目,取10g茶叶粉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提取液(70%甲醇、29.7%水和0.3%乙酸),在70cc下震荡浸提30min,冷却至室温,在3500r/min下常温离心10min,倒出上清液,用0.45μm滤膜过滤,所得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提取液溶解,配制成0.5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
1.5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0.2%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0.2%乙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mm。
1.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数据分析:测定各成分的峰面积,并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mg/mL)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归芍茶的干膏提取
将700g归芍茶的茶饼敲碎,加入到8倍量沸水中,保持微沸20min,过滤。将第一次提取液用5倍量沸水同法提取1次。茶渣用5倍量沸水浸泡20min,过滤。同法将第三次提取液用沸水浸泡处理。合并提取液,用减压浓缩器在58℃下进行减压浓缩,得干膏。
3.归芍茶干膏药效学试验
3.1动物及饲养条件
3.1.1实验动物:5周龄SPF级雄性裸鼠31只,平均体重20g/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广东省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编号:No.44002100008649。
3.1.2饲养设备:使用独立通气动物笼IVC鼠笼,单笼喂养,每笼3-4只裸鼠。使用前经高压蒸汽灭菌,每周清洁一次,或视需要处理,以保证环境清洁、干燥为标准;垫料选用研磨过的玉米杆,使用需经高温蒸汽灭菌。
3.1.3饲养环境:SPF级;室内温度26-28℃,室内湿度40%-60%;每小时通风换气10-15次;每日维持10小时光照,14小时无光的明暗周期,使用人工光照。
3.1.4供食及供水饲料、饮水均在高压灭菌后使用;隔天换水瓶,水瓶和饮水管在两次使用之间必须清洗。
3.2细胞株
体外培养BGC-823人胃癌细胞株,培养基为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
3.3原料及试剂
3.3.1原料:归芍茶提取的干膏
3.3.2剂量
归芍茶使用等效剂量:低剂量0.1g/只,中剂量0.5g/只,高剂量1.0g/只。干膏使用量:低剂量10mg/只/天,中剂量50mg/只/天,高剂量100mg/只/天。干膏采用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使用浓度:低剂量0.025g/ml,中剂量0.125g/ml,高剂量:0.250g/ml。溶液121℃灭菌30min。
3.4建立胃癌模型
3.4.1配置细胞悬液
将BGC-823人胃癌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用高糖DMEM配置成单细胞悬液3ml,细胞总量约为2×108个。
3.4.2皮下注射胃癌细胞
在无菌操作台中,用耳标钳在裸鼠右耳靠近头皮处打耳号,在27只裸鼠的背部右下方靠近右下肢处注射BGC-823细胞悬液0.1ml/只,剩余4只裸鼠在同样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5分组及给药
3.5.1分组
建模后,每日观察裸鼠状态,称重,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记录数据。待肿瘤直径达到8mm以上时(约2周),以肿瘤直径/体积为第一要素,裸鼠体重为第二要素进行分组:干膏高剂量组7只,干膏中剂量组7只,干膏低剂量组7只,阴性对照组(荷瘤生理盐水组)6只,空白对照组4只。每组肿瘤直径平均值接近,每组都有大、小肿瘤。
3.5.2给药
1ml注射器吸取干膏溶液0.4ml,换上9号灌胃针头,对各组裸鼠进行灌胃,其中阴性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不灌胃。每隔24h灌胃一次,连续灌胃至裸鼠自然死亡。
3.6移植瘤的观察
每日记录裸鼠体重及肿瘤长短径,观察每组裸鼠精神状态及活动程度。
4.肠道菌群检测
裸鼠开始灌胃后,每日用EP管收集裸鼠的粪便,做好标记,置于-80℃冰箱保存。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裸鼠死亡前一天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16sDNA测序,扩增区域为v3-v4。
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采用秩和检验对生存时间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对灌胃前后肿瘤体积差进行分析,重复测量对时间和灌胃剂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6.结果
6.1气质联用检测16款“中药房混合味”的“经久老茶叶”挥发性气体成分,与其他中药挥发性气体成分比较后发现,主要成分跟当归和白芍相同较多,主要成分跟当归相同的有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β-罗勒烯,跟白芍相同的有β-蒎烯、β-月桂烯、β-罗勒烯,因此根据其气味近似程度,把具有“中药房混合味”的“经久老茶叶”命名为“归芍茶”。
6.2采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对4种“归芍茶”和2种当年同类新茶进行检测发现,每种“归芍茶”中各子款的图谱数据基本一致,并且每种当年同类新茶中各子款的图谱数据也基本一致。图1示出了每种茶的其中一个子款的图谱,每种茶的其他子款的图谱数据也基本一致。
请结合图1和表1,相对于当年同类新茶,“归芍茶”的主要成分共同新出现和显著增加23种,共同消失和显著减少12种。
其中气质联用检测新出现和显著增加主要成分主要包括:4-松油醇、6-甲基-5-庚烯-2-酮、α-柠檬烯、α-松油烯、β-月桂烯、β-罗勒烯、β-蒎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Vitispirane、十三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罗汉柏烯、羟基二氢鸡蛋果素、2,6-二叔丁基-1,4-苯醌、β-桉叶烯、壬基环己烷、Methyl2-endo-Acetamidobicyclo[2.2.1]heptane-2-exo-carboxylate、2-甲基十五烷、5,6-二氢-5,6-二甲基苯并[c]噌啉、3-甲基十六烷及十九烷;消失和显著减少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芳樟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2-甲基丙酸-3-羟基-2,2-二甲基-1-(2-羟基-1-甲基乙基)戊基酯、甲基-N-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δ-杜松烯、1,1-二苯基-2-甲基丙烯及2,3-二氢-1-甲基-3-苯基-1H-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著减少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和茶碱。
表1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化合物 当年新茶 归芍茶 归芍茶与当年新茶比较的变化幅度/%
咖啡因/% 2.90 0.17 -94.1
茶碱/% 0.03 <0.01 >-100
6.3选择4款归芍茶中新出现和显著增加成分含量最高的1款(云南勐海春福润茶叶公司“春福润牌”30年以上云南茶砖),即图1中4号,减压浸提,得到干膏79克,出膏率 为11.3%。
6.4在裸鼠建立胃癌模型,采用归芍茶干膏溶液灌胃
6.4.1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0.05),第七天时抑制效果最显著,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6.4.2低剂量组肿瘤增长最迅速,如表2、表3和图5所示。
表2各组裸鼠自然死亡时和开始灌胃时肿瘤的体积差
Report
肿瘤体积差
表3肿瘤体积差方差分析结果
ANOVA
肿瘤体积差
注:表中的看第一行Between Groups(p=0.004),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间肿瘤体积差有统计学差异。
6.4.3生存时间分析表明,各组间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低剂量组存活时间最长,说明低剂量组可以延长带瘤生存时间。高剂量组1天后所有裸鼠死亡,说明高剂量组具有急性毒性作用,如表4、表5和表6所示。
表4各组生存时间
Report
给药后生存时间(天)
表5各组生存时间秩和检验结果
Ranks
表6秩和检验结果
Test Statisticsa,b
a.Kruskal Wallis Test
b.Grouping Variable:group
注:表中的看第一行Asymp.Sig(p=0.000),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存活时间有统计学差异。
6.4.4总之,高剂量组由于干膏浓度过大,具有急性毒性作用。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但不能延长生存时间。低剂量组虽然肿瘤生长更快,但可以显著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6.5肠道菌群
6.5.1首先研究群落生态学中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单样品的多样性分析(Alpha多样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其中Chao说明群落分布丰度,Shannon说明群落分布多样性,由图6可看出,正常组菌落丰度和多样性在种瘤后明显减少,种瘤后再灌胃归芍茶干膏,菌落丰度和多样性回复,其中,中浓度组菌落丰度和多样性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低 浓度组菌落丰度和多样性高于正常水平。
6.5.2接着进行物种分类分析,可以得知样品在各分类水平上的分类学比对情况,包括样品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和相对丰度。由图7的中的聚类图a可以看出,正常组和中剂量组的微生物种类和丰度最相似,其次是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其他几组均不同,说明正常组在种瘤后肠道菌群的微生物种类和丰度发生明显改变,灌胃干膏后,微生物种类和丰度发生回复,其中,中浓度组基本回复到正常。由热图b、GraPhlAn绘制的分类和系统发育信息可视化图c可知,丰度前100个物种集中的门为:BACTEROIDETES、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和VERRUCOMICROBIA,丰度最高的细菌的属包括:Bacteroides、Falsiporphyromonas、Coprobacter、Prevotella、Clostridium XlVa、Alistipes等。
6.5.3然后进行PCA分析(属于多维度分析),其中BC是正常组(即空白对照组),NC是肿瘤组(即阴性对照组),M是中剂量组,L是低剂量组。由图8可知,正常组和中剂量组最相似。
6.5.4如图9所示,进一步进行PCoA分析(属于多样品相似度分析),说明正常组和中剂量组最相似。
6.5.5如图10所示,然后进行菌群丰度差异分析,发现各组间菌群差异如下,红色为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菌群。BC和NC间显著差异的属的菌群为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NC和M显著差异为Comamonas。NC和L显著差异为Prevotella、Pseudoflavonifractor、Flavonifractor、Butyrivibrio、Methanothrix。BC和M显著差异为Neisseria、Chelativorans、Cellulomonas、Dyella、Gp7。BC和L显著差异为Pseudomonas、Nitrososphaera、Gp7、Cellulomonas、Neisseria、Methanospirillum、Terrimonas、Pseudoxanthomonas、Dyella、Pseudolabrys。L和M间没有差异。
结果说明:
NC组和BC组相比,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菌群丰度显著下调(P<0.05),M组和NC相比显著改变的菌群Comamonas虽然在N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的改变,但轻微下调。推测NC组肿瘤生长的原因是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菌群丰度显著下调和Comamonas基本不变。
M组中菌群丰度显著升高的是Comamonas(P<0.05),BC组显著高于NC组的菌群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的丰度基本在M组中都上调,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推测M组抑制肿瘤生长是通过显著上调Comamonas和回复BC组显著高于NC组的菌群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的丰度实现的。
L组中,BC组显著高于NC组的菌群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的丰度不但没有上调,反而下降,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M组显著高于NC组的Comamonas保持不变,没有像M组那样显著上调,因此推测L组肿瘤生长迅速的原因是Comamonas丰度不变和BC组显著高于NC组的菌群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的丰度下调。
L组和NC组相比显著上调的菌群Prevotella、Pseudoflavonifractor、Flavonifractor、Butyrivibrio、Methanothrix,但没有回复到BC水平,而这些菌群在M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的改变,因此推测这些菌群可以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Nitrososphaera、Pseudomonas、Gp7、Terrimonas、Cellulomonas、Methanomassiliicoccus、Haemophilus的显著下调,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相当于抑癌菌属。显著上调Comamonas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也相当于抑癌菌属。显著上调Prevotella、Pseudoflavonifractor、Flavonifractor、Butyrivibrio、Methanothrix可以延长带瘤生存时间,相当于抑癌菌属。
6.5.6如图11所示,接着基于COG和KEGG进行菌群的功能分析,发现菌群功能也是BC和M组最相近,其次为L组,都和NC组差别最大。菌群功能最主要集中在Carbohydratetransport and metabolism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Amino acid transport andmetabolism氨基酸运输和代谢、Membrane Transport膜运输、Replication,recombinationand repair复制、重组和修复、Transcription转录、Translation,ribosomal structureand biogenesis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转化、Cell wall/membrane/envelopebiogenesis细胞壁/膜/信封生源论、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通常功能预测、Function unknown未知功能。
6.5.7如图12所示,最后基于COG和KEGG进行的分组间菌群功能差异比较,发现P<0.05的菌群功能如下:
NC组菌群高表达的功能为Carbohydrate Metabolism碳水化合物代谢、Transcription转录、Membrane Transport膜运输,说明菌群通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转录和膜运输,达到促进肿瘤发生和生长的作用。
L组菌群高表达的功能为Coenzyme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辅酶运输和代谢、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翻译后修饰、Environmental Adaptation环境适应、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辅酶因子和维生素代谢、Folding,Sorting andDegradation折叠,排序和退化、Metabolism of Terpenoids and Polyketides多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的代谢、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多糖生物合成和代谢,说明菌群通过增加辅酶运输和代谢、翻译后修饰、环境适应、辅酶因子和维生素代谢、折叠,排序和退化、多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的代谢、多糖生物合成和代谢,达到延长带瘤生存时间的作用。
德国科学家奥托·瓦伯格(Otto Warburg)在上世纪20年代发现:癌细胞比其他细胞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葡萄糖来促进自身快速生长,然而这些葡萄糖主要是通过糖酵解途径在细胞内被利用。正常细胞只有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糖酵解,而肿瘤细胞即使在不缺氧的情况下也优先进行糖酵解,消耗更多的葡萄糖和产生更多的乳酸,这就是著名的Warburg效应。研究发现Warburg效应跟肿瘤细胞旺盛的生长需求有关,糖酵解不仅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提供能量,而且还为其脂肪酸和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我们的菌群功能差异比较结果完全符合肿瘤代谢的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测茶样和与所述待测茶样同类的新茶粉碎成粉料,置于检测容器中,使用气体吹扫,捕集吹扫气体;
步骤二:使用气质联用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4-松油醇、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以及β-罗勒烯的含量;以同类的新茶作为对照,所述归芍茶中同时含有4-松油醇、β-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以及β-罗勒烯;
还包括: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如下十八种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含量:6-甲基-5-庚烯-2-酮、α-柠檬烯、α-松油烯、α-水芹烯、Vitispirane、十三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罗汉柏烯、羟基二氢鸡蛋果素、2,6-二叔丁基-1,4-苯醌、β-桉叶烯、壬基环己烷、甲基-2-内-乙酰氨基[2.2.1]庚烷基-2-外-羧酸酯、2-甲基十五烷、5,6-二氢-5,6-二甲基苯并[c]噌啉、3-甲基十六烷以及十九烷;以同类的新茶作为对照,所述归芍茶满足上述十八种成分中的至少九种成分新出现或含量显著升高;
还包括:检测所述吹扫气体中的如下十种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含量:芳樟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2-甲基丙酸-3-羟基-2,2-二甲基-1-(2-羟基-1-甲基乙基)戊基酯、甲基-N-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δ-杜松烯、1,1-二苯基-2-甲基丙烯及2,3-二氢-1-甲基-3-苯基-1H-茚;以同类的新茶作为对照,所述归芍茶满足上述十种成分中的至少五种成分消失或含量显著降低;
还包括:将待测茶样和同类的新茶粉碎成粉料,加入容器中,加入提取液进行震荡浸提,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作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供试品溶液中咖啡因和茶碱的含量;以同类的新茶作为对照,所述归芍茶中咖啡因以及茶碱的含量都显著减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待测茶样冲泡后进行气味检测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的粒径不大于20目;所述提取液含有70%甲醇、29.7%水和0.3%乙酸;所述过滤是使用0.45μm的滤膜过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条件:色谱柱为250mm×4.6mm、5μm的C18柱,流动相A:0.2%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0.2%乙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是将待测茶样粉碎成不大于20目的粉料,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将密闭容器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所述密闭容器的胶塞开设有两个开口,将吹扫氮气从其中一开口引入瓶底,用流量计调节氮气流量为150mL/min,另一开口用于吹扫气体的排出,在该排出口连接活性碳管采样管,用于捕集吹扫气体,动态顶空分离,将采样管中活性炭取出后加入二硫化碳溶液进行解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归芍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气质联用检测的条件:吸取二硫化碳解析液,手动进样;气相进样口模式为分流模式,分流比5:1;进样口温度250℃;载气He,载气为恒流模式,柱流速1.0mL/min,平均线速37cm/sec;分析柱为30m×250μm×0.25μm的毛细石英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60℃,保持3min,以5℃/min升至150℃,保持10min,再以5℃/min升至250℃,保持9min,共计60分钟;离子源温度230℃,质谱传输线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30-550amu。
CN201710042820.0A 2017-01-20 2017-01-20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6770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2820.0A CN106770794B (zh) 2017-01-20 2017-01-20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PCT/CN2017/088029 WO2018133302A1 (zh) 2017-01-20 2017-06-13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2820.0A CN106770794B (zh) 2017-01-20 2017-01-20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0794A CN106770794A (zh) 2017-05-31
CN106770794B true CN106770794B (zh) 2019-04-02

Family

ID=5894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2820.0A Active CN106770794B (zh) 2017-01-20 2017-01-20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0794B (zh)
WO (1) WO2018133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3433A (zh) * 2020-04-20 2020-07-14 浙江大学 一种蔬菜植物中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
US11760169B2 (en) 2020-08-20 2023-09-19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articul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lfaction sensors
US12017506B2 (en) 2020-08-20 2024-06-25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assenger cabin ai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881093B2 (en) 2020-08-20 2024-01-23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moking in vehicles
US11636870B2 (en) 2020-08-20 2023-04-25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moking ces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32080B2 (en) 2020-08-20 2024-03-19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Diagnostic and recircula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828210B2 (en) 2020-08-20 2023-11-28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ehicles using olfaction
US11813926B2 (en) 2020-08-20 2023-11-14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Binding agent and olfaction sensor
US11760170B2 (en) 2020-08-20 2023-09-19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Olfaction sensor preserv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4860A (en) * 1980-12-20 1982-06-30 Aoi Ono Stationary phase liquid for xylenol analy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
RU2267115C2 (ru) * 2003-06-23 2005-12-27 ОАО "Фармстандарт-Лексредства" Способ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става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ых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препаратов жаропонижающего, аналгезирующего, противопростуд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CN101058548B (zh) * 2006-04-18 2010-07-21 上海诺德生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氨酸制备方法
CN101634647B (zh) * 2009-08-25 2011-11-02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顶空样品吸附解析装置
CN101701947A (zh) * 2009-11-20 2010-05-0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天然芳香产物中痕量芳香成分的检测方法
CN101766240B (zh) * 2010-01-06 2012-08-29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方法
CN101806783A (zh) * 2010-05-07 2010-08-1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桑茶或桑叶中活性组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KR101387872B1 (ko) * 2011-05-11 2014-04-22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생물 검체 내 카페인 및 카테킨을 동시분석하는 방법
CN104958300B (zh) * 2013-11-03 2018-02-27 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索茶碱注射液
CN103609781A (zh) * 2013-12-16 2014-03-05 河南羚锐正山堂养生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参桂圆养生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2389B (zh) * 2014-06-17 2016-08-24 红河学院 一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普洱茶gc指纹图谱试验方法
KR20160109332A (ko) * 2015-03-11 2016-09-21 주식회사 진생사이언스 가열처리 인삼, 어성초, 자소엽, 및 녹차엽으로 구성된 조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탈모 방지 및 발모 촉진 효과를 갖는 조성물
CN105606751A (zh) * 2016-01-11 2016-05-25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顶空技术和gc-ms检测茶树挥发物的方法
CN106323719B (zh) * 2016-11-08 2019-12-10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灰兜巴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0794A (zh) 2017-05-31
WO2018133302A1 (zh) 2018-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0794B (zh) 归芍茶的检测方法
CN102150704B (zh) 一种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Angulo-López et al. Guava (Psidium guajava L.) fruit and valor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by-products
Yang et al. Comparison of phenolics, flavonoids, and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ear sections of sweet corn (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
Monka et al. Morphological and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of quince (Cydonia oblonga Mill.) and Chinese quince fruit (Pseudocydonia sinensis Schneid.).
Zhang et al.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Cucumis melo L. Seeds and Whole Fruit and Their Metabolite Profiling Using HPLC and GC‐MS
CN105535112A (zh) 桑叶、桑椹降糖药用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配方
Michelina et al. FT-IR and GC-MS analyses of an antioxidant leaf essential oil from sage plants cultiva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obacco production
Steger et al. Coffee leaf tea from El Salvador: On-site production considering influences of processing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CN103222486B (zh) 对柑桔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00083571A (ko) 방사선 조사에 의해 항산화성이 증가된 칠면초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칠면초 추출물
CN106880047A (zh) 抗氧化的保健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hmood et al. The effect of active compounds and trace element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fruit on some liver enzymes in humans
CN106924441A (zh) 归芍茶的应用
Zarate-manicad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Lubeg (Syzygium lineatum (DC). Merr & LM Perry) Species in Apayao
Koczka et al.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ginkgo teas
CN105394515A (zh) 一种凤尾菇-香蒲固态发酵功能饮品及制备方法
CN109045081A (zh) 赤苍藤的提取方法及利尿作用
CN108201122A (zh) 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Ikpa et al. Evaluation of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 vitro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Cyathea latebrosa leaves
CN105454957A (zh) 一种金顶侧耳-香蒲固态发酵功能饮品及制备方法
Aich COMPARATIVE STUDY ON NUTRITIONAL CONTENT, PHYTOCHEMICALS PROPERTIES AND BIOACTIVITY OF GREEN BANANA PULP AND PEEL
Gaol et al. Antidiabetic activity and immunostimulant potential of bosibosi (Timonius flavescens (Jacq) Baker) leaves ethanol extract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
CN103918801B (zh) 黄榆籽油在制备抗疲劳调和油中的应用
Rana et al. Effect of Stereospermum personatum, Senna obtusifolia and Amomumsubulatum extract in Hypoglycemia on Swiss Albino mice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