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0764B -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0764B
CN106770764B CN201611192215.3A CN201611192215A CN106770764B CN 106770764 B CN106770764 B CN 106770764B CN 201611192215 A CN201611192215 A CN 201611192215A CN 106770764 B CN106770764 B CN 106770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aeoniflorin
reference substance
benzoic acid
hydroxyl ra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22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0764A (zh
Inventor
胡小锋
童艳
刘方
时秀英
姜艳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ase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ase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ase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ase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922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0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0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0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重现性良好、稳定性良好,可以用来检测血必净注射液中间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的含量,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人民群众是生活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必净中间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的检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血必净注射液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红花、川芎、丹参和当归等,功能主治为化瘀解毒,用于温热类疾病见发热、喘促、心悸、烦燥等瘀毒互结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可用于肾脏、肺部、心血管、脓毒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DOS)、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疾病。
血必净注射液包含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丹参五味中药材成分,由各药材饮片经适当的工艺加工,制成红花提取物、川丹当提取物、赤芍提取物,提取物经混合工序,制得血必净中间体,再配以其他辅料,经多步生产工序,最终制成血必净注射液。
血必净中间体作为制剂生产的中间环节,其质量监控一直是制剂生产的关键环节,而其中功效成分的监控既能表征工艺的稳定性,更是中间体质量优劣的直接反映。
血必净中间体包含三种功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目前三种成分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液相色谱条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功效成分含量测定无法同步进行,试剂、耗材费用消耗大、人工占用时间长、检测周期长。
本发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采用同一个液相色谱条件,通过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以“一测多评”方法同时测定血必净中间体中所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经与原方法结果比对,准确度与精密度相当,但克服了原方法检测周期长、试剂耗材费用高等弊端,节约了试剂、耗材、人工成本,缩短了检测周期,能更为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含量,且更加节省试剂耗材费用,节约人工成本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血必净中间体功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a、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芍药苷对照品、阿魏酸对照品、苯甲酸对照品适量,置V1体积容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混标浓溶液;将混标浓溶液进行七步梯度稀释,使得各步稀释后的标准溶液中各成分浓度分别在供试品限度浓度的40%、60%、80%、100%、120%、140%、160%。
b、各组分校正因子计算:
采用两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取步骤a中制得的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以各成分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将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苯甲酸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除以芍药苷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2)按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测定供试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a、对照品工作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置V2体积容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CR的对照品工作溶液。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移取体积V3为供试品,置体积为V4的容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体积为V5的此溶液,置体积为V6的容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c、测定方法:分别精密量取体积为V7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校正因子,按下述公式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式中:X——供试品中各成分的含量,mg/ml
C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浓度,mg/ml
A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3)液相色谱条件:照高效液液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
流动相:以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体积比:(10:90-30:70),
流速:0.8-1.2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本发明采用一个色谱条件,只需配制一个成分的对照品溶液,根据已确定的校正因子,即可测定出供试品中其他三种成分的准确含量,节省了其他对照品的使用以及液相检测过程中有机试剂的消耗,缩短了样品的检验周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检测方法是经过筛选获得的,筛选过程如下:
实验一:方法精密度实验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0.4mg/ml的对照品工作溶液。精密移取供试品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已确定的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按校正因子法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6份供试品溶液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0%。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1对照品溶液响应因子测试结果
表2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试验人员A)
表3芍药苷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
表4阿魏酸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
表5苯甲酸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
结论:由上表可知,6份供试品溶液羟基红花黄色素A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芍药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阿魏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苯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标准偏差为2.0%,小于规定的5.0%,重复性符合验证要求。
实验二:方法准确度实验
回收率样品溶液1的制备:取已知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浓度的血必净中间体0.5ml,置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1.6m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溶液、8.0mg/ml芍药苷对照品溶液、0.16mg/ml阿魏酸对照品溶液、0.16mg/ml苯甲酸对照品溶液各0.5ml,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回收率样品溶液1,按上述方法平行制备3份。
回收率样品溶液2的制备:取已知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浓度的血必净中间体0.5ml,置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2.0m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溶液、1.2mg/ml芍药苷对照品溶液、0.2mg/ml阿魏酸对照品溶液、0.2mg/ml苯甲酸对照品溶液各0.5ml,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回收率样品溶液2,按上述方法平行制备3份。
回收率样品溶液3的制备:取已知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浓度的血必净中间体0.5ml,置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2.5m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溶液、1.3mg/ml芍药苷对照品溶液、0.25mg/ml阿魏酸对照品溶液、0.25mg/ml苯甲酸对照品溶液各0.5ml,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回收率样品溶液3,按上述方法平行制备3份。
将这9份回收率样品溶液按精密度实验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测定结果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要求回收率应在90.0%-110.0%之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0%。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一:
公式二:
式中:CR——对照品溶液的浓度,μg/ml
AR——对照品溶液中主成分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的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羟基红花黄色素A1.28,阿魏酸2.46,苯甲酸4.03)
CX——回收率样品溶液中各成分浓度,μg/ml
C1——配制回收率样品溶液所用的相应对照品溶液浓度,μg/ml
C2——血必净中间体中各成分的浓度,μg/ml
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6对照品溶液响应因子试验结果
表7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准确度试验结果
表8芍药苷含量测定准确度试验结果
表9阿魏酸含量测定准确度试验结果
表10苯甲酸含量测定准确度试验结果
结论:由上表可知,9份样品的回收率均在90.0%-110.0%之间,羟基红花黄色素A测定结果的RSD为2.0%,芍药苷测定结果的RSD为3.0%,阿魏酸测定结果的RSD为3.5%,苯甲酸测定结果的RSD为2.7%,各成分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规定的5.0%,准确度测定结果符合验证要求。
实验三:待测溶液稳定性实验
按本发明已确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0天、2天、4天后取样,按给定色谱条件进样,以芍药苷为基准物按相对校正因子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各时间点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5.0%。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11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12芍药苷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13阿魏酸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14苯甲酸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结论:由上表可知,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0天、2天、4天后,各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2.6%,芍药苷为1.6%,阿魏酸为2.6%,苯甲酸为3.0%,小于规定的5.0%,符合验证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对照品混合溶液典型图谱
附图2:实施例1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典型图谱,出峰顺序: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
附图3:实施例2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典型图谱,出峰顺序: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
附图4:实施例3供试品溶液检测结果典型图谱,出峰顺序: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血必净中间体功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液相色谱条件:
照高效液液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20:80);
流速:1.0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2)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a、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140μg/ml、160μ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标准曲线溶液;
芍药苷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约2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芍药苷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1.0ml、1.5ml、2.0ml、2.5ml、3.0ml、3.5ml、4.0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芍药苷的标准曲线溶液;
阿魏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阿魏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阿魏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苯甲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苯甲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苯甲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苯甲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b、采用两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取步骤a中制得的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溶液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以各成分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5—表22;将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苯甲酸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除以芍药苷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结果见表23。
表15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1)
表16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2)
表17芍药苷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1)
表18芍药苷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2)
表19阿魏酸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1)
表20阿魏酸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2)
表21苯甲酸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1)
表22苯甲酸标准曲线制备试验结果(仪器2)
表23各成分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校正因子测定结果汇总
(3)按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测定供试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a、对照品工作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0.4mg/ml的对照品工作溶液。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移取供试品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c、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校正因子,按下述公式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式中:X——供试品中各成分的含量,mg/ml
C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浓度,mg/ml
A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结论:
1、校正因子确定后,进行血必净中间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测定时,则无需采用三种不同的液相条件,分别配制对照品溶液,仅需配制一份供试品溶液,一份单一成分的对照品溶液,即可完成中间体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简化了试验步骤,克服了原方法的弊端。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血必净中间体功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液相色谱条件:
照高效液液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10:90);
流速:0.8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2)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a、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140μg/ml、160μ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标准曲线溶液;
芍药苷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约2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芍药苷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1.0ml、1.5ml、2.0ml、2.5ml、3.0ml、3.5ml、4.0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芍药苷的标准曲线溶液;
阿魏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阿魏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阿魏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苯甲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苯甲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苯甲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苯甲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b、采用两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取步骤a中制得的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溶液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以各成分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将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苯甲酸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除以芍药苷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结果见表24。
表24各成分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校正因子测定结果汇总
(3)按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测定供试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a、对照品工作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0.4mg/ml的对照品工作溶液。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移取供试品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c、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校正因子,按下述公式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式中:X——供试品中各成分的含量,mg/ml
C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浓度,mg/ml
A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结论:
1、校正因子确定后,进行血必净中间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测定时,则无需采用三种不同的液相条件,分别配制对照品溶液,仅需配制一份供试品溶液,一份单一成分的对照品溶液,即可完成中间体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简化了试验步骤,克服了原方法的弊端。检测结果色谱图见:附图3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血必净中间体功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液相色谱条件:
照高效液液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30:70);
流速:1.2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2)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a、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140μg/ml、160μ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标准曲线溶液;
芍药苷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约2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芍药苷约2.0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1.0ml、1.5ml、2.0ml、2.5ml、3.0ml、3.5ml、4.0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芍药苷的标准曲线溶液;
阿魏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阿魏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阿魏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苯甲酸标准曲线溶液制备:取苯甲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每毫升含苯甲酸约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溶液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分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制得分别含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苯甲酸的标准曲线溶液;
b、采用两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取步骤a中制得的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溶液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以各成分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将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苯甲酸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除以芍药苷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结果见表25。
表25各成分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校正因子测定结果汇总
(3)按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测定供试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a、对照品工作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0.4mg/ml的对照品工作溶液。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移取供试品1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c、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步骤(1)给定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校正因子,按下述公式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式中:X——供试品中各成分的含量,mg/ml
C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浓度,mg/ml
A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结论:
1、校正因子确定后,进行血必净中间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测定时,则无需采用三种不同的液相条件,分别配制对照品溶液,仅需配制一份供试品溶液,一份单一成分的对照品溶液,即可完成中间体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简化了试验步骤,克服了原方法的弊端。检测结果色谱图见:附图4
实施例4、实施例1-3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原标准方法结果比对:
选取10份不同批号的血必净中间体,分别采用实施例1-3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外标法(各成分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原标准方法测定其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结果见表26-29。
表26羟基红花黄色素A方法比对试验结果
表27药苷方法比对试验结果
表28阿魏酸方法比对试验结果
表29苯甲酸方法比对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确定的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与现有质量标准中方法对同一样品中所含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的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均小于5.0%,即无明显偏差,校正因子法(一测多评法)法这一替代方案能实现对样品中多指标成分的准确定量。

Claims (4)

1.一种血必净中间体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芍药苷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a、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芍药苷对照品、阿魏酸对照品、苯甲酸对照品适量,置容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得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混标浓溶液;将混标浓溶液进行七步梯度稀释,使得各步稀释后的标准溶液中各成分浓度分别在供试品限度浓度的40%、60%、80%、100%、120%、140%、160%;
b、各组分校正因子计算:
采用两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取步骤a中制得的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以各成分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将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苯甲酸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除以芍药苷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步骤二:按校正因子法测定供试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a、对照品工作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置容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得含芍药苷浓度为CR的对照品工作溶液;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移取供试品,置容量瓶中,加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c、测定方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混标工作溶液、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步骤一中确定的校正因子,按下述公式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含量,
式中:X——供试品中各成分的含量,mg/ml
C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浓度,mg/ml
AR——对照品工作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
AX——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峰面积
F——各成分相对芍药苷的校正因子
其中,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体积比10:90-30:70,
流速:0.8-1.2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所述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苯甲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体积比:20:80
流速:1.0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10:90
流速:0.8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醋酸水溶液,1000ml水中加入36%冰醋酸水溶液5ml,体积比:30:70,
流速:1.2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20μl,
运行时间:60min。
CN201611192215.3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Active CN106770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215.3A CN10677076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215.3A CN10677076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0764A CN106770764A (zh) 2017-05-31
CN106770764B true CN106770764B (zh) 2019-05-14

Family

ID=5889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215.3A Active CN10677076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0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2230B (zh) * 2019-09-29 2021-07-27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种血必净注射液中多个小分子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CN113116909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血必净成分在制备用于调节脓毒症的药物上的用途
CN111429978B (zh) * 2020-03-20 2022-12-16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快速发现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072A (zh) * 2007-01-18 2007-08-0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血必净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32217A (zh) * 2008-07-11 2008-12-3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血必净君药提取物的干燥方法
CN103940773A (zh) * 2014-04-09 2014-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快速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吐温-80含量的方法
CN104297375A (zh) * 2014-10-23 2015-01-2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血必净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072A (zh) * 2007-01-18 2007-08-0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血必净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32217A (zh) * 2008-07-11 2008-12-3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血必净君药提取物的干燥方法
CN103940773A (zh) * 2014-04-09 2014-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快速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吐温-80含量的方法
CN104297375A (zh) * 2014-10-23 2015-01-21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血必净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PLC法同时测定血必净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张音員慧;《光谱实验室》;20130930;第30卷(第5期);第2305-2308页
HPLC测定血必净注射液内11种主要成分;冀兰鑫等;《中国中药杂志》;20100930;第35卷(第10期);全文
血必净注射液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陈向梅等;《药物分析杂志》;20120531;第32卷(第5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0764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0764B (zh) 一种血必净中间体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4502518B (zh)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4007221B (zh)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5467059A (zh) 一种治疗血尿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5467023B (zh) 一种uplc测定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及四种二萜内酯的方法
CN104777249A (zh) 测定止咳枇杷糖浆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
CN108828120A (zh) 一种采用hplc法测定金银花活性组分的方法
CN101520444A (zh) 一种鉴别华南忍冬和金银花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62374A (zh) 益气补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4374844A (zh) 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20103B (zh) 六味地黄丸中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09856270A (zh) 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华盖散配方颗粒中7个指标成分的方法
CN101816715B (zh) 使用hplc法测定肾衰宁胶囊中丹参素含量的方法
CN102590435B (zh) 西帕依固龈液质量检测方法
CN109001305B (zh) 一种健儿清解液的检测方法
CN114034794B (zh) 一种清热解毒口服液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
CN103175910A (zh) 一种甘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4345108B (zh) 一种清肝片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CN106950289B (zh) 一种冠心舒通胶囊一测多评含量检测方法
CN115575541A (zh) 一种银黄二陈合剂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测定方法
CN105823830B (zh) 一测多评法测定益心复脉颗粒中丹酚酸b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
CN108548885A (zh) 二维液相色谱检测复方南星止痛膏的方法
CN111948331B (zh) 一种无糖型清肝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HAN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ephaeline and emetine in ipecac and its preparations using RP-HPLC
CN102680593A (zh) 乐脉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Tong Yan

Inventor after: Liu Fang

Inventor after: Shi Xiuy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Yanchun

Inventor before: Hu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Tong Yan

Inventor before: Liu Fang

Inventor before: Shi Xiuyi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Yanch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