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6188A -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6188A
CN106716188A CN201580052329.5A CN201580052329A CN106716188A CN 106716188 A CN106716188 A CN 106716188A CN 201580052329 A CN201580052329 A CN 201580052329A CN 106716188 A CN106716188 A CN 106716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m
wavelength
layer
bas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3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6188B (zh
Inventor
山田直良
佐藤宏
佐藤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049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5176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716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6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6Micro- or nano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其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且光损失较少。并提供高亮度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1D)具有包含由激发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LR、LG)的量子点(30A、30B)的波长转换层(30),波长转换层(30)至少在一面具备基材薄膜(11、21)而成,基材薄膜(11、21)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

Description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作LCD)等平板显示器作为耗电量小且节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逐年扩大。液晶显示装置至少由背光源和液晶盒构成,通常还包括背光侧偏振片、观察侧偏振片等部件。
近年来,以提高LCD的颜色再现性为目的,在背光单元的波长转换部件中具备将量子点(也称作Quantum Dot、QD、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而包含的波长转换层的结构受到关注(参考专利文献1)。波长转换部件为将从面状光源入射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而作为白色光射出的部件,在将上述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而包含的波长转换层中,能够利用发光特性不同的两种或三种量子点由从面状光源入射的光激发而所发出的荧光来体现白色光。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为高亮度,而且半值宽度较小,因此使用量子点的LCD的颜色再现性优异。通过使用这种量子点的三波长光源技术的推进,颜色再现区域从当前的TV标准(FHD、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 e))比从72%扩大至100%。
量子点中存在如下问题,若接触氧,则因光氧化反应而发光强度降低。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为了从氧等中保护量子点而在包含量子点的层上层叠阻氧膜。
阻氧膜通常已知有如下方式:通过使用具有阻氧性的基材来作为夹持包含量子点的层的基材薄膜而将基材本身用作阻氧膜的方式;及通过在基材薄膜的表面层叠具有阻氧性的无机层或有机层而赋予阻氧性的方式等。作为具有阻氧性的无机层,适合使用无机氧化物、无机氮化物、无机氧氮化物及金属等无机层。
在此,为了将根据基材薄膜的光损失设为最小限度,作为上述基材薄膜,要求透明性尽可能高的光学薄膜。基材薄膜的透明性通常用薄膜的总透光率来进行评价。总透光率是使用例如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雾度计NDH4000来测定的值。从而,作为基材薄膜,适合利用相对于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总透光率高的基材薄膜表面反射率降低的光学薄膜。在光学薄膜中,为了降低表面的反射率而采用在表面设置防反射层的方法,以及在表面设置的易粘结层等功能层中适当地调整折射率或膜厚的方法等。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1367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7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明确了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部件中,即使在使用了总透光率高的薄膜来作为上述基材薄膜的情况下,不仅有时背光单元的亮度不提高,而且有时导致亮度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且光损失较少的波长转换部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具备光损失较少的波长转换部件的高亮度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对用于制作波长转换层的基材薄膜重复进行深入研究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具备包含由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一种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而成,所述波长转换层至少在一面具备基材薄膜而成,该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积分球的光的吸收率是指如下被测定的值。将基材薄膜剪裁为2cm角之后,配置于Hamamatsu Photonics K.K.制造的绝对PL量子产率测定装置(C9920-02)的积分球内,并测定450nm激发光入射时的450nm中的检测光强度I。以同样的方式测定未将薄膜配置于积分球内的空白的450n m激发光的450nm中的检测光强度I0,根据下式计算基材薄膜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A1。
(式)A1=(I0-I)/I0
并且,总透光率设为使用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雾度计NDH2000并按照JIS K7136进行测定的值。
基材薄膜可以在表面包含易粘结层等表面改性层。
并且,基材薄膜还可以具备如阻氧层或光扩散层的功能层。该情况下,基材薄膜能够作为阻氧层或光扩散层的基材。
基材薄膜优选具备阻氧层,该阻氧层包含与基材薄膜的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接触而形成的至少一层无机层。作为这种无机层,可以举出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碳化物或铝氧化物的无机层。
并且,阻氧层可以在基材薄膜与无机层之间具备至少一层有机层,并且,可以在与无机层的基材薄膜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具备至少一层有机层。
在本说明书中,“无机层”是指将无机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层,优选为仅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层。相对于此,“有机层”是指将有机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层,是指优选有机材料占50质量%以上的层,更优选占80质量%以上的层,尤其优选占90质量%以上的层。
具备阻氧层的基材薄膜优选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4.0%,且总透光率小于92%。
基材薄膜在与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优选具备赋予凹凸结构的凹凸赋予层。并且,在与基材薄膜的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可以具备光扩散层。
基材薄膜优选在波长转换层的两个主表面所具备而成。
基材薄膜的平均膜厚优选为40μm以下。
在此,基材薄膜的平均膜厚是指将基材薄膜的不同的5点以上的膜厚进行平均的膜厚。基材薄膜的膜厚例如能够使用ANRITSU CORPORATION制造的电子测微计“K-402B”来进行测定。
作为基材薄膜,适合的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基材薄膜。
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具备:面状光源,射出一次光;上述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在面状光源上所具备而成;逆反射性部件,夹持波长转换部件并与面状光源对置配置;及反射板,夹持面状光源并与波长转换部件对置配置,波长转换部件将从面状光源射出的一次光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激发光而发出荧光,至少射出包含由所发出的荧光构成的二次光的光。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和与背光单元的逆反射性部件侧对置配置的液晶单元而成。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峰的“半值宽度”是指峰高度1/2上的峰的宽度。并且,将在430~48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蓝色光,将在500~60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绿色光,将在600~68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红色光。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是具备包含由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一种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而成的波长转换部件,在波长转换层的至少一面具备基材薄膜而成,所述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光损失较少的波长转换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的概略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概略结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的概略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概略结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为了容易进行识别而适当地变更各部的比例尺而示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如图1所示,背光单元2具备:面状光源1C,包括射出一次光(蓝色光LB)的光源1A和使从光源1A射出的一次光进行导光并射出的导光板1B;波长转换部件1D,在面状光源1C上所具备而成;逆反射性部件2B,夹持波长转换部件1D并与面状光源1C对置配置;及反射板2A,夹持面状光源1C并与波长转换部件1D对置配置,波长转换部件1D将从面状光源1C射出的一次光LB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激发光而发出荧光,并射出包括该荧光的二次光(LG、LR)及透射波长转换部件1D的一次光LB
如图2所示,波长转换部件1D具有包含由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波长转换层30的两面所具备的基板薄膜11、21,在基材薄膜11、21的波长转换层30侧的表面,具有有机层12a、22a和无机层12b、22b的阻氧层12、22与基材薄膜11、21接触形成。并且,基材薄膜11在与波长转换层30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具备赋予凹凸结构的凹凸赋予层13。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凸赋予层(消光层)13也具有光扩散层的功能。
波长转换层30在有机基体30P中分散有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红色光)LR的量子点30A和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绿色光)LG的量子点30B而成。另外,图2中量子点30A、30B为了容易进行识别而绘制成较大,但实际上,例如相对于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50~100μm,量子点的直径为2~7nm程度。
图1中,从波长转换部件1D射出的LB、LG、LR入射于逆反射性部件2B,所入射的各个光在逆反射性部件2B与反射板2A之间重复反射,且在波长转换部件1D中多次通过。其结果,在波长转换部件1D中,足够量的激发光(蓝色光LB)通过量子点30A、30B而被吸收,发出所需量的荧光(LG、LR),白色光LW从逆反射性部件2B体现并射出。
此时,根据波长转换部件1D中所包含的基材薄膜11、21的光损失,通过上述重复反射而被累计而变大。从而,如减少了波长转换层中所包含的量子点的使用量的背光单元,以重复的次数增加的方式设计的背光单元中,基材薄膜11、12中的光损失对白色光Lw的色泽或亮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使用于波长转换部件的量子点,若含有镉及硒的量子点,则在发光量子产率的高度或发光波长方面优异,且可以适合使用于波长转换部件,但从环境安全性的观点考虑,这些原材料的使用量受到严格的限制。从而,期待波长转换层中所包含的量子点的使用量降低。为了减少量子点的使用量且实现相同的色泽及亮度,需要重复更多的逆反射。即,基材薄膜11、12中的光损失需要设为极少。
另一方面,如“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一项中所陈述,以往,作为基材薄膜,要求尽可能透明性高的光学薄膜,一直使用的是总透光率高的基材薄膜。另外,为了提高总透光率而尝试对基材薄膜的表面实施反射防止处理。然而,本发明人等确认了,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部件中,即使在使用总透光率高的薄膜来作为基材薄膜的情况下,不仅有时背光单元的亮度不提高,而且有时会导致亮度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人等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本发明人等关于该理由如下进行了推测。
为了评价光学薄膜的透明性通常所使用的指标即总透光率是通过对薄膜照射光线且用透射薄膜的光量来定义的,透射光中包括根据薄膜表面上的光反射而产生的光损失和根据薄膜内的吸收而产生的光损失。
从而,根据反射而产生的光损失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即使根据吸收而产生的光损失非常小,总透光率也成为较低的值,通常情况下,这种薄膜透明性低,判断为作为光学薄膜并不优选。
然而,在波长转换部件中,如上所述,在逆反射性部件与反射板之间重复几次反射而体现白色光,因此在基材薄膜表面反射的光在其它部件上再次反射而不会成为光损失,而可以为了激发量子点而被利用。从而,即使基材薄膜表面上的反射在一定程度上较大,也不会导致背光单元的亮度降低。即,即使为总透光率较低的薄膜,有时也优选作为波长转换部件的基材薄膜。并且,即使是总透光率较高的薄膜,基材薄膜表面上的反射也较小,有时根据吸收而产生的光损失较大的薄膜并不优选作为波长转换部件的基材薄膜。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减少量子点的使用量且实现相同的色泽及亮度,需要重复更多的逆反射,因此有时基材薄膜表面上的反射也优选较大。即,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若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则薄膜表面上的反射变大,并提高逆反射的效率,能够以更少的量子点的使用量得到更高亮度的背光单元。
例如,作为光学薄膜而通常所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与同样通常所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膜相比表面的反射率较高,因此总透光率成为较低的值。尽管如此,本发明人等确认了在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而作为波长转换部件的基材薄膜的情况下,与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膜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亮度。
根据以上内容,本发明人等发现了波长转换部件的基材薄膜不是通过总透光率,而是必须按照后述方式将试样设置于积分球的内部而被测定的光的吸收率来评价透明性。在积分球的内部,在试样的表面反射的光也通过积分球再次反射,最终通过测定器而被检测,因此在该方法中不受试样表面上的反射的影响,而在重复几次反射的系统中能够准确地评价由试样所吸收的光量。
本发明人等经过重复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波长转换部件的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光的吸收率需要小于0.9%,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1D中,波长转换层30的两面所具备的基板薄膜11、21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
以下,关于波长转换部件1D的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
“波长转换部件”
(基材薄膜)
如上所述,使用于波长转换部件1D的基材薄膜11、21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基材薄膜11、21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优选小于0.7%,更优选小于0.5%。
并且,基材薄膜11、21的总透光率小于92%。发现了基材薄膜11、21的总透光率更优选为9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若使用通过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的薄膜,则薄膜表面上的光的反射率较高,在组装到波长转换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激发光通过波长转换层的次数,因此能够适当地维持LCD的显示颜色,一边抑制亮度降低,一边使波长转换层中的量子点的浓度降低,或者使波长转换层的厚度减小。
为了使波长转换层30中所包含的量子点30A、30B的浓度进一步降低,或者为了使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进一步减小,需要为了维持LCD的显示颜色而在背光单元的逆反射性部件2B设置多个棱镜片等通过设置增加光的逆反射的构件来进一步增加激发光通过波长转换层的次数。根据波长转换部件1D,即使激发光通过波长转换层的次数增加,基材薄膜11、21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也小于0.9%,因此不会使LCD的亮度大幅降低。
基材薄膜11、21可以是与波长转换层相邻或者直接接触的层,也可以作为后述的阻氧膜10或20的基材薄膜而被包含。并且,在波长转换部件1D中,波长转换层30的至少一个主表面由基材薄膜11或21支撑。在此,“主表面”是指在使用波长转换部件时配置于识别侧或背光侧的波长转换层的表面(正面、背面)。关于其它层或部件的主表面也相同。
如本实施方式,波长转换层30优选由基材薄膜11及21来支撑波长转换层30的正面和背面的主表面。
基材薄膜11、21的平均膜厚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下。如降低上述波长转换层30中所包含的量子点30A、30B的浓度的情况、或者减小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的情况,在增加光的逆反射的方式中,若基材薄膜的厚度较薄,则能够进一步降低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并能够抑制亮度降低,因此优选。并且,从波长转换部件的耐冲击性等观点考虑,优选基材薄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上。
并且,基材薄膜11、21在波长589nm中的面内延迟Re(589)优选为1000nm以下。更优选为5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nm以下。
在制作波长转换部件1D之后,当检测有无杂质或缺陷时,将两个偏振片配置于消光位置,其间插入波长转换部件进行观察,由此容易发现杂质或缺陷。若基材薄膜的Re(589)在上述范围,则在使用偏振片进行检查时,更容易发现杂质或缺陷,因此优选。
在此,在KOBRA 21ADH或WR(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Ltd.制造)中通过使波长589nm的光向薄膜法线方向入射而测定Re(589)。当选择测定波长λnm时,能够以手动方式更换波长选择薄膜,或者用程序等更换测定值而进行测定。
作为基材薄膜11、21,优选具有阻氧性的基材薄膜。作为这种基材薄膜,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包括具有环状烯烃结构的聚合物的薄膜及聚苯乙烯薄膜等而作为优选例。
(阻氧层)
基材薄膜11、21优选具备阻氧层12、22而成,该阻氧层12、22包含与波长转换层30侧的表面接触形成的至少一层无机层12b、22b。
如图2所示,阻氧层12、22可以在基材薄膜11、21与无机层12b、22b之间具备至少一层有机层12a、22a。有机层12a、22a可以设置于无机层12b、22b与波长转换层30之间。若层叠多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因此从提高耐光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阻氧层12、22是将基材薄膜11、21作为支撑体成膜于其表面而形成的。从而,由基材薄膜11、21和设置于其上的阻氧层12、22来构成阻氧膜10、20。在设置阻氧层12、20的情况下,基材薄膜优选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在波长转换部件1D中,与波长转换层30相邻的阻氧膜10、20中的层可以是无机层,也可以是有机层,无特别的限定。
阻氧膜10、20的透氧率优选为1.00cm3/(m2·day·atm)以下。在此,上述透氧率是在测定温度23℃、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使用透氧率测定装置(MOCO N INC.制造,OX-TRAN2/20:商品名称)来测定的值。阻氧膜10、20的透氧率更优选为0.10cm3/(m2·day·at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cm3/(m2·day·at m)以下。阻氧膜10、20优选具有阻断氧的阻气功能,而且具有阻断水蒸气的功能。
[无机层]
作为适合于阻氧层12、22的无机层12b、22b无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金属、无机氧化物、氮化物、氧化氮化物等各种无机化合物。作为构成无机材料的元素,优选硅、铝、镁、钛、锡、铟及铈,这些元素可以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无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铟合金、氮化硅、氮化铝及氮化钛。并且,作为无机层,可以设置金属膜,例如铝膜、银膜、锡膜、铬膜、镍膜及钛膜。
上述材料中,尤其优选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氧氮化物、硅碳化物或铝氧化物的无机层。包括这些材料的无机层与有机层的密合性良好,因此在无机层中有针孔的情况下,有机层也能够有效地填埋针孔,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
并且,从抑制阻氧层中的光的吸收的观点考虑,最优选氮化硅。
作为无机层的形成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利用例如能够使成膜材料蒸发或者飞散,并能够堆积于被蒸镀面的各种成膜方法。
作为无机层的形成方法的例子,可以举出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 orDeposition法、PVD法)和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 position法)等,所述物理气相沉积法包括:真空蒸镀法,将无机氧化物、无机氮化物、无机氧化氮化物、金属等无机材料进行加热而使其蒸镀;氧化反应蒸镀法,将无机材料用作原料,并通过导入氧气而使其氧化并蒸镀;溅射法,将无机材料用作靶原料,导入氩气及氧气,并通过进行溅射而使其蒸镀;及离子镀法,通过在等离子体枪中产生的等离子体束来加热无机材料而使其蒸镀;等,所述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形成氧化硅的蒸镀膜的情况下,将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原料。
无机层的厚度只要为1nm~500nm即可,优选为5nm~300nm,尤其更优选为10nm~150nm。这是因为相邻无机层的膜厚在上述范围内,因此能够提供可实现良好的阻隔性且抑制无机层中的光的吸收,且透光率更高的波长转换部件。
[有机层]
作为有机层,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07-290369号公报0020~0042段落、日本特开2005-096108号公报0074~0105段落。另外,有机层优选包含卡多聚合物(cardo polymer)。这是因为由此有机层与相邻的层的密合性变得良好,尤其与无机层的密合性也变得良好,能够实现进一步优异的阻气性。关于卡多聚合物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日本特开2005-096108号公报0085~0095段落。有机层的膜厚优选在0.05μm~10μm的范围内,其中,优选在0.5~10μm的范围内。在有机层根据湿式涂布法形成的情况下,有机层的膜厚在0.5~10μm的范围内,其中,优选在1μm~5μm的范围内。并且,在根据干式涂布法形成的情况下,有机层的厚度在0.05μm~5μm的范围内,其中,优选在0.05μm~1μ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根据湿式涂布法或干式涂布法形成的有机层的膜厚在上述范围内,因此能够使与无机层的密合性变得更好。
关于无机层、有机层的其它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日本特开2007-2903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096108号公报及US2012/0113672A1的记载。
(凹凸赋予层(消光层))
基材薄膜11、21在与波长转换层30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优选具备赋予凹凸结构的凹凸赋予层(消光层)。若基材薄膜具有消光层,则能够改善基材薄膜的粘连性及滑动性,因此优选。消光层优选为含有颗粒的层。作为颗粒,可以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金属等无机颗粒,或者交联高分子颗粒等有机颗粒等。并且,消光层优选设置于基材薄膜的与波长转换层相反侧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两面。
(光扩散层)
波长转换部件1D为了将量子点的荧光有效地导出到外部而可以具有光扩散功能。光扩散功能可以设置于波长转换层30的内部,也可以另外设置具有光扩散功能的层来作为光扩散层。
作为一种方式,也优选在波长转换层内部添加散射颗粒。并且,作为另一种方式,也优选设置于基材薄膜的与波长转换层相反侧的表面。在设置上述消光层和光扩散层这两层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设为凹凸赋予层和光扩散层能够兼用的层。光扩散层中的散射可以取决于散射颗粒,也可以取决于表面凹凸。
(波长转换层)
如上所述,波长转换层30在有机基体30P中分散有量子点30A和量子点30B而成,所述量子点30A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红色光)LR,所述量子点30B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绿色光)LG
并且,波长转换层30也能够在有机基体30P中分散有量子点30A、量子点30B及量子点30C而成,所述量子点30A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红色光)LR,所述量子点30B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绿色光)LG,所述量子点30C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蓝色光)LB
有机基体30P包含聚合物(polymer),波长转换层30能够由包含量子点30A、30B、30C及聚合性化合物的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即,波长转换层30优选为通过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固化而得到的固化层。波长转换层的形状无特别的限定,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
量子点能够包含发光特性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量子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量子点为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红色光)LR的量子点30A和由蓝色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绿色光)LG的量子点30B。并且,也可以包括:量子点30A,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红色光)LR;量子点30B,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绿色光)LG;及量子点30C,由紫外光LUV激发而发出荧光(蓝色光)LB
在公知的量子点中已知有:量子点30A,在600nm~68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量子点30B,在500nm~6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及量子点30C(发出蓝色光),在400nm~5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使蓝色光LB作为激发光入射于包含量子点30A和量子点30B的波长转换层30,则如图1所示能够通过由量子点30A发出的红色光LR、由量子点30B发出的绿色光LG及透射波长转换层30的蓝色光LB来体现白色光。
将紫外光用作激发光的情况下,通过使紫外光作为激发光入射于包含量子点30A、30B、30C的波长转换层30,能够通过由量子点30A发出的红色光、由量子点30B发出的绿色光及由量子点30C发出的蓝色光来体现白色光。
关于量子点,除了上述记载内容以外,还可以参考例如日本特开2012-169271号公报0060~0066段落,但并不限定于所述记载内容。
从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作为量子点优选例如核壳型半导体纳米颗粒。作为核部能够使用II-VI族半导体纳米颗粒、III-V族半导体纳米颗粒及多元素半导体纳米颗粒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CdSe、CdTe、CdS、ZnS、ZnSe、Zn Te、InP、InAs、InGaP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其中,从以高效率发出可见光的观点考虑,优选CdSe、CdTe、InP、InGaP。作为壳部可以使用CdS、ZnS、Z nO、GaAs及它们的复合体,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量子点的发光波长通常能够根据颗粒的组成及大小来进行调整。
量子点可以是球形颗粒,并且,可以是也被称作量子杆的棒状颗粒,另外,也可以是四脚型颗粒。从使发光半值宽度(FWHM)较窄且扩大液晶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区域的观点考虑,优选球形量子点或棒状量子点(即,量子杆)。
在量子点的表面可以配位有具有路易斯(Lewis)碱性配位基的配体。作为路易斯碱性配位基,可以举出氨基、羧基、巯基、膦基及膦氧基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己胺、癸胺、十六胺、十八胺、油胺、肉豆蔻胺、月桂胺、油酸、巯基丙酸、三辛基膦及三辛基氧化膦等。其中,优选十六胺、三辛基膦及三辛基氧化膦,尤其优选三辛基氧化膦。
这些配体所配位的量子点能够通过公知的合成方法而制作。能够通过例如在C.B.Murray,D.J.Norris、M.G.Bawendi,Journal American Chemical Soc iety,1993,115(19),pp8706-8715,或者The Journal Physical Chemist ry,101,pp9463-9475,1997中所记载的方法而合成。并且,配体所配位的量子点则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市售的量子点。可以举出例如Lumidot(Sigma-Aldrich Corporation制造)。
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优选在1~500μm的范围,更优选在10~250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30~150μm的范围。若厚度为1μm以上,则可以得到较高的波长转换效果,因此优选。并且,若厚度为500μm以下,则在组装到背光单元的情况下,能够将背光单元设为较薄,因此优选。
波长转换部件1D如上所述而构成。
波长转换部件1D具有包含由激发光LB激发而发出荧光LR、LG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30,在波长转换层30的至少一面具备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的基材薄膜11、21而成。根据这些结构,能够设为光损失较少的波长转换部件1D。
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波长转换层30中所包含的量子点30A、30B的浓度,或者为了进一步减小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即使在为了维持LCD的显示颜色而在背光单元的逆反射性部件2B设置多个棱镜片等通过设置增加光的逆反射的构件来进一步增加激发光通过波长转换层的次数的情况下,基材薄膜11、21也满足上述吸收率,因此成为不会降低LCD的亮度的波长转换部件1D。
(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在波长转换层30的两面具备具有阻氧层12、22的基材薄膜11、21(以下,设为阻氧膜10、20)的方式的上述波长转换部件1D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于阻氧膜10、20的表面之后,能够通过光照射或加热而使其固化并形成波长转换层30。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举出帘式涂布法、浸涂法、旋涂法、印刷涂布法、喷涂法、狭缝涂布法、辊涂法、滑动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凹版涂布法、线棒涂布法等公知的涂布方法。
固化条件能够根据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或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而适当地进行设定。并且,在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为包含溶剂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在进行固化之前,为了去除溶剂而可以实施干燥处理。
在将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夹持于两个基材薄膜之间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固化。参考图3、图4,以下对包括这种固化处理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一种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方式。
图3是波长转换部件1D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的局部放大图。使用图3、4所示的制造装置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工序至少包括:对连续输送的第一阻氧膜10(以下,称作“第一薄膜”。)的表面,涂布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并形成涂膜的工序;在涂膜上,将连续输送的第二阻氧膜20(以下,也称作“第二薄膜”。)进行层压(重合),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来夹持涂膜的工序;及在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来夹持涂膜的状态下,将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中的任意薄膜卷绕于支撑辊,一边连续输送,一边进行光照射,使涂膜聚合固化,从而形成波长转换层(固化层)的工序。作为第一薄膜、第二薄膜中的任一薄膜而使用对氧气或水分具有阻隔性的阻隔膜,由此能够得到单面由阻隔膜保护的波长转换部件。并且,作为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分别使用阻隔膜,由此能够得到波长转换层的两面由阻隔膜保护的波长转换部件1D。
更详细而言,首先,第一薄膜10从未图示的输送机向涂布部120被连续输送。例如第一薄膜10从输送机以1~50m/分钟的输送速度被送出。但并不限定于该输送速度。在送出时,例如第一薄膜10上被施加20~150N/m的拉力,优选被施加30~100N/m的拉力。
在涂布部120中,连续输送的第一薄膜10的表面被涂布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以下,也记为“涂布液”。),形成涂膜30M(参考图4)。在涂布部120中,设置有例如模涂机124和对置配置于模涂机124的支撑辊126。将与第一薄膜10的形成有涂膜30M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卷绕于支撑辊126,从而涂布液从模涂机124的吐出口涂布于被连续输送的第一薄膜10的表面,形成涂膜30M。在此,涂膜30M是指涂布于第一薄膜10上的固化前的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
在本实施的方式中,作为涂布装置而示出应用挤压涂布法的模涂机124,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使用应用例如帘式涂布法、挤压涂布法、棒涂法或辊涂法等各种方法的涂布装置。
通过涂布部120并在其上形成有涂膜30M的第一薄膜10被连续输送到层压部130。在层压部130中,连续输送的第二薄膜20层压于涂膜30M上,涂膜30M被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夹持。
在层压部130中设置有层压辊132和包围层压辊132的加热腔室134。加热腔室134中设置有用于使第一薄膜10通过的开口部136、以及用于使第二薄膜20通过的开口部138。
在对置于层压辊132的位置配置有支撑辊162。形成有涂膜30M的第一薄膜10的与涂膜30M的形成面相反的表面卷绕于支撑辊162,并向层压位置P被连续输送。层压位置P是指第二薄膜20与涂膜30M开始接触的位置。优选第一薄膜10在到达层压位置P之前卷绕于支撑辊162。这是因为假设在第一薄膜10上产生褶皱的情况下,也能够由支撑辊162矫正并去除褶皱直至到达层压位置P。从而,优选第一薄膜10卷绕于支撑辊162的位置(接触位置)到层压位置P的距离L1较长,例如优选为30mm以上,其上限值通常由支撑辊162的直径和迹线来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固化部160中使用的支撑辊162和层压辊132来进行第二薄膜20的层压。即,在固化部160中使用的支撑辊162作为在层压部130中使用的辊而被兼用。但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在层压部130中与支撑辊162分开设置层压用辊,以免兼用支撑辊162。
通过在层压部130中使用在固化部160中使用的支撑辊162而能够减少辊的个数。并且,支撑辊162也可以作为对第一薄膜10的加热辊而使用。
从未图示的输送机送出的第二薄膜20卷绕于层压辊132,在层压辊132与支撑辊162之间被连续输送。第二薄膜20在层压位置P层压于在第一薄膜10上形成的涂膜30M上。由此,涂膜30M被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夹持。层压是指将第二薄膜20重合并层叠于涂膜30M上。
层压辊132与支撑辊162的距离L2优选为第一薄膜10、使涂膜30M聚合固化的波长转换层(固化层)30及第二薄膜20的总厚度值以上。并且,优选L2为在第一薄膜10、涂膜30M及第二薄膜20的总厚度上加上5mm的长度以下。通过将距离L2设为在总厚度上加上5mm的长度以下,能够防止气泡侵入到第二薄膜20与涂膜30M之间。在此,层压辊132与支撑辊162的距离L2是指层压辊132的外周面与支撑辊162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
层压辊132和支撑辊162的旋转精度,以径向振动计为0.05mm以下,优选为0.01mm以下。径向振动越小,能够使涂膜30M的厚度分布越小。
并且,为了抑制用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来夹持涂膜30M之后的热变形,固化部160的支撑辊162的温度与第一薄膜10的温度之差、以及支撑辊162的温度与第二薄膜20的温度之差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最优选为相同。
为了减小与支撑辊162的温度之差而设置有加热腔室134的情况下,优选在加热腔室134内加热第一薄膜10及第二薄膜20。例如在加热腔室134中,由未图示的热风产生装置来供给热风,能够加热第一薄膜10及第二薄膜20。
第一薄膜10卷绕于被调整温度的支撑辊162,由此通过支撑辊162可以加热第一薄膜10。
另一方面,关于第二薄膜20,通过将层压辊132设为加热辊,能够用层压辊132来加热第二薄膜20。然而,加热腔室134及加热辊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
接着,在涂膜30M被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夹持的状态下,连续输送到固化部160。在附图所示方式中,固化部160中的固化是通过光照射而进行的,但在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包含的聚合性化合物通过加热而聚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暖风的喷吹等加热而进行固化。
在对置于支撑辊162的位置设置有光照射装置164。在支撑辊162与光照射装置164之间,夹持涂膜30M的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被连续输送。由光照射装置所照射的光只要根据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来决定即可,作为一例,可以举出紫外线。在此,紫外线是指波长为280~400nm的光。作为产生紫外线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及氙气灯等。光照射量只要设定在可进行涂膜的聚合固化的范围即可,例如作为一例可以将100~10000mJ/cm2照射量的紫外线朝向涂膜30M进行照射。
在固化部160中,在由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夹持涂膜30M的状态下,将第一薄膜10卷绕于支撑辊162,一边连续输送,一边从光照射装置164进行光照射,使涂膜30M固化而能够形成波长转换层(固化层)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薄膜10侧卷绕于支撑辊162连续输送,但也可以将第二薄膜20卷绕于支撑辊162连续输送。
卷绕于支撑辊162是指第一薄膜10及第二薄膜20中的任意薄膜以某一包角与支撑辊162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从而,在连续输送期间,第一薄膜10及第二薄膜20与支撑辊162的旋转同步移动。只要至少在照射紫外线的期间卷绕于支撑辊162即可。
支撑辊162具备圆柱状形状的主体和配置于主体的两端部的旋转轴。支撑辊162的主体具有例如φ200~1000mm的直径。关于支撑辊162的直径φ没有限制。若考虑层叠薄膜的卷曲变形、设备成本及旋转精度,则优选直径φ为300~500mm。通过在支撑辊162的主体上安装温度调节器而能够调整支撑辊162的温度。
支撑辊162的温度可以考虑光照射时的发热、涂膜30M的固化效率、第一薄膜10和第二薄膜20在支撑辊162上产生的褶皱变形来决定。支撑辊162优选设定在例如10~95℃的温度范围,更优选为15~85℃。在此,关于辊的温度是指辊的表面温度。
层压位置P与光照射装置164的距离L3可以设为例如30mm以上。
涂膜30M通过光照射而成为固化层30,制造出包括第一薄膜10、固化层30及第二薄膜20的波长转换部件1D。波长转换部件1D通过剥离辊180而从支撑辊162剥离。波长转换部件1D连续输送到未图示的卷取机,接着,波长转换部件1D通过卷取机而卷取成卷状。
以上,关于波长转换部件1D的制造工序的一种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将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材或阻隔膜等基材上,无需在其上进一步层压基材,而是在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之后,通过实施固化而制作波长转换层(固化层)。也可以在所制作的波长转换层上,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层叠无机层等一层以上的其它层。
[背光单元]
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2具备:面状光源1C,包括射出一次光(蓝色光LB)的光源1A和使从光源1A射出的一次光进行导光并射出的导光板1B;波长转换部件1D,在面状光源1C上所具备而成;逆反射性部件2B,夹持波长转换部件1D并与面状光源1C对置配置;及反射板2A,夹持面状光源1C并与波长转换部件1D对置配置,波长转换部件1D将从面状光源1C射出的一次光LB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激发光而发出荧光,并射出包括该荧光的二次光(LG、LR)及未成为激发光的一次光LB
从实现高亮度且较高的颜色再现区域的观点考虑,作为背光单元,优选使用被进行多波长光源化的背光单元。例如优选发出:蓝色光,在430~48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并具有半值宽度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绿色光,在500~60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并具有半值宽度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及红色光,在600~68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并具有半值宽度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从进一步提高亮度及颜色再现区域的观点考虑,背光单元2发出的蓝色光的波长频带优选为430~480nm,更优选为440~460nm。
从相同的观点考虑,背光单元2发出的绿色光的波长频带优选为520~560nm,更优选为520~545nm。
并且,从相同的观点考虑,背光单元发出的红色光的波长频带优选为600~680nm,更优选为610~640nm。
并且,从相同的观点考虑,背光单元发出的蓝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的各发光强度的半值宽度优选均为8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nm以下。其中,尤其优选蓝色光的各发光强度的半值宽度为25nm以下。
背光单元2至少包括上述波长转换部件1D和面状光源1C。作为光源1A,可以举出发出在430nm~480nm的波长频带上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蓝色光的光源,或者发出紫外光的光源。作为光源1A,能够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光源等。
如图1所示,面状光源1C可以是包括光源1A和使从光源1A射出的一次光导光而射出的导光板1B的面状光源,光源1A以与波长转换部件1D平行的平面状排列配置,可以是具备扩散板1E来代替导光板1B的面状光源。前者的面状光源通常被称作侧光方式,后者的面状光源通常被称为直下型方式。
(背光单元的结构)
作为背光单元的结构,图1中关于将导光板或反射板等作为构成部件的侧光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直下型方式。作为导光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导光板。
并且,作为反射板2A无特别的限制,也可以使用公知的反射部件,记载于日本专利3416302号、日本专利3363565号、日本专利4091978号及日本专利3448626号等,这些公报的内容引用于本发明中。
逆反射性部件2B可以由公知的扩散板或扩散片、棱镜片(例如Sumitomo3MLimited制造的BEF系列等)、导光器等构成。关于逆反射性部件2B的结构,也记载于日本专利3416302号、日本专利3363565号、日本专利4091978号、日本专利3448626号等,这些公报的内容引用于本发明中。
“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背光单元2能够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4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2和与背光单元的逆反射性部件侧对置配置的液晶单元3而成。
如图5所示,液晶单元3设为用偏振片32和偏振片33来夹持液晶盒31的结构,偏振片32、33设为分别由偏振片保护膜321和保护膜323、保护膜331和保护膜333来保护偏振器322、332的两个主面的结构。
关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4的液晶盒31、偏振片32、33及其构成要件无特别的限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制作的或市售品。并且,当然在各层之间也可以设置粘结层等公知的中间层。
关于液晶盒31的驱动模式无特别的限制,可以利用扭曲向列(TN)、超扭曲向列(STN)、垂直取向(VA)、面内切换(IPS)、光学补偿弯曲(OCB)等各种模式。液晶盒优选为VA模式、OCB模式、IPS模式或TN模式,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模式。作为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8-262161号公报的图2所示的结构而作为一例。然而,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的结构无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
在液晶显示装置4中还具有根据需要进行光学补偿的光学补偿部件、粘结层等附带的功能层。并且,可以配置滤色器基板、薄层晶体管基板、透镜薄膜、扩散片、硬涂层、防反射层、低反射层、防眩层等,并且(或者取而代之),可以配置前向散射层、底漆层、防静电层、下涂层等表面层。
背光侧偏振片32可以具有相位差薄膜而作为液晶盒31侧的偏振片保护膜323。作为这种相位差薄膜,可以使用公知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等。
背光单元2及液晶显示装置4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光损失较少的波长转换部件而成。从而,发挥与上述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相同的效果,构成高亮度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
(阻氧膜PET1的制作)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PET薄膜、TOYOBO CO.,LTD.制造,商品名称:COSMOSHINE A4300,厚度50μm)的单面侧,按以下顺序形成了阻氧层。另外,COSMOSHINEA4300在两面具有消光层。
准备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DAICEL-ALLNEX LTD.制造)及光聚合引发剂(Lamberti Co.,Ltd.制造,商品名称:ESACURE KTO46),以质量比成为95:5的方式进行称取,使这些物质溶解于甲乙酮,设为固形分浓度15%的涂布液。使用模涂机,以卷对卷方式将该涂布液涂布于上述PET薄膜上,并使其经3分钟通过50℃的干燥区。之后,在氮气氛下,照射(累计照射量大约600mJ/cm2)紫外线,以UV固化的方式使其固化并卷取。在支撑体上形成的第一有机层的厚度为1μm。
接着,使用卷对卷的化学蒸镀装置(CVD装置),在上述有机层的表面形成了无机层(氮化硅层)。作为原料气体,使用了硅烷气体(流量160sccm)、氨气(流量370sccm)、氢气(流量590sccm)及氮气(流量240sccm)。作为电源使用了频率为13.56MHz的高频电源。制膜压力为40Pa,达到膜厚为50nm。如此制作出无机层层叠于有机层的表面的阻氧膜PET1。
(阻氧膜PET2的制作)
除了将基材薄膜变更为另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PET薄膜,TOYOBO CO.,LTD.制造,商品名称:COSMOSHINE A4300,厚度38μm)以外,以与PET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PET2。
(阻氧膜COP1的制作)
将基材变更为Zeon Corporation制造的ZEONOR膜(环状烯烃聚合物薄膜,厚度32μm)以外,以与PET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COP1。
(阻氧膜PS1的制作)
在市售的间规聚苯乙烯树脂XAREC S105(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中混合抗氧化剂“Irganox1010”0.3wt%,使用30mmΦ单轴挤压机在300℃下进行熔融挤压,并通过静电销接(pinning)法使其密合于50℃的冷却辊,制作出未延伸薄膜。此时,挤压机与模具之间依次配置网式过滤器、齿轮泵、叶片盘式过滤器,用熔体配管连结这些部件,从宽度为450mm、模唇间隙为1mm的模具进行挤压。
接着,将未延伸薄膜在横方向上以115℃延伸3.8倍之后,一边以200℃在宽度方向上松弛5%,一边实施10秒钟的热处理,制作厚度为53μm的延伸薄膜,得到延伸薄膜B1。除了将如此得到的延伸薄膜B1用作基材薄膜以外,以与PET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PS1。
(阻氧膜PEN1的制作)
将树脂变更为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并将延伸薄膜的厚度变更为40μm,除此以外,以与PS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PEN1。
(阻氧膜PC1的制作)
除了将基材变更为TEIJIN LIMITED.制造的延伸聚碳酸酯膜(商品名称:P URE-ACE WR,W-159,厚度93μm)以外,以与PET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PC1。
(阻氧膜TAC1的制作)
除了将基材变更为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的TD80UL(三乙酰纤维素膜,厚度80μm)以外,以与PET1相同的方式得到阻氧膜TAC1。
(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作)
制备下述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1,用孔径为0.2μm的聚丙烯制薄膜进行过滤之后,经30分钟进行减压干燥,作为涂布液而使用。
下述内容中,作为发光最大波长为535nm的量子点分散液1,使用NN-LAB S,LLC.制造的CZ520-100,并且,作为发光最大波长为630nm的量子点分散液2,使用了NN-LABS,LLC.制造的CZ620-100。这些均为使用CdSe作为核部、使用ZnS作为壳部、以及使用十八胺作为配体的量子点,以3质量%的浓度分散于甲苯。
(上述量子点1、2的甲苯分散液的量子点浓度为3质量%。)
(实施例2~6及比较例1~4中使用的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作)
以表1所示的组成比(质量比)制备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在用孔径为0.2μm的聚丙烯制薄膜过滤之后,经30分钟进行减压干燥而用作涂布液。
(实施例1)
准备第一PET1,以1m/分钟、60N/m的拉力一边连续输送,一边在无机层面上用模涂机涂布含有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1,形成了50μm厚度的涂膜。接着,将形成有涂膜的第一PET1卷绕于支撑辊,将第二PET1以无机层面接触涂膜的朝向层压于涂膜上,用第一PET1及第二PET1来夹持涂膜的状态下,一边连续输送,一边在100℃的加热区通过了3分钟。之后,使用160W/cm的气冷金属卤化物灯(EYE GRAPHICS CO.,LTD.制造)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形成了含有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紫外线的照射量为2000mJ/cm2
(实施例2~6及比较例1~4)
除了将基材薄膜或阻隔层变更为表1所述的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出其它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波长转换部件。
(亮度的评价)
将市售的平板终端(Amazon.com,Inc.制造,Kindle Fire HDX 7”)进行分解,从背光单元取出QDEF(3M公司制造的量子点薄膜),并组装了以矩形切断的实施例、比较例的波长转换部件来代替QDEF。如此制作出液晶显示装置。
点亮所制作的液晶显示装置,以使整面成为白色显示,并通过相对于导光板的表面设置于垂直方向740mm位置上的亮度计(SR3,TOPCON CORPORATION制造)来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6中实现了亮度超过500cd/m2的高亮度,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4中未得到超过500cd/m2的亮度。比较例3、4示出基材薄膜的总透光率比实施例的基材薄膜高的值,但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为1.1%,因此亮度较低。由以上结果可以确认本发明的有效性。

Claims (12)

1.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其具备包含由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一种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而成,其中,
所述波长转换层至少在一面具备基材薄膜而成,
该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0.9%,且总透光率小于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基材薄膜具备阻氧层,该阻氧层包含与该基材薄膜的所述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接触而形成的至少一层无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无机层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碳化物或铝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阻氧层在所述基材薄膜与所述无机层之间具备至少一层有机层。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具备所述阻氧层的所述基材薄膜的使用积分球来测定的波长450nm的光的吸收率小于4.0%,且总透光率小于9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基材薄膜在与该基材薄膜的所述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具备对该表面赋予凹凸结构的凹凸赋予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基材薄膜在与该基材薄膜的所述波长转换层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具备光扩散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在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两面具备所述基材薄膜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基材薄膜的平均膜厚为40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
所述基材薄膜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1.一种背光单元,其具备:
面状光源,射出一次光;
在该面状光源上具备而成的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
逆反射性部件,夹持该波长转换部件并与所述面状光源对置配置;及
反射板,夹持所述面状光源并与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对置配置,
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将从所述面状光源射出的所述一次光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所述激发光而发出所述荧光,并至少射出包含由该荧光构成的二次光的光。
1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如下单元而成:
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及
液晶单元,与该背光单元的所述逆反射性部件侧对置配置。
CN201580052329.5A 2014-09-30 2015-09-29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7161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0585 2014-09-30
JP2014-200585 2014-09-30
JP2015164880A JP6339053B2 (ja) 2014-09-30 2015-08-24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64880 2015-08-24
PCT/JP2015/004914 WO2016051760A1 (ja) 2014-09-30 2015-09-29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188A true CN106716188A (zh) 2017-05-24
CN106716188B CN106716188B (zh) 2019-12-03

Family

ID=5586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329.5A Active CN106716188B (zh) 2014-09-30 2015-09-29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8987B2 (zh)
JP (1) JP6339053B2 (zh)
CN (1) CN106716188B (zh)
TW (1) TW201614344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9957A (zh) * 2018-02-07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彩膜基板
CN108983490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031777A (zh) * 2017-07-21 2018-12-18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背光模组
CN109031776A (zh) * 2017-07-19 2018-12-18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4157A (zh) * 2019-03-11 2019-06-2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73366A (zh) * 2019-03-11 2019-07-30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CN110260263A (zh) * 2018-03-12 2019-09-20 联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功能发光模块及车载双功能照明灯组
CN111512454A (zh) * 2017-12-21 2020-08-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部件、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051686A (zh) * 2019-06-05 2020-12-08 睿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
CN113557457A (zh) * 2019-04-10 2021-10-26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3787744A (zh) * 2021-09-23 2021-12-14 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反射率的聚酯基膜的制程方法
CN116324267A (zh) * 2020-08-19 2023-06-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阻隔膜、以及使用了该阻隔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阻隔膜的选定方法
CN116390847A (zh) * 2021-03-18 2023-07-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片用膜、以及使用了该波长转换片用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4735B2 (en) * 2015-04-17 2021-04-20 Nanosys, Inc. White point uniformity in display devices
KR102367759B1 (ko) * 2015-06-12 2022-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950518A (zh) * 2015-07-21 2015-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及背光模组
KR102529150B1 (ko) 2016-05-11 2023-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변환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원 모듈과 백라이트 유닛
JP6977253B2 (ja) * 2016-11-18 2021-12-08 東レ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そ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
US10908333B2 (en) * 2017-01-31 2021-02-0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polarization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1183315B (zh) 2017-04-03 2022-11-01 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彩色液晶显示器及显示器背光
US10643517B2 (en) * 2017-11-03 2020-05-05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KR102216397B1 (ko) * 2018-01-23 2021-02-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색변환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775550B2 (en) * 2018-02-26 2020-09-15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759464B (zh) * 2018-04-18 2022-04-01 美商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彩色液晶顯示器及顯示器背光
CN11087540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光子科学研究所基金会 发光器件、光学光谱仪和用于发光器件的下变频膜
US11309506B2 (en) * 2020-06-24 2022-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crosslinked emissive layer including quantum dots with ligands bonded thereto
JP7120287B2 (ja) * 2020-08-19 2022-08-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バリア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波長変換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バリアフィルムの選定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6108A (ja) * 2003-09-22 2005-04-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ガスバリア性基板
TW200617449A (en) * 2004-09-30 2006-06-01 Nitto Denko Corp Optical element, planar polarized light source using the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using the planar polarized light source
JP2007290369A (ja) * 2006-03-29 2007-11-08 Fujifilm Corp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素子
CN102690658A (zh) * 2012-05-28 2012-09-26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量子点的多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8983A (zh) * 2010-11-10 2013-07-31 纳米系统公司 量子点薄膜、照明器件及照明方法
WO2014024068A2 (en) * 2012-08-06 2014-02-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ighly stable qds-composites for solid state lighting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m through initiator-free polymeriz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09977T2 (de) 1993-01-11 1998-10-2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eleuchtungssystem und ein solches System umfassendes Anzeigegerät
EP0736196B1 (en) 1993-12-21 2002-07-1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flective polarizer display
JP4091978B2 (ja) 1993-12-21 2008-05-28 スリーエム カンパニー 明るさを強化した反射偏光子
JP3416302B2 (ja) 1994-11-22 2003-06-16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314803B2 (ja) 2001-09-28 2009-08-19 日油株式会社 減反射フィルム
DE602007000572D1 (de) 2006-03-29 2009-04-09 Fujifilm Corp Laminatfilm mit Gasbarriereneigenschaften
JP2008262161A (ja) 2007-01-23 2008-10-30 Fujifilm Corp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553711B2 (en) * 2009-03-19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relays
KR20120092322A (ko) 2011-02-11 2012-08-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130046974A (ko) * 2011-10-28 2013-05-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111464B2 (en) * 2013-06-18 2015-08-18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ED display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KR102558338B1 (ko) * 2013-09-13 2023-07-24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장 변환 시트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US9470399B1 (en) * 2013-12-13 2016-10-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ight-emitting polymer films, articles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9911907B2 (en) * 2014-07-28 2018-03-06 Epista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CN106605308A (zh) * 2014-08-25 2017-04-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6108A (ja) * 2003-09-22 2005-04-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ガスバリア性基板
TW200617449A (en) * 2004-09-30 2006-06-01 Nitto Denko Corp Optical element, planar polarized light source using the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using the planar polarized light source
JP2007290369A (ja) * 2006-03-29 2007-11-08 Fujifilm Corp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素子
CN103228983A (zh) * 2010-11-10 2013-07-31 纳米系统公司 量子点薄膜、照明器件及照明方法
CN102690658A (zh) * 2012-05-28 2012-09-26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量子点的多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4024068A2 (en) * 2012-08-06 2014-02-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ighly stable qds-composites for solid state lighting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m through initiator-free polymerization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776A (zh) * 2017-07-19 2018-12-18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1777A (zh) * 2017-07-21 2018-12-18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背光模组
CN111512454A (zh) * 2017-12-21 2020-08-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部件、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169957A (zh) * 2018-02-07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彩膜基板
CN110260263B (zh) * 2018-03-12 2022-01-18 联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功能发光模块及车载双功能照明灯组
CN110260263A (zh) * 2018-03-12 2019-09-20 联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功能发光模块及车载双功能照明灯组
CN108983490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934157A (zh) * 2019-03-11 2019-06-2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0181444A1 (zh) * 2019-03-11 2020-09-17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CN110073366A (zh) * 2019-03-11 2019-07-30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CN113557457A (zh) * 2019-04-10 2021-10-26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2051686A (zh) * 2019-06-05 2020-12-08 睿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
CN116324267A (zh) * 2020-08-19 2023-06-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阻隔膜、以及使用了该阻隔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阻隔膜的选定方法
CN116324267B (zh) * 2020-08-19 2024-05-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阻隔膜、以及使用了该阻隔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阻隔膜的选定方法
CN116390847A (zh) * 2021-03-18 2023-07-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片用膜、以及使用了该波长转换片用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6390847B (zh) * 2021-03-18 2024-03-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片用膜、以及使用了该波长转换片用膜的波长转换片、背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3787744A (zh) * 2021-09-23 2021-12-14 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反射率的聚酯基膜的制程方法
CN113787744B (zh) * 2021-09-23 2023-07-18 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反射率的聚酯基膜的制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1341A (ja) 2016-05-09
JP6339053B2 (ja) 2018-06-06
US20170192146A1 (en) 2017-07-06
TW201614344A (en) 2016-04-16
US10408987B2 (en) 2019-09-10
CN106716188B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6188B (zh)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07640B (zh) 聚合性组合物、波长转换部件、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09298B (zh)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209299B (zh)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9476989B (zh) 含有量子点的组合物、波长转换部件、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777916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偏光板在液晶顯示裝置上之用途
CN105278157B (zh) 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025950A1 (ja) 光変換部材、ならびに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5159829A1 (ja) 透明スクリーン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
TW201544878A (zh) 波長轉換構件、背光單元、偏光板、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6526190B2 (ja) 重合性組成物、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601906A (zh) 轉印材料、液晶面板之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09564301A (zh) 可视性提高膜、具备该可视性提高膜的层叠体、以及具备该可视性提高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WO201504131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変換部材
TWI721662B (zh) 光學體及包括光學體的顯示裝置
JP2017021297A (ja) 量子ドット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862814B2 (ja) 量子ドットシート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該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1510584A (zh) 相位差薄膜、相位差薄膜之製造方法、使用此相位差薄膜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使用此影像顯示裝置之3d影像顯示系統
JP6815955B2 (ja) 積層体、偏光板、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07462B2 (ja) 透視可能な積層体、それを備えた反射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TW201739802A (zh) 液晶顯示裝置
WO2016051760A1 (ja)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049700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JP2017129743A (ja) 量子ドット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27678B1 (ko) 광학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