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6044A -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6044A
CN106686044A CN201610302435.0A CN201610302435A CN106686044A CN 106686044 A CN106686044 A CN 106686044A CN 201610302435 A CN201610302435 A CN 201610302435A CN 106686044 A CN106686044 A CN 106686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motely control
remote control
distance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24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6044B (zh
Inventor
角田章
佐藤忠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8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Transmission system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74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00079Indicating or reporting remote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95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 H04N1/00103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 H04N1/00106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using land mobile radio networks, e.g. mobi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74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 H04N2201/0075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by a user operat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receiving instructions from a user via a computer terminal or mobile telephone hand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通知单元,当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在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远程控制(远程访问)对诸如多功能机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时,通常按照下述方法实现对用户的拒绝。换句话说,从执行远程访问的客户终端(或者经由另一个外部验证服务器)向图像形成设备发送与可以使用该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有关的信息,从而使得图像形成设备进入其中该用户正在登录的状态。当某一用户已经登录时,其他用户的登录或其它操作将会遭到拒绝。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检测单元,其分别设置为与多个区域相对应并且检测用户;第一判定单元,其判定用户出现在多个区域当中的哪个区域中;第二判定单元,其对被判定为出现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用户和被判定为出现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用户之间谁使用图像形成设备的优先级较高进行判定;以及执行判定单元,其基于与出现较高优先级用户的区域相关联的第一功能,判定图像形成设备是否可以执行与出现较低优先级用户的区域相关联的第二功能。
[专利文献1]JP-A-2014-7509
发明内容
然而,当在其中可以对同一个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环境下存在多个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比如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的终端设备时,需要识别出远程控制目标设备是否已经处于正在被其它终端设备操作的状态,以防止来自各终端设备的操作相互妨碍。另一方面,在其中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具有判定多个终端设备优先级的功能的配置中,存在着远程控制目标设备的构造复杂且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系统和方法,其能够识别出已经存在另一个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而不用为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侧(比如图像形成设备)提供判定优先级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器,当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其使得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以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通知单元,在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设备的通知时,即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阈值,控制器也不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二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指明了任务类型的通知时,即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阈值,控制器也不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以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与该任务类型相对应的远程控制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控制器通过利用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来检测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通知单元直接利用无线电波通知其它终端设备,而不使用远程控制目标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到第五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器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表明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优先使用的消息,并且当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比第一阈值更小的第二阈值时,控制器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到第六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射无线电波的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和
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器,当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其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通知单元,在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
当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阈值时,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在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时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可以识别出已经存在另一个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而不用为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侧提供判定优先级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在已经存在另一个可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时,限制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的远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根据与远程控制相关的任务类型来限制对远程控制目标设备的远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只要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包括无线电波发射源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不使用远程控制目标设备来进行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而分阶段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特别地,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将会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配置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框图;
图3是终端A处于长距离的位置上时的说明性示图;
图4是终端A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的说明性示图;
图5是终端A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的显示状态图;
图6是终端A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时的说明性示图;
图7是终端A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时的显示状态图;
图8是示出来自终端A的通知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除终端A外还有终端B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的说明性示图;
图10是除终端A外还有终端B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的显示状态图;
图11是不存在来自终端A的通知时的显示状态图;
图12是只有终端B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时的说明性示图;和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通过以诸如多功能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远程控制目标设备的示例来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基本原理
首先,将会介绍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原理。
图1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配置图。存在多个终端设备(下文中简称为“终端”),这些终端通过远程控制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操作,图1示出了两个终端A和B。这两个终端A和B不必是相同类型的,它们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终端A和B是作为多个终端的代表而示出的,并且不言自明的是,本示例性实施例也适用于三个或更多终端的情况。
图像形成设备10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这里,短距离无线电波的通信距离为大约10m到20m,但是并不必局限于此。
终端A和B各自包括接收由图像形成设备10发射的短距离无线电波的接收单元。各个终端A和B通过利用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短距离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来检测各个终端A和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
现在假设由终端A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阈值,则终端A相对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并且由终端B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或大于该阈值,则终端B相对远离图像形成设备10。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A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并且这一状态会显示在终端A的显示单元上,以便呈现给终端A的用户。终端A利用短距离无线电波来广播这样一条通知:终端A已经获得图像形成设备10的优先权(优先使用)并且正在使用该图像形成设备10。
假设终端B的用户在终端A正在进行广播的同时朝向图像形成设备10移动,这样终端B检测到的距离会小于阈值。由于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阈值,因此终端B本质上可以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但是如果终端B接收到这样一条通知,即,终端A已经得到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优先权(优先使用)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则终端B可以认为已经有另一个终端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因此,远程控制不可用的状态被显示在终端B的显示单元上以便呈现给终端B的用户,并且这样一来该用户就会被禁止通过终端B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在图1中,X标志表示只有终端A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而终端B被禁止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另一方面,当终端A终止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或者终端A发生移动从而使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时,终端A停止所述通知。从而,由于终端B没有接收到来自终端A的通知,因此如果终端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则终端B重新获得优先权并且利用短距离无线电波来广播终端B已获优先权的通知并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侧对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并且当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阈值并且没有接收到其它终端已获优先权的通知时,该终端获得图像形成设备10的优先权并且向周边终端广播该终端已获优先权的通知。当接收到另一个终端已获优先权的通知时,即使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阈值,终端也不可以获得图像形成设备10的优先权并且对图像形成设备10的远程控制受到限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要注意的是,图像形成设备10侧并不决定多个终端之间的优先级,而是终端A侧和终端B侧通过终端A和B之间的直接通信来独立自主地决定优先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仅仅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而不参与决定终端A与B之间优先级的控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侧具有检测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和判定所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阈值的功能,以及在还没有从其他终端接收到通知的情况下获得与对图像形成设备10的远程控制有关的优先权并通知其它终端的功能。因此,图像形成设备10侧并不具有判定优先级的功能,终端会认识到已经存在了可对该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另一个终端。
构造
接下来,将会更加详细地介绍本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框图。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通信单元101。另一方面,各个终端A和B包括CPU 121、存储器122、操作单元123、显示单元124、第一通信单元125和第二通信单元126。虽然没有示出,但是可以配备用于检测终端A和B运动的加速度传感器等。
图像形成设备10的通信单元101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例如由蓝牙(注册商标)或Wi-Fi作为短距离无线电波;然而,短距离无线电波并不局限于此。通信单元101并不需要发射单一类型的短距离无线电波,而是可以发射多种类型的短距离无线电波的组合,比如蓝牙和Wi-Fi。
各个终端A和B的CPU 121按照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22中的处理程序执行处理,下文将会对这个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操作单元123接收来自操纵各个终端A和B的用户的操作。操作单元123可以不仅是各种不同的按钮或开关,也可以是显示在触摸面板上的触摸按钮。通过操作单元123接收到的用户的操作信息被提应给CPU 121。
显示单元124显示各个终端A和B在CPU 121的控制下的各种状态。特别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会显示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的可能性。
第一通信单元125与图像形成设备10的通信单元101进行通信。第一通信单元125接收来自通信单元101的短距离无线电波,并且检测其强度并将该强度提供给CPU 121。CPU 121利用该无线电波强度来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与各个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
第一通信单元125在CPU 121的控制下,基于来自操作单元123的操作,将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的各种命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通信单元101。当图像形成设备10是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和FAX功能的多功能机时,所述各种命令是复印命令、扫描命令、FAX命令等。
第二通信单元126在CPU 121的控制下,在预定的条件下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向其它终端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以便进行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从另一个终端接收在预定条件下发射的短距离无线电波。
CPU 121分三个阶段来评定所检测到的各个终端A和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用三个阶段的等级来评定所检测到的距离,比如(1)近距离,(2)短距离和(3)长距离(以等于或大于短距离的距离远离)。例如,针对与检测到的距离相对应的等级,在存储器122中存储有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这里,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并且将这些阈值从存储器122中读取出来并与所检测到的距离相比较。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第二阈值,则该距离被判定为近距离。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一阈值,则该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则该距离被判定为长距离。举例来说,当短距离无线电波的通信距离为10m时,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2m,则该距离被判定为近距离。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4m,则该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如果所检测到的距离等于或大于4m,则该距离被判定为长距离。
在执行距离检测和评定的情况下,CPU 121可以以下列模式中的任何模式来执行检测和评定:(a)仅使用蓝牙,(b)仅使用Wi-Fi和(c)蓝牙和Wi-Fi都使用。这些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的使用可以是通过用户操作操作单元123手动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程序自动设定的。当根据程序自动设定了模式时,终端A和终端B周期性地检查与图像形成设备10间的通信状态并且切换模式。在模式(c)下,即,当蓝牙和Wi-Fi都被使用时,CPU 121依据距离等级来使用蓝牙和Wi-Fi中的任何一个(即,并不同时使用两者来检测距离,而采用一个评定结果)。
表1举例说明要为各个等级使用的短距离无线电波。
表1
设定样式1 设定样式2 设定样式3
长距离 Wi-Fi Wi-Fi 蓝牙
短距离 蓝牙 Wi-Fi Wi-Fi
近距离 蓝牙 蓝牙 Wi-Fi
在表1中,在设定样式1下,长距离是用Wi-Fi的无线电波强度评定的,短距离和近距离是用蓝牙评定的。
在设定样式2下,长距离和短距离是用Wi-Fi的无线电波强度评定的,近距离是用蓝牙的无线电波强度评定的。
在设定样式3下,长距离是用Wi-Fi的无线电波强度评定的,短距离和近距离是Wi-Fi的无线电波强度评定的。
可以根据程序预先设定使用设定样式1到3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可以由终端A的用户对操作单元123进行操作来手动设定使用设定样式1到3中的任何一个。
CPU 121以恒定的时间间隔评定各个终端A和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但是在距离评定停止的状态下,在下列任何一个时机恢复距离评定:
-当终端中的应用从后台转换到前台时;
-当状态值被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改变了时;
-当存在来自终端用户的手动指令时。
另一方面,CPU 121在下列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满足的时候停止距离评定:
-当判定为长距离并且随后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被判定为长距离的状态没有变化时;
-当因为通信未连接、无线电波接收不到的状态等等原因而不可评定距离时;
-当终端的用户看起来似乎没有基于来自终端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终端进行操作时;
-当存在来自终端用户的手动指令时。
因此,例如,当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被判定为长距离并且随后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被判定为长距离的状态没有改变时,CPU 121停止距离评定。在此期间,CPU 121监测来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且在来自加速度传感器的状态值发生变化时恢复距离评定。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与终端A之间的位置关系。终端A的CPU 121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并评定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并且将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判定为“长距离”。在这种情况下,CPU 121并不在显示单元124上进行与远程控制相关的显示。因此,终端A的用户不会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
图4示出了当终端A的用户在图3中所示状态下发生移动并且靠近图像形成设备10时的位置关系。终端A的CPU 121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并评定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并且将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判定为“短距离”。在这种情况下,CPU 121对第二通信单元126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其它终端的短距离无线电波进行判定,并且只要第二通信单元126还没有接收到短距离无线电波,就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表明图像形成设备10可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告知用户。后面将会介绍已从其它终端接收到短距离无线电波时的处理过程。
图5举例说明了显示单元124在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时的显示状态。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可用”的消息。用户目视辨别出该消息并且操作终端A,并且这样一来可以很容易明白该用户被允许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即,该用户具有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的优先权。
图6示出了当终端A的用户在图4所示状态下进一步移动并且更加靠近图像形成设备10时的位置关系。终端A的CPU 121检测并评定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并且将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判定为“近距离”。在这种情况下,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用于检验是否会真正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对话。
图7举例说明了显示单元124在终端A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被判定为“近距离”时的显示状态。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一个使用检验对话,比如“是否使用?”。用户目视辨认出该对话并且从而可以确认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的远程控制真正可行。如果用户通过对操作单元123进行操作来针对该对话给出“使用”的指令,则远程控制变为可能。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短距离”状态下显示了“可用”的消息,但是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的远程控制并不真正可行,当用户在“近距离”状态下给出使用的指令时远程控制才变为可行。因此可以说,优先权是在“短距离”状态下获得的,而真正的远程控制是在获得优先权的情况下在“近距离”状态下进行的。
图8示出了当用户在图7中所示的状态下给出“使用”的指令时的位置关系。终端A的CPU 121控制第二通信单元126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射(广播)短距离无线电波。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表明终端A已经获得了优先权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换句话说,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可以是表明“终端A已经获得了优先权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通知。
只要终端A存在于“近距离”位置上就会持续进行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因此,当终端A的用户在图8中所示的状态下发生移动并且所检测到的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或“长距离”时,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会停止。在停止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之前可以发出“使用完成”的消息。即使用户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在用户给出完成的指令时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也会停止。即使用户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在用户持续预定的时间段没有操作时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也会停止。
当用户在显示对话之后给出“不使用”的指令或者在从显示对话开始的预定的时间段内用户没有给出“使用”的指令时,CPU 121清除显示单元124上显示的对话并且不转换到可操作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图8中所示的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都没有被执行。
图9示出了终端B的用户在图8中所示的状态下发生移动并且因此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以致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的位置关系。
如果终端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则终端B的CPU 121对是否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26接收到了来自其它终端的短距离无线电波进行判定。如果接收到了来自终端A的短距离无线电波,则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不可用”的消息,因为终端A已经获得了优先权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
图10举例说明了显示单元124在终端B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被判定为“近距离”并且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A的短距离无线电波时的显示状态。在终端B的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不可用”的消息。在将图5与图10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显示单元124上显示的消息的内容会依据另一个终端是否已经获得优先权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而改变。终端B的用户目视辨认出“不可用”的消息并且因此可以容易地了解到终端B不能进行远程控制,因为终端A已经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了。当显示“不可用”的消息时,CPU121根本不接收来自操作单元123的与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有关的用户操作。可替换地,当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用于远程控制的触摸按钮并且接收到远程控制时,就不再显示该触摸按钮。
当终端B的CPU 121正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消息“不可用”时,例如,当终端A的用户手动给出使用完成的指令并且因此终端A的第二通信单元126停止发射短距离无线电波(或者在此之前发出了“使用完成”的消息)时,终端B的第二通信单元126没有接收到来自终端A的短距离无线电波(或者在此之前接收到了“使用完成”的消息),这作为一个触发条件使得终端B的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可用”的消息。
图11举例说明了终端B的显示单元124在来自终端A的短距离无线电波发射停止时的显示状态。“可用”的消息显示在终端B的显示单元124上。终端B的用户目视辨认出该消息并且可以因此容易地了解到已经完成终端A(其已获得优先权并且之前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使用,并且终端B取代终端A获得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优先权。
图12示出了终端B的用户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发生进一步移动并且更加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以致被判定为“近距离”时的位置关系。终端B的CPU 121按照与图7中同样的方式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是否使用”的对话,并且,如果终端B的用户给出“使用”的指令,则终端B的第二通信单元126被控制为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射(广播)短距离无线电波,并且因此将表明终端B已经获得优先权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信息通知给其它终端。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当还有另一个终端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该终端接收到来自终端B的短距离无线电波并且在其显示单元上显示“不可用”的消息,以便向该终端的用户通知终端B已经获得了优先权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另一方面,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当还有另一个终端处于“长距离”的位置上时,该终端还没有位于“短距离”的位置上,并且因此不会接收到来自终端B的短距离无线电波。因此该终端的显示单元上不会显示“不可用”的消息。
图1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优先权处理的流程图,并且示出了由终端A和终端B各自的CPU 121执行的处理。
首先,CPU 121利用由第一通信单元125接收到的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的短距离无线电波的强度来判定(评定)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步骤S101)。通过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是否是“短距离”(步骤S102),并且,如果该距离不是“短距离”而是“长距离”(步骤S102中的否),则继续判定距离。如果该距离是“短距离”(步骤S102中的是),则判定第二通信单元126是否接收到了来自另一个终端的通知(步骤S103)。
当该距离被判定为是“短距离”并且从另一个终端接收到了通知时,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不可用”的消息(步骤S104)。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发出图像形成设备正被使用的通知。另一方面,当该距离被判定为是“短距离”并且没有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的通知时,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可用”的消息以便告知用户已经获得了优先权。
当显示“可用”消息时,CPU 121随后通过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是否是“近距离”(步骤S106)。当终端不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且仍然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继续显示“可用”消息。当终端的用户从“短距离”移动到“长距离”时,清除“可用”消息。
如果终端处于“近距离”的位置上(步骤S106中的是),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一个使用检验对话(步骤S107)。当用户响应于该对话给出“使用”的指令时(步骤S108中的是),CPU 121转换为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例如多功能机)可操作的状态(步骤S109)。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可操作的状态指示了终端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并且指示了各种命令能够通过使用终端的操作单元123(包括显示单元124上显示的触摸按钮)经由第一通信单元125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向图像形成设备10发出例如“拷贝”命令、“扫描”命令和“传真发送”命令,以便执行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种功能。CPU 121转换到可操作状态,并且经由第二通信单元126向其它终端发送(广播)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步骤S110)。当用户完成图像形成设备10的操作时,如果用户手动给出完成的指令,则CPU 121停止“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在该通知之前,可以如前所述那样先发出“使用完成”的通知。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对话中给出了“不使用”的指令(步骤S108中的否),则CPU 121不会转换到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可操作的状态并且也不发出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存在这样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在终端中进行优先权获取处理并且已获取到优先权的终端向其它终端发送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因此不必在图像形成设备10侧给出判定优先级的功能,并且可以容易地了解到多个终端当中是否已经存在可以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的终端。当某一终端获得优先权但是并没有通过远程控制真正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时,不发送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并且因此不必对另一终端进行的远程控制加以限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造。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发出了终端A已经获得优先权并且正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通知时,另一个终端B的CPU 121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不可用”的消息,但是可以有这样的配置:当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同时接受多项任务时,终端B可以进行与这些任务有关的远程控制。具体来说,当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同时接受多项打印处理时(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暂时保存所接受的打印处理并且按顺序执行打印处理),终端A的CPU 121指定所使用的任务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是打印处理)并且在发送“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时执行所使用任务类型的通知。终端B的CPU 121接收来自终端A的通知,明确该任务,判定打印处理能够被同时执行,并且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打印处理可行”的消息来取代“不可用”的消息。另一方面,当图像形成设备10不能同时接受多项扫描处理时,终端A的CPU 121指定所使用的任务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是扫描处理)并且在发送“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通知时进行所使用任务类型的通知。终端B的CPU 121接收来自终端A的通知,明确该任务,判定扫描处理不能够被同时执行,并且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扫描处理不可行”的消息。如前面所述,可以依据任务的类型(或命令的类型)在其它终端中执行远程控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配备有通信单元101,但是并不需要预先将通信单元101配备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可以通过将具有通信功能的USB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上来添加通信单元101作为扩展功能。图像形成设备10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仅仅是由图像形成设备10沿着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终端的方向执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由于终端之间的通信也是不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直接通信(点对点通信),因此从根本上说,该通信不受图像形成设备10类型的限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阈值时,该距离被判定为“近距离”,当该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一阈值时,该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当该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时,该距离被判定为“长距离”,并且根据这三个等级来控制优先权获取处理。然而还可以是:当终端与图像形成设备10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阈值时,该距离被判定为“短距离”,并且当该距离等于或大于该阈值时,该距离被判定为“长距离”,并根据这两个等级来控制优先权获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A处于短距离的位置上时,终端A获得优先权,在显示单元124上显示使用检验对话,在用户给出“使用”的指令时转换为可远程控制状态,并且向终端B发送(广播)表明已获取优先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正被使用的信息。
阈值可以根据终端A可对图像形成设备10进行远程控制时所处的距离(能够发送和接收命令的距离)而设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由终端的CPU 121运行存储器122中存储的处理程序来执行优先权获取处理,但是终端可以是包括微处理器(例如CPU)、ROM、RAM、半导体存储器和网络接口的通用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等,由CPU 121执行的一些或全部处理可以是通过诸如专用LSI、ASIC或FPGA之类的硬件电路实现。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介绍是以示意和说明为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旨在详尽无遗或者将本发明局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从业者而言,很多修改和变形是显而易见的。选取和介绍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及各种修改是为了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预期的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内容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器,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通知单元,在可进行远程控制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所述通知时,即使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阈值,所述控制器也不使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指明了任务类型的通知时,即使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阈值,所述控制器也不使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与该任务类型相对应的远程控制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利用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发来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来检测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
5.按照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通知单元直接利用无线电波通知其它终端设备,而不使用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表明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优先使用的消息,并且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更小的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
8.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射无线电波;和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其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其中,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器,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通知单元,在可进行远程控制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设备。
9.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远程控制终端设备与远程控制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
当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阈值时,使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可对所述远程控制目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状态;和
在可进行远程控制时将可进行远程控制通知到其它终端。
CN201610302435.0A 2015-11-05 2016-05-09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686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7343 2015-11-05
JP2015217343A JP6665491B2 (ja) 2015-11-05 2015-11-05 遠隔操作端末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6044A true CN106686044A (zh) 2017-05-17
CN106686044B CN106686044B (zh) 2021-12-10

Family

ID=5866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2435.0A Active CN106686044B (zh) 2015-11-05 2016-05-09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8794B2 (zh)
JP (1) JP6665491B2 (zh)
CN (1) CN1066860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039A (zh) * 2017-10-24 2019-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终端装置、警告系统及警告通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6679B2 (ja) * 2016-07-15 2020-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012470B2 (ja) * 2017-07-03 2022-01-28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ミシン操作プログラム、ミシン及び端末装置
JP2019130747A (ja) * 2018-01-31 2019-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202429A (ja) * 2018-05-21 2019-11-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出力システム、出力デバイス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327946B2 (ja) * 2019-02-25 2023-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350563B2 (ja) * 2019-08-09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方法、表示機器、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1028A (zh) * 2000-05-30 2002-11-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防止远程控制装置信号之间冲突的方法
US20100109973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iority
CN103916875A (zh) * 2014-04-24 2014-07-09 山东大学 基于wifi无线网络多类控制终端的管理与规划系统
CN104602192A (zh) * 2015-02-03 2015-05-06 巫立斌 一种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CN104965448A (zh) * 2015-07-17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7944B2 (ja) * 2000-08-03 2007-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US20030071117A1 (en) * 2001-10-16 2003-04-17 Meade William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iority among multip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to control an appliance
JP4172363B2 (ja) * 2003-09-08 2008-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US20050276253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ad-hoc m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375673B2 (en) * 2005-01-13 2008-05-20 Netge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configuration
US7726566B2 (en) * 2005-04-15 2010-06-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of a wireless smart card reader
JP2007251637A (ja) * 2006-03-16 2007-09-2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無線通信装置、個体情報書込装置及び個体情報設定方法
KR101156116B1 (ko) * 2006-07-25 201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호스트들이 하나의 화상형성장치를 공유하는 방법 시스템
US8806013B2 (en) * 2007-04-30 2014-08-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a printer
JP2009147896A (ja) * 2007-09-12 2009-07-02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通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10152815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eiko Eps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948374B2 (en) * 2009-01-02 2011-05-24 Tse Hsing Chen Two-way remote control unit
JP5464862B2 (ja) * 2009-02-09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40170B2 (ja) * 2009-03-18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EP2237582B1 (en) * 2009-04-01 2015-08-26 Oticon A/S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JP2012146168A (ja) * 2011-01-13 2012-08-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396424B2 (en) * 2011-05-26 2013-03-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ole management of short-range wireless connections
JP5556767B2 (ja) * 2011-08-19 2014-07-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99991B2 (ja) * 2012-02-09 2016-04-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ジョブ指示装置並びにジョブ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961012B2 (ja) * 2012-02-29 201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007509A (ja) 2012-06-22 2014-01-16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146202A (ja) * 2013-01-29 2014-08-14 Brother Ind Ltd 端末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098396B2 (ja) * 2013-06-28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とプリンタ
JP5895910B2 (ja) * 2013-09-09 2016-03-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面生成装置、画面生成方法、および画面生成プログラム
JP5920299B2 (ja) * 2013-09-17 2016-05-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遠隔制御方法、およ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43770B2 (ja) * 2014-09-30 2016-12-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1028A (zh) * 2000-05-30 2002-11-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防止远程控制装置信号之间冲突的方法
US20100109973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iority
CN103916875A (zh) * 2014-04-24 2014-07-09 山东大学 基于wifi无线网络多类控制终端的管理与规划系统
CN104602192A (zh) * 2015-02-03 2015-05-06 巫立斌 一种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CN104965448A (zh) * 2015-07-17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039A (zh) * 2017-10-24 2019-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终端装置、警告系统及警告通知方法
CN109697039B (zh) * 2017-10-24 2021-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终端装置、警告系统及警告通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6044B (zh) 2021-12-10
US20170134593A1 (en) 2017-05-11
US9948794B2 (en) 2018-04-17
JP2017092590A (ja) 2017-05-25
JP6665491B2 (ja)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6044A (zh)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方法
CN104401271B (zh) 一种车门未锁自动提醒与锁闭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29B (zh) 一种联系人的添加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204473A1 (en) Terahertz security check method and system
CN106170994B (zh) 一种获取目标物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4749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36165A (ja)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
US20100062710A1 (en) Monitoring for the presence of a radio-communicating module in the vicinity of a radio-communicating terminal
JP2009282627A (ja) 無線検針システム
CN105975074A (zh) 一种吹气触发方法及装置
CN108696410A (zh) 用于将家用设备与无线家庭网络连接的方法
US6903651B2 (en) Method of unlocking electronic lock
CN107679454A (zh) 环境监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JP2010114544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来訪者受付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来訪者受付方法
KR101487208B1 (ko) 푸시 방식을 이용한 긴급 메시지 제공 방법과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장치
JP6589149B1 (ja) アラーム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アラーム制御方法
CN112622534B (zh) 基于胎压监测系统的自学习方法及胎压监测系统
CN105911577A (zh) 一种网络定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JP6252111B2 (ja) 通信端末および安否連絡方法
CN106303384A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机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071155A (zh) 电梯进入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5232459U (zh)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设备
CN113747357B (zh) 一种基于标定参数的蓝牙定位方法
CN111988553B (zh) 一种图像标记方法及系统
US20230194680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Time of Flight Between a First Equipment Item and a Second Equipment I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