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6789A -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6789A
CN106616789A CN201611126606.5A CN201611126606A CN106616789A CN 106616789 A CN106616789 A CN 106616789A CN 201611126606 A CN201611126606 A CN 201611126606A CN 106616789 A CN106616789 A CN 106616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oil
old
flavor essence
ess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66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6789B (zh
Inventor
刘滨
苗志伟
严江
王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 & B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 & B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 & B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 & B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266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6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6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6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6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6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老油风味香精包括: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优点为:(1)香精香气浓郁,特征性强,可赋予火锅老油风味,且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快餐、休闲食品和方便面等领域中;(2)不易吸湿吸潮,稳定性好,可长期有效保存。(3)风味稳定性好,可实现香气可控释放,留香持久。

Description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复合风味的方便食品需求量增加,而开发相应的复合风味的香精刻不容缓。
现有的各类粉末状的复合风味香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吸湿性强:长期在空气中放置时,极易吸湿而变潮,从而影响了香精的正常储存和使用;(2)风味:长期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变色,且风味变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老油风味香精,包括以下重量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老油风味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一级大豆油为溶剂,分别配制得到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以及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
步骤2,按配方量向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以及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得到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3,于另一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饮用水400份,再加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60份,麦芽糊精140份,55-60℃充分搅拌溶解均匀,然后降温至40-45℃,再按配方规定的量加入步骤2制得的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糊状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糊状物料进行均质乳化,得到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其中,冷冻干燥工艺为:
步骤5.1,将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2小时~3小时,转到步骤5.2;
步骤5.2,将步骤5.1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4小时,转到步骤5.3;
步骤5.3,对步骤5.2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首先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0~12小时;然后,以1度/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20℃时,维持20℃进行减压真空干燥5小时,得到最终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具体的,冷冻干燥过程的工艺控制,直接影响着最终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的性能。本发明人对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长期大量研究,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当采用上述的冷冻干燥工艺时,可超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料之外,制备得到一种不易吸湿吸潮、风味稳定性好以及风味特征性强的老油风味香精,并且,采用上述冷冻干燥工艺时,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的产率非常高,达到95%。
本发明所采用的冷冻干燥工艺原理可能为:
首先将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在预冻时间达到后,迅速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进行深层冷冻。由于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所受到的温度梯度非常高,因此,会在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中产生均匀的多孔孔隙结构;在-50℃的冻干箱中冷冻保持时间3小时~4小时,能够巩固多孔孔隙结构的构型。
在后续对多孔孔隙结构的构型进行减压真空干燥时,可提高老油风味香精内部水份的升华速度,使最终得到的粉末的老油风味香精的含水率极低;另外,在对多孔孔隙结构的构型进行减压真空干燥时,有利于得到孔径均匀的粉末。
本发明中,减压真空干燥时,采用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0~12小时,然后逐渐升温的干燥方式。采用上述干燥方式,可在干燥制得粉末的过程中,对特征风味起关键性作用油性成分被壁材包裹,从而隔离外部空气,进而延长了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限。
当然,申请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上述干燥过程的原理仅为本发明人的推测,具体原理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申请人采用大量实验尝试对比了多类冷冻干燥工艺,并经过大类产品性能测试的对比,均证实,采用本发明制备到的老油风味香精,其吸湿吸潮以及风味稳定性均显著优于其他常规干燥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香精香气浓郁,特征性强,可赋予火锅老油风味,且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快餐、休闲食品和方便面等领域中;
(2)不易吸湿吸潮,稳定性好,可长期有效保存。
(3)风味稳定性好,可实现香气可控释放,留香持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老油风味香精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老油,指重庆红汤老火锅专用的原料。它是从每次吃完的锅底中,打去所有的杂质料渣,再烧干其中的水分,将烫过各种菜的油提炼出来的油脂。重庆火锅的正宗和主体是红汤老火锅,亦称麻辣火锅。构成重庆火锅的核心元素是老油,所以说老油是重庆火锅的灵魂。近几年媒体对部分火锅店使用潲水油、地沟油,回收油等“问题油”事件的曝光,给老油打上了“口水油”的标签,商家的诚信和老油的健康问题都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质疑和争议,使火锅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重庆火锅协会向消费者承诺停止使用“老油”制作火锅,明确规定火锅企业使用一次性火锅底料和汤料,健康虽然保证了,但老油火锅的风味却失去了,人们记忆中的“老油火锅”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维持传统,还是顺应时代之间,重庆火锅选择了后者。随之而来的锅底成本增加,如何保证口味不变,废弃锅底的回收处理以及如何杜绝老油重回餐桌等问题,使得这场火锅变革成为一项长期的工程。针对老油火锅风味不变的问题,本发明者经过反复得尝试和探讨,采用国内批准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和食品配料,调配出了一款香气自然逼真的老油风味香精,使得使用一次性火锅底料和汤料的火锅不但保证健康的同时,还兼具有当年逼真的“老油”风味,为重庆文化遗产——“老油火锅”得以保存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发明提供的老油风味香精,为一种香气仿真度高、留香持久的老油风味香精。本发明的特点是结合对老油中挥发性成分分析的结果,从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香料中选择关键性香成分,进行老油风味香精调配。调配出的香精香气浓郁,特征性强,可赋予火锅老油风味;且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老油风味香精制备实施例一:
步骤1,以一级大豆油为溶剂,分别配制得到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以及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
步骤2,按配方量向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以及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得到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3,于另一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饮用水400份,再加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60份,麦芽糊精140份,55-60℃充分搅拌溶解均匀,然后降温至40-45℃,再按配方规定的量加入步骤2制得的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糊状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糊状物料进行均质乳化,得到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其中,冷冻干燥工艺为:
步骤5.1,将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2小时,转到步骤5.2;
步骤5.2,将步骤5.1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转到步骤5.3;
步骤5.3,对步骤5.2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首先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2小时;然后,以1度/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20℃时,维持20℃进行减压真空干燥5小时,得到最终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收率为98%。
上述老油风味香精的香气饱满持久,比较适合餐饮火锅,尤其是重庆红汤老火锅的加香。
老油风味香精制备实施例二:
步骤1,以一级大豆油为溶剂,分别配制得到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以及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
步骤2,按配方量向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以及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得到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3,于另一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饮用水400份,再加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60份,麦芽糊精140份,55-60℃充分搅拌溶解均匀,然后降温至40-45℃,再按配方规定的量加入步骤2制得的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糊状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糊状物料进行均质乳化,得到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其中,冷冻干燥工艺为:
步骤5.1,将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转到步骤5.2;
步骤5.2,将步骤5.1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4小时,转到步骤5.3;
步骤5.3,对步骤5.2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首先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2小时;然后,以1度/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20℃时,维持20℃进行减压真空干燥5小时,得到最终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收率为99%。
上述老油风味香精的香气协调,肉香丰富,比较适合面制品和菜肴的加香。
老油风味香精制备实施例三:
步骤1,以一级大豆油为溶剂,分别配制得到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以及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
步骤2,按配方量向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以及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得到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3,于另一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饮用水400份,再加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60份,麦芽糊精140份,55-60℃充分搅拌溶解均匀,然后降温至40-45℃,再按配方规定的量加入步骤2制得的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糊状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糊状物料进行均质乳化,得到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其中,冷冻干燥工艺为:
步骤5.1,将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转到步骤5.2;
步骤5.2,将步骤5.1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5小时,转到步骤5.3;
步骤5.3,对步骤5.2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首先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1小时;然后,以1度/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20℃时,维持20℃进行减压真空干燥5小时,得到最终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收率为99%。
试验例
本试验例用于考察冷冻干燥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对于老油风味香精制备实施例一,保持原料种类和配比不变,保持步骤1-步骤4不变,仅改变步骤5,将步骤5的冷冻干燥工艺分别更改为下面的A1、A2、A3、A4步骤,所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粉末分别作为对照样品1-4。
A1:将步骤4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溶液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老油风味香精粉末,作为对照样品1。
A2:将步骤4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溶液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在-5℃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20小时,得到老油风味香精粉末,作为对照样品2。
A3:将步骤4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然后,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20小时,得到老油风味香精粉末,作为对照样品3。
A4:将步骤4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溶液转移到已降温至-1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然后,在-1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老油风味香精粉末,作为对照样品4。
将老油风味香精制备实施例一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作为试验品,与对照样品1-4进行性能测试:
1)稳定性能和吸湿性能比较
将试验品和对照样品于温度40度、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0、2、4、6月末取样一次,对重点项目进行考察测定,见下表:
在上表中,风味的评价方法为感官评价方法,即:
任意选取11人,分色泽、外观状态、香气和滋味四个方面对老油风味香精进行比较评分,总分为100分,其中:
色泽满分为15分。正常14--15分,较正常12--13.9分,可以9.7--11.9分,尚可7.5--9.6分,一般6--7.4分,稍差3--5.9分,差1--2.9分,很差0分。
外观状态满分为15分。正常14--15分,较正常12--13.9分,可以9.7--11.9分,尚可7.5--9.6分,一般6--7.4分,稍差3--5.9分,差1--2.9分,很差0分。
香气满分为30分。无杂气、香气浓郁、纯正(或愉悦)29.3--30分;无杂气、香气较浓郁、纯正(或愉悦)27--29.2分;无杂气、感觉可以24--26.9分;尚可21--23.9分;及格18--20.9分;不及格18分以下。
滋味满分为40分。纯正、爽口39.1--40分,较纯正、适口36--39分,可以32--35.9分,尚可28--31.9分,及格24--27.9分,不及格24分以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经过6个月的时间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其含水率仅从1.0%增加到1.4%,可见,极不易吸湿吸潮。并且,经过6个月的储存,其颜色和风味均变化非常微小,几乎不变,可见,其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而对照样品1-4,其性能稳定性明显弱于本发明,其吸湿性明显高于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各项性能参数显著优于对照样品1-4。
2)其他参数比较,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其在收率、色泽和外形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样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老油风味香精,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油风味香精,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老油风味香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一级大豆油为溶剂,分别配制得到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以及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
步骤2,按配方量向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浓度为1%的丁酸、浓度为1%的乙酸、浓度为1%的2-甲基-3-巯基呋喃、浓度为1%的呋喃酮乙酸酯、浓度为100%的孜然精油、浓度为100%的辣椒精油、浓度为100%的芫荽精油、浓度为100%的肉豆蔻油、浓度为100%的花椒精油、浓度为100%的大茴香油、浓度为100%的桂皮油、浓度为100%的丁香油以及浓度为100%的一级大豆油,搅拌均匀,过100目筛,得到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3,于另一不锈钢调配罐中加入饮用水400份,再加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60份,麦芽糊精140份,55-60℃充分搅拌溶解均匀,然后降温至40-45℃,再按配方规定的量加入步骤2制得的液状的老油风味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糊状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糊状物料进行均质乳化,得到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其中,冷冻干燥工艺为:
步骤5.1,将步骤4得到的糊状的老油风味香精放入已降温至-5℃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2小时~3小时,转到步骤5.2;
步骤5.2,将步骤5.1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转移到已降温至-50℃的冻干箱中冷冻,时间为3小时~4小时,转到步骤5.3;
步骤5.3,对步骤5.2得到的老油风味香精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工艺为:首先在-50℃的条件下减压真空干燥10~12小时;然后,以1度/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20℃时,维持20℃进行减压真空干燥5小时,得到最终粉末状的老油风味香精。
CN201611126606.5A 2016-12-09 2016-12-09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616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6606.5A CN106616789B (zh) 2016-12-09 2016-12-09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6606.5A CN106616789B (zh) 2016-12-09 2016-12-09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6789A true CN106616789A (zh) 2017-05-10
CN106616789B CN106616789B (zh) 2018-06-22

Family

ID=5882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6606.5A Active CN106616789B (zh) 2016-12-09 2016-12-09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678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084A (zh) * 2010-11-22 2011-03-30 厦门市顶味兴业香料发展有限公司 烤肉香精及其生产工艺
CN102978143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乳杆菌冻干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808A (zh) * 2013-06-14 2013-09-04 天津春宇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一种调配型牛肉油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1019A (zh) * 2013-09-04 2013-12-18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用微胶囊香精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743A (zh) * 2013-10-12 2014-04-30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麻辣风味调味油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084A (zh) * 2010-11-22 2011-03-30 厦门市顶味兴业香料发展有限公司 烤肉香精及其生产工艺
CN102978143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乳杆菌冻干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808A (zh) * 2013-06-14 2013-09-04 天津春宇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一种调配型牛肉油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1019A (zh) * 2013-09-04 2013-12-18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用微胶囊香精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743A (zh) * 2013-10-12 2014-04-30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麻辣风味调味油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6789B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9318A (zh) 一种长保质期的耐烘烤无蛋沙拉酱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MX2015004270A (es) Concentrado liquido o en pasta estable durante su almacenamiento.
CN106260372A (zh) 一种咖啡香精
CN106578198A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JP4372820B2 (ja) 長生紅ドラジの調製方法とこの調製方法により調製された長生紅ドラジ及びそれを含む機能性食品素材
CN105925375B (zh) 一种复合烟用香精、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616789A (zh) 老油风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6748A (zh) 一种腊鱼风味膏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01646B1 (ko) 기능성 국수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기능성 국수
CN102919790B (zh) 一种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4879A (zh) 一种具有柴叶风味的豆腐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52054B1 (ko) 흑마늘을 이용한 삼계탕의 제조방법
KR101019235B1 (ko) 오미자 및 복분자 당절임 즙을 함유하는 콜로이드 입자형 김치소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242522A (zh) 一种炖煮鸡肉味液体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0616B (zh) 蜂蜜花茶的制作工艺
CN106343514A (zh) 一种宣威火腿风味香精的制备方法
CN105969607A (zh) 一种树莓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76419B1 (ko) 파프리카 김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601458B (zh) 洋葱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3137A (zh) 一种不结球白菜黄玫瑰真空冷冻干燥方法
Poonia Developments in the manufacture and preservation of sandesh: A review
JP3118410B2 (ja) ルウ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風味原料組成物
KR100902472B1 (ko) 미나리잎을 원료로 하는 차의 제조방법
CN101148640A (zh) 一种新型酿造食醋工艺
CN104431130A (zh) 荷叶花茶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