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8397B -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8397B
CN106608397B CN201610041799.8A CN201610041799A CN106608397B CN 106608397 B CN106608397 B CN 106608397B CN 201610041799 A CN201610041799 A CN 201610041799A CN 106608397 B CN106608397 B CN 106608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box
feeding mechanism
supply unit
tub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1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8397A (zh
Inventor
姜正薰
李康熙
裵容铎
朴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rg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erg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ergiu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08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8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8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8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3/00Labelling other than flat surfaces
    • B65C3/02Affixing labels to elongated objects, e.g. wires, cables, bars,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通过改善试管供应装置上的必携结构之试管供应单元、移送单元的空间配置及各单元的结构,以实现紧凑化、轻量化和卓越的移动性。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其包括:层叠有若干个试管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试管供应单元;移动至所述各试管供应单元的下方后,将试管供应单元所供应的试管供应给贴标单元的转移单元;及将所述转移单元移送至各试管供应单元下方的移送单元。

Description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为医院、研究所、大学等地所使用的试管贴附印有各种相关信息的标签的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保管血液、铜、植物的样本及化合物等各种样品时,使用的是一侧封堵的长管状试管。这种试管是在贴有记录内装样品信息之标签的状态下使用的,故可提高作业效率。
尤其,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采集的血液会根据采血量、采血的检查状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试管。试管通过条码等来显示采血日期和时间、采血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条码会打印成条码标签等信息条码后,贴附在试管的外周面上。
针对这些量大、种类多的试管记录信息,对操作者而言,所需作业量过大,而且这种重复记录的操作还频频出现相关信息记录错误的事例。
因此,近来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化试管用贴标系统,在承装这些血液等相关样本之前,从试管堆中选择所需试管后,在所选试管的表面,贴附有关患者或试管对象的文字信息或条码等电子信息的标签。
这种贴标系统,可分为:移送试管的试管供应装置;在试管供应装置所供应的试管上贴附标签的贴标装置;及为贴标装置供应标签的印标装置。
但是,现有的试管供应装置仍存在问题,移送单元包括试管供应单元,其机械结构复杂、设备体积过大,所需的制造费用和安装费用较高,以至于仅限于在规模较大的医院、研究所等试管使用量较大的环境中使用。
另一问题在于,试管供应装置需借助搭载于试管之上的试管供应单元,确保试管通过排放口依次排放,但在制作排放口时,并未考虑到试管管体和头部的直径,致使试管发生相互碰撞、卡夹,导致排放滞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通过改善试管供应装置上的必携结构之试管供应单元、移送单元的空间配置和各单元的结构,来实现紧凑化、轻量化和卓越的移动性。
技术方案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其包括:层叠有若干个试管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试管供应单元;移动至上述各试管供应单元的下方后,将试管供应单元所供应的试管供应给贴标单元的转移单元;及将上述转移单元移送至各试管供应单元下方的移送单元。
上述试管供应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盒部,正面形成一个投放口,使上述若干个试管以水平状态层叠,下方形成一个排放口,用以排放一个试管;一个排放部,位于上述盒部的下方,使层叠在盒部上的任一个试管借助旋转得以排放。
上述盒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其具有可容纳上述试管管体的容纳空间;第二盒,自上述第一盒延长而形成,具有可容纳上述试管头部的容纳空间;及支撑第一盒和第二盒的下部盒,考虑到试管头部直径要大于上述试管管体的直径,因此,上述第二盒的宽度要大于第一盒的宽度。
上述排放部的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上述盒部的下方,用以支撑和排放若干个试管的排放板;及为使上述排放板可在下部盒的正面旋转而固定的侧板;旋转上述排放板,以调节排放口大小的旋转工具。
上述排放板的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上述盒部的下方,用以支撑若干个试管的支撑架;及自上述支撑架的一侧朝下呈弯曲状,为完成排放而置放一个试管的置放架。
上述支撑架的特点在于,以投放口为准,自右向左倾斜。
上述置放架的特点在于,为对应试管的形状而呈圆形。
上述支撑架和置放架的前端部的特征在于,为对应上述试管的头部大小而形成第一端棱和第二端棱,其大小相当于第二盒超出第一盒的宽度大小。
上述旋转工具的特点在于,包括:于上述排放板的两侧分别凸起形成,为使上述排放板在下部盒一侧和侧板一侧旋转而固定的第一接合凸起部和第二接合凸起部;插置于上述第一接合凸起部内,为上述排放板提供弹性力的弹性构件;及于上述排放板的一侧凸起形成,对弹性构件加压的加压凸起部。
上述试管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固定安装上述若干个供应单元的固定架,各试管供应单元并列安装。
上述盒部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宽度调节构件,其插至第一盒的一侧壁而接合,可根据上述试管管体的直径大小来层叠各种试管。
上述宽度调节构件的特征在于,与上述第一盒相接合时,为避免支撑架旋转时出现干扰现象,宽度调节构件上会形成第一回避槽,支撑架上会形成第二回避槽。
上述试管供应单元的特征在于,还额外安装一个用以开合上述盒部投放口的封盖。
上述转移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为确保移动至上述盒部下方而安装的本体;形成于本体上方,置放由上述盒部排放的试管的置放部;位于上述本体一侧,移动至上述各盒部下方时,用来感应停止位置的感应部;及位于上述感应部的一侧,根据上述感应部的信号而启动,对上述加压凸起部进行加压的加压部。
上述移送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上述固定板背面的导轨;位于上述本体一侧,沿着导轨移送上述本体的导向架;用以连接上述导向架和本体的连接构件;及与上述导向架相连接,通过驱动传动带来移动上述本体的传动带驱动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供应装置;位于上述试管供应装置的下方,在上述试管贴附的标签上印制患者信息的印标装置;及位于上述印标装置一侧,将印标装置所供应的标签贴附到上述试管供应装置所供应的试管上的贴标装置。
上述贴标系统的特征在于,还会形成一个托盘置放部,其形成于上述贴标装置的下方,具有可容纳由贴标装置所排放的试管的托盘置放空间。
上述贴标系统的特征在于,还会安装一个辅助输入、输出装置,其位于所述试管供应装置一侧,除试管上贴附的标签外,还可另外打印、扫描患者的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作出了一系列改善,以单层结构的并列结构对试管供应单元进行配置,并以水平叠层状态供应试管,使整个试管供应装置的大小更为紧凑,实现了轻量化,移动性卓越,提高了与周围环境的安装兼容性。
另外,本发明的效果还在于,依据本发明,盒部的第一盒和第二盒形成的宽度不同,确保试管不发生卡夹,依次得以排放,防止出现处理时间的滞延。
另外,本发明的效果还在于,依据本发明,借助盒部上具有的宽度调节构件可根据检查目的,通过一个试管供应单元来供应各种直径不同的试管。
另外,本发明的效果还在于,借助盒部上安装的封盖,可将试管保管在试管供应装置内,并防止在运送时出现试管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正面的概略透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背面的概略透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安装有封盖的结构概略透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单元结构的概略透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放口结构和运转状态的概略透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度调节构件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单元上安装有宽度调节构件的状态的概略透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移单元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的供应流程的概略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的概略透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上安装有试管供应装置的状态的概略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以详细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附图中所用的相同构成要素,尽量以相同的符号显示。另外,对于可能导致本发明要旨含糊不清的公开已知功能和结构,在此,省略相关的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以说明。
首先,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正面的概略透视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背面的概略透视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安装有封盖的结构概略透视图。
然后,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单元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放口结构和运转状态的概略透视图,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度调节构件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
然后,图7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单元上安装有宽度调节构件的状态的概略透视图。图8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移单元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图9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的供应流程的概略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10)包括:层叠有若干个试管(1)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试管供应单元(100);移动至各试管(1)供应单元(100)的下方,将试管供应单元(100)所供应的试管(1)供应给贴标装置(30)的转移单元(200);及将转移单元(200)移送至试管供应单元(100)下方的移送单元(300)。
这时,试管供应单元(100)包括盒部(110)和排放部(130)。
如图4所示,盒部(110)的正面形成一个投放口(110a),使上述若干个试管(1)以水平状态层叠,其下方形成一个排放口(110b),用以排放一个试管(1)。这种盒部(110)的内部包括第一盒(111),其具有可容纳上述试管(1)管体的容纳空间;及第二盒(113),其自上述第一盒(111)延长而形成,具有可容纳上述试管(1)头部的容纳空间;及支撑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的下部盒(115)。
这时,可将第一盒(111),第二盒(113)和下部盒(115)制成一体式结构,也分别制作后予以组装。
同时,优选地,考虑到试管(1)的头部直径要大于试管(1)的管体直径,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之第二盒(113)的宽度(W1)应大于第一盒(111)的宽度(W2)。即,不考虑试管(1)管体与头部直径的不同,各盒(111,113)使用相同宽度(W2,W1)进行制作时,在排放试管(1)时,会因相互间的直径大小差异而出现相互卡夹,导致排放无法顺利进行。考虑到这一点,优选地,第二盒(113)的宽度(W1)应大于第一盒(111)的宽度(W2)。
下部盒(115)是用来支撑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的。与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的制作形状相同,还起到后述的固定排放部(130)的作用。
如图5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放部(130)包括:安装于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撑和排放若干个试管(1)的排放板(131);为使排放板(131)可在下部盒(115)的正面旋转而固定的侧板(133);及旋转排放板(131),以调节排放口(110b)大小的旋转工具(135)。
即,排放板(131)位于盒部(110)的下方,除排放口(110b)外,对开口的盒部(110)进行密封,对层叠到盒部(110)上的试管(1)起到支撑作用。
这时,排放板(131)包括:安装于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撑若干个试管(1)的支撑架(131a);及自支撑架(131a)的一侧朝下呈弯曲状,为完成排放而置放一个试管的置放架(131b)。
这时,优选地,支撑架(113a)应以投放口(110a)为准,自右向左倾斜。其目的在于,排放板(131)旋转时,支撑架(113a)的一侧,即盒部(110)的一侧壁面所支撑的试管(1)升至上方,移动到支撑架(131a)的另一侧部位,而支撑架(131a)的另一侧所支撑的试管(1)则下降,移动至置放架(131b)一侧,等待排放。最终,支撑架(131a)起到的是支撑各试管(1)和变更位置的作用。
置放架(131b)自支撑架(131a)的一侧起朝下呈弯曲状,作用在于,为完成排放而置放一个试管(1),另一作用在于,确保用于排放的一个试管(1)上方有若干个等待排放的试管(1)。
这时,优选地,置放架(131b)为对应试管的形状应呈圆形。这是为了确保在排放时,置放架(131b)上置放的试管(1)和等待的试管(1)不发生卡夹,只准确置放一个待排放的试管(1),使其排放。
同时,支撑架(131a)支撑架和置放架(131b)的前端部为对应上述试管的头部大小而形成第一端棱(131c)和第二端棱(131d),其大小相当于第二盒(113)超出第一盒(112)的宽度大小。这与说明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2)的宽度(W2,W1)时指出的内容相同。即,为应对试管(1)管体直径与头部直径不同的问题,而形成各自的端棱(131c,131d)。
旋转工具(135)的作用作于,旋转排放盘(311),调节排放口(110b)的大小,使置放于置放架(131b)上的试管(1)通过排放口(110b)得以排放。即,在启动旋转工具(135)之前,因排放口(110b)的宽度小于试管(1)的直径,使试管处于无法排放的状态,旋转工具(135)运转后,排放板(135)的置放架(131b)旋转,使排放口(110b)的宽度开始大于试管(1)的直径,确保试管通过扩大的排放口(110b)得以排放。
这种旋转工具(135)包括:分别于排放板(131)的两侧凸起形成,为使排放板(131)可在下部盒(115)的一侧和侧板(133)的一侧旋转,对其进行固定的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和第二接合凸起部(135b);插置于上述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内,为排放板(131)提供弹性力的弹性构件(135c);及于上述排放板(131)的一侧凸起形成,对弹性构件(135c)加压的加压凸起部(135d)。
同时,如图6和图7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盒部(110)还包括宽度调节构件(150),其可根据上述试管(1)管体的直径大小来层叠各种试管。
更具体来讲,为的是确保一个标准试管(1)不出现卡夹、得以依次排放,使盒部处于最佳的设计制作状态。这时,举例来说试管(1),试管管体的直径可根据采血检查目的,使用13PI,16PI等试管管体直径不同的试管。即,使用标准试管外的其他试管时,考虑到其他试管直径不同于标准试管的直径,优选地,应调节第一盒(111)的宽度,因此,为应对该问题而安装了宽度调节构件(150)。
这时,优选地,在上述宽度调节构件(150)与上述第一盒(111)相接合时,为避免支撑架(131a)旋转时出现干扰现象,宽度调节构件(150)上会形成第一回避槽(150a),支撑架(131a)上会形成第二回避槽(150b)。
因此,宽度调节构件(150)插至第一盒(111)的一侧壁而接合,调节第一盒(111)的宽度来供应各种不同的试管。
同时,如图3所示,试管供应单元(100)上,还可额外安装一个用以开合盒部(110)的投放口(110a)的封盖(170)。
封盖(170)的作用在于,防止试管(1)从盒部(110)上脱落下来。这时,封盖(170)的上端部以可旋转的固定状态安装于盒部(110)的上端,用来开合盒部(110)的投放口(110a)。有关封盖(170)的固定方法,可通过其他的铰链构件来固定,即使不是铰链构件,只要是确保封盖(170)可旋转的结构即可,无需对封盖(170)的固定方法加以限定。
另外,封盖(170)的下端部还安装有手柄(171),确保把持封盖(170),以便于开合。
同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10),还包括一个固定板(190),用以固定安装若干个试管供应单元(100),各试管供应单元(100)并列安装。
这时,各试管供应单元(100)可通过螺栓接合、吊钩接合方法等多种方法,固定在固定板(190)上。
另外,各试管供应单元(100)并列安装在固定板(190)上,以方便转移单元(200)的移动,便于从各种试管供应单元(100)上接收各种试管。
如图8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移单元(200)的作用在于,其移动至各试管供应单元(100)的下方,向贴标装置(30)供应由试管供应单元(100)供应的试管。这种转移单元(100)包括本体(210),置放部(230),感应部(250)和加压部(270)。
本体(210)构成了转移单元(100)的外围,可确保盒部(110)的随意移动。
置放部(230)形成于本体(210)的上方,其作用在于,使盒部(110)排放的试管(1)得以置放后,将其供应至贴标装置侧。置放部(230)还具有置放试管(1)的置放槽(231),虽无具体图示,但在置放槽(23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用来排放试管(1)的开合板(233)。
感应部(250)位于本体(210)的一侧,移动至上述各盒部(110)的下方时,发挥感应停止位置的作用。
更具体来讲,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为了接收试管(1)而移动至试管供应单元(100)的盒部(110)下方时,安装在本体(210)上的感应部(250)会感应到安装于盒部(110)下方的感应凸起部(无图示),使其停在本体(210)选定的盒部(110)下方。这时,感应部(250)会运转起来,以感应感应部(250)和感应凸起部的位置,即位相差,使本体(210)停下来。
加压部(270)位于本体(210)的一侧,根据感应部(250)的信号运转,以发挥对安装在排放板(131)上的加压凸起部(135d)进行加压的作用。
即,本体(210)借助感应部(250)停在盒部(110)的下方时,感应部(250)的信号将传至加压部(270),带动加压部(270)的运转,加压部(270)对加压凸起部(135d)加压,旋转排放板(131),使置于置放架(131b)上的试管通过排放口得以排放。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送单元(300)的作用在于,将转移单元(200)移送至上述各试管供应单元(100)的下方。这种移送单元(300)包括:导轨(310),导向架(330),连接构件(350)和传动带驱动部(370)。
导轨(310)安装于固定板(190)的背面,即安装有试管供应单元(100)的背面,以引导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移送。
导向架(330)位于本体(210)的一侧,其作用在于,可沿着导轨(310),将本体(210)移送至盒部(110)的下方。这时,连接构件(350)发挥的作用是连接导向架(330)和本体(210)。
传送带驱动部(370)与导向架(330)相连,借助传送带驱动来移送本体(210)。作为一种使用普通传送带的驱动方法,传送带驱动部(370)可由提供驱动力的驱动电机(371);借助提供的驱动力传达驱动力的传送带(373);及调节传送带张力的若干个滑轮(375)构成。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试管供应装置(10)的运转流程,可参照图9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操作者欲投放装有血液的试管(1)时,应从并列安装的各试管供应单元(100)中任选一个试管供应单元(100),然后,将试管(1)投放至所选的试管供应单元(100)内。
这时,投放的试管(1)的管体层叠于盒部(110)的第一盒(111)之上,试管(1)的头部层叠于第二盒(113)之上。
如图9a所示,层叠的多个试管中任一个试管(1)被置于排放板(131)的置放架(131b)上,等待排放,而其他试管(1)层叠于待排放的试管上方,等待下一次被排放。
然后,启动移送单元(300)的驱动部(370),将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移送至选定的试管供应单元(100)。这时,与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相连接的导向架(330)沿着安装于固定板(190)之上的导轨(310),被移送至选定的试管供应单元(100)。
然后,如图9b所示,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被移送至试管供应单元(100)的下方后,即可感应到安装在转移单元(200)的本体(210)上的位置感应部(250)被移送至试管供应单元(100)的下方,使加压部(270)运转起来。
运转的加压部(270)对排放板(131)上突出的加压凸起部(135d)进行加压,加压凸起部(135d)使排放板(131)旋转起来。
这时,如图9c所示,排放板(131)旋转后,排放口(110b)开始扩大,使置放于置放架(131b)上等待排放的试管(1)通过排放口(110b)得以排放。
然后,如图9d所示,通过排放口(110b)排放的试管(1)被置于转移单元(200)的本体所形成的置放部(230)上,本体(210)将借助移送单元(300)的运转回归到原位置。
置放于置放部(230)上的试管进入下一工序,举例来说,就是将试管排放至贴标装置(30)。
如图9e所示,在本体(210)回归原位置的同时,对加压凸起部(135d)的加压状态也随即解除,排放板(131)借助安装在排放板(131)一侧的弹性构件(135c),回归到原位置。这时,重新置于置放架(131b)上的其他试管将进入待排放状态。
经过上述流程,试管借助试管供应装置(10)得以排放。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10)作出一系列的改善,以单层结构的并列结构对试管供应单元(100)进行配置,并以水平叠层状态供应试管(1),使整个试管供应装置(10)的大小更为紧凑,实现了轻量化,移动性卓越,提高了与周围环境的安装兼容性。
另外,盒部(110)的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形成的宽度不同,确保试管(1)不发生卡夹,依次得以排放,以防拖延处理时间。
另外,借助盒部(110)上具有的宽度调节构件(150),可根据检查目的,通过一个试管供应单元(100)来供应各种直径不同的试管。
另外,借助盒部(110)上安装的封盖(170),可将试管保管在试管供应装置内,并防止在运送时出现试管脱落。
下面,针对具有如前所述之试管供应装置(10)的贴标系统进行说明。
图10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的概略透视图。图1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上安装有试管供应装置的状态的概略透视图。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1)包括:试管供应装置(10);印标装置(20);及贴标装置(30)。
这时,试管供应装置(10)适用的是如前所述的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供应装置。
虽无详细图示,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印标装置(20)位于试管供应装置(10)的下方,其作用在于,将患者信息印制到试管贴附的标签上。
更具体来讲,印标装置(20)在卷有标签的供应滑轮(无图示)所供应的标签上,印制从医生的计算机、医院中央计算机中获取的患者ID,检查项目,试管种类,采血量等采血信息的必要项。
贴标装置(30)位于印标装置(20)的一侧,其作用在于,在上述试管供应装置(10)所供应的试管上,贴附由印标装置(20)供应的标签。
更具体来讲,由试管供应装置(10)的转移单元(200)移送的试管,为了完成贴标而被置于贴标装置(30)之上,印标装置(20)印制的标签,以标签背面贴附的离型纸可分离的状态,移送至贴标装置(30),使为了完成贴标而被置放的试管上贴上标签,同时,向上排放贴有标签的试管。
这时,贴标装置(30)的下方形成一个托盘置放部(40),内置有托盘(无图示)的置放空间,用以容纳通过贴标装置(30)排放的试管。
同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标系统(10),还可再安装一个辅助输入输出装置(50),其位于试管供应装置一侧,除了试管上贴附的标签外,还可另外打印、扫描患者的信息。
即,提供辅助输入输出装置(50)的目的在于,可按照患者的要求打印并提供患者的信息,也可扫描识别到其他信息的产品后,通过其他显示器(无图示)来确认扫描信息。
综上所述,已结合实施例对发明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附图标号说明
10:试管供应装置 20:印标装置
30:试管贴标装置 40:托盘置放部
50:辅助输入输出装置 100:试管供应单元
110:盒部 110a:投放口
110b:排放口 111:第一盒
113:第二盒 115:下部盒
130:排放部 131:排放板
131a:支撑架 131b:置放架
135a:第一接合凸起部 135b:第二接合凸起部
135c:弹性构件 135d:加压凸起部
150:宽度调节构件 170:封盖
190:固定板 200:转移单元
210:本体 230:置放部
250:感应部 270:加压部
300:移送部 310:导轨
330:导向架 350:连接构件
370:传送带驱动部
W1:第二盒宽度 W2:第一盒宽度

Claims (16)

1.一种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有若干个试管的至少一个试管供应单元(100);
转移单元(200),用于在移动至所述各试管供应单元(100)的下方后,将试管供应单元(100)所供应的试管供应给贴标单元;及
移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转移单元(200)移送至各试管供应单元(100)下方,
所述试管供应单元(100)包括:
一个盒部(110),正面形成一个投放口,使上述若干个试管以水平状态层叠,下方形成一个排放口,用以排放一个试管;及
一个排放部(130),位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使层叠在盒部(110)上的任一个试管借助旋转得以排放,
所述排放部(130)包括:安装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撑和排放若干个试管的排放板(131),
所述排放板(131)包括:
安装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撑若干个试管的支撑架(131a);及
自所述支撑架(131a)的一侧朝下呈弯曲状,为完成排放而置放一个试管的置放架(13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部(110)包括:
第一盒(111),其具有可容纳所述试管管体的容纳空间;
第二盒(113),其自所述第一盒(111)延长而形成,具有可容纳所述试管头部的容纳空间;及
支撑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的下部盒(115),且考虑到试管头部直径要大于所述试管管体的直径,因此,所述第二盒(113)的宽度要大于第一盒(11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部(130)还包括:
为使所述排放板(131)可在下部盒(115)的正面旋转而固定的侧板(133)及;
旋转所述排放板(131),以调节排放口大小的旋转工具(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1a)以投放口(110a)为准,自右向左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架(131b)为对应试管的形状而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1a)和置放架(131b)的前端部为对应上述试管的头部大小而形成第一端棱(131c)和第二端棱(131d),其大小相当于第二盒(113)超出第一盒(111)的宽度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具(135)包括:
于上述排放板(131)的两侧分别凸起形成,为使所述排放板在下部盒(115)一侧和侧板(133)一侧旋转而固定的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和第二接合凸起部(135b);
插置于所述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内,为所述排放板(131)提供弹性力的弹性构件(135c);及
于所述排放板(131)的一侧凸起形成,对弹性构件(135c)加压的加压凸起部(135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固定安装所述若干个供应单元(100)的固定架,各试管供应单元(100)并列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部(110)还包括一个宽度调节构件(150),其插至第一盒(111)的一侧壁而接合,可根据所述试管管体的直径大小来层叠各种试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构件(150)与所述第一盒(111)相接合时,为避免支撑架(131a)旋转时出现干扰现象,宽度调节构件(150)上会形成第一回避槽(150a),支撑架(131a)上会形成第二回避槽(150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供应单元(100)还额外安装一个用以开合所述盒部(110)的投放口的封盖(17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包括:
为确保移动至所述盒部(110)下方而安装的本体(210);
形成于本体(210)上方,置放由所述盒部排放的试管的置放部(230);
位于所述本体(210)一侧,移动至所述各盒部(110)下方时,用来感应停止位置的感应部(250);及
位于所述感应部(250)的一侧,根据所述感应部(250)的信号而启动,对所述加压凸起部(135d)进行加压的加压部(27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单元(300)包括:
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90)背面的导轨(310);
位于上述本体(210)一侧,沿着导轨(310)移送所述本体(210)的导向架(330);
用以连接所述导向架(330)和本体(210)的连接构件(350);及
与所述导向架(330)相连接,通过驱动传动带(370)来移动所述本体(210)的传动带驱动部。
14.一种贴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管供应装置(10);
位于所述试管供应装置(10)的下方,在所述试管贴附的标签上印制患者信息的印标装置(20);及
位于所述印标装置(20)一侧,将印标装置(20)所供应的标签贴附到所述试管供应装置(10)所供应的试管上的贴标装置(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贴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会形成一个托盘置放部(40),其形成于所述贴标装置(30)的下方,具有可容纳由贴标装置(30)所排放的试管的托盘置放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贴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会安装一个辅助输入、输出装置(50),其位于所述试管供应装置(10)一侧,除试管上贴附的标签外,还可另外打印、扫描患者的信息。
CN201610041799.8A 2015-10-21 2016-01-21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Active CN106608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46861A KR101746071B1 (ko) 2015-10-21 2015-10-21 시험관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벨 부착 시스템
KR10-2015-0146861 2015-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8397A CN106608397A (zh) 2017-05-03
CN106608397B true CN106608397B (zh) 2019-04-05

Family

ID=5861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1799.8A Active CN106608397B (zh) 2015-10-21 2016-01-21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59785B2 (zh)
KR (1) KR101746071B1 (zh)
CN (1) CN106608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5888B2 (ja) 2017-10-25 2022-02-25 三協立山株式会社
CN108584047A (zh) * 2018-06-20 2018-09-28 河北江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落管系统及真空采血管贴标装置
KR102124348B1 (ko) * 2018-06-20 2020-06-22 에너지움 주식회사 시험관 자동정렬 라벨 부착 장치
KR102011069B1 (ko) * 2019-01-04 2019-08-14 주식회사 크레도웨이 라벨기용 채혈관 자동 준비장치
KR102232525B1 (ko) * 2019-06-10 2021-03-29 에너지움 주식회사 순차적 라벨링이 가능한 시험관 라벨링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용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KR102338902B1 (ko) 2020-02-19 2021-12-13 문정현 채혈관용 라벨 부착장치
KR102347220B1 (ko) 2020-02-19 2022-01-04 문정현 채혈관용 라벨 부착장치
KR102347227B1 (ko) 2021-04-22 2022-01-05 (주)에이티솔루션즈 채혈관용 라벨 부착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1789B2 (ja) * 1999-02-25 2009-08-26 株式会社新盛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ラベルを貼着するための試験管の堆積状態からの搬送装置
JP4746764B2 (ja) * 2001-05-15 2011-08-10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採血管準備装置
KR100866410B1 (ko) * 2007-09-10 2008-11-03 테스코 주식회사 시험관 준비 장치
CN102460179B (zh) * 2009-06-24 2014-07-16 株式会社Afc 采血管储料器及采血管准备装置
JP5503230B2 (ja) * 2009-09-09 2014-05-28 株式会社エーエフシー 採血管準備装置
JP5909640B2 (ja) * 2012-03-08 2016-04-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EP2873977B1 (en) * 2012-07-10 2020-04-01 Techno Medica Co., Ltd. Double-decker tube dispenser
JP6063176B2 (ja) * 2012-08-20 2017-01-18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US9764871B2 (en) * 2013-07-17 2017-09-19 Techno-Medica Co., Ltd. Automatic blood-sampling tube preparation device
JP6417763B2 (ja) * 2014-01-10 2018-11-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払出装置
WO2015105157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搬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8397A (zh) 2017-05-03
JP2017077924A (ja) 2017-04-27
KR101746071B1 (ko) 2017-06-21
KR20170046869A (ko) 2017-05-04
JP6159785B2 (ja) 201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8397B (zh) 试管供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贴标系统
CN104226392B (zh) 试管夹,试管贴签单元及包含其在内的试管预备装置
TWI480212B (zh) Collection of blood vessels and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CN104272115B (zh) 双层型管分配器
CN104603013A (zh) 采血管自动准备装置
US20080271852A1 (en) Apparatus for the Selection and Labelling of Test Tubes for Analysis Laboratories and the Like
JP2009526232A5 (zh)
TW466196B (en) Tablet packing apparatus
CN101443258A (zh) 瓶盖供给装置
EP3370067A1 (en) Rotating disc type fecal occult blood detection analyzer
CN102015495A (zh) 用于自动标记生物样本容器的设备
JP4444985B2 (ja) トレイ又はラックへの試験管準備装置
JP3572543B2 (ja) 採血管準備装置
CN109515896B (zh) 试管自动贴标设备及其方法
CN108820413A (zh) 试管自动贴签装罝
JPH11281651A (ja) 検体採取用試験管準備装置及び検体採取用試験管準備システム
JP2008120404A (ja) チューブディスペンサー
JP2008120404A5 (zh)
CN207389778U (zh) 试管自动贴标设备
CN208647336U (zh) 试管自动贴签装罝
CN214357223U (zh) 一种采血用贴标结构
JP4662193B1 (ja) 採血管ストッカー及び採血管準備装置
CN210338983U (zh) 一种医用采血管智能发放装置
CN216660625U (zh) 试管贴标装置
CN216402076U (zh) 新型智能采血贴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