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097B -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097B
CN106575097B CN201580042474.5A CN201580042474A CN106575097B CN 106575097 B CN106575097 B CN 106575097B CN 201580042474 A CN201580042474 A CN 201580042474A CN 106575097 B CN106575097 B CN 106575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ap
insertion direction
powder container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4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5097A (zh
Inventor
高见伸雄
津田清典
寺西竜一
松本纯一
小池寿男
高桥裕
山部顺司
川上晃弘
近藤慧之辅
井上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guang Co
Original Assignee
Ligua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uang Co filed Critical Liguang Co
Priority to CN2019113240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9309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039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2119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57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5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粉末容器,是可插入到成像设备中的,并且包括主体互锁部分,该主体互锁部分是可旋转的并且朝向插入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成像设备包括标识符突出部,该标识符突出部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所述粉末容器包括被构造为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的容器互锁部分;以及被构造为与标识符突出部互锁的被互锁部分。所述被互锁部分设置在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中。容器互锁部分从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容器互锁部分和被互锁部分一体地旋转。

Description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诸如调色剂的粉末的粉末容器,以及将粉末从粉末容器输送到输送目的地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制版术的成像设备中,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的潜像通过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被显影成可见图像。调色剂通过潜像的显影被消耗,需要给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因此,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调色剂补充装置,作为粉末供给装置,将调色剂从作为粉末容器的调色剂容器输送到显影装置以便给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如上所述的通过给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可以连续地执行显影。调色剂容器可脱离地附连到调色剂补充装置。当存储的调色剂被用完时,调色剂容器更换为容纳新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
成像设备的调色剂补充装置和调色剂容器在各种模型之中共用以便降低成本。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用于提供具体模型或具体颜色的标识符(identifier)形状部分的技术,该标识符形状部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调色剂容器形成为不同形状的调色剂容器的一部分。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调色剂容器具有筒形形状。当调色剂容器被设定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调色剂容器从成像设备的主体接收旋转驱动,并围绕筒形形状的作为旋转轴的中心线旋转以将调色剂从排出端口排出。唯一标识符形状部分被设置在筒形形状的两个底部表面之一上,特别地在用于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端部表面上(在下文中,该端部表面称为“前端部表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操作人员将调色剂容器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筒形调色剂容器在旋转方向上处于任意姿态。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调色剂容器包括在前端部表面上的作为标识符形状部分的突出部。该突出部被布置成以使得在径向方向上距离所述前端部表面的中心的距离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类型变化。在用作成像设备的驱动输出单元的旋转构件上,用作该设备的主体标识符形状部分的若干凹陷被设置在当设置调色剂容器时以面向所述前端部表面的中心的点为中心的相同圆周上。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构造中,如果在径向方向上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距离所述中心的距离和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凹陷距离所述中心的距离彼此匹配时,所述突出部可与凹陷中的任一个互锁,不管调色剂容器在旋转方向上的姿态如何。相比之下,如果在径向方向上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距离所述中心的距离和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凹陷距离所述中心的距离彼此不匹配,所述突出部不能与所述凹陷中的任一个互锁。因此,调色剂容器不能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后端部,以及操作人员可确定在设定时的错误设定。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调色剂容器中,在径向方向上的直线上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突出部的标识符形状部分起到不同类型的调色剂容器的标识符的作用。在调色剂容器中,可以根据在径向方向上可布置在距离所述前端部表面的中心的不同距离处的突出部的数目提供一定数目的标识符形状部分。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调色剂容器中,仅可以提供与可布置在距离所述调色剂容器在径向方向上的前端部表面的中心不同距离处的突出部数目相同的数目类型的标识符形状部分。因此,标识符形状部分的类型受到限制,除了所述标识符形状部分之外可共用的调色剂容器的类型受到限制。从而,难以充分地降低调色剂补充装置和调色剂容器的成本。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构想出了本发明,以及需要一种能够将在不同于径向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差异用作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差异的粉末容器,以及包括该粉末容器的成像设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粉末容器可插入到成像设备中并且包括主体互锁部分,该主体互锁部分是可旋转的并且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插入所述插入粉末容器。成像设备包括标识符突出部,该标识符突出部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粉末容器包括被构造为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的容器互锁部分;以及被构造为与标识符突出部互锁的被互锁部分。该被互锁部分设置在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容器互锁部分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所述容器互锁部分和所述被互锁部分一体地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在不同于径向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差异用作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当外帽在图4中示出的状态下被脱离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复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和调色剂补充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前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解释性透视图;
图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后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解释性透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a)是当从正向X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解释性透视图;以及(b)是当从(a)中示出的状态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解释性透视图;
图8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a)是当从正向Y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侧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Y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侧视图;
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a)是当从正向Z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平面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Z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底视图;
图10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a)是当从正向X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前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X侧看时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视图;
图11是当内帽在图1示出的状态下被脱离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当从不同于图11中的角度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13示出穿过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筒形形状的中心线的侧向截面;
图14是当帽从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脱离时仅容器主体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图15是第一实施例的仅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图17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18是当从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19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的前视图;
图20是第一实施例的帽的侧视图;
图21示出从动部分的壁表面:(a)是该壁表面的解释性侧视图;以及(b)是该壁表面的解释性放大视图;
图22示出其中驱动被传递部分不具有刨机形状的构造示例:(a)是其中从动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用作所述驱动被传递部分的示例;(b)是其中从动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用作所述驱动被传递部分的示例;以及(c)是其中从动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多个部分用作所述驱动被传递部分的示例;
图23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透视图;
图2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透视图;
图2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前视图;
图26是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侧视图;
图27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内帽的透视图;
图2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内帽的透视图;
图29是第一实施例的内帽的侧视图;
图3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外帽的透视图;
图31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外帽的透视图;
图32是第一实施例的外帽的侧视图;
图33是在被附连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状态下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截面视图;
图34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向截面;
图3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的透视图;
图3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的透视图;
图37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前视图;
图3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3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40是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41是当从与图40中的侧面相反的侧面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42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突出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43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突出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4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解释性透视图;
图45是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6是当外帽在图44的状态下被脱离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47是当外帽被脱离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图48是当从内帽被脱离时可以以其检查排出构件的角度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图49是第二实施例的仅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图50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51是当从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52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的前视图;
图53示出彼此互锁的帽互锁部分和停止器的示意性的横截面视图;
图5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的透视图;
图5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的透视图;
图5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的后视图;
图57是第二实施例的内帽的侧视图;
图5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透视图;
图5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透视图;
图6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后视图;
图61是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的侧视图;
图62是示出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和内帽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3是示出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和内帽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4是示出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和内帽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6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和输出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67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在第二实施例的导引保持器的支撑杆的中心中具有保持器凹口的排出构件的后视图;
图6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内帽从其脱离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前视图;
图6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的帽的透视图;
图7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的前视图;
图71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帽互锁部分具有比图70中的更宽的宽度的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的前视图;
图72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73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的帽的透视图;
图74是在其中由从动部分形成的环的外径以线性方式减小的形状下的第二修改的帽的侧视图;
图75是在其中由从动部分形成的环的直径以曲线方式减小的形状下的第二修改的帽的侧视图;
图76示意性地示出输出驱动单元:(a)是输出驱动单元的前视图;以及(b)是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77是示意性地示出当输出驱动单元位于它相对于插入方向没有倾斜的正常位置处时所述帽和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78示出当输出驱动单元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时的所述帽和输出驱动单元:(a)是彼此远离的帽和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以及(b)是彼此靠近的帽和输出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79是从另一端部侧看时第三修改的帽的透视图;
图80是从另一端部侧看时第三修改的帽的前视图;
图81是第三修改的帽的侧视图;
图82示出第三修改的帽和输出驱动单元的互锁操作:(a)示出当定位凹陷的位置和驱动突出部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不匹配时所述互锁操作;(b)示出当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时的互锁操作;以及(c)示出当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时的互锁操作;
图83是从另一端部侧看时第四修改的帽的透视图;
图84是从另一端部侧看时第四修改的帽的前视图;
图85是第四修改的帽的侧视图;
图86示出第四修改的帽和输出驱动单元的互锁操作:(a)示出当定位凹陷的位置和驱动突出部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不匹配时的互锁操作;(b)示出当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时的互锁操作;以及(c)示出当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时的互锁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复印机500的示意性的构造示意图。复印机500包括打印机600,用于安装打印机600的片材供给台700,固定在打印机600上的扫描器300以及固定在扫描器300上的自动文件供给器400。
实施例的复印机500是所谓的串联类型的成像设备,并且将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形成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双组分显影系统用作显影系统。复印机500接收为从扫描器300读取的图像信息的图像数据或者来自于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的打印数据并且将图像形成在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上。在打印机600中,如在图2中示出的,并排布置四个光导鼓1(Y,M,C,Bk),作为用于黄色(Y)、洋红(M)、青色(C)和黑色(Bk)的多个颜色的潜像载体。光导鼓1(Y,M,C,Bk)沿着中间转印带5的运动方向并排布置以便接触到中间转印带5。中间转印带5为环形带的形式并且由包括驱动辊的多个可旋转辊支撑。
对应于四个颜色的充电装置2(Y,M,C,Bk)、显影装置9(Y,M,C,Bk)、光电导体清理装置4(Y,M,C,Bk)和中和灯3(Y,M,C,Bk)以处理顺序被布置在相应的光导鼓1周围。光学写入装置17被设置在光导鼓1上方。用作初级输送设备的初级转印辊6(Y,M,C,Bk)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对面的面向相应光导鼓1的位置处。
中间转印带5围绕三个支撑辊(11,12,13)和张力辊14缠绕,并且被驱动以随着为由驱动源旋转的支撑辊之一的驱动辊12的旋转而旋转。皮带清理装置19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对面的面向作为支撑辊之一的清理相对辊13的位置处,并且移除在二次转印之后保持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剩余调色剂。作为支撑辊之一的二次转印相对辊11被布置成与用作二次转印设备的二次转印辊7相反,并且在自己和中间转印带5对面的二次转印辊7之间形成二次转印辊隙部分。
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上,围绕支撑辊对16延伸的片材输送带15被提供,并且将具有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输送到定影装置18。定影装置18包括构造有加热辊和加压辊的定影辊对8,并施加热和压力在定影辊隙部分以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
下面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的通过复印机500的复印操作。
当根据该实施例的复印机500形成全色图像时,文件首先设定在自动文件供给器400的文件台401上。替代地,自动文件供给器400打开,文件被设定在扫描器300的接触玻璃301上,以及自动文件供给器400被闭合以按压所述文件。
随后,当用户在文件被设定在自动文件供给器400中时按压开始开关的时候,文件被输送到接触玻璃301上。然后,扫描器300被起动并且第一扫描主体302和第二扫描主体303开始运行。因此,从第一扫描主体302发射的光从触玻璃301上的文件被反射,该反射光从第二扫描主体303的镜子被进一步反射并且通过成像透镜304被引导到读取传感器305。这样,文件上的图像信息被读取。
当用户按压开始开关时,电机被起动以旋转驱动辊12,以使得中间转印带5旋转。同时,光电导体驱动装置使黄色的光导鼓1Y在该图中的箭头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用于黄色的充电装置2Y使光导鼓1Y均匀地带电。随后,光学写入装置17发射黄色的光束Ly以在用于黄色的光导鼓1Y上形成黄色的静电潜像。用于黄色的显影装置9Y通过使用黄色的调色剂使黄色静电潜像在显影剂中显影。在显影期间,预定显影偏压被施加到显影辊,在显影辊上的黄色调色剂被静电地吸附在与用于黄色的光导鼓1Y上的黄色静电潜像对应的部分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显影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随着用于黄色的光导鼓1Y的旋转被输送到用于黄色的光导鼓1Y和中间转印带5接触到彼此的初级转印位置。在该初级转印位置处,用于黄色的初级转印辊6Y施加预定偏压到中间转印带5的后侧。通过所述偏压施加生成的初级转印电场,在用于黄色的光导鼓1Y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被朝向中间转印带5吸引并且初级地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上。相似地,洋红调色剂图像,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初级地转印以便顺序地叠加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上。
当用户按压开始开关时,与由用户选择的片材对应的供给辊702在片材供给台700中旋转,片材P从片材盒701之一被供给。供给的片材P通过分离辊703被逐个地分离,并且每个片材P进入片材供给路径704并由输送辊对705输送到设置在打印机600中的片材供给路径601。输送的片材P在与对位辊对602接触时被暂时地停止。如果没有设定在片材供给台700中的片材盒701的任一个中的片材要被使用,片材P被设定在手动供给托盘605上,通过手动供给辊604供给,由手动分离辊608逐个地分离,并且通过手动供给路径603被输送。与以上相似的,片材P在与对位辊对602接触时被停止。
通过叠加多种颜色在中间转印带5上形成的合成调色剂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被输送到面向二次转印辊7的二次转印位置。对位辊对602开始旋转以与如上所述的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合成调色剂图像被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时间同步地将片材P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位置处,二次转印辊7施加预定偏压到片材P的后侧,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整个合成调色剂图像通过由偏压施加生成的二次转印电场和通过在二次转印位置处的接触压力被二次地转印在片材P上。具有二次转印的合成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片材输送带15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8,并通过设置在定影装置18中的定影辊对8经受定影处理。经受定影处理的片材P通过排出辊对606被排出并堆叠在设置于设备外部的排出托盘607上。
皮带清理装置19移除在二次转印之后保持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未转印的调色剂。
下面将描述调色剂补充装置70,该调色剂补充装置为使用粉末输送泵的粉末输送装置,用于将调色剂容器100中的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装置9。具有相同构造的调色剂补充装置70给显影装置9(Y,M,C,Bk)补充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表示颜色的附图标记Y,M,C,和Bk将被省略。
图3是示出显影装置9和调色剂补充装置70的示意图。
如在图3中示出的,调色剂补充装置70包括用于暂时地存储为粉末的补充物的子储料器20,用于供应调色剂到显影装置9,并且包括调色剂管道54,作为用于连接子储料器20和显影装置9以输送所述补充物的供应(supply)路径。由该实施例的调色剂补充装置70供应的补充物是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物。
为容积式粉末输送泵的隔膜泵30被设置在子储料器20的上部部分中。管53,其连接隔膜泵30和调色剂存储器60并且由隔膜泵30用空气抽吸的补充物穿过其,也被提供。优选的是,将具有优秀的调色剂阻力的挠性橡胶材料用作管53的材料,例如聚氨酯,腈,硅橡胶或EPDM。
调色剂存储器60主要包括用于暂时地存储和收容补充物的容器61,以及包括作为补充物容器的调色剂容器100,其可脱离地附连到打印机600以供应补充物到容器61。
在容器61的下部部分中,用于以装配方式连接所述53的管连接器63被提供,以及用于连接管连接器63和容器61的连通开口62也被提供。在容器61的一个侧表面上,供给端口64被提供以从调色剂容器100接收所述补充物。
调色剂容器100具有存储补充物的筒形截面,并且被驱动源驱动以围绕作为旋转轴的筒形截面的中心线旋转。垂直于旋转的旋转轴的调色剂容器100的一个端部的侧壁被密封,排出端口114以突出方式被设置在另一端部的侧壁上。在具有筒形的截面的筒形部分中,螺旋形输送凹槽113被设置成以便向内突出并随着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将存储的补充物从密封的侧壁输送到具有排出端口114的侧壁。输送到具有排出端口114的侧壁的补充物从设置在容器61中的供给端口64被供应到容器61。
供应到容器61的补充物通过隔膜泵30与空气一起穿过管53从为补充物的输送源的调色剂存储器60(容器61)被抽吸和引入到为内部空间的操作腔室38中。随后,补充物被排出到为连接到下部部分的输送目的地的子储料器20,以使得补充物从调色剂存储器60被输送到子储料器20。输送到子储料器20的补充物通过设置在子储料器20中的输送设备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
隔膜泵30包括作为可变构件的隔膜31,外壳32,进口阀36,出口阀35等。隔膜通过由直接地连接到驱动单元40的电机41的保持器43保持的偏心轴44的旋转运动被操作。
显影装置9,其是要由调色剂补充装置70补充补充物的补充目的地并且其使用双组分显影系统,包括调色剂显影辊92,该调色剂显影辊支承和输送由调色剂和载体形成的显影剂到面向光导鼓1的显影区域。显影装置9的显影剂外壳91将显影剂存储在其中,包括设置有第一搅拌/输送螺杆93a的搅拌/输送单元,以及包括设置有第二搅拌/输送螺杆93b的供应/收集单元以供应显影剂到显影辊92并从显影辊92收集显影剂。在分割搅拌/输送单元和供应/收集单元的分割构件上,连通部分被设置在轴向方向上两个搅拌/输送螺杆93a和93b的两个端部部分处,以及存储的显影剂通过由搅拌/输送螺杆93a和93b输送而在搅拌/输送单元和供应/收集单元之间循环。供应/收集单元供应存储的显影剂到显影辊92并收集用于显影的未使用的显影剂。
显影辊92是通过磁力将在供应/收集单元中搅拌的显影剂保持在辊表面上的辊,支承并输送显影剂到面向光导鼓1的显影区域,并使光导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节由显影辊92从供应/收集单元携带并输送到显影区域的显影剂的层的厚度的刮刀刀片95被设置在开口的上端部部分上,该开口设置在显影剂外壳91中以曝光显影辊92(在显影辊92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上)。
用于暂时地存储所述补充物的子储料器20被设置在设置有显影装置9的第一搅拌/输送螺杆93a的搅拌/输送单元的上方。从子储料器20排出的补充物自由地落入到调色剂管道54内并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的搅拌/输送单元。调色剂浓度传感器被安装在显影装置9中。当显影装置9中的调色剂被消耗掉时,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调色剂浓度的减小,容纳与消耗掉的调色剂量相同的调色剂量的补充物从子储料器20被供应以保持调色剂浓度在显影装置9中是恒定的。
存储在调色剂容器100中的补充物是如上所述的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物。当补充物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时,被添加到调色剂和载体的添加剂颗粒也与调色剂一起被引入到显影装置9中。载体在显影单元中没有被消耗掉,载体的量连续地增加。然而,如果载体的量到达一定水平,那么载体溢出并且从排出端口排出。
显影剂表示用于显影的调色剂,载体,其他类型的粉末(添加剂颗粒等)。显影剂可以以上所述的粉末的混合物。
调色剂补充操作将在下面被描述。
子储料器20包括,在储料器外壳21中的,用于接收从隔膜泵30与空气一起被排出的补充物的上游输送柜箱,以及连接到调色剂管道54的下游输送箱。作为输送设备的上游输送螺杆22a被设置在上游输送箱中。作为输送设备的下游输送螺杆22b被设置在下游输送箱中。基于由显影装置9的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调色剂浓度,随着每个输送螺杆22a和22b的旋转,一定量的补充物通过连接到设置于调色剂排出端口23中的开口从下游输送箱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
在其中上游输送箱被设置在子储料器20中的储料器外壳21的侧壁上,调色剂端部传感器25被设置以检测上游输送箱中的补充物的量。调色剂端部传感器25是压电水平传感器,并检测当储料器中的补充物的粉末水平由于调色剂的消耗而减小时所述补充物的缺少。当子储料器20中的补充物被消耗掉时,调色剂端部传感器25检测该消耗,以及连接到上游输送箱的上部部分的隔膜泵30被操作以将补充物从调色剂存储器60的容器61输送和供应到子储料器20。然后,调色剂容器100被旋转并且补充物被再次收容在容器61中。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应用到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一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一实施例")在下面将被描述。
图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前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解释性透视图。图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后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解释性透视图。图5中的箭头α的方向是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方向。
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容器主体101和帽(盖)102。容器主体101存储调色剂在其中。容器主体101具有筒形形状。筒形形状的一个端部用作底部部分112并且被密封。在容器主体101的筒形形状的另一端部上,设置用作用于排出存储的调色剂的排出端口114的开口,其将在后面被描述。
帽102盖住容器主体101的另一个端部侧的前端部的外圆周。外帽103在当没有使用调色剂容器100时,例如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运输或存储时,被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并且盖住排出端口114,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从该排出端口排出。容器主体101设置有用作用于输送存储的调色剂的输送设备的输送凹槽113。容器主体101通过要在稍后描述的构造在该图中的方向β上旋转,以及调色剂通过所述输送凹槽13从底部部分112侧被输送到排出端口114侧。此时,帽102绕容器主体101旋转。
如图5中的箭头α所示的,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帽102侧在前端部处。
在下文中,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侧(另一端部侧)称为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在纵向方向上与帽102侧相反的底部部分112侧(一个端部侧)被称为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通过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在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被输送到下游侧。
在调色剂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是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以及调色剂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是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垂直于筒形容器主体101的中心线的方向被称为径向方向。朝向径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方向被称为中心方向,以及朝向容器主体101的外周边的方向被称为外周边方向。
容器主体101设置有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上的夹持部分104,其中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夹持部分104是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端部部分上的凹陷。夹持部分104从容器主体101的外圆周在中心方向上凹陷。夹持部分104具有设置在筒形容器主体101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反位置处的两个凹陷。
在外周边方向上突出的容器主体突出部105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外周边部分上。容器主体突出部105是锥形突出部,其中容器主体101的一个端部侧的周边的一部分在外周边方向上突出。容器主体突出部105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05a,其倾斜以使得突出量从容器主体10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到上游侧增加,以及第二倾斜表面105b,其倾斜以使得突出量从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到上游侧减小。在容器主体突出部105的两个倾斜表面中,位于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第一倾斜表面105a具有比第二倾斜表面105b的倾斜角小的倾斜角。
容器主体突出部105的功能将在下面被描述。
当容器主体101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旋转时,容器主体101旋转同时它的外周边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抵靠设定表面滑动。在该情况下,当容器主体突出部105抵达设定表面时,容器主体101通过容器主体突出部105从所述设定表面升高。在该状态下,当容器主体突出部105与所述设定表面分离时,容器主体101快速地向下运动。通过该运动,在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摇晃,以使得调色剂的聚集可被防止。如上所述的,第二倾斜表面105b的倾斜角,其倾斜以使得容器主体突出部105的突出量从容器主体101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到上游侧减小,比第一倾斜表面105a的倾斜角更陡。
在如上所述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中,容器主体101通过第一倾斜表面105a与所述设定表面的接触而逐渐地升高,以及当第二倾斜表面105b抵达所述设定表面时,容器主体101快速地向下运动。因此,可以使容器主体101随着旋转而快速地向下运动。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分解透视图。如在图6中示出的,排出构件107,内帽(插头)106,以及外帽103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除了帽102之外。
图7示出当外帽103在图4中示出的状态下被脱离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图7中,调色剂容器100的取向由XYZ轴表示以使得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是正向X侧,调色剂容器100在垂直于该图的纸张中的X轴的方向上的前侧是正向Y侧,以及在该图的纸张中的上侧是正向Z侧。
在图7中,(a)是当从正向X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透视图;以及(b)是当从(a)中示出的状态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透视图。
图8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图8中,(a)是当从正向Y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侧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Y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侧视图。
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图9中,(a)是当从正向Z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平面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Z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底视图。
图10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图10中,(a)是当从正向X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视图;以及(b)是当从负向X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后视图。
图1是当外帽103在图4中示出的状态下被脱离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图11是当内帽106从图1示出的状态脱离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图12是当从不同于图11的角度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容器主体101设置有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突出的开口部分108。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用作用于排出内部存储的调色剂的排出端口114。
如在图11中示出的,开口部分108具有筒形形状,以及排出构件107被装配到开口部分108的内侧(内壁表面)。如在图1中示出的,盖住排出端口114的内帽106在使用之前被装配到开口部分108。
如在图4中示出的,外帽103是可脱离地附连以便盖住排出端口114的螺丝帽。如在图1中示出的,沿着开口部分108的外圆周以螺旋方式突出的外帽停止器109被沿着外圆周设置以使得外帽103起到螺丝帽的作用。切入到外帽103和外帽停止器109的内圆周中的螺旋凹槽被装配,以使得外帽103被附连到开口部分108。
如图6中示出的,帽102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中的开口以使得容器主体101的开口部分108从如图1,6,11和12中示出的开口突出。从动部分110被设置在帽102的外圆周上。标识符开口组111,其用作标识符部分并被构造为多个标识符开口(开口或凹陷)的组合,被设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端部表面上。标识符开口组111包括作为外开口组的外标识符开口组111a和作为内开口组的内标识符开口组111b。标识符示出用于识别的构造,以例如根据存储的调色剂的颜色差异、存储的调色剂的特征的差异或者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模型的差异来防止调色剂容器100错误地插入。
图13示出穿过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筒形形状的中心线的侧向截面。图13中的箭头Y示意性地示出存储在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的流动。
如图13中示出的,容器侧铲取部分115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开口部分108附近以使得外圆周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容器侧铲取部分115将随着旋转被输送到容器侧铲取部分115的调色剂从下侧提升到上侧,以及将提升的调色剂送到排出构件107以输送调色剂到排出端口114。
图14是当帽102从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脱离时仅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图15是第一实施例的仅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
筒形开口基部部分120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开口部分108和容器侧铲取部分115之间。在开口基部部分120的外周边上,停止器突出部116,圆周限定突出部118,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以及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被设置。
停止器突出部116包括从开口基部部分120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到上游侧向上倾斜的倾斜表面,以及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竖直表面。圆周限定突出部118是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并且具有恒定高度(突出量)。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具有竖直地直立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表面,一间隙介于该表面自己和停止器突出部116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之间(该间隙是其中插入帽102的停止器肋的空间),以及具有从所述表面延伸以使得突出量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减小的斜坡。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是具有在与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的竖直地直立表面相同的表面上的表面的突出部,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延伸)以便比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更高。
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夹持部分104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表面)上。如在图12中示出的,用作端部表面的底部部分112具有锚定器形状以使得用作筒形形状的中心线的部分高度增加(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因此,调色剂聚集防止斜坡被设置在底部部分112上。在该构造中,即使调色剂容器100以直立方式使一个端部侧面向下被放置,调色剂容器100不能够直立静止,而是向下掉落。因此,可以防止调色剂容器100以一个端部侧面向下地保持直立。从而,可以防止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由于调色剂的重量而聚集和粘附在一个端部侧上。
帽102将在下面被描述。
图17是当从另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102的透视图。图18是当从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102的透视图。图19是当从另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帽102的前视图。
帽102具有筒形形状,并设置有在它的中心的开口,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分108穿过该开口突出。在帽102的开口的内周边上,停止器肋121被设置以便沿着整个圆周朝向中心突出。停止器肋121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用作轴向接触表面122。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的圆周限制器接触突出部123被设置在停止器肋121的轴向接触表面122的一部分上。
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填塞突出部124以预定间隔被设置在筒形帽102的内周边上。
每个都具有驱动被传递表面(驱动被传递部分)125的从动部分110被设置在帽102的外周边上。
图20是第一实施例的帽102的侧视图。
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是在径向方向上从帽102的外圆周向外直立的壁表面。
在帽102的外圆周上,包括用作第一容器倾斜表面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用作第二容器倾斜表面的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和后侧倾斜表面128的壁表面以直立方式被设置,除了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之外。从动部分110被构造为一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和后侧倾斜表面128。多个从动部分110作为多个组在圆周方向上被并排布置。
下面将描述从动部分110之一。
图21示出从动部分110的壁表面。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在图21中被向上取向。在图21中,(a)是帽102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b)是在(a)中的区域κ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如图21中示出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设置后侧倾斜表面128。后侧倾斜表面128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以便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预定角度(λ1=30°)以使得该表面面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
在后侧倾斜表面128的上游侧上,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被连续地设置。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位于与后侧倾斜表面128的边界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以使得该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预定角度(λ3=130°)。
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连续地设置。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预定角度(λ2=30°)以便面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
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延伸到相邻的从动部分110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图20中的上侧)。
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的斜坡λ2,其是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的方向上的倾斜表面,具有锐角,其中满足λ2<λ3的关系。这是要旋转整个调色剂容器100,即使帽102不能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旋转,当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主体互锁部分(稍后要描述)的从动突出部212接触到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以及力作用于图21中的(b)的右侧(在图4的方向β上)时。
例如,如在图17和20中示出的,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其是其中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被连接的部分(在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之间的边界部分),具有尖端形状。
如在图17中示出的,在帽102中,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定位为相对于插入方向上的帽102的下游端部的帽前端部129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因此,可以减小从动部分110的尖端形状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破裂容纳调色剂容器100的调色剂容器袋的可能性。从而,可以防止调色剂容器袋被损坏。
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被连接到倾斜表面(在第一实施例中,后侧倾斜表面128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在第一实施例中,接收驱动的部分(驱动被传递部分)具有如在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中的平坦表面。然而,驱动被传递部分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插入方向上的连续表面。例如,该部件可部分地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的凹陷或者可具有不规则部。
在该情况下,在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圆周方向中的从动部分110的最突出部分用作驱动被传递部分(接触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部分要稍后进行描述)。
图22示出从动部分110的构造示例,其中驱动被传递部分不具有刨机(planer)形状。在图22中,(a)示出其中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用作驱动被传递部分125a的构造示例;(b)示出其中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用作驱动被传递部分125a的构造示例;以及(c)示出其中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多个部分用作驱动被传递部分125a的构造示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之中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之一的上游端部到相邻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设置有倾斜表面(128,126和127)。更具体地说,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之一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和相邻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通过相对于旋转方向倾斜的倾斜表面连接。
在包括后侧倾斜表面128的构造中,不仅后侧倾斜表面128的导引功能而且如下所述的功能被提供。
具体地,假定后侧倾斜表面128没有被设置,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以便平行于插入方向同时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延伸。在该情况下,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和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被连接的位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从动部分110的最后面部分)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被位移到帽102上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在该构造中,用于提供从动部分110的帽102的内部延伸部分扩大到帽102上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以及调色剂容器100的容量会减小。相比之下,如果后侧倾斜表面128被设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帽102的最后面部分较靠近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帽102的前端部,与没有后侧倾斜表面128的构造相比。因此,可以确保调色剂容器100的容量。
在包括后侧倾斜表面128的构造中,不仅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的导引功能而且如下所述的功能被提供。
具体地,假定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没有被设置,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以便平行于插入方向同时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延伸。在该情况下,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连接的位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所述从动部分110的前端部或顶部)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被扩大到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在该构造中,调色剂容器袋可破裂,如上所述的。相比之下,如果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可以使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位置位移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保持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的倾斜角。从动部分110由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或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的表面组成。从动部分110也不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并面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任何表面。
下面将描述排出构件107。
图23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透视图。图2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透视图。图2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前视图。图26是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侧视图。
排出构件107包括筒形环130。作为环形的向外突出的环突出部136被设置在环130的外壁132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上。加强板134从环130的内壁131延伸到径向方向的中心。加强板134是板形构件。多个加强板134(在该实施例中,三个)在旋转方向上以120度的间隔设置,每个加强板134朝向所述中心延伸。筒形的加强环133设置在筒形环130的中心。加强板134被连接到加强环133的外圆周。加强环133被提供用于加强,并且起到当施加力到加强板134时的支撑器的作用。
铲取部分135从相应的加强板134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图26中的右侧)。每个铲取部分135是板形构件,具有连接到加强板134的基部部分,具有用作自由端部的端部,并且被倾斜以使得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自由端部)朝向所述容器主体101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在图25的箭头β的方向上)取向。
下面将描述内帽106。
图27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内帽106的透视图。图2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内帽106的透视图。图29是第一实施例的内帽106的侧视图。内帽106是盖住排出端口114的帽构件。
内帽106包括盘形的底板137,从底板137的周边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圆周壁138,以及从底板137的中心突出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凸片139。用作内帽出口141的开口设置在底板137的中心中的凸片139内。
在内帽的圆周壁138的外周边上,用作内帽密封件140的多个肋(在该实施例中,三个肋(环形的突出部))以直立方式围绕圆周方向上的外周边设置。作为环形的突出部的内帽停止器142以直立方式设置以便在圆周壁138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在径向方向上向外设置。当内帽106装配到排出端口114时,内帽停止器142在开口部分108的端部被捕获以防止进一步的插入。内帽密封件140被设置成防止调色剂从内帽106的圆周壁138的外周边和开口部分108的内周边之间的间隙渗漏,以及内帽密封件140防止调色剂渗漏。当内帽106被向内推动时,内帽密封件140被压在开口部分108的内壁和内帽的圆周壁138之间,以使得内帽106和开口部分108紧密地装配。
凸片139由要在稍后描述的包括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补充装置的容器保持器200中的机构保持,并且用来与插入和设定调色剂容器100的操作协力来拉出内帽106。作为保持内帽106的凸片139并且拉出内帽106的机构,使用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号为2011-112884中描述的套爪夹盘的机构可被使用;然而,它不限于此。在该实施例中,稍后要描述的容器打开电机209被起动以引起套爪夹盘保持所述凸片139并拉出所述内帽106。
内帽出口141是从内帽的底板137到凸片139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用作连通开口,并且设置成当作为帽的内帽106被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时能使在调色剂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然而,在该状态下,存储的调色剂会通过内帽出口141渗漏。因此,在凸片139中的内帽出口141填充有在没有传送调色剂的情况下传送空气的过滤器构件(棉花,泡沫树脂等)以便捕捉调色剂。通过设置内帽出口141,可以防止由于调色剂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差引起的内帽106脱落。
下面将描述外帽103。
图3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外帽103的透视图。图31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外帽103的透视图。图32是第一实施例的外帽103的侧视图。
外帽103在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运输或存储时被附连,并且在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之前由操作人员脱离。
外帽103包括外帽夹持器144和外周边143,以及具有筒形形状。外帽103被设置成防止内帽106无意地脱离,并且在当容器主体101的开口部分108的外帽停止器109和外帽螺丝145彼此互锁时作为螺丝帽被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
内突出部146被设置在外帽103的帽部分的内侧上以便当外帽103被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时接触到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外帽的内突出部146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内突出部146的一部分是凹口的并且用作外帽的内突出部的空气孔147以使得外帽103的整个内圆周没有完全地接触到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
当外帽103被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时,外帽的内突出部的空气孔147能使调色剂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用于通风。
外帽翘曲部148被设置在外帽103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边缘上。外帽翘曲部148设置一斜坡用于防止聚集。因此,具有外帽103的调色剂容器100在外帽103面向下时几乎不能静止不动。通过该功能,难以在外帽103面向下时以直立方式储存具有外帽103的调色剂容器100。因此,可以当调色剂容器100在外帽103面向下以直立方式放置时防止调色剂由于调色剂的重量而聚集和粘附在排出端口114附近。
下面将描述调色剂容器100中的调色剂的排出。
图33是在被附连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状态下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截面视图。图33中的箭头γ和δ示出调色剂的流动。
当调色剂容器100旋转时,输送凹槽113(输送设备)将容器主体101内的调色剂输送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输送到容器侧铲取部分115的调色剂通过容器侧铲取部分115从下侧被提升到上侧。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调色剂通过进一步的旋转从容器侧铲取部分115向下流动,并且由排出构件107的铲取部分135接收。排出构件107的铲取部分135延伸到其中容器侧铲取部分115被设置以便能使输送如上所述的调色剂的位置。
送到排出构件107的铲取部分135的调色剂随着旋转再次升高。此时,排出构件107的每个铲取部分135被倾斜以使得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朝向容器主体101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取向。因此,调色剂随着旋转被朝向排出端口114输送。调色剂通过如上所述的输送最后从排出端口114排出。两个容器侧铲取部分115被设置并且排出构件107的三个铲取部分135被设置,也就是说,排出构件107的铲取部分135的数目大于容器侧铲取部分115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地排出由容器侧铲取部分115铲起的调色剂。
下面将描述调色剂容器100中的容器主体101和帽102的互锁。
图34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向截面。
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停止器突出部116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开口基部部分120上。因此,当帽102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时,帽102的停止器肋121被钩在停止器突出部116上以防止帽102的掉落。
进一步地,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的开口基部部分120上。因此,当帽102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时,帽102的停止器肋121的轴向接触表面122接触到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这防止帽102进一步朝向容器主体101装配。相似地,帽102的轴向接触表面122接触到图14中示出的容器主体101的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以限制帽102的运动。
如图34中示出的,通过使帽102的停止器肋121被装配在停止器突出部116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之间,可以限制帽102在轴向方向上的向前和向后运动。
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被设置以便在容器主体101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向外延伸。帽102的圆周限制器接触突出部123被钩在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上,以使得容器主体101随着帽102的旋转而旋转。帽102可相对于容器主体101以预定角范围旋转直到帽102的圆周限制器接触突出部123被钩住。
因此,可以执行推动操作以使得驱动突出部212,其用作稍后要描述的成像设备的主体互锁部分,以及从动部分110,彼此互锁以使得驱动可被传递。
接下来,将描述其中插入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成像设备的主体的调色剂补充装置70的容器保持器200。
图3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200的透视图。图3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200的透视图。
其中调色剂容器100朝向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后部(朝向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方向或图35中的箭头α的方向)插入的后侧是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及所述相反侧是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
在容器保持器200中,调色剂容器100位于容器设定区段201上并且通过由容器支撑器207导引而在插入方向上被插入。当调色剂容器100的开口部分108被插入并设定在容器插入器204中时,内帽106打开。从成像设备的主体侧输出驱动的输出驱动单元205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容器插入器204的周边上。输出驱动单元205通过容器驱动电机208旋转。
输出驱动单元205和调色剂容器100的从动部分110彼此互锁,以使得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旋转驱动被传递到调色剂容器100并且调色剂容器100旋转。
容器设定区段201设置有容器停止器202和容器检测器203,它们从下侧偏置到上侧以便在调色剂容器100被附连之前相对于容器设定区段201的上表面突出以及以便当调色剂容器100被放置在其上时由于调色剂容器100的重量而向下缩回。
当调色剂容器100从容器设定区段2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进入时,容器停止器202和容器检测器203通过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被按压并缩回。随后,当调色剂容器100进一步向内运动并抵达所述后部时,帽102的后端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在容器停止器202之上穿过。因此,容器停止器202没有被任何部件按压,以及容器停止器202通过偏置力再次向上突出。在该状态下,容器停止器202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壁表面接触到帽102的后端部并钩在帽102的后端部上以防止调色剂容器100的掉落。
当调色剂容器100抵达所述后部时,帽102位于容器检测器203的上侧,容器检测器203由于帽102的重量而向下缩回。在其中容器检测器203向下缩回的状态下,可以检测是否调色剂容器100被设定在容器保持器200中。
如果容器释放杆210被按压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容器停止器202向下运动并且调色剂容器100可被拉出。
下面将描述输出驱动单元205。
图37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前视图。图38是当从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透视图。图3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透视图。图40是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侧视图。图41是当从与图40的侧面相反的侧面看时第一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侧视图。
输出驱动单元205是盘形构件,并且包括如在图37到39中的区域ψ中示出的在整个周边上的轮齿211。轮齿211与容器驱动电机208的驱动传递齿轮206啮合,并且随着容器驱动电机208的旋转通过接收驱动力被驱动旋转。圆形的开口被设置在输出驱动单元205的盘形主体205a的中心,并且用作容器插入开口213。调色剂容器100的开口部分108被插入到容器插入开口213中。
输出驱动单元205设置有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驱动突出部212。驱动突出部212用作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
在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上,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每个用作主体突出部组或作为多个标识符突出部的组合的标识符突出部组,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上的输出标识符部分。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包括用作外突出部组的外标识符突出部组215a和用作内突出部组的内标识符突出部组215b。
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包括突出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多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都倾斜以使得突出量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增加到下游侧以达到顶部。平坦表面被设置在所述顶部在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上。具体地,平坦表面是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表面竖直延伸的表面。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包括外标识符突出部组215a和内标识符突出部组215b,每个都被构造为两个突出部的组合,以及多个该组合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在第一实施例中,四个组合)。如在图37中示出的,例如,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以180度的间隔设置以便面向彼此。
下面将描述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
图42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放大透视图。
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并且包括作为第一主体倾斜表面的第一导引表面216,其被倾斜以使得突出量减小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作为沿着插入方向延伸的壁表面的驱动传递表面214被设置在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侧表面上。驱动传递表面214按压所述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并且起到驱动传递单元的作用。
斜坡被设置在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前端部对面的、与第一导引表面216相反的侧面上,并且用作为第二主体倾斜表面的第二导引表面217。第一导引表面216和第二导引表面217起到导引部的作用以引导所述从动部分110以使得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被定位成以便在与帽102的从动部分110接触时接触到所述驱动传递表面214。
第二导引表面217倾斜以使得突出量减小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第二导引表面217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继续到驱动传递表面214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
下面将描述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
图43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放大透视图。
类似于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并且包括第一导引表面216,该第一导引表面216倾斜以使得突出量减小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作为沿着插入方向延伸的壁表面的驱动传递表面214被设置在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侧表面上。驱动传递表面214按压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并且起到驱动传递单元的作用。
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形成一形状以使得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第一导引表面216和第二导引表面217之间的前端部被切割,并且切割表面用作为第三主体倾斜表面的第三导引表面218。第一导引表面216、第二导引表面217和第三导引表面218具有导引部的作用以导引所述从动部分110以使得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被定位成以便在与帽102的从动部分110接触时接触到驱动传递表面214。
在输出驱动单元205中,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形成所述形状以使得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前端部被切割。因此,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突出量大于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突出量。
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第一导引表面216和第三导引表面218可被描述为以使得第三导引表面218延伸到第一导引表面216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第三导引表面218相对于平行于插入方向的直线的倾斜角大于第一导引表面216的倾斜角。
第三导引表面218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用作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顶部,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第二导引表面217被设置在所述顶部对面。类似于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第二导引表面217延伸到驱动传递表面214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
如在图42和43中示出的,每个驱动突出部212设置有加强肋219,该加强肋在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直立。加强肋219加强所述驱动突出部212。加强肋219减小在径向方向上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之间的间隙。这防止调色剂容器100在两个驱动突出部212之间摆动以及防止互锁故障。
下面将描述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时的操作。
当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彼此不匹配时所述调色剂容器100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时候,执行下面的操作。具体地,在该情况下,输出驱动单元205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前端部首先接触到调色剂容器100的从动部分110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或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此时,旋转力通过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导引部的斜坡(第一导引表面216或第二导引表面217)和所述导引倾斜表面的斜坡(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或者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被施加到帽102。
如上所述的,帽102可相对于容器主体101以预定角范围旋转。因此,当容器主体101被推动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时,帽102在旋转时被插入到容器主体101中。
当容器主体101被插入到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与所述从动部分110接触的位置时,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开始接触到被定位成与在中心线对面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接触的从动部分110相反的从动部分110。此时,如果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与为从动部分110的表面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接触,那么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也与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接触。如果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与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接触,那么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也与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接触。当帽102由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之一和由两个驱动突出部212旋转时插入所述调色剂容器100。
更具体地说,作为从动部分110和驱动突出部212之间的接触的模式,第一模式将被描述,其中在圆周方向上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和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彼此匹配。在该情况下,调色剂容器100按照原样插入,然后如果标识符彼此匹配才完全地插入。如果标识符的位置彼此不匹配,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没有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中,而是接触到其中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帽102上没有设置开口的表面。因此,调色剂容器100没有被完全地插入。
第二模式将被描述,其中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首先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特别地,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第二导引表面217。在该情况下,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被第二导引表面217按压,以使得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在当朝向调色剂容器100(或驱动突出部212)的旋转方向(箭头β的方向)上的下游侧旋转时被插入。换句话说,当导引倾斜表面与驱动突出部滑动接触时进行插入。如果标识符彼此匹配,那么标识符开口组111随着所述旋转被导引到可插入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位置。从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与标识符开口组111互锁,调色剂容器100被完全地插入。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彼此不匹配,帽102朝向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方向(箭头β的方向)上的下游侧旋转,但是在插入期间所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没有被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中。因此,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接触到其中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帽102上没有设置开口的表面。
第三模式将被描述,其中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首先与驱动突出部212的第一导引表面216接触。在该情况下,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被第一导引表面216按压,以使得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在当朝向调色剂容器100(或驱动突出部212)旋转方向(与箭头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上游侧旋转时被插入。如果标识符彼此匹配,标识符开口组111随着所述旋转被导引到可插入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位置。从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与标识符开口组111互锁,调色剂容器100被完全地插入。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彼此不匹配,帽102朝向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方向(与箭头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上游侧旋转,但是在插入期间所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没有被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中。因此,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接触到其中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帽102上没有设置开口的表面。
作为如上所述的其中标识符彼此不匹配的示例,将描述其中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位置关系彼此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至少一部分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接触到帽102的前端部表面,与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相对于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关系是否彼此匹配无关。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位置关系彼此匹配(其中互锁是可能的位置关系),以下操作可被执行。具体地,在插入的某一时刻,主体侧上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开始进入调色剂容器100一侧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然而,主体侧上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每个突出部的竖直表面(平行于插入方向的表面)接触到为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每个开口的周边壁的接触部分,并防止帽102的进一步旋转。此时,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每个开口的接触部分还起到帽102的旋转限制器的作用。帽102不能完全地插入,除非帽102通过使驱动突出部按压任一个倾斜表面而旋转。然而,因为帽102的旋转被限制,调色剂容器100不能完全地插入。
在如上所述的后者的示例中,当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和驱动传递表面214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差异小于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的宽度时,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进入标识符开口组111。
如果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驱动传递表面214接触到帽102的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那么帽102被防止任何进一步的旋转。此后,如果容器主体101被进一步地推动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帽102以径直方式插入而没有旋转
具体地,帽10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是由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和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确定的。在其中位置被确定的状态下,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插入,那么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被插入到设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表面侧上)的帽102的表面上的标识符开口组111中。
如果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相对于两个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相对于帽102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彼此匹配,那么可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被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的相应开口中。因此,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内帽106是可脱离的)正常设定位置。
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相对于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相对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彼此不匹配,那么可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没有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中。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所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前端部接触到其中所述标识符开口组111没有设置在所述帽102的前端部表面上的部分,所述前端部表面为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表面。因此,调色剂容器100没有被更进一步地插入。
在该状态下,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前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使得操作人员可辨认出调色剂容器100没有以合适的组合插入。进一步地,在该状态下,调色剂容器100的内帽106没有打开,以使得可以防止不同类型的调色剂(例如,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在成像设备的主体内被混合。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应用到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的第二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将被主要描述,相同的解释将适当地不被重复。
图4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解释性透视图。图45是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分解透视图。
如在图45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在内帽106上的环形密封件149。
图46是当外帽103在图44中的状态下被脱离时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图47是当外帽被脱离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
图48是当从在脱离内帽106时可检查排出构件107的角度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透视图。图49是第二实施例的仅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向上取向。
图50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102的透视图。图51是当从一个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102的透视图。图52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帽102的前视图。
第二实施例的帽102包括在外筒形形状的内周边上以加强外筒形形状的内周边肋152。
第二实施例的帽102包括为在内筒形形状的内壁表面上的凹陷的帽互锁部分151。图53示出帽102的帽互锁部分151和容器主体101的停止器突出部116彼此互锁的横截面视图。图53中的箭头ε示出其中帽102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的附连方向。在图53中,(a)示出互锁之前的状态;(b)示出互锁期间的状态;以及(c)示出互锁之后的状态。
当帽102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时,容器主体101的停止器突出部116进入帽互锁部分151,并且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圆周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由于在圆周方向上的运动的限制,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没有旋转,而是总是以一体方式绕容器主体101旋转。
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帽102包括V形的突出部159,容器主体101包括V形的凹陷158。当V形的突出部159和V形的凹陷158彼此互锁时,帽102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位置被固定,以使得帽102和容器主体101被引起以一体方式旋转。
如图53中的(c)中示出的,当停止器突出部116进入帽互锁部分151时,帽互锁部分151的边缘被钩在停止器突出部116上以防止帽102的掉落。进一步地,帽102的轴向接触表面122接触到容器主体101的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以防止帽102进一步进入容器主体101侧。由于停止器突出部116的互锁和与轴向限制器突出部119的接触,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相对于旋转方向的推力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如果在旋转方向上和相对于该旋转方向的推力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容器主体101和帽10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
第二实施例的帽102的从动部分110包括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以及导引倾斜表面150,该导引倾斜表面作为以倾斜方式相对于插入方向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上游端部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倾斜表面或导引部。导引倾斜表面15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连接到相邻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
第二实施例的帽102的从动部分110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从动部分110的形状的形状,但是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具有接收传递的驱动的相同功能。导引倾斜表面150具有施加旋转力到帽102的功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从动部分110还具有确定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
图54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的透视图。图5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的透视图。图5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的后视图。图57是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的侧视图。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内帽106是盖住排出端口114的帽构件。
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包括从内帽的底板137的中心突出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到容器主体101的内部)的内帽导引部分153。内帽导引部分153是杆状的突出部,并且具有一形状以便径向地延伸到径向方向上的三个侧面。内帽导引部分153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内帽导引突出部154。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至少设置在与内帽导引部分153在插入方向上的中心有关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
图5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透视图。图5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透视图。图6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后视图。图61是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侧视图。
导引保持器155被设置在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的中心。保持器突出部156被设置在导引保持器155内。导引保持器155在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被开凹口以提供保持器凹口157。
图62是示出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和内帽106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3是示出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和内帽106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4是示出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和内帽106正在彼此互锁的状态的后视图。
如在图62和63中示出的,内帽导引部分153被插入到排出构件107的导引保持器155中。此时,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凹陷153a与保持器突出部156互锁。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当内帽106的凸片139被拉动时,以及当内帽106从调色剂容器100拉出时,内帽导引部分153保持与导引保持器155互锁。在该状态下,当调色剂容器100旋转时,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经由导引保持器155被传递到内帽导引部分153,以及内帽106同时地旋转。
当设置在内帽导引部分153上的内帽导引突出部154在内帽106附连到调色剂容器100期间穿过导引保持器155时,咔嗒声感觉得以生成。
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当内帽106盖住排出端口114时,环密封件149被按压并且防止调色剂渗漏的密封功能得以实现。环密封件149的按压量由内帽导引部分153插入导引保持器155时内帽导引突出部154穿过导引保持器155的位置确定。环密封件149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当内帽106盖住排出端口114时被按压和变形,以使得打开内帽106的力由于弹性而起作用。此时,内帽106没有打开,除非内帽导引突出部154接触到导引保持器155并且使内帽导引突出部154穿过导引保持器155的力起作用。因此,可以保持其中环密封件149被按压的密封状态。
图65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透视图。图66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看时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透视图。第二实施例的输出驱动单元205包括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其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容器保持器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除了输出驱动单元205的形状之外。
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突出部212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的主体205a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并且包括倾斜成以使得突出量朝向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减小的输出导引表面220。作为沿着插入方向延伸的壁表面的驱动传递表面214被设置在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驱动突出部212的侧表面上。驱动传递表面214按压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并且起到驱动传递单元的作用。
输出导引表面220具有作为导引部的作用,该导引部导引从动部分110以使得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与帽102的从动部分110接触时才接触到驱动传递表面214。
下面将描述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插入时的操作。
当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彼此不匹配时将调色剂容器100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时候,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在该情况下,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接触到调色剂容器100的从动部分110的导引倾斜表面150。此时,旋转力通过驱动突出部212的导引部分(输出导引表面220)的斜坡和导引倾斜表面150的斜坡被施加到帽102。
如上所述的,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容器主体101和帽10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因此,当使帽102旋转的力被施加时,容器主体101与帽102一起旋转。具体地,整个调色剂容器100在当旋转时被插入。
如果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接触到帽102的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调色剂容器100被防止任何进一步的旋转。此后,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推动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调色剂容器100以径直方式插入而没有旋转。
具体地,调色剂容器100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由驱动突出部212确定。在其中确定所述位置的状态下,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插入,那么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被插入到设置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帽102的表面上(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表面侧上)的标识符开口组111中。
如果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相对于两个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相对于帽102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彼此匹配,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被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的相应开口中。因此,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内帽106是可脱离的)正常设定位置中。
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相对于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关系和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相对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关系彼此不匹配,那么可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没有插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中。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所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前端部接触到其中所述标识符开口组111没有设置在所述帽102的前端部表面上的部分,所述帽102的前端部表面为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表面。因此,调色剂容器100没有被更进一步地插入。
在该状态下,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前侧(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使得操作人员可辨认出调色剂容器100没有以合适的组合插入。进一步地,在该状态下,调色剂容器100的内帽106没有打开,以使得可以防止不同类型的调色剂(例如,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在成像设备的主体内混合。
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作为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以排出调色剂的开口的排出端口114,以及作为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端口114的帽的内帽106。内帽106设置有内帽导引部分153,作为在为内帽106的打开/关闭方向的插入方向上朝向所述容器主体101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容器主体101设置有排出构件107,该排出构件包括作为围绕并支撑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圆周的支撑构件的导引保持器155。内帽导引部分153设置有内帽导引突出部154,作为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被设置成以便接触到导引保持器155。当内帽106打开或关闭时,内帽导引突出部154穿过保持所述内帽导引部分153的保持位置,同时接触到导引保持器155。
如在图55中示出的,杆状的内帽导引部分153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内帽106的底板137的底部表面延伸到容器主体101的内部。如在图62到64中示出的,内帽导引部分153被支撑以便由设置于装配在容器主体101的开口部分108内部的排出构件107中的导引保持器155围绕。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在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外圆周上的内帽导引突出部154。因此,内帽导引突出部154在当内帽106打开或关闭时穿过导引保持器155,当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越过导引保持器155时给出咔嗒声感觉。
如上所述的,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被至少设置在与内帽导引部分153在插入方向上的中心有关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如在图57中示出的,例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被设置在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基部附近。通过将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设置在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基部附近,导引保持器155位于靠近排出端口114的侧面上,以使得可以将排出构件107的铲取部分135带到靠近排出端口114的侧面。从而,可以改进调色剂排出特性。
在作为导引部的内帽导引部分153进入导引保持器155之后,内帽导引突出部154需要越过导引保持器155。因此,如果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被设置在靠近前端部的侧面上而不是靠近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基部的侧面上,以及如果咔嗒声是要在拉动和打开内帽106时给出,内帽106的拉动距离增加。在该情况下,从导引保持器155延伸的内帽导引部分153的长度增加,内帽106关于导引保持器155的位移(摆动)量增加。当一定外力被施加且内帽106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被非常大地位移和倾斜时,以及如果内帽106被朝向调色剂容器100推动以便关闭,那么内帽导引部分153的纵向方向和所述推动方向彼此不匹配。因此,当调色剂容器100从设备主体脱离时,即使内帽106被推入到调色剂容器100中,内帽106也不会正常地关闭。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将内帽导引突出部154设置在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基部附近,可以防止内帽106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非常大地倾斜,能使防止其中内帽106没有正常关闭的情况。
如果施加到排出构件107的导引保持器155和内帽106的内帽导引部分153之间的互锁部分的载荷增加,那么堆积在互锁部分上的调色剂会被压缩和聚集。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如在图60中示出的,保持器凹口157被设置在导引保持器155的支撑杆部分上。因此,可以增加导引保持器155和内帽导引部分153之间的互锁部分的直径,以使得调色剂很少会堆积并且施加到调色剂的载荷减小。从而,可以实现其中聚集很少会发生的构造。
如果导引保持器155不具有凹口,在内帽导引突出部154通过时难以使导引保持器155变形。如果导引保持器155被形成一形状以使得用于内帽导引部分153的通过的间隙增加并且导引保持器155在内帽导引突出部154通过时没有变形,它难以给出咔嗒声感觉。相比之下,如果用于内帽导引部分153的通过的间隙减小以便给出咔嗒声感觉,那么咔嗒声感觉能够给出。然而,如果在内帽导引突出部154通过时难以使导引保持器155变形,那么用于内帽导引突出部154的通过的所需力增加。
相比之下,如果凹口被设置在导引保持器155中,那么在内帽导引突出部154通过时变得更容易使导引保持器155变形。因此,即使使内帽106运动的力相对较小,可以使内帽导引突出部154穿过导引保持器155并给出咔嗒声感觉。
排出构件107的导引保持器155设置有用作内帽106的旋转停止器的保持器突出部156。如果允许内帽106相对于导引保持器155旋转,内帽导引部分153抵靠导引保持器155滑动并且位于该滑动部分中的调色剂可聚集。如在图64中示出的,保持器突出部156被装配在在径向方向上径向地延伸的内帽导引部分153的三个部分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得内帽106被防止相对于导引保持器155旋转。因此,变得可以防止内帽导引部分153抵靠导引保持器155滑动,能使防止调色剂聚集。
作为保持器凹口157的位置,如在图67中示出的,可以将保持器凹口157设置在导引保持器155的支撑杆的中心。然而,在其中保持器凹口157被设置在导引保持器155的支撑杆的中心的构造中,内帽106的内帽导引部分153的三个径向地延伸的部分之一可在当内帽106被附连时进入所述保持器凹口157中。进一步地,因为保持器凹口157位于导引保持器155的支撑杆的中心,因此用作旋转停止器的保持器突出部156仅设置在两个位置,以使得它会难以确保足够的留量用于内帽106的空转。
相比之下,如在图60中示出的,如果保持器凹口157的位置从支撑杆的中心位移,变得可以在指定位置调节内帽106的插入方向并且增加所述旋转停止器的数目。从而,变得可以提高用于空转的留量。
以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用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101,作为用于盖住排出端口114的帽构件的外帽103,所述排出端口是从容器主体101排出调色剂的开口。在外帽上的某一位置处,其中用作排出端口114的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面向盖住所述排出端口114的外帽103的盖部分,内突出部146被设置为从外帽103的盖部分朝向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突出的突出部。外帽103还设置有空气孔147,该空气孔是具有比外帽的内突出部146短的高度的凹陷。
如果在外帽103和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之间不存在间隙,那么不可以将气体引入到容器主体101中以及将气体从容器主体101中排出。如果气体没有引入到容器主体101中以及没有从容器主体101中排出,那么在容器主体101的内部和在其中大气压力是低的高海拔地点的大气之间发生压力差。内帽106没有在外帽103打开之前掉落,因为内帽106由外帽103按住。然而,如果外帽103被移除,内帽106会掉出并且调色剂会由于大气压力差散布。甚至在不同于高海拔地点的地点,如果从低温度到高温度的温度变化是大的,容器主体101内的气体膨胀,以使得当外帽103被移除时,内帽106可掉落并且调色剂会由于内部压力散布。
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空气孔147被设置以确保外帽103和开口部分108的前端部之间的空气通道。内帽出口141被设置在内帽106上。以这样的方式,通过提供外帽103和内帽106之间的空气通道,空气被适度地引入和排出,容器主体10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大气压力差减轻。因此,可以防止内帽106掉出并防止调色剂由于容器主体101的内部压力引起的散布。
相同的构造适合于第二实施例的外帽103和内帽106。
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用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101,以及作为设置有从动部分110的从动单元的帽102,所述从动部分110用作接收从成像设备的主体输出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以便使容器主体101旋转。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围绕容器主体101的旋转轴是可旋转的。用作用于限制帽102旋转一定量或更大量的旋转限制器的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上。
如果帽102被固定在容器主体101上,操作人员需要旋转所述容器主体101用于定位以使帽102的从动部分110与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驱动单元的输出驱动单元205互锁。相比之下,如果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是自由地可旋转的,难以经由帽102将驱动从输出驱动单元205传递到容器主体101。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被设置为限制器,以允许帽102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但限制旋转超过该一定范围。从而,可以确保驱动传递并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
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设置有停止器突出部116,其用作防止在平行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运动以防止掉落的构件以及其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上的圆周方向上的四个位置。用于旋转限制的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以便将掉落防止功能和旋转防止功能分开。
为了通过使用帽102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功能来防止错误的设定,重要的是,稳定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姿态。因此,为了限制在推力方向(平行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至少三个限制部分,更优选地,需要四个或更多限制部分。
然而,如果在推力方向上的限制构件(突出形状等)也具有旋转限制的功能,那么帽102的可旋转的角度减小。具体地,如果这些限制构件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四个位置处,那么帽102的可旋转角度被设定为“90°-{(帽102的限制构件的宽度)+(容器主体101的限制构件的宽度)}”。
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装运时,即使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被定位成靠近其中可旋转范围在调色剂容器100插入时被最大化的抽空侧上的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可在设定之前位移。例如,由于在运输期间的摆动或在调色剂容器100的设定期间操作人员与帽102的接触,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可位移。
当具有旋转限制的功能的限制构件被设置在四个位置处时,即使帽102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被定位成靠近在调色剂容器100的装运时抽空侧上的位置,如果所述位置在设定之前被位移,那么在设定时用于可旋转范围的留量减小。
相比之下,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掉落防止功能和旋转防止功能分开。
通过给停止器突出部116提供在圆周方向上的四个位置处的掉落防止功能,可以确保所述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姿态的稳定性。停止器突出部116被构造为钩在设置于帽102的周边上的环形停止器肋121上,并且没有起到用于在旋转方向上的限制的作用。
通过给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提供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的旋转防止功能,帽102的可旋转角度被设定为“180°-{(帽102的旋转限制构件的宽度)+(容器主体101的旋转限制构件的宽度)}”。因此,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可旋转范围增加,以及用于在设定时的可旋转范围的留量增加。
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圆周限制器接触突出部123用作“帽102的旋转限制构件”,以及圆周限制器突出部117用作“容器主体101的旋转限制构件”。
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是附连到包括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成像设备的主体的调色剂容器。输出驱动单元205用作用于传递驱动到调色剂容器100的驱动单元并且朝向调色剂容器100突出。调色剂容器100包括用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101,以及作为从成像设备的主体接收驱动的从动单元的从动部分110。
从动部分110包括作为驱动被传递部分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该驱动被传递表面在调色剂容器100的径向方向上突出并且在与输出驱动单元205接触时接收驱动力。从动部分110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一倾斜表面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其面向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并且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突出方向朝向输出驱动单元205倾斜。从动部分110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二倾斜表面的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该第二导引倾斜表面在从动部分110在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有关的突出方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上的前侧上相对于从动部分110的突出方向朝向第一导引倾斜表面倾斜。
例如,如在图20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帽102的从动部分110包括具有相对长的斜坡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对面的具有比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短的斜坡的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隔着从动部分110在相反方向上倾斜。因此,帽102的旋转方向根据在插入时导引倾斜表面中的哪个接触到输出驱动单元205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前端部而变化。具体地,当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接触到第一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时,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进一步被推动,那么帽102在与驱动操作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该图中的箭头β的方向)上旋转。相比之下,当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接触到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前端部时,以及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推动时,帽102在与驱动操作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该图中的箭头β的方向)上旋转。
如果导引所述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相对于从动部分110的位置的导引倾斜表面(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的斜坡相对于垂直于中心线的平面变得更陡,那么旋转力在与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接触时更容易地作用。换句话说,通过导引倾斜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的较小的锐角,相对于插入量的旋转量减小。因此,以旋转方式插入帽102的力可减小,以及操作人员可容易地执行操作。
在其中成像设备的主体和调色剂容器100之间的接触部分位于后侧上也就是位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的构造中,优选的是,作为结合部件形状的从动部分110没有从容器主体101的外部形状突出以确保支撑调色剂容器100的姿态的功能。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为了确保容器主体101的大的调色剂存储容量,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形成为相对于前侧表面(帽102的外周边)在径向方向上朝向中心侧切入的形状。
为了在设定操作中平滑地旋转所述帽102(为了能使以较小的操作力设定),优选的是,导引倾斜表面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的中心线倾斜最小可能的锐角。
然而,如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的,如果单个从动部分110仅具有单个导引倾斜表面,会出现以下问题。
具体地,如果在帽102的角方向上的相等分割的数目(从动部分110的数目)被减小以确保用于在插入方向上帽102的前端部表面上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布置留量,导引倾斜表面在插入方向上的长度增加。因此,为了布置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变得需要增加其中调色剂容器100的前端部的外径被减小的部分的长度。从而,调色剂存储容量减小。
相比之下,如果在盖子102的角方向上的相等分割的数目(从动部分110的数目)被增加以确保调色剂存储容量,会出现下面的问题。具体地,变得难以提供所述标识符开口组111作为由多个开口形成的单个标识符凹陷组,以及变得难以确保用于在调色剂容器100侧上具有标识符功能的标识符部分的布置的留量。如果用于标识符部分的布置的留量没有得到确保,需要考虑减少标识符类型的数目的设计以便确保防止错误的设定的功能。
作为满足三个要求以获得一锐角作为导引倾斜表面的倾斜角的构造,为了减少在角方向上的相等分割的数目以及为了确保容器主体101的调色剂存储容量,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在不同方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
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的倾斜角。
在设定调色剂容器100之前,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可处于帽102在与设定时估计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完全地旋转的抽空位置,以便确保在设定时用于旋转的留量。
设定时估计的旋转方向是在当驱动突出部212与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接触时在插入方向上推动所述调色剂容器100而作用在帽102上的旋转力的方向。具体地,在图4中,当容器主体101没有运动时,在设定时估计的旋转方向是与图4中的箭头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帽102的抽空位置是当容器主体101没有运动时在图4的箭头β的方向上完全地旋转帽102的位置。
当调色剂容器100插入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同时帽102位于抽空位置时,如果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那么帽102在与图4中的箭头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相比之下,当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同时帽102位于抽空位置时,引起在图4的箭头β的方向上旋转的旋转力作用在帽102上。然而,帽102早已在箭头β的方向上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完全地旋转,在该方向上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旋转被限制。因此,帽102不能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独立地旋转。从而,当帽102被旋转以调节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传递表面214的位置和调色剂容器10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时,容器主体101一起旋转。
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相对于中心线的倾斜角被设定为较小的角度。因此,帽102和容器主体101可一体地旋转并且用推动调色剂容器100的操作力通过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导引被设定在预定位置。
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具有最大的导引倾斜表面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以及设置在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上的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因此,可以容易地导引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传递表面214到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
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该成像设备设置有用作用于传递驱动到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驱动传递单元的输出驱动单元205,输出驱动单元205包括两个驱动突出部212,作为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的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为两个突出部之一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的突出量大于为两个突出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的突出量。具体地,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突出部212被构造为具有不同的突出量。
当作为瓶子接头的从动部分110和作为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突出部分的驱动突出部212在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操作中开始接触到彼此时,所述接触位置可碰巧位于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此时,特别地,当隔着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在不同方向上倾斜的两个导引倾斜表面被设置成如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的,以及如果两个或更多个驱动突出部212同时地开始接触到所述导引倾斜表面,在不同方向上的旋转力会作用。这是因为,如果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的中心和在输出驱动单元205侧上的中心彼此没有完全重合,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可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导引倾斜表面。具体地,两个驱动突出部212之一可接触到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以及另一个可接触到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
在所述倾斜表面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之后,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插入时,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在相反方向上生成旋转力。因此,如果当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分别与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和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接触时所述插入被进一步执行,那么旋转力在相反方向上作用,其引起导致设定故障的钩住状态。
作为防止如上所述的设定故障的构造,成像设备的主体,其中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要设定在其中,被构造为使得在为两个驱动突出部212之一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首先进行接触以确定帽102的旋转方向。
在帽102通过由作为突出部之一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导引而旋转预定角度之后,作为突出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也接触到帽102。此时,两个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两个从动部分110的相同类型的导引倾斜表面,以及两个从动部分110接触到两个驱动突出部212的相同类型的导引表面(第一导引表面216或第二导引表面217)。
用于设定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的成像设备的主体被构造为通过为两个驱动突出部212的倾斜表面的第一导引表面216或第二导引表面217接触到从动部分110,以导引和旋转包括所述从动部分110的所述帽102。因此,第一导引表面216和第二导引表面217,其为在两个驱动突出部212的两个方向上的倾斜表面,被设置成以便相对于中心点以180度对称。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其是具有较小的突出量的突出部,具有包括作为第三倾斜表面的第三导引表面218的形状,该形状是具有不同于两个方向上的斜坡(第一导引表面216和第二导引表面217)的角度的前部切割形状。
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作为两个驱动突出部212之一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首先接触到从动部分110并由该从动部分110导引。作为两个主体突出部之一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相对于另一个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突出。因此,在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操作中,具有较大的突出量的第一驱动突出部212a接触到从动部分110以导引所述帽102并确定所述旋转方向。随后,具有较小的突出量的第二驱动突出部212b接触到从动部分110以使得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将帽102夹在中间。在该构造中,可以防止不需要的力施加在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之间。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作为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上的开口的排出端口114,作为可打开和关闭排出端口114的帽构件的内帽106,以及设置在排出端口114的开口部分108内的排出构件107。第二实施例的内帽106设置有作为朝向容器主体101内突出的突出部的内帽导引部分153。排出构件107起到围绕并支撑所述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圆周的支撑构件的作用。
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包括作为围绕并支撑所述内帽导引部分153的圆周的支撑器的导引保持器155,以及在排出端口114的径向方向上从导引保持器155延伸的加强板134。铲取部分135被设置为在朝向容器主体101的内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方向上从加强板134延伸的板形构件。
第一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加强环133,以及在排出端口114的径向方向上从加强环133延伸的加强板134。铲取部分135被设置为在朝向容器主体101的内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方向上从加强板134延伸的板形构件。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排出构件107中的铲取部分135随着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将调色剂从下侧铲起到上侧。
为了铲起和输送调色剂到调色剂容器100的排出端口114,需要设置铲取构件在排出端口114上。
为了设置所述铲取构件,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用作铲取构件的铲取部分135从加强板134突出,该加强板延伸到用作用于支撑内帽106的内帽导引部分153的支撑器的导引保持器155。在该构造中,可以加强导引保持器155,刚性地支撑所述内帽导引部分153,以及改进调色剂输送特性。
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加强环133和加强板134被设置在排出端口114附近。用作铲取构件的铲取部分135从加强板134突出。在该构造中,可以通过铲取部分135铲起调色剂到排出端口114附近,能使改进调色剂输送特性。
铲取部分135具有随着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铲起附近的调色剂的功能。除了该功能之外,铲取部分135具有这样的功能:随着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接收从容器侧铲取部分115掉落的调色剂,所述容器侧铲取部分称为容器主体的“台肩部分”,以及输送所述调色剂到排出端口114。通过增加与容器主体101的“台肩部分”的数目有关的铲取部分135的数目,变得可以改进接收从“台肩部分”掉落的调色剂的效果,而不管板形铲取部分135的安装角度如何。
图68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内帽106从其被脱离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视图。对应于由图64中的虚线示出的区域κ的部分是称为调色剂容器100的“台肩部分”的部分。该“台肩部分”具有随着调色剂容器100的旋转升高调色剂到排出端口114的高度的功能。板形铲取部分135具有接收从所述“台肩部分”掉落的调色剂并将调色剂r朝向排出端口114导引的功能。
第一修改
下面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一修改示例(在下文中,称为“第一修改”)。图69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的透视图。
该构造与以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相同,除了帽互锁部分151的形状和容器主体101的V形突出部159和V形凹陷158的存在或没有之外。
第二实施例的帽互锁部分15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大致与停止器突出部116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当停止器突出部116与帽互锁部分151互锁时,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位置被固定。
相比之下,第一修改的帽互锁部分15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图69中的“W1”)相对于停止器突出部116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是足够宽的。因此,当停止器突出部116与帽互锁部分151互锁时,停止器突出部116能够相对于帽互锁部分151在圆周方向上在帽互锁部分151内部运动。因此,甚至在帽102被附连到容器主体101之后,可以使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在圆周方向上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调色剂容器100被设计成防止错误的设定。存在一种已知的技术来提供标识符形状以防止不同类型或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一定类型的容器保持器200中。需要控制墨盒的位置以使得主体标识符形状部分和调色剂墨盒标识符形状部分可彼此互锁以能使产生标识符功能。
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容器主体101和帽102。容器主体101包括用于排出调色剂的排出端口114和要由操作人员夹持的夹持部分104。帽102具有标识符功能,包括设置在外周边部分上并形成要与成像设备的主体互锁的位置调节环的多个从动部分110,以及具有作为墨盒位置控制部件的功能。
当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位置调节功能是通过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输出驱动单元205上的驱动突出部212的互锁形状和通过帽102的从动部分110的导引倾斜表面150得以实施的。通过该功能,帽102旋转,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在旋转方向上运动。通过该运动,即使当调色剂容器100在旋转方向上的任意取向上被插入时,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和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开口组111被调节以具有预定位置关系(其中驱动传递表面214和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彼此接触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圆周方向上的形状可起到标识符部分的作用。
当输出驱动单元205,其形成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互锁形状,被驱动旋转时,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从动部分110,其是调色剂容器100的互锁部分,以使得调色剂容器100旋转。通过该旋转运动,在容器主体101中的调色剂由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中的螺旋形输送凹槽113被输送,并且从排出端口114排出。
然而,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容器主体101和帽10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因此,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设定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整个调色剂容器100旋转。因此,当操作人员设定所述调色剂容器100时,操作人员需要在旋转调色剂容器100时在插入方向上推动调色剂容器100,其可减少可用性。
在设定时,扭矩被施加到位置调节环的从动部分110。因此,帽102被固定以便不从容器主体101掉落或者自旋,以及容器主体101和帽102的互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会需要高精确度来确定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位置,以及组装成本会增加。
在图69中示出的第一修改的帽102中,凹槽形状的帽互锁部分15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沿着该圆周增加,以使得允许容器主体101的停止器突出部116在帽互锁部分151内部运动。因此,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旋转。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设定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具有标识符位置调整器的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独立地运动,以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旋转调色剂容器100。
进一步地,在由图69中的“W1”示出的停止器突出部116的可动范围中,容器主体101的停止器突出部116可与帽互锁部分151互锁。因此,部件在圆周方向上的组装精确度是不需要的,组装可简单化。
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作为用于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存储器的容器主体101,以及作为设置有从动部分110的墨盒位置控制部件的帽102,所述从动部分具有标识符功能并且形成在外周边部分上具有斜坡的凹凸形状。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使从动部分110动作并且在设定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相对于用作主体互锁部分的输出驱动单元205旋转,来调节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和标识符开口组111以具有预定位置关系。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还具有这样的功能:使得从动部分110,其用作调色剂容器100与输出驱动单元205有关的互锁部分,以传递从成像设备的主体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从而使调色剂容器100旋转。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还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凹部分和凸部分,例如帽互锁部分151和停止器突出部116,使帽102和容器主体101彼此互锁,以使得帽102以滑动方式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旋转。
在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上的作为凸部分的停止器突出部116和沿着帽102的内周边设置的作为宽的凹槽的帽互锁部分151彼此互锁。容器主体101的停止器突出部116在旋转方向上在帽互锁部分151内部滑动。因此,当操作人员设定调色剂容器100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帽102可独立地旋转,即使扭矩通过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姿态控制部件的输出驱动单元205被施加到调色剂容器100。因此,操作人员可将调色剂容器100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而没有使操作人员正在握持的容器主体101旋转。进一步地,其中停止器突出部116与帽互锁部分151互锁的宽度增加。因此,当帽102被组装到容器主体101时,在旋转方向上的组装精确度不是需要的,组装成本可减少。
在第一修改的构造中,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相比,操作人员可容易地设定调色剂容器100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而没有旋转调色剂容器100,并且用于组装部件的需要的精确度可减小。
图70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视图。图70中的箭头η示出要由当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突出部212与导引倾斜表面150接触时在插入方向上进一步推动调色剂容器100时生成的扭矩旋转的帽102的旋转方向。
在图70中,帽互锁部分151相对于旋转停止边缘160的角范围由“θ1”表示,停止器突出部116的角范围由“θ2”表示。如在图70中示出的,θ1相对于θ2是足够大的。以这样的方式,在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在容器主体101和帽102之间的互锁部分(帽互锁部分151)的凹形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的一定宽度。因此,当帽102被组装到容器主体101时,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精确度不是需要的,以及组装可简单化。
图71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每个帽互锁部分151具有比图70中的宽度更宽的宽度的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前视图。在图70中示出的构造中,停止器突出部116和帽互锁部分151被设置在四个位置处。在图71中示出的构造中,停止器突出部116和帽互锁部分151被设置在三个位置处。
在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旋转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设置在帽102的外周边部分上的位置调节环的从动部分110之一的角范围(图71中的“θ3”)。假定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最大旋转角由“θ0”表示,“θ0=θ1-θ2”。
因此,在图71中的从动部分110之一的角范围“θ3”和角度“θ0”被设定为以使得“θ0>θ3”。
当调色剂容器100被设定时,最大旋转角对应于从动部分110之一的角范围“θ3”,其中最大旋转角是通过在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导引倾斜表面150之后在插入方向上推动调色剂容器100来完成设定之前可用的角度。在第一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当帽102相对于容器主体101旋转时所述帽102的可旋转的角度被设定为大于在由操作人员插入调色剂容器100时所述帽102旋转时所述帽102的可旋转的角度。因此,操作人员可设定调色剂容器100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而没有改变具有要由操作人员保持的夹持部分104的容器主体101的取向。
第二修改
下面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二修改示例(在下文中,称为“第二修改”)。图72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透视图。图73是当从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的透视图。
该构造与以上描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相同,除了帽102的从动部分110的形状之外。
如在图72和73中示出的,从动部分110的导引倾斜表面150和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因此,作为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末端110a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上,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相比。
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帽102,该帽设置有作为外周边部分上的互锁形状的从动部分11,以及容器主体101。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插入时,作为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互锁形状的输出驱动单元205和作为设置在调色剂容器100上的互锁形状的从动部分110彼此互锁。当输出驱动单元205旋转时,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调色剂容器100,调色剂容器100以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旋转。调色剂容器100包括排出端口114,作为其一个端部上的开口。当调色剂容器100旋转时,调色剂容器100自己或设置在调色剂容器100内部的输送构件旋转以将调色剂输送到排出端口114,以及调色剂通过排出端口114被排出。在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具有从动部分110和用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的帽102被构造为分离的部件。可以将帽102的功能和容器主体101的功能提供在单个部件中。
在以上描述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帽102在其处具有最大直径的部分的直径和由从动部分110形成的环的直径是相同的。因此,在该形状下,作为设置在帽102的外周边部分上的互锁形状的从动部分110的末端110a可在当调色剂容器100掉下时接触到地面。因此,该影响直接施加到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以及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会被破裂。为了防止调色剂由于湿度而变质,调色剂容器100在储存时被收容在防湿袋中。然而,因为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具有锐角,因此载荷可集中在防湿袋的某一点处,以及防湿袋可在掉落时破裂。
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在帽102的外周边部分上的从动部分110。梯度被设置成以使得由从动部分110形成的环的外径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以便防止从动部分110的末端110a在当调色剂容器100掉落时接触到地面。
在如上所述的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通过在帽102的从动部分110的外周边上设置梯度,可以防止为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末端110a在掉落时接触到地面。进一步地,通过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的部分的接触,可以增加在掉落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分配施加到帽102的影响并防止所述帽102破裂。施加到封装材料例如防湿袋的力也被分配,以使得可以防止封装材料破裂。
在第二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可以防止帽102在掉落时破裂,以及防止封装材料例如用于存储的防湿袋破裂。
图74是具有一形状的第二修改的帽102的侧视图,在所述形状中,由从动部分110形成的环的外径以线性方式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减小。图75是在一形状下的第二修改的帽102的侧视图,在所述形状中,由从动部分110形成的环的外径以弯曲方式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到下游侧减小。
在图74中的角度θ4是由参考平面和一直线形成的角度,该直线将为帽102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最外部分的外前部分102a和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连接。参考平面是垂直于筒形帽102的中心线的平面。
图74中的角度θ5是由所述参考平面和一直线形成的角度,该直线将所述外前部分102a和为从动部分110的外周边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分110b连接。
图75中的角度θ6是由所述参考平面和一直线形成的角度,该直线将为帽102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最外部分的外前部分102a和所述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连接。图75中的角度θ7是由所述参考平面和从所述从动部分110的弯曲的外周边朝向所述外前部分102a延伸的切线形成的角度。
帽102包括作为外周边部分上的互锁形状的从动部分110,以及在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上的末端110a。倾斜被设置成以使得由从动部分110形成的环的外径相对于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减小。倾斜的角度被设定成以使得当帽102接触到平面时所述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没有接触到该平面是足够的。具体地,图74中的角度θ4和角度θ5被设定为以使得“θ4≥θ5”,以及图75中的角度θ6和角度θ7被设定为以使得“θ6≥θ7”。
如果调色剂容器100具有第二修改的构造,那么当调色剂容器100是在存储时使用防湿封装的型号的时候所述从动部分的末端110a没有接触到防湿袋。因此,可以防止防湿袋破裂。从动部分110的外周边不需要以如图74中示出的线性方式倾斜,而是以如图75中示出的弯曲方式倾斜。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如在图20和47中示出的,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定位为相对于帽前端部129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所述帽前端部是帽102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并且其上设置标识符开口组111。因此,可以防止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角部分接触到用于存储调色剂容器100的容器袋。从而,可以减少容器袋破裂的可能性,以及可以防止容器袋的破裂。
在使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成像设备中,调色剂容器100通过驱动突出部212的旋转而被旋转。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突出部212用作驱动传递单元。进一步地,标识符开口组111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仅当所述驱动突出部212抵达它们起到所述驱动传递单元的作用的位置时才起到唯一标识符形状的作用。
所述从动部分110和标识符开口组111是帽102的一些部分,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因此,通过确定从动部分110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位置,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位置可被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接触到所述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位置是驱动传递表面214起到驱动传递单元的作用的位置。此时,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以及从动部分相对于包括在旋转方向上的驱动突出部212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位置被确定。因此,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位置可被确定,以及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和标识符开口组111起到唯一标识符形状的作用。
当驱动突出部212被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或导引倾斜表面150导引时,在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前端部开始进入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之后所述帽102相对于输出驱动单元205旋转。因此,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和标识符开口组111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当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前端部开始进入标识符开口组111中时和当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前端部被完全放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中时之间进行变化。因此,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每个突出部具有一斜坡以使得突出量朝向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其中帽102通过所述倾斜表面旋转。进一步地,在旋转方向上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每个突出部的基部部分的长度和在旋转方向上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每个开口的长度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其中突出部和开口被构造为彼此互锁。
当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时,所述驱动突出部212与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或导引倾斜表面150的接触位置在当确定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通过这些斜坡位移。如果所述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或导引倾斜表面150,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被放入到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中同时所述相对位置通过这些斜坡确定。因此,斜坡被设置在如上所述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每个突出部上。
在该实施例中,当从动部分110的导引倾斜表面(126,127或150)确定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时,标识符开口组111接近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因此,即使调色剂容器100在旋转方向上处于任意姿态,标识符开口组111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可被调节到可以确定是否标识符开口组111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可彼此互锁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通过根据要被存储的调色剂的类型等参照从动部分110变化标识符开口组111在圆周方向上的形状来提供唯一标识符形状。标识符开口组111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位置是通过从动部分110确定的。因此,在圆周方向上的形状的差异能够被用作唯一标识符形状。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唯一标识符形状的功能是仅基于在径向方向上距离调色剂容器的旋转轴的距离而获得的。相比之下,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相对于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定位的参考位置的位置中的差异能够被用作唯一标识符形状。因此,可以提供大量的唯一标识符形状。从而,变得可以共用比传统技术中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类型的数目更多的构造,除了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形状之外。
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具有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帽102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101分开。因此,通过根据要存储的调色剂的类型变化帽102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形状,可以共用容器主体101,而不管要存储的调色剂的类型如何。从而,可以降低成本,例如制造成本。
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标识符开口组111和从动部分110被设置在单个部件上,标识符开口组111和从动部分110被一体地旋转。因此,从动部分110能够被用作标识符开口组111在旋转方向上的定位器。
顺便提及,互锁部分,例如作为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形状部分的标识符开口组111,以及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可与调色剂存储器例如容器主体101分开。互锁部分和容器互锁部分可设置在调色剂存储器的一部分上。
标识符开口组111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相对于从动部分11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的示例包括以下:内周边形状和外周边形状的组合,其中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和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布置在旋转方向上的不同角位置处、不同的间距处或径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以及在旋转方向上内周边形状和外周边形状之间的位置偏差。然而,该变化不限于以上的示例。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标识符形状的突出部被设置在调色剂容器的端部表面上以使得在径向方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根据类型变化,以及多个凹陷,每个凹陷都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互锁部分,被设置在相同的圆周上以使得在径向方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根据这些类型变化。在该构造中,即使当调色剂容器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互锁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360度的范围内处于任何姿态时,也可以确定是否所述标识符形状可彼此互锁。然而,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凹陷被设置在关于调色剂容器的单个突出部的相同圆周上。因此,即使突出部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调色剂容器侧上的某一参照的位置变化,标识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在一侧上的互锁是可能的,那么另一侧上的互锁也是可能的。即,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差异没有被用于所述标识符形状。
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包括在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其中驱动是从成像设备的主体输入的。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和导引倾斜表面150被设置为容器导引部分,其将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突出部212导引到相邻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之间的间隙。容器导引部分是倾斜表面,其关于圆周方向从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倾斜到上游侧倾斜,并且被构造为接触到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突出部212并且使设置有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从动部分110在圆周方向上旋转和运动。用作容器导引部分的倾斜表面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到相邻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被连续地提供。
当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被插入时,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形状和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形状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被调整以使得驱动突出部212的驱动传递表面214和从动部分110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彼此接触。如果所述相对位置从驱动传递表面214和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彼此接触的位置偏离,那么驱动突出部212接触到从动部分110的导引倾斜表面以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被调节。
当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被调节时,以及如果调色剂容器100被进一步插入时,确定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形状(标识符开口组111)和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形状(标识符突出部组215)是否可彼此靠近并彼此互锁。因此,可以改变标识符形状在旋转方向上的形状,将旋转方向上的形状差异作为标识符形状,以及提供大量类型的标识符形状。
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关于从动部分110,具有相同形状的十个从动部分110以36度的间隔被排列在帽102的外周边上。关于标识符开口组111,在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中,四个开口构成用作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单个凹陷组,以及设置在了十个标识符开口组111,每个标识符开口组具有相同的开口组合。同时,输出驱动单元205包括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和四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在图37中示出的示例中,每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包括四个突出部。
如上所述的,每个具有相同形状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数目与从动部分110的数目相同,以及标识符开口组111每当十个从动部分110中任一个与驱动突出部212互锁时可实现标识符功能。
当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形状匹配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形状时,十个标识符开口组111中的四个与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互锁。用于至少仅在单个位置标识的互锁起到标识符形状的作用。然而,如果标识符形状仅设置在单个位置且调色剂容器100相对于例如输出驱动单元205倾斜,那么当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但它们的差异较小时所述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可进入标识符开口组111的开口中。相比之下,通过在四个位置互锁,即使当调色剂容器100倾斜且具有不同形状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以它在单个位置进入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某一角度取向时,可以防止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进入在其他位置处的标识符开口组111。
用作调色剂容器100的标识符互锁部分的标识符开口组111包括与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标识符互锁部分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组合对应的开口组合。具体地,标识符开口组111包括与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突出部的数目和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口。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数目与从动部分110的数目相同。
用作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传递单元的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以180度的间隔被设置在两个位置处。用作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标识符互锁部分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四个位置处。
图76示意性地示出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的驱动传递单元的输出驱动单元205。在图76中,(a)是输出驱动单元205的前视图;和(b)是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侧视图。
如图76中的(a)中示出的,输出驱动单元205包括以在圆周方向上大约90度的间隔布置在四个位置处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
在图76中示出的输出驱动单元205中,在四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215(c),215(d),215(e)和215(f))之中的两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215(d)和215(e))被水平地排列。
图77是示意性地示出当图76中示出的输出驱动单元205位于它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方向没有倾斜的正常位置时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侧视图。如在图77中示出的,当输出驱动单元205位于所述正常位置时,所有的四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起到标识符形状的作用。
图78示出当输出驱动单元205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的插入方向倾斜同时四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的两个(215(d)和215(e))被水平地排列时的帽102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侧视图。在图78中,(a)示出其中帽102和输出驱动单元205彼此远离的状态;以及(b)示出其中调色剂容器100在(a)中的箭头的方向上被插入且帽102和输出驱动单元205彼此靠近的状态。在图78中示出的状态下,输出驱动单元205倾斜以使得它的上部部分靠近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78中示出的,当输出驱动单元205倾斜时,即使当帽102和输出驱动单元205如图78中的(b)中示出的彼此靠近时,两个水平地排列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215(d)和215(e))也远离标识符开口组111。因此,作为两个水平地排列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215(d)和215(e))的标识符形状的功能减少。
在其他两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215(c)和215(f))当中,在下侧上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f)远离标识符开口组111,类似于两个水平地排列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因此,在下侧上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f)没有起到标识符形状的作用。然而,在上侧上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c)运动以便接近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也就是说,接近标识符开口组111,以使得它可起到所述标识符形状的作用。如上所述的,通过将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设置在四个位置处,可以确保最少的标识符功能。
为了处理此,优选的是,将标识符开口组111设置在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上的至少四个位置处。
在图78中示出的示例中,描述了其中输出驱动单元205(成像设备的主体驱动单元)倾斜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当调色剂容器100倾斜时。
用作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的标识符形状的标识符开口组111是形成标识符形状的标识符凹陷,其中在圆周方向上的开口的位置相对于用作调色剂容器侧上的驱动传递单元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变化。
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外帽103的直径大于容器插入开口213的直径,该容器插入开口是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开口,用于插入具有排出端口114的开口部分108。因此,可以减少当外帽103关闭时错误地附连调色剂容器100的可能性。
在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作为从动部分110,具有相同形状的六个从动部分110以60度的间隔被排列在帽102的外周边上。作为标识符开口组111,在图52中示出的示例中,一组四个开口,其中的一个在旋转方向上比其他三个更长,用作标识符开口组111,以及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六个标识符开口组111。同时,输出驱动单元205包括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和两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在图65中示出的示例中,每个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包括三个突出部。在图52中示出的帽102的标识符开口组111和图61中示出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具有不同的标识符形状,以使得它们不能彼此互锁。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构造中,用作输出驱动单元205侧上的互锁部分的驱动突出部212与相对于调色剂容器10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表面而位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上的从动部分110互锁。通过在径向方向上远离旋转轴的位置处互锁,可以减小在旋转驱动输入时施加到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的用于传递驱动的载荷。因此,可以减小包括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的驱动传递单元的需要的强度,以及防止驱动传递单元的损坏。
如上所述的,在调色剂容器100中,包括从动部分110的帽102与存储调色剂的容器主体101分开,旋转驱动从成像设备的主体输入到所述从动部分。
如果从动部分110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1上,需要将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外周边形状改变成用作从动部分110的形状。然而,在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需要提供容器侧铲取部分115以将调色剂从容器的某一部分的内壁表面附近铲起到排出端口114的高度,在那里,该某一部分具有大的内径。为了在容器主体101的外周边上提供用作从动部分110的形状以及为了在内侧上提供起到容器侧铲取部分115的作用的形状,需要优先输入旋转驱动。因此,容器侧铲取部分115的形状的自由度减少。
在该情况下,难以给容器侧铲取部分115提供其中调色剂可有效地被铲起的形状。从而,随着容器主体101的旋转而输送到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调色剂可堆积在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如果该调色剂被堆积,调色剂可聚集,聚集的调色剂可供应到所述显影装置9。
相比之下,在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中,具有从动部分110的帽102与容器主体101分开。因此,可以在帽102上提供需要输入旋转驱动的形状,以及给容器侧铲取部分115提供其中铲取能力优先考虑的形状,作为容器主体101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附近的形状。例如,如在图34中示出的,可以实现在径向方向上的大地向内切割的形状。因此,可以接收旋转驱动的输入和通过容器侧铲取部分115有效地铲起调色剂,能使改进调色剂排出特性并防止调色剂聚集在容器主体101内。
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两个从动部分110和两个驱动突出部212彼此互锁并且传递驱动。通过提供用于传递驱动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从动部分110和与从动部分110一起旋转的整个调色剂容器100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没有倾斜,以使得旋转驱动可平稳地传递。
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包括多个开口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用作互锁部分,作为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的标识符形状部分,以及包括多个突出部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用作主体标识符形状部分。具体地,要被互锁的用于标识的凹陷被设置在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突出部被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侧上,以及标识符功能是基于突出部和凹陷是否彼此互锁得以实施的。作为标识符形状的组合,可以设置突出部在调色剂容器100侧上和设置凹陷在成像设备侧上。进一步地,可以设置突出部在两侧上并基于在希望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形状是否彼此重叠来实施所述标识符功能。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为多个标识符突出部的组合的标识符突出部组215用作成像设备的主体侧上的标识符形状。然而,仅单个突出部可基于与驱动传递表面214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差异实施所述标识符功能。进一步地,为多个标识符开口的组合的标识符开口组111用作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的标识符形状。然而,仅单个开口可基于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差异能使所述标识符功能工作。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外标识符开口组111a和内标识符开口组111b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可以实现比其中标识符开口被设置在相同圆周上的构造更大数目的标识符形状的组合。
如果所述标识符突出部被设置在调色剂容器100侧上,那么调色剂容器100的封装袋会破裂或者突出部在当调色剂容器100碰撞其它物体时会损坏,以及标识符功能会损坏。相比之下,通过将凹陷设置为调色剂容器100侧上的标识符形状,可以防止以上所述的缺陷。
可以通过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之间的互锁来提供所述标识符功能。例如,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的形状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不同,以及这些实施例之一的驱动突出部212不能与这些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的从动部分110互锁。因此,不可能将第二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设定在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100的成像设备的主体中。从而可以防止错误的设定。
第三修改
下面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第三修改示例(在下文中,称为“第三修改”)。图79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三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的透视图。图80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三修改的帽102的前视图。图81是第三修改的帽102的侧视图。
如在图79到81中示出的,帽102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凹陷170,所述帽102起到在第三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驱动被传递到其的驱动传递保持器的作用。定位凹陷170被构造为以便与用作主体定位突出部的驱动突出部212互锁。
图82示出第三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和设备主体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互锁操作。在图82中,(a)示出其中帽102的定位凹陷170的位置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突出部212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匹配以及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的情况;以及(c)示出其中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匹配但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的情况。
在图79到81中,标识符开口组111用作容器标识符部分161。然而,在图82中,为了方便解释示意性侧视图,由凹部分和凸部分的组合形成的容器标识符部分161被用作容器标识符部分161。
如果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在当插入调色剂容器100时彼此不匹配,如图82中的(a)中示出的,为帽102的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从动端部表面171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人员旋转所述调色剂容器100同时在插入方向上推动它,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被调节以便彼此匹配,驱动突出部212进入定位凹陷170。此时,如果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如图82中的(b)中示出的,调色剂容器100可完全地插入。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如在图82中的(c)中示出的,调色剂容器100不能完全地插入。因此,操作人员可辨认出所述调色剂容器100没有以合适的组合插入,并且可防止不同类型或不同颜色的错误的设定。
第四修改
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100的第四修改示例(在下文中,称为“第四修改”)。图83是当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四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的透视图。图84是从另一端部侧(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看时第四修改的帽102的前视图。图85是第四修改的帽102的侧视图。
如在图83到85中示出的,帽102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凹陷170,所述帽102起到在第四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中传递驱动到其的驱动传递保持器的作用,类似于第三修改。定位凹陷170被构造为以便与用作主体定位突出部的驱动突出部212互锁。第四修改的帽102的定位凹陷170不同于第三修改的那些在于每个凹陷的壁表面(不同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壁表面)的一部分起到用作位置导引的导引倾斜表面150的作用。通过提供导引倾斜表面150,即使当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没有完全地彼此匹配时,如果驱动突出部212的输出导引表面220和导引倾斜表面150接触到彼此,那么帽102被导引以使得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匹配。
图86示出第四修改的调色剂容器100的帽102和设备主体的输出驱动单元205的互锁操作。在图86中,(a)示出其中帽102的定位凹陷170的位置和输出驱动单元205的驱动突出部212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不匹配的情况;(b)示出其中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匹配以及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的情况;以及(c)示出其中定位凹陷170的导引倾斜表面150和驱动突出部212的输出导引表面220被设置成以使得它们接触到彼此但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的情况。
在图83到85中,标识符开口组111用作容器标识符部分161。然而,在图86中,为了方便解释示意性侧视图,由凹部分和凸部分的组合形成的容器标识符部分161被用作容器标识符部分161。
如果当插入调色剂容器100时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匹配,如图86中的(a)中示出的,那么为帽102的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的从动端部表面171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的前端部。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人员旋转调色剂容器100同时在插入方向推动它,那么定位凹陷170和驱动突出部21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被调节以使得驱动突出部212的输出导引表面220和定位凹陷170的导引倾斜表面150接触到彼此。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人员推动调色剂容器100,那么帽102沿着输出导引表面220的斜坡旋转并且驱动突出部212进入定位凹陷170中。
此时,如果标识符形状彼此匹配,如图86中的(b)中示出的,调色剂容器100可完全地被插入。相比之下,如果标识符形状彼此不匹配,如图86中的(c)中示出的,调色剂容器100不能完全地插入。因此,操作人员可辨认出所述调色剂容器100没有以合适的组合插入,并且可防止不同类型或不同颜色的错误的设定。
第三和第四修改的定位凹陷170被设置在帽102在圆周方向上的部分上以使得另一部分用作从动端部表面171;然而,它不限于如在第三修改中的四边形形状或如在第四修改中的具有定位导引部的形状。例如,定位凹陷170可形成U形形状。
甚至在如在第三和第四修改中所述的构造中,其中从动端部表面171被设置在从动部分110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上以及在圆周方向上的力没有仅通过在插入方向上推动而作用,可以调节调色剂容器100和设备主体的标识符形状的位置。在这些修改的构造中,即使当操作人员在圆周方向上的任意取向上插入调色剂容器100并且从动端部表面171接触到驱动突出部212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时,操作人员可旋转调色剂容器100。通过该旋转,可以调节调色剂容器100相对于设备主体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以便实现其中驱动突出部212和定位凹陷170可彼此互锁的位置关系。因此,定位凹陷170相对于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在容器标识符部分161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差异能够被用作标识功能。
在第三和第四修改中,作为主体定位突出部的驱动突出部212和作为调色剂容器100的驱动被传递部分的定位凹陷170仅以合适的位置关系彼此互锁,以及从动部分110从驱动突出部212接收力以能使驱动。进一步地,在圆周方向上驱动突出部212和从动部分110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以使得主体标识符部分295和容器标识符部分161的功能能够实现。
在第三和第四修改中,定位凹陷170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每个定位凹陷包括驱动从驱动突出部212输入到其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可以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处设置包括用作驱动传递单元的驱动被传递表面125的定位凹陷170。在该情况下,在不同于圆周方向上的定位凹陷170的位置处提供足够大于驱动突出部212的凹陷以便避开驱动突出部212是足够的。
前述的描述被提供作为一个示例,以及本发明对于以下方面中的每个具有特定作用。
(方面A)
一种粉末容器,例如调色剂容器100,可被附连到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500。成像设备包括主体互锁部分,例如可旋转的驱动突出部212,其是可旋转的并朝向附连粉末容器的附连方向(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突出,以及包括标识符突出部,例如标识符突出部组215,其朝向附连方向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粉末容器包括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被构造为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以及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111,被构造为与标识符突出部互锁。所述被互锁部分被设置在粉末容器在附连方向上的前端部(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中。容器互锁部分从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容器互锁部分和被互锁部分一体地旋转。
在该构造中,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并且以一体方式与所述被互锁部分是可旋转的容器互锁部分可确定所述被互锁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该定位根据要标识的粉末容器的类型将所述被互锁部分放置在相对于容器互锁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从而基于所述被互锁部分相对于容器互锁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来提供标识符功能。因此,可以将不同于径向方向上的位置的各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用作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差异。
成像设备的主体设置有标识符突出部,例如标识符突出部组215该标识符突出部与被互锁部分在当它们的形状彼此匹配时互锁。如果被互锁部分和标识符突出部的形状彼此不匹配,那么被互锁部分和标识符突出部没有彼此互锁。因此,粉末容器在附连方向上的前端部表面,其中设置被互锁部分,不能抵达附连方向上的后端部。因此,粉末容器的插入量不同于当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形状彼此匹配时的插入量。这能使操作人员辨认出在设定时的错误的设定。
如上所述的,在方面A中,可以将不同于径向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用作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差异。
(方面B)
在方面A中,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包括导引部,例如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或导引倾斜表面150,其导引主体互锁部分,例如驱动突出部212,以具有在主体互锁部分和容器互锁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该位置以使得驱动被传递表面125接触到输出导引表面220)以便与容器互锁部分互锁。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即使当在旋转方向上容器互锁部分和主体互锁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从合适的互锁位置偏离时,也可以调节它们以具有其中互锁通过所述导引部是可能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使粉末容器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在旋转方向上的插入方向是任意的,在旋转方向上容器互锁部分和主体互锁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调节到合适的互锁位置。因此,可以调节要与容器互锁部分一起定位的被互锁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位置,从而允许粉末容器在旋转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处插入。
(方面C)
在方面A或B中,提供了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以及提供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111,被互锁部分的数目与容器互锁部分的数目相同。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无论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中的哪个与成像设备的主体互锁部分互锁,例如驱动突出部212,可以提供所述被互锁部分的标识符功能。
(方面D)
在方面A到C中的任一个中,所述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在当与标识符突出部例如标识符突出部组215互锁时旋转。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粉末容器可具有相对于成像设备旋转的构造和标识符形状的构造。
(方面E)
在方面A到D中的任一个中,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被设置并与主体互锁部分例如驱动突出部212互锁于在旋转方向上间隔180度的相应位置处,以接收旋转驱动。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容器互锁部分在当相对于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500的主体没有倾斜时旋转,以使得旋转驱动可被平稳地传递。
(方面F)
在方面A到E中的任一个中,多个被互锁部分,包括外标识符开口组111a和内标识符开口组111b,被设置在与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和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的旋转轴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不同距离的相应位置处。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所述被互锁部分被布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以使得对应于各种类型的标识符形状的不同变型的被互锁部分可被设置。
(方面G)
在方面D到F中的任一个中,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被提供,以及容器互锁部分之一通过倾斜表面,例如第一导引倾斜表面126,第二导引倾斜表面127或导引倾斜表面150,被连接到另一容器互锁部分。另一容器互锁部分邻近在圆周方向上的容器互锁部分之一。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将主体互锁部分例如驱动突出部212导引到主体互锁部分和容器互锁部分被互锁的位置。
(方面H)
在方面A到G的任一个中,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具有外周边,该外周边倾斜以使得该外周边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朝向附连方向例如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
因此,如在以上第二修改中所述的,所述容器互锁部分的末端,例如从动部分110的末端110a,被防止接触到封装材料,例如防湿袋,以使得可以防止封装材料破裂。
(方面I)
在方面A到H的任一个中,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在附连方向上的下游端部相对于前端部例如端部表面位于附连方向上的上游侧上,在所述前端部中,设置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111。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减少用于存储所述粉末容器例如调色剂容器100的容器袋破裂的可能性,以及可以防止容器袋的损坏。
(方面J)
在方面A到I的任一个中,将存储在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排出的排出端口,例如排出端口114,被设置在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和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111的旋转轴附近,位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中的平面中。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提供通过粉末容器的旋转将粉末从粉末容器例如调色剂容器100排出的构造。
(方面K)
在方面A到J的任一个中,被互锁部分,例如标识符开口组111,被设置以便围绕排出端口,例如排出端口114。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根据要被标识的粉末容器例如调色剂容器100的类型设置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容器互锁部分例如从动部分110具有不同形状的被互锁部分。
(方面L)
在方面A到K的任一个中,调色剂被作为粉末存储。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将粉末容器例如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100在不同于径向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用作标识符形状部分的差异。
(方面M)
一种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500,包括成像单元,例如打印机600,其通过使用用于成像的粉末例如调色剂将图像形成在图像载体例如光导鼓1上;粉末输送单元,例如调色剂补充装置70,其将粉末输送到成像单元;以及由粉末输送单元可移除地保持的粉末容器。根据方面A到L的任一个的粉末容器,例如调色剂容器100,被用作粉末容器。
因此,如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可以确定在设定粉末容器时的错误的设定,以及提供若干标识符形状部分。通过提供若干标识符形状部分,可以共用若干模型之中的粉末输送单元和粉末容器的部件,能使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标记列表
1 光导鼓
1y 用于黄色的光导鼓
2 充电装置
2y 用于黄色的充电装置
3 中和灯
4 光电导体清理装置
6y 用于黄色的初级转印辊
5 中间转印带
6 初级转印辊
7 二次转印辊
8 定影辊对
9 显影装置
9y 用于黄色的显影装置
11 二次转印相对辊
12 驱动辊
13 清理相对辊
14 张力辊
15 片材输送带
16 支撑辊对
17 光学写入装置
18 定影装置
19 皮带清理装置
20 子储料器
21 储料器外壳
22 输送螺杆
22a 上游输送螺杆
22b 下游输送螺杆
23 调色剂排出端口
25 调色剂端部传感器
30 隔膜泵
31 隔膜
32 外壳
35 出口阀
36 进口阀
38 操作腔室
40 驱动单元
41 电机
43 保持器
44 偏心轴
53 管
54 调色剂管道
60 调色剂存储器
61 容器
62 连通开口
63 管连接器
64 供给端口
70 调色剂补充装置
91 显影剂外壳
92 显影辊
93 搅拌/输送螺杆
93a 第一搅拌/输送螺杆
93b 第二搅拌/输送螺杆
95 刮刀刀片
100 调色剂容器
101 容器主体
102 帽
103 外帽
104 夹持部分
105 容器主体突出部
106 内帽
107 排出构件
108 开口部分
109 外帽停止器
110 驱动部分,容器互锁部分
111 标识符开口组,容器开口组,互锁部分,第二容器互锁部分
111a 外标识符开口组,外开口组
111b 内标识符开口组,内开口组
112 底部部分
113 输送凹槽
114 排出端口
115 容器侧铲取部分
116 停止器突出部
117 圆周限制器突出部
118 圆周限定突出部
119 轴向限制器突出部
120 开口基部部分
121 停止器肋
122 轴向接触表面
123 圆周限制器接触突出部
124 填塞突出部
125 驱动被传递表面
125a 驱动被传递部分
126 第一导引倾斜表面,第一容器倾斜表面
127 第二导引倾斜表面,第二容器倾斜表面
128 后侧倾斜表面
129 帽前端部
130 环
131 环的内壁
132 环的外壁
133 加强环
134 加强板
135 铲取部分
136 环突出部
137 内帽的底板
138 内帽的圆周壁
139 凸片
140 内帽密封件
141 内帽出口
142 内帽停止器
143 外帽的外周边
144 外帽夹持器
145 外帽螺丝
146 外帽的内突出部
147 外帽的内突出部的空气孔
148 外帽翘曲部
149 环形密封件
150 导引倾斜表面,倾斜表面,导引部
151 帽互锁部分
152 内周边肋
153 内帽导引部分
153a 凹陷
154 内帽导引突出部
155 导引保持器
156 保持器突出部
157 保持器凹口
158 V形的凹陷
159 V形的突出部
160 旋转停止边缘
161 容器标识符部分,容器突出部,第二容器互锁部分
161a 外容器标识符部分,外容器突出部
161b 内容器标识符部分,内容器突出部
170 定位凹陷
171 从动端部表面
190 容器定位突出部,第一容器互锁部分
191 容器定位表面
192 容器导引倾斜表面,容器倾斜表面
200 容器保持器
201 容器设定区段
202 容器停止器
203 容器检测器
204 容器插入器
205 输出驱动单元
206 驱动传递齿轮
207 容器支撑器
208 容器驱动电机
209 容器打开电机
210 容器释放杆
211 轮齿
212 驱动突出部,主体互锁部分
212a 第一驱动突出部
212b 第二驱动突出部
213 容器插入开口
214 驱动传递表面
215 标识符突出部组,主体突出部组,标识符突出部组
215a 外标识符突出部组,外突出部组
215b 内标识符突出部组,内突出部组
216 第一导引表面,第一主体倾斜表面
217 第二导引表面,第二主体倾斜表面
218 第三导引表面,第三主体倾斜表面
219 加强肋
220 输出导引表面
290 主体互锁构件
291 主体定位突出部,第一主体互锁部分
292 主体定位表面
293 主体导引表面
295 主体标识符部分,第二主体互锁部分
295a 外主体标识符部分
295b 内主体标识符部分
300 扫描器
301 接触玻璃
302 第一扫描主体
303 第二扫描主体
304 成像透镜
305 读取传感器
400 自动文件供给器
401 文件台
500 复印机
600 打印机
601 打印机中的片材供给路径
602 对位辊对
603 手动供给路径
604 手动供给辊
605 手动供给托盘
606 排出辊对
607 排出托盘
608 分离辊
700 片材供给台
701 片材盒
702 供给辊
703 分离辊
704 片材供给路径
705 输送辊对
Ly 用于黄色的光束
P 片材
Λ 中心角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布号7-168430

Claims (39)

1.一种可插入到成像设备中的粉末容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互锁部分,该主体互锁部分是可旋转的并且朝向插入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标识符突出部,该标识符突出部朝向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所述粉末容器包括:
容器互锁部分,该容器互锁部分被构造为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以及
被互锁部分,该被互锁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标识符突出部互锁,其中
所述被互锁部分被设置在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中,
所述容器互锁部分从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以及
所述容器互锁部分和所述被互锁部分一体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互锁部分包括导引部,该导引部导引所述主体互锁部分以具有在主体互锁部分和容器互锁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便与所述容器互锁部分互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设置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以及
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被互锁部分,该被互锁部分的数目与容器互锁部分的数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被互锁部分在与所述标识符突出部互锁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多个容器互锁部分被设置并与主体互锁部分互锁于在旋转方向上间隔180度的相应位置处以接收旋转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设置多个被互锁部分,以及
所述被互锁部分被设置在与容器互锁部分和被互锁部分的旋转轴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不同距离的相应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设置多个容器互锁部分,以及
所述容器互锁部分之一通过倾斜表面被连接到另一容器互锁部分,该另一容器互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邻近所述容器互锁部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互锁部分具有外周边部分,该外周边部分倾斜以使得该外周边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容器互锁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定位为相对于其中设置所述被互锁部分的前端部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将存储在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排出的排出端口被设置在容器互锁部分和被互锁部分的旋转轴附近位于垂直于该旋转轴的平面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被互锁部分被设置成以便围绕所述排出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粉末容器将调色剂作为粉末存储在其中。
13.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通过使用用于成像的粉末将图像形成在图像载体上;
粉末输送单元,该粉末输送单元将粉末输送到成像单元;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该粉末容器由所述粉末输送单元可移除地保持。
14.一种可插入到成像设备中的粉末容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是可旋转的并且朝向插入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朝向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该粉末容器包括:
构造为接触第一突出部的被传递部分;以及
开口,第二突出部要插入到该开口中,其中
所述开口被设置在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中,
所述被传递部分从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
所述被传递部分和所述开口一体地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进一步包括导引部,该导引部导引所述第一突出部以使得第一突出部接触所述被传递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以及
多个开口组被设置,每个开口组具有相同布置的多个开口,开口组的数目与所述被传递部分的数目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开口与第二突出部一起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有两个,并且,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并且在旋转方向上间隔180度的相应位置处接触成像设备的这两个第一突出部以接收旋转驱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开口被设置,以及
所述开口被设置在与所述被传递部分和开口的旋转轴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不同距离的相应位置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以及
所述被传递部分之一通过倾斜表面被连接到另一被传递部分,该另一被传递部分在圆周方向上邻近所述被传递部分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进一步包括从动部分,该从动部分包括所述被传递部分,其中
所述从动部分具有外周边部分,该外周边部分倾斜以使得该外周边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被传递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定位为相对于其中设置所述开口的前端部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将存储在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排出的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所述被传递部分和所述开口的旋转轴附近位于垂直于该旋转轴的平面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开口被设置成以便围绕所述排出端口。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粉末容器将调色剂作为粉末存储在其中。
26.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通过使用用于成像的粉末将图像形成在图像载体上;
粉末输送单元,该粉末输送单元将粉末输送到成像单元;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末容器,该粉末容器由所述粉末输送单元可移除地保持。
27.一种可插入到成像设备中的粉末容器,包括:
被传递部分,该被传递部分被构造为接触成像设备的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是可旋转的并且朝向插入所述粉末容器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及
开口,成像设备的第二突出部要插入到该开口中,第二突出部朝向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突出以标识所述粉末容器的类型,其中
所述开口被设置在所述粉末容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
所述被传递部分从粉末容器的外圆周向外直立,以及
所述被传递部分和所述开口一体地旋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进一步包括导引部,该导引部导引所述第一突出部以使得第一突出部接触所述被传递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以及
多个开口组被设置,每个开口组具有相同布置的多个开口,开口组的数目与被传递部分的数目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开口与第二突出部一起旋转。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有两个,并且,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并且在旋转方向上间隔180度的相应位置处接触成像设备的这两个第一突出部以接收旋转驱动。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开口被设置,以及
所述开口被设置在与所述被传递部分和所述开口的旋转轴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不同距离的相应位置处。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多个被传递部分被设置,以及
所述被传递部分之一通过倾斜表面被连接到另一被传递部分,该另一被传递部分在圆周方向上邻近所述被传递部分之一。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进一步包括从动部分,该从动部分包括所述被传递部分,其中
所述从动部分具有外周边部分,该外周边部分倾斜以使得该外周边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朝向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减小。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被传递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的下游端部被定位为相对于其中设置所述开口的前端部在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上。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将存储在粉末容器中的粉末排出的排出端口被设置在所述被传递部分和所述开口的旋转轴附近位于垂直于该旋转轴的平面中。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开口被设置成以便围绕所述排出端口。
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粉末容器将调色剂作为粉末存储在其中。
39.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通过使用用于成像的粉末将图像形成在图像载体上;
粉末输送单元,该粉末输送单元将粉末输送到成像单元;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末容器,该粉末容器由所述粉末输送单元可移除地保持。
CN201580042474.5A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6575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4023.7A CN110989309A (zh)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2972 2014-08-08
JP2014162972 2014-08-08
JP2014201902 2014-09-30
JP2014-201902 2014-09-30
JP2014-234843 2014-11-19
JP2014234843A JP6361972B2 (ja) 2014-08-08 2014-11-19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5/003950 WO2016021199A1 (en) 2014-08-08 2015-08-05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4023.7A Division CN110989309A (zh)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097A CN106575097A (zh) 2017-04-19
CN106575097B true CN106575097B (zh) 2020-01-17

Family

ID=5580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4023.7A Pending CN110989309A (zh)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CN201580042474.5A Active CN106575097B (zh)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4023.7A Pending CN110989309A (zh) 2014-08-08 2015-08-05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5) US10048644B2 (zh)
EP (1) EP3195065B1 (zh)
JP (3) JP6361972B2 (zh)
CN (2) CN110989309A (zh)
MX (2) MX366676B (zh)
RU (2) RU2670708C9 (zh)
TW (4) TWI696901B (zh)
ZA (1) ZA2017009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1972B2 (ja) * 2014-08-08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0078B2 (ja) * 2016-09-15 2021-09-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4871B2 (ja) 2017-05-30 2021-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514651B1 (en) 2018-07-26 2019-12-24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blade, clean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10649367B2 (en) 2018-07-30 2020-05-12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7249511B2 (ja) * 2018-09-21 2023-03-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1372B2 (ja) 2019-07-16 2023-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15605812A (zh) * 2020-12-07 2023-01-13 佳能株式会社(Jp)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12871341B (zh) * 2021-01-12 2022-10-2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化工原料粉碎设备
JP2022136710A (ja) 2021-03-08 2022-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8083A (ja) 2021-04-01 2022-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65233A (ja) * 2021-04-19 2022-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1570A (ja) 2021-09-30 2023-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光特性取得装置および分光特性取得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1863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2335A (en) * 1990-11-26 1992-08-25 Mita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developing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used therefor
JPH0635320A (ja) * 1992-07-14 1994-02-10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3238998B2 (ja) * 1993-12-15 2001-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678121A (en) * 1996-07-01 1997-10-14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an orientation-independent cartridge discriminating system assembly
JPH10319696A (ja) 1997-05-20 1998-12-0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530A (ja) * 1997-07-04 1999-01-29 Oki Data:Kk 画像形成装置
JP3408166B2 (ja) * 1997-09-30 200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259877B1 (en) * 2000-02-18 2001-07-1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artridge and toner supply device
JP2002221858A (ja) 2000-11-24 2002-08-09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これを装着す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トナー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US7245852B2 (en) * 2003-07-08 2007-07-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87269B2 (ja) * 2003-10-27 2010-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交換方法、装置ユニットの交換方法
JP4570895B2 (ja) * 2004-04-05 2010-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06426B2 (ja) * 2004-09-08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6640B2 (ja) * 2004-11-30 2010-10-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RU2398257C2 (ru) * 2005-03-04 2010-08-27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онтейнер подачи проявите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проявителя
MXPA06012659A (es) 2005-04-27 2007-01-16 Ricoh Kk Recipiente de toner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
US7483659B2 (en) 2005-08-31 2009-01-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mounting the same
JP4396691B2 (ja) * 2006-11-17 2010-01-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11029B2 (ja) * 2009-02-16 2013-10-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16090B2 (ja) * 2009-03-03 2013-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725662B2 (ja) * 2009-03-19 2011-07-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
JP5483101B2 (ja) 2009-09-04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U2011221816B2 (en) * 2010-03-01 2014-02-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378374B1 (en) * 2010-04-01 2019-09-25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2103427A (ja) * 2010-11-09 2012-05-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3582026B1 (en) 2011-11-25 2022-08-03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57783B2 (ja) 2012-02-17 2016-0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ノズ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粉体導出方法
JP5810963B2 (ja) * 2012-02-21 2015-11-11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013174652A (ja) * 2012-02-23 2013-09-05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
KR101792150B1 (ko) * 2012-06-03 2017-10-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086319B2 (ja) 2012-06-03 2017-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05221B2 (en) * 2012-06-08 2016-08-02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9465317B2 (en) 2013-02-25 2016-10-11 Ricoh Company, Ltd. Nozzle insertion memb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49509B2 (ja) 2013-05-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41001A (ja) 2013-08-22 2015-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5987B2 (ja) * 2013-08-29 2019-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22553B2 (ja) 2013-09-13 2017-11-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9957B2 (ja) 2013-11-21 2019-07-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搬送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6632790B2 (ja) 2014-02-10 2020-0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1883B2 (ja) * 2014-08-08 2019-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972B2 (ja) * 2014-08-08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1863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9114B (zh) 2017-02-01
US10048644B2 (en) 2018-08-14
MX366676B (es) 2019-07-19
RU2018136234A (ru) 2018-11-22
TWI610151B (zh) 2018-01-01
US20200233371A1 (en) 2020-07-23
RU2670708C2 (ru) 2018-10-24
JP6361972B2 (ja) 2018-07-25
TWI651603B (zh) 2019-02-21
MX2017001721A (es) 2017-04-27
BR112017002423A2 (pt) 2017-11-28
TW201921188A (zh) 2019-06-01
US20190204775A1 (en) 2019-07-04
US10635043B2 (en) 2020-04-28
US10394186B2 (en) 2019-08-27
TW201606456A (zh) 2016-02-16
ZA201700941B (en) 2018-08-29
TWI696901B (zh) 2020-06-21
US20180329358A1 (en) 2018-11-15
CN110989309A (zh) 2020-04-10
JP2019197223A (ja) 2019-11-14
EP3195065B1 (en) 2023-10-04
JP2018165830A (ja) 2018-10-25
RU2692098C2 (ru) 2019-06-21
JP6558661B2 (ja) 2019-08-14
EP3195065A1 (en) 2017-07-26
US10852689B2 (en) 2020-12-01
JP6807057B2 (ja) 2021-01-06
MX2019008608A (es) 2019-09-19
RU2017103723A (ru) 2018-09-10
CN106575097A (zh) 2017-04-19
TW201715314A (zh) 2017-05-01
JP2016066037A (ja) 2016-04-28
TW201809927A (zh) 2018-03-16
US10203650B2 (en) 2019-02-12
EP3195065A4 (en) 2017-08-23
RU2017103723A3 (zh) 2018-09-10
RU2018136234A3 (zh) 2019-04-08
US20190339642A1 (en) 2019-11-07
RU2670708C9 (ru) 2018-11-29
US20170227922A1 (en)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097B (zh)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06575096B (zh) 粉末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08323188B (zh)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TWI753430B (zh) 粉末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RU2762822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орош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BR112017002423B1 (pt) Recipiente de pó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