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7631A -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7631A
CN106567631A CN201510658011.3A CN201510658011A CN106567631A CN 106567631 A CN106567631 A CN 106567631A CN 201510658011 A CN201510658011 A CN 201510658011A CN 106567631 A CN106567631 A CN 106567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shackle member
hood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80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陆娟
李渤
赵淑婧
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580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7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7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7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其中发动机盖用锁扣包括:卡位部,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所述卡位部具有卡口和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第二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口中;沿所述第二卡接件至所述卡口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件能够在所述卡口中移动。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自身发生一定形变后,沿第二卡接件至卡口方向上,第二卡接件能够在卡口中移动,即,锁扣能够被压缩一定的距离,增加了吸能空间,降低了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Description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面向车身的端面设有锁扣,在车身上设有锁体,锁扣与锁体能够卡接;当发动机盖盖合在车身上时,锁扣和锁体卡接,但锁体和锁扣的刚度较大,锁扣不可压缩;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的锁扣位置处极易造成行人的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锁体和锁扣的刚度较大,锁扣不可压缩,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的锁扣位置处极易造成行人的严重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盖用锁扣,包括:
卡位部,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所述卡位部具有卡口和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口中;
沿所述第二卡接件至所述卡口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件能够在所述卡口中移动。
可选的,所述卡口两侧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上,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接件上;
弹性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在未受到外力之前,所述弹性件能够阻止所述第二卡接件在所述卡口中移动。
可选的,所述卡位部呈U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第三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另一端;
所述卡口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卡口,设于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四柱体,所述第四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第一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第五柱体,所述第五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三柱体的第二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四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五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可选的,所述卡位部呈L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所述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可选的,所述卡位部呈T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所述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用锁,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扣;具有所述锁槽的锁体。
可选的,所述锁体包括:
锁体本体,所述锁体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锁体本体的同一侧面上还设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板设有所述锁槽,所述锁槽和所述凹槽具有重叠部分,在锁扣和锁体进行锁接、分离的过程中,所述凹槽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起引导作用;
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板在第一卡接件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板与所述凸起相抵,相应的带动第二板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在锁接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板卡接,在分离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板分离。
可选的,所述锁体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凹槽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
所述第一凸块限定了所述第一板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所述第二凸块限定了所述第二板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
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与第三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与第四弹簧连接;
在未锁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板在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一凸块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且锁槽与凹槽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二凸块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杆,所述锁体本体上设有第二杆,所述第一杆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二杆连接;
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三杆,所述锁体本体上设有第四杆,所述第三杆通过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四杆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发动机盖,所述发动机盖面向车身的端面设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扣;
所述车身上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所述发动机盖用锁具有锁体,所述锁扣卡接于所述锁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锁扣包括卡位部,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所述卡位部具有卡口和第一卡接件,其中,第一卡接件用于卡设于锁槽中;还包括第二卡接件,第二卡接件一端和发动机盖连接,另一端卡设于第一卡接件的卡口中;当发动机盖盖合在汽车车身上时,第一卡接件卡设于锁槽中;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自身发生一定形变后,沿第二卡接件至卡口方向上,第二卡接件能够在卡口中移动,即,锁扣能够被压缩一定的距离,增加了吸能空间,降低了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发动机盖用锁扣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发动机盖用锁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发动机盖用锁扣中的弹性件被完全压缩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发动机盖用锁扣的立体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发动机盖用锁扣的立体图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发动机盖用锁扣与所要卡接的锁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发动机盖用锁扣卡接于锁体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锁体和锁扣的刚度较大,锁扣不可压缩,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的锁扣位置处极易造成行人的严重伤害;本发明的锁扣能够被压缩,增加了吸能空间,降低了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盖用锁扣100包括:卡位部,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图未示出)中,卡位部具有卡口140(参考图2)和第一卡接件110,卡口140具有一定的深度,第一卡接件110用于卡设于锁槽中;还包括第二卡接件120,第二卡接件120一端和发动机盖(图未示出)连接,另一端卡设于卡口140中。
当发动机盖盖合在汽车车身上时,第一卡接件110卡设于锁槽中;当行人在车辆正前方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在发动机盖自身发生一定形变后,沿第二卡接件120至卡口140方向上(图1中黑色箭头A所示),第二卡接件120能够在卡口140中移动,即,锁扣100能够被压缩一定的距离,参考图3,第二卡接件120完全移动至卡口140的底部,增加了吸能空间,降低了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继续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由于发动机盖与第二卡接件120的一端连接,第一卡接件110卡设于车身锁体的锁槽中,从而发动机盖盖合在车身上,而,第二卡接件120能够在卡口140中移动,若未受到外力时,第二卡接件120也在卡口140中移动,则发动机盖就会在车身上松动,不密封,存在安全隐患。
为防止当发动机盖盖合在车身上后,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卡接件120在卡口140中移动,沿卡口140的长度方向,卡口140两侧具有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其中第一凸起150位于第一卡接件110上,第二凸起151位于第二卡接件120上;在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之间设有弹性件130,弹性件130抵设于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之间,且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之间存在弹性力,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130能够阻止第二卡接件120在卡口140中移动,同时,还能起到支撑第二卡接件120的作用;只有在第二卡接件120受到外力时,第二卡接件120上的第二凸起151挤压弹性件130,从而第二卡接件120才能够在卡口140中移动;避免发动机盖在车身上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2所示,卡位部呈U形,卡位部中的第一卡接件110包括:第一柱体110a,用于卡设于锁槽中;以及,第二柱体110b和第三柱体110c,第二柱体110b设于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第三柱体110c设于第一柱体110a的另一端;且第二柱体110b和第三柱体110c均朝向发动机盖;第一柱体110a、第二柱体110b及第三柱体110c构成了U形的卡位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体110a、第二柱体110b及第三柱体110c为圆柱体,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其它形状的柱体。
继续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口140包括:设于第二柱体110b上的第一卡口140a,以及设于第三柱体110c上的第二卡口140b,第一卡口140a和第二卡口140b均具有一定深度的内腔;第二卡接件120包括:第四柱体120a,第四柱体120a的一端卡设于第二柱体110b的第一卡口140a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图未示出)连接;还包括第五柱体120b,第五柱体120b的一端卡设于第三柱体110c的第二卡口140b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柱体110b靠近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150,第三柱体110c靠近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150;第四柱体120a靠近发动机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151,第五柱体120b靠近发动机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151。
其中,第四柱体120a与第一卡口140a卡接的一端120c的外径大于第一卡口140a朝向第四柱体120a的一端的内径;第五柱体120b与第二卡口140b卡接的一端120d的外径大于第二卡口140b朝向第五柱体120b的一端的内径;这样,第四柱体120a才能卡接于第一卡口140a中,不易滑出第一卡口140a中;第五柱体120b才能卡接于第二卡口140b中,不易滑出第二卡口140b。
同样,为了防止第四柱体120a任意的在第二柱体110b的第一卡口140中移动,以及第五柱体120b任意的在第三柱体110c的第二卡口140b中移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盖用锁扣100还设有弹性件130,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0包括:第一弹簧130a和第二弹簧130b;第一弹簧130a抵设于第二柱体110b上的第一凸起150和第四柱体120a上的第二凸起151之间;第二弹簧130b抵设于所述第三柱体110c上的第一凸起150和所述第五柱体120b上的第二凸起151之间;避免发动机盖盖合在车身上后出现松动现象。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120能够在第一卡接件110的卡口140中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卡接件上设有卡口,第一卡接件在第二卡接件的卡口中移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锁扣能够被压缩,其实质是只要第二连接件120能够在卡口140中移动即可;因此,卡位部的形状不仅仅可以是U形,还可以是L形,或者是T形。
参考图4并结合图1所示,卡位部呈L形,第一卡接件110包括:第一柱体110a,同样,第一柱体110a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还包括第二柱体110b,第二柱体110b设于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且第二柱体110b朝向发动机盖;第二柱体110b上设有卡口;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120包括:第三柱体120a,第三柱体120a的一端卡设于第二柱体110b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柱体110b靠近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150,第三柱体120a靠近发动机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151。
同样,会在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130a;弹簧130a抵设于第二柱体110b上的第一凸起150和第三柱体120a上的第二凸起151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三柱体120a也能够在第二柱体110b的卡口中移动,锁扣100同样能够被压缩。
实施例三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卡位部呈T形,第一卡接件110包括:第一柱体110a,同样,第一柱体110a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还包括第二柱体110b,设于第一柱体110a的两端之间,即第二柱体110b布置于第一柱体110a的中间部分,且第二柱体110b朝向发动机盖;第二柱体110b上设有卡口;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120包括:第三柱体120a,第三柱体120a的一端卡设于第二柱体110b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柱体110b靠近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150,第三柱体120a靠近发动机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151。
同样,会在第一凸起150和第二凸起151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130a;弹簧130a抵设于第二柱体110b上的第一凸起150和第三柱体120a上的第二凸起151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三柱体120a也能够在第二柱体110b的卡口中移动,锁扣100同样能够被压缩。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用锁,包括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及安装在车身上的锁体,所述锁体具有锁槽,发动机盖用锁扣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
本实施例中锁扣100的卡位部呈U形,参考图6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锁体包括:锁体本体200,锁体本体200呈板状,锁体本体200朝向第一卡接件110的一端设有凹槽201,本实施例中,锁体本体200朝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凹槽201;在锁体本体200的同一侧面上还设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位于凹槽201的两侧,在锁体本体200上设有第一轴211和第二轴221,第一轴211和第二轴221位于凹槽201的两侧;第一板210通过第一轴211和锁体本体200转动连接,第二板220通过第二轴221和锁体本体200转动连接。
需说明的是,锁体本体200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锁体本体200上能够布置凹槽201、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任意形状均可,例如可以是长方体体状或正方体状。
在第一板210朝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锁槽212,锁槽212供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卡设,锁槽212和凹槽201具有重叠部分,在锁扣100和锁体进行锁接、分离的过程中,凹槽201对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起引导作用,即,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能够沿凹槽201移动至锁槽212。
继续参考图6,第二板220朝向第一板210的一端设有凸起224,第一板210在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板210与凸起224相抵,相应的带动第二板220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板210面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朝向第二板220转动的方向,此时第一轴211逆时针转动,那么,第二轴221便顺时针转动;在锁接状态下,凸起224与第一板210卡接,在分离状态下,凸起224与第一板210分离。
具体说来,本实施例中,凸起224呈三角形状,凸起224能够与第一板210朝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卡接;但本发明中,凸起224不限于三角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凸起,例如可以是椭圆状,可以选择凸起224与第一板210的接触面为平滑面,这样第一板210可以沿凸起224平滑移动,使盖合发动机盖、开启发动机盖的过程,凸起224与第一板210能够顺畅的卡接、分离。
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锁体还包括:设于锁体本体200上的第一凸块214和第二凸块223,其中,第一板210位于第一凸块214和凹槽201之间,第二凸块223位于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之间;第一凸块214限定了第一板210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第二凸块223限定了第二板2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
由于第一板210可以转动,为了使第一板210可以在锁体和锁扣未锁接时保持在平衡静止状态,且锁槽212与凹槽201具有重叠部分,第一板21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与第三弹簧231连接,第一板210在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同样,第二板220也可以转动,为了使第二板220可以在锁体和锁扣未锁接时保持在平衡静止状态,第二板22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与第四弹簧241连接,第二板220在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未锁接状态,通过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使第一板214处于平衡静止状态,通过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使第二板220处于平衡静止状态。本发明不限于此种方式,如果第一板214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于平衡静止状态,则无需设置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如果第二板220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处于平衡静止状态,则无需设置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
具体说来,继续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板21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一杆213,锁体本体200上设有第二杆230,第一杆210通过第三弹簧231和第二杆230连接,第二杆230在锁体本体200上的位置不做限制,只要第二杆230布置在锁体本体200上后,第一板210在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第二杆230在任意位置均可;本实施例中,第二板220位于第一杆213和第二杆230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板210位于第二板220和第二杆230之间。
同时,第二板22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三杆222,锁体本体200上设有第四杆240,第三杆240通过第四弹簧241和第四杆240连接,第四杆240在锁体本体200上的位置也不做限制,只要第四杆240布置在锁体本体上后,第二板220在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第四杆240在任意位置均可;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块223位于第三杆222和第四杆240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板220位于第四杆240和第二凸块223之间。
需说明的是,第一板210和第三弹簧231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板220和第四弹簧24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杆213垂直于第一板210,第二杆230垂直于锁体本体200,第三杆222垂直于第二板220,第四杆240垂直于锁体本体200;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杆213可以不垂直于第一板210,第二杆230可以不垂直于锁体本体200,第三杆可以不垂直于第二板220,第四杆240可以不垂直于锁体本体200;只要第一板210和第三弹簧231能够连接,第二板220和第四弹簧241能够连接即可。
甚至,可以不设置第一杆213、第二杆230、第三杆222和第四杆240,例如,在第一板21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出),在锁体本体200上设有第二通孔(图未示出),第一通孔通过第三弹簧231和第二通孔连接;在第二板220背向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图未示出),锁体本体200上设有第四通孔(图未示出),第三通孔通过第四弹簧241和第四通孔连接。
还可以是,第一板210和锁体本体200其中之一设有第五通孔,另一设有第五杆,第五杆通过第三弹簧231和第五通孔连接;第二板220和锁体本体200其中之一设有第六通孔,另一设有第六杆,第六杆通过第四弹簧241和第六通孔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发动机盖用锁扣和锁体的工作原理:
参考图6,在锁扣和锁体分离状态时,第一板210在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第二板220在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参考图7,当锁扣和锁体由分离状态,转变至锁接状态时,第一板210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板220沿第二方向转动。
具体说来,参考图7并结合图6所示,在盖合发动机盖的过程中,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沿凹槽201朝向锁槽212移动(即沿图6中黑色箭头B所示方向所示),即凹槽201起到导向作用;当第一板210转动至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卡设于锁槽212中时,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继续沿凹槽201移动并带动第一板210沿第一方向(图6中C方向)转动;当第一板210与第二板220相抵时,第一板210相应的带动第二板220沿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第一板210越过第二板220上的凸起224之后,第二板220在第四弹簧241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凸起224和锁槽212一侧的第一板210部分卡接,至此完成发动机盖和车身的锁接,锁扣和锁体处于锁接状态。
之后,参考图6,当发动机盖由盖合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时,第一板210会沿第二方向转动,直至与第一凸块214相抵,第一板210不能继续转动,此时,第一卡接件110的第一柱体110a完全从锁槽212中脱离;相应的第二板220,先沿第一方向转动,当第一板210越过凸起224之后,沿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第一板210与凸起224分离。
此时,锁扣和锁体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第一凸块214限定第一板210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另一方面,第三弹簧231的弹力限定第一板210沿第一方向转动,这样,第一板21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都不能转动,第一板210在第三弹簧231和第一凸块214的作用下便处于平衡静止状态;同样,对于第二板220,一方面,第二凸块223限定第二板220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另一方面,第四弹簧241的弹力限定第二板210沿第二方向转动,这样,第二板2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都不能转动,第二板220在第四弹簧241和第二凸块22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盖,发动机盖面向车身的端面设有所述锁扣,车身上设有上述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发动机盖用锁具有锁体,锁扣卡接于锁体上。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位部,用于卡设于车身上锁体的锁槽中,所述卡位部具有卡口和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口中;
沿所述第二卡接件至所述卡口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接件能够在所述卡口中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两侧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上,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接件上;
弹性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在未受到外力之前,所述弹性件能够阻止所述第二卡接件在所述卡口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呈U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第三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另一端;
所述卡口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卡口,设于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四柱体,所述第四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第一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第五柱体,所述第五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三柱体的第二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四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五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呈L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所述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呈T形;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
第一柱体,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槽中;
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所述卡口;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
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卡口中,另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盖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三柱体上的第二凸起之间。
9.一种发动机盖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扣;
具有所述锁槽的锁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
锁体本体,所述锁体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锁体本体的同一侧面上还设有能够转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板设有所述锁槽,所述锁槽和所述凹槽具有重叠部分,在锁扣和锁体进行锁接、分离的过程中,所述凹槽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起引导作用;
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板在第一卡接件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板与所述凸起相抵,相应的带动第二板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在锁接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板卡接,在分离状态下,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板分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凹槽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
所述第一凸块限定了所述第一板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所述第二凸块限定了所述第二板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终点位置;
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与第三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与第四弹簧连接;
在未锁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板在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一凸块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且锁槽与凹槽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二凸块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杆,所述锁体本体上设有第二杆,所述第一杆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二杆连接;
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三杆,所述锁体本体上设有第四杆,所述第三杆通过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四杆连接。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盖,所述发动机盖面向车身的端面设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扣;
所述车身上设有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用锁,所述发动机盖用锁具有锁体,所述锁扣卡接于所述锁体上。
CN201510658011.3A 2015-10-13 2015-10-13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Pending CN106567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8011.3A CN106567631A (zh) 2015-10-13 2015-10-13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8011.3A CN106567631A (zh) 2015-10-13 2015-10-13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7631A true CN106567631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0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8011.3A Pending CN106567631A (zh) 2015-10-13 2015-10-13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763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164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CN200949370Y (zh) * 2006-09-28 2007-09-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前罩锁
CN201050245Y (zh) * 2007-04-20 2008-04-23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
KR20090005582A (ko) * 2007-07-09 2009-0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후드 스트라이커 개선 구조
CN202039677U (zh) * 2011-03-10 2011-11-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装置
CN202731484U (zh) * 2012-09-18 2013-02-13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盖锁
KR20130019686A (ko) * 2011-08-17 2013-02-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래치의 안전 후크
CN202970186U (zh) * 2012-09-29 2013-06-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机盖锁
CN203511786U (zh) * 2013-10-12 2014-04-02 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扣结构
CN204587031U (zh) * 2015-04-20 2015-08-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盖锁扣结构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164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CN200949370Y (zh) * 2006-09-28 2007-09-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前罩锁
CN201050245Y (zh) * 2007-04-20 2008-04-23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
KR20090005582A (ko) * 2007-07-09 2009-0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후드 스트라이커 개선 구조
CN202039677U (zh) * 2011-03-10 2011-11-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装置
KR20130019686A (ko) * 2011-08-17 2013-02-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래치의 안전 후크
CN202731484U (zh) * 2012-09-18 2013-02-13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盖锁
CN202970186U (zh) * 2012-09-29 2013-06-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机盖锁
CN203511786U (zh) * 2013-10-12 2014-04-02 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盖锁扣结构
CN204587031U (zh) * 2015-04-20 2015-08-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盖锁扣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85395A1 (en) Striker plate assembly
CN204055977U (zh) 设置在车辆的动力系统和副车架之间的限制器托架
CN107074176B (zh) 变形结构、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
CN109803875A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结构
CN105317549A (zh) 泵盖
CN103538544A (zh) 车辆的碰撞能量吸收结构
KR20140130914A (ko) 차량의 스티어링 장치
JP2015090289A (ja) 障害物検知装置
CN203344875U (zh) 汽车安全防撞梁
JP5882163B2 (ja)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
CN106567631A (zh) 发动机盖用锁扣、发动机盖用锁及汽车
CN107112688B (zh) 连接器组件
JP5609239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3608244B (zh) 力偏移组件,机动车辆及设备
CN104973138B (zh) 前罩板和前柱的连接结构
CN204210583U (zh) 翼子板缓冲装置及具有该翼子板缓冲装置的车辆
KR102152621B1 (ko) 차량 차륜부의 스몰 오버 랩 충돌 대응구조
US9352712B2 (en) Car and bumper assembly of car
CN205841576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挡泥板构件
CN110228770A (zh) 一种可调节车辆护顶架装置及车辆
CN205737739U (zh) 后地板前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03573058B (zh) 一种防自动解锁的移门副锁结构
CN204527333U (zh)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US4027893A (en) Force absorbing hitch for a vehicle
CN203902463U (zh) 一种停车车距防碰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