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7248A -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7248A
CN106567248A CN201610980429.0A CN201610980429A CN106567248A CN 106567248 A CN106567248 A CN 106567248A CN 201610980429 A CN201610980429 A CN 201610980429A CN 106567248 A CN106567248 A CN 106567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linked silica
fibrous foam
silicon dioxide
hydrophobic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0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7248B (zh
Inventor
米皓阳
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10980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7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7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7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7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7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1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D06M13/12Aldehydes; Ketones
    • D06M13/123Polyaldehydes; Polyketo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0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8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
    • D01F9/10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 by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5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 D06M13/51Compounds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metal or carbon-boron, carbon-silicon, carbon-selenium, or carbon-tellurium bond
    • D06M13/513Compounds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metal or carbon-boron, carbon-silicon, carbon-selenium, or carbon-tellurium bond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silicon bon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10Repellency against liquids
    • D06M2200/12Hydrophobic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静电纺丝及烧结制备二氧化硅纤维,然后将二氧化硅纤维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用戊二醛交联,通过冷冻干燥来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泡沫;进一步通过气相沉积法采用氟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泡沫进行表面改性,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能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制得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无需纳米粒子改性,耐用性强,且耐腐蚀、耐高温、表观密度低、具有回弹性能,可从水中吸收多种有机溶剂,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泡沫材料能够实现水中的油污吸收,具有弹性的泡沫材料可通过挤压简单地实现油污的回收再利用。而目前超疏水泡沫材料多基于聚氨酯、三聚氰胺等热固性泡沫塑料为模板,通过粒子改性来实现超疏水性能。这一方法最大的缺陷是表面粒子粘附性差,重复使用中粒子脱落易造成水污染并使泡沫吸附性能降低。此外,基于泡沫塑料改性的超疏水材料表观密度较高,单位质量吸附率较低。因此,开发一种轻质、高吸附率、且无需粒子改性的超疏水泡沫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Cassie-Baxter理论,超疏水表面可以通过提高表面粗糙度和降低材料表面能来实现。除了使用纳米粒子涂覆外,使平滑的表面转化为纳米及亚微米级纤维结构能够在微米尺度上提高粗糙度,减小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积。另外,材料的表面能通常可通过接枝改性低表面能基团来降低,例如使用含氟硅烷偶联剂改性。而目前具备纤维结构的超疏水泡沫材料的报道及应用极少,且多基于聚合物材料。其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较差。
二氧化硅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二氧化硅纤维可用于分离、过滤、载药、催化等领域。然而二氧化硅表面易于羟基化具有亲水性,纤维之间缺乏交联导致弹性较低。通过化学交联及表面改性的方法有望赋予二氧化硅纤维弹性及超疏水性能,从而制备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吸附率的超疏水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纤维的,超疏水高吸附率的弹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硅纤维的,超疏水高吸附率的弹性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以正硅酸乙酯以及水溶性聚合物作为载体,在酸催化下制备正硅酸乙酯/聚合物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正硅酸乙酯/聚合物纤维,将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在空气中高温钙化,获得微米及亚微米级尺度的二氧化硅纤维;
(2)进行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
(3)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表面改性:使用含氟硅烷偶联剂通过气相沉积法对制备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进行表面改性。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酸催化剂,继续搅拌,得到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配制好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与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陈化,得到正硅酸乙酯/聚合物溶液;
(2)静电纺丝和高温钙化烧结:将正硅酸乙酯/聚合物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将得到的纤维进行高温钙化烧结,得到二氧化硅纤维;
(3)采用高速搅拌机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加入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浇注入模具,升温后保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冷冻,再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含氟硅烷偶联剂密封于玻璃皿内,并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保温,得到所述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酸催化剂包括硫酸、磷酸、盐酸或醋酸。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时间为2h。
进一步地,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例为1:9~12;酸催化剂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50~100。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5~10小时,保证正硅酸乙酯的完全水解并防止其过度交联。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0%~18% wt./vol.。
进一步地,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与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0.5~2,混合后室温下搅拌时间为2~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陈化为50~80℃下陈化1~5小时,以促进体系交联,提高溶液粘度。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5~20kV,溶液流速为0.5~2ml/h,针头距收集板的工作距离为15~20cm。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高温钙化烧结为:以5~20 ℃/min的速率升温至400~800℃,恒温2~5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分散过程中的搅拌转速为1000~5000r/min。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的浓度5~10mg/ml。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戊二醛的添加量为二氧化硅纤维质量的5%~20%。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保温的温度为60~80℃,保温时间为3~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冷冻为-80~-20℃下冷冻4~6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冷冻干燥是在-50~-20℃下冷冻干燥3~5天。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含氟硅烷偶联剂包括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癸基三氯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或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示含氟硅烷偶联剂与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质量比为0.01~0.05: 1。
进一步地,步骤(4)中,设置真空烘箱的温度为100~120℃,真空度为40~50mm汞柱。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保温的时间为8~15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得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通过交联纤维网络结构来提高样品表面粗糙度,无需进行纳米粒子涂覆,因而性能稳定,且耐用性强、耐腐蚀、耐高温;
(2)含氟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使纤维的表面能降低,从而提升交联二氧化硅纤维的疏水性能;
(3)纤维的交联网络使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具有形变回复性能,而超低密度使其具有极高的液体吸收率;
(4)二氧化硅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使纤维泡沫对水中的不同有机溶剂进行吸收,且吸收有机溶剂后的纤维泡沫可通过挤压、乙醇浸泡或直接点燃的方式来除去有机溶剂,从而使纤维泡沫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烧结后获得的二氧化硅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微观结构不同放大倍率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循环压缩测试曲线;
图4为实施例5制备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表面的接触角测试结果;
图5为实施例5制备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不同有机溶剂及油的吸附率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50mmol正硅酸乙酯与10ml去离子水混合在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h后加入0.8mmol硫酸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10小时,制得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1.5g聚环氧乙烷在80℃下充分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制得15%wt./vol. 聚环氧乙烷溶液;将配置好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与聚环氧乙烷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以使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正硅酸乙酯/聚环氧乙烷溶液在60℃下陈化3小时,获得适合静电纺丝的正硅酸乙酯/聚环氧乙烷溶液。
(2)将陈化后的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静电纺丝中选用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8kV,溶液流速为1ml/h,针头距收集板的工作距离为15cm;将纺丝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0℃,恒温3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
(3)称取500 mg二氧化硅纤维,加入100 ml去离子水,采用高速搅拌机以2000r/min的转速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向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中加入25mg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将悬浮液浇注入模具,升温至60℃,保温3小时,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在-80℃下冷冻4小时;再用冷冻干燥机在-50℃下干燥5天,除去样品中的水分,获得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25 μl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密封于玻璃皿内,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20℃,真空度为40毫米汞柱,在该条件下保持10小时,获得超疏水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制得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2微米。
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经过10个循环压缩后形变可回复90%。
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水接触角为147°,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实施例2
(1)将45 mmol正硅酸乙酯与10ml去离子水混合在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h定后加入0.45mmol磷酸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5小时,制得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1g聚乙烯醇在80℃下充分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制得10% wt./vol. 聚乙烯醇溶液;将配置好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以使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醇溶液在80℃下陈化1小时,获得适合静电纺丝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醇溶液。
(2)将陈化后的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静电纺丝中选用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20kV,溶液流速为0.5ml/h,针头距收集板的工作距离为20cm;将纺丝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800℃,恒温5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
(3)称取1000 mg二氧化硅纤维,加入100 ml去离子水,采用高速搅拌机以5000r/min的转速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向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中加入200mg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将悬浮液浇注入模具,升温至80℃,保温3小时,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在-20℃下冷冻6小时;再用冷冻干燥机在-40℃下干燥5天,除去样品中的水分,获得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10 μl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密封于玻璃皿内,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20℃,真空度为40毫米汞柱,在该条件下保持15小时,获得超疏水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纤维平均直径为0.4微米。
交联后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具有良好回复性能,循环压缩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经过10个循环压缩后形变可回复85%。
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泡沫水接触角为149°,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实施例3
(1)将60 mmol正硅酸乙酯与10ml去离子水混合在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h后加入1 mmol盐酸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8小时,制得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1.8g聚环氧乙烷在80℃下充分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制得18% wt./vol. 聚环氧乙烷溶液;将配置好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与聚环氧乙烷溶液以1:0.5的体积比混合,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以使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正硅酸乙酯/聚环氧乙烷溶液在50℃下陈化5小时,获得适合静电纺丝的正硅酸乙酯/聚环氧乙烷溶液。
(2)将陈化后的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静电纺丝中选用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5kV,溶液流速为1ml/h,针头距接受板的工作距离为15cm;将纺丝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00℃,恒温2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
(3)称取800 mg二氧化硅纤维,加入100 ml去离子水,采用高速搅拌机以3000r/min的转速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向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中加入80mg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将悬浮液浇注入模具,升温至60℃,保温3小时,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在-60℃下冷冻6小时;再用冷冻干燥机在-20℃下干燥3天,除去样品中的水分,获得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24 μl十七氟癸基三氯硅烷密封于玻璃皿内,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20℃,真空度为50毫米汞柱,在该条件下保持15小时,获得超疏水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微米。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经过10个循环压缩后形变可回复90%。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水接触角为151°,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实施例4
(1)将50 mmol正硅酸乙酯与10ml去离子水混合在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h后加入1 mmol醋酸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6小时,制得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1.8g聚乙烯吡咯烷酮在80℃下充分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制得18% wt./vol.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将配置好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以1:0.5的体积比混合,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以使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在60℃下陈化5小时,获得适合静电纺丝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2)将陈化后的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静电纺丝中选用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5kV,溶液流速为2ml/h,针头距接受板的工作距离为15cm。将纺丝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恒温5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
(3)称取500mg二氧化硅纤维,加入100ml去离子水,采用高速搅拌机以1000r/min的转速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向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中加入100mg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将悬浮液浇注入模具,升温至80℃,保温3小时,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在-60℃下冷冻5小时;再用冷冻干燥机在-50℃下干燥5天,除去样品中的水分,获得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5 μl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密封于玻璃皿内,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00℃,真空度为50毫米汞柱,在该条件下保持8小时,获得超疏水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6微米。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经过10个循环压缩后形变可回复88%。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水接触角为149°,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实施例5
(1)将55 mmol正硅酸乙酯与10ml去离子水混合在在室温下搅拌,搅拌混合2h后加入1mmol硫酸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8小时,制得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1.6g聚乙烯吡咯烷酮在80℃下充分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制得16% wt./vol.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将配置好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以1:0.9的体积比混合,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以使组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在70℃下陈化4小时,获得适合静电纺丝的正硅酸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2)将陈化后的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静电纺丝中选用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8kV,溶液流速为2ml/h,针头距接受板的工作距离为15cm。将纺丝制备的纤维置于马弗炉内,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恒温3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
(3)称取600 mg二氧化硅纤维,加入100 ml去离子水,采用高速搅拌机以2500r/min的转速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向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中加入120 mg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将悬浮液浇注入模具,升温至75℃,保温5小时,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在-80℃下冷冻4小时;再用冷冻干燥机在-50℃下干燥4天,除去样品中的水分,获得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20 μl全氟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密封于玻璃皿内,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10℃,真空度为45毫米汞柱,在该条件下保持10小时,获得超疏水的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微米。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经过10个循环压缩后形变可回复85%。
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接触角测试如图4所示,水接触角为152°。
图5为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不同溶剂的吸附率测试结果,由图5可知,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Claims (9)

1.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酸催化剂,继续搅拌,得到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将配制好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与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陈化,得到正硅酸乙酯/聚合物溶液;
(2)静电纺丝和高温钙化烧结:将正硅酸乙酯/聚合物溶液装入针管,通过液体泵来定量控制溶液流速,溶液通过平口针头流入高压电场,在电场中形成的纤维堆叠于平面铝箔纸收集板上;将得到的纤维进行高温钙化烧结,得到二氧化硅纤维;
(3)采用高速搅拌机将二氧化硅纤维充分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加入戊二醛,充分搅拌混合后浇注入模具,升温后保温,获得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将二氧化硅纤维水凝胶冷冻,再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4)将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与含氟硅烷偶联剂密封于玻璃皿内,并将玻璃皿置于真空烘箱中,保温,得到所述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所述酸催化剂包括硫酸、磷酸、盐酸或醋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时间为2h;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例为1:9~12,酸催化剂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50~100;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5~10小时;所述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0%~18% wt./vol.;正硅酸乙酯前驱体溶液与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0.5~2,混合后室温下搅拌的时间为2~8小时;所述陈化为50~80℃下陈化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电压为15~20kV,溶液流速为0.5~2ml/h,针头距收集板的工作距离为15~20cm;所述高温钙化烧结为:以5~2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800℃,恒温2~5小时,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分散过程中的搅拌转速为1000~5000r/min,所述二氧化硅纤维悬浮液的浓度5~10mg/ml,所述戊二醛的添加量为二氧化硅纤维质量的5%~2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保温的温度为60~80℃,保温时间为3~5小时;所述冷冻为-80~-20℃下冷冻4~6 h;所述冷冻干燥是在-50~-20℃下冷冻干燥3~5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含氟硅烷偶联剂包括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癸基三氯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或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示含氟硅烷偶联剂与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质量比为0.01~0.05: 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设置真空烘箱的温度为100~120℃,真空度为40~50mm汞柱;所述保温的时间为8~15小时。
CN201610980429.0A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67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0429.0A CN106567248B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0429.0A CN106567248B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7248A true CN106567248A (zh) 2017-04-19
CN106567248B CN106567248B (zh) 2019-05-14

Family

ID=5854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0429.0A Active CN106567248B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724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054A (zh) * 2017-07-10 2017-11-28 苏州榕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环保无氟酶处理制备超疏水丝织物表面的方法
CN108285785A (zh) * 2018-01-29 2018-07-17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覆膜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7028A (zh) * 2018-07-18 2018-11-23 吉林大学 一种柔性硅酸盐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9881283A (zh) * 2019-01-16 2019-06-14 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uhmwpe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858A (zh) * 2019-10-10 2020-02-18 如意屋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发泡整理制备防污窗帘的方法
CN113506508A (zh) * 2021-08-07 2021-10-15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超疏水物理不可克隆性结构色防伪标签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7139A (zh) * 2022-10-18 2022-12-30 广东中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水透气tpu高低温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3046A1 (de) * 2008-04-29 2009-11-05 Basf Se Elastischer anorganisch-organischer hybridschaumstoff
CN101603245A (zh) * 2009-07-06 2009-12-16 东华大学 一种高柔韧超疏水耐高温纳米二氧化硅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2351494A (zh) * 2011-07-20 2012-02-15 厦门大学 一种泡沫材料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32031A (zh) * 2012-04-16 2012-08-15 浙江大学 一种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JP2014515966A (ja) * 2011-05-31 2014-07-07 クラサン アーゲー 生分解性複合材料
CN104341594A (zh) * 2014-10-20 2015-02-11 同济大学 一种交联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混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837852A (zh) * 2016-03-09 2016-08-10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既疏水又疏油的开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3046A1 (de) * 2008-04-29 2009-11-05 Basf Se Elastischer anorganisch-organischer hybridschaumstoff
CN101603245A (zh) * 2009-07-06 2009-12-16 东华大学 一种高柔韧超疏水耐高温纳米二氧化硅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JP2014515966A (ja) * 2011-05-31 2014-07-07 クラサン アーゲー 生分解性複合材料
CN102351494A (zh) * 2011-07-20 2012-02-15 厦门大学 一种泡沫材料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32031A (zh) * 2012-04-16 2012-08-15 浙江大学 一种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4341594A (zh) * 2014-10-20 2015-02-11 同济大学 一种交联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混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837852A (zh) * 2016-03-09 2016-08-10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既疏水又疏油的开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054A (zh) * 2017-07-10 2017-11-28 苏州榕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环保无氟酶处理制备超疏水丝织物表面的方法
CN107401054B (zh) * 2017-07-10 2019-08-06 苏州榕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环保无氟酶处理制备超疏水丝织物表面的方法
CN108285785A (zh) * 2018-01-29 2018-07-17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覆膜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7028A (zh) * 2018-07-18 2018-11-23 吉林大学 一种柔性硅酸盐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9881283A (zh) * 2019-01-16 2019-06-14 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uhmwpe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1283B (zh) * 2019-01-16 2021-11-02 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uhmwpe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858A (zh) * 2019-10-10 2020-02-18 如意屋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发泡整理制备防污窗帘的方法
CN110804858B (zh) * 2019-10-10 2021-12-14 如意屋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发泡整理制备防污窗帘的方法
CN113506508A (zh) * 2021-08-07 2021-10-15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超疏水物理不可克隆性结构色防伪标签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7139A (zh) * 2022-10-18 2022-12-30 广东中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水透气tpu高低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7139B (zh) * 2022-10-18 2023-07-14 广东中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水透气tpu高低温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7248B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7248A (zh) 一种超疏水交联二氧化硅纤维泡沫的制备方法
JP4994360B2 (ja) アルコキシシラン基で修飾したシリカ/ラテックスハイブリッドからなるモノリシックキセロゲル及びエーロゲルの臨界未満の条件下における製造方法。
US864755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heets including fibrous aerogel
KR20070101312A (ko) 탄소 나노입자를 함유하는 복합 물질
CN113663611B (zh) 一种耐高温复合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9491B (zh) 一种用于柔性衬底的介孔SiO2耐磨增透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14288953B (zh) 一种超疏水性MXene基/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31581B (zh) 一种高弹性抗辐射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3453B (zh) 一种微纳米结构疏水型陶瓷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062B (zh) 一种具有两相海岛结构的柔弹性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1330B (zh) 一种GO-SiO2复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3648940B (zh) 一种超轻质高弹性抗辐射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6513B (zh) 块状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
CN115043408B (zh) 一种柔韧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气凝胶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5998B (zh) 超低密度、低热导的大尺寸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954A (zh) 一种耐温防潮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84777B (zh) 一种酚醛树脂炭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210824A (zh) 制作石英玻璃的方法
WO2021152850A1 (ja) 塗液の製造方法及び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CN115849391A (zh) 疏水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776664B (zh) 一种缩合型有机硅树脂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680434B2 (ja) オキサゾリンポリマー/シリカ複合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9315632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epoxy-reinforced silica aerogels
CN114773027A (zh) 一种低成本制备的气凝胶毡及其制备方法
Jalali et al. Silica Nanofibers with Enhanced Wettabil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Electrospinning without Polymer Carrier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