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1710A -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1710A
CN106531710A CN201710018589.1A CN201710018589A CN106531710A CN 106531710 A CN106531710 A CN 106531710A CN 201710018589 A CN201710018589 A CN 201710018589A CN 106531710 A CN106531710 A CN 106531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ked core
electric power
wiring layer
module
packag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5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章申
林正忠
何志宏
蔡奇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 filed Critical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185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1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1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17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5430 priority patent/WO2018129907A1/zh
Priority to US15/760,558 priority patent/US10636779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wire-like arrangements or pins or r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1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0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the same surface
    • H01L2224/73203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3204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9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1191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bump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ly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该封装件包括:用电系统裸芯和位于用电系统裸芯下方的供电系统裸芯;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包括有源模块、无源模块和再布线层,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封装成型,再布线层位于封装成型的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上,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对接,并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外部电源直接通过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向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供电。本发明通过使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增加了不同电压轨道的可用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所有的计算和通信系统都需要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会将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系统中离散器件所需的许多不同的低电压。供电系统的效率决定了向下转换的电力损失,而供电轨数决定了可支持的离散电压供应或器件的数量。
目前的供电技术面临着如下挑战:
一、随着过程中节点的收缩,设备电压的减小,电力输送的效率会随之降低,使功率消耗更大。
二、添加更多的供电轨道需要复制更多的供电组件,如增加元件数量、增大电路板尺寸、增加电路板的层数、加大系统体积、成本和重量。
三、由于再布线层的线距、线宽的限制,需要增加封装尺寸。
因此,如何提高电力输送效率,增加不同电压轨道的可用数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包括:
用电系统裸芯和位于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下方的供电系统裸芯;
其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包括有源模块、无源模块和再布线层,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封装成型,所述再布线层位于封装成型的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上,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
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对接,并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
外部电源直接通过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向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供电。
可选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与所述无源模块横向排列。
可选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下方设有底座焊料凸块,在所述底座焊料凸块与所述再布线层之间设有金属引线,所述供电系统裸芯通过所述底座焊料凸块固定在封装基底上并通过所述金属引线和所述底座焊料凸块实现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和所述无源模块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微凸块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
可选地,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多个微凸块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载体;
在所述载体上形成再布线层;
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安装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并形成金属引线,所述再布线层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
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
形成连接所述金属引线的底座焊料凸块;
去除所述载体;
将用电系统裸芯安装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实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的对接,并将所述用电系统裸芯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
可选地,所述再布线层包括:金属连线、通孔以及设于所述金属连线和通孔周围的介电层,所述金属连线实现所述有源模块、无源模块和金属引线之间的电连接,并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多层金属连线之间的层间连接。
可选地,所述再布线层上设有凸块下金属层,所述有源模块、无源模块、金属引线以及用电系统裸芯通过所述凸块下金属层与所述再布线层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与所述无源模块横向排列。
可选地,所述有源模块和所述无源模块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微凸块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
可选地,每根所述金属引线包含多条金属丝,所述金属丝采用引线键合的方法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形成。
可选地,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的方法为压缩成型、传递模塑、液封成型、真空层压或旋涂。
可选地,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之后,研磨掉覆盖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的多余封装成型材料。
可选地,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多个微凸块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整个供电系统集成到封装中的新方法,通过使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增加了不同电压轨道的可用数量。
本发明采用现有的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形成2.5D中间层,再将用电系统裸芯如ASIC集成到2.5D中间层的顶部得到3D堆栈结构,通过直接在用电系统裸芯下方紧密集成供电系统裸芯,解决了现有供电系统面临的问题。供电系统裸芯能够提供数千条低压供电轨道与用电系统通过微凸块直接对接;由于集成了无源元件,可以消除PCB板的寄生电阻,提高了供电控制的供电效率和响应时间,通过减少压降和噪声提高了保真度,减少了所需的设计余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供电原理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示意图。
图4a-4h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1 载体
1011 黏附层
200 再布线层
201 金属连线
202 介电层
301 金属引线
401 有源模块
402 无源模块
4021 电感元件
4022 电容元件
501 底座焊料凸块
502 保护层
601 用电系统裸芯
602 微凸块
700 封装基底
S1~S7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供电系统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将整个供电系统集成到封装中的新技术。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包括:用电系统裸芯601和位于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下方的供电系统裸芯;
其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包括有源模块401、无源模块402和再布线层200,所述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封装成型,所述再布线层200位于封装成型的所述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之上,实现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的供电轨道;
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对接,并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
外部电源直接通过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向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可以为专用集成电路裸芯(ASICDie),例如可以是GPU和DRAM等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具体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401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402可以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401与被动元件402横向排列,这样有源模块401与无源模块402封装在同一平层中,便于上层的再布线层200的电连接和布图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下方设有底座焊料凸块501,在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与所述再布线层200之间设有金属引线301,可以通过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将整个封装件固定在封装基底700上,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可以通过与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连接的所述金属引线301实现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具体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下方的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可以为球状引脚栅格阵列(Ball Grid Array,BGA)焊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源模块401和所述无源模块402与所述再布线层200之间可以通过微凸块(μ-Bumps)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超声键合、热压键合或普通的回流焊等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与所述再布线层200可以通过多个微凸块602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超声键合、热压键合或普通的回流焊等。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采用现有的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形成2.5D中间层,再将用电系统裸芯如ASIC集成到2.5D中间层的顶部得到3D堆栈结构,从而直接在用电系统裸芯下方紧密集成供电系统裸芯。供电方式如图2所示,外部高压电源直接向封装件供电,封装件的供电系统将高电压转化为符合用电系统需要的电压,并通过多条供电轨道通过微凸块或凸块直接供给用电系统裸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供电系统裸芯能够提供数千条低压供电轨道与用电系统通过微凸块直接对接;由于集成了无源元件,可以消除采用传统PCB板产生的寄生电阻,提高了供电控制的供电效率和响应时间,通过减少压降和噪声提高了保真度,减少了所需的设计余量,从而可有效的解决传统供电系统面临的问题。
请参阅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载体;
S2在所述载体上形成再布线层;
S3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安装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并形成金属引线,所述再布线层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
S4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
S5形成连接所述金属引线的底座焊料凸块;
S6去除所述载体;
S7将用电系统裸芯安装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实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的对接,并将所述用电系统裸芯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上述封装方法。
首先,如图4a所示,提供一载体101。所述载体101的材料可以选自玻璃、不锈钢、硅、氧化硅、金属或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他类似物。所述载体101可以为平板型。例如,所述载体101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玻璃圆形平板。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载体101表面形成黏附层1011用于黏附固定所述再布线层200。具体地,可以采用胶水或胶带的方式黏附所述再布线层200。后续去除所述载体101时,黏附层1011也一并去除。例如,黏附层1011可以是采用加热或UV解胶的双面胶带,剥离时可以一面采用UV解胶另一面采用加热解胶,或者一面采用加热解胶另一面直接撕去,两面胶带解除粘性的方法不同。或者,黏附层1011也可以是镭射解胶的牺牲层,形成这层牺牲层后,在牺牲层上涂胶水可以黏附固定所述再布线层200。剥离时,可采用镭射去除牺牲层,然后再清除胶水。牺牲层可以在载体101上采用CVD沉积,也可以涂覆LTHC(light to heat)材料得到,胶水可以采用化学试剂清除。
然后,如图4b所示,在所述载体101上形成再布线层200。具体地,所述再布线层200可以包括:金属连线201、通孔以及设于所述金属连线201和通孔周围的介电层202,所述金属连线201用于实现所述有源模块401、无源模块402和金属引线301之间的电连接,并可以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多层金属连线201之间的层间连接。其中,金属连线201的材料包括Cu、Al、Ag、Au、Sn、Ni、Ti、Ta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他适合的导电金属材料。例如,金属连线201可以为Cu线,制作Cu线的种子层可以为Ti/Cu层。形成所述金属连线201的方法可以包括电解镀、化学镀、丝网印刷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他适合的金属沉积工艺。所述通孔的形成方法可以为激光钻孔、机械钻孔、反应离子刻蚀、纳米压印或其他适合的开孔方法。所述通孔的填充材料可以为焊料或Cu,填充方法可以为电解镀、化学镀、丝网印刷、引线键合或其他适合在通孔中填充导电材料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再布线层200上还可以设有凸块下金属层(UBM),所述有源模块401、无源模块402、金属引线301以及用电系统裸芯601可以通过所述凸块下金属层与所述再布线层200电连接。
随后,如图4c所示,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安装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并形成金属引线301,使所述再布线层200实现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用电系统裸芯601的供电轨道。
本实施例中,供电系统裸芯可以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所述有源模块401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402可以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本实施例中,无源模块402包括电容元件4022、电感元件4021和电阻(图中未示出)等。有源模块401与电容元件4022、电感元件4021等无源模块402可以横向地排列在同一平层中,便于再布线层200的电连接和布图设计,具体排布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安装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时,所述有源模块401和所述无源模块402与所述再布线层200之间可以通过微凸块(μ-Bumps)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超声键合、热压键合或普通的回流焊等方法。
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形成金属引线301是为了实现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与后续制作的底座焊料凸块501之间将会隔着一层含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的封装层,所述再布线层200可利用穿过这层封装层的金属引线301实现与底座焊料凸块501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引线301为竖直柱状,所述金属引线301可以为多根,每根金属引线301可以包含多条金属丝,这些金属丝可采用引线键合(wire bond)的方法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形成,例如可以在一处打多条金丝或铜丝作为一根金属引线301。由于采取引线键合的打线方法,每次打的金属丝较细,因此需要打多条金属丝作为一根金属引线以便与后续的底座焊料凸块501连接。
接下来,如图4d所示,将所述有源模块401、无源模块402以及所述金属引线301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封装成型。封装成型之后,可以研磨掉覆盖所述有源模块401和无源模块402以及所述金属引线301的多余封装成型材料。具体地,所述封装成型方法可以为压缩成型、传递模塑、液封成型、真空层压、旋涂或其他适合的方法。封装成型的材料可以为环氧类树脂、液体型热固性环氧树脂、塑料成型化合物或类似物。研磨的方法可以包括机械研磨、化学抛光、刻蚀中的一种或多种。
然后,如图4e所示,形成连接所述金属引线301的底座焊料凸块501。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可以是焊锡球等,本实施例采用球状引脚栅格阵列(Ball GridArray,BGA)焊球。所述封装件通过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可以实现在封装基底上的固定以及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
接着,如图4f所示,去除所述载体101,并在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上形成保护层502。具体地,去除所述载体101的方法可以包括机械研磨、化学抛光、刻蚀、紫外线剥离、机械剥离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他适合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解胶的方式去除黏附层1011,从而去除所述载体101。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上先形成一层保护层502可以保护所述底座焊料凸块501在后续工艺中不被破坏。所述保护层502可以采用胶带等类似物。
接下来,如图4g所示,将用电系统裸芯601安装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实现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的对接,然后可以通过底部填充将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20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用电系统裸芯可以为专用集成电路裸芯(ASIC Die)。具体地,所述用电系统裸芯601与所述再布线层200可以通过多个微凸块602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超声键合、热压键合或普通的回流焊等。所述底部填充可以为毛细管底部填充(CUF,Capillary Underfill)或成型材料底部填充(MUF,Molding UnderFill)。最后,如图4h所示,去除保护层502后即可将所述封装件安装到封装基底上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将整个供电系统集成到器件封装中,供电系统裸芯能够提供数条低压供电轨道与用电系统通过微凸块直接对接;由于集成了无源元件,可以消除PCB板的寄生电阻,提高了供电控制的供电效率和响应时间,通过减少压降和噪声提高了保真度,减少了所需的设计余量。本发明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增加了不同电压轨道的可用数量,解决了现有供电系统面临的多种问题。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电系统裸芯和位于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下方的供电系统裸芯;
其中,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包括有源模块、无源模块和再布线层,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封装成型,所述再布线层位于封装成型的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上,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
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对接,并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
外部电源直接通过所述供电系统裸芯向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与所述无源模块横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下方设有底座焊料凸块,在所述底座焊料凸块与所述再布线层之间设有金属引线,所述供电系统裸芯通过所述底座焊料凸块固定在封装基底上并通过所述金属引线和所述底座焊料凸块实现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和所述无源模块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微凸块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多个微凸块连接。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载体;
在所述载体上形成再布线层;
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安装供电系统裸芯的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并形成金属引线,所述再布线层实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之间电连接,并提供多条对接用电系统裸芯的供电轨道;
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
形成连接所述金属引线的底座焊料凸块;
去除所述载体;
将用电系统裸芯安装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实现用电系统裸芯与多条所述供电轨道的对接,并将所述用电系统裸芯封装固定在所述再布线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包括:金属连线、通孔以及设于所述金属连线和通孔周围的介电层,所述金属连线实现所述有源模块、无源模块和金属引线之间的电连接,并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多层金属连线之间的层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上设有凸块下金属层,所述有源模块、无源模块、金属引线以及用电系统裸芯通过所述凸块下金属层与所述再布线层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裸芯为高压供电系统裸芯,将外部电源的高电压转换成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中需要的多个不同的低电压,并提供多条对接所述用电系统裸芯的低压供电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转换器,所述无源模块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与所述无源模块横向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模块和所述无源模块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微凸块连接或金属焊盘直接焊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金属引线包含多条金属丝,所述金属丝采用引线键合的方法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的方法为压缩成型、传递模塑、液封成型、真空层压或旋涂。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封装成型之后,研磨掉覆盖所述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以及所述金属引线的多余封装成型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系统裸芯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多个微凸块连接。
CN201710018589.1A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Pending CN106531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589.1A CN106531710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PCT/CN2017/095430 WO2018129907A1 (zh) 2017-01-11 2017-08-01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US15/760,558 US10636779B2 (en) 2017-01-11 2017-08-01 Packaging device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ackag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589.1A CN106531710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1710A true CN106531710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3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589.1A Pending CN106531710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17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0127A (zh) * 2018-01-31 2018-06-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微流控分离芯片及制作方法
WO2018129907A1 (zh) * 2017-01-11 2018-07-19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WO2018171099A1 (zh) * 2017-03-22 2018-09-27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集成有功率传输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
CN10880729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9962155A (zh) * 2017-12-25 2019-07-02 北京万应科技有限公司 热电转换系统、封装方法、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393A (zh) * 2011-03-22 2011-08-17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高密度封装方法
CN103000593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方法和结构
CN103582946A (zh) * 2011-05-03 2014-02-12 泰塞拉公司 具有到封装表面的线键合的封装堆叠组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393A (zh) * 2011-03-22 2011-08-17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高密度封装方法
CN103582946A (zh) * 2011-05-03 2014-02-12 泰塞拉公司 具有到封装表面的线键合的封装堆叠组件
CN103000593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方法和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9907A1 (zh) * 2017-01-11 2018-07-19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US10636779B2 (en) 2017-01-11 2020-04-28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oration Packaging device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ackaging method thereof
WO2018171099A1 (zh) * 2017-03-22 2018-09-27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集成有功率传输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
CN10880729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9962155A (zh) * 2017-12-25 2019-07-02 北京万应科技有限公司 热电转换系统、封装方法、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62155B (zh) * 2017-12-25 2024-05-14 成都万应微电子有限公司 热电转换系统、封装方法、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60127A (zh) * 2018-01-31 2018-06-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微流控分离芯片及制作方法
CN108160127B (zh) * 2018-01-31 2020-03-2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微流控分离芯片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1591B (zh) 半导体器件
CN106816421B (zh) 集成有功率传输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
CN106887393B (zh) 集成有功率传输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
CN106531710A (zh)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TWI355061B (en) Stacked-type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
US2006018094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7851615A (zh) 独立3d堆叠
CN103119711A (zh) 形成完全嵌入式非凹凸内建层封装件的方法和由此形成的结构
TW201133762A (e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hree-dimensional stacked multi-chip module
CN104321866B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US20080185703A1 (en) Injection molded soldering process and arrangement fo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CN107104090B (zh) 重新布线层、具有所述重新布线层的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6910732A (zh) 半导体封装
CN106898557B (zh) 集成有供电传输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
CN106783649A (zh)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封装件的封装方法
CN206412351U (zh)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
CN106847710B (zh) 集成有供电传输系统的封装件的封装方法
CN203026496U (zh) 一种多电源ic芯片封装件
WO2018129907A1 (zh) 一种集成供电系统的封装件及封装方法
JP2015046626A (ja) 積み重ね型ダイパッケージ用のマルチダイ・ビルディングブロック
CN208674106U (zh) 半导体封装结构
CN102176448A (zh) 扇出系统级封装结构
CN207116414U (zh) 3d系统级扇出型封装结构
CN109244058A (zh) 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7165556U (zh) 重新布线层及具有所述重新布线层的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78 Changshan Avenue,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lace of business: No.9 Dongsheng West Road, Jiangyin City)

Applicant after: Shenghejing micro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8 Changshan Avenue,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J Semiconductor (Jiangyin) Corp.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