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281A -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1281A
CN106471281A CN201580035991.XA CN201580035991A CN106471281A CN 106471281 A CN106471281 A CN 106471281A CN 201580035991 A CN201580035991 A CN 201580035991A CN 106471281 A CN106471281 A CN 106471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gear
switching device
planetary gearsets
pl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59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内和孝
米夏埃尔·韦克斯
斯特凡·贝克
维克托·瓦特
伯恩特·索姆斯舍尔
贝内迪克特·赖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647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9/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used;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46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 F16H3/48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 F16H3/52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3/54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one of the central gears being internally toothed and the other externally tooth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42Clutches or brakes
    • B60Y2400/421Dog type clutches or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2037/047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omprising one or more orbital gear sets coaxial with a first shaft and having more than one drive connection to a second shaft parallel to the firs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4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hre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05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on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0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wo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3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one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35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two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3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three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four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64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using at least one positive clutch, e.g. dog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4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positive clutches, e.g. dog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该多挡传动装置(9)包括至少一个传动装置输入端(AN)、至少一个传动装置输出端(AB)、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PR1、PR2)、至少一个切换元件(SE1、SE2)和壳体(G),其中,行星齿轮组(PR1、PR2)包括太阳轮(S1、S2)、带有行星齿轮的至少一个行星架(PT1、PT2)和齿圈(H1、H2),并且通过驱动元件(8),转动运动能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至少一个切换元件(SE1、SE2)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至少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Description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轨道车辆,尤其是电动车组,即所谓的电力动车组(Electrical-Multiple-Units,EMU)的可切换的多挡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特征在于,它们在一个或多个轨道上行驶或者被引导。除了上面提到的动车组之外,在本文中同样被称为机车(Lokomotive)。动车组通常理解为由多个车辆/列车段构成的不能分开的单元,其中,动车组拥有车辆本身的驱动器。在此,动车组的一个车辆/列车段、多个车辆/列车段或所有车辆/列车段可以分别拥有驱动器。除了电动车组(EMU)之外,例如还存在有柴油动力的动车组,即所谓的柴油动车组(Diesel-Multiple-Units,DMU)。这些柴油动力的动车组具有一个或多个车辆本身的柴油发动机来代替电动车组(EMU)中的电动机。
DE1177671B公开了一种针对轨道动力车辆的,尤其是针对转向架机车的驱动控制部。在此,轨道动力车辆具有至少一个可逆的电驱动马达,其相应与形状锁合的(formschlüssig)传动装置作用连接。尤其地,在轨道动力车辆的每个转向架上布置有电驱动马达和形状锁合的传动装置。经由换挡器,在切换机构上从两个可能的挡(第一挡、第二挡)预选择出一个挡。借助切换器和调节器以如下方式操作活塞杆,即,通过与活塞杆连接的换挡拨叉,在电驱动马达与从动端之间实现具有期望的传动比的抗相对转动的(drehfest)连接。在此,形状锁合的传动装置分别具有两个成对啮合的齿轮副。在此,空套轮布置在驱动轴上,而固定轮布置在从动轴上,其中,驱动轴定位在从动轴上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多挡传动装置,其尤其是针对轨道车辆,通过该多挡传动装置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运行轨道车辆的驱动系,其中尤其地,多挡传动装置在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同时还具有高效率。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挡传动装置来解决。另外的优点和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获知。在此,多挡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动装置输入端和传动装置输出端以及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切换元件和壳体。
在此,行星传动装置或者说行星齿轮组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在行星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的齿部咬合并且/或者与齿圈的齿部咬合。
在此,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太阳轮,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行星架和齿圈。
在行星齿轮组中,原则上区别出负行星齿轮组和正行星齿轮组。在此,负行星齿轮组优选描述了一种具有行星架、太阳轮和齿圈的单行星齿轮组,在行星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有行星齿轮,其中,其中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的齿部不仅与太阳轮的齿部咬合,而且还与齿圈的齿部咬合,由此,当太阳轮在行星架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旋转时,齿圈和太阳轮沿相反的转动方向旋转。正行星齿轮组优选与刚刚描述的负行星齿轮组有如下区别,即,正行星齿轮组具有内行星齿轮和外行星齿轮,它们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行星架上。内行星齿轮的齿部在此一方面与太阳轮的齿部咬合,并且另一方面与外行星齿轮的齿部咬合。此外,外行星齿轮的齿部与齿圈的齿部咬合。这导致的是,在行星架固定不动的情况下,齿圈和太阳轮沿同一转动方向旋转。
通过使用行星齿轮组而能够实现特别紧凑的多挡传动装置,由此实现在多挡传动装置布置在轨道车辆中的情况下的很大的自由度。行星齿轮组的元件尤其是理解为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
另外优选地,通过驱动元件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并且通过操作至少一个切换元件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至少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多挡传动装置的特征在此优选在于,在考虑到不同的传动比的情况下发生转速或转矩从传动装置输入端至传动装置输出端的传动。在此,传动装置输入端优选布置在传动装置的面对驱动元件,例如内燃机或电动机的一侧上。传动装置输出端优选处于传动装置的与传动装置输入端相对置的一侧上,例如,以相对传动装置输入端同轴地布置的方式,或者也以平行移位的布置方式布置。然而,如下实施方案也是能够想到的,在其中,传动装置输入端和传动装置输出端布置在多挡传动装置的同一侧上。
传动装置输入端在此描述了多挡传动装置上的如下地方,在该地方处,转动运动例如从驱动元件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与之不同地,传动装置输出端被称为多挡传动装置上的如下地方,在该地方处,在考虑到相应的传动比的情况下,从多挡传动装置引出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引入的转动运动。在多挡传动装置中能够切换多个、然而至少两个挡,也就是说不同的传动比。
在切换元件中,原则上区别出制动器和离合器。制动器在此理解为如下切换元件,其在一侧上与固定不动的元件,例如壳体连接,而在另一侧上与能旋转的元件,例如轴或齿轮连接。在下文中,未被操作的制动器理解为断开的制动器。这意味着的是,能旋转的元件处于空转中,也就是说,制动器优选不对能旋转的元件的转速造成影响。在制动器被操作或闭合时,减小了能旋转的元件的旋转运动,例如直至静止不动,也就是说能够在能旋转的元件与固定不动的元件之间建立抗相对转动的连接。
在此,通过制动器优选可以形状锁合或摩擦锁合地(reibschlüssig)能够建立或能够分开抗相对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元件的摩擦锁合的连接的情况下,通常经由致动器将力引入到连接部位中,由此生成了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能够在能旋转的元件与固定不动的元件之间传递力或转矩,也就是能够建立牢固的连接。致动器在此可以电动地、气动地、电液式地、电磁式地操作、或者可以以其他方式操作。
在形状锁合的连接的情况下发生基于两个元件的轮廓的啮合的连接。形状锁合的连接尤其具有的优点是,在尺寸和重量相对小的情况下,形状锁合的连接能够传递高的力和力矩。此外,待施加的能量对于建立连接来说要比在摩擦锁合的连接的情况下少得多,由此例如可以将致动器设计得更小。
在本文中,能制动理解为的是,通过操作制动器能够减小两个元件之间的转速差,并且可以引导转速差直到能旋转的元件静止不动。因此,通过操作摩擦锁合的制动器能够实现将能旋转的元件的旋转运动经由该旋转运动的减小过渡到直至静止不动。反之,能够例如从能旋转的元件的静止不动开始实现旋转运动的逐步提高。在形状锁合的制动器的情况下仅能够实现能旋转的元件的静止不动状态或不受约束的旋转。
与制动器不同地,离合器描述了如下切换元件,其视操作状态而定地允许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或表现出用于传递转矩或力的连接。相对运动例如理解为两个元件的旋转,其中,第一元件的转速和第二元件的转速彼此不同。此外,也能想到只有两个元件中的一个发生旋转,而另一元件静止不动或者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下文中,未被操作的离合器理解为断开的离合器。这意味着的是,两个元件之间可能发生相对运动。在离合器被操作或闭合的情况下,两个元件与之相应地以同一转速沿相同的转动方向旋转。在此,离合器可以类似于上述的制动器实施方案地实施成摩擦锁合或形状锁合的切换元件。
另外优选地,至少一个切换元件实施成双切换元件。双切换元件的特征例如在于,通过该双切换元件能够将能旋转的第一元件与能旋转的第二元件连接,或将能旋转的第二元件与能旋转的第三元件连接,其中,该双切换元件在此只具有唯一的致动器。替选地,除了刚刚所提到的切换状态之外,双切换元件还可以具有另外的切换状态,更确切地说是空挡位置。这意味着的是,既不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建立连接,也不在第二元件与第三元件之间建立连接。通过使用双切换元件能够实现切换元件的特别紧凑的实施方案。此外,减少了所需的构件的数量,这是因为针对不同的切换状态总共只需要一个致动器。
在设计方案的优选的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另外优选地,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在此,驱动轴尤其是理解为如下轴,其优选布置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通过该轴,以有利的方式能够将例如驱动元件的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
在下文,轴不仅理解为用于传递转矩的例如呈柱体形的、能以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机器元件,而且更确切地说也理解为普通的连接元件,其将各个构件或元件彼此连接,尤其是理解为如下连接元件,其将多个元件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轴另外被称为机械的、设有限定的刚度的构件,通过该构件优选能够在两个或更多个与轴连接的构件之间传递转矩或转动运动。然而,视实施方案而定地,也可以例如沿轴的旋转轴线传递平移运动,也就是说由拉力或压力引起的运动。
此外,代替与轴或别的连接元件连接地,两个元件也可以直接例如通过焊接、螺接、粘接、卡接或插接彼此连接。对此替选地,也能想到所要连接的元件的一体式的实施方案。
当在元件之间存在有牢固的、尤其是抗相对转动的连接时,两个元件尤其是被称为彼此连接。尤其地,这样连接的元件以相同的转速沿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另外,当在两个元件之间能够建立能松开的、抗相对转动的连接时,这些元件被称为是能连接的。当存在有连接时,这样的元件尤其是以相同的转速沿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
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第三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优选经由第四轴与切换元件连接,而第五轴经由切换元件另外与壳体连接,并且切换元件经由从动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通过切换元件要么能将第五轴与第四轴连接,要么能将从动轴与第四轴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所提到的布置,优选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挡。特别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Standübersetzung)为i01=-1.75,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2=-1.750。在此,定轴传动比说明了当行星架固定不动时太阳轮与齿圈之间的传动比。另外优选地,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第四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从动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一挡优选具有i=4.322的传动比,而第二挡具有i=2.571的传动比。由此造成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的级间传动比比值。
从动轴优选理解为如下轴,其尤其是布置在多挡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输出端的区域中。尤其地,经由从动轴进一步传导由驱动元件产生的并且通过多挡传动装置增速或降速的转动运动,例如由此实现对车桥或车轮的驱动。
根据多挡传动装置的另外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传动装置输出端优选经由从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其中,另外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从动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三轴与切换元件连接,其中,切换元件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并且切换元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优选地,通过切换元件要么能将第四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由此,以优选的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特别优选地,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1.750,而第二行星齿轮在的定轴传动比为i02=-1.750。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第四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一挡的传动比为i=2.750,而第二挡的传动比为i=1.636。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在设计方案的另外优选的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优选经由驱动轴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第三轴优选与切换元件连接,而切换元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三轴和第五轴彼此连接,要么能将第五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由此优选地,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2.577,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2=-2.789。在此,第一前进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切换元件将第五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为i=3.577。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二挡的传动比为i=2.129。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经由驱动轴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四轴与切换元件连接,其中,切换元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五轴与第四轴连接,要么能将第四轴与第六轴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2.577,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2=-2.789。第一挡具有i=2.283的传动比,而第二挡具有i=1.359的传动比。这导致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切换元件将第四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第四轴与第六轴连接。
在设计方案的另外有利的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经由驱动轴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其中,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有利地连接,并且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优选地,经由第一切换元件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五轴与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以优选的方式要么能将第五轴与驱动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1.620。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620。第二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617。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第三挡的传动比以有利的方式为i=1.0,其中,第二挡与第三挡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以有利的方式为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此,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以有利的方式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经由第三轴优选将第一切换元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起来。经由第四轴将切换元件还与壳体连接起来,其中,通过第一切换元件特别优选地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五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还与壳体连接,其中,经由第二切换元件,能将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由此,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同为i01=i02=-2.0。另外优选地,第一挡能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0。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和第三轴彼此连接起来。优选地,第二挡的传动比为i=1.0。由此造成了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五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三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0.5,也就是说,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在设计方案的同样优选的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优选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驱动轴优选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四轴优选与壳体连接,其中,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从动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同样优选地,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其中,通过第二切换元件,能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2.0,并且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2=-3.0。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4.0。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五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0,其中,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以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第三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0,其中,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根据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以及第二切换元件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三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优选地,第一切换元件还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其中,通过第一切换元件,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五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五轴与驱动轴连接。由此,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3.0,并且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2=-2.0。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在此优选为i=4.0。第二挡优选能够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以如下方式表现,即,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在此,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0。这导致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以如下方式表现,即,驱动轴与第五轴连接。在此,第三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0,由此得到了从第二挡至第三挡的的级间传动比比值。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优选地,第一切换元件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通过第一切换元件,能将驱动轴优选与从动轴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优选经由第三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第二切换元件还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并且经由第五轴优选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四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3.0,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2=-2.0。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四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4.0。第二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五轴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0。由此造成了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从动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三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0。由此造成了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根据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其中,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一切换元件优选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并且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从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五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将第五轴与第六轴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3.0,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2=-2.0。第一挡另外优选地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在此,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4.0。第二挡另外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五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0。由此造成了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在此,第三挡的传动比以有利的方式为i=1.0。由此造成了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还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并且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此外,第一切换元件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其中,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以优选的方式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能以优选的方式使从动轴与第三轴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优选经由第六轴与壳体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具有优选为i01=-2.0的值,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具有优选为i02=-3.0的值。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第一挡的传动比以有利的方式为i=5.999。第二挡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三轴和从动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3.0。由此得到了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和第三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三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5。由此造成了第二和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根据另外优选的实施方案,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优选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另外,第一切换元件优选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优选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经由第六轴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并且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七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要么能将第六轴与从动轴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1.518,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2=-1.699。第一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4.0,其中,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和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和第七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二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2.518,其中,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和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和从动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三挡的传动比为i=1.589。在此,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起来。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第四挡的传动比优选为i=1.0。在此,第四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和第三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和从动轴彼此连接起来。优选地,第三挡与第四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
在设计方案的另外优选的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优选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另外优选地,驱动轴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优选地,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从动轴优选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第二切换元件优选经由第六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经由第七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从动轴与第六轴连接,要么能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1.518,而第二行星齿轮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2=-1.699。第一挡具有i=2.518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从动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二挡优选具有i=1.585的传动比,其中,第二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和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和第七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第三挡优选具有i=1.0的传动比,其中,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和第三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从动轴和第六轴彼此连接起来。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第四挡优选具有i=0.629的传动比,其中,第四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起来。第三挡与第四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挡传动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优选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驱动轴另外优选地与第一切换元件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优选地,第一切换元件经由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能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经由第五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另外优选地,传动装置输出端经由从动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连接。另外优选地,第二切换元件经由第六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还经由第七轴与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切换元件优选要么能将第七轴与第六轴连接,要么能将第六轴与从动轴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优选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1=-1.699,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为i02=-1.518。第一挡优选具有i=2.518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起来。第二挡优选具有i=1.585的传动比,其中,第二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第七轴连接起来。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第三挡优选具有i=1.0的传动比,其中,第三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驱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从动轴连接起来。第二挡与第三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第四挡优选具有i=0.629的传动比,其中,第四挡优选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将第三轴和第四轴彼此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与从动轴连接起来。第三挡与第四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1.59。
根据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多挡传动装置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切换元件。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优选能够经由驱动轴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中。驱动轴另外优选地与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优选经由从动轴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与切换元件连接。切换元件优选经由第三轴与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与壳体连接。在此,通过切换元件要么能将从动轴与第三轴连接,要么能将第三轴与第四轴连接,由此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行星齿轮组的定轴传动比优选为i01=-1.6。另外优选地,第一挡具有i=1.625的传动比,并且第二挡具有i=1.0的传动比。第一挡与第二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优选为
另外优选地,两个相邻的传动比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优选地,通过一个或多个连在多挡传动装置前面和/或后面的传动级实现对多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的调整。
特别有利地,尤其是在具有多于两个挡的多挡传动装置中如下这样地选择传动比,即,使得各个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尽可能是相同的。尤其是在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时,由此提供了宽的运行范围。同时,各个挡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不应被设定得过大,这是因为这将导致在传动装置中或在切换元件上的过大的转速差异,这导致提前受损和磨损提高。特别优选地,在刚刚所描述的多挡传动装置布置中的挡分别彼此间具有相同的转动方向,这意味着的是,在挡之间没有进行转动方向变向。因此,通过所描述的多挡传动装置优选地、依赖于通过一个驱动元件/若干个驱动元件引入的转动运动地提供了相应数量的前进挡或后退挡。在此,所提到的传动比被示范性地提及。也完全能想到另外的具有与之不同的传动比或定轴传动比的多挡传动装置布置。
连在前面和/或后面的传动级理解为:在驱动侧和/或从动侧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传动级。在此,通过所述传动级可以要么仅进行具有传动比为i=1的转动运动的传递,要么也能想到转速或转矩的另外的降速或增速。所述传动级例如可以指的是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然而也完全能想到借助链传动装置或皮带传动装置进行的传动。也能想到具有锥齿轮的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示例性地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至图18: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19至图24: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25至图28: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29至图31: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32至图34: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35至图36: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37至图42: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43至图45: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46至图49: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50至图52: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53至图58: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59至图62: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63至图65: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66至图68: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图6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0: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多挡传动装置9在此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和第一切换元件SE1。在此,第一切换元件SE1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之间。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与驱动轴1连接。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除了第一太阳轮S1之外,第一行星齿轮组PR1还具有第一行星架PT1和第一齿圈H1。没有示出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以能旋转的方式布置在第一行星架PT1上。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三轴3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四轴4在一侧上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在另一侧上,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五轴5与壳体G连接。在另一侧上,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
第一切换元件SE1在当前情况下实施为双切换元件。这意味着的是,视切换位置而定地,利用仅一个致动器能够使第四轴4与第五轴5连接,或者能够使第四轴4与从动轴2连接。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建立,即,第四轴4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五轴5连接。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四轴4与从动轴2连接起来。在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之间定位有传动装置输出端AB。在当前情况下,传动装置输出端AB通过圆柱齿轮表现。因此视第一切换元件SE1的切换状态而定地,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两个行星齿轮组PR1、PR2均实施为负行星齿轮组。在此,两个行星齿轮组PR1、PR2与未示出的、延伸穿过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因为第五轴5与壳体G连接,所以在相应操作第一切换元件SE1时,第四轴4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因为第六轴6在一侧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壳体G连接,所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总是静止不动,也就是说,它不旋转。
图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此,多挡传动装置9同样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和第一切换元件SE1。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与驱动轴1连接。经由该驱动轴例如能够通过驱动元件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从多挡传动装置9的传动装置输入端AN的一侧开始,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1、PR2以及第一切换元件SE1按照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顺序布置。第一切换元件SE1再次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之间。传动装置输入端AN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处于多挡传动装置9的相同侧上。经由从动轴2,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切换元件SE1的第一侧连接。在另一侧上,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在另一侧上,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这再次导致的是,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固定不动,也就是说,它不旋转。
第一切换元件SE1再次实施为双切换元件。这意味着的是,第一切换元件SE1仅拥有一个致动器。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第三轴3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四轴4连接。这意味着的是,第三轴3经由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四轴4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五轴5连接起来。
行星齿轮组PR1、PR2、传动装置输入端AN、传动装置输出端AB以及第一切换元件SE1全部与未示出的、延伸穿过驱动轴1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实施方式。与图1和图2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经由驱动轴1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在另一侧上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在另一侧上,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传动装置输入端AN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处于多挡传动装置9的分别相对置的端部上。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按照刚刚所提到的顺序布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
第一切换元件SE1再次实施为双切换元件。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三轴3能够与第五轴5连接。由此能够表现出传动装置的第二挡。此外,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五轴5能够与第六轴6连接。由于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从而使得第五轴5和进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在第一切换元件SE1的刚刚描述的切换状态下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由此能够表现出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挡。
图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四实施方式。在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多挡传动装置9的已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上,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经由第四轴4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第三轴3与壳体G连接,也就是说,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被固定,也就是说,它不旋转。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还经由第五轴5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该第一切换元件同样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和第一切换元件SE1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五轴5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相反地,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第四轴4与第六轴6连接,由此,第四轴4在壳体G上受制动在或固定。
行星齿轮组PR1、PR2、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一切换元件SE1如已经在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相对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五实施方式。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多挡传动装置9在当前情况下具有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地布置有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二切换元件SE2。
驱动轴1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此外,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经由第五轴5,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第二切换元件SE2还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
两个切换元件SE1、SE2分别都实施为双切换元件。通过所提及的布置总共能够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也就是说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能表现出三个挡。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驱动轴1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三轴3连接,并且第五轴5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2与第六轴6连接,也就是说,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第三轴3通过第一切换元件与第四轴4连接,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此外,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驱动轴1与第五轴5连接。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驱动轴1与第五轴5连接起来。
切换元件SE1、SE2、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相对于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六实施方式。从传动装置输入端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二切换元件SE2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经由驱动轴1,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此外,经由第四轴4,第一切换元件SE1与壳体G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此外,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
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的当前的实施方式,总共能够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切换元件SE1实施为双切换元件。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建立,即,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以如下方式表现出,即,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五轴5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由此,第五轴5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
切换元件SE1、SE2、行星齿轮组PR1、PR2以及传动装置输出端AB相对驱动轴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轴1将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起来,并且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起来。第一切换元件SE1一方面还与第三轴3连接,其中,第三轴3本身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此外,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经由第六轴6,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与壳体G连接。
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的当前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由此,第三轴3和与之相连的构件和元件经由第四轴4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第五轴5与第三轴3连接。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
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二切换元件SE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传动装置输入AN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以同轴的方式布置在多挡传动装置9的分别相对置的端部上。此外,切换元件SE1、SE2和行星齿轮组PR1、PR2同样相对驱动轴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八实施方式。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和第二切换元件的SE2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在此,第二切换元件SE2实施为双切换元件。
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经由第六轴6,第二切换元件SE2还与壳体G连接。
第二切换元件SE2实施为双切换元件。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的当前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与传动装置输出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第三轴3由此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五轴5与第六轴连接起来,并且第五轴5由此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驱动轴1与第五轴5连接起来。行星齿轮组PR1、PR2、切换元件SE1、SE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相对于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9以示意图示出了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九实施方式。在此,从传动装置输入端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切换元件SE2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经由驱动轴1,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彼此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该第二切换元件还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经由第五轴5与行星架PT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第二切换元件SE2在此实施为双切换元件。
通过刚刚所描述的布置,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挡能够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以如下方式表现,即,第三轴3与第五轴5连接。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从动轴2连接起来。
切换元件SE1、SE2、行星齿轮组PR1、PR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相对于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
图1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实施方式。在此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二切换元件SE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经由驱动轴1,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经由第四轴4,第一切换元件SE1还与壳体G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该第二切换元件还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
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的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因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五轴5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并且由此第五轴5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第一切换元件SE1在此实施为双切换元件。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在图1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在图10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即,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第一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
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的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从动轴2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
图1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二实施方式。该第十二实施方式与在图11中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即,第一切换元件SE1通过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此外,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第二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此外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另外,第二切换元件SE2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同样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经由第七轴7,第二切换元件SE2与壳体G连接。
在此,通过在此所示的多挡传动装置9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由此,第三轴3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6与第七轴7连接起来,由此,第六轴6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再次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然而与第一挡不同地,现在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将第六轴6与从动轴2连接起来。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如已经在第一挡中那样将第六轴6与第七轴7连接起来。此外,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第四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从动轴2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
图1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第十三实施方式。在此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二切换元件SE2以刚刚所提及的顺序相对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经由驱动轴1,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此外,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的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从动轴2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同样与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其中,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的第二切换元件SE2还经由第七轴7与壳体G连接。
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的刚刚描述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因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从动轴2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此外,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六轴6与第七轴7连接起来,并且由此,第六轴6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并且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从动轴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四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再次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并且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六轴6与第七轴7连接起来。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四实施方式。在此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第一切换元件SE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出端AB、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和第二切换元件SE2以刚刚所提及的顺序相对驱动轴1的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驱动轴1将第一切换元件SE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此外,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的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第六轴6与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的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该第二切换元件还经由第七轴7与壳体G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经由从动轴2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的刚刚描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并且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六轴6与第七轴7连接起来,由此,第六轴6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如之前已经在第一挡中那样将第六轴6和第七轴7彼此连接起来。第三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并且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将第六轴6与从动轴2连接起来。第四挡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表现,即,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如已经在第二挡中那样将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并且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E2如之前在第三挡中那样地将第六轴6与从动轴2连接起来。
图1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驱动系中的布置。经由驱动元件8将转动运动传递到驱动轴1上。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布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在此,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与多挡传动装置的9的从动轴2连接。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车桥10连接。由此,能够将由驱动元件8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的并且通过该多挡传动装置增速或降速的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在此,通过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实现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1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省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即,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PT1上布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在此,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该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2与车桥10连接。此外,在已知的从动轴2上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在此与从动轴2连接,并且与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同样与车桥10连接。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在经由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从动端与经由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从动端之间,在行驶运行中在多挡传动装置9中出现平衡,由此能够驱动车桥10。
图1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1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不与车桥10连接,而是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中间轴ZW还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一圆柱齿轮SR5连接,其中,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二圆柱齿轮SR6与车桥10连接。车桥10还与车轮11连接。因此,在这里示出的布置中,基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实现对通过驱动元件8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的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降速。
图1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1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由此,在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已经实现了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降速或增速。
图1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在多挡传动装置9的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设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多挡传动装置9的从动轴2在此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由此能够驱动车桥10和与之相连的车轮11。
图2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1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不与车桥10连接,而是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中间轴ZW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该第一圆柱齿轮再次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19中所示的布置不同地,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设置了进一步的传动。
图2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1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在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转速的传动。
图2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省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即,在第五轴5上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五轴5连接,其中,该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因此,车桥10不仅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连接,而且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连接。在两个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之间,在行驶运行中出现平衡,由此,利用该布置同样能够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图2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22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各第二圆柱齿轮SR2、SR4不与车桥10连接,而是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在中间轴ZW上设置有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其第一圆柱齿轮SR5与中间轴ZW连接。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一圆柱齿轮SR5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二圆柱齿轮SR6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22所示的布置相比,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设置有另外的传动级。
图2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图24所示的布置与图22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在此,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
图2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经由驱动元件8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设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通过该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能够将转动运动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2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25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1不像已述的那样与车桥10连接,而是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与该中间轴连接,该第一圆柱齿轮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还与车桥10连接,由此能够将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2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示出的布置与图25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在进入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已经实现对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的传动。
图2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通过如下方式可以取消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即,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和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在此,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多挡传动装置9的驱动轴1连接,而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二圆柱齿轮SR6与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三轴3连接。在行驶运行中,在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之间出现平衡。因此,在该布置中同样可以实现驱动元件与车桥之间的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图2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从动轴2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2与车桥10连接,并由此能够将由驱动元件产生的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或者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3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2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第一圆柱齿轮SR3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连接。
图3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2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传动。
图3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通过驱动元件8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在此,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由此,在考虑到多挡传动装置9的传动的情况下,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能够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3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32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因此,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设置了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3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32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因此,驱动元件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传动。
图3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来自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并相应地进行传动。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与中间轴ZW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同样与该中间轴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第一圆柱齿轮SR3啮合。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驱动元件的转动运动因此经由多挡传动装置9、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3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35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由此,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传动。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
图3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转动运动从驱动元件8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多挡传动装置9的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由驱动元件8引入的转动运动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相应地进行传动并且传递到车桥10或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3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37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不与车桥10连接,而是与中间轴ZW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同样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在此与图37中所示的布置相比,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发生转动运动的进一步降速或增速。
图3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37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因此,在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在多挡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输入端AN那侧上就已经实现了转动运动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传动。
图4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缩减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即,虽然第三轴3仍然还能够经由第二切换元件SE2与第五轴5连接,但是现在代替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地,第五轴5却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从动轴2现在仅使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同样与车桥10连接。通过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所提及的布置,在行驶运行中在多挡传动装置9中出现平衡,因此,在该缩减了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布置中同样能够实现驱动元件8与车桥10之间的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图4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4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中间轴ZW还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一圆柱齿轮SR5连接。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二圆柱齿轮SR6与第一圆柱齿轮SR5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6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40中所示的布置相比,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发生了由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导致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4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40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当前的布置中,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因此,通过该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实现由驱动元件8引入的转动运动的传动,之后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
图4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经由驱动元件8,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第一圆柱齿轮SR1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2与车桥10连接,并且因此,转动运动能够传递到车桥10或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4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43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该中间轴ZW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第一圆柱齿轮SR3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4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布置而设置了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4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4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这意味着的是,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就经历了传动。
图4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转动运动从驱动元件8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第一圆柱齿轮SR1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2还与车桥10连接。由此使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能够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4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4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中间轴ZW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并且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4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由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的布置而使进一步的传动比作用到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上。
图4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4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在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就已经对该转动运动进行了传动。
图4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4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经由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传递到驱动轴1上,并且同时通过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传递到第五轴5。该布置导致的是,可以省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通过所提及的布置,在行驶运行中在多挡传动装置9中出现平衡,因此通过该布置同样能够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此外,传动装置输出端AB现在布置在多挡传动装置9的与传动装置输入端AN相对置的一侧上。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借助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将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上。
图5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经由驱动元件8,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并且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第二圆柱齿轮SR2还与车桥10连接。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和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在考虑到各自的传动比的情况下,驱动元件的转动运动能够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5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50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第一圆柱齿轮SR3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如图50中所示的那样的布置相比,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布置有具有相应的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
图5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5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由驱动元件8提供的转动运动经历第一传动,之后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经由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转动运动从多挡传动装置9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5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转动运动从驱动元件8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并且相应地被传动。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车桥10连接,由此,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借助多挡传动装置9和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能够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5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5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现在与中间轴ZW连接,其中,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此外,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53中所示的布置不同地,由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设置了进一步的传动。因此,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能够经由多挡传动装置9、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和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5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53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传动。
图5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多挡传动装置9的该布置仅具有一个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省略,即,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与车桥10连接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从动轴2如之前那样地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该第二圆柱齿轮同样与车桥10连接。通过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的布置,在行驶运行中,在多挡传动装置9中出现平衡,由此同样能够在驱动元件8与车桥10或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图5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在图57中所示的布置与在图5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两个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2、SR4与中间轴ZW连接。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一圆柱齿轮SR5同样与中间轴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5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的第二圆柱齿轮SR6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因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5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利用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设置有进一步的传动级。
图5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5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3。这导致的是,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传动。
图5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通过驱动元件8产生转动运动并将其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和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在考虑到各自的传动比的情况下能够将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6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5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与车桥10连接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并且该第二圆柱齿轮与车桥10连接。因此,与图59所示的布置不同地,在此,在多挡传动装置9与车桥10之间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发生了由驱动元件引入的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6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5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由此,由驱动元件8所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经历了第一传动。
图62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59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起来的第五轴5被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中断。这导致的是,驱动轴1和从动轴2相互间平行地布置。这也同样导致的是,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在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方面同样轴向相互错开地布置。
图63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通过驱动元件8将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此外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并且与中间轴ZW连接。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该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由驱动元件8所产生的转动运动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在考虑到各自的传动比的情况下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64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该另外的布置与图63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这意味着的是,由驱动元件8所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中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传动。另外与图63中所示的装置不同地,缺少了中间轴ZW,这导致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代替与中间轴ZW连接地与车桥10连接。
图65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64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元件8直接与驱动轴1连接。此外,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代替布置在驱动元件8与驱动轴1之间地现在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之间。在此,将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起来的第五轴5现在被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中断。这意味着的是,在多挡传动装置9内部发生了在行星齿轮组PR1、PR2的行星架PT1、PT2之间的转动运动的传动。此外,驱动轴1和从动轴2现在相互间平行地布置。这同样导致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也在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方面相互平行地错开地布置。
图66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从动轴2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2与中间轴ZW连接。该中间轴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R3连接。第一圆柱齿轮SR3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R4啮合,其中,第二圆柱齿轮SR4与车桥10连接。因此,由驱动元件8引入的转动运动通过多挡传动装置9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在考虑到各自的传动比的情况下能够传递到车桥10和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图67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6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布置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因此,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传动。此外,这里所示的布置不具有中间轴,这是因为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代替与未示出的中间轴ZW连接地直接与车桥10连接。
图68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这里所示的布置与图66中所示的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R2代替与中间轴ZW连接地直接与车桥10连接。此外,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之间。将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起来的第五轴5在此被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中断。这同样导致的是,除了驱动轴1和从动轴2之外,行星齿轮组PR1、PR2也在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方面相互平行地错开地布置。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这里所示的布置,在多挡传动装置9内部发生由驱动元件8引入的转动运动的进一步的传动。
图69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此,所示的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入端AN、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驱动轴1,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与传动装置输入端AN连接。经由从动轴2,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第一切换元件SE1的第一侧连接。经由第三轴3,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同样与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第一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
从传动装置输入端AN开始,传动装置输入端AN、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一切换元件SE1按照刚刚所提及的顺序布置。第一行星齿轮组PR1、传动装置输出端AB和第一切换元件SE1在此相对于共同的、在此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实施为负行星齿轮组。
利用多挡传动装置9的当前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总共两个不同的传动比。在此,第一切换元件SE1实施为双切换元件。第一挡能够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以如下方式建立,即,第三轴3与第四轴4连接,由此,第三轴3能在壳体G上受制动或固定。第二挡能够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E1以如下方式表现,即,从动轴2与第三轴3连接。
图70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挡传动装置9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布置。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从动轴2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一圆柱齿轮SR1连接,其中,第一圆柱齿轮SR1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与车桥10连接的第二圆柱齿轮SR2啮合。在驱动元件8与多挡传动装置9之间布置有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通过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由驱动元件8产生的转动运动在该转动运动引入到多挡传动装置9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传动。在考虑到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和多挡传动装置9的传动的情况下,由驱动元件8引入的转动运动被传动,并且被传递到车桥10或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在此未示出的修改方案中,驱动轴AW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与驱动元件8连接。在传动装置输出端AB上,驱动元件8的转动运动传递到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上,其中,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的第二圆柱齿轮ST2与中间轴ZW连接,并且还与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一圆柱齿轮ST3连接。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2的第二圆柱齿轮ST4与第一圆柱齿轮ST3啮合,并且转动运动传递到车桥10或与该车桥连接的车轮11上。
驱动元件8、多挡传动装置9以及相应的圆柱齿轮传动装置ST1、ST2、ST3可以以任意布置的方式布置在车桥10的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
附图标记列表
1 驱动轴
2 从动轴
3 第三轴
4 第四轴
5 第五轴
6 第六轴
7 第七轴
8 驱动元件
9 多挡传动装置
10 车桥
11 车轮
AB 传动装置输出端
AN 传动装置输入端
G 壳体
H1 PR1的齿圈
H2 PR2的齿圈
PR1 第一行星齿轮组
PR2 第二行星齿轮组
PT1 PR1的行星架
PT2 PR2的行星架
S1 PR1的太阳轮
S2 PR2的太阳轮
SE1 第一切换元件
SE2 第二切换元件
SR1 ST1第一圆柱齿轮
SR2 ST1第二圆柱齿轮
SR3 ST2第一圆柱齿轮
SR4 ST2第二圆柱齿轮
SR5 ST3第一圆柱齿轮
SR6 ST3第二圆柱齿轮
ST1 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
ST2 第二圆柱齿轮传动装置
ST3 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装置
ZW 中间轴

Claims (18)

1.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包括至少一个传动装置输入端(AN)、至少一个传动装置输出端(AB)、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PR1、PR2)、至少一个切换元件(SE1、SE2)和壳体(G),其中,行星齿轮组(PR1、PR2)包括太阳轮(S1、S2)、带有行星齿轮的至少一个行星架(PT1、PT2)和齿圈(H1、H2),并且通过驱动元件(8),转动运动能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切换元件(SE1、SE2)能够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至少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切换元件(SE1、SE2)实施为双切换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切换元件(SE1)连接,所述切换元件(SE1)还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壳体(G)连接,并且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要么能将所述从动轴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还经由所述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切换元件(SE1)连接,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并且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第四轴(4)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五轴(5)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切换元件(SE1)连接,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并且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和所述第五轴(5)彼此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和所述第六轴(6)彼此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切换元件(SE1)连接,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四轴(4)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经由驱动轴(1)能够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并且还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经由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驱动轴(1)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五轴(5)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并且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和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驱动轴(1)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从动轴(2)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并且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第四轴(4)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五轴(5)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并且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并且还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能将所述第五轴(5)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还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能将所述从动轴(2)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壳体(G)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三个不同的传动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还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七轴(7)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第六轴(6)与所述第七轴(7)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六轴(6)与所述从动轴(2)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从动轴(2)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六轴(6)与所述第七轴(7)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一切换元件(SE1)和第二切换元件(SE2),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经由第五轴(5)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行星架(PT2)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经由第六轴(6)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连接,并且经由第七轴(7)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元件(SE2)要么能将所述第七轴(7)与所述第六轴(6)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六轴(6)与所述从动轴(2)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四个不同的传动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PR1)和切换元件(SE1),其中,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上能够经由驱动轴(1)将转动运动引入到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中;
-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齿圈(H1)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行星架(PT1)经由从动轴(2)与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AB)连接,并且还与所述切换元件(SE1)连接;
-所述切换元件(SE1)经由第三轴(3)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的太阳轮(S1)连接,并且经由第四轴(4)与所述壳体(G)连接,其中,通过所述切换元件(SE1)要么能将所述从动轴(2)与所述第三轴(3)连接,要么能将所述第三轴(3)与所述第四轴(4)连接;
-通过所提及的布置,能够在传动装置输入端(AN)与传动装置输出端(AB)之间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9),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传动比之间的级间传动比比值为其中,通过一个或多个连在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前面和/或后面的传动级实现对所述多挡传动装置(9)的总传动比的调整。
CN201580035991.XA 2014-07-04 2015-06-02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Pending CN106471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3012.3 2014-07-04
DE102014213012.3A DE102014213012A1 (de) 2014-07-04 2014-07-04 Mehrganggetrieb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PCT/EP2015/062246 WO2016000897A1 (de) 2014-07-04 2015-06-02 Mehrganggetrieb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1281A true CN106471281A (zh) 2017-03-01

Family

ID=5329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5991.XA Pending CN106471281A (zh) 2014-07-04 2015-06-02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04942A1 (zh)
EP (1) EP3164622A1 (zh)
CN (1) CN106471281A (zh)
DE (1) DE102014213012A1 (zh)
WO (1) WO201600089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2121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1344180A (zh) * 2017-11-13 2020-06-26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的驱动设备
CN111344177A (zh) * 2017-11-13 2020-06-26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的驱动设备
CN112041594A (zh) * 2018-05-08 2020-12-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至少一个电机的车辆的多挡行星传动机构
CN114466755A (zh) * 2020-04-22 2022-05-10 采埃孚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变速器和驱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783B (zh) * 2016-04-21 2018-03-30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器
JP7042257B2 (ja) * 2016-09-30 2022-03-25 リナマ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多段変速機
CN108223750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4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4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2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1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CN108223743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五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0A (zh) * 2016-12-21 2018-06-29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CN108240423A (zh) * 2016-12-24 2018-07-03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40431A (zh) * 2016-12-24 2018-07-03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DE102017214590B3 (de) * 2017-08-22 2018-11-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ienenfahrzeuggetriebe sowi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DE102017008276A1 (de) 2017-09-04 2018-07-26 Daimler Ag Getriebe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AT519737B1 (de) * 2017-10-18 2018-10-15 Avl Commercial Driveline & Tractor Eng Gmbh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8000186A1 (de) * 2018-01-12 2019-07-18 Daimler Ag Getriebe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8001471B3 (de) 2018-02-23 2019-03-28 Daimler Ag Elektrischer 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CN110319161B (zh) * 2018-03-30 2022-04-1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结构紧凑的宽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DE102018117051A1 (de) * 2018-07-13 2020-01-16 Patrick Harms Unter Last schaltbares Getriebe
US10753430B2 (en) 2018-10-24 2020-08-25 Toyota Motor North America, Inc. Multi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fied vehicles
CN109340326B (zh) * 2018-12-07 2023-08-29 福州锐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控三式三档变速器
DE102019103613A1 (de) 2019-02-13 2020-08-13 Kessler & Co. Gmbh & Co. Kg Achsmittengetriebe
DE102019202207A1 (de) * 2019-02-19 2020-08-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chse eines Elektrofahrzeuges
DE102019131023B4 (de) * 2019-11-18 2021-09-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vorrichtung mit achsparallelem 2-Gang-Getriebe
DE102019131758A1 (de) * 2019-11-25 2020-11-1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9218413A1 (de) * 2019-11-28 2021-06-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nordnung eines Fahrzeuges und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von Schaltungen
DE102019219232A1 (de) * 2019-12-10 2021-06-10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bares Getriebe sowie Anhängerachse und Fahrzeuganhänger mit derartigem Getriebe
DE102020104727B3 (de) 2020-02-24 2021-07-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triebeeinheit zum Achsantrieb eines Fahrzeuges
AT525479A1 (de) * 2021-09-30 2023-04-15 Siemens Mobility Austria Gmbh Fahrwerk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und Schienenfahrzeug
DE102022200613A1 (de) 2022-01-20 2023-07-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insbesondere Elektrofahrzeuggetriebe
DE102022200608A1 (de) 2022-01-20 2023-07-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insbesondere Elektrofahrzeuggetriebe
DE102022201321B4 (de) 2022-02-09 2023-10-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22209060A1 (de) 2022-08-31 2024-02-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für ein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Kraftfahrzeug
WO2024062709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
WO2024062708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
WO2024062707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3433A1 (de) * 2003-07-23 2005-02-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utomatisch schaltbares Kraftfahrzeuggetriebe
CN101818785A (zh) * 2009-01-23 2010-09-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101932852A (zh) * 2007-11-29 2010-12-2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03328856A (zh) * 2010-12-21 2013-09-25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
WO2013177785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Robert Bosch Gmbh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3827545A (zh) * 2011-09-27 2014-05-28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行星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33406B (de) * 1960-12-24 1964-05-11 Automobilove Zd Y Letnany Naro Dreistufiges Planetenrad-Wechselgetriebe mit Rückwärtsgang und vorgeschaltetem hydrodynamischen 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Motorfahrzeuge
DE1177671B (de) 1962-01-20 1964-09-10 Krauss Maffei Ag Antriebssteuerung fuer Schienentriebfahrzeuge, insbesondere fuer Drehgestellokomotiven mit Elektroantriebsmotor und nachgeschaltetem formschluessigem Schaltgetriebe
DE1555072A1 (de) * 1967-01-25 1970-08-20 Carp Dipl Ing Peter J Getriebe,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US5447478A (en) * 1993-03-29 1995-09-05 Eaton Corporation Auxiliary transmission section
US7422535B2 (en) * 2006-03-17 2008-09-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having two planetary gearsets and clutched input
DE102008031456B4 (de) * 2008-07-05 2021-05-27 EGS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für Getriebesysteme mbH Lastschaltgetriebe
DE102012216225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stufengetriebe
DE102012216228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Erweiterungsstufe, Getriebe und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Zusatzübersetzung für ein Getriebe
DE102013210493A1 (de) * 2013-06-06 2014-12-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3433A1 (de) * 2003-07-23 2005-02-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utomatisch schaltbares Kraftfahrzeuggetriebe
CN101932852A (zh) * 2007-11-29 2010-12-2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01818785A (zh) * 2009-01-23 2010-09-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103328856A (zh) * 2010-12-21 2013-09-25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
CN103827545A (zh) * 2011-09-27 2014-05-28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行星变速器
WO2013177785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Robert Bosch Gmbh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2121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0770479A (zh) * 2017-06-14 2020-02-07 德纳汽车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可缩放的致动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70479B (zh) * 2017-06-14 2022-04-19 德纳汽车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可缩放的致动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US11608891B2 (en) 2017-06-14 2023-03-21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Actuation mechanism
US11619302B2 (en) 2017-06-14 2023-04-04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Actuation mechanism
US11959550B2 (en) 2017-06-14 2024-04-16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1344180A (zh) * 2017-11-13 2020-06-26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的驱动设备
CN111344177A (zh) * 2017-11-13 2020-06-26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的驱动设备
CN111344177B (zh) * 2017-11-13 2023-09-1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的驱动设备
CN112041594A (zh) * 2018-05-08 2020-12-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至少一个电机的车辆的多挡行星传动机构
US11448298B2 (en) 2018-05-08 2022-09-20 Robert Bosch Gmbh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with at least one electric machine
CN114466755A (zh) * 2020-04-22 2022-05-10 采埃孚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变速器和驱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13012A1 (de) 2016-01-07
EP3164622A1 (de) 2017-05-10
WO2016000897A1 (de) 2016-01-07
US20170204942A1 (en)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1281A (zh) 针对轨道车辆的多挡传动装置
CN104728371B (zh) 变速器
CN107428233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车桥驱动装置
CN104540699B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系统、混合式车辆及其用途
US8887588B2 (en) Transmission
CN104728372B (zh) 变速器
CN107636350A (zh) 具有变速器输入轴、变速器输出轴和三个行星齿轮组的变速器装置
KR20210093887A (ko) 두 개의 플래너터리 휠 세트와 복수의 스위칭 장치를 갖는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유닛; 및 자동차
CN103223854A (zh) 用于汽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
US20090156351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CN103223852A (zh) 用于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
CN110248833B (zh) 组合式多级混合动力变速器和具有其的动力传动系统
CN108349365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和具有这种驱动系统的动力总成
CN112400072A (zh) 能够动力切换的多挡传动机构
CN104797854B (zh) 十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04813068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60511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04755807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10546024B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和用于其操控的方法
CN113561757A (zh) 单电机单行星排多挡混合动力变速箱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2654518B (zh) 机动车辆的变速器、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及操作变速器的方法
CN107074093A (zh)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
CN104813069B (zh) 九挡变速器
JP6971328B2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CN104822969B (zh) 九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