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2095B -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2095B
CN106462095B CN201580025156.8A CN201580025156A CN106462095B CN 106462095 B CN106462095 B CN 106462095B CN 201580025156 A CN201580025156 A CN 201580025156A CN 106462095 B CN106462095 B CN 106462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conductive endless
surface layer
peeling forc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51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2095A (zh
Inventor
小仓崇
裹川达也
田中隆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e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6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2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导电性环带。一种导电性环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导电性环带,所述导电性环带至少具备环形的基材层和形成在该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最表面的表层,前述表层由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前述有机硅树脂含有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选自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1种以上的聚硅氧烷。

Description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印刷时的方式之一有中间转印方式。
中间转印方式例如在彩色印刷的情况下为如下方式:如图4所示,对黑、黄、品红、青等各种颜色的感光鼓101上的调色剂像进行1次转印至环形的中间转印带102的表面,对该中间转印带102上的调色剂像(彩色像)进行2次转印至纸等记录介质103,以定影器104使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彩色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来进行彩色印刷。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105表示2次转印辊,106表示辊。
作为前述中间转印带,一般使用如图1所例示的、具备作为带本体的基材层2和该基材层2上的表层3的多层结构的导电性环带1。
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进行1次转印至导电性环带的表层,然后,从表层进行2次转印至记录介质上。
如此,导电性环带由于具有对从感光鼓进行1次转印得到的调色剂像进行2次转印至记录介质的功能,因此要求导电性环带具有在2次转印时将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而不残留在导电性环带上的性能,即调色剂剥离性。
如果导电性环带的调色剂剥离性低,则存在2次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像变得不充分、导致图像质量降低之虞。另外,如果调色剂剥离性低,则残留在导电性环带上的调色剂会成为废调色剂,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也是不优选的。
关于导电性环带,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提高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至记录介质时的转印效率,在作为中间转印带使用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使用具有特定的铅笔硬度和接触角度的硬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2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此,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导电性环带能够提高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至记录介质时的转印效率,但关于抑制伴随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经时性的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导电性环带。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导电性环带,所述导电性环带至少具备环形的基材层和形成在该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最表面的表层,前述表层由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前述有机硅树脂含有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选自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以下有时简称为“(甲基)丙烯酰基”。)中的1种以上的聚硅氧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丙烯酰基表示CH2=CH-CO-,甲基丙烯酰基表示CH(CH3)=CH-CO-。
在本发明中,表层的剥离力为如图2和图3所示按以下方法测得的剥离力。即,首先,准备长度75mm、宽度25mm的尺寸的导电性环带1。接着,在其表层3的表面,从表层3的一端(折叠端部)仅粘贴长度55mm、宽度18mm的Nichiban Co.,Ltd.制造的玻璃纸胶带(商品名Cellotape(注册商标)CT-18)4中的长度45mm,玻璃纸胶带4的剩余长度10mm部分不粘贴,保持剥离的状态。接着,以自动加载机的2个夹钳中的一个夹钳5保持剥离的状态的玻璃纸胶带4的一端、另一个夹钳6保持未粘贴该玻璃纸胶带4的部分的导电性环带1的端部的方式进行安装。接着,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夹钳5沿相对于夹钳6为180°的方向拉伸,直至玻璃纸胶带4全部自表层3剥离,测定其拉伸时的力(N)。接着,如图3所例示,算出拉伸时的力(N)基本恒定的区间(可拉伸的长度110mm中的至少70mm)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剥离力(N)。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利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剥离力可以评价调色剂剥离性。
在本发明中,简易耐久试验是指以4.9N(0.5kgf)载荷将浸渍有甲醇(1mL)的20mm×20mm的尺寸的雨刷(千代田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tton Ciegal)按压在导电性环带的表层的表面并使其往返50次的试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导电性环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图像质量优异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一个例子的厚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中的剥离力的测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中的剥离力的测定方法中将玻璃纸胶带剥离时的时间与力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导电性环带)
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具备属于环形的带本体的基材层和形成在该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最表面的表层作为必须构件。在基材层与表层之间可以任意具备底涂层等其他层。
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能够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因此可以适宜地用作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
以下,依次对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必须构件的基材层和表层、以及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的其他层进行例示说明。
<基材层>
在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中,基材层是构成环形的带本体的必须构件。
对基材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导电性环带的基材层。
制成基材层的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不限定于下述这些,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醚;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缩醛;聚乙酸乙烯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聚芳酯;聚砜;聚砜酰胺;热致液晶聚合物;聚酰胺酸。这种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基材层中,通常为了表现导电性环带的导电性而添加现有公知的导电剂。
作为在基材层中添加的导电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现有公知的电子导电性物质、离子导电性物质。这种导电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电子导电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科琴黑EC、乙炔黑等导电性炭;SAF、ISAF、HAF、FEF、GPF、SRF、FT、MT等橡胶用炭;实施了氧化处理等的彩色(墨)用炭;热解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镍、铜、银、锗、掺锑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等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炔等导电性聚合物,等等。
作为离子导电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高氯酸钠、高氯酸锂、高氯酸钙、氯化锂等无机离子性导电物质;十三烷基甲基二羟乙基高氯酸铵、月桂基三甲基高氯酸铵、改性脂肪族·二甲基乙基铵乙基硫酸盐、N,N-双(2-羟乙基)-N-(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甲基铵乙基硫酸盐、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四丁基氟硼酸铵、硬脂基乙酸铵、月桂基乙酸铵等季铵的高氯酸盐、硫酸盐、乙基硫酸盐、甲基硫酸盐、磷酸盐、氟硼酸盐;乙酸酯等有机离子性导电物质;电荷转移络合物,等等。
基材层的导电性通过添加上述导电剂调节为所期望的导电性即可,例如将电阻值设定为105~1014Ω·cm即可。
在基材层中,除了导电剂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例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增塑剂、光稳定剂、润滑剂、防雾剂、抗粘连剂、粗化颗粒、增滑剂、交联剂、交联助剂、粘接剂、阻燃剂、分散剂等公知的添加剂。此外,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滑石、云母、氧化钛、碳酸钙等公知的加强性填充剂。
基材层可以为了提高与表层的粘接性而实施底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等现有公知的表面处理。此外,在基材层上直接设置表层的情况下,在基材层的表层侧表面可以存在渗透有形成表层的树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溶剂等的区域。
<表层>
在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中,表层是形成在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最表面的构件,是用于赋予导电性环带优异的调色剂剥离性的必须构件。
表层由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以下依次对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必须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以及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的其他成分进行例示说明。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是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并能够形成表层的基体(也称为粘结剂)的成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导电性环带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这种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不限定于下述这些,例如可列举出:聚酯树脂、聚醚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acrylicurethane resin)、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根据所期望的性能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不包括后述的“有机硅树脂”。
(有机硅树脂)
本发明中的有机硅树脂具有赋予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优异的调色剂剥离性的作用。
本发明中的有机硅树脂含有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硅氧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硅树脂为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硅氧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4个以上的官能团全部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4个以上的官能团全部为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4个以上的官能团为丙烯酰基与甲基丙烯酰基的组合。
虽然并不希望受理论束缚,但推测在本发明中,通过聚硅氧烷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从而在固化时于聚硅氧烷间和聚硅氧烷与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之间形成三维的交联结构,能够抑制导电性环带的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
本发明中的聚硅氧烷只要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即可,可以在聚硅氧烷的聚合物分子的主链和侧链的任一方具有,也可以在主链和侧链的双方具有。
聚硅氧烷中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总数优选为平均每分子4~8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聚硅氧烷在聚硅氧烷的聚合物分子的主链的两侧的末端部分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聚硅氧烷在聚硅氧烷的聚合物分子的主链的单侧的末端部分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聚硅氧烷在聚硅氧烷的聚合物分子的侧链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聚硅氧烷在聚硅氧烷的聚合物分子的主链和侧链具有共计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
聚硅氧烷的主链的重复单元可以用通式-[SiR2O]n-表示,式中,与硅原子键合的R各自独立为氢原子或1价的烃基。该1价的烃基可以具有N、O、S和F等杂原子,也可以不具有。
上述R的1价的烃基中的碳原子数例如为1~20个,更优选为1~9个,进一步优选为1~6个,特别优选为1个。
作为上述R,不限定于这些,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苯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等聚环氧烷;氟代烷基;-OCOR’(在此,R’为碳原子数1~20个的1价的烃基);-R”NHCOR’基(在此,R’如上所述,R”为碳原子数1~20个的2价的烃基)等非反应性基团。
作为上述R的其他例子,不限定于这些,可列举出:氨基;环氧基;脂环式环氧基;-R”OH基(在此,R”如上所述);-R”SH基(R”如上所述);-R”COOH基(R”如上所述)等反应性基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复单元中的R均为甲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复单元中的R均为苯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复单元中的R的1个为氢原子,另1个为甲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复单元中的R的1个为氢原子,另1个为苯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复单元中的R的1个为甲基,另1个为苯基。
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优选有机硅树脂为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丙烯酰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由此,容易获得抑制导电性环带的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良好效果。作为具有4个以上丙烯酰基的适宜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例如可列举出BYK Japan KK制造的BYK(注册商标)-UV3570。
此外,可以使用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BYK(注册商标)-UV系列。
聚硅氧烷的(甲基)丙烯酰基可以与主链直接键合,或者也可以形成侧链的全部或一部分。
或者,聚硅氧烷的(甲基)丙烯酰基可以通过聚酯部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它们的组合等聚醚部分等连接部分与主链或侧链键合。即,可以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酯改性硅氧烷或聚醚改性硅氧烷。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的有机硅树脂中可以含有具有1~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硅氧烷。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硅氧烷相对于有机硅树脂的总量的含有比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0%。
作为有机硅树脂,上述聚硅氧烷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有机硅树脂的含量根据用途、所期望的调色剂剥离性等而适当调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有机硅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可以设定为0.1质量份以上。通过为0.1质量份以上,容易赋予导电性环带以充分的调色剂剥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基材与表层的粘接性的角度来看,有机硅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小于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通过将有机硅树脂的含量设定为0.5质量份以下,在能够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基材与表层的优异的粘接性。
(树脂组合物的任选成分)
在树脂组合物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在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用途、所期望的调色剂剥离性等性能而适当添加导电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增塑剂、光稳定剂、润滑剂、防雾剂、抗粘连剂、增滑剂、交联剂、交联助剂、粘接剂、防污剤、阻燃剂、分散剂等公知的添加剂。此外,为了提高树脂组合物的涂覆性,可以将甲乙酮等溶剂添加到树脂组合物中。
树脂组合物中的任选成分的含量根据用途、所期望的性能等而适当调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对于导电剂而言,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设定为0.1~20质量份即可。对于其他任选成分也同样,例如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设定为0.01~10质量份即可。
形成表层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使用适当溶剂将上述各成分混合来制备。对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喷雾涂布、浸渍涂布、辊涂布、照相凹版涂布等现有公知的涂布方法进行涂布,形成涂膜,进行干燥,对干燥的涂膜照射紫外线使树脂组合物固化形成表层。
作为紫外线照射的累积照射能量,适当调节即可,例如设定为100mJ/cm2~1500mJ/cm2的范围即可。
表层的厚度只要在能够确保作为导电性环带的导电性的范围内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设定为现有公知的表层的厚度即可。表层的厚度例如可以设定为0.1~2.0μm的范围。
(其他层)
作为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其他层,例如可列举出用于提高基材层与表层的粘接性的底涂层。作为底涂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丙烯酸类的底涂层。
(表层的剥离力)
作为表层的调色剂剥离性的评价方法,可以使用以下这种剥离力的变化率。该剥离力越小,将调色剂自表层表面剥离所需的力越小,因而调色剂剥离性好。接着,其剥离力的变化率越小,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效果越高。
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的适宜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将表层的以下式表示的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相对于初始的剥离力的变化率设定为200%以下。
变化率(%)=[{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100
(导电性环带的中间转印带以外的用途)
如上所述,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聚硅氧烷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可以发挥优异的调色剂剥离性,因此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在中间转印带的基础上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硒鼓的转印带也是有用的。
(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导电性环带作为中间转印带。
由此,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因而图像质量优异。进而,还发挥废调色剂减少的效果。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作为中间转印带以外,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中间转印带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例示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
基材层使用聚酯树脂(长度75mm、宽度25mm、电阻率1010Ω·cm)。
作为表层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分,使用以下各成分。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UA-306H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2(2官能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ightAcrylate 14EG-A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3(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ight Acrylate DPE-6A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4(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ight Acrylate TMP-A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5(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ight Acrylate PO-A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6(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ight Acrylate MTG-A
有机硅树脂1(丙烯酰基数4个的聚二甲基硅氧烷):BYK Japan KK制造的商品名BYK(注册商标)-UV3570
有机硅树脂2(丙烯酰基数1个):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X22-2458
有机硅树脂3(丙烯酰基数2个的聚二甲基硅氧烷):BYK Japan KK制造的商品名BYK(注册商标)-UV3500
光聚合引发剂(1-羟基环己-1-基苯基酮):BASF公司制造的商品名Irgacure184
导电剂(掺锑氧化锡):RESINO COLOR INDUSTRY Co.,Ltd.制造的商品名ATO-T-7722G-496-AA
导电剂(碳分散液):御国色素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A223
导电剂(离子导电剂):三光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Sankonol(注册商标)MTG-A-50R
粗化颗粒(聚四氟乙烯微粉末、表面粗糙度控制用添加剂):株式会社喜多村制造的商品名KTL-2N
粗化颗粒(交联丙烯酸多分散颗粒):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KMR-3TA
粗化颗粒的分散剂(聚醚磷酸酯的胺盐):楠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DISPARLON DA-325
反应性氟低聚物(防污剤):DIC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Megafac RS-72-K
(实施例1~8和比较例1~6)
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如下在上述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整面形成表层,得到长度75mm、宽度25mm的导电性环带。首先,将表1和表2所示的组成的材料以固体成分浓度为5质量%的方式溶于甲乙酮(以下称为“MEK”),制得树脂组合物。接着,通过喷雾涂布将该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上述基材层,形成涂膜。接着,将该涂膜在90℃下干燥5分钟。接着,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膜固化,形成厚度2μm的表层。
[表1]
种类 成分名(商品名) 含量(质量份)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 UA-306H 70
紫外线固化性树脂2 Light Acrylate 14EG-A 30
有机硅树脂 在表2记载 在表2记载
光聚合引发剂 Irgacure184 3
导电剂 ATO-T-7722G-496-AA 14.5
粗化颗粒 KTL-2N 1.2
分散剂 DISPARLON DA-325 0.06
氟低聚物 Megafac RS-72-K 1
[表2]
(调色剂剥离性的评价)
对于如此得到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作为调色剂剥离性的评价,分别测定了刚制成后的剥离力(初始的剥离力)和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其结果和由此得到的通过下式表示的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相对于初始的剥离力的变化率(%)汇总示于表2。
变化率(%)=[{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100
该变化率越小,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效果越高。
表层的剥离力如图2和图3所示按以下方法测定。即,首先,准备长度75mm、宽度25mm的尺寸的导电性环带1。接着,在其表层3的表面,从表层3的一端(折叠端部)仅粘贴长度55mm、宽度18mm的Nichiban Co.,Ltd.制造的玻璃纸胶带(商品名Cellotape(注册商标)CT-18)4中的长度45mm,玻璃纸胶带4的剩余长度10mm部分不粘贴,保持剥离的状态。接着,以自动加载机的2个夹钳中的一个夹钳5保持剥离的状态的玻璃纸胶带4的一端、另一个夹钳6保持未粘贴该玻璃纸胶带4的部分的导电性环带1的端部的方式进行安装。接着,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夹钳5沿相对于夹钳6为180°的方向拉伸,直至玻璃纸胶带4全部自表层3剥离,测定其拉伸时的力(N)。接着,如图3所例示,算出拉伸时的力(N)基本恒定的区间(至少70mm)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剥离力(N)。
简易耐久试验通过以4.9N(0.5kgf)载荷将浸渍有甲醇(1mL)的20mm×20mm的尺寸的雨刷(千代田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tton Ciegal)按压在导电性环带的表层的表面并使其往返50次来进行。
(导电性环带的表层对基材层的粘接力)
此外,对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依据JISK5600-5-6的划格法按以下评价标准评价对基材层的粘接力。其结果汇总示于表2。
评价◎:划格法中的试验结果的分类为0分
评价○:划格法中的试验结果的分类为1分
评价△:划格法中的试验结果的分类为2分
评价×:划格法中的试验结果的分类为3分以上
根据表2,有机硅树脂中的丙烯酰基数为1个的比较例1~3的剥离力的变化率为450~950%,此外,有机硅树脂中的丙烯酰基数为2个的比较例4~6的剥离力的变化率为567~900%,在简易耐久试验后剥离力大幅上升。由此可知,比较例的导电性环带的调色剂剥离性大幅降低。
与此相对,实施例1~8中,实施例5的变化率为175%,其他为40%以下。实施例1、6和8的变化率为0%。如此,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可以使变化率变得极小。由此可知,实施例的导电性环带在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效果上优异。
此外,根据划格法中的粘接力的评价结果,在有机硅树脂的含量为0.5质量份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在抑制调色剂剥离性的降低的基础上获得基材层与表层的优异的粘接性。
(实施例9~13)
实施例9~13使用表3所示的组成的材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树脂组合物、形成厚度2μm的表层。
对于实施例9~13中得到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与实施例1同样分别测定初始的剥离力和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
此外,对于实施例9~13的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导电性环带的表层,与实施例1同样测定对基材层的粘接力。
这些的测定结果汇总示于表3。
[表3]
附图标记说明
1 导电性环带
2 基材层
3 表层
4 玻璃纸胶带
101 感光鼓
102 中间转印带
103 记录介质
104 定影器
105 2次转印辊
106 辊

Claims (4)

1.一种导电性环带,其特征在于,
其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导电性环带,
所述导电性环带至少具备环形的基材层和形成在该基材层的外周侧的最表面的表层,
所述表层由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有机硅树脂含有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选自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1种以上的聚硅氧烷,
相对于所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有机硅树脂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小于1.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为平均每分子具有4个以上丙烯酰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以下式表示的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相对于初始的剥离力的变化率为200%以下:
变化率(%)=[{简易耐久试验后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初始的剥离力(N)]×100。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环带作为中间转印带。
CN201580025156.8A 2014-05-14 2015-04-30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462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0554 2014-05-14
JP2014-100554 2014-05-14
PCT/JP2015/002295 WO2015174042A1 (ja) 2014-05-14 2015-04-30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2095A CN106462095A (zh) 2017-02-22
CN106462095B true CN106462095B (zh) 2018-12-07

Family

ID=5447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5156.8A Active CN106462095B (zh) 2014-05-14 2015-04-30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8624B2 (zh)
EP (1) EP3144729B1 (zh)
JP (1) JP6397005B2 (zh)
CN (1) CN106462095B (zh)
WO (1) WO20151740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10333A1 (en) * 2017-10-13 2020-02-19 HP Indigo B.V.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9211607A (ja) * 2018-06-05 2019-12-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10333724A1 (en) * 2020-04-23 2021-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4794A (en) * 1987-06-23 1992-05-19 Daikyo Gomu Seiko Ltd. Modified polysiloxane-coated sanitary rubber article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US6385424B1 (en) * 1999-09-21 2002-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402161A (zh) * 2010-09-10 2012-04-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36253B (da) 1972-12-28 1977-09-12 Ato Chimie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klare folier med lille tendens til blokering.
US4725630A (en) * 1987-06-01 1988-02-16 Wacker Silicones Corporation α, β-unsaturated carbonyl-functional silicone compositions
US5981679A (en) * 1996-11-18 1999-11-09 Toagosei Co., Ltd. Organopolysiloxane
US5991590A (en) * 1998-12-21 1999-11-23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er/transfuse member release agent
US7556903B2 (en) * 2003-09-19 2009-07-07 Ricoh Company Limite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therefor using the photoreceptor
US20050074260A1 (en) * 2003-10-03 2005-04-07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with molt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aterials
JP3925508B2 (ja) * 2004-04-28 2007-06-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転写ベルトおよび該ベルト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25761A (ja) * 2006-02-22 2007-09-0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再生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33956B2 (ja) 2008-02-15 2014-03-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JP4701311B2 (ja) * 2009-09-17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2068558A (ja) * 2010-09-27 2012-04-05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無端ベルト及び無端ベルトユニット
JP2013061551A (ja) * 2011-09-14 2013-04-04 Ricoh Co Ltd トナー担持体、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772B2 (ja) * 2011-12-12 2014-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ベルト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923B2 (ja) * 2012-06-12 2014-10-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体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882844B2 (ja) * 2012-06-22 2016-03-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US9822207B2 (en) * 2012-07-27 2017-11-21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Silicon-containing highly branched polymer and cur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JP5821884B2 (ja) * 2013-03-25 2015-1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転写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90973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樹脂、その製造方法、組成物及び被覆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4794A (en) * 1987-06-23 1992-05-19 Daikyo Gomu Seiko Ltd. Modified polysiloxane-coated sanitary rubber article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US6385424B1 (en) * 1999-09-21 2002-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402161A (zh) * 2010-09-10 2012-04-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74042A1 (ja) 2017-04-20
EP3144729A4 (en) 2017-07-12
EP3144729B1 (en) 2018-12-12
EP3144729A1 (en) 2017-03-22
JP6397005B2 (ja) 2018-09-26
CN106462095A (zh) 2017-02-22
WO2015174042A1 (ja) 2015-11-19
US10048624B2 (en) 2018-08-14
US20170045845A1 (en)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10658B2 (ja) 電子写真用の転写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04467A1 (en) Uv cur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CN106462095B (zh) 导电性环带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247818A1 (en) Layer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JP5433956B2 (ja)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JP4942233B2 (ja) 帯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8835010B2 (en) Belt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375418B1 (ko) 현상제 담지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현상 장치
JP4378406B2 (ja) 定着部材、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408892B2 (ja) 電子写真用部材、定着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834711B1 (en) Fixing member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54458B2 (en) Polyester polyol acrylate contain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JP20121281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積層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EP2290459B1 (en) Carbon nanotube contain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JP5782060B2 (ja) ベルト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US9897945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r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46694B2 (ja) 電気粘着保持部材、シート搬送ベルト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7145881A (ja) 貼着用シート
CN108369397A (zh) 剥离构件和剥离装置
JP6981362B2 (ja) 転写体部材、中間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81590A (ja) クリーニング部材、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07328A (ja) 電子写真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68820B2 (ja)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6503976B2 (ja) 多層転写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10374B2 (ja)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rkem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