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4571A - 多孔膜及收纳袋 - Google Patents

多孔膜及收纳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4571A
CN106414571A CN201580028867.0A CN201580028867A CN106414571A CN 106414571 A CN106414571 A CN 106414571A CN 201580028867 A CN201580028867 A CN 201580028867A CN 106414571 A CN106414571 A CN 106414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ed membrane
lldpe
density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8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4571B (zh
Inventor
长谷川幸
长谷川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41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4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孔膜的特征在于,含有相对于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配合有50~200质量份的无机填充材料树脂组合物,所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配合有50质量份以上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总计小于50质量份的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和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并且,所述多孔膜的机械流动方向(MD)的热封温度为90℃以上、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

Description

多孔膜及收纳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膜及由该多孔膜构成的收纳袋,详细而言,涉及高强度且膜薄、且热封性、热粘性、通气性优异的多孔膜及由该多孔膜构成的、适于用作将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通气发热性物质热封而进行收纳的收纳袋。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一次性怀炉等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大多使用将聚乙烯系树脂作为基材的多孔膜,在该收纳袋中,将通气发热性物质用上述多孔膜覆盖的状态下,对开口周边进行热封而密封。作为可用作上述收纳袋的热封性优异的多孔膜,日本特开平10-15257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一种多孔膜,是添加聚乙烯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等树脂,利用挤出层压法等多层挤出制造而成。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1-10499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供了一种层叠多孔膜作为热封用袋体构成部件用多孔膜,其将含有低熔点的茂金属系聚乙烯树脂的层和含有高熔点的聚乙烯树脂层进行层叠而成。该层叠多孔膜通过在表层设置上述低熔点的易热封层,从而改进机械物性和热封性。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孔膜即EVA、EEA、EMA等具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虽然与基材的粘接优异,但由于缺乏热稳定性,因而在再循环使用时会发生树脂烧伤或多孔膜黄变等各种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含有不同熔点的聚乙烯的层叠多孔膜由于属于层叠构造,因此,较难从不良制品进行再利用以及再生为树脂原料,有经济性低的问题。
而且,根据将上述通气发热性物质填充于由多孔膜构成的袋体的加工机的种类,将多孔膜的机械流动方向(MD)与横截方向(TD)的四周边缘进行热封的密封温度控制为单独控制。然而,一般的多孔膜在挤出及拉伸时强烈取向于MD,因此,MD与TD的热封温度(导热性)不同。因此,要求更加拓宽热封温度的范围的低温侧而可进行高速填充。另外,由于在刚进行热封之后填充铁粉等发热体,因此,密封部分在高温下也不会破袋的热粘性也很重要。
另外,多孔膜的通气性有较大不均时,导致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等通气发热体异常发热,使用者有可能受到低温烧伤等,因而通气度的均衡性是重要的。
为了得到通气度的均衡性,多孔膜的外观良好即无拉伸不均及厚度不均地均匀是重要的。作为拉伸不均及厚度不均产生的重要因素,可举出高速搬运膜而成型成薄片状时所产生的原料片的不稳定性(因搬运振动导致的膜的摇晃)、拉伸共振(熔融树脂的挤出不稳定、挤出的树脂的波动等)、冷却固化的偏差及设备动作的不良、不稳定等。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及重要性而完成,可用于使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的多孔膜具有所要求的性能。
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且膜薄,并且不仅热封性、热粘性及品质的稳定性优异,而且还不使用EVA、EEA、EMA等具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的1层结构的多孔膜、及由该多孔膜构成的收纳袋。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相对于配合有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50质量份以上、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与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总计小于50质量份而成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配合无机填充材料50~200质量份,并且,机械流动方向(MD)的热封温度为90℃以上、且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上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密度为0.910~0.940g/cm3、熔点为110~130℃、配合量为55~92质量份,上述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的密度为0.910~0.930g/cm3、熔点为100~120℃、配合量为3~15质量份,上述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密度为0.880~0.930g/cm3、熔点为85~130℃、配合量为5~30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配合高密度聚乙烯(HDPE;密度0.940~0.970g/cm3、熔点125~145℃)。
另外,本发明的多孔膜优选每单位面积重量为10~100g/m2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的多孔膜的机械流动方向(MD)的最低熔融温度MD(min)与横截方向(TD)的最高熔融温度TD(max)之差即TD(max)-MD(min)为1℃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多孔膜优选至少在单轴方向以2.5~5.0倍的拉伸倍率进行了多孔化。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含有至少1层上述多孔膜且开口边缘通过热封进行接合的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其中,很好地适于用作一次性怀炉用的收纳袋。
由于本发明的多孔膜是不使用价高且缺乏热稳定性的EVA、EEA、EMA等乙烯共聚物的情况下形成的多孔膜,所以,经济性和生产率优异。另外,其为高强度且膜薄、并具有适度的通气性及适于发热体的高速填充加工的热封性及热粘性,非常适于用作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本发明的通气发热物质的收纳袋的一次性怀炉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B是使用本发明的通气发热物质的收纳袋的一次性怀炉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多孔膜进行详述。
本发明的多孔膜的特征在于,包含在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配合无机填充材料而成的树脂组合物。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配合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LLDPE)50质量份以上、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HP-LDPE)与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m-LLDPE)的总计小于50质量份而成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多孔膜是含有相对于该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配合无机填充材料50~200质量份而成的树脂组合物的多孔膜,其机械流动方向(MD)的热封温度为90℃以上、且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
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成为基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LLDPE)优选密度为0.910~0.940g/cm3、熔点为110~130℃,作为配合量,优选为55~92质量份。另外,在上述基材中配合的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HP-LDPE)优选密度为0.910~0.930g/cm3、熔点为100~120℃,作为配合量,优选为3~15质量份。另外,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m-LLDPE)优选密度为0.880~0.930g/cm3、熔点为85~130℃,作为配合量,优选为5~30质量份。
由此,本发明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完全未配合由EVA、EEA、EMA构成的乙烯共聚物。
相对于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以50~200质量份的比例配合无机填充材料,更优选为60~150质量份。
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量如果小于50质量份,则较难显现适度的通气性,如果超过200质量份,则膜的强度及防水性会降低。
(聚乙烯树脂组合物的成分)
作为上述成为基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LLDPE),可使用由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乙烯-(1-己烯)、乙烯-(4-甲基-1-戊烯)以及乙烯-(1-辛烯)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材料。对于现有的多孔膜,利用公知的齐格勒系、飞利浦系等多活性点催化剂进行聚合而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除外)均可使用。
如上所述,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优选利用比重瓶法(JIS K7112B法)测得的密度为0.910~0.940g/cm3、用设定为扫描速度10℃/分钟的DSC进行测定时的熔融峰温度(JIS K7121)得到的熔点为110~130℃。另外,在190℃、2.16kg载荷(JIS K7210条件D)下的MFR优选为0.5~10g/10min。
上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0质量份以上。通过为50质量份以上,可确保充分的热粘性。另一方面,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配合后面详述的(B)成分和(C)成分,因此,该(A)成分的配合量优选为55~92质量份,更优选为60~80质量份。
上述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HP-LDPE)优选上述密度为0.910~0.930g/cm3,熔点为100~120℃。另外,MFR优选为0.5~10g/10min。
该(B)成分根据成型方法会有不同的优选配合量,但一般优选为3~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10质量份。通过使(B)成分的配合量为3~15质量份的范围内,可抑制在高速搬运原料片而成型成薄片状时所产生的原料片的摇晃、拉伸共振等,因此,可得到厚度及通气度均匀的多孔膜。
另外,该(B)成分对制造商及等级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任意使用市售品。
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m-LLDPE)是指,用二茂锆、二茂钛、二茂铪(通称为茂金属)的卡明斯基-辛催化剂、后茂金属催化剂等高活性单活性催化剂进行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该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的特征在于,提高无机填充材料的混炼性及均匀分散性、提高对薄膜的成型加工性、抑制因低密度及低熔点引起的弹性模量的降低、拉伸不均,此外,特别有助于提高低温热封性,不同于上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的功能。
上述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根据上述特征及目的,还可优选使用密度为0.880~0.930g/cm3、熔点为85~130℃的材料。如果密度及熔点小于该范围的上限值,则热封性、热粘性、通气度的均衡性等均呈良好,如果大于该范围的下限值,则机械物性不会极端降低,不会发生膜彼此粘连、成型加工时发生熔融等问题。
另外,从基于挤出成型方式等的均匀膜的形成性、得到的多孔膜的通气性、热封性的均衡性、防止因膜机械强度的降低导致熔融时的断裂性等观点考虑,MFR优选为0.5~10g/10min,更优选为0.5~5g/10min。配合量如上述优选为5~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30质量份。
作为上述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例如,可举出Japan Polyethylene(株)制的“KERNEL”、“HARMOREX”、(株)Prime Polymer制的“EVOLUE”、住友化学(株)制的“SUMIKATHENE E”/“EXCELEN FX”、Dow Chemical Company制的“ELITE”、以及Exxon MobilChemical制的“Enable”、“Exceed”等。
在本发明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高密度聚乙烯(D)(HDPE)。制造方法为低压法(齐格勒法)、中压法(飞利浦法、标准法)等,没有特别限定。该高密度聚乙烯(D)优选密度为0.940~0.970g/cm3、MFR为0.5~10g/10min、熔点为125~145℃、在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配合量为3~30质量%的范围。
作为配合于上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无机填充材料,可举出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氧化钛、滑石、黏土、高岭土、蒙脱石等微粒、矿物等。从制造的膜呈现多孔化、通用性高度、低价格以及种类丰富度等优点考虑,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由碳酸钙及硫酸钡构成的无机填料。该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5μm,进一步优选为0.8~3μm。通过设为0.5μm以上,不发生分散分配不良及二次凝聚,可均匀分散。另一方面,通过设为5μm以下,在进行薄膜化时不会生成大的空隙,可充分确保强度及耐水性。
另外,对于上述无机填充材料而言,出于提高与聚乙烯树脂的分散混合性的目的,优选预先将脂肪酸、脂肪酸酯等涂覆于微粒,使微粒表面易于与聚乙烯树脂密合。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添加剂。具体而言,可举出使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酰胺、金属皂、高级醇、凡士林、石蜡、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蓖麻油、氢化蓖麻油、固化蓖麻油、脱水蓖麻油、芳香族酯、芳香族酰胺以及聚醚、聚酯等的低分子量聚合物(低聚物)等增塑剂、润滑剂、使无机填充材料良好分散的添加剂。
另外,除上述添加剂以外,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在树脂组合物中适量添加相容剂、加工助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粘剂、防雾剂、消光剂、抗菌剂、除臭剂、防静电剂、阻燃剂、着色剂以及颜料等。
(多孔膜的制造方法)
将上述聚乙烯树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以及无机填充材料等用混合机混合后,利用混炼机使其熔融混炼。具体而言,利用转鼓混合机,辊式混炼机、班伯里混合机、螺条混合机、高速混合机等混合机混合所需时间后,使用异向双轴挤出机或同向双轴挤出机等混炼机,促进混炼物的均匀分散分配。或者,也可以在未利用混合机进行混合分散的情况下,直接将聚乙烯树脂、无机填充材料等投入挤出机中,进行混炼。经混炼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先利用绞切、模切等方法进行颗粒化,但也可以直接通过模具而成型成薄片状的原料片。
首先,将经混炼的树脂组合物用熔融挤出等方式形成薄片状的原料片。制造上述薄片状的原料片的方法没有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制造薄片状的原料片,但从制造效率、成本等考虑,更优选在将上述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后,利用吹胀,辊筒,T型模等成型方式成型成薄片状的方式,其中,更优选为吹胀。
作为将利用上述熔融挤出成型而得到的薄片状的原料片进行多孔化的方法,通常为拉伸开孔法,但该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使用辊拉伸方式、拉幅式、同步式、逐步式等双轴拉伸方式等公知的拉伸方式。
本发明中,可以至少在单轴方向实施1次,或者为兼顾拉伸不均、通气性而进行2次以上。拉伸温度优选为0~90℃,更优选为40~90℃。拉伸倍率优选总计2.5~5.0倍,更优选为总计3.0~4.5倍。通过将拉伸倍率设为总计2.5倍以上,从而可得到均匀拉伸而具有充分优异的外观的多孔膜。
由此,使用上述多孔膜作为通气发热性组合物的收纳袋时,由于具有充分且均匀的通气性,因此,可抑制一次性怀炉等通气发热体的异常发热。另一方面,通过将拉伸倍率设为总计5.0倍以下,从而在将收纳袋的四方的周边热封时,可充分确保热封性,并可得到机械物性平衡的多孔膜。
作为上述多孔膜的拉伸方向的热收缩对策,可以在拉伸后进行热固定。此处的热固定是指,预先对膜施加热而使膜有意热收缩,从而抑制制品辊的收缩。实施辊拉伸法时,可举出利用对拉伸后的膜进行加热的辊(退火辊)一边加热一边使拉伸比(卷取侧辊速度/卷出侧辊速度之比)成为负数的方法。另外,实施拉幅拉伸法时,在拉幅出口附近对膜进行加热,使两端的夹具宽度比拉伸后的宽度窄,从而使膜自收缩。
如果上述热固定的温度过低,则膜不会充分热固定,另一方面,如果温度过高则膜卷绕于辊,可能发生破裂等制造问题。如果考虑以上方面,则优选本发明的热固定温度为70~120℃。另外,负数的拉伸比优选为总计-20~-5%,通过为规定的范围内,在制造面而言可毫无问题地进行热固定,并能够得到充分的热尺寸稳定性。
另外,与上述拉伸同样地,热固定也可分割为数次实施。作为经本工序的多孔膜即使以辊状卷物形式长期保管,也较少发生弹性回复、热等导致收缩及卷紧、膜彼此的贴附及粘连的情况,在下一工序中可毫无问题地进行加工。
(使用多孔膜的通气发热性组合物的收纳袋)
本发明的收纳袋是包含至少1层的本发明的多孔膜且开口边缘通过热封接合的通气发热性组合物的收纳袋。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收纳袋是整面或单面使用上述本发明的多孔膜而形成为袋体的收纳袋。该收纳袋可形成例如由多孔膜的边缘结合而成的袋体等基于以往的袋形态(四角袋、三角袋、枕袋等)。
膜边缘的结合可采用适当方式,但本发明中,从收纳袋的制造效率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熔融方式,熔融可采用热封、超声波熔融等公知的方式,对于本发明的收纳袋而言,可通过热封以热熔融进行结合。
图1A及图1B所示的收纳袋12由上述本发明的多孔膜11形成,利用该多孔膜11的通气性,作为一次性怀炉10的通气发热性物质13的收纳袋。该收纳袋12形成为四角袋,并在两面的多孔膜11之间配置一次性怀炉10的通气发热性物质13,用热封部14将四方周边结合而形成一次性怀炉10。应予说明,收纳袋不限定于四角袋,可为上述其他的袋形态。
成为收纳袋的多孔膜11的通气度以根据基于通气性而发热的通气发热性物质13的部位成为适温的方式,通气度优选为500~50000秒/100ml。这里通气度是指使用基于JISP8117(格利试验机法)所规定的方法的通气度测定装置(旭精工(株)制,王研式通气度测定机,EGO1-55型)的测定方法进行特定的通气度。
应予说明,也可由本发明的多孔膜11和无纺布等其他材料形成收纳袋。
(形成收纳袋的多孔膜的物性)
上述多孔膜1的每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100g/m2,更优选为30~100g/m2,进一步优选为40~80g/m2。通过使每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以上,可充分确保作为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的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的多孔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刚性。另外,通过使每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以下,从而可得到充分的轻量感。
本发明的多孔膜1的机械流动方向(MD)的热封温度为90℃以上,优选为95℃以上。通过设为90℃以上,从而在拉伸开孔时,在热固定时能够抑制多孔膜彼此进行两面结合或多孔膜贴附于热固定辊的生产问题。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热封温度是指利用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得到的温度。
本发明的多孔膜1的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优选为6.0N/50mm以上。通过为4.0N/50mm以上,从而用作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的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时,可充分消除收纳袋的破袋、发热体的露出之类的问题点。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热封最大强度是指利用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得到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多孔膜优选机械流动方向(MD)的最低熔融温度MD(min)与横截方向(TD)的最高熔融温度TD(max)之差即TD(max)-MD(min)为1℃以上。该温度差如果为1℃以上,则将本发明的多孔膜用作例如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的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时,在发热体的填充加工时不会有收纳袋的破袋及剥离的情况,生产率优异。
根据以上的观点,TD(max)-MD(min)优选为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记载,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将实施例1~3及比较例1~5的原材料及组成示于表1。
LLDPE(A-1):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1)使用Japan Polyethylene(株)制NOVATECLL UF230(密度0.920g/cm3、MFR1.0g/10min、熔点122℃)。
LLDPE(A-2):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2、乙烯-(1-辛烯)共聚物)使用Dow ChemicalCompany制DOWLEX 2032(密度0.926g/cm3、MFR2.0g/10min、熔点124℃)。
HP-LDPE(B):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使用Japan Polyethylene(株)制NOVATEC LD LF441(密度0.923g/cm3、MFR2.3g/10min、熔点110℃)。
m-LLDPE(C):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使用Japan Polyethylene(株)制HARMOREX NF324A(密度0.906g/cm3、MFR1.0g/10min、熔点120℃)。
HDPE(D):高密度聚乙烯(D)使用Japan Polyethylene(株)制NOVATEC HD HF560(密度0.962g/cm3、MFR6.0g/10min、熔点135℃)。
PP(聚丙烯):使用Nippon Polyplastics(株)制NOVATEC PP SA03(密度0.901g/cm3、MFR36g/10min、熔点160℃)。
碳酸钙(无机填充材料):使用备北粉化工业(株)制LIGHTON BS-0(平均粒径1.1μm,脂肪酸表面处理)。
增塑剂:使用KF TRADING(株)制固化蓖麻油HCO-P。
热稳定剂:使用BASF Japan(株)制IRGANOX B225。
实施例1~3
将表1所示的原材料全部投入高速混合机,使其混合规定时间,用同向双轴挤出机以挤出温度180℃进行熔融混炼,用绞切方式得到复合颗粒。其后,利用单轴挤出机和吹胀·模头成型为薄片状。使用辊式纵拉伸机以拉伸温度76℃、拉伸倍率3.50倍进行MD方向的单轴拉伸,以90℃进行热固定而得到多孔膜。
比较例1
如表1所示,除未使用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条件得到多孔膜。
比较例2
如表1所示,使用丙烯单独聚合物(PP)代替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条件得到多孔膜。
比较例3
如表1所示,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2;乙烯-(1-辛烯)共聚物)代替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条件得到多孔膜。
比较例4
如表1所示,使用高密度聚乙烯(D)代替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条件得到多孔膜。
比较例5
如表1所示,除未配合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B)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条件得到多孔膜。
[表1]
(测定方法及评价)
用以下项目对实施例1~3及比较例1~5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1)每单位面积重量(g/m2)
从得到的多孔膜采集试验片(MD:250mm、TD:200mm)后,用电子天平测定重量(g),将其数值乘以20倍而作为每单位面积重量。
(2)外观、拉伸不均的有无
通过目视按以下4个阶段判断多孔膜。
A:无拉伸不均、均匀拉伸白化
B:无拉伸不均
C:部分拉伸不均
D:有拉伸不均、且拉伸白化不均匀
(3)热封温度(℃)、热粘性
使用热封试验装置,在时间2秒、压力0.5MPa的条件下,使密封加热部温度每次上升1℃,使通用聚乙烯片与该多孔膜熔融。熔融的定义是刚热封之后,即使对多孔膜接合部施加12gf/10mm的拉伸载荷也不会剥离,但膜熔融且不滞留于原模时不视为熔融。求得MD的最低熔融温度MD(min)、TD的最高熔融温度TD(max),根据表2,TD(max)-MD(min)的数值呈正数越大,表示可热封温度范围越广、越适于具备连续式热封的高速填充加工。TD(max)-MD(min)的数值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以上,如果为0℃或负数,则不适于上述加工方法。
应予说明,表2中,负数用“▲”表示。
(4)热封最大强度(N/50mm)
使用上述热封试验装置,在温度100℃及120℃、时间2秒、压力0.5MPa下进行粘接后,在23℃、50%湿度环境下,利用根据JIS K7127的拉伸试验机进行粘接部分的强度测定。在多孔膜的MD方向、TD方向分别实施。由于一次性怀炉的发热体填充40~100g左右,因而如上所述,优选的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N/50mm以上。由此,可以说从制造时和填充加工时就具备使用时的充分的强度。
[表2]
根据表2,实施例1~3均无拉伸不均,且热封强度、热粘性、外观优异,因此,填充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的发热体的情况下也能耐受实用生产。特别是由于实施例1及2的MD可热封温度为107℃以上,TD(max)-MD(min)=11℃的较大值,因此,在发热体的填充加工时不会发生收纳袋的破袋及剥离,优于高速生产。可认为是因添加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C)引起的弹性模量的降低、拉伸不均的抑制以及赋予低温热封性的功能的结果所致。另外,热封最大强度也全部为4.0N/50mm以上,从制造时及填充加工时就具备使用时的充分强度。
另一方面,比较例1~5的MD的热封强度及外观欠缺,TD(max)-MD(min)为负数,因此,较难进行热封加工,可能发生收纳袋的破袋、发热体的露出。而且,比较例5没有配合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因此,通过吹胀·模头以高速成型成薄片状时,原料片(泡)会不稳定地振动,产生厚度不均及拉伸不均的外观不良。应予说明,泡是指通过吹胀法成型的筒状的片(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多孔膜为高强度且膜薄,且热封性、热粘性、外观优异,因此,可用于一次性怀炉、热敷布等的通气发热性组合物等的收纳袋。

Claims (8)

1.一种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相对于聚乙烯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配合有50~200质量份的无机填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配合有50质量份以上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总计小于50质量份的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和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并且,所述多孔膜机械流动方向MD的热封温度为90℃以上、热封最大强度为4.0N/50m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膜,其中,所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密度为0.910~0.940g/cm3、熔点为110~130℃、配合量为55~92质量份,所述高压聚合法低密度聚乙烯HP-LDPE的密度为0.910~0.930g/cm3、熔点为100~120℃、配合量为3~15质量份,并且,所述茂金属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密度为0.880~0.930g/cm3、熔点为85~130℃、配合量为5~30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膜,是在所述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配合密度为0.940~0.970g/cm3、熔点为125~145℃的高密度聚乙烯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其每单位面积重量为10~1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其中,机械流动方向MD的最低熔融温度MD(min)与横截方向TD的最高熔融温度TD(max)之差即TD(max)-MD(min)为1℃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至少在单轴方向以总计2.5~5.0倍的拉伸倍率进行了多孔化。
7.一种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其包含至少1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且开口边缘通过热封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发热性物质的收纳袋,是一次性怀炉用收纳袋。
CN201580028867.0A 2014-06-03 2015-05-21 多孔膜及收纳袋 Active CN106414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5201 2014-06-03
JP2014-115201 2014-06-03
PCT/JP2015/064663 WO2015186532A1 (ja) 2014-06-03 2015-05-21 多孔質フィルムおよび収納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4571A true CN106414571A (zh) 2017-02-15
CN106414571B CN106414571B (zh) 2020-07-31

Family

ID=5476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8867.0A Active CN106414571B (zh) 2014-06-03 2015-05-21 多孔膜及收纳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97608B2 (zh)
CN (1) CN106414571B (zh)
TW (1) TWI687475B (zh)
WO (1) WO201518653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1967A (zh) * 2016-10-26 2018-05-04 袁暾 一种载硅酸盐微粒的冷敷敷贴
CN110903541A (zh) * 2019-12-20 2020-03-24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烯烃透气膜用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0951150A (zh) * 2019-12-20 2020-04-03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取暖片用透气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13748164A (zh) * 2019-05-03 2021-12-03 爱科琪盛欧洲股份公司 透气膜
CN113896978A (zh) * 2021-10-29 2022-01-07 东莞市腾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va收纳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279A (zh) * 2016-04-08 2018-11-09 株式会社德山 拉伸多孔性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841773B2 (ja) * 2018-01-10 2021-03-10 興人フィルム&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通気性フィルム
KR102063956B1 (ko) * 2018-05-03 2020-01-08 장한봉 위조방지 qr코드가 인쇄된 기능성 쓰레기 봉투
JP2020152424A (ja) * 2019-03-22 2020-09-2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ール用フィルムおよび収納袋
KR102074619B1 (ko) * 2019-08-24 2020-02-07 주식회사 지엠상사 비닐 포장재
CN114316418B (zh) * 2021-12-09 2023-08-04 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阻燃聚乙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4698A (ja) * 2000-04-13 2001-10-23 Sekisui Chem Co Ltd 微多孔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JP2003012842A (ja) * 2000-09-21 2003-01-15 Sekisui Chem Co Ltd 微多孔フィルム
JP2008179757A (ja) * 2006-12-28 2008-08-07 Nippon Polyethylene Kk 通気性フィルム
CN101287598A (zh) * 2005-10-12 2008-10-15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多层薄膜、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00436528C (zh) * 2003-10-02 2008-11-26 株式会社德山 高速延伸制膜用乙烯系聚合物组成物以及多孔质薄膜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9652B2 (ja) * 1995-07-12 2004-02-23 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透湿性フィルム
JP2002003662A (ja) * 2000-06-16 2002-01-09 Japan Polyolefins Co Ltd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そのフィルム、多孔フィルム、成形体、および多孔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126694A (ja) * 2003-10-02 2005-05-19 Tokuyama Corp 高速延伸製膜用エチ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多孔質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0773735B1 (ko) * 2006-05-11 2007-11-09 (주)대명화학 낙진방지용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958217B2 (ja) * 2007-01-25 2012-06-20 奥野製薬工業株式会社 チアミンラウリル硫酸塩含有粉末製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4698A (ja) * 2000-04-13 2001-10-23 Sekisui Chem Co Ltd 微多孔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JP2003012842A (ja) * 2000-09-21 2003-01-15 Sekisui Chem Co Ltd 微多孔フィルム
CN100436528C (zh) * 2003-10-02 2008-11-26 株式会社德山 高速延伸制膜用乙烯系聚合物组成物以及多孔质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1287598A (zh) * 2005-10-12 2008-10-15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多层薄膜、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JP2008179757A (ja) * 2006-12-28 2008-08-07 Nippon Polyethylene Kk 通気性フィル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1967A (zh) * 2016-10-26 2018-05-04 袁暾 一种载硅酸盐微粒的冷敷敷贴
CN113748164A (zh) * 2019-05-03 2021-12-03 爱科琪盛欧洲股份公司 透气膜
CN110903541A (zh) * 2019-12-20 2020-03-24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烯烃透气膜用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0951150A (zh) * 2019-12-20 2020-04-03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取暖片用透气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10951150B (zh) * 2019-12-20 2022-07-15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取暖片用透气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10903541B (zh) * 2019-12-20 2022-07-15 福建宏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烯烃透气膜用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3896978A (zh) * 2021-10-29 2022-01-07 东莞市腾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va收纳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4571B (zh) 2020-07-31
TWI687475B (zh) 2020-03-11
WO2015186532A1 (ja) 2015-12-10
JP6597608B2 (ja) 2019-10-30
JPWO2015186532A1 (ja) 2017-04-20
TW201546142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4571A (zh) 多孔膜及收纳袋
CN104903099B (zh) 具有拒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片以及成型品
CN103625052B (zh) 一种超薄高阻隔性薄膜及其制作工艺
CN101291788B (zh) 热塑性树脂微孔膜的制造方法
CN105102224B (zh) 薄膜及带标签塑料容器
EP1855947A2 (de) Thermoformbares verpackungsmaterial mit schrumpfeigenschaften
JP6657890B2 (ja) 透湿性積層体
WO2008025518A2 (de) Thermoformbares verpackungsmaterial mit schrumpfeigenschaften
CN104710645B (zh) 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
CN105814133A (zh) 使用evoh树脂的熔融成形材料
EP2841246B1 (en) Article comprising foamed polylactic acid and proces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5061870B (zh) 一种热封薄膜及采用该热封薄膜的盖膜
JP2020152424A (ja) ヒートシール用フィルムおよび収納袋
CN104684725B (zh) 树脂拉伸薄膜、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树脂拉伸薄膜的层叠体
JPH10292059A (ja) 通気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707048B2 (ja) 樹脂発泡シート及び樹脂発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363280B2 (ja) 架橋ポリエチレンからなる再生樹脂組成物及び熱収縮性フィルム
JP2017031293A (ja) 通気性フィルム
CN104029391B (zh) 一种3d打印成型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345327A (ja) 積層体
CN1532042A (zh) 生产层压发泡片材的方法
JP3850545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多層熱収縮性フィルム
JPS62231731A (ja) 微細な凹凸模様を有する触感良好な軟質塩化ビニル系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7056542A1 (ja) 多層熱収縮フィルム
JP2010131811A (ja) 中空部材の製造方法、中空部材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