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0269A -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0269A
CN106410269A CN201610224279.0A CN201610224279A CN106410269A CN 106410269 A CN106410269 A CN 106410269A CN 201610224279 A CN201610224279 A CN 201610224279A CN 106410269 A CN106410269 A CN 106410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olymer
polymer
hyperbranched
lithium
polymer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42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辽云
王蔼廉
郑涛
许浩
李化毅
胡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2242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0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0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聚合物基体为超支化聚合物或星形聚合物。在这些聚合物中加入不同类型的锂盐,并分别与无机填料(如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离子液体、碳酸酯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如聚醚,聚二氧戊环,聚己内酯,聚磷腈、聚氨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或它们的相应嵌段共聚物或接枝聚合物等)等物质进行复合,可通过溶液浇注法成膜,制备出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室温电导率近10‑4 S/cm。所述固体电解质在二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子传感器、电致变色器件等电化学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电解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本世纪的一种重要的储能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移动的便携式通讯设备,电动力装置以及大型的光伏锂离子电站等等。然而,已经商品化的二次锂离子电池大多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而有机液态电解质易泄露,易挥发的性质也极大地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手机等许多电子产品的爆炸大多与电池的漏液直接相关。与传统的有机液体电解质相比,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能量密度更高、形状设计能力强、柔性可变等性质,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电子器件轻薄、形状灵活、安全、环保的发展要求,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已经成为电解质领域研究的重点。
20世纪70年代,Wright首次提出聚氧化乙烯(PEO)与碱金属盐的离子导电特性,随后研究者们提出将其用作全固态电解质材料。尽管线型PEO为基体的电解质成为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热点,但是线型PEO在室温下易结晶,导致它的室温离子导电率极低,仅有10-7 Scm-1。围绕提高线型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新型含有PEO结构的全固态聚合物材料层出不穷。研究发现,通过共聚、共混、接枝、支化以及复合无机材料等方法可以降低PEO的结晶度,使得电导率得到明显提高。
超支化聚合物和星型聚合物溶解度好,成膜性高,而且可以显著地降低聚合物的结晶性能,将溶盐能力较好的链段引入到超支化聚合物和星型聚合物结构中,由于这些聚合物可以含有较多的溶盐能力较强的基团,这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然而,目前以超支化聚合物和星型聚合物和锂盐复合而形成的电解质的机械强度较差,无法满足实用化的要求。研究表明,在线型聚合物电解质中加入如无机纳米粒子等其他物质,不仅有利于提高线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和电解质的电导率,而且有利于提高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及拓宽其电化学窗口,所以将超支化聚合物和星型聚合物电解质与无机填料等物质进行复合是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实用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支化聚合物或星型聚合物基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由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基体、锂盐以及有机或无机小分子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锂盐用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5~95%。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小分子为离子液体、碳酸酯类、无机纳米颗粒、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0.1~80%;
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为咪唑环,吡啶环,三丁胺和吡咯环等结构,阴离子为氯离子,四氟硼酸阴离子,六氟磷酸阴离子,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高氯酸阴离子、草酸阴离子;
碳酸酯类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
无机纳米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氮化锂、偏铝酸锂、钛酸钡、碳纳米颗粒和/或富勒烯;
纳米纤维(包括单臂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纤维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基体具有式(1)的结构,包括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酰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酯及其共聚物;
式(1)
进一步地,所述多臂星形聚合物具有式(2)的结构,
式(2)
该星形聚合物的核和臂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其中所述核是苯环、环硅氧烷、环三聚膦腈、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
所述臂为含有溶盐能力较强基团或柔性链段的均聚物,包括聚氧化乙烯(PEO)、聚环氧丙烷、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二氧戊环、聚硅氧烷、聚膦腈、1, 3-二氧庚环、聚酯、聚碳酸酯、聚磷酯、聚丙烯亚胺、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4-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咪唑,或含有上述溶盐能力较强基团的链段或柔性链段与刚性链段组成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刚性链段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丙烯腈。
优选地,所述臂为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地,聚合物中溶盐能力较强基团或柔性链段部分的质量含量为3~100%。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物电解质制备的方法,包括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包括以下两种制备步骤,
第一种:
1)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
2)称取一定量的锂盐、将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锂盐以及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强烈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
3)将上述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室温挥发除去大部分溶剂后,60 ℃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第二种:
1)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
2)称取一定量的锂盐,并将锂盐、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强烈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
3)将上述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室温挥发除去大部分溶剂后,60 ℃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4)将上述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浸入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其中所述溶剂用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2~15倍。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结构配比合理,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电导率。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电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中制备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2中制备的超支化聚合物的1H NMR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6中制备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的结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6中制备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的1H NMR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2中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本发明利用1H-NMR、FTI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GPC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测定,利用DSC和TGA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表征,利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及界面性能进行表征。利用线性电位扫描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进行表征。利用电流稳态法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进行测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2、5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MMA-b-PEGMA)30(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嵌段共聚物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四氟硼酸甲基咪唑(MeImBF4)离子液体0.03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7.43 ℃,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为1.99×10-4 S/cm。
实施例2
参见图1、2、5,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MMA-b-PEGMA)30(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嵌段共聚物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六氟磷酸1-丁基-3-甲基咪唑(MeImPF6)离子液体0.03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85 ℃,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为4.13×10-5 S/cm。
实施例3
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MMA-b-PEGMA)30(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嵌段共聚物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纳米二氧化硅0.001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69 ℃,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为2.53×10-5 S/cm。
实施例4
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MMA-b-PEGMA)30(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嵌段共聚物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纳米二氧化硅0.002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7.31 ℃,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为3.57×10-5S/cm。
实施例5
参见图3、4,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EGMA)x(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纳米二氧化钛0.015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6
参见图3、4,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HBPS-(PEGMA)x(超支化聚苯乙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为臂的超支化星型聚合物)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摩尔比)=3:7,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7
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超支化聚苯乙烯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为20nm)0.015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8
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超支化聚苯乙烯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聚氧化乙烯0.1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9
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称取超支化聚酰亚胺0.1g,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0.011g,聚环氧丙烷0.1g,加入5ml四氢呋喃溶液强烈搅拌至均一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室温下溶剂挥发3h,然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实施例10
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由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基体、锂盐以及有机或无机小分子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组成。
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基体具有式(1)的结构,包括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酰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酯及其共聚物;
式(1)
所述多臂星形聚合物具有式(2)的结构,
式(2)
该星形聚合物的核和臂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其中所述核是苯环、环硅氧烷、环三聚膦腈、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
所述臂为含有溶盐能力较强基团或柔性链段的均聚物,包括聚氧化乙烯(PEO)、聚环氧丙烷、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二氧戊环、聚硅氧烷、聚膦腈、1, 3-二氧庚环、聚酯、聚碳酸酯、聚磷酯、聚丙烯亚胺、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4-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咪唑,或含有上述溶盐能力较强基团的链段或柔性链段与刚性链段组成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刚性链段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丙烯腈,优选地,所述臂为嵌段共聚物。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锂盐用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5~95%。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
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小分子为离子液体、碳酸酯类、无机纳米颗粒、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0.1~80%;
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为咪唑环,吡啶环,三丁胺和吡咯环等结构,阴离子为氯离子,四氟硼酸阴离子,六氟磷酸阴离子,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高氯酸阴离子、草酸阴离子;
碳酸酯类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
无机纳米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氮化锂、偏铝酸锂、钛酸钡、碳纳米颗粒和/或富勒烯;
纳米纤维(包括单臂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纤维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由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基体、锂盐以及有机或无机小分子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锂盐用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5~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小分子为离子液体、碳酸酯类、无机纳米颗粒、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0.1~80%;
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为咪唑环,吡啶环,三丁胺和吡咯环等结构,阴离子为氯离子,四氟硼酸阴离子,六氟磷酸阴离子,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高氯酸阴离子、草酸阴离子;
碳酸酯类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
无机纳米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氮化锂、偏铝酸锂、钛酸钡、碳纳米颗粒、富勒烯;
纳米纤维包括单臂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纤维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基体具有式(1)的结构,包括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酰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酯及其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臂星形聚合物具有式(2)的结构,
该星形聚合物的核和臂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其中所述核是苯环、环硅氧烷、环三聚膦腈、超支化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醚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碳酸酯、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腈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丙烯亚胺、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共聚物;
所述臂为含有溶盐能力较强基团或柔性链段的均聚物,包括聚氧化乙烯(PEO)、聚环氧丙烷、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二氧戊环、聚硅氧烷、聚膦腈、1, 3-二氧庚环、聚酯、聚碳酸酯、聚磷酯、聚丙烯亚胺、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4-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咪唑,或含有上述溶盐能力较强基团的链段或柔性链段与刚性链段组成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刚性链段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丙烯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优选为嵌段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中溶盐能力较强基团或柔性链段部分的质量含量为3~1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包括以下两种制备步骤,
第一种:
1)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
2)称取一定量的锂盐、将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锂盐以及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强烈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
3)将上述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室温挥发除去大部分溶剂后,60 ℃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第二种:
1)将锂盐于8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
2)称取一定量的锂盐,并将锂盐、超支化或星形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强烈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
3)将上述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室温挥发除去大部分溶剂后,60 ℃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4)将上述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浸入有机或无机小分子物质或其他线性或支化聚合物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置于60℃真空干燥6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所述溶剂用量为聚合物基体质量的2~15倍。
CN201610224279.0A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410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279.0A CN106410269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279.0A CN106410269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0269A true CN106410269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4279.0A Pending CN106410269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0269A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903A (zh) * 2017-03-24 2017-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42436A (zh) * 2017-06-21 2017-11-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拓扑结构液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8281702A (zh) * 2018-02-12 2018-07-13 山东大学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564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南开大学 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07213A (zh) * 2018-05-18 2018-10-26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超支化嵌段高分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67312A (zh) * 2018-04-19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6209A (zh) * 2018-11-07 2019-03-2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可充电氯离子电池
CN110212241A (zh) * 2019-06-12 2019-09-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10416602A (zh) * 2019-06-14 2019-11-05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热固化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
CN111082133A (zh) * 2019-12-02 2020-04-28 常州乾艺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高聚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11162314A (zh) * 2019-12-25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动态化学键的自修复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11224151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成功大学 电解质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储能装置
CN111234240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南方科技大学 聚己内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CN111342120A (zh) * 2019-12-14 2020-06-26 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纳米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CN111403734A (zh) * 2020-02-28 2020-07-10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金属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制备、在抑制锂枝晶生长中的应用
CN111430790A (zh) * 2020-03-03 2020-07-1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半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3787A (zh) * 2020-06-30 2020-09-1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三维网状聚丙烯酸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9320A (zh) * 2019-04-02 2020-10-13 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3559A (zh) * 2020-08-17 2020-1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前驱体、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2358624A (zh) * 2020-11-09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宽温程工作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6186A (zh) * 2020-10-30 2021-03-02 曹元成 一种以无纺布为基材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38267A (zh) * 2019-11-22 2021-05-25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WO202112853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原位开环聚合制备的聚甲醛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应用
CN113861419A (zh) * 2021-10-28 2021-12-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4672023A (zh) * 2022-03-03 2022-06-28 江苏环峰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一种柔性超支化水溶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7543076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氧杂加成聚醚酯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9659A (ja) * 2007-09-03 2009-03-19 Kyoto Univ イオン液体ポリマー複合微粒子を用いた高分子固体電解質
CN101407625A (zh) * 2008-12-05 2009-04-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超支化聚醚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4628A (zh) * 2009-12-18 2010-08-25 湛江师范学院 超支化聚酯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5611A (zh) * 2010-10-21 2011-04-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32777A (zh) * 2012-02-21 2012-07-04 西北工业大学 星型倍半硅氧烷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CN10368243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种多臂星型嵌段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5900A (zh) * 2014-04-24 2014-08-13 中山大学 一种改性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0446624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8670A (zh) * 2014-11-24 2015-04-22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9659A (ja) * 2007-09-03 2009-03-19 Kyoto Univ イオン液体ポリマー複合微粒子を用いた高分子固体電解質
CN101407625A (zh) * 2008-12-05 2009-04-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超支化聚醚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4628A (zh) * 2009-12-18 2010-08-25 湛江师范学院 超支化聚酯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5611A (zh) * 2010-10-21 2011-04-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32777A (zh) * 2012-02-21 2012-07-04 西北工业大学 星型倍半硅氧烷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CN10368243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种多臂星型嵌段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6624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5900A (zh) * 2014-04-24 2014-08-13 中山大学 一种改性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04538670A (zh) * 2014-11-24 2015-04-22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士通: "新型超支化多臂星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图书馆)》 *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903B (zh) * 2017-03-24 2019-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5903A (zh) * 2017-03-24 2017-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42436A (zh) * 2017-06-21 2017-11-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拓扑结构液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8281702A (zh) * 2018-02-12 2018-07-13 山东大学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312A (zh) * 2018-04-19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564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南开大学 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07213B (zh) * 2018-05-18 2020-05-29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超支化嵌段高分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07213A (zh) * 2018-05-18 2018-10-26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超支化嵌段高分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46209A (zh) * 2018-11-07 2019-03-2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可充电氯离子电池
CN111224151B (zh) * 2018-11-27 2021-10-08 成功大学 电解质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储能装置
CN111224151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成功大学 电解质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储能装置
CN111769320B (zh) * 2019-04-02 2021-08-13 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9320A (zh) * 2019-04-02 2020-10-13 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2241A (zh) * 2019-06-12 2019-09-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10416602A (zh) * 2019-06-14 2019-11-05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热固化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
CN112838267A (zh) * 2019-11-22 2021-05-25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CN111082133A (zh) * 2019-12-02 2020-04-28 常州乾艺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高聚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11082133B (zh) * 2019-12-02 2022-10-28 常州乾艺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高聚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11342120A (zh) * 2019-12-14 2020-06-26 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纳米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CN111342120B (zh) * 2019-12-14 2021-08-31 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纳米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WO202112853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原位开环聚合制备的聚甲醛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应用
CN111162314B (zh) * 2019-12-25 2023-05-0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动态化学键的自修复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11162314A (zh) * 2019-12-25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动态化学键的自修复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11234240B (zh) * 2020-01-15 2022-03-08 南方科技大学 聚己内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CN111234240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南方科技大学 聚己内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CN111403734A (zh) * 2020-02-28 2020-07-10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金属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制备、在抑制锂枝晶生长中的应用
CN111430790A (zh) * 2020-03-03 2020-07-1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半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3787A (zh) * 2020-06-30 2020-09-1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三维网状聚丙烯酸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3787B (zh) * 2020-06-30 2021-09-2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三维网状聚丙烯酸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3559A (zh) * 2020-08-17 2020-1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前驱体、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2436186A (zh) * 2020-10-30 2021-03-02 曹元成 一种以无纺布为基材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8624A (zh) * 2020-11-09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宽温程工作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419A (zh) * 2021-10-28 2021-12-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3861419B (zh) * 2021-10-28 2023-10-2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4672023A (zh) * 2022-03-03 2022-06-28 江苏环峰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一种柔性超支化水溶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7543076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氧杂加成聚醚酯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543076B (zh) * 2024-01-10 2024-03-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氧杂加成聚醚酯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0269A (zh) 一种全固态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Xi et al. Polymer‐based solid electrolytes: material selecti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Li et al. 3D fiber-network-reinforced bicontinuous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Guo et al. Flame retardant and stable Li1. 5Al0. 5Ge1. 5 (PO4) 3-supported ionic liqui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high safety rechargeable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Huang et al. High-performance electrospun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poly (propylene carbona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Ze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alginate fiber membrane reinforced PEO-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safe and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u et al. A cross-linking succinonitrile-based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uniformly dispersed vinyl-functionalized SiO2 particles for Li-ion batteries
Liu et al. Polymer template synthesis of flexible SiO2 nanofibers to upgrade composite electrolytes
Xue et al. Organic–organic composite electrolyte enables ultralong cycle life in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Hsu et al. Free-standing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oper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Chai et al.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olymer as advanced gel electrolyte for quasi-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y
Seo et al.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supported by porous polymer membran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Sångeland et al. Stable cycling of sodium metal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with polycarbonate-based polymer electrolytes
Xiao et al. In situ cross-linke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ng et al. Effect of polyacrylonitrile on triethylene glycol diacetate-2-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interpenetrating crosslinked network for flexi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Zheng et al. Progress i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Zheng et al. Cellulose-reinforced poly (cyclocarbonate-ether)-based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and facile gel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for 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Dong et al.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poly (vinylene carbonate) based cross-linked network: A versatile polymer platform for solid-state polymer lithium batteries
Xu et al. Porous polyamide skeleton-reinforced solid-state electrolyte: enhanced flexibility, safe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Song et al. Enhanced transport and favorable distribution of Li-ion in a poly (ionic liquid) based electrolyte facilitated by Li1. 3Al0. 3Ti1. 7 (PO4) 3 nanoparticles for highly-sa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Oh et al. Intertwined nanosponge 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rollable and fold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Yi et al. One-step synthesis of PVDF-HFP/PMMA-ZrO2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a lithium metal battery
Zhou et al. Difunctional NH2-modified MOF supporting plentiful ion channels and stable LiF-rich SEI construction via organocatalysis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Chen et al. A Flexible Sem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Enhanced Iono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Highly Stable and Sa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Wang et al. High-rat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flexible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