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0216A -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0216A
CN106400216A CN201610276309.2A CN201610276309A CN106400216A CN 106400216 A CN106400216 A CN 106400216A CN 201610276309 A CN201610276309 A CN 201610276309A CN 106400216 A CN106400216 A CN 106400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inning unit
draw
spun
spi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63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0216B (zh
Inventor
V.库贝斯
Z.米基斯卡
V.斯拉
M.库博维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Elitex AS
Rieter CZ sro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Elitex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Elitex AS filed Critical Rieter Elitex AS
Publication of CN10640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0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0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8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 D01H4/50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for rotor 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其中在纱线断裂之后在筒管上检测到纱线端部,纱线被引入到在牵拉机构与卷绕装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中,在牵拉机构与卷绕装置之间设置有纱线长度的补偿器并且形成纱线的纺入端部,工作站由用于执行纺入操作的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在从筒管解绕纱线端部之后,在纱线的牵拉机构与纱线的卷绕装置之间的部段中的纱线被引入到其行进路径中、被插入到牵拉机构的牵拉罗拉之间并且由其夹持,由此纺纱单元打开,由此纱线长度的补偿器被致动以及同时纱线的牵拉机构被致动以执行与在纱线制造期间相同方向的预定转动,由此形成用于在牵拉机构后面纺入的纱线储备并且该纱线储备由补偿器捕获。

Description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其中在纱线断裂之后,在筒管上检测到纱线端部,所述纱线被引入到在牵拉机构与卷绕装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中,在牵拉机构与卷绕装置之间设置有纱线长度补偿器,并且形成用于纺入的纱线端部,为了执行纺入操作,工作站由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
背景技术
CZ专利申请2006-344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开放端纺织机的工作站处单独纺入纱线的方法,其中结合了操作者的手工操作以及工作站的一些器件的自动操作。由操作者执行的手动动作例如包括:在纱线断裂的情况下的动作,此时操作者根据需要清洁纺纱转子、以及必要的话还清洁工作站的其他部分,找到卷绕筒管上的纱线端部,以一定裕量解绕纱线储备/备纱(reserve of yarn),使得纱线被抽吸到真空补偿器中,由此被抽吸的纱线长度大于使得纱线端部返回至纺纱转子并纺入所需的长度,将纱线引导到用于检测纱线的存在性和质量的传感器,使得牵拉机构的压力罗拉远离牵拉罗拉倾斜并且将纱线插入所述罗拉之间,将压力罗拉放回,测量在牵拉机构后面的纱线长度并且通过切断多余纱线来形成纺入所需的纱线长度,该纱线然后由于纺纱转子中的真空而被吸入到递送管中,使得该纱线不会到达纺纱转子的收集沟槽。之后,操作者例如通过按压控制按钮或通过闭合其盖罩而将纺纱单元设置成处于操作中,由此与此同时开始纺入的自动部分,在此期间喂入装置开始将棉条喂入到分离装置,被分离的纤维从该分离装置开始被供应通过运输通道而到达旋转的纺纱转子,由此控制单元发出使得运动反向的指令至牵拉罗拉的牵拉机构的反向离合器。在该反向运动期间,所需长度的纱线由牵拉机构从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撤回,使得递送管中的纱线端部沉入到纺纱转子的收集沟槽上,其中其接触纤维并且被纺入。之后,控制单元通过发出另一指令而将反向离合器设置成处于沿从纺纱单元的递送管撤回纱线的方向的操作中,并且牵拉机构开始从纺纱单元撤回纱线,由此被撤回的纺入纱线在最初阶段被抽吸到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中。因此,控制单元通过发出另一指令而使得卷绕筒管到达连续卷绕轴的卷绕锡林的外周,由此开始在筒管上卷绕纱线,在此期间来自真空补偿器的过量纱线也被逐渐地卷绕到筒管上。
这种纺入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者要执行特别多的手动操作动作,并且将纱线引入到真空补偿器中的任务复杂,这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操作者的注意力仅仅关注于纺纱机的一个工作站(纺纱机可能具有数十个至数百个这种工作站),并且此外这使得纺入所需的总时间延长,这还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手工技能。
CZ发明专利申请PV 2014-329公开了一种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单独地纺入纱线的方法,所述纺纱机具有卷绕锡林和牵拉机构的单独驱动器,在卷绕锡林和牵拉机构之间设置有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根据该方法,操作者将纱线端部(在需要调节的情况下)从筒管或纱线检测器引入到纺纱单元的递送管,离开纺纱转子的收集沟槽。之后,操作者开始启动纺入的自动阶段,在此期间,电子控制单元借助于卷绕锡林的单独驱动器来启动筒管沿纱线的反向解绕方向的旋转,由此所释放的纱线被抽吸到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中,该纱线在该真空补偿器中形成储备环。因此,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借助于牵拉机构的牵拉罗拉的单独驱动器致动牵拉罗拉沿相反方向的旋转,这使得纱线端部通过纺纱单元的递送管沉入到旋转纺纱转子的收集沟槽上面,纱线在该沟槽上接触所形成的纱线股并且被纺入。在纺入所需的时间间隔之后,控制单元借助于单独驱动器来启动牵拉机构的牵拉罗拉和卷绕锡林沿将纱线卷绕在筒管上的方向的旋转,开始牵拉拼接装置(piecer)并且还从纺纱单元的纺纱转子牵拉新纺入的纱线并且将其卷绕到筒管上。这样做时,纱线储备在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中被重新形成或者增加,其然后逐渐地被卷绕到筒管上。
该发明的缺点尤其在于如下事实,以形成用于纺入的纱线储备开始的所有步骤都在一个自动控制块中被执行,该自动控制块是相对长的且因此易于失败。在纺入过程失败的情况下,整个过程必须重复,包括形成纱线储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至少减少背景技术所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通过纺入开放端纺纱机的纱线的方法来实现,其原理在于,在从筒管解绕纱线端部之后,纱线使其行进路径位于在纱线牵拉机构与纱线卷绕装置之间的部分中,纱线被插入到牵拉机构的牵拉罗拉之间并且由牵拉罗拉夹持,其中纺纱单元打开,由此,纱线长度的补偿器以及纱线的牵拉机构同时被致动以执行与在纱线制造期间相同方向的预定转动,在牵拉机构后面,形成用于纺入的纱线储备,所述纱线储备由补偿器来捕获。
用于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装置的原理在于,纺纱单元与用于打开纺纱单元的传感器对齐,该传感器被联接到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设置有用于仅仅通过打开纺纱单元来自动形成补偿器中的纺入纱线储备的软件。
本发明借助于仅仅打开纺纱单元而允许自动且精确地形成纺入的纱线储备,由此纱线储备被制备用于纱线纺入端的后续制备以及尤其用于仅仅通过闭合纺纱单元来开始启动纺入操作。本发明显著地减少了操作者这方面出错的风险并且使得在断裂之后改善纺入的结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附图中被示意性地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的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将针对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所述纺纱机具有纱线的牵拉机构的单独驱动器、至纺纱单元的纺纱转子的纤维的喂入装置的单独驱动器(其位于纱线的牵拉机构下方)、以及位于纱线的牵拉机构与纱线的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开放端纺纱机包括至少一排相同的工作站。但是,通常该纺纱机包括两排相同的工作站。
在图1中,纺纱单元2在其纤维或棉条的输入处设置有纤维的喂入和分离装置20,该装置由构成其单独驱动器的步进马达来驱动。在纤维流的方向上,在纺纱单元2的喂入装置后面设置有纺纱转子21,所产生的纱线1从该纺纱转子被牵拉通过纱线的递送管22。在纱线1的递送管22与纺纱转子21之间设置有纱线1的未被示出的出口,纱线1在离开纺纱转子21的空间之后就传送通过该出口。
纺纱单元2还设置有盖罩23,该盖罩可反复地打开以及闭合,尤其用于移除不想要的纤维。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纺纱单元2能够以其他合适的方式被打开以及闭合,例如,纺纱单元的主体被形成为两部分或多部分式主体,或者至少一些部分能够从其他部分分离,以允许通过移除不想要的纤维来清洁纺纱单元2。纺纱单元2的可打开部分(即,纺纱单元2的盖罩23或其他部分)与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对齐。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包括磁性传感器,其感测由纺纱单元2的基本部分和可打开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的磁场的变化。在未被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包括电感传感器,其感测由纺纱单元2的基本部分和可打开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的电感的变化。在另一未被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包括光学传感器,其感测纺纱单元2的基本部分和可打开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化。在又另一未被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包括机械或机电传感器(例如,机电开关),其中,纺纱单元2的基本部分和可打开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化导致传感器24的机械部分移位,这种移位例如导致传感器24的电路闭合等等。
来自纺纱单元2的纱线1的牵拉机构4包括一对牵拉罗拉41、42,其中一个由固定牵拉罗拉42构成而另一个由可倾斜的牵拉罗拉41形成,该牵拉罗拉41被安装在工作站的能够相对于固定牵拉罗拉42反向地倾斜的结构中。该对牵拉罗拉41、42中的至少一个被联接到单独驱动器,该驱动器在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由BLDC马达M构成或由步进马达M构成。
在所制造的纱线1的运动方向上,纱线1的卷绕装置位于纱线的牵拉机构4后面,该卷绕装置包括卷绕锡林7以及用于保持筒管3的未示出的可倾斜的筒管臂,被制造的纱线被卷绕到该筒管上。卷绕锡林7或者沿纺纱机的整个长度是连续的并且为并排设置的整排工作站所共用,或者每个工作站配置有具有独立驱动器的独立卷绕锡林7,所述锡林优选地配置有内置在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的独立驱动器,与筒管接触并且构成筒管3的单独驱动器的转子。
筒管臂与用于提升筒管臂的未示出的装置对齐,由此所述筒管3移离卷绕锡林7并且不再由其驱动。筒管3还与用于在提升位置中制动筒管3的旋转的未示出的装置对齐,所述装置用于在提升筒管臂之后最小化或以其他方式影响筒管的惯性旋转的周期。
在纱线1的卷绕装置的前方设置有纱线1的未示出的横越装置,该横越装置使得被卷绕的纱线横越筒管3的整个宽度,并且因此在筒管3的旋转期间,纱线1包被形成于筒管3上。
纱线1长度补偿器6位于纱线的未示出的横越装置与纱线1的牵拉机构4之间。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补偿器6包括被连接到真空源的真空补偿器。在未被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补偿器6包括机械补偿器,例如,具有被磁性地、电磁地或机械地控制(例如,利用弹簧来弹簧装载)的摇动臂的补偿器。
工作站还设置有控制装置5,该控制装置借助于自身或借助于纺纱机的部段的未示出控制装置或整个纺织机的中央控制装置来控制工作站的单个部件的操作、其相互协作、执行单独步骤所处的序列等等。
作为本发明主题的纺入方法自身在于,在纱线1在具体工作站处断裂之后,工作站的单独部分停止,包括将纤维喂入到纺纱转子21的过程、提升具有筒管3的筒管臂、以及筒管3的旋转。筒管臂的提升是通过操作者来执行的,或者通过意在具体地用于该目的的装置来执行的。
在下一步骤中,纱线1端部在筒管3上被检测到,纱线1的所需长度从筒管3被解绕(借助于筒管3的反向运动来实现),并且纱线1被引入到其行进路径中位于在纱线1的牵拉机构4与纱线1的卷绕装置之间的部段中,由此纱线被插入到牵拉机构4的牵拉罗拉41、42之间并由它们夹持。
之后,纺纱单元2打开,其由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记录并报告至控制装置5,该控制装置自动地(即,仅仅基于接收到关于纺纱单元2的打开的信号)来致动真空补偿器6(即,其抽吸)并且同时致动纱线1的牵拉机构4以执行与在制造纱线1期间相同方向上的预定的转动,即,转动预定的圈数或预定的旋转角度。由于牵拉机构4的该预定的转动,纱线1的端部沿离开牵拉机构4朝向纺纱单元2的方向变短,并且同时在牵拉机构4后面形成纱线1储备(纱线1的自由部分),并且纱线1储备被抽吸到真空补偿器6中,由此在打开纺纱单元之后,纱线1储备自动地产生以便在后期在工作站处被纺入,即,不需要由操作者来干预。
在纺纱单元2的打开位置中,如果需要的话,执行纺纱单元的纺纱转子21的清洁以及可选地还执行纺纱单元2和/或工作站的其他部分的清洁。与此同时,在纺纱单元2的打开位置中,纤维(例如,棉条)至纺纱单元2的喂入被阻碍以便防止纺纱单元2阻塞,尤其防止喂入和分离装置20由纤维阻塞。
之后,测量用于将纱线1的端部引入到位于纺纱转子21的收集沟槽之外的纺纱单元2的递送管22所需的纱线1长度,即,使得纱线端部保持至多位于纱线1从纺纱转子的出口处,或位于递送管22中,由此理想地,所述纱线端部根本不会从纱线1的套管(vývodky)突出到纺纱转子21的空间中。因此,纺纱单元2闭合(其再次由用于打开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检测到),由此控制装置5开始倒计时在闭合纺纱单元2与开始由工作站的电子控制单元5控制的自动纺入之间的预定且可调节长度的时间间隔。在闭合纺纱单元2之前或在倒计时闭合纺纱单元2与开始自动纺入之间的预定且可调节长度的时间间隔期间,纱线端部1被插入到纺纱单元2的递送管22中。因此,利用通过打开纺纱单元自动形成并且被保持在补偿器6中的纺入纱线1储备,在由电子控制单元5控制的工作站处执行纱线的自动纺入。
如果在最初闭合纺纱单元2之后以及在开始倒计时在纺纱单元2的闭合与自动纺入的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后重新打开纺纱单元2,则中断纺入操作并且直到重新闭合纺纱单元2才重新开始纺入操作。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纺织领域,同时能够用于纺织机的制造和纱线的制造两者。

Claims (10)

1. 一种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1)的方法,其中在纱线(1)断裂之后在筒管上检测到纱线(1)端部,所述纱线(1)被引入到在牵拉机构(4)与卷绕装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中,在所述牵拉机构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设置有纱线(1)长度的补偿器(6)并且形成纱线(1)的纺入端部,其中,所述工作站由用于执行纺入操作的电子控制装置(5)来控制,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筒管(3)解绕所述纱线(1)端部之后,在所述纱线(1)的牵拉机构(4)与所述纱线(1)的卷绕装置之间的部段中的纱线(1)被引入到其行进路径中、被插入到所述牵拉机构(4)的牵拉罗拉(41, 42)之间并且由其夹持,由此所述纺纱单元(2)打开,由此纱线(1)长度的补偿器(6)以及同时纱线(1)的牵拉机构(4)被致动以执行与在纱线(1)制造期间相同方向的预定转动,由此通过所述牵拉机构(4)形成用于纺入的纱线(1)储备并且该纱线储备由所述补偿器(6)捕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单元(2)的打开位置中,清洁所述纺纱转子(21)和/或所述纺纱单元(2)和/或所述工作站的其他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单元(2)的打开位置中,阻碍纤维至所述纺纱单元(2)的喂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单元(2)的打开位置中,将纱线(1)端部纺入到在所述纺纱转子的收集沟槽外侧的纺纱单元(2)的递送管(22)所需的纱线(1)长度被测量,并且所述纺纱单元(2)的随后闭合启动在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与开始由所述工作站的电子控制单元(5)控制的自动纺入之间的预定且可调节的长度的时间间隔的倒计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之前或者在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与开始自动纺入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倒计时期间将所述纱线(1)端部引入到所述纺纱单元(2)的递送管(22)。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之后,当所述纺纱单元(2)重新打开时停止纺入过程;在重新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之后,重新开始纺入过程。
7. 一种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1)的装置,其中所述工作站包括纺纱单元(2),在所述纺纱单元上方设置有纱线牵拉机构(4)以及纱线(1)长度补偿器(6)和纱线(1)的横越和卷绕装置,其中所述纺纱单元(2)能够反复地打开以及闭合以允许进行清洁,并且所述工作站还包括被连接到所述工作站的单独部件的电子控制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单元(2)与用于打开所述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对齐,所述传感器被联接到所述电子控制装置(5),所述电子控制装置设置有仅仅通过打开所述纺纱单元(2)来自动形成所述补偿器(6)中的纺入纱线(1)储备的软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5)还设置有在闭合所述纺纱单元(2)之后计时以及开始自动纺入的软件,并且还可选地设置有当重新打开所述纺纱单元(2)时使得计时以及开始纺入操作暂时中断的软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1)长度补偿器(6)是气动的或机械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打开所述纺纱单元(2)的传感器(24)包括:磁性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机械传感器;或机电传感器。
CN201610276309.2A 2015-04-30 2016-04-29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Active CN1064002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Z2015-300A CZ306444B6 (cs) 2015-04-30 2015-04-30 Způsob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CZPV2015-300 2015-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0216A true CN106400216A (zh) 2017-02-15
CN106400216B CN106400216B (zh) 2020-12-22

Family

ID=5713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6309.2A Active CN106400216B (zh) 2015-04-30 2016-04-29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0216B (zh)
CZ (1) CZ306444B6 (zh)
DE (1) DE1020161073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5187A (zh) * 2019-06-18 2020-12-18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转杯的安装和用于封闭再润滑纺纱转杯的双列滚珠轴承开口的带销的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7179B (zh) * 2022-10-08 2023-12-15 江苏亚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丝多股绞合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2062A (en) * 1973-04-30 1975-07-01 Fritz Stahlecker Apparatus for start-spinning on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DE2717314A1 (de) * 1977-04-19 1978-11-02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denbruchbeheben und zum ansetzen von faeden an offend-end-spinnvorrichtungen
CN88101866A (zh) * 1987-03-02 1988-10-19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EP0716169A2 (de) * 1994-12-09 1996-06-12 W. SCHLAFHORST AG & CO.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CN1159492A (zh) * 1995-10-16 1997-09-17 里特埃利特斯公司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405376A (zh) * 2001-08-09 2003-03-26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用于气流纺纱机工作锭位的重新接头的辅助装置
CN1407154A (zh) * 2001-09-05 2003-04-02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气流纺纱机上重新开始组分纱线纺纱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439755A (zh) * 2002-01-07 2003-09-03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CN1576415A (zh) * 2003-07-29 2005-02-09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使中断的纺纱过程恢复生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8247A (zh) * 2011-05-30 2012-12-05 Savio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服务小车的抽吸装置
CN203546259U (zh) * 2013-08-07 2014-04-16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半自动接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4396B6 (cs) * 2006-05-26 2014-04-16 Rieter Cz S.R.O.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individuálnímu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CZ201326A3 (cs) * 2013-01-15 2014-07-23 Rieter Cz S.R.O.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CZ2014329A3 (cs) * 2014-05-13 2015-11-25 Rieter Cz S.R.O. Způsob individuálního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2062A (en) * 1973-04-30 1975-07-01 Fritz Stahlecker Apparatus for start-spinning on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DE2717314A1 (de) * 1977-04-19 1978-11-02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denbruchbeheben und zum ansetzen von faeden an offend-end-spinnvorrichtungen
CN88101866A (zh) * 1987-03-02 1988-10-19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EP0716169A2 (de) * 1994-12-09 1996-06-12 W. SCHLAFHORST AG & CO.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CN1159492A (zh) * 1995-10-16 1997-09-17 里特埃利特斯公司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405376A (zh) * 2001-08-09 2003-03-26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用于气流纺纱机工作锭位的重新接头的辅助装置
CN1407154A (zh) * 2001-09-05 2003-04-02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气流纺纱机上重新开始组分纱线纺纱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439755A (zh) * 2002-01-07 2003-09-03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CN1576415A (zh) * 2003-07-29 2005-02-09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使中断的纺纱过程恢复生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8247A (zh) * 2011-05-30 2012-12-05 Savio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服务小车的抽吸装置
CN203546259U (zh) * 2013-08-07 2014-04-16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半自动接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5187A (zh) * 2019-06-18 2020-12-18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转杯的安装和用于封闭再润滑纺纱转杯的双列滚珠轴承开口的带销的盖
CN112095187B (zh) * 2019-06-18 2023-05-02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转杯的安装和用于封闭再润滑纺纱转杯的双列滚珠轴承开口的带销的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Z2015300A3 (cs) 2017-01-25
CZ306444B6 (cs) 2017-01-25
DE102016107308A1 (de) 2016-11-03
CN106400216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MI20011488A1 (it) Procedimento per applicare filo di avviamento di filatura su una unita' operativa di una macchina di filatura a rotore e dispositivo per att
JP6180809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US20130067878A1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Yarn Production on a Spinning Machine
ITMI950558A1 (it) Apparecchio per la giunzione pneumatica di fili o filati da installare su macchine tessili in particolare su roccatrici
EP2674380B1 (en) Splicer device for splicing yarns and winding machine
JP2017082375A (ja) 作業ステーションの動作方法および作業ステーション
ITMI951657A1 (it) Dispositivo di servizio per una macchina tessile producente bobine incrociate
CN106400216A (zh)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CN105088441B (zh) 用于形成纱线备用部的方法和装置
JP7139093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上の紡績工程の再開の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
JP2014094835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に糸を巻き上げる際の糸中断を取り除く方法および繊維機械
CS9000652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inning mechanism spinning-in for break spinning
JPH03167325A (ja) 糸を繊維機械の巻成部へ引渡す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7165740B2 (en) Travelling service device for open-end spinning units of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EP2749517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9837619B (zh) 自由端型纺纱机和在自由端型纺纱机中修补纱线的方法
CN106149110B (zh) 在气流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大量纺纱进入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JP3283578B2 (ja) 操作オートマトンとエアージェット紡績機の紡績ステーションとの間の動作シーケンス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EP3378979A1 (en) Spinning machine
CZ2005792A3 (cs) Zpusob obnovování predení slozkové príze, zejménana rotorovém doprádacím stroji pomocí spliceru a zarízení k provádení zpusobu
ITMI20011486A1 (it) Macchina di filaura a rotore
US20180209077A1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pinning Units of a Spinning Machine along with a Spinning Machine
US20180135209A1 (en) Method for Depositing a Yarn End on a Bobbin in a Defined Manner, a Device and a Spinning and Wind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It
ITPD20130135A1 (it) Metodo di roccatura e roccatrice
JP2017089090A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上の紡績工程を再開させるため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を準備する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