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9755A -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9755A
CN1439755A CN03121768A CN03121768A CN1439755A CN 1439755 A CN1439755 A CN 1439755A CN 03121768 A CN03121768 A CN 03121768A CN 03121768 A CN03121768 A CN 03121768A CN 1439755 A CN1439755 A CN 143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yarn
transfer
semi
r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21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1816C (zh
Inventor
J·卡卡勒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Elitex AS
Rieter CZ AS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Elitex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Elitex AS filed Critical Rieter Elitex AS
Publication of CN143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18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18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包括耦合一驱动器的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的转向装置(2),其中,该转向装置(2)具有一操作端(21),该操作端适宜持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在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纺纱生头位置,并且该转向装置(2)的转向操作端(21)的纺纱生头位置是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可调节的。

Description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包括从其操作路径偏转纱线的装置,其耦合一用于所述转向装置的纺纱生头驱动器,其中,转向装置具有一操作端部,该操作端部适宜于被所述纺纱生头驱动器在其不工作和纺纱生头(spinning-in)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转向装置的操作端适宜于持纱线对于纱线操作路径在纺纱生头位置偏转。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CZ1999-1925中公开了一种气流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该生头装置是气流纺纱机的每个操作单元的组成元件,气流纺纱机包括在其一侧或是两侧彼此成行排列的操作单元。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有纺纱间的纺纱装置,纺纱间用于放银线条筒,银线位于条筒下方。位于纺纱装置上方的是一对纱线牵拉辊,其中一个纱线牵拉辊是固定不动的并偶合一驱动器,同时另一牵拉辊是一压力辊旋转安装在摆动支持臂如双臂杠杆上。气流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包括用来产生纱线纺纱贮备量和让纱线端部落到离心头的凝聚槽的纱线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连接到半自动生头装置的开始装置上,并包括一印度纱线偏转装置如销。半自动纺纱生头装置的操作是以如下方式,在中断纺纱操作时,无论是因纱线突然断裂,还是因为纱线卷绕满了整个筒管而中断,都自动停止向纺纱装置供应纤维,并同时在筒管上停止绕纱线端。操作单元发出纺纱处理中断的信号。操作者然后推控制杆使纺纱生头装置进到操作位置,再移动压力牵拉辊出来与固定不动的牵拉辊接触,旋转安装在卷绕装置的臂中的筒管上升越过筒管驱动辊,然后纱线长度松紧调节辊的臂上的保持件就准备在其等待位置抓取松紧调节辊。操作员然后在筒管上探查断裂的纱线或是用空管来替换卷绕满的筒管,并关于它辅助纱线被纺。为了纺纱生头操作,操作员用手将纱线的端部放进半自动纺纱生头装置的预定路径内,通过运动纱线转向销,并将纱线端放入各自纺纱单元的纱线引出管中。这样,纱线就准备进行纺纱生头操作。因为引起偏转是通过经过运动纱线转向销,纱线端部不会尽可能远地接触到离心头的凝聚槽。为开始纺纱生头操作,操作员需要推动起始按钮来缩回转向销进到其支持件中,并通过这样直到后面,矩形转向纱线离开转向销并与离心头的凝聚槽接触。同时,纤维供应到离心头而纱线引出再次开始。
实用新型专利CZ9935中描述了一种配有纺纱单元的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单元上的半自动生头装置,配有喂纱装置、单头输出(singling-out)装置和包含牵拉辊的卷绕装置,牵拉辊上负载有摆动排列筒管。该装置还包括摆动纺纱生头杠杆,该杠杆运动性耦合摆动槽,以及一纺纱生头摆动杠杆的起始位置的锁定停止件。该锁定停止件配有耦合一控制装置的能源件,该控制装置还耦合一喂送辊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停止件的能源件包括一电磁铁。纺纱生头摆动杠杆的一个端部耦合该摆动槽,其另一端部支持一形状销来抓取该纺纱生头纱线供应。
实用新型专利CZ10295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纺纱生头杠杆的纺纱生头装置,设置在自由端纺纱机的每个纺纱单元上,配备有标准纺纱单元,以及由电磁铁自动进退刀离合器控制的喂送装置、制成针辊的单头输出装置、包括一转子的加捻装置,以及包括引出和卷绕辊的卷绕装置,和纱线分布装置。该控制件涉及一锁定停止件和与电磁铁自动进退刀离合器互相连接的开关元件,同时该锁定停止件配有用于旋转牵拉辊的运动的计量件。
上述装置的缺点在于,不可能简单而快速的设置不同长度的纺纱生头纱线供应,不可能在基本上不重新再设置纺纱生头装置的情况下,对生产各种型号和参数的纱线简单而快速地优化纺纱生头处理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要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来实现,其要素在于,纱线转向装置的操作端在基本上横跨其在其静止和其操作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可调节到关于纱线的操作路径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纺纱生头位置。
这种设置允许最优化纱线纺纱生头贮备量的长度,而在基本上不重新再设置纺纱生头装置的情况下,提高纺纱生头处理的条件。
为了与纱线的操作路径相关的转向装置的操作端的纺纱生头位置保持不变,转向装置的操作端是适宜被锁定在与纱线操作路径相关的纺纱生头位置的任意位置处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纱线转向装置包括一曲柄销,该曲柄销的沉积端耦合一纺纱生头驱动器,曲柄销还包含一远离该沉积端的操作端。
这种设置的优点在于它易于管理且不会高度复杂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特别是从便于生产足够可靠性和精度的产品的观点看来,其优点还在于纱线转向装置为一矩形双曲柄销。
为了更好地从转向装置的操作端放松该纺纱生头纱线贮备量,转向装置的操作端是至少部分为一支持件所包绕的。
为了简化关于纱线的操作路径的转向装置的操作端的纺纱生头位置的设置系统,转向装置绕其沉积端的纵向轴是可旋转的。
优点在于,该支持件包含一旋转安装在一主体上的套管,该主体与纱线的转向装置的沉积端同轴,并装配一纵向通槽,其中纱线的转向装置安装在其上。
这种设置是简单而有效的,设置给纱线转向装置的操作端的适宜的纺纱生头位置能容易地执行,通过旋转整个支持件就能实现,该支持件的纵向通槽在横向臂内,夹持纱线转向装置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旋转该支持件旋转到所需要的位置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纱线转向装置的锁定和在所需的纺纱生头位置的支持件是整个提供的,该套管装配有一系列槽和/或突缘,同时,该主体装配有至少一个相应的突缘和/或槽。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主体装配有一系列槽和/或突缘,同时,该套管装配有至少一个相应的突缘和/或槽。
这两个实施例的每一个都是简单而功能齐全的,并满足长使用寿命的需要。
附图简述
本发明如图中概述,图1为具有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一部分当纱线在拔出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为具有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一部分当纱线在收缩位置时的示意图,图3为具有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该部分当纱线在中间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为具有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该部分当纱线在左侧端部位置时的示意图,图5为具有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该部分当纱线在右侧端部位置时的示意图,图6为具有排成直线可调整纱线转向装置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该部分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将在下面的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的实施例中描述,该气流纺纱机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包括:纱线1的转向装置2,用于在被纺纱前从其操作路径偏转纱线1,从而产生纱线1的一纺纱生头贮备量,当正被纺的纱线从非代表性纺纱器出来时松开纱线,以便确保位于纱线引出管3内的纱线1的该端部在恰好预定的那一刻时间放开而与非代表性纺纱器的凝聚槽接触。半自动生头装置是每个气流纺纱机的每个操作单元的元件,气流纺纱机包括数个设置在气流纺纱机的一侧或是两侧彼此相接排列的操作单元。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纺纱装置和纺纱间,纺纱间用于放银线条筒,银线位于条筒下方。位于纺纱装置上方的是一对纱线牵拉辊,其中一个纱线牵拉辊是固定不动的并偶合一驱动器,同时另一牵拉辊是一压力辊如规尺旋转安装在摆动双臂杠杆上。如图中所示,纱线1的转向装置2能定位于操作单元上,如定位在带有用于监控纱线1的存在和/或质量的传感器4主体上。
本发明在于,纱线1的转向装置2包括一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能进行纺纱生头位置调节的操作端部21,这样就让出了调节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
纱线1的操作路径7在每个操作单元位于纱线1的引出管3的出口开始处,并被操作单元的功能区间相互的设置所界定,通过操作路径纱线1进行穿经成形的过程。这样,例如,纱线1的操作路径7就被纱线1的引出管3、纱线1的引出装置、纱线1的布料装置、卷绕筒子,以及根据情况而定,由在操作单元的纱线测量和监控装置的相互设置所界定。
在实施例所给出的示例中,纱线1的转向装置2在主体5中,向一旁远离纱线1的操作路径7。在实施例的这些示例中,转向装置2是制成曲柄销形的,优选是制成矩形双曲柄销,其沉积端20耦合一适宜的纺纱生头驱动器,如定位于主体5内的电磁铁的电枢,用来在转向装置的拔出操作位置和其收缩静止位置之间移动该转向装置2。而纱线1的转向装置2的另一端,即操作端21,位于距离转向装置2的沉积端20的一定位置处,并使得转向装置2位于主体5内,并且转向装置2至少部分被支持件6所包绕。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适合于从支持件6的空腔60拔出或是缩回,因此,在其操作位置,该操作端21持纱线1等着被纺纱,其突出在支持件6的前部,与此同时一放开纱线1,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就在其静止位置完全缩回到支持件6的空腔60内。如图3到5所示,该转向装置2是通过其操作端21调节的,与支持件6一起,通过转向该转向装置2的沉积端20的纵向轴,离开或是靠近纱线1的操作路径7,并因此设置该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纺纱位置。为了这个目的,纱线1的转向装置2不仅适合于在主体5中沿其沉积端20的纵向方向移动,也可以绕沉积端20的纵向方向旋转。纱线1的操作路径7是由虚线表示的。转向装置2的角度位置的适宜调节,以及支持件6靠近或是远离纱线1的操作路径7都引起纱线1的贮备量的纺纱生头长度的适宜调节。
在实施例的示例中,支持件6包括一旋转设置在主体5上与转向装置的沉积端20同轴的套管61,并配置有一横向臂62,带有用于转向装置2的纵向通槽620。该纵向通槽620形成在支持件6的横向臂62和空腔60中。为了增加操作端21所选定的纺纱生头位置的长期稳定性的可靠性,转向装置2与支持件6的系统是适合于被锁在所选定的纺纱生头位置的。这是能够实现的,比如通过在套管61上或是在邻近套管的主体5的表面上提供,与其相关在那里平行于设置在邻近套管6的主体5的相应表面上或是套管6上的突缘或是槽的一系列突缘或是槽来实现。这就允许在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和纱线1的操作路径7之间设置一距离,——并且通过它,也可设置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纺纱生头位置,还有,因此,纺纱生头长度的贮备量——也能逐步由介于套管61上或是靠近套管61的主体5的表面上的突缘或是沟槽间的距离来确定。转向装置2也能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比如一系列螺钉等来锁定在所选定的纺纱生头位置。在图3到5的实施例的示例中,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是向一侧偏转的,偏离包括一压力辊8的纱线引出装置的罗拉中心距。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示例中,制成曲柄销的转向装置2可从纱线1的操作路径7向一侧在高压套筒(主体)5中滑动设置,就是说,邻接纱线1的操作路径7,在高压套管5中,作为整体的转向装置2是在朝向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线性方向可调节设置的,并且可从中远离。在纺纱生头开始之前,纱线是偏转出纱线1的引出装置的罗拉中心距的,并能被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偏转在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端部位置的范围内,其相应于图6所示的偏转纱线1的端部位置X1和X3与偏转纱线1的中间位置X2。纱线1纺纱生头长度的贮备量随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位置而变。在等同于图6所示的一实施例中,转向装置2位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前部,因此在纱线1开始纺纱生头之前,纱线1通过纱线1的引出装置,而压力辊8从纱线1的该对牵拉辊的另一个上离开。在等同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非代表性实施例中,或是其上面的等同情况中,转向装置2是制成直销或是另一种适宜的转向装置。
在实施例的另一非代表性示例中,转向装置2包括如所示的转向装置2同样的转向装置,或是等同于其所设置的装置,如前面所示的操作装置,在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前面,如在专利申请CZ1999-1925中的例子的情况,并且其沉积端20是位于机器的端部方向上,因此绕转向装置2的沉积端20的纵向轴转的转向装置2移动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靠近或是远离纱线1的操作路径7。在这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纱线1在开始纺纱生头过程之前,通过纱线1的引出装置,而压力辊8从纱线1的该对牵拉辊的另一个上离开,并且纱线1通过转向装置2在操作单元的前面的方向上偏转。
在还有的另一实施例中,转向装置2是制成另一适宜的装置的,例如在专利申请CZ1999-1925中所描述的装置,位于压力牵拉辊8前面在杆的支持臂上的转向装置2包括一具有操作端21的功能的转向销,并且耦合一驱动器,该驱动器提供用来在其定位的高压套筒上从收缩位置出来和进入的移动。在这个未示出的实施例的示例中,纱线1在开始纺纱生头过程之前,通过纱线1的引出装置,而压力辊8从纱线1的该对牵拉辊的另一个上离开,并且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由转向装置2支持在操作单元的前面的方向上。涉及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转向销的移动,既可以通过高压套筒与在支持臂上的转向销的可调节定位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高压套筒与在支持臂上的转向销的固定定位来实现,其中后者是设置在机器的可调节处或是制成一对互相可调节的部分的,等等。
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的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进,也可以在沿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方向上,来设置纱线1的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纺纱生头位置。
装置的操作如下所述:
纱线1的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被拔出进入其操作位置,并被设置在所需要的纺纱生头位置。准备操作单元进行纺纱生头操作,机器操作员直接将纱线1放在操作端21,并由此产生该纺纱生头纱线1的所需要的贮备量的长度,并将纱线1的端部从纺纱单元放入纱线1的引出管3中。在开始纺纱生头处理过程中,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放松纱线1,例如通过缩回到支持件6中实现,然后导引横跨该处的纱线1离开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纱线1然后松开再在牵拉辊和纱线1的端部之间恢复其操作路径7,这是因为这样自由落下并与离心头的凝聚槽接触,在那里同时通过重新纤维喂纱开始将纤维料供给离心头。当预先增加的纱线纺纱生头贮备量在牵拉辊之间时,同时由于纱线引出装置将其压力辊8与固定辊相接触而开始定时牵引时,纱线1开始被引出。在这种方式中,纺纱生头是在各自的操作单元进行的,并且是规则地进行纺纱。如果需要通过改变纱线1的纺纱生头贮备量的长度来改变纺纱生头参数,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的纺纱生头位置就能迅速改进,例如通过旋转转向装置2实现,然后就能不延迟地进行纺纱生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如果需要通过改变纱线的纺纱生头贮备量的长度来改进纺纱生头参数的气流纺纱机。

Claims (9)

1、一种气流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包括从其操作路径偏转纱线的装置,其耦合一用于所述转向装置的纺纱生头驱动器,其中,转向装置具有一操作端部,该操作端部适宜于被所述纺纱生头驱动器在其不工作和纺纱生头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转向装置的操作端适宜于持纱线对于纱线操作路径在纺纱生头位置偏转,其特征在于,纱线(1)的转向装置的操作端部(21),在基本上横跨其在其静止和其操作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可调节到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纺纱生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1)的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适宜于被锁在设置在关于纱线(1)的操作路径(7)上的任意纺纱生头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1)的转向装置(2)包括一曲柄销,该曲柄销的沉积端(20)耦合一纺纱生头驱动器,并且,该曲柄销包含远离该沉积端(20)的操作端(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1)的转向装置(2)包括一矩形双曲柄销。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装置(2)的操作端(21)至少部分为一支持件(6)所包绕。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装置(2)是绕其沉积端(20)的纵向轴旋转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件(6)包含一旋转安装在一主体(5)上的套管(61),该主体(5)与纱线(1)的转向装置(2)的沉积端(21)同轴,并装配一具有纵向通槽(620)的横向臂(62),其中纱线(1)的转向装置(2)安装在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1)装配有一系列槽和/或突缘,同时,该主体(5)装配有至少一个相应的(互补的)突缘和/或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动气流生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装配有一系列槽和/或突缘,同时,所述套管(61)装配有至少一个相应的(互补的)突缘和/或槽。
CN03121768A 2002-01-07 2003-01-07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18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SPV200250 2002-01-07
CZ200250A CZ292595B6 (cs) 2002-01-07 2002-01-07 Poloautomatické zapřádací zařízení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9755A true CN1439755A (zh) 2003-09-03
CN100591816C CN100591816C (zh) 2010-02-24

Family

ID=2779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21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1816C (zh) 2002-01-07 2003-01-07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1816C (zh)
CZ (1) CZ292595B6 (zh)
SK (1) SK285238B6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0350A (zh) * 2013-03-19 2014-09-2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及其运行方法
CN106400216A (zh) * 2015-04-30 2017-02-1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0350A (zh) * 2013-03-19 2014-09-2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及其运行方法
CN106400216A (zh) * 2015-04-30 2017-02-1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Z200250A3 (cs) 2003-10-15
SK18552002A3 (sk) 2003-08-05
CZ292595B6 (cs) 2003-10-15
SK285238B6 (sk) 2006-09-07
CN100591816C (zh) 2010-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153B2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機における糸の製造を中断する方法
CN101078140B (zh)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EP0296546B1 (de) Aus Stapelfaser-Vorlage Fäden produzierende Spinnmaschine
EP2016212A1 (de) Spinn-treck-texturiermaschine
CN1051278C (zh) 在热固性纤维增强制品的生产中用来进给纤维的装置
DE2518224C2 (de)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Faserbandzufuhr an einer OE-Spinnmaschine
CN101506075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站的吸嘴
CH668432A5 (de) Verfahren und zur wiederinbetriebnahme eines friktionsspinnaggregates sowie friktionsspinnaggregat.
EP257303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3966708A (zh) 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上优化批次转换的方法
CN104894707A (zh) 用于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538452A (ja) ニットウェアを製造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0537080A (ja) ほぼ撚りが解かれた繊維材料から編み製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編み機
DE102007012445A1 (de)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nspinnen eines Fadens in einer Offenendspinnmaschine
CS9000652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inning mechanism spinning-in for break spinning
DE4313523A1 (d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OE-Spinnmaschine
CN100591816C (zh) 气流纺纱机的半自动气流纺纱生头装置
US4987645A (en) Automatic piecing of overlapped leading and trailing ends of slivers in a textile machine
DE19917968A1 (de) Serviceaggregat für ein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JP3283578B2 (ja) 操作オートマトンとエアージェット紡績機の紡績ステーションとの間の動作シーケンス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654294B (zh) 用来卷绕多股丝束的装置
DE102014002123B4 (de) Garnwickelmaschine
CN106400216B (zh) 在开放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纺入纱线的方法及其执行装置
US49227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a roving into a textile machine drafting frame
US4326371A (en) Supply strand interruption mechanism for textile yarn spinn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