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4545B -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4545B
CN106344545B CN201610808850.3A CN201610808850A CN106344545B CN 106344545 B CN106344545 B CN 106344545B CN 201610808850 A CN201610808850 A CN 201610808850A CN 106344545 B CN106344545 B CN 106344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resistance
cinnaldehydrum
aspergillus
drug
cassia b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88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4545A (zh
Inventor
王刚生
王晓路
邓洁华
李继红
张朝军
赵宜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088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4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4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4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4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4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1Aldehy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6Carbohydrates, e.g. sugar alcohols, amino sugars, nucleic acids, mono-, di- or oligo-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s or glycyrrhiz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耐药曲霉菌为侵袭性耐药曲霉菌,如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本发明采用了组织真菌学、组织病理学、组织生物化学、组织电镜学的方法,研制出桂皮醛制剂。为临床呼吸科、血液科、急诊ICU、肿瘤科、器官移植等科室的真菌感染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及靶向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为研发中药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提供体内药效学及作用机制及理论实验依据,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

Description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成分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及各种导管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开展、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数目不断增加,加之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医院内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是严重危及ICU重症患者的并发症,目前治疗药物较少,多系化学合成,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伏立康唑等。上述药物虽然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由于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尤其是对唑类药物耐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等,临床治疗仍然比较棘手、预后较差。许多血液病、肿瘤、肺部感染、免疫力低下及艾滋病患者最后死于严重的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一旦感染侵袭性耐药曲霉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病情将会更加严重,病死率极高。目前,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已越来越成为医院住院患者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继发感染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的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临床迫切需要获得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安全、价廉的靶向治疗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开始着手研究、开发能够有效治疗侵袭性耐药真菌感染的药物。
桂皮醛是樟科植物肉桂挥发油(占80-90%)的主要成分,是药典(2015)法定药材。国家药食同源药材目录(2015版),桂皮为药食同源药材,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076-2011)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天然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中。
桂皮醛具有解热、解表、发散、镇痛以及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专利ZL03106981.9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桂皮醛、藿香油和/或丁香油,用于抗深部真菌,该专利指出经过反复实验,筛选出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桂皮醛与藿香油和/或丁香油组合物,使用其不但具有良好的抗深部真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抗曲霉菌药物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桂皮醛、广藿香酮,用于抗曲霉菌,该专利同时指出,在藿香油的众多组分中筛选出了广藿香酮,其抑菌活性较高,并与桂皮醛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适于配伍后使用,并且较桂皮醛与藿香油配伍后的抑菌活性有显著的提高,且安全性良好。上述两篇专利所公开的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曲霉菌均是临床株。在合理用药情况下,临床株曲霉菌对唑类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奈替芬)比较敏感,但侵袭性耐药曲霉菌对上述药物却表现出不敏感。正是由于存在此种情况,才导致感染侵袭性耐药曲霉菌后,乏药可治,进而成为医药界焦点。
由于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的抗曲霉菌组合物(桂皮醛与广藿香酮)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用桂皮醛或单用广藿香酮,因此,发明人在上述专利的教导与启示下,使用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的抗曲霉菌组合物(桂皮醛与广藿香酮)展开了对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的研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并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的治疗结果。经对中药进行大量的筛选、有效成分的提取、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毒理、药理、抗真菌机制的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药物配方的研制和制备等,意外的发现了单独使用桂皮醛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治疗结果,遂作出本发明。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教导与启示的基础上,反其道而行之,首次提出不使用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用药,而是单独使用桂皮醛用于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
因此,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耐药曲霉菌为侵袭性耐药曲霉菌。
进一步的,上述应用,所述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为烟曲霉菌或黄曲霉菌。
为实现上述应用,本发明的第一种方式是,所述用于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桂皮醛40~80、吐温-80 0.1~2、生理盐水溶液900~1000。
本发明的第二种方式是,所述用于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桂皮醛40~80、吐温-80 0.1~2、β-环糊精8~15。
本发明的第三种方式是,所述用于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其由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成。
针对该第三种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桂皮醛10~60、羟丙基-β-环糊精20~80。
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
针对该第三种方式,所述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
1)将2-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到80℃去离子蒸馏水中,搅拌溶解,然后降温至20℃,制备得到水溶液,备用;其中,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去离子蒸馏水的重量mg/体积mL比为1:10;
2)搅拌下,向步骤1)所得水溶液中缓慢滴加用乙酸乙酯溶解的桂皮醛,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置冰箱冷藏24小时,得冷藏液,备用;其中,桂皮醛与乙酸乙酯的体积mL比为1:6;
3)将步骤2)所得的冷藏液过滤,固体物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后,低温5℃真空干燥24小时,研碎,过筛80目,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三次后晾干,即得白色疏松状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本发明结合对抗真菌作用历经十几年的实验研究,经对中药进行大量的筛选、有效成分的提取、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毒理、药理、抗真菌机制的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药物配方的研制和制备等,意外的发现了单独使用桂皮醛可以有效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这种发现突破了现有技术的教导与启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就得不出来的,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为了进一步研究桂皮醛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的体内疗效、安全性及药物在体内作用的靶位机制。本发明采用了组织真菌学、组织病理学、组织生物化学、组织电镜学的方法,研制出桂皮醛制剂(包括口服剂、注射剂)。为临床呼吸科、血液科、急诊ICU、肿瘤科、器官移植等科室的真菌感染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及靶向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为研发中药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感染提供体内药效学及作用机制及理论实验依据,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图1菌丝胞壁胞膜完整内容物饱满
图2胞壁、胞膜、胞核完整,层次清晰
图3菌丝胞壁大部分溶解消失,但胞膜完整,胞内内容物消失,水肿
图4胞壁外层溶解消失,但胞膜完整,胞内内容物消失,水肿
图5胞壁外层溶解脱落,变薄,但胞膜完整,仍有胞核内容物
图6胞壁部分脱落变薄,外层不完整,但胞膜完整清晰,仍有胞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比试验例1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与桂皮醛单独使用的对比
对比实施例1为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的实施例1。
实施例1为对比实施例1去掉广藿香酮,其他保持不变。
受试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临床株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真菌室,痰标本直接镜检可见大量较粗且成45度分枝分隔的菌丝体,经沙煲氏培养、察氏培养,经鉴定与及药敏试验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结果见表1。
表1抗真菌药对侵袭性耐药曲霉菌MIC mgml-1
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株 n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 酮康唑 氟胞嘧啶
烟曲霉菌 30 16-64 8-16 1-8 1-4 64 64
黄曲霉菌 30 8-32 4-16 8-32 4-16 64 64
依据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的实验例1所述方法测定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分别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的效果,结果见表2。
表2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与桂皮醛单独使用的MIC值
由表2数据可知,桂皮醛单独使用对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的MIC均值为0.0097mgml-1,对侵袭性耐药黄曲霉菌的MIC均值为0.0195mgml-1。桂皮醛单独使用比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作用显著增强,此结果确实超出预期。
为进一步发挥桂皮醛单独使用的临床效果,本发明提出将桂皮醛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含,得桂皮醛单体包合物。该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可通过药学技术领域常规技术进一步制成口服、注射剂型。所述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桂皮醛10~60、羟丙基-β-环糊精20~80。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组成:桂皮醛 1.25g(50重量份)
2-羟丙基-β-环糊精 1.25g(50重量份)
制备方法:
1)将2-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到80℃去离子蒸馏水中,搅拌溶解,然后降温至20℃,制备得到水溶液,备用;其中,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去离子蒸馏水的重量mg/体积mL比为1:10;
2)搅拌下,向步骤1)所得水溶液中缓慢滴加用乙酸乙酯溶解的桂皮醛,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置冰箱冷藏24小时,得冷藏液,备用;其中,桂皮醛与乙酸乙酯的体积mL比为1:6;
3)将步骤2)所得的冷藏液过滤,固体物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后,低温5℃真空干燥24小时,研碎,过筛80目,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三次后晾干,即得白色疏松状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组成:桂皮醛 1g(10重量份)
2-羟丙基-β-环糊精 2g(20重量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的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组成:桂皮醛 6g(60重量份)
2-羟丙基-β-环糊精 8g(80重量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对比实施例2桂皮醛单体包合物MIC值
同理,依据专利ZL201410319040.2公开的实验例1所述方法测定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分别治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的效果。受试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临床株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真菌室,痰标本直接镜检可见大量较粗且成45度分枝分隔的菌丝体,经沙煲氏培养、察氏培养,经鉴定为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结果见表3。
表3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与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的MIC值
—— —— 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株 n MIC/mgml-1 MIC/mgml-1
烟曲霉菌 10 0.0195 0.0048
黄曲霉菌 10 0.0781 0.0097
由表3数据可知,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的MIC均值为0.0048mgml-1,对侵袭性耐药黄曲霉菌的MIC均值为0.0097mgml-1。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比桂皮醛普通方式使用、桂皮醛与广藿香酮联合使用抗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作用都显著增强,此结果又进一步超出预期。
研究例1实施例2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ICR小鼠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体内药效学及作用靶位机制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步骤
1、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实验小鼠分组:4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40只,模型组90只,实施例2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组90只(口服药物治疗组、预防组、注射药物组),对照组90只(伏立康唑口服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安全用药组120只(口服桂皮醛组、注射桂皮醛组),质控组30只。
2、烟曲霉菌悬液制备
将烟曲霉制备成1x107(108)cfu/ml菌悬液50ul滴注到10%水合氯醛麻醉的免疫抑制ICR小鼠两侧鼻腔内,于第48-72h取小鼠肺脏组织置于37℃孵育箱内5天,其生长的菌株为增强毒力的实验菌株,将菌株用2-HP-β-CD去离子水制备成1x107(108)cfu/ml浓度的菌悬液备用。再将菌悬液用2-HP-β-CD去离子水稀释10倍,取100ul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平板内,37℃培养,计数,确定菌株的存活率。
3、免疫抑制ICR小鼠模型的建立(40只)
正常对照组4 1%去离子水腹腔注射0.25ml连续2次10只;
免疫抑制组、模型组、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药物组、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注射药物组、伏立康唑口服对照组、安全用药组、1%去离子水对照组及质控组,于第一、二天或第三天,每只小鼠腹腔对照组,连续2天腹腔注射1%去离子水0.25ml。
4、免疫抑制ICR小鼠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第四天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待麻醉后,对模型组桂皮醛口服药物、桂皮醛注射药物组、伏立康唑口服对照组、对照组鼻腔滴注1x107cfu/ml的菌悬液50ul,建立免疫抑制小鼠肺及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的模型。
5、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免疫抑制ICR小鼠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
免疫抑制的第五天(灌菌的第二天)对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组、桂皮醛注射组、伏立康唑口服对照组、安全用药组、1%去离子水对照组,分别给予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注射、伏立康唑口服。连续用药21天,进行治疗免疫抑制小鼠肺感染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的疗效观察。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预防组,注射免疫抑制剂的第二天,开始口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240mg/kg。
口服药物:每只小鼠灌胃0.5ml,每日1次,连续21天。
注射药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5ml,每日1次,连续21天。
安全用药组:每只小鼠灌胃0.5ml,每日1次,连续28天。
二、研究结果
1、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组织真菌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疗效结果。结果如下。
(1)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组织真菌学疗效结果,见表4。
表4口服桂皮醛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
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的组织真菌学影响
(2)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学疗效结果,见表5。
表5口服桂皮醛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
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分组 n 炎症反应 真菌阳性反应 治愈有效效率(%)
治疗药物组 30 10 6 80
预防用药组 30 7 4 87
伏立康唑组 30 21 21 30
生理盐水组 30 0 0 0
模型组 30 30 30 0
口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组:
肺组织10例有炎性细胞浸润,6例有少量断裂菌丝及孢子,有24例病理治愈,治愈率80%。
口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预防用药组:
肺组织7例有炎性细胞浸润,4例有少量断裂菌丝及孢子,有26例病理治愈,治愈率87%。
治疗药物组
PAS:桂皮醛制剂(治疗、预防)组,7-10天,肺组织内真菌减少,被破坏的肺泡逐渐恢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7-10天,肺组织内真菌减少,被破坏的肺泡逐渐恢复。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14-21天,肺组织内真菌消失,被破坏的肺泡逐渐恢复正常。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21-28天,肺组织内真菌消失,被破坏的肺泡恢复正常。
(3)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组织1,3-β-D-葡聚糖影响的疗效及作用靶位结果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组织中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1,3-β-D-葡聚糖影响模型的建立
烟曲霉菌感染小鼠死亡后取肺组织做1,3-β-D-葡聚糖的测定,结果如下,见表6。
表6肺组织做1,3-β-D-葡聚糖的测定结果
分组 n mg/mL 均值mg/ml
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 30 4027->5000 >5000
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I 30 4080->5000 >5000
免疫抑制剂+生理盐水 30 45-<108 <100
肺组织1,3-β-D-葡聚糖含量,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及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I与免疫抑制剂+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及免疫抑制剂+烟曲霉II,两组无明显差异。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组织中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1,3-β-D-葡聚糖影响的结果,见表7。
表7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肺
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的β-(1,3)-D葡聚糖检测的结果(mg/ml)
分组 n β-(1,3)-D葡聚糖检测结果 均值
口服桂皮醛治疗组 30 246.09-2566.29 1360.89
口服桂皮醛预防组治疗 30 698.22-2160.64 1562.54
口服伏立康唑对照组 30 5279.08-4856.36 5685.94
模型组 30 4875.19-7783.45 5930.36
去离子水对照组 30 52.49-98.80 81.58
(4)桂皮醛制剂对免疫抑制ICR小鼠肺组织中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胞壁超微结构作用靶位影响机制的结果
体内电镜结果:
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在肺组织内细胞壁结构模型:菌丝隔膜清晰,胞壁层次清晰完整,胞膜、胞核及内容物完整,见图1-2。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机理:用药14天,提前用药5天,对细胞壁结构影响,菌丝胞壁变薄,外三四层脱落消失,细胞内及细胞周围水肿,但胞膜完整,胞核及内容物完全消失,说明桂皮醛在体内直接作用在曲霉菌外三四层胞壁,细胞死亡,见图3-4。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肺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机理:用药12天(未提前用药)对细胞壁结构影响,菌丝水肿变形,菌丝及孢子的胞壁外层溶解、消失、变薄,但胞膜完整清晰,仍有部分胞核及内容物,说明桂皮醛在体内直接作用在曲霉菌外三四层胞壁,但菌丝尚未完全破坏,见图5-6。
通过研究,桂皮醛单体包合物治疗免疫抑制ICR小鼠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的组织真菌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的疗效,如下。
1、组织真菌学疗效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剂,药物治疗组240mg/kg,预防治疗组240mg/k,对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肺感染组织真菌学的疗效,均达到80-87%。
2、组织病理学疗效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剂,桂皮醛单体包合物240mg/kg,对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学疗效,均达到80-87%。
3、组织生物化学疗效
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口服剂,治疗组240mg/kg为78%,预防组为240mg/kg 81%,伏立康唑对照组240mg/kg仅为30%。
4、组织电镜机理及药效
(1)电镜机理: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在体内直接作用在侵袭性耐药烟曲霉菌外三四层细胞壁(β-(1,3)-D葡聚糖层),使孢子、菌丝胞壁严重缺损、片状脱落、溶解、变薄,表面粗糙、残缺不整。但细胞膜无损、清晰、完整,菌丝隔膜、细胞核、细胞器及内容物较完整。说明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在真菌细胞壁的β-(1,3)-D葡聚糖层。而人类细胞没有细胞壁,对人类不易产生毒副作用的理论依据。
(2)电镜的药效,当药物破坏细胞壁后穿过细胞膜进入菌体,使胞内外物质交换受阻,破坏了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生物合成,导致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水肿、溶解、变性、坏死而起到强大的杀菌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药曲霉菌为侵袭性耐药曲霉菌;所述侵袭性耐药曲霉菌为烟曲霉菌或黄曲霉菌;所述用于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其由桂皮醛单体包合物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成;所述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桂皮醛10-60、羟丙基-β-环糊精20-80;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桂皮醛单体包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
1)将2-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到80℃去离子蒸馏水中,搅拌溶解,然后降温至20℃,制备得到水溶液,备用;其中,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去离子蒸馏水的重量mg/体积mL比为1:10;
2)搅拌下,向步骤1)所得水溶液中缓慢滴加用乙酸乙酯溶解的桂皮醛,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置冰箱冷藏24小时,得冷藏液,备用;其中,桂皮醛与乙酸乙酯的体积mL比为1:6;
3)将步骤2)所得的冷藏液过滤,固体物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后,低温5℃真空干燥24小时,研碎,过筛80目,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三次后晾干,即得白色疏松状桂皮醛单体包合物。
CN201610808850.3A 2016-09-08 2016-09-08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6344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8850.3A CN106344545B (zh) 2016-09-08 2016-09-08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8850.3A CN106344545B (zh) 2016-09-08 2016-09-08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4545A CN106344545A (zh) 2017-01-25
CN106344545B true CN106344545B (zh) 2018-08-21

Family

ID=57859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8850.3A Active CN106344545B (zh) 2016-09-08 2016-09-08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454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38A (zh) * 1993-12-25 1995-06-28 上海康力医药技术开发公司 含中药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000A (zh) * 2004-11-22 2005-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 桂皮醛系列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69065A (zh) * 2014-04-30 2014-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注射用桂皮醛亚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38A (zh) * 1993-12-25 1995-06-28 上海康力医药技术开发公司 含中药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000A (zh) * 2004-11-22 2005-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 桂皮醛系列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69065A (zh) * 2014-04-30 2014-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注射用桂皮醛亚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肉桂醛的制备方法和生物学功能》;周明;《动物营养学报》;20140830;第26卷(第8期);第2040-20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4545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82588T3 (es) Actividad antiviral de setas medicinales y sus constituyentes activos
CN1879661A (zh)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在制备抗真菌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7582691A (zh) 复方黄柏液涂剂漱口凝胶
CN106344545B (zh)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曲霉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29982A (zh) 小柴胡颗粒联合磷酸氯喹的新应用
CN106344546B (zh) 桂皮醛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耐药念珠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10870862A (zh) 岩白菜素在制备治疗体内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药物中的用途
CN105012356B (zh) 灵芝酸a在抗抑郁症中的用途
CN104083361B (zh) 一种用于制备抗念珠菌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41000B (zh) 一种抑癌抗病口含片
CN111494447B (zh) 一种抗耐药真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7233335A (zh) 紫苏醛在制备防治阴道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KR102390799B1 (ko) 띠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바이오필름 형성 억제용 조성물
WO2017038872A1 (ja) 抗真菌活性を有する組成物
CN110251538B (zh) 瑶药石油菜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62257A (zh) 一种用于制备抗皮肤真菌感染药物的中药提取组合物
CN1246005C (zh) 一种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8186617A (zh) 香叶醇及其衍生物在制备mrsa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新用途
CN108186618A (zh)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在制备mrsa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新用途
CN1318038C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皮癣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4115A (zh) 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83355B (zh) 一种用于制备抗角膜真菌滴眼剂的组合物
CN107920994A (zh) 用于治疗目的的板层小体的组合物和方法
Singh et al. Role of Treatment of Amphotericin-B in Black Fungus Treatment: A Review Article
CN106309415A (zh) 卷柏素类化合物在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Gangs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lu

Inventor after: Deng Jiehua

Inventor after: Li Ji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jun

Inventor after: Zhao Yile

Inventor before: Wang Gangsheng

Inventor before: Deng Jiehua

Inventor before: Li Jih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aojun

Inventor before: Zhao Yil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