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9910A -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9910A
CN106319910A CN201510384704.8A CN201510384704A CN106319910A CN 106319910 A CN106319910 A CN 106319910A CN 201510384704 A CN201510384704 A CN 201510384704A CN 106319910 A CN106319910 A CN 106319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housing
vaporizer
limiting plate
dr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47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9910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847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9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9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9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9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9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包括压缩机、节流装置、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及壳体,壳体可与滚筒相连接而形成空气通道,壳体形成用于相对固定冷凝器、蒸发器的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沿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蒸发器位于风机与冷凝器之间,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壳体内相向倾斜且壳体在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呈板状延伸且与该壳体两侧固定,或者限位板呈悬板状凸伸且固定于该壳体内侧,限位板与蒸发器、冷凝器分别抵接;主体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位置低于蒸发器。将排水口设置在蒸发器下方,蒸发器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可通过排水口流出,排水性能好,而且具有结构紧凑小型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湿的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洗、晒衣服的时间被一再的压缩,单纯的洗衣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南方,南方城市大多比较潮湿,再加上梅雨季节的到来使得空气更加潮湿,洗完的衣服可能要晒一个星期才能干透。所以带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目前常用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模式主要包括:电加热水冷凝烘干系统、电加热风冷凝烘干系统、以及蒸发器冷凝结合冷凝器加热的热泵加热系统。相对于前两种烘干模式,热泵烘干节能达40%~50%,且烘干过程不消耗水,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2011年12月21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CN 102286872A揭示了一种典型的热泵洗衣干衣机,其包括滚筒、热泵系统及排水泵等。所述热泵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的热泵系统的组成元件均位于所述热泵洗衣干衣机的底部。由于热泵洗衣干衣机的底部往往具有比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再考虑到传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因此将热泵系统安装于热泵洗衣干衣机的底部是业界惯常设计。但是这种设计具有一些缺点:首先,蒸发器布置在洗衣干衣机底部,而洗衣干衣机主排水泵安装在洗衣干衣机滚筒的最底部,洗衣干衣机主排水泵的位置比蒸发器的位置还高,这样湿空气经过蒸发器之后凝结的冷凝水就会聚集在热泵洗衣干衣机的底部,无法靠重力自动流入主排水泵,因此不得不额外的增加一个排水泵来将冷凝水排出,从而导致成本增加、结构复杂;另外,传统的蒸发器、冷凝器占用空间大,使热泵洗衣干衣机结构相对较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易于排水的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及壳体,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大致水平设置的主体部,该壳体的一端设置引风部,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送风部,通过该引风部与送风部所述壳体可与滚筒相连接而形成空气通道,所述壳体形成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所述冷凝器位于冷凝器容置部,所述蒸发器位于蒸发器容置部;
沿所述壳体的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壳体内相向倾斜,所述壳体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板状延伸且与该壳体两侧固定,或者所述限位板呈悬板状凸伸且固定于该壳体内侧,该限位板包括大致沿其凸伸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接;所述壳体还设置有排水口,沿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所述排水口位于上述相向倾斜设置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该排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蒸发器。
进一步地,沿所述限位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分别位于该限位板相背对的两侧;所述限位板呈悬板状凸伸,该限位板的根部与所述壳体内侧一体连接固定,或所述限位板呈板状延伸,沿所述壳体横向宽度方向,该限位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壳体一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大致为平板状或楔形板状,所述限位板的第一抵接面为平面或与所述蒸发器相对应配合的曲面,所述限位板的第二抵接面为平面或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应配合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为一个,该限位板相背对的两外表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或所述限位板为大致平行的两个,该两个限位板相面对的表面为内表面,相背对的表面为外表面,其中一个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面,另一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转轴中心线所在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在垂直于该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向倾斜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形成上述蒸发器容置部、冷凝器容置部;由于该蒸发器、冷凝器相向倾斜布置,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高端部与第一低端部,所述第一低端部相对靠近所述风机、相对远离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高端部相对靠近所述冷凝器、相对远离所述风机;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二高端部和第二低端部,所述第二低端部相对远离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高端部相对靠近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高端部与所述限位板的第一抵接面抵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二高端部与所述限位板的第二抵接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蒸发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高端部与第一低端部之间,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蒸发器的所述第一低端部相互抵接配合;所述壳体的冷凝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二定位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高端部与第二低端部之间,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第二低端部相互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设置于上述相向倾斜设置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相对低的位置,且所述壳体在第一定位部处还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形成自该第一定位部凹陷且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集流管的扁管以及相邻扁管之间设置的翅片;所述蒸发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满足:30°≤α≤65。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集流管的扁管以及相邻扁管之间设置的翅片;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满足:30°≤β≤65°。
更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满足:41°≤α≤65°,和/或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满足:41°≤β≤65°。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包括进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所述扁管连接在所述进口端集流管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之间,该进口端集流管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进口端集流管分隔为沿该进口端集流管轴向依次排列的至少两个集流管段,每个集流管段连通至少一个扁管。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内,所述引风部与所述主体部相组装固定;或者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和所述引风部相组装连接;所述引风部与所述主体部大致垂直设置,所述引风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引风段、伸缩段和第二引风段,其中,所述第一引风段位于所述风机下方,所述伸缩段可沿该伸缩段轴向和径向伸缩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衣物干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包括衣物干燥装置箱体、烘干系统以及滚筒,所述烘干系统和滚筒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烘干系统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烘干系统;
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引风部与所述滚筒后侧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设置送风部与所述滚筒前侧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安置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与引风部之间的位置,所述引风部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直接组装或者通过风机壳体间接组装连接;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或侧上方,所述风机相对靠近所述箱体的后壁,所述冷凝器相对靠近所述箱体的前壁。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系统的压缩机连接有压缩机固定板,所述压缩机固定板与箱体相对固定,该压缩机固定板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压缩机固定板与箱体相连接的连接面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本发明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相向倾斜,使得烘干系统的结构较为紧凑,同时将排水口设置在蒸发器下方,使蒸发器表面凝结聚集的冷凝水从该排水口排出,该排水口易于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去掉箱体后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洗衣干衣机的烘干系统的立体分解图,未显示节流装置与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
图3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与滚筒的风路循环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的第一壳体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的第二壳体部的侧视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的剖视图及与滚筒的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的仰视图,主要显示出蒸发器、冷凝器与压缩机的管路连接;
图8是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所示烘干系统的第二壳体部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衣物干燥装置中压缩机固定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拆解后的压缩机固定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烘干系统可应用于衣物干燥装置,以图1所示实施例所揭示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衣物干燥装置包括箱体1、烘干系统2和滚筒3,所述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壁101和后壁(未图示)以及连接在前壁101和后壁之间的侧壁102、顶壁;所述滚筒3设置在箱体1内,该滚筒3包括外筒31和内筒(图上未显示),外筒31与所述箱体相组装固定,在滚筒工作时内筒相对于外筒可旋转;所述烘干系统2设置在箱体1内并靠近箱体1的顶壁(未图示),该烘干系统的两端与滚筒3的外筒31相组装连接;所述滚筒3外还组装连接有减震件4,该减震件4弹性支承在箱体1内,提升滚筒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所述箱体的前壁101上组装有开门,该开门与滚筒3前侧的门封相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滚筒内筒,滚筒3的后侧与箱体1的后壁相对设置,滚筒3的出风口设置在滚筒3的后侧上方,即相对靠近顶壁处,滚筒的进风口设置在滚筒3的前侧。滚筒外筒31底部设有主排水口和主排水管6,主排水口处设置主排水泵(未图示)。
参看图2、3,烘干系统2包括壳体21以及热泵结构,该热泵结构指的是利用压缩机在低温环境下吸取热量而向高温环境放出热量的系统装置,所述热泵结构包括压缩机22、蒸发器23、冷凝器24、风机25、节流装置26以及连接管路和管内充注的制冷剂,节流装置26可为毛细管、机械式节流器、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节流电磁阀等类型,其中冷凝器24、蒸发器23相向倾斜设置在壳体21内。
所述壳体21包括大致水平延伸设置的主体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引风部27,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送风部30,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该引风部与所述滚筒后侧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送风部与滚筒前侧的进风口连接,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风道;所述风机25安置于所述壳体21的主体部与引风部27之间的位置,本实施方式所述引风部27与所述壳体21的主体部直接组装,风机25设置于壳体21的横向的主体部内,引风部27连接在风机25的下方,引风部27连接滚筒3后侧上方的出风口,送风部30连接滚筒3前侧的进风口,壳体21通过引风部27、送风部30连接在滚筒3前后两端,从而形成可供空气流200循环流动的风道。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25也可带有风机壳体,风机连同风机壳体与其他部分进行组装,具体地风机25一侧与壳体21的主体部组装连接,风机25的另一侧与引风部27组装连接,所述引风部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可通过风机壳体间接组装连接。所述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风道。与风机25相连的引风部27连接滚筒3的后侧上方的出风口,与冷凝器24连接的送风部30连接滚筒3的前侧的进风口,如此缩短了与滚筒3相连接的通风管路的长度,使通风管路产生的风阻相对较小,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降低成本;同时使干衣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型化。
在烘干系统运行时,热泵运行,压缩机22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22吸入并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24被相对低温的空气冷却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同时空气被加热升温;然后制冷剂经过干燥器、毛细管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进入蒸发器23,在蒸发器23中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同时使空气被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出水分,从而使空气湿度得以降低;从蒸发器23出来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22中被压缩液化,如此循环。
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壳体21、风机25和滚筒3。参照图3,空气风道走向为:风机25将滚筒3后侧空气吸进引风部27,使之进入壳体21,穿过壳体21内设置的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流回到滚筒3内。其工作原理为:壳体21内空间空气经冷凝器24加热升温后变为高热空气,从滚筒3的前侧,即门封处通过送风部30进入,使衣物所含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后变为高热高湿空气;该高热高湿空气从滚筒3的后侧上方经引风部27进入壳体21内,经蒸发器23冷却降为低热空气,同时该高热高湿空气在蒸发器23表面冷凝,凝结为水,该低热空气再经冷凝器24加热升温,空气如此循环完成衣物的烘干要求。
参看图1,壳体21的主体部位于滚筒3的上方或侧上方,风机25相对靠近箱体1的后壁,冷凝器相对靠近箱体1的前壁;壳体21的主体部通过设置滚筒挂钩5相对固定壳体21与滚筒3,具体地,壳体21通过滚筒挂钩5挂接在滚筒3上。壳体21的壳体边缘上留有用于避让滚筒挂钩5的第一凹部213,如图4所示。具体的,壳体2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壳体部211和第二壳体部212,第一壳体部211和第二壳体部212相互配合,且第一壳体部211和第二壳体部212上设有多个相对应的螺纹孔2110、2120,第一壳体部211和第二壳体部212通过插入螺纹孔2110、2120内的螺钉固定。将壳体21设计为分体结构,便于壳体21内的零件的组装及拆卸,易于制造和维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为上壳体,第二壳体部为下壳体,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也可以使壳体左右分开,或以其他方式分开至少两部分进行组装。
参看图2,壳体21的主体部包括风机容置部、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冷凝器24位于冷凝器容置部,蒸发器23位于蒸发器容置部,风机25位于风机容置部内;沿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蒸发器23位于风机25与冷凝器24之间且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在壳体21内相向倾斜。风机25的转轴中心线所在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在垂直于该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相向倾斜布置于壳体21的主体部,由于该蒸发器、冷凝器相向布置,蒸发器23在壳体21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高端部231与第一低端部232,第一低端部232相对靠近风机25、相对远离冷凝器24,第一高端部231相对靠近冷凝器24、相对远离风机25;冷凝器24在壳体21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二高端部241和第二低端部242,第二低端部242相对远离蒸发器23,第二高端部241相对靠近蒸发器23。
所述蒸发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一定位部2122b和第一支撑部2121b;具体的,第一定位部2122b形成或固定在第二壳体部212的内表面上,与蒸发器23的第一低端部232相互抵接配合。更为具体的,第一定位部2122b为与蒸发器第一低端部232相适配的圆弧形结构。具体的,第一支撑部2121b形成或固定在第二壳体部212的内表面上,第一支撑部2121b支撑于蒸发器23的第一高端部231与第一低端部232之间,用于提供蒸发器23的支撑点。更为具体的,第一支撑部2121b为形成在第二壳体部212内表面上的支撑块,蒸发器23放置在支撑块上方,且其第一低端部232落在与其外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部2122b上,使得蒸发器23能够稳定地倾斜设置。所述冷凝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二定位部2122c和第二支撑部2121c;具体的,第二定位部2122c形成或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部212的内表面上,与冷凝器24的第二低端部242相互抵接配合。更为具体的,第二定位部2122c为与冷凝器第二低端部242相适配的圆弧形结构。或者,第二定位部2122c为支撑冷凝器第二低端部242的支撑板结构。或者,第二定位部2122c包括圆弧形结构和支撑板结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定位部2122c包括弧形固定部2122c1和支撑固定部2122c2。若冷凝器24相对较大,则需要多个定位部对其进行固定,例如,第二低端部242通过弧形固定部2122c1和支撑固定部2122c2共同支撑,使冷凝器24稳定地倾斜设置。具体的,第二支撑部2121c形成或固定在第二壳体部212的内表面上,第二支撑部2121c支撑于冷凝器24的第二高端部241与第二低端部242之间,提供冷凝器的支撑点。更为具体的,第二支撑部2121c为形成在第二壳体部212内表面上的支撑块,具体布置时,将冷凝器24放置在支撑块上,且其第二低端部242落在与其外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2122c上,如此确保冷凝器24的稳定倾斜。
另外,所述壳体21在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2111,限位板2111大致呈板状延伸且与壳体21两侧固定、或者呈悬板状凸伸且固定于壳体21内侧,限位板2111包括沿其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面A、第二抵接面B;蒸发器23与第一抵接面A相抵接,冷凝器24与第二抵接面B相抵接。具体的,沿着限位板2111的厚度方向,第一抵接面A、第二抵接面B分别位于限位板2111相对的两侧表面。限位板2111呈悬板状凸伸,限位板2111的根部C与壳体21内侧一体连接固定,或限位板2111呈板状延伸设置,沿壳体21横向宽度方向,限位板2111左右两侧D、E与壳体21一体连接固定。其中,限位板2111可为一个,限位板2111相背对的两外表面分别形成第一抵接面A和第二抵接面B或限位板2111可为大致平行的两个,两个限位板2111相面对的表面为内表面,相背对的表面为外表面,其中一个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面A,另一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接面B。此处沿其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是指与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或成一定夹角,具体的,夹角范围为0-90°之间,包括0°。本文所述大致平行是指两者的夹角范围在±5°之间。应当知道,限位板2111与壳体21可一体设置或可分体设置。更为具体的,限位板2111为平板状、楔形板状或其他板状结构,限位板2111的第一抵接面A为平面或与蒸发器23相对应配合的曲面,限位板2111的第二抵接面B为平面或与冷凝器24相对应配合的曲面。限位板2111的第一抵接面A与蒸发器第一高端部231抵接,限位板2111的第二抵接面B与冷凝器第二高端部241抵接。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在壳体21主体部内相向倾斜,且两者之间通过限位板2111相对固定,使得风机25、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在壳体21主体部内的布局非常紧凑,尤其缩小了壳体主体部横向的尺寸,如此可以有效地缩小装配有该热泵系统的洗衣干衣机的外部尺寸,根据空间尺寸要求改变限位板厚度尺寸,适用性高,限位板2111为板状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另外,如图4、5所示,第一壳体部211和第二壳体部212的壳体边缘上留有用于收纳蒸发器出口233管、冷凝器进口240管的第二凹部214。
所述蒸发器23与冷凝器24为上述相向倾斜设置,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流朝向壳体底侧流动,且壳体底侧为流线型的导风结构,导引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流顺利流向冷凝器24,可提高冷凝器24的换热效率;所述限位板也可防止空气流从所述扁管折弯部所在侧穿过,使得空气流基本全部穿过翅片换热区进行充分换热;同时所述蒸发器23在壳体21内呈上述倾斜设置,空气流中所含水蒸汽遇到蒸发器23表面后凝结并沿着蒸发器23表面顺利流下,使冷凝水不在蒸发器23表面积聚,不影响换热效率。
参看图7、8,本实施例蒸发器23和冷凝器24可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体积相对较小且换热效率能满足需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换热器件。蒸发器23为中间进气的微通道换热器,即蒸发器23包括两个大致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234,分别为进口端集流管2341和出口端集流管2342,所述进口端集流管2341沿制冷剂流向布置有至少两个隔板2313,本实施方式设置两个隔板2313,所述进口端集流管形成四个沿其集流管轴向依次排列的集流管段2343,每个集流管段2343连通一定数量的扁管235,相邻扁管235之间设置有翅片,翅片所在区域形成翅片区,当然也可采用两个以上隔板,合理分配制冷剂,提升换热效率。流入所述进口端集流管2341的制冷剂被隔板2313分隔成多束制冷剂流,每束制冷剂流从与进口端集流管2341连通的扁管进入,汇集到出口端集流管2342并从出口端集流管2342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制冷剂工质相对均匀地进入扁管内,防止换热效率的降低。也可采用轴向进气的微通道换热器,具体是指在进口端集流管内设置有分配管,分配管上设有与扁管连通的若干小孔,制冷剂工质因分配管的设置而实现工质的均匀分配。蒸发器23的扁管235折弯换向而成两层结构,形成与蒸发器23的集流管234相对的折弯部,该两层结构可以增加换热容量。应当知道,蒸发器23的扁管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两层结构,也可根据换热容量需求采用三层、四层以及其他多层。
另外,蒸发器23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满足:30°≤α≤65°,尤以41°≤α≤65°范围为佳,例如α=45°、50°、55°、60°,或者范围内其他任一角度。冷凝器24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满足:28°≤β≤65°,尤以41°≤β≤65°之间为佳,例如β=45°、50°、55°、60°,或者范围内其他任一角度。如果α、β角度过小,会使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而若α、β角度过大,换热器的容量会因受限于滚筒上方狭小的高度空间而降低,且若使换热器具有相对大容量,其必会突破空间的限制,使最终产品不符合尺寸要求。但当角度α、β处于范围:41°≤α≤65°,41°≤β≤65°时,由于角度α、β相对较大,换热器更趋近于竖直,换热效率较高,在空间允许时蒸发器、冷凝器成上述倾斜角度可相对提升换热效率;即使受空间高度限制,可通过增加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的扁管层数,仍使得蒸发器、冷凝器成上述角度以提升换热效率。
所述冷凝器24包括两个大致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244,分别为进气端集流管2441和出气端集流管2442,进气端集流管2441与出气端集流管2442之间通过扁管245连通,相邻的扁管245之间设有翅片,翅片所在区域形成翅片区。冷凝器24的扁管245经两次折弯换向而成三层结构,形成与集流管244相对的两个折弯部2451。这两个折弯部2451分设在第二高端部241处和第二低端部242处。具体的,第二低端部242处的折弯部2451限位在弧形固定部2122c1上,出气端集流管2442定位在支撑板固定部2122c2。虽然本实施例的冷凝器采用三层微通道换热器,扁管为三层,但并不限于此,两层、四层、五层及以上等都是可行的,这是依据产品的换热容量而定。
所述压缩机22的排气口222与冷凝器24的进口240相连,冷凝器24的出口243与蒸发器23的进口230之间通过节流装置26连接,蒸发器23的出口233与压缩机22的进气口221相连。具体地,可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26,在该毛细管前设置有填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27,以助于将进入毛细管之前的制冷剂工质内的杂质除去,以免杂质进入毛细管而将其堵塞。其中,干燥剂的选择是依据制冷剂工质的类型而定。且此处的干燥剂是能够吸附水分及杂质的固体,且其本身不溶于所用的制冷剂工质。
参照图5、6、9,壳体21的主体部设置有排水口2126,排水口2126位于蒸发器23与冷凝器24之间相对低的位置且排水口2126的位置低于蒸发器23。具体的,第二壳体部212上设置有排水部2123,其自第一定位部2122b向低处倾斜延伸而成。排水部2123位于蒸发器23与冷凝器24之间相对低的位置且其上设有冷凝水排水口2126,排水口2126位于排水部2123中间且排水口2126的位置低于蒸发器23。排水部2123是用于汇集第二壳体部212上的流体并自其排水口2126排出,第一定位部2122b处还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部212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流部2124为3个。导流部2124形成自第一定位部2122b向下凹陷朝向排水口2126倾斜的导流通道2125。在第一定位部2122b与排水部2123之间还设有凹部2130,凹部2130是用于容纳蒸发器23的进口230管,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中间进气的蒸发器23,因此倾斜设置的蒸发器23的进口230管相对集流管的位置偏低,故在第二壳体部212上开设凹部2130来收容蒸发器23的进口230管。如此,蒸发器23表面冷凝的凝结水便沿着导流通道2125流入排水部2123中,排水口2126通过排水管与洗衣干衣机100的主排水泵连接,排水口2126中的水依据重力作用流到主排水泵并通过主排水泵排出。由于壳体主体部位于滚筒上方或偏上方所在位置,排水口2126所在位置低于蒸发器23位置,且排水口2126设置在主排水泵的上方,在不需要辅助排水泵的情况下易于排出烘干系统的多余水分,使烘干系统的排水变得方便快捷。
再次参照图2,在空气通道的风路上,在蒸发器23之前设置有风机25,在壳体的风机容置部处设置有风机固定板220,风机固定板220使风机25和壳体(具体为第一壳体部)相对固定,风机25的转轴中心线位于竖直方向,风机25从竖直方向进风,从水平方向出风吹过蒸发器、冷凝器。参看图2,引风部27连接在风机25的下方,引风部2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引风段271、伸缩段272及第二引风段273,伸缩段272位于第一引风段271与第二引风段273之间,第一引风段271与风机25相连,第二引风段273与滚筒3相连。伸缩段272可沿该伸缩段轴线方向和径向伸缩运动。伸缩段272的一端与第一引风段271套接固定,伸缩段272的另一端与第二引风段273套接固定。第二引风段273与伸缩段272通过卡箍或卡环连接。由于壳体是通过引风部27和送风部30与滚筒3连接在一起,故伸缩段的设置就是为了吸收引风部随着滚筒运动而产生的位移而只限于伸缩段本身区域的运动,不会影响壳体的位置设定,从而降低壳体及引风部因滚筒的转动而带来的损耗。生产时,将第一引风段271和第二引风段273设计为刚性结构,而将伸缩段272设计为弹性结构。具体地采用橡胶风管作为伸缩段272,借助橡胶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实现伸缩。
所述壳体靠近滚筒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过滤网274、喷淋装置29,具体地所述过滤网274位于引风部27的管口处,喷淋装置29设置有冲洗该过滤网的喷水部291,所述喷水部位于所述过滤网集聚毛絮的那一侧,所述喷水部291向所述过滤网喷射清洗用水以清洗过滤网上的毛絮,所述喷淋装置29安装在过滤网的上方,且喷淋装置29具有为喷水部291提供清洗用水的通道,所述喷淋装置29还电性连接所述衣物干燥装置的控制器,使得该喷淋装置29实现电子自动控制,可自动地除去过滤网274上积聚的毛絮,无须采用手动操作清洗所述过滤网。
参照图1、图10、11,压缩机22靠近干衣机100的箱体后壁布置,该压缩机22安装在壳体21的外部并通过制冷剂管路与壳体21内的蒸发器23、冷凝器24组装连接。所述压缩机22连接有压缩机固定板28,该压缩机固定板28位于压缩机22与箱体1之间并与箱体1后壁相对固定,压缩机固定板28与箱体1之间相连接固定的连接面结构大致为蜂窝状结构280,该蜂窝状结构更有助于提高压缩机固定板28的强度,防止压缩机22过重而对压缩机固定板28造成破坏;所述压缩机固定板28与箱体1的后壁螺纹连接固定,具体地通过多个紧固螺钉固定在箱体的后壁,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另外,压缩机固定板28连接有压缩机固定架281,压缩机固定架28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压缩机22底座的容置凹部282,且压缩机固定架281与压缩机22通过螺纹件进行固定,将压缩机22稳定安置在箱体后壁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相互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及壳体,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大致水平设置的主体部,该壳体的一端设置引风部,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送风部,所述壳体通过该引风部与送风部可与滚筒相连接而形成空气通道,所述壳体形成冷凝器容置部与蒸发器容置部,所述冷凝器位于冷凝器容置部,所述蒸发器位于蒸发器容置部;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在所述壳体内相向倾斜,所述壳体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板状延伸且与该壳体两侧固定,或者所述限位板呈悬板状凸伸且固定于该壳体内侧,该限位板包括大致沿其凸伸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接;所述壳体还设置有排水口,沿空气通道的延伸布置方向,所述排水口位于上述相向倾斜设置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该排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蒸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限位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分别位于该限位板相背对的两侧;所述限位板呈悬板状凸伸,该限位板的根部与所述壳体内侧一体连接固定,或所述限位板呈板状延伸,沿所述壳体横向宽度方向,该限位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壳体一体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大致为平板状或楔形板状,所述限位板的第一抵接面为平面或与所述蒸发器相对应配合的曲面,所述限位板的第二抵接面为平面或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应配合的曲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一个,该限位板相背对的两外表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或所述限位板为大致平行的两个,该两个限位板相面对的表面为内表面,相背对的表面为外表面,其中一个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面,另一限位板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接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转轴中心线所在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在垂直于该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向倾斜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形成上述蒸发器容置部、冷凝器容置部;由于蒸发器、冷凝器相向倾斜布置,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高端部与第一低端部,所述第一低端部相对靠近所述风机、相对远离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高端部相对靠近所述冷凝器、相对远离所述风机;所述冷凝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二高端部和第二低端部,所述第二低端部相对远离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高端部相对靠近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高端部与所述限位板的第一抵接面抵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二高端部与所述限位板的第二抵接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蒸发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高端部与第一低端部之间,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蒸发器的所述第一低端部相互抵接配合;所述壳体的冷凝器容置部形成有第二定位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高端部与第二低端部之间,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第二低端部相互抵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置于上述相向倾斜设置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相对低的位置,且所述壳体在第一定位部处还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形成自该第一定位部凹陷且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导流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集流管的扁管以及相邻扁管之间设置的翅片;所述蒸发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满足:30°≤α≤6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呈水平放置的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集流管的扁管以及相邻扁管之间设置的翅片;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满足:30°≤β≤6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满足:41°≤α≤65°,和/或所述冷凝器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满足:41°≤β≤65°。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进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所述扁管连接在所述进口端集流管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之间,该进口端集流管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进口端集流管分隔为沿该进口端集流管轴向依次排列的至少两个集流管段,每个集流管段连通至少一个扁管。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内,所述引风部与所述主体部相组装固定;或者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和所述引风部相组装连接;所述引风部与所述主体部大致垂直设置,所述引风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引风段、伸缩段和第二引风段,其中,所述第一引风段位于所述风机下方,所述伸缩段可沿该伸缩段轴向和径向伸缩运动。
13.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包括衣物干燥装置箱体、烘干系统以及滚筒,所述烘干系统和滚筒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烘干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
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引风部与所述滚筒后侧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设置送风部与所述滚筒前侧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安置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与引风部之间的位置,所述引风部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直接组装或者通过风机壳体间接组装连接;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或侧上方,所述风机相对靠近所述箱体的后壁,所述冷凝器相对靠近所述箱体的前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的压缩机连接有压缩机固定板,所述压缩机固定板与箱体相对固定,该压缩机固定板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压缩机固定板与箱体相连接的连接面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CN201510384704.8A 2015-06-30 2015-06-30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Active CN106319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4704.8A CN106319910B (zh) 2015-06-30 2015-06-30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4704.8A CN106319910B (zh) 2015-06-30 2015-06-30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9910A true CN106319910A (zh) 2017-01-11
CN106319910B CN106319910B (zh) 2019-08-20

Family

ID=5772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4704.8A Active CN106319910B (zh) 2015-06-30 2015-06-30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991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7189A (zh) * 2017-10-31 2018-03-0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及洗衣机
CN107964771A (zh) * 2017-12-12 2018-04-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08004736A (zh) * 2017-11-28 2018-05-0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879697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盖板和洗衣机
CN110872782A (zh) * 2018-08-30 2020-03-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烘干机
CN112680930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外桶组件及洗衣干衣机
CN114182502A (zh) * 2021-11-30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及热泵式洗干一体机
CN114481577A (zh) * 2020-10-27 2022-05-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及干衣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775U (zh) * 2012-07-17 2013-01-30 无锡禹兵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镀锌冷凝器
CN203011016U (zh) * 2012-11-20 2013-06-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左端板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03375662U (zh) * 2013-05-29 2014-01-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两不同高度的蒸发器的固定结构和空调器
CN10469519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泵洗衣干衣机、热泵单元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775U (zh) * 2012-07-17 2013-01-30 无锡禹兵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镀锌冷凝器
CN203011016U (zh) * 2012-11-20 2013-06-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左端板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03375662U (zh) * 2013-05-29 2014-01-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两不同高度的蒸发器的固定结构和空调器
CN10469519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泵洗衣干衣机、热泵单元及其应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697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盖板和洗衣机
CN108796975B (zh) * 2017-04-28 2021-03-02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热泵盖板和洗衣机
CN107747189B (zh) * 2017-10-31 2022-08-26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及洗衣机
CN107747189A (zh) * 2017-10-31 2018-03-0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及洗衣机
CN108004736A (zh) * 2017-11-28 2018-05-0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7964771A (zh) * 2017-12-12 2018-04-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07964771B (zh) * 2017-12-12 2023-07-0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0872782A (zh) * 2018-08-30 2020-03-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烘干机
CN110872782B (zh) * 2018-08-30 2023-08-01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烘干机
CN112680930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外桶组件及洗衣干衣机
CN114481577A (zh) * 2020-10-27 2022-05-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及干衣控制方法
CN114481577B (zh) * 2020-10-27 2024-01-23 上海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及干衣控制方法
CN114182502A (zh) * 2021-11-30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及热泵式洗干一体机
CN114182502B (zh) * 2021-11-30 2023-0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及热泵式洗干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9910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9910A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5220425B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103774402B (zh) 洗衣机
CN105371539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6337269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4532524B (zh) 一种深度除湿设备侧向安置热泵干衣柜
CN104727111B (zh) 一种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EP2847374A1 (en) Laundry dryer
CN105734933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205501683U (zh)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EP3249094B1 (en) Clothes dryer
CN108759170A (zh) 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
CN107447471A (zh) 热泵系统的基座和用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热泵系统
CN109668319A (zh) 洗碗机
CN206346058U (zh)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和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06592182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8167952A (zh) 一种利用冷凝水降低环境温升的除湿机
CN217584650U (zh) 除湿机
CN107227598A (zh)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5133269B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20550168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5839370B (zh) 干衣机及干衣机的排水系统
CN205741657U (zh) 干衣机及干衣机的排水系统
CN206266923U (zh) 具有干衣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7758034U (zh) 一种冷凝风道结构及包含其的洗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1

Address after: 312500 Xinchang, Zheji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hree flower intelligent contro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89-3 No. 12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JIA ELECTRO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