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2232B -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2232B
CN106292232B CN201610443460.0A CN201610443460A CN106292232B CN 106292232 B CN106292232 B CN 106292232B CN 201610443460 A CN201610443460 A CN 201610443460A CN 106292232 B CN106292232 B CN 106292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guide surface
guide
paper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34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2232A (zh
Inventor
斋藤圣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246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849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9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 G03G15/16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laying down an electrostatic charge behind the base or the recording member, e.g. by a corona device
    • G03G15/165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transport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transfer area, e.g. gu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了能够以低价的构成来降低引导记录介质时的带电量,并将记录介质朝着定影夹持部导向的导向构件。导向构件(30)具有用于将用纸(P)朝着定影夹持部(N)引导而作为导向面的第一导向面(301),和与第一导向面(301)连续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面(302)。第一导向面(301)和第二导向面(302)的交界部分的交界部(304)具有R0.2~0.3的曲面。导向构件(30)的第一导向面(301)被设置为平行于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的切线(N2)或是定影夹持部的定影夹持部面(N1)。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及包括定影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中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通过形成在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之间的定影夹持部来对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显影剂像的加热及加压而使得该显影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然后,在这样的定影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将记录介质朝着定影夹持部正确引导的导向构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8-64834号公报)中,如图9所示地,是在比通过加热辊100和加压辊101形成的定影夹持部N还要靠用纸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形成有进口导向102。用纸P通过进口导向102来引导,一边与先端抵接部102a抵接一边朝着定影夹持部N搬送,并且以弯曲成S字形状的状态来搬送,并由先端抵接部102a来消除正面和反面的搬送速度差。
然而,当导向构件(进口导向)是金属制的导电性构件时,通过用纸P和导向构件的接触,电荷会从用纸P流入导向构件,从而使得导向构件带电。尤其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地,当与用纸P抵接的进口导向102的部分是先端抵接部102a那样的凸部时,电荷容易滞留在先端抵接部102a里,先端抵接部102a的带电量就容易变大。然后,当用纸P和带电的先端抵接部102a抵接时,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会紊乱并导致异常图像。
相对于此,是通过在进口导向102上粘帖密封构件或进行涂层来提高该表面的电阻,这样虽然能够防止上述问题,但会招致成本增加。
另外,虽然也能够通过树脂等的非导电性材料来构成进口导向102,由于先端抵接部102a和用纸P的表面滑动接触,也会导致先端抵接部102a的带电。
通过在进口导向102中采用包含碳等的树脂构件就能够降低进口导向102的电阻,虽然能够降低带电量,但同样存在着成本增加的问题或难以成型的课题。另外,由于进口导向102是靠近定影夹持部来设置的,在要求有耐热性的同时,还要求用于引导用纸P的平整光滑性,在使用包含碳等的树脂构件的时候,就难以兼顾耐热性和表面的平整光滑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48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定影装置包括了能够以低价的构成来降低引导记录介质时的带电量,并将记录介质朝着定影夹持部导向的导向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定影构件;加压构件,其与所述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和导向构件,其将记录介质朝向所述定影夹持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构件具有与搬送来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抵接并将记录介质朝着规定的方向导向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被设置为平行于所述定影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切线。
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对记录介质进行引导的导向面被设置为平行于定影构件和加压构件的切线。由此,当记录介质从导向面朝着定影夹持部搬送时,导向面相对于被搬送来的记录介质就不会变成凸部,从而能够使得记录介质与导向面进行面接触。因此,与记录介质和导向面的凸部进行点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记录介质引导时的导向面的带电量,从而能够降低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显影剂像在定影时的图像紊乱等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说明以往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向构件的概要图。
图4所示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5所示是用纸搬送时时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6所示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设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7所示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及其周围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8所示是图7的详细图。
图9所示是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的方式。还有,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所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的中央,配置有可以装卸地设置了四个处理单元9Y,9M,9C,9K的图像形成部2。各处理单元9Y,9M,9C,9K除了收容有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是相同的。
具体来说就是,作为处理单元9包括有在表面上可以载置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的鼓状转动体的感光体鼓10,和使得感光体鼓10的表面均匀带电的充电辊11,以及具有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鼓10表面的显影辊13的显影装置12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可以装卸地设置了充填有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各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罐26Y、C、M、K。然后,通过设置在从该调色剂罐26Y、C、M、K开始至各显影装置12之间的补给路径,来对各色的显影装置12进行各色的调色剂补给。
在处理单元9的下方配置有曝光部3。曝光部3是根据图像数据来发射激光的构成。
在图像形成部2的上方配置有转印部4。转印部4包括有环状的中间转印带16、相对于各处理单元9的感光体鼓10来夹着中间转印带16被配置在相对位置里的一次转印辊17、作为转印构件的二次转印辊18、作为对向构件的二次转印支撑辊14、清洁支撑辊15、张紧辊27以及带清洁装置28。
中间转印带16是环状的带,通过二次转印支撑辊14、清洁支撑辊15及张紧辊27来被张紧架设。这里,是通过二次转印支撑辊14的转动驱动,来使得中间转印带16在图的箭头A所示方向上作环绕移动(转动)的。
四个一次转印辊17分别与各感光体10一起将中间转印带16夹入其间后来形成一次转印夹持。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17中连接有电源,并在各一次转印辊17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及/或交流电压(AC)。
二次转印辊18和二次转印支撑辊14一起将中间转印带16夹入其间后来形成作为转印夹持部的二次转印夹持M。另外,与一次转印辊17同样地,二次转印辊18也连接有电源,并在二次转印辊36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及/或交流电压(AC)。
带清洁装置28包括有与被配设为与中间转印带16抵接的清洁刷和清洁刮板。通过该带清洁装置28回收的废调色剂借助于废调色剂移送管被收容到废调色剂收容器里。
供纸部5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包括有收容了作为记录介质的用纸P的供纸卡盒19,和从供纸卡盒19来搬出用纸P的供纸辊20等。
搬送路径6是对从供纸部5搬出的用纸P进行搬送的搬送路径,除了一对对位辊21以外,在至后记的排纸部8为止的搬送路径6的途中,适当配置有搬送辊对。
定影装置7包括有作为通过加热源被加热的定影构件的定影辊22和作为可以对定影辊22加压的加压辊23等。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一起在其间形成定影夹持部N。
排纸部8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搬送路径6的最下游。在该排纸部8中配设了用于将用纸P排出到外部去的一对排纸辊24和用于堆放排出后的用纸P的排纸盘25。
图像形成部2和曝光部3及转印部4等是用于在用纸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
接着,参照图1来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图像形成动作开始时,会在各处理单元9Y,9M,9C,9K的感光体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各感光体鼓10上通过曝光部3来曝光的图像数据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青色、品红色及黑色的数据后的单色的图像数据。在各感光体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积蓄在各显影装置12中的调色剂,通过鼓状的显影辊13来供给到感光体鼓10上,静电潜像就作为显像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像)来被可视像化了。
在转印部4中,通过二次转印支撑辊14的转动驱动,中间转印带16就在图中箭头A方向上被移动驱动了。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17中施加有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经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控制了的电压。由此,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形成转印电场,并且,形成在各感光体鼓10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
另一方面,当图像形成动作开始时,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通过供纸部5的供纸辊20的回转驱动,收容在供纸卡盒19里的用纸P就被送出到搬送路径6中了。被送出到搬送路径6中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对21来被计算时机后,被送到二次转印辊18和二次转印支撑辊14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中。这时,施加有与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并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通过形成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一揽子转印到用纸P上了。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朝向定影装置7被搬送,并通过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的加热及加压,来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用纸P上。然后,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从定影辊22分离,并通过搬送辊来搬送后,在排纸部8中通过排纸辊24来朝向排纸盘25被排出。
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是使用四个处理单元9Y,9M,9C,9K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两个或三个的处理单元9后来形成双色或三色的图像。
在搬送路径6的路径上比定影装置7更靠用纸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以下也将用纸P的搬送方向简称为搬送方向)中,设置了用于将搬送来的用纸P朝着定影装置7的定影夹持部N引导的导向构件。
图2所示是以往的导向构件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地,在定影夹持部N的搬送方向上游侧设置有通过树脂材料来形成的导向构件40。导向构件40通过其角部401相对于搬送来的用纸P为点接触,并将用纸P朝着定影夹持部N引导。
但是,在上述的构成中,电荷容易停留在角部401的位置,并且由于角部401和用纸P的表面的滑动接触,就存在着角部401因为带电而成为用纸P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紊乱的原因的问题。
导向构件以中等电阻的电阻值(108Ω~1012Ω)为好。这是因为,假如采用导电性材质的导向构件时,用纸P所保持的电荷或由转印机构来施加到用纸P里的电荷会通过与导向构件的接触流入到导向构件中,从而导致用纸上上的调色剂像的紊乱,并引起转印机构中的转印工序的问题。对此,通过在导向构件的表面进行中等电阻的涂层或给予粘帖构件虽然能够防止这种问题,但是却会导致成本增加。
另外,如图2所示导向构件40那样,在采用非导电性材质的导向构件时,导向构件会因为导向构件和用纸P的滑动接触而带电,从而会产生用纸上的调色剂像的紊乱的问题。相对于此,通过在材质中含有碳等来降低电阻,虽然能够消除这样的问题,但是却会导致成本增加或成型性能降低。
作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的构成,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地,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30是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定影辊22侧进行倒角(图中虚线部)。导向构件30具有用于将用纸P朝着定影夹持部N引导而作为导向面的第一导向面301,和与第一导向面301连续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面302。第一导向面301和第二导向面302的交界部分的交界部304具有R0.2~0.3的曲面。通过将交界部304形成为曲面,就能够降低交界部304处和用纸P的摩擦。第一导向面301具有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303。
接着,通过图4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30和各构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面301被设置为平行于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的切线N2(或是定影夹持部的定影夹持部面N1)。由此,如图5所示地,当用纸P从第一导向面301朝着定影夹持部N搬送时,第一导向面301相对于搬送来的用纸P不会变成凸部,就能够在与用纸P进行面接触的同时朝着定影夹持部N来引导用纸P了。
第一导向面301是被设置在导向构件30的搬送方向最为下游侧的第一导向面。另外,如图4所示地,在第一导向面301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303和定影夹持部N的进口部之间设置有7mm~10mm的间隔。
如图4所示地,第二导向面302是从搬送方向上游侧朝着下游侧来从加压辊23向定影辊22侧倾斜的倾斜面。由于第二导向面302具有这样的倾斜,所以就能够通过第二导向面302来将用纸P朝着箭头C的方向导向,并朝着定影辊22一侧引导。由于第二导向面302的主要功能是对用纸P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先端部进行导向,所以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平整光滑的表面为好。
另外,第一导向面301(尤其是第一导向面301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303)的整个面比起切线N2来是设置在定影辊22一侧的。
由此,当用纸P从第一导向面301朝着定影夹持部N被引导时,就容易沿着定影辊22的表面来搬送了。由于定影辊22的刚性被设置为高于加压辊23,通过将用纸P沿着定影辊22的表面,就能够使得用纸P的搬送姿势稳定,并高精度地将用纸P朝着定影夹持部N搬送。
通过将第一导向面301设置在定影辊22的一侧,除了获得上述效果以外,第一导向面301和用纸P之间发生的摩擦力增大,并使得第一导向面301的带电量变大。也就是说,与第一导向面301被配置在切线N2上或更靠加压辊23一侧的情况相比,由于用纸P在第一导向面301和定影夹持部N的定影辊22一侧的面之间被夹入,在用纸P和第一导向面301之间发生的摩擦力就变大。
但是,即使是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30中,由于第一导向面301被设置为平行于切线N2,所以就获得了减少前述第一导向面301的带电量的效果。因此,通过将第一导向面301设置在定影辊22的一侧,即使用纸P和第一导向面301之间发生的摩擦力增大,第一导向面301的带电量也不会过大,从而难以对用纸P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产生不良影响。
导向构件30由于被设置在定影夹持部N的进口部分容易变成高温,所以就需要其有耐热性。另外,在卡纸处理等时,由于用户有碰触到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将其表面温度抑制在80度以下。然后,在对用纸P进行导向时,为了不增大摩擦阻抗,同时还要求凹凸较少的平整光滑的表面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构件30中,采用的是耐热性的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的稳定性,并且表面能够平整光滑的LCP(液晶聚合物)。为了保持耐热性和强度,也可以在树脂材料里混合强化填充材来形成。只是,该混合物有时会析出到导向构件30的表面而妨碍表面的平整光滑性,所以在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采用。另外,从成型性的观点出发,也将碳等的配合量抑制为较低。
第一导向面301的表面粗糙度如果太小,第一导向面301和用纸P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而导致导向构件30的带电量增加,反过来,如果表面粗糙度太大,表面的凹凸就会妨碍对用纸P的导向。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向面301能够重视带电的防止来决定其表面粗糙度,并将第一导向面301的表面粗糙度设定为50μm~150μm。
上述第一导向面301的表面粗糙度就可以通过在其表面进行表面皱纹加工来设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得上述的表面粗糙度。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适用于如图6所示的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首先,对于图6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说明其与图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不同点。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有供纸部5、图像形成部2、定影装置7及排纸部8等。
图像形成部2配置有曝光装置、显影装置、清扫构件等。在图像形成部2中,积蓄在显影装置里的调色剂通过供给到作为对向构件的感光体鼓10上,来使得静电潜像作为显像的调色剂图像来被可视像化。
另一方面,从供纸部5供纸来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21来对准时机,并被送入到感光体鼓10和作为转印构件的转印辊34的夹持部里。然后,在夹持部中,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用纸P上。
转印有图像的用纸P由搬送路径搬送后朝着定影装置7送去,并在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的夹持部处被加热及加压来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用纸P上。
定影有图像的用纸P通过分离构件35来从定影辊22分离并进一步朝着下游侧被搬送。
然后,在排纸部8中,通过排纸辊24来朝着排纸盘25排出。
如图7及图8(是图7的详细图,用于更为详细地表示各构件的位置关系等)所示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导向构件30的第一导向面301被设置为平行于定影辊22和感光体鼓10的共同切线D(在图示例中,切线D的一部分是和第一导向面301一致的)。由于定影辊22和感光体鼓10的切线D近似于将用纸P从转印夹持部M朝着定影夹持部N搬送的搬送路径6(参照图1),通过将第一导向面301设置为平行于切线D,相对于搬送来的用纸P来说第一导向面301就是大致平行的,第一导向面301就和用纸P面接触了。由此,在用纸P的导向时,电荷就难以停留在第一导向面301中,从而就能够降低导向构件30扰乱用纸P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而产生图像尘粒等的对调色剂图像的不良影响。
在定影夹持部N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与导向构件30相向而对地设置有对向导向构件33。对向导向构件33从搬送方向上游侧朝着下游侧被设置为是朝向定影夹持部N(或切线D)一侧倾斜的。由此,搬送用纸P的搬送路径的宽度就朝着定影夹持部N变窄,用纸P就被正确地朝着搬送方向引导了。
在将导向构件30作为第一导向构件时,在第一导向构件30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用于引导用纸P的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被设置在比切线D更靠加压辊23的一侧(夹着切线D与设置有第一导向面301的一侧的相反侧)。在切线D和第一导向构件30、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以及转印辊34之间设置有用纸P可以通过的规定范围的空间B。
定影辊22及加压辊23的转动速度被设定为比转印辊34及感光体鼓10的转动速度要慢。通过使得定影夹持部N中的线速度比转印夹持部M中的线速度来得慢,就可以防止用纸P被拉向定影装置7一侧了。这时,由于两者的线速度差会在用纸P里产生松弛,而在空间B的范围使得用纸P松弛时,就能够吸收该松弛。
假如将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设置在切线D上或比其更靠定影辊22的一侧,在将用纸P从转印夹持部M朝向定影夹持部N搬送时,用纸P就会以较大的摩擦力来和第二导向构件31或第三导向构件32滑动接触了。由此,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会带电并导致前述的图像尘粒等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导向构件30、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设置在比切线D更靠加压辊23的一侧,就能够在空间B的位置使得用纸P在加压辊23的一侧松弛,因而就能够防止用纸P和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较强的滑动接触并发生较大的摩擦力。还有,第二导向构件31及第三导向构件32也可以是一个构件,并且也可以在该位置里设置三个以上的导向构件。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还能够将第一导向面301设置在比切线D更靠定影辊22的一侧。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虽然是对直接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毋庸赘言,对于图1那样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说,本发明同样也能够适用。另外,反过来当然也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适用到图6所示的直接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里。

Claims (9)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构件;
加压构件,其与所述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和
导向构件,其将记录介质朝向所述定影夹持部进行导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具有与搬送来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抵接并将记录介质朝着规定的方向导向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被设置为平行于所述定影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切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面的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被设置在比所述定影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切线更靠所述定影构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面被设置在比所述定影构件和所述加压构件的切线更靠所述定影构件的一侧。
4.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构件;
加压构件,其与所述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和
导向构件,其将记录介质朝向所述定影夹持部进行导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具有与搬送来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抵接并将记录介质朝着规定的方向导向的导向面,
所述导向面被设置在比所述定影构件更靠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并被设置为平行于与用于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构件相向而对并与所述转印构件一起在其间形成转印夹持部的对向构件和所述定影构件的共同切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导向面为第一导向面时,所述导向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导向面更靠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导向面,并且,所述第二导向面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开始到下游侧,具有从所述加压构件一侧向所述定影构件一侧的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的表面粗糙度为50μm至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面进行表面皱纹加工。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610443460.0A 2015-06-25 2016-06-20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292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7798 2015-06-25
JP2015127798 2015-06-25
JP2016024644A JP6784931B2 (ja) 2015-06-25 2016-02-12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4644 2016-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232A CN106292232A (zh) 2017-01-04
CN106292232B true CN106292232B (zh) 2020-03-27

Family

ID=5760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3460.0A Active CN106292232B (zh) 2015-06-25 2016-06-20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1691B2 (zh)
CN (1) CN106292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9164B2 (ja) 2017-03-17 2021-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80340A (ja) * 2017-04-14 2018-11-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22861B (zh) * 2018-01-05 2020-07-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JP2023008286A (ja) 2021-07-05 2023-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329A (ja) * 2004-11-02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804731A (zh) * 2005-01-13 2006-07-1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打印介质输送导向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6993A (ja) * 1993-02-26 1994-09-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2647B2 (ja) 2001-03-16 2008-1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熱定着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US6741832B2 (en) 2001-03-16 2004-05-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33326A (ja) 2004-11-02 2006-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85076A (ja) 2005-04-04 2006-10-1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4834A (ja) 2006-09-05 2008-03-21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画像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78702B2 (ja) * 2007-06-26 2010-06-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8711A (ja) 2008-05-30 2009-12-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9318A (ja) 2008-08-07 2010-02-18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2082737B1 (ko) * 2013-02-15 2020-02-28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정착장치와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6107587B2 (ja) * 2013-10-04 2017-04-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2015087520A (ja) 2013-10-30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329A (ja) * 2004-11-02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804731A (zh) * 2005-01-13 2006-07-1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打印介质输送导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232A (zh) 2017-01-04
US10101691B2 (en) 2018-10-16
US20160378032A1 (en) 2016-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347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92232B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US84376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214406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41347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379395A1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8072506A (ja) 定着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82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778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5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94444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9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4931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71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89951B2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28420B2 (en)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070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2次転写離間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US10942467B1 (en) Charging device, image carry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4089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9330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690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0905A (ja) 転写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5983A (ja) 搬送ガイド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280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573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