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5253B -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5253B
CN106285253B CN201611016792.7A CN201611016792A CN106285253B CN 106285253 B CN106285253 B CN 106285253B CN 201611016792 A CN201611016792 A CN 201611016792A CN 106285253 B CN106285253 B CN 106285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uffer stopper
dashpot
internal
gradu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67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5253A (zh
Inventor
王伟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67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5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5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5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5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2Inner do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6Noise prevention; Anti-rattling means
    • E05B77/38Cushion elements, elastic guiding elements or holding elements, e.g. for cushioning or damping the impact of the bolt against the striker during closing of the wing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内把手手柄,内把手壳体通过转轴与内把手手柄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设置在内把手壳体与内把手手柄之间。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由于设置有渐接触式缓冲块,使得内把手手柄在回弹时,缓冲作用能够更早进行,作用时间延长,对整个内把手结构产生的振动较小,因而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车门内把手的汽车,所述汽车在内把手操作时,能够产生手感厚实,声响收敛而厚重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门把手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的设计愈发注重人的感受,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使用体验,车门内把手设计的舒适感也成为了内把手保证其使用性能基础之上的重要指标。
车门内把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零部件,内把手的操作手感严重影响对于车辆整体的主观评价,操作的舒适性可以带给客户良好的体验;车门内把手的回弹效果和回弹声音直接给予客户精致的感觉和档次的提升,因此车门内把手的操作手感和回弹声音是体现一辆精品车的重要组成。
现代汽车为提升内把手操作手感和回弹声音,会在内把手手柄和内把手壳体之间增加的缓冲垫,用于吸收内把手回弹的振动及噪音,这种结构,在内把手的操作使用时,内把手手柄与缓冲垫的接触方式是较短时间的正面碰撞,产生了较大的瞬时冲量,使得整个内把手机构振动较大,回弹声音及缓冲垫接触声音略散,致使整个内把手的操作手感较轻,声响略散而不厚重,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改善门内把手的回弹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把手;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新型门内把手的汽车。
发明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壳体1与内把手手柄2之间,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逐渐接触与其相对的结构以使缓冲作用逐渐增大,即当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壳体1上时,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逐渐接触内把手手柄2,拉长缓冲作用时间;当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手柄2上时,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逐渐接触内把手壳体1,拉长缓冲作用时间,使之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使得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能够形成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内把手手柄2上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槽底连通,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的外表面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缓冲槽4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缓冲槽4的槽口,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顶面52小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底面54。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第二槽侧面4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3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缓冲槽4为楔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楔形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内把手中,所述缓冲槽4为锥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锥形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车门内把手。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由于渐进式缓冲块5安装在所述内把手壳体1上,当用户操作内把手,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渐接触式缓冲块5能够更早的接触内把手手柄2,随着缓冲的持续,接触面逐渐增大,缓冲作用随之逐渐增强直到缓冲完成;在内把手手柄2上设置能够与渐接触式缓冲块5形成配合的缓冲槽4,使得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有更多的接触面,缓冲效果进一步加强;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在内把手手柄2操作完回弹时,缓冲持续时间长,产生的冲量较小,使得整个车内把结构振动较小,声响收敛而厚重,从而使用户在操作车内把时,产生厚实而精致的体验。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由于安装有上述车门内把手,因此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结束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结束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结束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一)车门内把手实施例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1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壳体1与内把手手柄2之间,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逐渐接触与其相对的结构以使缓冲作用逐渐增大,即当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壳体1上时,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逐渐接触内把手手柄2,拉长缓冲作用时间;当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手柄2上时,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逐渐接触内把手壳体1,拉长缓冲作用时间,使之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2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使得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能够形成配合。
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在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与设置在内把手手柄2上的缓冲槽(4)的接触面积随着回弹的进行逐渐增大,使得缓冲作用逐渐增大,因而在整个回弹过程中,车门内把手振动较小,产生厚重而收敛的声响,进而使得车内把的使用体验得意提升。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具体是所述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第二槽侧面4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3方向弯曲,并且所述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缓冲槽4的槽口。
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具体是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方向弯曲;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顶面52小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底面54。
所述内把手手柄2上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槽底面42连通,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的外表面连通。
在内把手手柄2操作完之后回弹时,内把手手柄2绕转轴3转动并与内把手手柄1接近,在这个过程中,固定连接在内把手手柄2上的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与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由于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槽口,随着回弹的进行,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强;同样,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二侧面53与缓冲槽4的第二槽侧面43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同样,随着回弹的进行,第二侧面53与第二槽侧面43之间的摩擦力也进一步增加,并且封锁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顶面52与缓冲槽4的槽底面42之间的气体通过通气孔6排出,直到回弹结束,整个回弹过程,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逐渐接触,使整个车内把的振动较小,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与内把手手柄2的运动轨迹向符合,使得回弹过程更加流畅。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4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具体是所述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第二槽侧面4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3方向弯曲,并且所述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缓冲槽4的槽口。
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状,具体是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方向弯曲;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顶面52小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底面54。
在内把手手柄2操作完之后回弹时,内把手手柄2绕转轴3转动并与内把手手柄1接近,在这个过程中,固定连接在内把手手柄2上的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与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由于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槽口,随着回弹的进行,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强;同样,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二侧面53与缓冲槽4的第二槽侧面43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同样,随着回弹的进行,第二侧面53与第二槽侧面43之间的摩擦力也进一步增加,直到回弹结束,整个回弹过程,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逐渐接触,使整个车内把的振动较小,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呈向转轴3方向弯曲,与内把手手柄2的运动轨迹向符合,使得回弹过程更加流畅;并且封锁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顶面52与缓冲槽4的槽底面42之间的气体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为非过盈配合,气体也能够从接触面之间的缝隙中排出,因此在产生厚重而收敛的声响时结构更加简单。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5
如图3、图4所示,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为楔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楔形块。
所述内把手手柄2上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槽底面连通,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的外表面连通。
内把手手柄2在操作完成后回弹时,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为楔形结构,在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的侧面作为接触面逐渐增大因而摩擦力也随之增加,缓冲效果随之加强,缓冲作用随之逐渐增强直到缓冲完成,整个缓冲过程持续时间加长,使得整个车内把结构振动较小,并且封锁在缓冲槽4与渐接触式缓冲块5之间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6排出到大气,本实施使得回弹更加流畅的同时也能产生收敛而又厚重的声响。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6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为楔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楔形块。
内把手手柄2在操作完成后回弹时,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为楔形结构,在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的侧面作为接触面逐渐增大,因而摩擦力也随之增加,缓冲效果随之加强直到缓冲完成,整个缓冲过程持续时间加长,使得整个车内把结构振动较小,封锁在缓冲槽4与渐接触式缓冲块5之间的气体,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之间是非过盈配合,气体也能够慢慢从两构件的接触面之间的缝隙排出,本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使内把手手柄2回弹时产生收敛而又厚重的声响。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7
如图5、图6所示,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为锥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锥形块。
所述内把手手柄2上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槽底连通,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的外表面连通。
内把手手柄2在操作完成后回弹时,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为锥形结构,其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大于缓冲槽4的空腔,在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的接触面较大,因而摩擦力也随之增加,并且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是锥形结构,在缓冲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量,进而使得车内把整体结构的振动较小,并且封锁在缓冲槽4与渐接触式缓冲块5之间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6排出到大气,本实施使得回弹更加流畅的同时也能产生收敛而又厚重的声响。
车门内把手实施例8
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内把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缓冲槽4为锥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锥形块。
内把手手柄2在操作完成后回弹时,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均为锥形结构,其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大于缓冲槽4的空腔,在回弹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与缓冲槽4的接触面较大,因而摩擦力也随之增加,并且由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是锥形结构,在缓冲过程中,渐接触式缓冲块5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量,进而使得车内把整体结构的振动较小,并且封锁在缓冲槽4与渐接触式缓冲块5之间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6排出到大气,本实施结构简单的同时也能产生收敛而又厚重的声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由于设置有渐接触式缓冲块5,并且渐接触式缓冲块5有多种形状的设置方式,并且还可以在内把手手柄1上开设与其向配合的缓冲槽,因此可根据车门内把手的具体结构灵活采用上述任何一种实施方式或等同的其他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在内把手手柄2操作完成回弹时,缓冲作用能够更早进行,且作用时间延长,对整个内把手结构产生的振动较小,因而产生收敛而厚重的声响,使用户体验得意提升。
(二)汽车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安装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中所述车门内把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所述车门内把手能够使内把手手柄操作完回弹时,产生厚重而收敛的声响,因此安装有所述车门内把手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壳体(1),内把手手柄(2),内把手壳体(1)通过转轴(3)与内把手手柄(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渐接触式缓冲块(5),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设置在内把手壳体(1)与内把手手柄(2)之间;所述内把手手柄(2)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设置在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正对位置;
所述内把手手柄(2)上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槽底连通,另一端与内把手手柄(2)的外表面连通;
所述缓冲槽(4)呈向转轴(3)方向的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呈向转轴(3)方向的弯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的槽底面(42)小于缓冲槽(4)的槽口,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顶面(52)小于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底面(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的第一槽侧面(41)、第二槽侧面(4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3)方向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的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3)均呈圆柱曲面向转轴方向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为楔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楔形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为锥形槽,所述渐接触式缓冲块(5)为锥形块。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把手。
CN201611016792.7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Active CN106285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792.7A CN106285253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792.7A CN106285253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5253A CN106285253A (zh) 2017-01-04
CN106285253B true CN106285253B (zh) 2018-09-14

Family

ID=5772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6792.7A Active CN106285253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5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6820B (zh) * 2017-12-18 2023-02-17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内拉手结构
JP7330140B2 (ja) * 2020-06-23 2023-08-21 ミネベアアクセス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12664073A (zh) * 2020-12-24 2021-04-1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应急内开拉手开关面板总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40679Y1 (ko) * 1996-12-12 1999-04-01 대우자동차 주식회사 소음 방지 구조의 도어 핸들
KR0140298Y1 (ko) * 1996-06-20 1999-04-01 양재신 차량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의 충격 흡수구
CN101554864A (zh) * 2008-04-08 2009-10-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吸收侧碰能量用的树脂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CN104265096A (zh) * 2014-09-18 2015-01-07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车门内开把手降噪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7180B1 (ko) * 2006-07-06 2007-06-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도어 인사이드핸들 작동소음 방지구조
KR100978744B1 (ko) * 2008-09-29 2010-08-31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 인사이드핸들 어셈블리의 작동소음 방지구조
JP5752913B2 (ja) * 2010-10-15 2015-07-2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40298Y1 (ko) * 1996-06-20 1999-04-01 양재신 차량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의 충격 흡수구
KR0140679Y1 (ko) * 1996-12-12 1999-04-01 대우자동차 주식회사 소음 방지 구조의 도어 핸들
CN101554864A (zh) * 2008-04-08 2009-10-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吸收侧碰能量用的树脂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CN104265096A (zh) * 2014-09-18 2015-01-07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车门内开把手降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5253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5253B (zh) 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及汽车
JP5000235B2 (ja) シリンダ装置
CN102442226A (zh) 座椅锁闩结构
JP2008202722A (ja) ストッパ構造及び車両用防振構造
CN101812941A (zh) 一种静音汽车门锁
CN102089487A (zh) 用于车辆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手柄
CN104154118A (zh) 内饰防异响滑轨机构
CN102587746A (zh) 汽车门锁
JP4522977B2 (ja) イン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2008063850A (ja) ロック機構
EP1508506A3 (en) Automotive floor panel structure
CN109914941A (zh) 一种汽车门锁
CN201679327U (zh) 一种静音汽车门锁
KR20150054358A (ko) 자동차용 바디 웨더스트립
CN101054071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可动态解离的扶手
JP2019038369A (ja) リッドの付勢構造
CN108086820B (zh) 车门内拉手结构
JP2014234014A (ja) 車両用パネル構造
JPH04362415A (ja) 自動車用ドア
KR101776830B1 (ko) 스토퍼러버의 마모 및 크랙을 방지하기 위한 차량용 엔진마운트
CN204186181U (zh) 一种汽车储物箱上锁具的开启结构
CN203669559U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锁机构
CN112524203A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预减振装置
CN209492607U (zh)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JP2014148304A (ja) シャッタ式物入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