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6575A -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6575A
CN106266575A CN201610868580.5A CN201610868580A CN106266575A CN 106266575 A CN106266575 A CN 106266575A CN 201610868580 A CN201610868580 A CN 201610868580A CN 106266575 A CN106266575 A CN 10626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
liquid phase
time
pl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85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鸿飞
戴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Le Zhizh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Le Zhizh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Le Zhizh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Le Zhizh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685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66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6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6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9Polygonatum (Solomon's 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8Zingiber, e.g. garden ging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3Liquid-solid separation, e.g. centrifugation, sedimentation or crystalliz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新鲜植物粉碎,酶解破壁;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浓缩:将第一次冷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膜浓缩,将第二次热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负压蒸发浓缩。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相比较传统方法的提取率有较大的提高,本发明中的有效成分皂甙或黄精成分的提取率能够达到5~10%,然而传统方法的提取率大概只有2~4%。而且,本发明采用冷水和热水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提取率的情况下,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加入。

Description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具体涉及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说的植物主要是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即鲜滇黄精或鲜姜,滇黄精是黄精的一种,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还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生姜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淀粉和纤维,用于风寒感冒,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姜油酮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将鲜滇黄精和鲜姜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能够有效提高鲜滇黄精或鲜姜中有益物质的利用率,将其制成药丸或保健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传统的提取方法提取率较低,而且有益的活性成分容易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解决传统方法提取率低,活性成分容易遭受破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植物粉碎,酶解破壁;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
浓缩:将第一次冷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膜浓缩,将第二次热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负压蒸发浓缩。
作为优选,新鲜植物为鲜滇黄精或鲜姜。
作为优选,预处理步骤是将鲜滇黄精或鲜姜粉碎至20~3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10~20。
作为优选,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45~0.55mol/L。
作为优选,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0~3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0~2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5~8h,循环次数为2~8次。第一次冷水提取,可以提取出植物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易溶于冷水的多糖、氨基酸等物质;20~30℃的冷水温度在保证有益物质的提取率的条件下,避免了温度过高而导致提取出的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固液混合物A语冷水的质量比为1:10~20时提取率最高,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3~5h,循环4次最佳。
作为优选,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60~8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0~18,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1~4h,循环次数为2~4次。通过冷水提取出挥发性物质、多糖和氨基酸等物质之后,再通过加入60~80℃的热水提取鲜滇黄精或鲜姜中的皂甙和黄精成分,60~80℃的热水有利于提高皂甙和黄精成分的提取率,同时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在这个步骤中能够采用60~80℃的热水也是由于在第一次的冷水提取步骤中将容易挥发的挥发性物质提取出来,而不会在第二次热水提取步骤中造成挥发性物质的浪费。
作为优选,浓缩步骤是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进行负压蒸发浓缩。
作为优选,提取有效成分步骤还包括第三次醇提取,具体的方法是:将固相部分C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在60℃~80℃下进行醇提后,将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D和固相部分D,固相部分C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第三次醇提取可以进一步提取鲜滇黄精或鲜姜中的皂甙或黄精成分,在60℃~80℃下提取率最高。
作为优选,浓缩步骤是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并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在第二次热水提取得到液相部分C和第三次醇提取得到的液相部分D的主要成分是皂甙或黄精成分,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可以使皂甙或黄精成分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采用负压蒸发浓缩技术可以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3MPa~0.1 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0~20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次冷水提取,可以提取出植物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易溶于冷水的多糖、氨基酸等物质;对于冷水提取物采用膜浓缩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挥发性物质(香气类物质);
2、第二次高温提取,可以提取出植物中的皂甙或黄精成分;
3、第三次醇提,可以进一步提出植物中的皂甙或黄精成分;对于热水提取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技术进行浓缩,可以降低成本。
总之,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相比较传统方法的提取率有较大的提高,本发明中的有效成分皂甙或黄精成分的提取率能够达到5~10%,然而传统方法的提取率大概只有2~4%。而且,本发明采用冷水和热水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提取率的情况下,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加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2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15。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4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3h,循环次数为4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6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1h,循环次数为2次。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3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0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6.2%,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2%。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2.2%。
实施例2: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3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20。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5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3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2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5h,循环次数为2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8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8,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1h,循环次数为2次。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1 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20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6.3%,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2%。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2.3%。
实施例3: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25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10。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5℃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5,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8h,循环次数为2~8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7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5,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4h,循环次数为4次。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8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5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6.5%,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1%。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2.5%。
实施例4: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2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15。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4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第二次热水提取和第三次醇提。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5h,循环次数为6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65℃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3,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2h,循环次数为2~4次;第三次醇提取的具体的方法是:将固相部分C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在65℃下进行醇提后,将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D和固相部分D,固相部分C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4,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0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7.8%,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4%。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3.8%。
实施例5: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3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 20。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第二次热水提取和第三次醇提。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5℃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6,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3h,循环次数为5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60~8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4,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3h,循环次数为3次;第三次醇提取的具体的方法是:将固相部分C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在75℃下进行醇提后,将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D和固相部分D,固相部分C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5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20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8.2%,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2%。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4.2%。
实施例6:
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的滇黄精或新鲜的姜粉碎至25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本步骤中加入的酶解液与鲜滇黄精或鲜姜的质量比为1:10。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45mol/L。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第二次热水提取和第三次醇提。其中,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3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4,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6h,循环次数为7次;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75℃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5,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5h,循环次数为2~4次;第三次醇提取的具体的方法是:将固相部分C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在75℃下进行醇提后,将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D和固相部分D,固相部分C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浓缩: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7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5倍。
本实施例中,皂甙和黄精的提取率为8.7%,香气类物质、以及多糖、氨基酸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3%。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效成分黄精的提取率能够提高至少4.7%。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新鲜植物粉碎,酶解破壁;
提取有效成分: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第一次冷水提取和第二次热水提取;
浓缩:将第一次冷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膜浓缩,将第二次热水提取的液相物质进行负压蒸发浓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植物为鲜滇黄精或鲜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是将新滇黄精或新姜粉碎至20~30目,然后加入酶解液进行酶解破壁,得到固液混合物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是将体积浓度为1%的纤维素酶、体积浓度为1%的半纤维素酶和体积浓度为0.3%的果胶酶加入甘露醇溶液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0.45~0.5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冷水提取是:将固液混合物A加入到20~30℃的冷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B和固相部分B,所述固液混合物A与冷水的质量比为1:10~20,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5~8h,循环次数为2~8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热水提取是:将固相部分B加入到60~80℃的热水混合后进行循环提取,循环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C和固相部分C,所述固相部分B与热水的质量比为1:10~18,循环提取的总时间为0.1~4h,循环次数为2~4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步骤是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将液相部分C进行负压蒸发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有效成分步骤还包括第三次醇提取,具体的方法是:将固相部分C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在60℃~80℃下进行醇提后,将固液分离得到液相部分D和固相部分D,所述固相部分C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步骤是将液相部分B进行膜浓缩,并将液相部分C和液相部分D混合均匀后进行负压蒸发浓缩。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浓缩分离膜孔径小于0.01um,所述负压蒸发浓缩时的压力为0.03MPa~0.1 MPa,负压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所述膜浓缩和负压蒸发浓缩均浓缩至液体体积缩小10~20倍。
CN201610868580.5A 2016-09-30 2016-09-30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Pending CN10626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580.5A CN106266575A (zh) 2016-09-30 2016-09-30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580.5A CN106266575A (zh) 2016-09-30 2016-09-30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6575A true CN106266575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8580.5A Pending CN106266575A (zh) 2016-09-30 2016-09-30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665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0048A (zh) * 2022-04-25 2022-09-02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一种藜麦种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5475129A (zh) * 2022-10-14 2022-12-16 珠海市科美优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290A (zh) * 2006-06-23 2006-11-22 天津农学院 冬枣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1255199A (zh) * 2008-03-25 2008-09-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从黄精中提取黄精多糖的方法
CN101397582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咸阳宏华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污染全酶法生产薯蓣皂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290A (zh) * 2006-06-23 2006-11-22 天津农学院 冬枣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1397582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咸阳宏华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污染全酶法生产薯蓣皂素的方法
CN101255199A (zh) * 2008-03-25 2008-09-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从黄精中提取黄精多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药学问答》编辑委员会: "《药学问答(第一分册)》", 30 September 1987 *
张晶,袁珂: "《中药化学》", 28 February 2015 *
李胜,杨宁: "《植物组织培养》", 31 July 20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0048A (zh) * 2022-04-25 2022-09-02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一种藜麦种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990048B (zh) * 2022-04-25 2023-11-21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一种藜麦种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5475129A (zh) * 2022-10-14 2022-12-16 珠海市科美优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7030A (zh) 一种鳄鱼饮品的制作方法
CN102125511B (zh) 一种嫩白保湿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4891B (zh) 一种杜仲精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6575A (zh) 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04256840A (zh) 一种保健固体饮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0572394C (zh) 综合提取鲜鹿茸中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04031734A (zh) 一种酶解超临界萃取芝麻油的方法
CN103960675A (zh) 红枣多酚的提取方法
CN112618583A (zh) 一种牛樟芝滴丸的制备方法
CN106361980A (zh) 一种滇黄精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380A (zh) 一种天然物质组合物及其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4073355A (zh) 一种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CN104187583B (zh) 一种灵芝粉的加工方法
CN104069160A (zh) 一种甘草超声波逆流提取工艺
CN103285137A (zh) 一种含阿胶的速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19175B (zh) 一种适宜更年期女士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4457B (zh) 一种冬虫夏草酒的制备方法
CN105018219A (zh) 一种超临界co2萃取薏苡仁油的方法
CN104173595A (zh) 一种沉香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镇痛应用
CN101209261A (zh) 超临界co2萃取鹿茸中天然性激素的方法
CN103211224A (zh) 一种迅速恢复男性体能复方保健食品的制备
CN104186872B (zh) 梅片树叶提取液和梅片树叶绿茶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3519313B (zh) 养颜祛痘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7328A (zh) 一种含茶褐素成分的可可味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05200A (zh) 一种玛咖蚕蛹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