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4182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4182A
CN106264182A CN201610479538.4A CN201610479538A CN106264182A CN 106264182 A CN106264182 A CN 106264182A CN 201610479538 A CN201610479538 A CN 201610479538A CN 106264182 A CN106264182 A CN 106264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temperature
heater
smok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95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64182B (zh
Inventor
中水优见
中岛绚子
矢野也
矢野一也
前田敏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64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4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6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4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6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烹调器,具有:下加热器(5),其对烹调室(3)进行加热;熏制容器(9),其收纳熏制部件和烹调物;金属片(26),其对熏制容器(9)加盖;以及催化剂(12),其去除熏烟。进而,该加热烹调器还具有:除烟加热器(13);马达(17),其对除烟风扇(16)进行驱动;箱内温度检测部(18),其对烹调室(3)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检测温度对下加热器(5)、除烟加热器(13)、马达(17)进行控制。控制部根据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确定动作形式。由此,可提供一种既能够缩短烹调时间,又不易产生烹调物的熏制时的颜色不均的加热烹调器。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熏制功能的一般家庭用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熏制功能的加热烹调器中,熏制部件载置于在下加热器的下部配置的熏制盘中。并且,日本特开2009-26183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加热烹调器,其构成为利用下加热器的热对熏制部件直接加热以产生熏烟(以下,记作“专利文献1”)。
以下,参照图9对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现有的具备熏制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如图9所示,现有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内壳体32、门33、上加热器34、下加热器35、网36、熏制盘38、除烟装置39和吸入口40等。内壳体32在前表面具有开口30,形成烹调室31。门33对内壳体32的开口30进行开闭。上加热器34配设于烹调室31内的上方。下加热器35配设于烹调室31内的下方。网36配设于上加热器34与下加热器35之间,烹调物41配置于该网36上。熏制盘38配设于下加热器35的下方,熏制部件37配置于该熏制盘38上。除烟装置39通过吸入口40抽吸烹调室31内的空气,去除空气中的熏烟。吸入口40设置于内壳体32的一个侧壁,与除烟装置39连通。
熏制盘38配置于内壳体32的与一个侧壁对置的对置壁的附近,并且配置于下加热器35的下方侧。进而,利用下加热器35的加热,从熏制部件37产生的熏烟通过网36而上升,从配设于网36的上方的吸入口40被除烟装置39抽入。此时,熏烟在与配置于网36上的烹调物41接触的同时被抽入,充分地熏制烹调物41。此后,对烹调物熏制后的熏烟被除烟装置39去除,成为洁净的空气,从加热烹调器被排出到外部。
亦即,现有的加热烹调器利用除烟装置39从门33的周围将外部大气抽吸至内壳体32内,将内部的熏烟与外部大气一起从吸入口40抽吸。由此,利用除烟装置39将在内壳体32内产生的熏烟去除。
此时,在熏烟借助除烟装置39的抽吸而流过的路径内配置烹调物41。进而,构成为使熏烟接触烹调物41进行熏制。
然而,利用除烟装置39从门33的周围被抽入烹调室31内的外部大气使烹调室31内的温度降低。因此,熏制部件37的加热温度产生变动,熏烟的形式不稳定。由此,会在实施熏制烹调的烹调物41上产生颜色不均等。其结果是,烹调物41的熏制状态的成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性优良的加热烹调器,使得熏烟的形式稳定,能够抑制熏制时的烹调物产生颜色不均而进行熏制烹调。
即,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内壳体,其具有开口,形成烹调室;门,其对开口进行开闭;烹调用加热器,其对烹调室内进行加热;熏制容器,其收纳熏制部件;以及网,其收纳于熏制容器内,在熏制部件的上部侧设有空间以载置被配置的熏制烹调物。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盖,其覆盖熏制容器的上部;烹调网,其设置于烹调室内,用于载置熏制容器;排气通路,其与烹调室内和外部大气连通;催化剂,其设置于排气通路;以及除烟加热器,其对催化剂进行加热。进而,加热烹调器具有:除烟风扇,其配设于排气通路,将烹调室内的空气通过催化剂向烹调室外排出;马达,其对除烟风扇进行驱动;箱内温度检测部,其对烹调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和马达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部构成为,在通电运转的开始时,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以第1动作形式进行控制,而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在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第2动作形式进行控制。
由此,能够在不与外部大气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将熏制容器内的温度保持恒定,对烹调物进行熏制。其结果是,能够进行烹调物不易产生颜色不均的熏制烹调。
此外,根据通过所检测到的箱内温度而确定的规定的动作形式,确定对除烟风扇进行驱动的定时,从而控制烹调物的加热。由此,能够高效地维持箱内温度。其结果是,能够缩短烹调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控制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3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熏制容器的结构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的加热烹调器内的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以及除烟加热器和除烟风扇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第2动作形式的加热烹调器内的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以及除烟加热器和除烟风扇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设置于熏制容器的遮蔽体的钩形状部与烹调网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的加热烹调器内的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上升以及除烟加热器和除烟风扇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图9是现有的具备熏制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4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控制电路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3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侧剖视图。图4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熏制容器的结构的俯视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主体1和配置于主体1的下部的支脚2。主体1内部具有烹调室3,该烹调室3的正面通过后述的门7的开闭而能够开口。烹调室3内部配设有构成对烹调物加热的烹调用加热器的上加热器4和下加热器5、托盘6、烹调网8、熏制容器9等。另外,作为上加热器4和下加热器5,例如可举例示出护套加热器、米拉克龙加热器、卤素加热器等。
托盘6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凹形状,配置于烹调室3内的下加热器5的下方。托盘6构成为能够与覆盖烹调室3的正面开口的门7的开闭联动地出入。烹调网8以覆盖下加热器5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在托盘6内。熏制容器9配置为,作为载置面的底壁9a载置于烹调网8上。因此,熏制容器9也与托盘6同样地,能够与门7的开闭联动地出入于烹调室3。操作部11在门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配置于主体1的前面部1a,具有用于开始烹调的开关等。
此外,熏制容器9如图4所示,收纳熏制部件24、覆盖熏制部件24的上部的网10、和载置于网10上的烹调物25。另外,图4示出了未将烹调物25直接载置于网10上,而是在敷设于网10上的金属片126上载置烹调物25的状态。然而,可以按照烹调物25的种类来适当区分敷设金属片126的情况和不敷设金属片126的情况。
进而,熏制容器9设置有贯通孔20和贯通孔21。贯通孔20在与作为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的前面侧的门7相面对的熏制容器9的前方侧的底壁9a配设1个以上。贯通孔21在与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的后方侧的背面相面对的熏制容器9后方侧的侧壁9b配设1个以上。另外,图4示出了分别设置有1个贯通孔20和1个贯通孔21的示例。
此外,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如图3所示,后方侧的背面具有将烹调室3内与外部连通的排气通路23。在排气通路23配设有催化剂12、除烟加热器13、除烟风扇16和马达17。除烟加热器13对催化剂12进行加热。除烟风扇16通过驱动使烹调室3内的空气通过催化剂12而排出到主体1外。马达17对除烟风扇16进行驱动。
排气通路23的上游侧具有开口部14,下游侧具有排气口15。开口部14利用除烟风扇16的抽吸力,将烹调室3内的空气吸入排气通路23内。排气口15设置于主体1的背面,利用除烟风扇16的抽吸力将被吸入排气通路23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烹调室3内部还具有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构成的箱内温度检测部18。箱内温度检测部18对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进行检测。
此外,主体1在比配置于前面部1a的操作部11靠后方侧的内部具有控制部19。控制部19如图1所示,根据通过箱内温度检测部18检测出的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控制对于作为烹调用加热器的上加热器4和下加热器5、除烟加热器13以及使除烟风扇16旋转的马达17的通电。由此,烹调室3被维持为规定的箱内温度。
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以下,参照图2至图4对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使用者将熏制部件24载置于熏制容器9的底壁9a。在熏制部件24上设置网10。在网10上隔着金属片126设置烹调物25。另外,如上所述,并非必须介入有金属片126。
进而,如图3所示,利用金属片26以覆盖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整体的方式加盖。另外,金属片26为了使得与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的密闭性良好,优选为金属制的箔等。一般优选使用铝箔等。
接着,打开门7,将上述状态的熏制容器9载置于烹调网8上。进而,关闭门7,在主体1的烹调室3内收纳熏制容器9。
接着,使用者对操作部11进行操作,按下例如熏制专用模式的开关,进而确定与对应于烹调物25的熏制的完成状态相符的加热时间。并且,通过操作部11的例如烹调开始开关的操作开始烹调。
另外,熏制专用模式的情况下,按压开关开始运转时,作为烹调用加热器的上加热器4和下加热器5中仅下加热器5被驱动。其原因在于,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被金属片26覆盖,并且熏制容器9与上加热器4的距离短。因此,如果同时驱动上加热器4,则烹调室3、熏制容器9和配置于其中的熏制部件24会变得温度过高。由此,有可能不能稳定地执行烹调物25的熏制处理而导致熏制的完成状态降低,因此仅对下加热器5进行驱动。
进而,基于运转的开始,开始了熏制专用模式下的烹调时,首先利用箱内温度检测部18检测即将被下加热器5加热前的烹调室3内的箱内温度。
接着,控制部19根据检测出的箱内温度,确定是以后述的第1动作形式开始控制,还是以第2动作形式开始控制。
进而,在烹调开始的同时,根据上述确定的动作形式的控制,控制部19开始对例如下加热器5、加热催化剂12的除烟加热器13和除烟风扇16等的通电动作的控制。
这里,对上述第1动作形式和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第1动作形式的控制在通电运转的开始时,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θ2)的情况下执行。另一方面,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在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处于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的情况下执行。即,第1动作形式和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根据第1规定温度(θ2)而确定。
关于上述第1规定温度(θ2),以避免以下状态的方式确定。
首先,设想加热烹调器的箱内温度由于连续使用等而在烹调运转开始时刻已经较高的情况。此时,在熏制专用模式下,从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较高的状态起为了对熏制部件24加热而对下加热器5通电时,箱内温度会变得过高。因此,在对下加热器5的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控制部19利用除烟加热器13的通电和马达17的驱动使除烟风扇16旋转。由此,在利用下加热器5对熏制部件24加热的同时,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确保烹调中的安全性。为此,作为对烹调运转开始时刻的箱内温度进行监视的阈值,设定了第1规定温度(θ2)。
即,低于作为阈值的第1规定温度(θ2)的情况下,判断为烹调运转开始时刻的烹调室3内的箱内温度不高。于是,控制部19通过第1动作形式的控制,开始熏制专用模式下的烹调运转。
另一方面,由于连续使用等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在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而较高的情况下,通过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开始熏制专用模式下的烹调运转。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确保烹调中的安全性,通过实验而得出第1规定温度(θ2),确定用于切换动作形式的阈值。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可确认到,箱内温度在60℃~80℃的范围是安全的。进而,作为切换动作形式的阈值的最佳值,确认到70℃更为优选。于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将第1规定温度(θ2)的阈值设定为70℃。
即,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在通电运转开始时刻的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处于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时执行。于是,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中,控制部19从刚刚开始烹调后就开始除烟加热器13和使除烟风扇16旋转的马达17的动作。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在熏制专用模式下,在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较高的状态下为了加热熏制部件24而对下加热器5通电时,箱内温度会变得过高。于是,在对下加热器5的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通过除烟加热器13的通电和马达17的驱动使除烟风扇16旋转。由此,利用下加热器5对熏制部件24加热,同时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烹调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适当的箱内温度下的良好的熏制的成品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所确定的箱内温度(第1规定温度(θ2)),切换第1动作形式和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动作,执行熏制烹调。
以下,对具体的第1动作形式和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5对箱内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θ2)的情况下执行的第1动作形式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的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以及除烟加热器13和被马达17旋转驱动的除烟风扇16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如图5所示,在熏制专用模式下开始烹调时,由于箱内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θ2),因此如上所述执行仅使用下加热器5的加热。由此,烹调室3内的温度开始上升。这里,从熏制部件24开始产生熏烟的发烟温度为200℃~250℃。此时,关于熏制部件24的发烟温度,通过实验得到的相关数据可确认到箱内温度检测部18检测出的箱内温度为80℃~100℃。
于是,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将开始产生熏烟的时刻的箱内温度设定为第2规定温度(θ1)。具体而言,根据实验而确认到70℃~90℃适于作为第2规定温度(θ1)的设定范围。进而,该范围中最为优选的数值是80℃。于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将80℃设定为第2规定温度(θ1)。
以下,对第1动作形式的控制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熏制专用模式下开始烹调时,执行仅使用下加热器5的加热而箱内温度上升。进而,在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达到从熏制部件24开始产生熏烟的第2规定温度(θ1)的时刻T1,控制部19使对催化剂12加热的除烟加热器13进行动作。
接着,控制部19在从时刻T1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的时刻T2,对马达17通电并开始除烟风扇16的动作。另外,从时刻T1起到使除烟风扇16进行动作的时刻T2的规定时间(T2-T1)优选例如设定为大约20秒~40秒。特别地,规定的时间更优选为30秒左右。
另一方面,箱内温度低于第2规定温度(θ1)的情况下,不会如上所述从熏制部件37产生熏烟。因此,烹调室3内不存在应通过催化剂12去除的熏烟。于是,在规定时间(T2-T1)期间,控制部19不对除烟风扇16进行驱动。因此,通过除烟风扇16的驱动而被抽吸的外部大气不会流入烹调室3和熏制容器9内,因此可抑制外部大气造成的烹调室3内的温度变动(降低)。由此,控制部19利用下加热器5的加热,高效地使熏制部件24的发烟温度升至200℃~250℃,能够产生熏烟。其结果是,能够缩短烹调时间。
进而,在箱内温度超过第2规定温度(θ1)的时刻T2,控制部19对马达17进行驱动以使除烟风扇16进行动作。即,从熏制部件24升至发烟温度起,外部大气就被除烟风扇16从门7的间隙抽吸到烹调室3内。被抽吸到烹调室3内的外部大气的一部分从设置于熏制容器9的前方的底壁9a的贯通孔20被抽入熏制容器9内。被抽入熏制容器9内的外部大气会引起从熏制部件24产生的熏烟的流动。熏烟的流动在与烹调物25接触的同时以包围的方式通过。通过的包含熏烟的外部大气在熏制容器9的后方的侧壁9b的贯通孔21中通过而从熏制容器9内向烹调室3内排出。被排出的包含熏烟的外部大气从烹调室3的背面侧的开口部14经由排气通路23,从排气口15被排出到外部。此时,从时刻T1起,利用被除烟加热器13加热的催化剂12的作用除去熏烟,作为洁净的空气而被排出。由此,既能够缩短烹调时间,又能够执行保护环境的熏制烹调。
如上所述,根据第1动作形式,执行加热烹调器的控制动作。
接着,参照图6对箱内温度在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的情况下执行的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该加热烹调器的第2动作形式的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除烟加热器13和被马达17旋转驱动的除烟风扇16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第2动作形式在如下情况下执行:在熏制专用模式下,由于连续使用等而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在加热开始时已处于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
即,在熏制专用模式下开始烹调时,首先由箱内温度检测部18检测即将被下加热器5加热前的烹调室3内的箱内温度。
接着,检测出的箱内温度在作为阈值而预先设定的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9通过第2动作形式开始控制动作。
以下,对第2动作形式的控制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熏制专用模式下,从烹调的开始时刻起已处于第1规定温度(θ2)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9使对催化剂12加热的除烟加热器13和使除烟风扇16旋转的马达17进行动作。
其原因在于,在烹调室3的箱内温度较高的状态下为了加热熏制部件24而对下加热器5通电时,箱内温度会进一步变得过高。
于是,控制部19在对下加热器5的通电开始的同时,对除烟加热器13和马达17进行驱动。由此,在烹调开始时刻,能够在对熏制部件24加热的同时,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烹调时较高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根据第2动作形式,执行加热烹调器的控制动作。
接着,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覆盖熏制容器9的盖的具体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熏制容器9的盖如上所述由金属片26形成。盖覆盖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实现大致密闭状态(包含密闭状态)。
即,盖使收纳有烹调物25和熏制部件24的熏制容器9的内部密闭。由此,能够对烹调物25进行熏制烹调而不会出现颜色不均。
此外,作为盖,使用热传导性优良、温度降低快的金属片26。由此,能够将烹调时的热通过金属片26的盖迅速散发。其结果是,在刚刚结束烹调后,也能够安全地处理盖、烹调物25和熏制容器9等。
另外,盖如上所述,优选为容易沿着熏制容器9等产生变形的金属制的箔等金属片26。即,作为盖,更优选使用铝箔。由此,能够使得与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密闭性更为良好。
接着,参照图4和图7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熏制容器9上设置的遮蔽体22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熏制容器所具备的遮蔽体的钩形状部与烹调网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7所示,遮蔽体22由钩形状部22a、以及形成有贯通孔22c的安装部22b构成。遮蔽体22通过安装部22b而安装于熏制容器9的后方侧的侧壁9b的外周侧。此时,以不堵塞侧壁9b的贯通孔21的方式与贯通孔22c连通安装。由此,能够将包含熏烟的外部大气从熏制容器9内可靠地排到烹调室3内。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进行熏制烹调。
此外,遮蔽体22的钩形状部22a隔开规定的间隔(空间)配置于覆盖侧壁9b的贯通孔21的投影面的位置处。由此,在利用金属片26覆盖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时,能够使得设置于熏制容器9的侧壁9b的贯通孔21不被金属片26堵塞。
另外,遮蔽体22的安装部22b的贯通孔22c在遮蔽体22不堵塞熏制容器9的贯通孔21的情况下可不设置。
此外,熏制容器9的贯通孔中前方侧的贯通孔20如上所述形成于底壁9a。因此,烹调时利用金属片26对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加盖的情况下,金属片26也不会堵塞贯通孔20。由此,能够可靠地确保被抽吸到熏制容器9内的外部大气的通过路径。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即便利用金属片26覆盖熏制容器9的上方开口部,熏制容器9的贯通孔20和贯通孔21也不会被堵塞。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被抽吸到熏制容器9内的外部大气的通过路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熏制容器9的前方侧的底壁9a形成有贯通孔20。因此,外部大气易于从贯通孔20流入。流入的外部大气由于通过熏制部件24,因而包含熏烟。包含熏烟的外部大气流向熏制容器9的后方侧的侧壁9b的贯通孔21。此时,包含熏烟的外部大气所流过的通过路径上配置有烹调物25。由此,熏烟与烹调物25的接触面积增加。其结果是,能够对烹调物25高效地进行熏制烹调而不会出现熏制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遮蔽体22具有钩形状部22a,并且构成为钩形状部22a和烹调网8卡合。由此,可防止烹调时关闭门7时产生的振动等引起的熏制容器9在烹调室3内的移动。其结果是,还能够防止熏制容器9内的烹调物25的移动,能够将烹调物25可靠地放置于目的位置而进行熏制烹调。
(第2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8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的箱内温度检测部18的检测温度以及除烟加热器13和通过马达17旋转的除烟风扇16的动作形式的特性图。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除烟加热器13的通电开始的定时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另外,除此以外的动作都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即,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如图8所示,无论通过箱内温度检测部18检测出的箱内温度如何,控制部19都在刚刚开始烹调后对除烟加热器13进行驱动。
由此,在烹调开始的初始阶段,利用被除烟加热器13加热的催化剂12,能够将在烹调室3内等产生的少量臭味抑制在更低程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内壳体,其具有开口,形成烹调室;门,其对开口进行开闭;烹调用加热器,其对烹调器室内进行加热;熏制容器,其收纳熏制部件;以及网,其收纳于熏制容器内,对隔开空间配置在熏制部件的上部侧的熏制烹调物进行载置。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盖,其覆盖熏制容器的上部;烹调网,其设置于烹调室内,用于载置熏制容器;排气通路,其与烹调室内和外部大气连通;催化剂,其设置于排气通路;以及除烟加热器,其对催化剂进行加热。进而,加热烹调器还具有:除烟风扇,其配设于排气通路,将烹调室内的空气通过催化剂向烹调室外排出;马达,其对除烟风扇进行驱动;箱内温度检测部,其对烹调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和马达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通电运转开始时,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以第1动作形式进行控制,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在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第2动作形式进行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可以由如下控制构成:在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对烹调用加热器通电,箱内温度检测部达到与熏制部件的发烟温度存在相关关系的第2规定温度时对除烟加热器通电,在从第2规定温度的达到时刻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马达进行通电。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第2动作形式可以由如下控制构成:在运转开始的同时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和马达进行通电。
根据这些结构,首先通过箱内温度检测部检测即将开始烹调运转前的箱内温度。进而,根据检测温度(第1规定温度),确定是以第1动作形式开始控制,还是以第2动作形式开始控制。
亦即,烹调开始后,控制部根据所确定的动作形式,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使除烟风扇旋转的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通电运转开始时,控制部在箱内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以第1动作形式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和使除烟风扇旋转的马达进行控制,在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第2动作形式对烹调用加热器、除烟加热器和使除烟风扇旋转的马达进行控制。
并且,第1动作形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在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对除烟加热器和使除烟风扇旋转的马达进行驱动。由此,能够在对熏制部件加热的同时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其结果是,既能够缩短烹调时间,又能够安全地执行烹调。
另一方面,第2动作形式的情况下,烹调室的箱内温度已经较高,因此控制部在刚刚开始烹调后使除烟加热器和使除烟风扇旋转的马达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在对熏制部件加热的同时防止箱内温度的过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烹调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第1动作形式可以由如下控制构成:在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对烹调用加热器和除烟加热器通电,在箱内温度检测部达到与熏制部件的发烟温度存在相关关系的第2规定温度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马达进行通电。
根据这种结构,无论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如何,控制部都从刚刚开始烹调后对加热催化剂的除烟加热器进行驱动。由此,还能够抑制从烹调开始的初始阶段产生的少量臭味。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盖可以由金属片形成,并且构成为通过盖覆盖熏制容器的上方开口部。由此,收纳有烹调物和熏制部件的熏制容器内部被密闭。其结果是,能够对烹调物进行熏制烹调而不会出现颜色不均。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可以构成为,在内壳体内载置有熏制容器的状态下,在与加热烹调器的前面侧相面对的熏制容器前方侧的底壁配设1个以上的贯通孔,在与加热烹调器的背面侧相面对的熏制容器后方侧的侧壁配设1个以上的贯通孔。
根据这种结构,利用除烟风扇的抽吸将外部大气从前方侧的底壁的贯通孔抽入烹调室内,形成从熏制容器后方侧的侧壁的贯通孔排出的外部大气的流动。由此,能够使从熏制部件产生的熏烟易于接触在外部大气的通过路径上配置的烹调物。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对烹调物进行熏制烹调。
进而,通过在熏制容器前方侧的底壁配置贯通孔,从而可防止由金属片等构成的盖堵塞贯通孔。由此,能够可靠地确保外部大气向熏制容器内的通过路径。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对烹调物进行熏制烹调。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也可以构成为,在熏制容器的外壁设置从贯通孔隔开空间覆盖贯通孔的投影面的遮蔽体,并且在利用盖覆盖熏制容器的上部开口时,设置于熏制容器的侧壁的贯通孔不会被堵塞。由此,遮蔽体能够防止由铝箔等构成的盖覆盖贯通孔。因此,可确保被抽吸到熏制容器内的外部大气的排气通路不被堵塞。其结果是,能够将外部大气顺畅地抽吸到熏制容器内,高效地进行熏制烹调。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遮蔽体也可以具有钩形状部,该钩形状部与烹调网卡合,以使得在关闭门时熏制容器不会在烹调箱内移动。由此,可防止载置于熏制容器内的烹调物在烹调时关闭门时移动。其结果是,能够将烹调物设置于熏制容器内的目的位置,高效地进行熏制烹调。

Claims (8)

1.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有:
内壳体,其具有开口且形成烹调室;
门,其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烹调用加热器,其对所述烹调室内进行加热;
熏制容器,其收纳熏制部件;
网,其收纳于所述熏制容器内,对隔开空间配置在所述熏制部件的上部侧的熏制烹调物进行载置;
盖,其覆盖所述熏制容器的上部;
烹调网,其设置于所述烹调室内,载置所述熏制容器;
排气通路,其与所述烹调室内和外部大气连通;
催化剂,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
除烟加热器,其对所述催化剂进行加热;
除烟风扇,其配设于所述排气通路,将所述烹调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催化剂向所述烹调室外排出;
马达,其对所述除烟风扇进行驱动;
箱内温度检测部,其对所述烹调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对所述烹调用加热器、所述除烟加热器和所述马达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通电运转开始时,在所述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低于第1规定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第1动作形式进行控制,
在所述箱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处于第1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第2动作形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第1动作形式由如下控制构成:在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对所述烹调用加热器通电,在所述箱内温度检测部达到与所述熏制部件的发烟温度存在相关关系的第2规定温度时对所述除烟加热器通电,在从达到所述第2规定温度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所述马达进行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第2动作形式由如下控制构成:在运转开始的同时对所述烹调用加热器、所述除烟加热器和所述马达进行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第1动作形式由如下控制构成:在通电运转开始的同时对所述烹调用加热器和所述除烟加热器通电,从所述箱内温度检测部达到与所述熏制部件的发烟温度存在相关关系的第2规定温度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所述马达进行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盖由金属片形成,构成为利用所述盖覆盖所述熏制容器的上方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内壳体内载置有所述熏制容器的状态下,在所述熏制容器的与所述加热烹调器的前面侧相面对的前方侧的底壁配设有1个以上的贯通孔,
在所述熏制容器的与所述加热烹调器的背面侧相面对的后方侧的侧壁配设有1个以上的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熏制容器的外壁设置有从所述贯通孔隔开空间覆盖所述贯通孔的投影面的遮蔽体,并且构成为在利用所述盖覆盖所述熏制容器的上部开口时,设置于所述熏制容器的侧壁的所述贯通孔不被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遮蔽体具有钩形状部,该钩形状部与所述烹调网卡合,以使得关闭所述门时所述熏制容器不会在烹调箱内移动。
CN201610479538.4A 2015-06-29 2016-06-27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6264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9419A JP6298991B2 (ja) 2015-06-29 2015-06-29 加熱調理器
JP2015-129419 2015-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4182A true CN106264182A (zh) 2017-01-04
CN106264182B CN106264182B (zh) 2020-06-23

Family

ID=5765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9538.4A Active CN106264182B (zh) 2015-06-29 2016-06-27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98991B2 (zh)
CN (1) CN1062641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5985B2 (en) 2019-10-30 2023-11-28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otisserie cooking applian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5388B2 (ja) * 2017-07-26 2021-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20124417A (ja) * 2019-02-06 2020-08-20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グリル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0041A (ja) * 1986-02-18 1987-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装置
CN1133980A (zh) * 1995-02-28 1996-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烹调炉的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2351064Y (zh) * 1998-08-26 1999-12-01 蒋淑美 具有盛灰筒的烤炉
CN1292664A (zh) * 1998-03-10 2001-04-25 柳韩电子株式会社 烤肉器
KR20050008546A (ko) * 2004-08-12 2005-01-21 (주)윤창 공기순환식 전기훈제구이기
CN2751575Y (zh) * 2004-06-08 2006-01-18 昆山好烤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烟熏炉
CN101254072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设备和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422086A (zh) * 2009-03-27 2012-04-18 克利夫兰炉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集成于烤箱的烟熏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CN202919978U (zh) * 2012-11-13 2013-05-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烤箱
CN103982456A (zh) * 2014-06-09 2014-08-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烧烤器具的风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烧烤器具
CN203776048U (zh) * 2014-03-25 2014-08-20 三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报警熏肉机
CN10400777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烤工具及用于烧烤工具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6821A (en) * 1979-01-20 1980-07-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ing device with catalyst purifier
JPH0723775B2 (ja) * 1988-11-28 1995-03-15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焼成器
JP4337218B2 (ja) * 2000-03-14 2009-09-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4103089B2 (ja) * 2004-09-09 2008-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09261373A (ja) * 2008-04-30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燻製調理器
JP2009261833A (ja) * 2008-04-30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燻製調理器
CN201271163Y (zh) * 2008-09-22 2009-07-15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熏烤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0041A (ja) * 1986-02-18 1987-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装置
CN1133980A (zh) * 1995-02-28 1996-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烹调炉的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292664A (zh) * 1998-03-10 2001-04-25 柳韩电子株式会社 烤肉器
CN2351064Y (zh) * 1998-08-26 1999-12-01 蒋淑美 具有盛灰筒的烤炉
CN2751575Y (zh) * 2004-06-08 2006-01-18 昆山好烤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烟熏炉
KR20050008546A (ko) * 2004-08-12 2005-01-21 (주)윤창 공기순환식 전기훈제구이기
CN101254072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设备和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422086A (zh) * 2009-03-27 2012-04-18 克利夫兰炉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集成于烤箱的烟熏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CN202919978U (zh) * 2012-11-13 2013-05-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烤箱
CN10400777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烤工具及用于烧烤工具的控制装置
CN203776048U (zh) * 2014-03-25 2014-08-20 三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报警熏肉机
CN103982456A (zh) * 2014-06-09 2014-08-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烧烤器具的风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烧烤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5985B2 (en) 2019-10-30 2023-11-28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otisserie cooking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8991B2 (ja) 2018-03-28
CN106264182B (zh) 2020-06-23
JP2017015273A (ja) 2017-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3512A1 (ja) レンジフード
JP2008070049A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07094695U (zh) 一种多吸入口吸油烟机
CN106264182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14044032A (ja) 無煙グリル
JP2007061515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565222B1 (ko)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의 배기 안내장치
CN105864861A (zh) 智能吸油烟机
CN107990378A (zh) 一种多吸入口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53519A (zh) 用于自清洁烧烤炉的气旋式空气循环
US20120125206A1 (en) Heating device
JP2008256292A (ja) 焼成調理装置
CN107713790A (zh) 烹饪器具
JP6929035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107270341B (zh) 改进的升降式抽油烟机
JP4495474B2 (ja) Ihクッキングヒータ用のレンジフード
KR20110087928A (ko) 조리기기
KR200480272Y1 (ko) 하향식 그릴장치
JP5728455B2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210185377U (zh) 下排烟电热管烤炉
JP3218283B2 (ja) 蒸気排出装置
KR101645038B1 (ko) 빌트인 타입 조리기기
CN105212770A (zh) 一种无烟烤炉
KR101871419B1 (ko) 구이용 육류의 잡냄새 제거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EP1630477B1 (en) kitchen exhaust ho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