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6078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6078A
CN106256078A CN201580021668.7A CN201580021668A CN106256078A CN 106256078 A CN106256078 A CN 106256078A CN 201580021668 A CN201580021668 A CN 201580021668A CN 106256078 A CN106256078 A CN 106256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terminal
holder stud
insulat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16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6078B (zh
Inventor
田村夏海
饭岛朋生
时崎哲平
田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56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108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59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108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6375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7444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256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6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0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10Arrangements of brushes or commut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0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1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 B60S1/16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motor-reduction unit and a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rotary into oscillatory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2K11/026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brushes, brush holders or thei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8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geared commutator motors of the worm-and-wheel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ommu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5Fixedly supported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e.g. leaf or leaf-moun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电动机包括:电刷(31),该电刷与固定于转轴的电枢的整流器滑动接触来进行供电;刷握支柱(33),该刷握支柱通过刷握(41)对电刷(31)进行支承;噪音防止元件(110),该噪音防止元件与电枢(31)电连接;以及端子(130)及跨接线(141),该端子及跨接线将刷握(41)与噪音防止元件(110)电连接,噪音防止元件(110)与端子(1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端子(130)与跨接线(14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仅配置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
本申请基于2014年5月1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4-099440号、2015年5月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095921号以及2015年5月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095609号要求优先权,并将上述申请的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汽车用的雨刷电动机,存在使用能对转速进行切换的三电刷式的电动机的情况。在这种电动机中,在有底筒状的磁轭的内周面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磁体,并在这些磁体的内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有电枢。
电枢包括:电枢铁心,该电枢铁心外嵌固定于转轴;电枢线圈,该电枢线圈卷绕于电枢铁心;以及整流器,该整流器以与电枢铁心相邻的方式外嵌固定于转轴。
整流器是多个整流片以相互绝缘的状态沿周向配置而成的构件,在这些整流片上分别连接有电枢线圈的末端部。
此外,在各整流片上,多个电刷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滑动接触,通过这些电刷向各电枢线圈供电。
各电刷由低速用电刷及高速用电刷和与所述低速用电刷及高速用电刷共同使用的共用电刷构成,各电刷分别通过刷握保持于刷握支柱(日文:ブラシホルダステー)。此外,低速用电刷和共用电刷配置在以电角(机械角×极对数)计相隔180度的位置处,并且高速用电刷相对于低速用电刷在周向上隔开规定角度地配置。此外,通过选择性地切换向低速用电刷和高速用电刷的通电,从而能对电动机的速度进行切换。
在保持单元中,为了确保向各电刷的通电而使用端子及跨接线等配线构件。此外,在这些配线构件的电连接中使用铆接或电阻焊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294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电动机中,刷握支柱中的配线构件的电连接部位存在于正反两个面的多个部位。因而,配线构件的安装性差,组装工时数会增多。因此,存在会导致电动机的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此外,组装工时数因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存在组装管理上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刷握支柱中的配线构件的组装性的电动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电动机包括:电刷,该电刷与固定于转轴的电枢的整流器滑动接触来进行供电;刷握支柱,该刷握支柱通过刷握对所述电刷进行支承;噪音防止元件,该噪音防止元件与所述电刷电连接;以及多个端子及多个跨接线,多个端子及多个跨接线将所述电刷与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电连接,将所述噪音防止元件与所述端子连接的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将所述端子和所述跨接线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仅配置于所述刷握支柱的第一面。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仅在刷握支柱的第一面配置有噪音防止元件与端子的连接部位(第一连接)及端子与跨接线的连接部位(第二连接部)。因而,在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连接作业中,能在不进行将刷握支柱翻转的作业的情况下进行组装。因而,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组装性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机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将所述噪音防止元件和所述端子进行激光焊接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将所述端子和所述跨接线进行激光焊接而形成。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仅从刷握支柱的第一面所面对的方向照射激光,从而能将噪音防止元件与端子、端子与跨接线分别进行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电动机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刷握支柱的厚度方向上配置在4mm以内的距离处。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将从激光焊接机的激光照射口至连接部位(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为止的距离(焦点)的误差设为4mm以内。因而,能在不使激光焊接机沿与刷握支柱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仅沿刷握支柱的面方向进行扫描,便能形成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因而,能进一步提高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组装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动机中,所述端子包括:平坦的座部,所述座部与所述刷握支柱紧贴;突部,所述突部从所述座部朝向所述第一面所面对的方向突出,并且供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插通,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保持爪部,所述保持爪部从所述座部朝向所述第一面所面对的方向突出,并且对所述跨接线进行保持,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座部与刷握支柱紧贴,突部的顶部成为第一连接部,而保持爪部的顶部成为第二连接部,因此,能将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在刷握支柱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保持固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电动机中,所述突部的顶部和所述保持爪部的根部间的尺寸设定在1.5mm以内。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能尽可能地减小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在刷握支柱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误差,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组装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电动机中,所述突部的靠对所述导线进行接纳一侧的面以前端随着朝向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而变细的方式呈锥面。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在将引线插通至突部时,使锥面成为引导件而顺利地将导线插通至突部。因而,能进一步提高噪音防止元件和端子的组装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动机中,所述刷握支柱具有多个保持孔,多个所述保持孔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面露出,并且对所述端子进行收容保持,所述端子被从所述刷握支柱的与所述第一面背对的第二面所面对的方向,朝向所述保持孔收容。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通过刷握支柱容易且可靠地对端子进行保持。此外,由于相对于刷握支柱从同一方向对端子进行收容,因此,端子的组装性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电动机中,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对所述噪音防止元件进行保持,并且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二面,通过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刷握端子对所述端子进行夹持。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可靠地防止端子的位置偏移或脱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电动机中,在所述绝缘体的与所述刷握支柱相反一侧的面配置有所述噪音防止元件,并且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从所述绝缘体的靠所述刷握一侧的面突出,当将所述绝缘体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二面时,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将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端子的通孔中。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仅将绝缘体重叠配置于刷握支柱的第二面,便能使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配置于端子,因此,能这样进行例如激光焊接。因而,能进一步提高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组装性。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电动机,能提高刷握支柱中的噪音防止元件、端子及跨接线的组装性。此外,能不受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影响,并能减少组装工时数。因而,能实现电动机的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雨刷电动机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雨刷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从第一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从第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图4A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从第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B是图8A的C部放大图。
图8C是从第一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的剖视图。
图9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的激光焊接后的状态的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和刷握之间的连接作业的说明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和刷握之间的连接作业的说明图。
图10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和刷握之间的连接作业的说明图。
图10D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和刷握之间的连接作业的说明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变形例中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变形例中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2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2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的变形例,其是从第二面侧观察绝缘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绝缘体的变形例,其是从第二面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跨接线的变形例的配线工序的图。
图14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跨接线的变形例的断线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雨刷电动机)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雨刷电动机1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雨刷电动机1是例如对车辆的前窗进行擦拭的前雨刷(未图示)进行驱动的构件。
如图1、图2所示,雨刷电动机1包括:电动机2;减速机构4,该减速机构4与电动机2的转轴3连结;以及齿轮外壳5,该齿轮外壳5对所述减速机构4及电动机2的一部分进行收容。雨刷电动机1构成为在通过减速机构4对电动机2的驱动力进行减速之后,通过后述的输出轴95传递至前雨刷。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轴3的轴线方向称作转轴方向O1。将转轴方向O1上的、靠电动机2(电枢6)一侧称作基端侧,将靠减速机构4(蜗杆91)一侧称作前端侧。
另外,转轴方向O1与保持单元32(刷握支柱33)的厚度方向一致。
(电动机)
图3是雨刷电动机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图3所示,电动机2具有有底筒状的磁轭7和能够旋转地设置在磁轭7内的电枢6。
在磁轭7中的筒部11的内周面上,沿着绕转轴3的周向配置有多个(例如,四个)磁体12。
在磁轭7的底壁15的径向中央形成有朝向转轴方向O1的外侧突出的凸部13,在所述凸部13内设置有用于对转轴3的基端部进行轴支承的轴承14。
在筒部11的开口缘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朝向基端侧凹陷的凹部16。
电枢6包括:电枢铁心21,所述电枢铁心22外嵌固定于转轴3;电枢线圈22,所述电枢线圈22卷装于电枢铁心21;以及整流器23,所述整流器23相对于沿着转轴方向O1的电枢21配置在前端侧。
电枢铁心21是将利用冲压加工等冲裁出的磁性材料的板材在转轴方向O1上层叠而成的构件。电枢铁心21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供电枢线圈22卷装的极齿21a。
整流器23外嵌固定于转轴3,并且在其外周面安装有多块由导电材料形成的整流片24。整流片24由在转轴方向O1上较长的板状的金属片构成。整流片24以彼此绝缘的状态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并排固定。
在各整流片24的基端侧一体地成型有以朝径向的外侧折返的形状折弯的竖板25。电枢线圈22的末端部挂绕于竖板25,并通过熔合等进行固定。藉此,能使整流片24和与整流片24相对应的电枢线圈22导通。
另外,在与处于相同电位的整流片24分别对应的竖板25上挂绕有连接线(未图示),该连接线通过熔合固定于竖板25。连接线是用于使处于相同电位的整流片24彼此短路的构件。连接线从整流器23与电枢21之间拉回。
在整流器23的整流片24上滑动接触有电刷31。电刷31通过与整流片24滑动接触,从而经由整流片24将电流供给至电枢线圈22。电刷31通过后述的刷握41保持于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
(保持单元)
图4A是保持单元32的从第一面S1侧观察的立体图。图4B是保持单元32的从第二面S2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图4A的B部放大图。图6、图7是保持单元3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A~图7所示,保持单元32是使刷握支柱33、连接器部34以及桥部35通过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而成的,其中,所述刷握支柱33配置于在转轴方向O1上与电动机2重合的位置处,所述连接器部34在径向上与刷握支柱33相邻配置,所述桥部35在径向上架设于刷握支柱33与连接器部34之间。
刷握支柱33包括环状的保持底座部36,并在保持底座部36的外周边缘朝径向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定位部37。定位部37的前端部与后述的框架部61卡合。藉此,进行保持单元32相对于框架部61沿着转轴方向O1的定位。
保持底座部36的内径设定为能供整流器23插入的大小。此外,在保持底座部36的内侧插通有整流器23。
在刷握支柱33中,在面向基端侧的面(以下,称作第一面S1)上配置有将各电刷31电连接的配线构件120。
配线构件120具有三种端子130(130A、130B、130C)和五根跨接线141~145。
关于配线构件120的详细结构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刷握支柱33中,在面向前端侧的面(以下,称作第二面S2)上重叠配置有对噪音防止元件110进行保持的绝缘体100。第二面S2是背对第一面S1的面。
在此,保持单元32(刷握支柱33、连接器部34、桥部35)由颜色为黑色的树脂形成,另一方面,绝缘体100由颜色为自然色的树脂形成。另外,关于绝缘体100的详细结构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的周向的三个部位处固定有刷握41。刷握41通过具有导线性的板簧件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更具体而言,刷握41由连接部41A和刷握主体41B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41A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抵接,所述刷握主体41B从连接部41A的径向内侧端一边沿着转轴方向O1,一边朝向径向内侧倾斜地弯曲延伸。
连接部41A形成为俯视观察呈大致长方形,形成有两个定位孔41C。在刷握支柱33的与定位孔41C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突出设置有定位销33A。通过将上述定位销33A插入定位孔41C,来进行刷握41相对于刷握支柱33的定位。
另一方面,在刷握主体41B上分别保持有电刷31。
各电刷31形成为转轴方向O1的宽度随着朝向径向的内侧而逐渐变细的侧视观察呈三角形状。此外,各电刷31的基端部(径向的外侧端部)与刷握41的刷握主体41B嵌合。另一方面,前端部(径向的内侧端部)通过刷握41朝整流器23侧施力,并与上述整流器23的整流片24滑动接触。藉此,能通过电刷31将来自蓄电池(未图示)的电流供给至整流器23。
电刷31包括:连接到阳极侧的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以及连接到阴极侧且与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共同使用的共用电刷31c。
低速用电刷31a是通过在低速用电刷31a与共用电刷31c之间施加电压,而在对前雨刷进行低速驱动时使用的电刷31。
高速用电刷31b是通过在高速用电刷31b与共用电刷31c之间施加电压,而在对前雨刷进行高速驱动时使用的电刷31。
此外,低速用电刷31a和共用电刷31c相互隔开以电角计180°、即以机械角计90°(以转轴3为中心,各电刷31a,31c所成的中心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度(劣角侧))配置。另一方面,高速用电刷31b以相对于低速用电刷31a在周向上隔开规定角度(进角)的方式配置在以转轴3为中心、各电刷31a、31c所成的中心角中的较大一方的角度(优角)侧。
在保持底座部36中,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相对于整流器23(转轴方向O1)配置在与连接器部34相反的一侧。共用电刷31c相对于整流器23(转轴方向O1)配置在连接器部34一侧。
桥部35设置成以转轴方向O1为厚度方向的板状。桥部35从上述保持底座部36的周向的一部分朝向径向的外侧延伸。在桥部35的第二面S2上,跨接线42、43朝向连接器部34布线。此外,断路器44固定于桥部35的第二面S2。
连接器部34包括:连接器部51,该连接器部51使刷握支柱33及桥部35在同一个面上延伸;以及连接器接纳部52从连接器底座部51朝向基端侧竖立设置。
在连接器底座部51中通过嵌件成型等埋设有各多个供电用的电源端子55、传感器用的接触板56以及接地板57。埋设有两个电源端子55、两个接触板56、一个接地板57,在连接器底座部51中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
电源端子55设置成沿着转轴方向O1延伸的板状。电源端子55贯穿连接器底座部51。电源端子55的基端侧朝向连接器接纳部52内突出,而起到连接器端子的作用。此外,电源端子55的前端侧朝连接器底座部51的第二面S2侧露出。
在各电源端子55的前端侧各自连接有与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电连接的跨接线42、43。
接触板56是用于对构成减速机构4的后述的蜗轮92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构件。接触板56与电源端子55同样地设置成沿着转轴方向O1延伸的板状。接触板56贯穿连接器底座部51。接触板56的基端侧朝向连接器接纳部52内突出,而起到连接器端子的作用。此外,接触板56的前端侧一边弯曲成曲柄状,一边朝向后述的蜗轮92延伸。
接地板57是接地端子。接地板57与接触板56同样地形成。接地板57连接有断路器44的端部。
断路器44固定于桥部35的第二面S2。此外,断路器44的端部与对应于共用电刷31c的刷握41连接。
(绝缘体)
图8A是从第二面T2侧观察绝缘体100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C部放大图。图8C是从第一面T1侧观察绝缘体100的立体图。
如图6、图8A~图8C所示,绝缘体100重叠配置于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的第二面S2。绝缘体100形成为与保持底座部36重合的环状平板形。在绝缘体100的与刷握支柱33相反一侧的第二面T2的、和刷握41的连接部41A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激光照射凸部101。在上述激光照射凸部101上,照射有当对刷握41与端子130进行激光焊接时和当对刷握41与断路器44进行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此外,在激光照射凸部101的、和刷握33的定位销33A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接纳这些定位销33A的凹部101A。藉此,进行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的定位。
另外,在绝缘体100的第二面T2侧,保持有作为噪音防止元件110的两个扼流圈111和两个整流器112。
两个扼流圈111配置在高速用电刷31b与低速用电刷31a之间,并且保持于绝缘体100。两个整流器112以分别配置在共用电刷31c与高速用电刷31b之间和配置在共用电刷31c与低速用电刷31a之间的方式保持于绝缘体100。
在绝缘体100的、与扼流圈111和整流器112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转轴方向O1上贯穿的通孔102。在这些通孔102中插通有扼流圈111和整流器112各自的导线115。扼流圈11等的导线115相对于通孔102从第二面T2朝向第一面T1插入,并从第一面T1突出。
通孔102形成为直径随着从第二面T2朝向刷握支柱33侧的面、即第一面T1而逐渐缩小的锥形孔状。
由于通孔102形成为锥形孔状,因此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的前端沿着通孔102的斜面插通。因而,仅将噪音防止元件110配置于绝缘体100的第二面T2,能容易地进行噪音防止元件110的配线组装。此外,导线115与配置于刷握支柱33侧的端子130(130A~130C)连接。
(端子)
图9A是第一端子130A的立体图。图9B是第一端子130A的剖视图。图9C是表示第一端子130A的激光焊接后的状态的图。
三种端子130(第一端子130A、第二端子130B、第三端子130C)以配置(夹持)在刷握支柱33与绝缘体100之间的形状而配置。
第一端子130A是将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与跨接线141~145电连接的导通构件。第二端子130B是将各刷握41与跨接线141~143电连接的导通构件。第三端子130C是将跨接线144~145与跨接线42、43电连接的导通构件。
三种端子130A、130B、130C具有类似的形状。
第一端子130A具有:座部131,该座部131与刷握支柱33紧贴;突部132,该突部132从座部131的中央朝基端侧突出;以及保持部134,该保持部134从座部131的侧部朝基端侧突出。
第二端子130B具有座部131及保持部134。
第三端子130C具有座部131及两个保持部134。
以下,以三种端子130A~130C为代表对第一端子130A的形状进行详细叙述。
如上所述,第一端子130A具有座部131、突部132及保持部134。
座部131是圆形或多边形的平板状的部位。座部131的厚度T1设定为例如1mm左右。突部132是从座部131的中央朝向基端侧以圆锥形(锥形)突出的部位。突部132距座部131的厚度T2设定为例如2mm左右。
在突部132的中心形成有沿着转轴方向O1的通孔133。在上述通孔133中插通有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突部132的背面(前端侧)形成为圆锥孔形。也就是说,通孔133的内表面的直径随着朝突部132的突出方向而逐渐减小的锥面133a。
保持部134是从座部131的侧部朝向基端侧突出的平板形的部位。
保持部134形成为从座部131以例如突出3~4mm左右。保持部134的顶部形成有U字形的切口135,保持部134的前端成为设置有双叉状的保持爪部134a的状态。上述保持爪部134a的根部(切口135的底部)与突部132的顶部间的尺寸T3设定为1.5mm左右。在切口135中插入有跨接线144~145。换言之,通过保持爪部134a来夹持跨接线144~145。
如图6、图7所示,端子130收容保持在形成于刷握支柱33的保持孔151内。保持孔151是带台阶的通孔,在内周设置有朝向前端侧的台阶部。
保持孔151的外形形成为与第一端子130A的座部131大致相同的形状。保持孔151的台阶部形成为距第二面S2大约1mm的深度。也就是说,保持孔151形成为与座部131的厚度相同的长度(深度)。
在将第一端子130A收容于保持孔151时,将第一端子130A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侧(第二面S2所面对的方向)插入。接着,将突部132和保持部134插通至保持孔151中,并使座部131与台阶部抵接。
藉此,突部132和保持部134从开口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的保持孔151露出。另一方面,锥孔形的通孔133从开口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的保持孔151露出。
接着,通过将绝缘体100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重合,来将第一端子130A夹持在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之间。
端子130B、130C也同样地被收容保持在刷握支柱33的保持孔151内,并且端子130夹持在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之间。
另外,第二端子130B的前端侧紧贴配置有刷握41。也就是说,在刷握支柱33与绝缘体100之间夹持有第二端子130B和刷握41。
如图6所示,在将绝缘体100与刷握32(刷握支柱33)重合时,从绝缘体100的第一面T1突出的导线115与露出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的通孔133相对。
因而,当刷握支柱33与绝缘体100紧贴时,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被插入第一端子130A的通孔133中。由于通孔133的内表面呈锥面133a,因此,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的前端沿着通孔133的斜面插通。此外,导线115从底座131的顶部朝第二面S2侧突出。
因而,仅将绝缘体100与刷握支柱33重合,便能容易地进行噪音防止元件110的配线组装。
如图4A所示,跨接线141~145架设于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露出的保持部134。也就是说,跨接线141~145夹持于保持部134的保持爪部134a。
在第一端子130A的保持部134(保持爪部134a)夹持有跨接线141~145的端部。此外,在第二端子130B的保持部134(保持爪部134a)夹持有跨接线141~143的中间部。另外,在第三端子130C的保持部134(保持爪部134a)夹持有跨接线144、145的端部。
另外,跨接线143~145还夹持在形成于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的第一面S1的保持爪部152。
在此,如图9所示,座部131和从上述座部131突出的导线115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而成为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61。
第一连接部161从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的第一面S1侧照射激光而形成。
此外,保持部134和架设于上述保持部134的保持爪部152的跨接线141~145通过激光焊接而连接,而成为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62。第二连接部162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侧照射激光而形成。
另外,刷握支柱33的颜色优选为自然色。通过设定这种颜色,从而能提高由激光焊接进行的连接作业性。
这样,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侧照射激光而形成。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从同一方向照射激光而形成。
在此,由于各端子130A~130C的保持爪部134a的根部(切口135的底部)与突部132的顶部间的尺寸T3设定为1.5mm左右,因此,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的转轴方向O1(刷握支柱33的厚度方向)的距离H配置在4mm以内的范围内。因而,由于激光的焦点距离几乎不变,因此,不使未图示的激光焊接机沿刷握支柱33的厚度方向扫描,而仅通过沿着刷握支柱33的面方向扫描,来形成第一连接部161及第二连接部162。
接着,根据图4B、图7、图10A~图10D,来说明第二端子130B与对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进行保持的两个刷握41之间的连接作业、及对共用电刷31c进行保持的刷握41与断路器44之间的连接作业。
图10A~图10D是表示第二端子130B与对低速用电刷31a及高速用电刷31b进行保持的两个刷握41之间的连接操作的说明图。
如图10A、图10B所示,各刷握41在将各端子130A~130C安装于刷握支柱33之后,配置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侧。此时,由于在刷握支柱33上形成有定位销33A,而在刷握41上形成有定位孔41C,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刷握41相对于刷握支柱33的定位。此外,通过这样,可靠地使第二端子130B的座部131与刷握41的连接部41A重合。
此外,如图4B、图7所示,使断路器44的端子44a重合在对共用电刷31c进行保持的刷握41的连接部41A上。
接着,如图10C、图10D所示,将绝缘体100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重叠。藉此,在刷握支柱33与绝缘体100之间夹持有各端子130的座部131和各刷握41的连接部41A。
在此,在绝缘体100的激光照射凸部101的、与刷握支柱33的定位销33A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接纳这些定位销33A的凹部101A。因而,能容易地进行刷握33与绝缘体100之间的定位。
此外,如图10D所示,从绝缘体100的激光照射凸部101上方照射激光L。在此,绝缘体100由色彩为自然色的树脂形成。另一方面,保持单元32(刷握支柱33、连接器部34、桥部35)由色彩为黑色的树脂形成。自然色的热传递(激光L的透过性)较好。另一方面,黑色的热吸收较好。
因而,由激光L发生的热通过激光照射凸部101高效地传递至各刷握41的连接部41A、第二端子130B的座部131及断路器44的端子44a。藉此,第二端子130B的座部131与刷握41的连接部41A被激光焊接。此外,断路器44的端子44a与刷握41的连接部41A被激光焊接。
另外,在激光照射凸部101中插入有刷握支柱33的定位销33A。此外,定位销33A(刷握支柱33)由树脂形成。因而,由激光L发出的热通过激光照射凸部101传递至定位销33A。藉此,定位销33A熔化,将激光照射凸部101与定位销33A熔敷。此外,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之间的固定完成。
(齿轮外壳)
如图1、图2所示,齿轮外壳5包括:铸模铝制的框架部61,该框架部61形成为有底筒状;以及树脂制的底板62,该底板62对框架部61进行封闭。
框架部61的内部被划分成减速机构收纳部65和保持单元收纳部66,其中,所述减速机构收纳部65对减速机构4进行收纳,所述保持单元收纳部66从周壁部64的一部分连续设置,并对保持单元32进行收纳。
(减速机构)
如图2、图3所示,减速机构4包括:蜗杆91,该蜗杆91与电动机2的转轴3连结;以及蜗轮92,该蜗轮92与蜗杆91啮合。
蜗杆91的基端侧在减速机构收纳部65内与转轴3连结,且其前端侧通过轴承(未图示)而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减速机构收纳部65内。此外,蜗杆91中的、与转轴3连结的连结部分(转轴3的前端部)被配置于框架部61的滚动轴承93支承成能够旋转。
蜗轮92收纳在减速机构收纳部65内,并构成为伴随着蜗杆91的旋转而旋转。在蜗杆92的中央部(轮轴部)形成有朝向底板62一侧突出的凸部94。输出轴95的基端部从框架部61侧压入上述凸部94。
输出轴95的前端部通过框架部61的套筒82而突出到框架部61的外部。在上述突出部分连结有用于对前雨刷(未图示)进行驱动的外部机构。此外,输出轴95在套筒82内被上述滑动轴承83支承成能够旋转。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雨刷电动机1中,当将雨刷开关(未图示)从切断位置(日文:OFF位置)切换至低档位置(日文:LOW位置)时,驱动电流会从蓄电池供给至电动机2的低速用电刷31a。藉此,电动机2开始低速运转模式下的驱动。具体而言,当驱动电动机2时,其驱动力通过减速机构4减速之后,经由输出轴95传递至前雨刷的外部机构。藉此,前雨刷动作,而能擦拭附着在前窗玻璃上的尘埃及雨滴等。
另一方面,当雨刷开关切换至高档位置(日文:HIGH位置)时,驱动电流从蓄电池供给至电动机2的高速用电刷31b。藉此,电动机2开始比上述低速运转模式更高速的高速运转模式下的驱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雨刷电动机1中,噪音防止元件110与端子13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61以及端子130与跨接线141等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62分别仅配置于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的第一面S1。因而,在进行这些噪音防止元件110与端子130间的连接作业、及端子130与跨接线141间的连接作业时,能在不进行将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翻转的作业的情况下进行组装。因而,能使配线构件120的组装性提高,以实现制造工序数及制造成本的削减。
另外,端子130具有:平坦的座部131,所述座部131与刷握支柱33紧贴;突部132,所述突部132朝基端侧(第一面S1所面对的方向)突出,并且供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115插通;以及保持部134,所述保持部134朝基端侧突出,并且对跨接线141等进行保持。
因而,座部131与刷握支柱33紧贴,突部132的顶部成为第一连接部161。此外,保持部134的顶部成为第二连接部162。由此,能将第一连接部161及第二连接部162的位置保持固定。
此外,刷握支柱33具有保持孔151,该保持孔151使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从第一面S1露出,并且对端子130进行收容保持。此外,端子130从第二面S2侧收容在保持孔151中。
因而,能通过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容易且可靠地对端子130进行保持。此外,由于相对于刷握支柱33从同一方向对端子130进行收容,因此,能提高配线构件120(端子130)的组装性。
此外,雨刷电动机1包括绝缘体100,该绝缘体100对噪音防止元件100进行保持,并且重叠配置于第二面S2。此外,通过上述绝缘体100和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对端子130进行夹持。因而,能可靠地防止端子130的位置偏移或脱落。
此外,当将绝缘体100重叠配置于第二面S2时,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会插入到形成于突部132的锥孔形的通孔133中。因而,仅通过将绝缘体100重叠配置于刷握支柱33的第二面S2,便能使噪音防止元件110的导线115配置于端子130的座部131,因此,能这样进行激光焊接。因而,能进一步提高配线构件120的组装性。
此外,将各端子130A~130C形成为使保持爪部134a的根部(切口135的底部)与突部132的顶部间的尺寸T3为1.5mm左右。此外,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配置在转轴方向O1(刷握端子33的厚度方向)的距离H为4mm以内的范围。因而,由于激光的焦点距离几乎不变,因此,不会使未图示的激光焊接机沿刷握支柱33的厚度方向扫描。此外,仅通过沿着刷握支柱33的面方向进行扫描,便能形成第一连接部161及第二连接部162。由此,能进一步提高配线构件120的组装性。
另外,保持单元32将各端子130(130A、130B、130C)的座部131和刷握41的连接部41A配置在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之间。因而,仅通过将座部131及连接部41A夹在刷握支柱33与绝缘体100之间,便可完成各端子130及刷握41相对于保持单元32的组装。因而,能简化各端子130及刷握41的组装作业。
此外,将形成绝缘体100的树脂的色彩设定为热传递(激光L的透过性)较好的自然色。即,将绝缘体100整体构成为易导热部。因而,只要从绝缘体100的激光照射凸部101上方照射激光L,第二端子130B的座部131B与刷握41的连接部41A便被激光焊接。另外,断路器44的端子44a与刷握41的连接部41A被激光焊接。由此,在这些端子130、刷握41及断路器的连接作业工序中,无需进行铆接或电阻焊接,能使连接工序简化。
此外,将形成保持单元32(刷握支柱33、连接器部34、桥部35)的树脂的色彩设定为热吸收较好的黑色。因而,能通过刷握支柱33高效地吸收从绝缘体100照射出的激光L的热。由此,能更高效地进行端子130、刷握41及断路器44的连接作业工序。
另外,在各刷握41的连接部41形成有定位孔41C。另一方面,在刷握支柱33突出设置有能插通至定位孔41C的定位销33A。因而,能容易地进行刷握41相对于刷握支柱33的定位,并能简化组装工时数。
此外,在绝缘体100的激光照射凸部101形成有对刷握支柱33的定位销33A进行接纳的凹部101A。因而,能容易地进行刷握支柱33(刷握32)与绝缘体100的定位,并能进一步简化组装工时数。除此之外,由于定位销33A由树脂形成,因此,能通过激光L将激光照射凸部101与定位销33A焊接。因而,在端子130、刷握41及断路器44的连接作业工序的同时,还能完成保持单元32与绝缘体100的固定工序。由此,能进一步简化组装工时数。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端子的变形例)
图11A是表示端子130的变形例中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11B是表示端子130的变形例中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形成在保持部134的顶部的切口135并不局限于U字形。如图11A所示,也可以设置V字形的切口136。
突部132并不局限于从座部131的中央呈圆锥形突出的情况。如图11B所示,也可以设置将座部131的一部分折弯而成的一对折弯部137。上述折弯部137以包围通孔133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孔133并不是锥孔形,而形成为圆筒形。
(刷握的变形例)
图12A是保持单元32的变形例(保持单元232)的分解立体图。图12B是从第二面侧观察绝缘体100的变形例(绝缘体300)的立体图。
图13表示绝缘体100的变形例(绝缘体300),其是从第二面侧进行观察的放大立体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2中,并不局限于电刷31通过刷握41保持于刷握支柱33的情况。
如图13所示,电刷231也可以保持于绝缘体300。
电刷231由石墨等导电材料形成,并通过箱形的刷握241保持于绝缘体300。在刷握241的侧方配置有弹簧构件245,该弹簧构件245固定于绝缘体300。
此外,电刷231以收容保持于刷握241的状态通过弹簧构件245朝向径向内侧施力,以与整流器23的整流片24滑动接触。
在绝缘体300形成有在转轴方向上贯穿的通孔102。在上述通孔102中插通有从电刷231突出的软辫线231s。
电刷231的软辫线231a相对于通孔102从第二面T2朝向第一面T1插入,并从第一面T1突出。
由于通孔102形成为锥孔状,因此,仅将电刷231配置于绝缘体300的第二面T2,便能容易地进行软辫线231s的配线组装。此外,软辫线231s与配置在刷握支柱233侧的端子130相连接。
(跨接线的变形例)
图14A是表示跨接线141~145的变形例的配线工序的图。图14B是表示跨接线141~145的变形例的断线工序的图。
上述实施方式的跨接线141~145分别架设于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露出的保持部134。也就是说,将跨接线141~145分别夹持于保持部134的保持爪部134a。
这样,在针对各自的区间中的每个准备多个跨接线141~145的情况下,可能会使部件个数增加或组装效率变差的。
因而,也可以采用图14A、图14B所示的工序。
首先,如图14A所示,准备一根跨接线140。跨接线140比将跨接线141~145相加后的长度长得多。接着,将跨接线140架设在所有的保持部134上,然后进行激光焊接。在该时间点,所有的保持部134通过跨接线140连接(导通)。
接着,如图14B所示,将跨接线140中的不需要的部分(区间)切断(断线)。藉此,残留跨接线141~145。
通过经过这样的工序,能够防止部件个数的增加,并能提高组装效率。
(其它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采用四极-三电刷的电动机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六极或八极-三电刷的电动机2。其中,低速用低电刷31a和共用电刷31c在六极的情况下需要以机械角计相隔60°地配置,在八极的情况下需要以机械角计相隔45°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刷握支柱33形成为环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供整流器23插通,则例如也可以为U字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刷握支柱33和连接器34作为保持单元32一体地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雨刷电动机1用于对前雨刷进行驱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对后雨刷等进行驱动,或者是用于雨刷电动机1以外的一般的电动机中。
除此之外,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替换为公知的结构要素,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变形例适当地组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绝缘体100整体的色彩设定为树脂的自然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仅至少使激光照射凸部101为自然色。此外,也能够将绝缘体100的色彩设定为黑色,而将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的色彩设定为自然色。在这种情况下,从刷握支柱33侧照射激光L。另外,也可以将绝缘体100及刷握支柱33(保持单元32)两者的色彩均设定为自然色。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将树脂的色彩设定为自然色来构成激光L的热传递(激光L的透过性)较好的易导热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使用激光L的热传递(激光L的透过性)较好且具有绝缘性的原材料来构成易导热部即可。
符号说明
1 雨刷电动机;
2 电动机;
3 转轴;
6 电枢;
23 整流器;
31 电刷;
33 刷握支柱;
41 刷握;
100 绝缘体;
102 通孔;
110 噪音防止元件;
115 导线;
120 配线构件;
130 端子;
130A 第一端子;
130B 第二端子;
130C 第三端子;
131 座部;
132 突部;
133 通孔;
133a 锥面;
134 保持部;
134a 保持爪部;
135 切口;
140 跨接线;
141~145 跨接线;
151 保持孔;
161 第一保持部;
162 第二保持部;
231 电刷;
231s 软辫线;
233 刷握支柱;
241 刷握;
245 弹簧构件;
300 绝缘体;
S1 第一面;
S2 第二面;
H 距离。

Claims (9)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刷,该电刷与固定于转轴的电枢的整流器滑动接触来进行供电;
刷握支柱,该刷握支柱通过刷握对所述电刷进行支承;
噪音防止元件,该噪音防止元件与所述电刷电连接;以及
多个端子及多个跨接线,多个所述端子及多个所述跨接线将所述电刷与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电连接,
将所述噪音防止元件与所述端子连接的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将所述端子与所述跨接线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仅配置于所述刷握支柱的第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将所述噪音防止元件与所述端子进行激光焊接而形成,
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将所述端子与所述跨接线进行激光焊接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刷握支柱的厚度方向上配置在4mm以内的距离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包括:
平坦的座部,该座部与所述刷握端子紧贴;
突部,该突部从所述座部朝向所述第一面所面对的方向突出,并且供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插通,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保持爪部,该保持爪部从所述座部朝向所述第一面所面对的方向突出,并且对所述跨接线进行保持,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的顶部与所述保持爪部的根部间的尺寸设定在1.5mm以内。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的靠对所述导线进行接纳一侧的面以前端随着朝向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而变细的方式呈锥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握支柱具有多个保持孔,多个所述保持孔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面露出,并且对所述端子进行收容保持,
所述端子被从所述刷握支柱的与所述第一面背对的第二面所面对的方向,朝向所述保持孔收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对所述噪音防止元件进行保持,并且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二面,
通过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刷握支柱对所述端子进行夹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体的与所述刷握支柱相反一侧的面配置有所述噪音防止元件,并且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从所述绝缘体的靠所述刷握一侧的面突出,
当将所述绝缘体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二面时,所述噪音防止元件的导线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端子的通孔中。
CN201580021668.7A 2014-05-13 2015-05-13 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560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9400 2014-05-13
JP2014099400 2014-05-13
JP2015-095609 2015-05-08
JP2015095609A JP6510880B2 (ja) 2015-05-08 2015-05-08 ブラシ付モータ、及びブラシ付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5095921A JP6510881B2 (ja) 2014-05-13 2015-05-08 電動モータ
JP2015-095921 2015-05-08
PCT/JP2015/063751 WO2015174449A1 (ja) 2014-05-13 2015-05-13 電動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078A true CN106256078A (zh) 2016-12-21
CN106256078B CN106256078B (zh) 2019-03-22

Family

ID=5762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166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56078B (zh) 2014-05-13 2015-05-13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0321B2 (zh)
EP (1) EP3145063B1 (zh)
CN (1) CN1062560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078B (zh) * 2014-05-13 2019-03-22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DE102015219867A1 (de) * 2015-10-13 2017-04-13 Lenze Drives Gmbh Platine, B-Lagerschild, Motorbausatz und Elektromotor
CN109256884A (zh) * 2017-10-13 2019-01-22 朱卫 一种用钛金属生产的马达外壳
FR3079367B1 (fr) * 2018-03-21 2020-02-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nsemble module de commande de vitesse d'un moteur de groupe moto-ventilateur et support balai d'un moteur de groupe moto-ventilateur
RU207681U1 (ru) * 2021-08-29 2021-11-11 Першина Светлана Сергеевна Мотор-редуктор стеклоочистителя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2852A (en) * 1993-05-31 1995-01-17 Mabuchi Motor Co., Ltd. Miniature motor
JP2000060076A (ja) * 1998-06-05 2000-02-25 Asmo Co Ltd 直流モータの電気ノイズ防止器
JP2005318689A (ja) * 2004-04-27 2005-11-10 Asm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ブラシホルダへの半田付け方法
JP2011234438A (ja) * 2010-04-23 2011-11-17 Asm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
JP2012138994A (ja) * 2010-12-24 2012-07-19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
JP2012147570A (ja) * 2011-01-12 2012-08-02 Mitsuba Corp 電動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7660A (ja) 1983-11-30 1985-06-25 Fujitsu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4673837A (en) * 1984-05-11 1987-06-16 Amp Incorporated Motor brush assembly
US5221130A (en) * 1991-04-30 1993-06-22 At&T Bell Laboratories Choke-coil fixture for miniature motors
JPH0685448A (ja) 1992-08-24 1994-03-25 Hitachi Ltd レーザはんだ付け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686038B2 (ja) * 1993-09-29 1997-12-08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DE19654352A1 (de) * 1996-12-24 1998-06-25 Bosch Gmbh Robert Kollektormaschine mit Gehäusekontaktierung
GB9905247D0 (en) * 1999-03-09 1999-04-28 Johnson Electric Sa Small electric motor
JP2003126979A (ja) 2001-10-23 2003-05-08 Okutekku Kk 金属箔の溶接方法
JP4340443B2 (ja) 2003-01-23 2009-10-07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
JP4864469B2 (ja) * 2006-01-25 2012-02-0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ブロワモータのラジオノイズ対策構造
CN106256078B (zh) * 2014-05-13 2019-03-22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2852A (en) * 1993-05-31 1995-01-17 Mabuchi Motor Co., Ltd. Miniature motor
JP2000060076A (ja) * 1998-06-05 2000-02-25 Asmo Co Ltd 直流モータの電気ノイズ防止器
JP2005318689A (ja) * 2004-04-27 2005-11-10 Asm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ブラシホルダへの半田付け方法
JP2011234438A (ja) * 2010-04-23 2011-11-17 Asm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
JP2012138994A (ja) * 2010-12-24 2012-07-19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
JP2012147570A (ja) * 2011-01-12 2012-08-02 Mitsuba Corp 電動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078B (zh) 2019-03-22
EP3145063A1 (en) 2017-03-22
EP3145063B1 (en) 2019-08-07
US20170104395A1 (en) 2017-04-13
EP3145063A4 (en) 2017-12-27
US10270321B2 (en)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6078A (zh) 电动机
KR102324900B1 (ko) 전기 기기, 그리고 전기 기기 제조 방법
CN104081590B (zh) 角形高压插头
JP6581378B2 (ja) 電気モータ
CN104426274B (zh) 电动工具
WO2014061276A1 (en) Stator unit and motor
JP2016511625A (ja) 自動車部品用の電気モータ
CN104348322B (zh) 电动机
JP2010011627A (ja) バスバー、バスバー装置、ステータ結合体、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結合体の製造方法
MXPA06014136A (es) Maquina electrica y elemento de anillo colector para una maquina electrica.
JP2011120413A (ja) モータ
JP2009195030A (ja) ブラシホルダ
CN106416007A (zh) 用于设置有热保护系统的机动车辆起动器的电刷保持器及对应的机动车辆起动器
KR20110033120A (ko) 브러쉬 홀더 및, 브러쉬 홀더를 적용한 자동차용 시동기의 제조
JP2013027313A (ja) 整流子
CN1667920A (zh) 用于电动马达的整流器
CH699082A1 (fr) Moteur électrique avec connecteur.
CN104104179A (zh)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1249A (zh) 整流子电机定子端盘和整流子电机
WO2015174449A1 (ja) 電動モータ
JP4540106B2 (ja)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CN209233602U (zh) 马达
CN2894037Y (zh) 用于直流马达的整流器罩和包括该整流器罩的工作马达
JP2014039378A (ja) ワイパモータ
JP2004096847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