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5636A -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5636A
CN106255636A CN201580000660.2A CN201580000660A CN106255636A CN 106255636 A CN106255636 A CN 106255636A CN 201580000660 A CN201580000660 A CN 201580000660A CN 106255636 A CN106255636 A CN 106255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ing tank
tank
fuel
motorcycle
fue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06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5636B (zh
Inventor
滨泽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5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5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6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目的: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其有效地利用死角并且抑制过滤罐的性能下降。解决方法:本发明的摩托车(1)的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配备有:车身架(2),包括从头管(10)向后延伸的主框架(11)和从头管(10)向下延伸的下管(12);引擎(3),安装在车身架(2)上并且包括从曲轴箱(20)向上延伸的气缸(21);燃料罐(4),用于存储供应到引擎(3)的燃料;和过滤罐(30),用于暂时收集燃料罐(4)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燃料罐(4)配置成跨坐在主框架(11)上,即主框架(11)放置在从燃料罐的底面(4a)向上凹陷的凹部(4b)的内部。过滤罐(30)配置在下管(12)和气缸(21)之间并且在燃料罐(4)的凹部(4b)的内部。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过滤罐能够吸收已经在摩托车的燃料罐中蒸发的燃料(蒸发燃料)并且利用由内燃机的操作引起的进气系统的负压向内燃机供应上述吸收的燃料。过滤罐抑制来自燃料罐的蒸发燃料泄漏,从而防止燃料浪费、空气污染等。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配备有:具有主框架和下管的车身架;通过车身架支撑的内燃机;配置在主框架上方的燃料罐;和过滤罐,该过滤罐配置在位于下管的上后方、燃料罐的下方以及内燃机的气缸前方的空间中。过滤罐的形状类似圆筒形状并且配备有与燃料罐连通的加料管、与内燃机连通的排气管以及与空气连通的排放管。进气管从过滤罐的左侧表面倾斜地,即向下前方延伸,并且排放管从过滤罐的左侧表面向下延伸。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3-0714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基于车身架、内燃机和燃料罐的布置、形状、尺寸等,可能出现安装过滤罐的空间(死角)的容量不能大于规定数值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可能不能将过滤罐配置在该空间中,即不能有效地利用死角。
更进一步,专利文献1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因为进气管朝向前侧开口,当车辆行驶时,例如灰尘或水等异物通过进气管进入过滤罐。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难以保持过滤罐的性能。
本发明已经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该过滤罐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死角并且抑制过滤罐的性能下降。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包含:车身架,该车身架包括从头管向后延伸的主框架和从头管向下延伸的下管;内燃机,该内燃机安装在车身架上并且包括从曲轴箱向上延伸的气缸;燃料罐,该燃料罐用于存储供应到内燃机的燃料;和过滤罐,该过滤罐用于暂时收集燃料罐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其特征在于,燃料罐配置成使得燃料罐跨坐在主框架上,并且主框架放置在凹部的内部,该凹部从燃料罐的底面向上凹陷;并且过滤罐配置在下管和气缸之间并且在燃料罐的凹部的内部。
在该结构中,因为燃料罐的底面形成有凹部,因此在下管和气缸之间的区域上方确保了宽的空间。此外,过滤罐配置在由下管、气缸和凹部包围的空间中。因此,可能变为死角的空间能够有效地用作过滤罐的安装空间。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过滤罐具有空气入口,空气入口具有突出部和导入部,当内燃机运转时,将外界空气通过导入部导入过滤罐;并且导入部限定在通过突出部的垂直线和通过突出部的水平线的范围内,并且空气入口位于所述凹部的内部。
在该结构中,因为导入部限定在通过突出部的垂直线和通过突出部的水平线的范围内并且空气入口位于凹部的内部,因此能够在车辆行驶时抑制异物进入过滤罐。因此,能够适当地保持过滤罐吸收蒸发燃料和释放所吸收的燃料的功能。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侧支架连接到车身架的底部分;下管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呈倾斜状;过滤罐具有壳体和排出口,该壳体为长方体且呈倾斜状、与下管平行,该排出口使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排出口配置在角部附近,该角部位于壳体的侧支架侧并且在最低位置。
在该结构中,长方体的过滤罐(壳体)随着位置向后而沿着下管向下延伸呈倾斜状。因此,壳体的前下角部在侧视图中(即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看时)为最低点。当侧支架用来例如停放车辆时,车辆倾向侧支架侧。因此,作为侧支架侧的最低点的角部进一步降低。此外,排出口配置在作为侧支架侧的最低点的角部附近。因此,停留在过滤罐(壳体)内部的水和液化燃料能够被有效地排出到外部。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地:过滤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并且过滤罐由车身架支撑,使得过滤罐在其长度较长的方向上的中心面对下管。
在该结构中,过滤罐配置成相对于下管的轴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平衡。因此,摩托车的重量能够在其宽度方向上大致平衡。
本发明的优势
本发明可以将死角有效地用作过滤罐的安装空间并且抑制过滤罐的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车身架、燃料罐、过滤罐等的前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过滤罐的示意后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过滤罐的示意左视图;
图4是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过滤罐的蒸发燃料收集/供应路径的系统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
参考图1和2描述摩托车1的总体构造。图1是摩托车1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车身架2、燃料罐4、过滤罐30等的前视图。以下描述采用附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
如图1所示,摩托车1具有作为主要部件的车身架2和引擎3。
车身架2包括头管10、主框架11、下管12、一对(左右)座位导轨13、一对(左右)车身管14和一对(左右)侧管15。主框架11从头管10向后下方延伸。下管12从头管10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座位导轨13从主框架11的后端向后向上方延伸。一对(左右)车身管14从主框架11的后端部分向下延伸。一对(左右)侧管15连接到相应的车身管14和相应的座位导轨13。
可枢转地支撑前轮16的一对(左右)前叉10a由头管10支撑,以能够左右转向。把手17被固定到前叉10a的顶端。燃料罐4配置在主框架11的上方。驾驶员座位5配置在一对(左右)座位导轨13的上方。
燃料罐4存储供应到引擎3的燃料(例如,汽油)。燃料罐4形状近似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鞍状。如图2所示,燃料罐4的底面4a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凹部4b。燃料罐4配置成跨坐在主框架11上(即主框架11放置在凹部4b中)。燃料罐4的底端4c位于底面4a的下方。
如图1所示,下管12倾斜成随着其位置从头管10向后而向下延伸。用于固定引擎3的引擎悬挂支架12a和14a分别连接到下管12的底部分和车身管14的底部分。可枢转地支撑后轮19的摆动臂18通过枢轴螺栓B1被紧固到引擎悬挂支架14a以及引擎3。摆动臂18被支撑为能够绕着枢轴螺栓B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侧支架6连接到车身架2的左下部分。侧支架6由左手边的车身管14的底端支撑以能够旋转。侧支架6能够竖立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旋转;在竖立位置,侧支架6能够直立在地面上;在收缩位置,侧支架6不能直立在地面上。当位于竖立位置时,通过向左倾斜车辆使侧支架6接触地面并且以直立状态支撑摩托车1(见图1)。
引擎3(内燃机)由于经由支架12a和14a被装配在车身架2上而作为车身架2的结构件。引擎3包括曲轴箱20和气缸21。
气缸21从曲轴箱20向上延伸。曲轴(未显示)可旋转地安装在曲轴箱20的内部。通过连接杆(未显示)与曲轴连接的活塞(未显示)安装在气缸21的内部,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气缸21由气缸组21a、气缸头21b和头盖21c组成。气缸组21a从曲轴箱20的前上表面竖立从而稍微向前倾斜。气缸头21b配置在气缸组21a的上方,头盖21c配置在气缸头21b的上方。
气缸头21b的后部分设置有进气口22。燃料罐4和空气净化器24经由燃料供应装置23连接到进气口22。空气净化器24净化已经导入内部的外界空气。燃料供应装置23向气缸21内部供应净化的外界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体。
另一方面,气缸头21b的前部分设置有排气口25,排气管26连接到该排气口25。排气管26向下弯曲以呈U形,经过曲轴箱20下方,然后向后延伸。排气消声器(未显示)连接到排气管26的后端。
在引擎3中,从燃料供应装置23经由进气口22供应的混合气体在气缸21的内部燃烧,使活塞往复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被转换为曲轴的旋转,从而后轮19经由传动链等(未显示)被旋转地驱动。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口25和排气管26,并且从排气消声器排出到外部。
顺便提及,例如,在摩托车1停止时,存储在燃料罐4中的部分燃料可能受直射阳光等的影响而蒸发并且停留在燃料罐4内部。如果蒸发燃料漏泄到大气中,意味着燃料浪费并且可能对环境不利。考虑到这点,摩托车1配备有用于暂时收集燃料罐4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的过滤罐30。
首先,参考图2至图4描述过滤罐30的结构。图3A是过滤罐30的示意后视图。图3B是过滤罐30的示意左视图。图4是显示使用过滤罐30的蒸发燃料收集/供应路径的系统图。在图4中,虚线箭头指示空气的流动,而实线箭头指示蒸发燃料的流动。以下描述中,假设过滤罐30从摩托车1(车身架2)移开。
如图2、3A和3B所示,过滤罐30配备有壳体31、入口管32、出口管33、空气入口34和排出口35。
壳体31的形状类似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长的空心长方体(矩形圆筒状),如图2等所示。壳体31在侧视图中为近似正方形(见图3B)。壳体31的内部空间密集地填充有作为吸收剂的活性碳(见图3A)。
入口管32连接到壳体31的右侧表面31R的顶部分并且与壳体31的内部连通。入口管32通过入口管道40连接到燃料罐4(见图4)。出口管33连接到壳体31的右侧表面31R的中心部分并且与壳体31的内部连通。出口管33通过出口管道41连接到燃料供应装置23(见图4)。
空气入口34具有导入突出部34a和导入管34b。导入突出部34a从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后上角部C1附近突出(见图3B)。在侧视图中,导入突出部34a的形状近似为具有平坦底部的半圆形。导入管34b的形状类似中空的圆筒形并且从导入突出部34a的底面向下突出。导入管34b的末端部分向大气开放。导入管34b通过它本身和导入突出部34a使壳体31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排出口35配置在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前下角部C2的附近(见图3B)。更具体地,排出口35是形成在从左侧表面31L突出的排放突出部35a的底面中的开口。排放管42的一端连接到排出口35。排放管42沿着下管12延伸到引擎3的下方并且在另一端向大气开放(见图1)。排出口35通过它本身和排放管42使壳体31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参照图4,描述过滤罐30如何工作。由于燃料罐4内部的燃料变热而产生的蒸发燃料经过入口管道40和入口管32被输送到壳体31的内部。已经输送到壳体31内部的蒸发燃料被活性碳36吸收。即,蒸发燃料被暂时收集。
然后,当引擎3开始运行时,通过降低活塞,负压出现在气缸21的内部。因此,通过壳体31内部的活性碳36收集的蒸发燃料通过出口管33和出口管道41被朝向燃料供应装置23吸取。由于该吸取,负压出现在壳体31的内部,从而外界空气通过空气入口34导入壳体31。通过空气入口34导入的外界空气加速蒸发燃料的吸取。当壳体31内部的压力变为正时,停留在壳体31内部的气体(空气)、水、液化燃料等等通过排出口35和排放管42排出到外部。因此,由于车辆摔倒、风雨或者其他原因而进入壳体31的燃料(液体)或水能够从中排出,从而能够防止过滤罐30的性能下降。
接下来,参考图2和5描述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图5是摩托车1的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因为燃料罐4的底面4a形成有凹部4b,因此在下管12和气缸21(头盖21c)之间的区域上方确保了宽的空间。
过滤罐30配置在由下管12、头盖21c和燃料罐4的凹部4b包围的空间S中(见图1)。即,过滤罐30配置在下管12和气缸21之间并且在燃料罐4的凹部4b的内部。更准确地,过滤罐30的大致上半部位于凹部4b的内部(即,在燃料罐4的底端4c上方),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过滤罐30连接到加固框架50,该加固框架50连接头管10、主框架11和下管12。过滤罐30的壳体31通过固定支架51由加固框架50支撑,该固定支架51在侧视图中向后弯曲。过滤罐30(壳体31)配置在下管12的后方并且倾斜成与下管12平行。即,壳体31的前表面与下管12的后表面相对并且平行。
如图2所示,过滤罐30由车身架2(加固框架50)支撑,使得过滤罐30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面对下管12。即,过滤罐30配置成在前视图中相对于下管12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平衡。因此,摩托车1的重量能够在其宽度方向上大致平衡。
如图5所示,因为过滤罐30具有其顶端向前延伸的倾斜指向,因此管32和33、空气入口34和排出口35被相应地旋转。因此,空气入口34位于角部C1附近,该角部C1是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最高部分。空气入口34的导入管34b朝向后下侧开口。空气入口34位于凹部4b的内部。更准确地,空气入口34的导入管34b与燃料罐4的底端4c位于大致相同高度。可以满足,空气入口34(导入管34b)在由在竖直方向上从其向下延伸的线和在水平方向上从其向后延伸的线所限定的范围内开口。
另一方面,排出口35位于角部C2附近,该角部C2是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最低部分。排出口35朝向后下侧开口。排出口35位于凹部4b的下方(燃料罐4的底端4c的下方)。
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上述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可能会成为死角的空间S能够有效地用作过滤罐30的安装空间。空气入口34朝向后下侧开口并且位于凹部4b的内部(燃料罐4的底端4c的上方)。这样抑制在车辆行驶时异物(灰尘、水等)进入过滤罐30。因此,能够适当地保持过滤罐30吸收蒸发燃料和释放所吸收的燃料的功能。
通常,阻止异物进入的常见方法是将软管连接到空气入口34(导入管34b)的等同物。相反,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罐30的空气入口34使得当车辆行驶时异物不易于进入过滤罐30,因此可以省略通常需要的软管。因此,能够简化过滤罐30周围的结构,降低成本。
因为过滤罐30被燃料罐4覆盖,例如,能够在车辆停止时防止直射阳光照射在过滤罐30上。更进一步,因为过滤罐30远远地位于路面的上方,因此从路面辐射出的热量的影响能够降低。因此,过滤罐30内部的温度上升能够被减小,以防止吸收性能(处理效率)降低。更进一步,因为过滤罐30远远地位于路面的上方,因此能够降低在车辆行驶期间抛起的卵石等碰撞过滤罐30的风险。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中,形状类似长方体的过滤罐30(壳体31)倾斜成随着位置向后而沿着下管12向下延伸。因此,壳体31的前下角部C2在侧视图中是最低点。当侧支架6被旋转到竖立位置并且被用来例如停放车辆时,车辆倾向侧支架6侧(即左侧)。因此,作为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最低点的角部C2进一步降低。此外,排出口35配置在作为壳体31的左侧表面31L的最低点的角部C2附近。因此,停留在过滤罐30(壳体31)内部的水和液化燃料能够被有效地排出到外部。
虽然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罐30的安装结构中,过滤罐30的大致上半部位于凹部4b的内部,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过滤罐30可以全部配置在凹部4b的内部。即,过滤罐30可以局部或者全部地配置在凹部4b的内部。优选地,空气入口34位于凹部4b的内部。更准确地,可以满足,导入管34b位于与燃料罐4的底端4c相同或比它更高的高度。
虽然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过滤罐30中,管32和33连接到壳体31的右侧表面31R并且左侧表面31L设置有空气入口34和排出口35,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过滤罐30可以构造成使得管32和33连接到壳体31的前、后、上和下表面中的一个的一端部分并且壳体31的前、后、上和下表面中的另一端部分设置有空气入口34和排出口3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排出口35配置在角部C2附近,其中该角部C2位于壳体31的侧支架6侧并且在最低位置。
因为上述实施例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因此给出了各种技术上优选的约束。然而,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不局限于那些模式。更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的上述组成元件能够视情况由现有的组成元件替代,并且包含与其它现有的组成元件组合的各种变化也是可以的。本发明不应当解释为受到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容的限制。
符号的描述
1:摩托车
2:车身架
3:引擎(内燃机)
4:燃料罐
4a:底面
4b:凹部
6:侧支架
10:头管
11:主框架
12:下管
20:曲轴箱
21:气缸
30:过滤罐
31:壳体
34:空气入口
35:排出口
C1、C2:角部

Claims (4)

1.一种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包含:
车身架,所述车身架包含从头管向后延伸的主框架和从所述头管向下延伸的下管;
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安装在所述车身架上并且包含从曲轴箱向上延伸的气缸;
燃料罐,所述燃料罐用于存储供应到所述内燃机的燃料;和
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用于暂时收集所述燃料罐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罐配置成使得所述燃料罐跨坐在所述主框架上,并且所述主框架放置在凹部的内部,所述凹部从所述燃料罐的底面向上凹陷;并且
所述过滤罐配置在所述下管和所述气缸之间并且在所述燃料罐的所述凹部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罐具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具有突出部和导入部,当所述内燃机运转时,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导入部导入所述过滤罐;并且
所述导入部限定在通过所述突出部的垂直线和通过所述突出部的水平线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空气入口位于所述凹部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侧支架连接到所述车身架的底部分;
所述下管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呈倾斜状;
所述过滤罐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且呈倾斜状、与所述下管平行;和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并且
所述排出口配置在角部附近,所述角部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支架侧并且在最低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并且所述过滤罐由所述车身架支撑,使得所述过滤罐在其长度较长的方向上的中心面对所述下管。
CN201580000660.2A 2014-05-12 2015-04-07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55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8381 2014-05-12
JP2014098381A JP6256182B2 (ja) 2014-05-12 2014-05-12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PCT/JP2015/060796 WO2015174168A1 (ja) 2014-05-12 2015-04-07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5636A true CN106255636A (zh) 2016-12-21
CN106255636B CN106255636B (zh) 2019-06-25

Family

ID=5447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06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55636B (zh) 2014-05-12 2015-04-07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56182B2 (zh)
CN (1) CN106255636B (zh)
WO (1) WO20151741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5182A (zh) * 2018-07-26 2020-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4446B2 (ja) * 2016-06-30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709A (zh) * 2006-07-28 2008-01-30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CN10165929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02167112A (zh) * 2010-02-25 2011-08-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2012056486A (ja) * 2010-09-10 2012-03-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0301035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CN103029780A (zh) * 2011-09-28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664Y2 (ja) * 1983-07-07 1984-07-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オ−トバイの蒸発燃料回収装置
JP4890532B2 (ja) * 2008-12-26 201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390978B2 (ja) * 2009-07-31 2014-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702695B2 (ja) * 2011-09-22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709A (zh) * 2006-07-28 2008-01-30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CN10165929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02167112A (zh) * 2010-02-25 2011-08-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2012056486A (ja) * 2010-09-10 2012-03-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0301035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CN103029780A (zh) * 2011-09-28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5182A (zh) * 2018-07-26 2020-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10775182B (zh) * 2018-07-26 2021-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56182B2 (ja) 2018-01-10
JP2015214253A (ja) 2015-12-03
CN106255636B (zh) 2019-06-25
WO2015174168A1 (ja)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0059B (zh) 骑跨式车辆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01934846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76762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9876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3010355B (zh) 具有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二轮摩托车
JP2010179744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82140C (zh) 两轮摩托车的增压装置
CN1603588A (zh)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TW200408762A (en) Air cleaner and air intake structures for low-deck vehicle
CN1229572C (zh)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CN105377684A (zh) 摩托车
CN106255636A (zh) 摩托车的过滤罐安装结构
CN106414136B (zh) 作业车辆
CN103085920A (zh) 二轮机动车
CN205524663U (zh) 一种摩托车的碳罐安装结构
CN207761843U (zh) 井下运输车辆前置式发动机进排气系统
CN1217273A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承构造
CN103003137B (zh) 小型摩托车
CN100546866C (zh) 鞍乘型车辆
CN100349775C (zh) 摩托车
CN1281854C (zh) 轻便摩托车的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CN203584536U (zh) 车辆的排气装置
CN205663537U (zh) 一种牵引车用后置式大流量进气系统总成
CN204877617U (zh) 矿用车排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