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191A - 配线用管道 - Google Patents

配线用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3191A
CN106253191A CN201610352451.0A CN201610352451A CN106253191A CN 106253191 A CN106253191 A CN 106253191A CN 201610352451 A CN201610352451 A CN 201610352451A CN 106253191 A CN106253191 A CN 106253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board
font
base plat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2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3191B (zh
Inventor
野津拓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53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3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9/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 H02G9/04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in surface ducts; Ducts or cov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用管道,其是包括呈I字形延伸的筒状的I字形元件(30a)且配置在地面上的金属制配线用管道。I字形元件(30a)包括:顶板(31)、底板(32)、配置在顶板(31)和底板(32)的左右两侧的端部之间的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以及配置在四个角部的4个导轨(37a、37b、37c、37d)。4个导轨使顶板与左侧板、顶板与右侧板、底板与左侧板、以及底板与右侧板分别连结。各导轨具有2个长度方向槽,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要连结的两个板的端部分别嵌入这2个长度方向槽中。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至少一方由在长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板元件形成。

Description

配线用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呈I字形延伸的筒状的I字形元件且配置在地面上的配线用管道。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的上部配置有机房,在机房内配置有曳引机和控制盘。电梯的轿厢的操作盘、配置在各层的层站中的按钮装置、曳引机等电气设备与机房的控制盘通过配线连接。由此,在机房内配置有大量配线。配线被收容在配线用管道内加以保护,以便不会在机房内被人踩踏而损伤。
在日本实开平5-23724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制的配线用管道,该配线用管道的结构具有:形成在管道主体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部并到达上端的切口、和与各切口的下端连接的宽度宽的配线用通过口。在管道主体的上侧经由加强框结合有管道盖。
在日本特开平7-7830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制的配线用管道,该配线用管道是在长度方向上使2个管道主体连接而成的结构。各管道主体具有底壁部和左右侧壁部。在2个管道主体中的一个管道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伸出插座部。该插座部从一个管道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面的内周部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嵌合到另一个管道主体的内侧。
从应对法律法规方面来看,根据机房等配置配线用管道的场所,有时期望配线用管道不是使用树脂材料形成,而是使用难以燃烧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在电梯中,一般,以应对老化或者提高性能等为目的,根据需要进行被称为现代化的改造维修作业。在该改造维修作业中,进行机房的控制盘的更换,伴随于此还进行配线和收容其的配线用管道的更换。此时,管道由金属材料形成。
另一方面,管道的形状根据管道的配置场所和配线的连接位置而不同,因而做法是,根据该管道形状,作业者在配置场所或者其附近,携入形成管道的长尺寸的构成部件,切断成短的部件。还有时根据管道形状,使所切断的多个短部件以不同的方向连接。当在这样的管道配置作业中切断部件的作业变多时,会导致配置作业的时间变长。并且,在该情况下,从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的方面来看,有改善的余地。并且,为了切断而需要特殊的工具,有时仅具有必要资格的作业者才被允许作业,因而还存在作业效率改善的余地。日本实开平5-2372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7-783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涉及树脂制的管道,未公开减少或者消除在形成金属制管道的情况下的切断作业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配线用管道的目的是减少或者消除在形成金属制管道的情况下的切断作业。
本发明的配线用管道,其是具有呈I字形延伸的筒状的I字形元件且配置在地面上的金属制配线用管道,其中,所述I字形元件包括:顶板,其配置在上端部;底板,其配置在下端部;左侧板,其在从长度方向一方观察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板的左端部和所述底板的左端部之间;右侧板,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板的右端部和所述底板的右端部之间;以及4个导轨,其配置在四个角部,使所述顶板与所述左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右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右侧板分别连结,各所述导轨具有2个长度方向槽,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要连结的两个板的端部分别嵌入这2个长度方向槽中,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方由在长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板元件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配线用管道,可以减少或者消除在形成金属制管道的情况下的切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设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配线用管道的作业的1例的图。
图2是将图1的A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从图2取出构成配线用管道的I字形元件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在图5的D-D截面处切断I字形元件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7是构成I字形元件的左侧部分的一部分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构成I字形元件的左侧板的板元件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从图3中取出结合接头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配线用管道的组装工序中的初始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使用配线用管道将配线与控制盘和电气设备连接的状态的1例的图。
图12是比较例的配线用管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导轨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导轨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形状、数量等是用于说明的例示,能够根据配线用管道的规格适当进行变更。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同等的要素附上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并且,在本文中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在此之前所述的标号。
图1是示出设置实施方式的配线用管道10的作业的1例的图。图2是将图1的A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关于配线用管道10,其平面形状在整体上形成为大致U字形,在内部收容有多个配线12(参照图10、图11)。配线用管道10配置并固定在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的上部的机房14的地面上。多个配线12是控制电缆等电缆,使机房14内的控制盘17与多个电气设备连接。
例如作为电气设备,有机房14内的曳引机18、电梯的轿厢的操作盘(未图示)、各层的层站的按钮装置(未图示)、被称为“MELD”的停电时自动平层控制装置20(图11)等。其中,曳引机18利用电动马达18a的动力使绳轮18b旋转,驱动架设在绳轮18b上的绳索18c,从而使与绳索18c连接的轿厢(未图示)上下移动。并且,停电时自动平层控制装置20控制成,在检测出停电的情况下经由控制盘17利用未图示的电池的电力驱动曳引机18,使轿厢移动到最近层,之后使轿厢门和层站门开放。在图1中省略停电时自动平层控制装置的图示。另外,在图10、图11中,作为配线12示出了圆电缆,然而作为配线还可以使用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的扁平电缆。
并且,由于为了应对有关机房14内的部件的法律法规、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配线用管道10使用金属材料形成。以下,将配线用管道10记载为管道10。
管道10通过利用2个L字形的结合接头50(图3、图9)使截面为四方形的筒状元件、即第1I字形元件30a、第2I字形元件30b和第3I字形元件30c连结,使得整体形成为大致U字形。第1I字形元件30a、第2I字形元件30b和第3I字形元件30c虽然长度不同,但是基本结构相同。以下,以配置在控制盘17附近的第1I字形元件30a为基础进行说明。结合接头50的结构在后面说明。
图4是从图2取出构成管道10的第1I字形元件30a而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在图5的D-D截面处切断第1I字形元件30a而示出的立体图。图7是构成I字形元件30a的左侧部分的一部分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第1I字形元件30a是在管道10(图1)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中呈I字形延伸的筒状的部分。第1I字形元件30a与呈I字形延伸的后述的第2I字形元件30b(图1)通过结合接头50(图3、图9)以方向相差90度的方式连接。第1I字形元件30a是四方筒,在从长度方向一方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是矩形。在图4至图6中,第1I字形元件30a的长度方向由X表示,左右方向由Y表示,相对于X和Y正交的上下方向由Z表示。
另外,第1I字形元件30a的左右方向Y与图4至图6中的左右方向相同,意味着在从与第2I字形元件30b连接的那一侧的长度方向一方侧(图4、图6的近前侧、图5的下侧)观察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
第1I字形元件30a包括:顶板31、底板32、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以及4个导轨37a、37b、37c、37d。4个导轨37a、37b、37c、37d配置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四个角部。
顶板31由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上端部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且在长度方向X上排列配置的多个顶板元件31a形成。多个顶板元件31a利用4个导轨37a、37b、37c、37d中的上侧的2个导轨37a、37c支撑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由此,多个顶板元件31a在长度方向X上分开配置。
底板32由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下端部面对顶板3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且如图5所示在长度方向X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底板元件32a形成。多个底板元件32a利用4个导轨37a、37b、37c、37d中的下侧的2个导轨37b、37d支撑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由此,多个底板元件32a在长度方向X上分开配置。
如图6所示,左侧板33由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左端部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且在长度方向X上分开配置的多个左侧板元件33a、33b形成。多个左侧板元件33a、33b利用左侧的2个导轨37a、37b支撑上下方向Z的两端部。
右侧板34由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右端部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且在长度方向X上分开配置的多个右侧板元件34a、34b形成。多个右侧板元件34a、34b利用右侧的2个导轨37c、37d支撑上下方向Z的两端部。
多个顶板元件31a、底板元件32a、左侧板元件33a、33b、以及右侧板元件34a、34b使用由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矩形的金属板形成。多个底板元件32a中的一部分(图5的下端)的底板元件32a与别的底板元件32a相比长度方向X的长度大。多个右侧板元件34a、34b中的一部分(图2、图4的近前侧端)的右侧板元件34a也与别的右侧板元件34a、34b相比长度方向X的长度大。如图2、图4、图6所示,多个右侧板元件34a、34b中的一部分右侧板元件34b如后所述具有配线通过用的圆形的贯通孔35,该贯通孔35用于使配线12(图11)通过。如图7所示,多个左侧板元件33a、33b中的一部分左侧板元件33b也与右侧板元件34b一样,具有配线通过用的圆形的贯通孔36。
下面,对导轨37a、37b、37c、37d的详细结构、以及导轨37a、37b、37c、37d中的顶板元件31a、底板元件32a、左侧板元件33a、33b以及右侧板元件34a、34b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各导轨37a、37b、37c、37d是截面L字形且长尺寸的部件。4个导轨37a、37b、37c、37d中,如图2、图3所示,右侧的2个导轨37c、37d构成管道10的U字形的外侧面。4个导轨37a、37b、37c、37d中的左侧的2个导轨37a、37b构成管道10的U字形的内侧面。
然后,右侧的2个导轨37c、37d比左侧的2个导轨37a、37b长。左侧的上下2个导轨37a、37b的长度相同,右侧的上下2个导轨37c、37d的长度也相同,
下面,对上侧的导轨37a、37c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上侧的各导轨37a、37c的在左右方向Y上相向的左右方向Y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Y上形成且在长度方向X上延伸的第1上侧槽38。在各上侧导轨37a、37b的下侧面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形成且在长度方向X上延伸的第2上侧槽39。第1上侧槽38和第2上侧槽39相当于长度方向槽。关于各上侧槽38、39,其截面形状是矩形,以在上侧导轨37a、37c的两端面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侧导轨37a、37c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上。
然后,多个顶板元件31a的左端部被嵌入到左上的导轨37a的第1上侧槽38内,被支撑在该导轨37a上。多个顶板元件31a的右端部被嵌入到右上的导轨37c的第1上侧槽38内,被支撑在该导轨37c上。并且,多个顶板元件31a中的至少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2个顶板元件31a的两端部密合固定在上侧的导轨37a、37c的第1上侧槽38中。此时,顶板元件31a和第1上侧槽38也可以通过粘接来固定。由此,防止全部的顶板元件31a从导轨37a、37c脱离。
在图2、图4、图6中,相邻的顶板元件31a无间隙地接触,然而也可以在相邻的顶板元件31a之间形成有间隙。在上侧的各导轨37a、37c的向下的第2上侧槽39内嵌入有后述的左侧板33或者右侧板34的上端部。
支撑多个底板元件32a的下侧的导轨37b、37d的在左右方向Y上相向的左右方向Y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1下侧槽40。在各导轨37b、37d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第2下侧槽41。左下的导轨37b和使与左上的导轨37a相同形状的部件的上下方向相反且左右方向相反而得到的部件是相同的。右下的导轨37d和使与右上的导轨37c相同形状的部件的上下方向相反且左右方向相反而得到的部件是相同的。
然后,多个底板元件32a的左端部被嵌入到左下的导轨37b的第1下侧槽40内,被支撑在该导轨37b上。多个底板元件32a的右端部被嵌入到右下的导轨37d的第1下侧槽40内,被支撑在该导轨37d上。并且,多个底板元件32a中的至少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2个底板元件32a的两端部与顶板元件31a一样密合固定在下侧的导轨37b、37d的第1下侧槽40中。相邻的底板元件32a无间隙地接触,然而也可以在相邻的底板元件32a之间形成有间隙。
各导轨37a、37b、37c、37d由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
各左侧板元件33a、33b的上端部被嵌入到左上的导轨37a的第2上侧槽39内。各左侧板元件33a、33b的下端部被嵌入到左下的导轨37b的第2下侧槽41内。多个左侧板元件33a、33b中的至少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2个左侧板元件33a的两端部密合固定在左侧的导轨37a、37c的第2上侧槽39和第2下侧槽41中。
各右侧板元件34a、34b的上端部被嵌入到右上的导轨37c的第2上侧槽39内。各右侧板元件34a、34b的下端部被嵌入到右下的导轨37d的第2下侧槽41内。多个右侧板元件34a、34b中的至少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2个右侧板元件34a的两端部密合固定在右侧的导轨37b、37d的第2上侧槽39和第2下侧槽41中。
并且,长度方向X一端的右侧板元件34a与别的右侧板元件34a、34b相比长度方向X的长度大。在该长度方向X一端的右侧板元件34a上形成有用于与后述的结合接头50(图3、图9)结合的螺栓贯通孔61(图4)。并且,在长度方向X一端的左侧板元件33a上也与右侧板元件34a一样形成有螺栓贯通孔61(图4)。
在相邻的右侧板元件34a、34b之间的一部分,如在图4、图6中由P1、P2、P3所示形成有间隙。在相邻的右侧板元件34a、34b之间的别的部分,相邻的右侧板元件34a、34b接触而不形成间隙。也可以在相邻的右侧板元件34a、34b之间的全部位置都形成间隙,或者在全部位置都不形成间隙。关于相邻的右侧板元件34a、34b之间,与相邻的左侧板元件33a、33b之间一样。
各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的厚度与所嵌入的导轨37a、37b、37c、37d的槽38、39、40、41的宽度大致相同。由此,防止了各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相对于导轨37a、37b、37c、37d在槽宽度方向上错开移动,因而可以提高第1I字形元件30a的刚性。
图8是示出构成第1I字形元件30a的左侧板33的左侧板元件33a、33b的另一例的图。在图8的另一例中,一部分左侧板元件33b所具有的配线通过用的贯通孔36为矩形。配线通过用的贯通孔也可以为圆形、矩形以外的形状。并且,在图8的另一例中,左侧板33的一部分左侧板元件33a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比别的左侧板元件33a、33b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小。关于一部分右侧板元件34b所具有的贯通孔35(图6)和右侧板元件34a、34b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与左侧板元件33a、33b的情况相同。
回到图5,在底板元件32a的一部分上,在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的孔42。各孔42是为了使打入在机房14(图1)的混凝土制的地面内的未图示的锚固螺栓从下侧贯通到上侧而形成的。该锚固螺栓如后所述用于将底板元件32a固定在地面上。
如图4所示,通过使多个导轨37a、37b、37c、37d和板元件31a、32a、33a、33b(图7)、34a、34b组合,而组装成第1I字形元件30a。
在上文中,对3个I字形元件30a、30b、30c中的第1I字形元件30a的结构作了说明,然而第2I字形元件30b和第3I字形元件30c也只是长度不同,基本结构与第1I字形元件30a相同。在图2、图3中,在第2I字形元件30b中,对与第1I字形元件30a的构成部件对应的部件附上相同标号。
第2I字形元件30b经由结合接头50(图3、图9)与第1I字形元件30a连接。
图9是从图3中取出结合接头50而示出的立体图。如图2、图3所示,结合接头50用于使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以相差90度的方向连接。结合接头50嵌合到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内侧。
具体地,如图3、图9所示,结合接头50包括底板部51、外侧壁部53和内侧壁部55,由铁等的金属板那样的金属材料一体形成。底板部51形成为大致L字形。底板部51具有中间板部51a和2个矩形板部51b、51c。中间板部51a具有以倾斜的直线部51d切断正方形的一部分角部而成的形状。各矩形板部51b、51c在中间板部51a的两端部与对应于L字形的两端的部分连结。
如图9所示,外侧壁部53以在上下方向上呈截面L字形延伸的方式形成。外侧壁部53的下端经由L字形的阶梯部54与底板部51的外侧缘连结。内侧壁部55以在上下方向上呈船形状延伸的方式形成。内侧壁部55的下端经由第2阶梯部56与底板部51的内侧缘连结。在配置于外侧壁部53的直角处的2个壁部元件53a、53b的角部附近、以及内侧壁部55的与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图3)连接的两端部形成有螺栓贯通孔57。
结合接头50以配置在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底板32上的方式嵌合到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端部内侧。然后,使结合接头50的内侧壁部55的一端部和外侧壁部53的一端部与第1I字形元件30a的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重合。然后,利用插入到螺栓贯通孔57、61(图4)内的螺栓60和螺母62,使第1I字形元件30a和结合接头50结合。
在第2I字形元件30b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图3的右端部),图3的下侧的左侧板33比图3的上侧的右侧板34长。然后,与第1I字形元件30a一样,将结合接头50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利用螺栓60和螺母62的结合结构结合。由此,使第2I字形元件30b和结合接头50结合。另外,也可以取代螺栓和螺母的结合结构,利用钻孔螺钉等别的结合部件使结合接头50和I字形元件结合。
而且,如图2所示,在使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结合的状态下,在结合接头50的上侧配置有顶板部58。该顶板部58的外侧缘部在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L字形的连结部中嵌入到成为外侧的那一侧的上侧导轨37c、37a的上侧槽内。具体地,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右上的导轨37c的第1上侧槽38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左上的导轨37a的第1上侧槽(未图示)嵌入有顶板部58的外侧缘部(图2的近前侧)。顶板部58的内侧缘部(图2的里侧缘部)配置在结合接头50(图3)的内侧壁部55的中间部上。在该状态下,顶板部58(图2)不会从L字形的连结部脱离。
如图1所示,第2I字形元件30b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图1的近前侧端部)也与长度方向一端部(图1的里侧端部)一样,左侧板33比右侧板34(图3)长。并且,在第3I字形元件30c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中,图1的近前侧的左侧板33比图1的里侧的未图示的右侧板长。
然后,与第1I字形元件30a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结合部一样,第2I字形元件30b通过未图示的结合接头与第3I字形元件30c结合。由此,整体形成为U字形的管道10。在图1中,在第3I字形元件30c的顶板31的顶板元件31a上形成有贯通孔70,配线12通过该贯通孔70被导出到上侧,与曳引机18的电动马达18a连接。这样也可以在管道的顶板元件上形成配线通过用的贯通孔。
在组装管道10的情况下,在如图10所示安装了底板32及其两侧的导轨37b、37d之后,如图3至图6所示,对包括左侧板33、右侧板34、顶板31在内的部分进行组装。由此,如图10所示,在组装工序的初始安装状态下,第1I字形元件30a的底板32和下侧的2个导轨37b、37d被安装。在图10中,结合接头50被配置成架设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底板32和第2I字形元件30b的底板32(图3)的上侧。在图10中,为了便于理解而示出了以水平面切断结合接头50的内侧和外侧的阶梯部54、56并去除了结合接头50的上侧部分的状态。
在这样的组装工序的初始安装状态下,在各I字形元件30a、30b的底板32上配置有多个配线12。并且,在混凝土制的地面内打入的未图示的锚固螺栓从下侧朝上侧贯通形成在底板32上的孔42。然后,未图示的螺母与该锚固螺栓的上侧结合,将底板32固定在地面上。
另外,一部分配线12多次折返并使用捆束带13捆束以调节长度。这样配置配线12、或者将底板32固定在地面上的作业可在底板32的两侧没有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图4)的宽阔的空间内进行,因而可以提高配线12的配置作业性和管道10的固定作业性。
并且,在如图1至图3所示地组装了U字形的管道10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与控制盘17连接的配线12通过第1I字形元件30a的右侧的贯通孔35配置在管道10内。然后,配线12的一部分与停电时自动平层控制装置20连接。别的配线12通过管道10内,与图1所示的曳引机18的电动马达18a连接,并通过未图示的井道内与轿厢的操作盘和门开闭装置、以及各层的层站的按钮装置和门开闭装置连接。在图11中,实际上,大量配线12与控制盘17连接,但出于简化而仅示出2根配线12。
根据上述的管道10,在将金属制的管道10形成为预定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切断作业。具体地,在顶板31、底板32、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的形成作业中,作业者11(图1)只要排列配置与完成品的管道10的形状对应的数量的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即可。在这样的形成作业中,为了形成顶板31、底板32、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作业者11无需在机房14或者其周边部切断长尺寸的部件。
另外,在管道10的配置作业中,导轨37a、37b、37c、37d根据对应的I字形元件30a、30b、30c的长度,在机房14或者其周边部从长尺寸的部件切断成期望长度。另一方面,若在将导轨37a、37b、37c、37d运到机房14之前预先根据I字形元件30a、30b、30c的长度切断为期望长度,则无需在机房14或者其周边部切断导轨37a、37b、37c、37d。由此,可以消除在管道10形成时的切断作业。因此,可以缩短管道10的配置作业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而且,在没有仅具有必要资格的作业者才被允许的切断作业的情况下,许多作业者11可以进行作业,因而实现了作业效率的改善。
而且,也可以在相邻的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之间形成间隙。由此,无需根据管道10的各I字形元件30a、30b、30c的长度使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的数目正确一致。因此,可以提高管道10的配置作业的作业性。
并且,板元件31a、32a、33a、33b、34a、34b是小型且较轻的,因而与将各I字形元件30a、30b、30c的长度以上的大型的构成部件运到机房切断并组装的情况相比,输送作业性高。并且,在形成管道10的情况下剩余的板元件可以在别的场所被再利用于形成别的管道。由此,实现了管道10的形成作业中的成本降低。
并且,如图2、图6、图11所示,右侧板34和左侧板33的一部分板元件34b、33b具有配线12通过用的贯通孔35、36。由此,只需将具有贯通孔35、36的板元件34b、33b安装在第1I字形元件30a的长度方向的期望位置,就可以从合适的位置导出配线12。此时,无需在机房14内,根据配线12的连接位置在管道的侧壁部使用钻机等工具进行孔加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配线12的配置作业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此时,可以在具有贯通孔35、36的板元件34b、33b的长度方向X两侧,隔开间隙P2、P3(图4)配置别的板元件34a、33a。由此,也可以使具有贯通孔35、36的板元件34b、33b能够沿着导轨37a、37b、37c、37d的第2上侧槽39和第2下侧槽41(图6)滑动到期望的位置。
图12是比较例的配线用管道的分解立体图。该比较例的管道是通过使用未图示的螺栓使顶板85与管道主体80的上侧结合而形成的。管道主体80具有底板部81和立设在其两侧的侧壁部82,使用金属板一体形成。另外,在比较例中,在侧壁部82的多个位置预先形成有贯通孔形成用的切断预定部Q1、Q2。切断预定部Q1、Q2呈虚线状形成为长圆形或者圆形,通过使用工具等冲压切断预定部Q1、Q2的内侧,可以形成贯通孔。在这样的比较例中,有必要在机房14内将配线用管道切断成期望长度。例如,作业者有必要在每次进行电梯的改造维修作业时都根据管道的形状切断管道主体80和顶板85。由此,切断作业变多,管道的配置作业需要长时间。并且,由于有必要将长尺寸且重的管道主体80和顶板85输送到管道的配置位置的周边部,因而输送作业性不良。并且,由于管道中的配线通过用的贯通孔的形成位置的自由度小,因而有必要使管道高精度地对准与配线的导出位置对应的位置进行配置。并且,在切断了管道主体80和顶板85的情况下剩余的部分的再利用是困难的。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消除这样的比较例的不利情况。
在图1至图11中,说明了将形成导轨37a、37b、37c、37d的长尺寸的部件在机房14或者其周边部切断、或者将预先切断成期望长度的导轨37a、37b、37c、37d输送到机房14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13、图14所示,还可以使短的导轨元件90、91在机房14或者其周边部根据需要连结而形成期望长度的导轨37a、37b、37c、37d。
图13、图14分别是示出导轨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3所示的另一例中,形成有从2个导轨元件90、91的长度方向端面的一部分朝长度方向突出的突部90a、91a。然后,在使2个导轨元件90、91的突部90a、91a重合的状态下,利用包括贯通了突部90a、91a的螺栓和螺母的结合部件92使2个导轨元件90、91结合。由此,导轨37a、37b、37c、37d是通过利用结合部件92使在长度方向上分开的多个导轨元件90、91连结而形成的。因此,不用进行切断作业,就可以形成期望长度的导轨37a、37b、37c、37d,而且各导轨元件90、91短,因而可以提高输送作业性。还可以使在两端部具有突部的3个以上的导轨元件在长度方向上连结,形成期望长度的导轨。另外,也可以在导轨元件90、91中的连结结合部件92的部分处不形成第1上侧槽38(第2上侧槽39、第1下侧槽40、或者第2下侧槽41),而在配置于2个槽38、39、40、41中的相邻的板元件之间形成间隙。
在图14所示的另一例中,在2个导轨元件93、94的长度方向端部中,形成相对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4的上下方向)的孔95。然后,通过在各孔95内压入大致U字形的结合部件96的两侧的脚部,形成期望长度的导轨37a、37b、37c、37d。因此,导轨37a、37b、37c、37d是通过利用结合部件96使在长度方向上分开的多个导轨元件93、94连结而形成的。也可以利用在两端部具有孔的3个以上的导轨元件形成期望长度的导轨。根据图13、图14所示的另一例,可以消除在管道的配置场所或者其周边部形成导轨的部件的切断作业。因此,可以消除管道的配置作业中的切断作业。
另外,在上文中说明了形成整体是U字形的管道10的情况,然而管道也可以是仅由I字形元件形成的I字形。例如,在图4的第1I字形元件30a中,也可以使4个导轨37a、37b、37c、37d的长度相同,配置必要数目的板元件来形成管道。而且,也可以使用I字形的结合接头使多个I字形元件结合来形成期望长度的管道。并且,也可以使管道的整体为L字形、或者曲柄形等别的形状。在U字形以外的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结合接头使多个I字形元件结合来形成管道。
在上文中,说明了在I字形元件中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全部由在长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板元件形成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在I字形元件中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任意一方、两方或者三方由在长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板元件形成的结构。并且,在上文中,说明了配置在机房14的地面上的管道10,然而只要是使用金属材料形成的管道,就也可以配置在机房以外的地面上。

Claims (4)

1.一种配线用管道,其是具有呈I字形延伸的筒状的I字形元件且配置在地面上的金属制配线用管道,其中,
所述I字形元件包括:
顶板,其配置在上端部;
底板,其配置在下端部;
左侧板,其在从长度方向一方观察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板的左端部和所述底板的左端部之间;
右侧板,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板的右端部和所述底板的右端部之间;以及
4个导轨,其配置在四个角部,使所述顶板与所述左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右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右侧板分别连结,
各所述导轨具有2个长度方向槽,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要连结的两个板的端部分别嵌入这2个长度方向槽中,
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方由在长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板元件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用管道,其中,
所述多个板元件形成所述顶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多个板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配线通过用的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用管道,其中,
各所述导轨是通过利用结合部件使在长度方向上分开的多个导轨元件连结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用管道,其中,
所述配线用管道配置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
CN201610352451.0A 2015-06-05 2016-05-25 配线用管道 Active CN106253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4458 2015-06-05
JP2015114458A JP6053872B1 (ja) 2015-06-05 2015-06-05 配線用ダク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191A true CN106253191A (zh) 2016-12-21
CN106253191B CN106253191B (zh) 2020-09-01

Family

ID=5758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2451.0A Active CN106253191B (zh) 2015-06-05 2016-05-25 配线用管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53872B1 (zh)
CN (1) CN1062531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512A (zh) * 2019-07-31 2019-11-29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式线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019A (zh) * 2016-12-30 2017-10-24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弧形桥架及其制作方法
KR102111347B1 (ko) * 2019-12-05 2020-05-18 주식회사 나로이엔씨 공동주택의 통신케이블 보호장치
CN117500741A (zh) 2021-06-09 2024-02-02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电梯的配线用管道结构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929A (en) * 1993-08-19 1995-11-14 B-Line Systems, Inc. Ladder-type cable tray system
CN1112658A (zh) * 1994-03-09 1995-11-29 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管道保护装置及管道保护结构
CN2258672Y (zh) * 1995-09-08 1997-07-30 黄全财 模组化配线槽组合构件
CN2420767Y (zh) * 2000-04-17 2001-02-21 游爱玉 改进的电缆线架
CN2541698Y (zh) * 2002-04-09 2003-03-26 黄宝连 一种升降角型快装电缆桥架
CN2563800Y (zh) * 2002-07-26 2003-07-30 刘家超 电缆槽盒
JP2005245186A (ja) * 2004-02-26 2005-09-08 Nippon Arm:Kk ケーブルトラフ
CN1685580A (zh) * 2002-10-09 2005-10-19 皮雷利&C.有限公司 用于屏蔽由电力传输线产生的磁场的方法和被这样屏蔽的电力传输线
CN202158268U (zh) * 2011-03-31 2012-03-07 上海迅茂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侧梁连接板结构电缆桥架
CN202402793U (zh) * 2011-11-30 2012-08-29 马鞍山市秋枫工程塑料异型材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插入式侧板的塑钢电缆桥架
CN204376349U (zh) * 2014-10-30 2015-06-03 佛山市南海冠舜树脂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转角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0706A (ja) * 1985-06-05 1986-12-11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ダクト
JPH07222326A (ja) * 1994-01-25 1995-08-18 Tanakakane Tekko Kk 配線ダクト
JP2000115950A (ja) * 1998-10-08 2000-04-2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塔内配線用ダクト
JP2002027632A (ja) * 2000-07-06 2002-01-25 Kakinuma Reiko コンセントの設置構造
JP3574971B2 (ja) * 2001-02-20 2004-10-06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配管材用受具の連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929A (en) * 1993-08-19 1995-11-14 B-Line Systems, Inc. Ladder-type cable tray system
CN1112658A (zh) * 1994-03-09 1995-11-29 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管道保护装置及管道保护结构
CN2258672Y (zh) * 1995-09-08 1997-07-30 黄全财 模组化配线槽组合构件
CN2420767Y (zh) * 2000-04-17 2001-02-21 游爱玉 改进的电缆线架
CN2541698Y (zh) * 2002-04-09 2003-03-26 黄宝连 一种升降角型快装电缆桥架
CN2563800Y (zh) * 2002-07-26 2003-07-30 刘家超 电缆槽盒
CN1685580A (zh) * 2002-10-09 2005-10-19 皮雷利&C.有限公司 用于屏蔽由电力传输线产生的磁场的方法和被这样屏蔽的电力传输线
JP2005245186A (ja) * 2004-02-26 2005-09-08 Nippon Arm:Kk ケーブルトラフ
CN202158268U (zh) * 2011-03-31 2012-03-07 上海迅茂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侧梁连接板结构电缆桥架
CN202402793U (zh) * 2011-11-30 2012-08-29 马鞍山市秋枫工程塑料异型材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插入式侧板的塑钢电缆桥架
CN204376349U (zh) * 2014-10-30 2015-06-03 佛山市南海冠舜树脂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转角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512A (zh) * 2019-07-31 2019-11-29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式线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05784A (ja) 2017-01-05
JP6053872B1 (ja) 2016-12-27
CN106253191B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191A (zh) 配线用管道
US9174311B2 (en) Welding workbench assembly with wraparound dual state barriers
CN106574461B (zh) 建筑元件、包括一个以上这种建筑元件的建筑物及用于接合这种建筑元件和支撑元件的方法
KR100993800B1 (ko) 복공판
CN103615601A (zh) 机车管路及电缆复合式装配方法
CN101804939B (zh) 乘客传送设备
US20140145471A1 (en) Set of members forming upper fram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
CN201999605U (zh) 一种应用于顶模体系的施工电梯
EP2791042B1 (en) Frame for a car of a passenger/freight elevator, and such a car and passenger/freight elevator
CN104481071B (zh) 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总成及其制作工艺
CN105705407B (zh) 用于支承在安装设施的顶部上的架空运送装置
CN102587573A (zh) 组合梁
CN207274688U (zh) 跨座式单轨车的侧墙上边梁
KR101415290B1 (ko) 다중박스거더교의 프리캐스트방식 상부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JP5793016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打設方法
DE102014117295B4 (de) Nutzfahrzeugaufbau, Dachplane eines solchen und Nutzfahrzeug
CN113978605A (zh) 适用于冷藏集装箱船的组合式舱壁平台结构
KR102260119B1 (ko) 체인 컴프레서 장착부 보강 구조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CN203998545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轿壁连接结构
KR101666981B1 (ko) 선조립형 철근 구조물의 결합구조
CN202379621U (zh) 一种塔吊及其工作平台及工作平台用插接结构
JP6964492B2 (ja) 静止誘導機器の搬入方法
CN207061571U (zh) 电梯的导轨固定装置
CN104234387A (zh) 薄壁管
CN205415585U (zh) 移动式车顶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