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3344A -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3344A
CN104863344A CN201510083152.7A CN201510083152A CN104863344A CN 104863344 A CN104863344 A CN 104863344A CN 201510083152 A CN201510083152 A CN 201510083152A CN 104863344 A CN104863344 A CN 104863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job platform
hall
platform portion
hoist tr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31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3344B (zh
Inventor
武富宏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3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3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具备:作业平台部(11),其具有从候梯厅(1A)通向升降通道(2)的出入口(2A)的横宽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并从中间层的候梯厅水平地设置于升降通道,且形成进行电梯(3)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吊持孔部(12),其设置于该作业平台部中的比重心更靠升降通道侧的位置且供作业平台部吊持;以及限制器部(13),其限制作业平台部从升降通道侧向候梯厅侧的移动,在作业平台部的升降通道侧的部分经由吊持孔部从候梯厅向升降通道侧吊持的状态下,使作业平台部的候梯厅侧的端部与限制器部抵接,将作业平台部架设在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2a)之间。

Description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安装作业所使用的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梯的安装作业中,在成为安装对象的建筑物内的电梯升降通道的整个高度以及机械室的主体结构修建完成后进行电梯的安装最安全高效。但是,伴随近年来的大楼的超高层化,订购方要求电梯提前完成,需要在电梯的整个高度以及机械室的主体结构完成之前,通过从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的候梯厅在下方先进行电梯的安装,来提前电梯的完成时期,利用该电梯来提前建筑物整体工期。
另一方面,在当前进行的电梯的安装作业中,采用了在升降通道内不需要脚手架的所谓的“无脚手架施工方法”,所以在升降通道内未设置脚手架。因此,为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中间层的候梯厅向上方进行电梯的安装,需要从该中间层的候梯厅向升降通道设置脚手架。
因此,作为在升降通道设置脚手架的现有技术之一,提出了如下的电梯井以及电梯的组装施工方法,即,建造由钢柱、钢梁等构成的钢结构的多层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同时,将甲板、预制混凝土板等板体载置在包括成为电梯井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周围的钢梁上的规定部分上,并且在位于成为电梯井的部分的两侧的钢梁之间配置多个支承梁,使各支承梁的两端部可装卸地支承于钢梁,在支承梁的上侧可装卸地安装板状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404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虽然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的电梯井以及电梯的组装施工方法通过各支承梁的上侧的板状体按照各层堵塞成为电梯井的部分,从而确保了作业者在电梯井内进行作业时的安全,但是对于各支承梁以及板状体的配设作业中的安全性却未充分考虑。因此,为了安全设置进行这样的电梯安装作业的脚手架,作业者需要更注意,所以可能脚手架的设置作业或花费大量时间。
本发明是根据这样的现有技术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安全且高效地设置用于进行电梯安装作业的脚手架的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备了具有多层地板的候梯厅、以及与该候梯厅相邻设置的升降通道的电梯的安装作业所使用的电梯安装装置中,具备:作业平台部,其具有从上述候梯厅通向上述升降通道的出入口的横宽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并从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水平地设置于上述升降通道,且形成进行上述电梯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吊持孔部,其设置于该作业平台部中的比重心更靠上述升降通道侧的位置且供上述作业平台部吊持;以及限制器部,其限制上述作业平台部从上述升降通道侧向上述候梯厅侧移动,在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升降通道侧的部分经由上述吊持孔部从上述候梯厅侧向上述升降通道吊持的状态下,使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候梯厅侧的端部与上述限制器部抵接,将上述作业平台部架设在上述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上述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备了具有多层地板的候梯厅、以及与该候梯厅相邻设置的升降通道的电梯的安装作业所使用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中,上述电梯安装装置具备:作业平台部,其具有从上述候梯厅通向上述升降通道的出入口的横宽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并从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水平地设置于上述升降通道,且形成进行上述电梯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吊持孔部,其设置于该作业平台部中的比重心更靠上述升降通道侧的位置且供上述作业平台部吊持;以及限制器部,其限制上述作业平台部从上述升降通道侧向上述候梯厅侧移动,通过进行如下的步骤来组装上述电梯安装装置,上述步骤包括:第1步骤,其将上述限制器部设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第2步骤,其经由上述吊持孔部将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升降通道侧的部分从上述候梯厅侧向上述升降通道侧吊持;以及第3步骤,其在进行了上述第1步骤以及第2步骤后,使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候梯厅侧的端部与上述限制器部抵接,将上述作业平台部架设在上述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上述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上述主体结构的梁之间。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能够更安全且高效地设置用于进行电梯安装作业的脚手架。上述的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本发明的第1、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安装前的电梯整体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组装于升降通道的状态的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平台部的构成的图,(a)图是表示安装钢板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b)图是表示安装钢板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平台部的构成的图,(a)图是表示安装了钢板的状态的俯视图,(b)图是表示安装了钢板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平台部和限制器部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1步骤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2步骤的俯视图,是表示将链条卷扬机的链条安装在吊持孔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2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将链条卷扬机的链条安装在吊持孔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2步骤的俯视图,表示吊起链条卷扬机的链条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2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吊起链条卷扬机的链条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3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拉下链条卷扬机的链条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3步骤的俯视图,是表示将作业平台部架设在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之间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3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将作业平台部架设在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之间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台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4步骤的俯视图,是表示将中间梁载置在作业平台部上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台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4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将中间梁载置在作业平台部上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台和固定部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4步骤的俯视图,是将上地板载置在中间梁上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作业台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4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将上地板载置在中间梁上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5步骤的俯视图,是表示将防水板敷设在作业平台部的整个上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安装装置的构成、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5步骤的侧视图,是表示将防水板敷设在作业平台部的整个上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中:1—候梯厅,1A—候梯厅(29层),1B—候梯厅(31层),1C—候梯厅(30层),2—升降通道,2A—出入口,2a—主体结构的梁,2B—内壁面,3—电梯,10、30—安装装置,11、31—作业平台部,11A—承受梁,11B—连结件,11C—钢板,11D—脚部,12—吊持孔部,13—限制器部,15—螺栓,21—作业台,21A—中间梁,21B—上地板,22A—螺栓,25—链条卷扬机(起重机),25A—链条,35—防水板(养护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以及用于实施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方式。
(电梯安装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是如图1所示的具备了具有多层地板的候梯厅1、以及与该候梯厅1相邻设置的升降通道2的电梯3的安装作业所使用的装置。设置有该电梯3的建筑物的例如40层以上的上部侧的候梯厅1、升降通道2、以及设置卷扬机4的机械室5的主体结构的修建还未完成,为建筑物主体结构修建中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下部侧的升降通道2内,设置有在电梯3的安装作业中采用的所谓的“无脚手架施工方法”中使用的作业用的吊舱6、沿铅垂方向引导该吊舱6和轿厢(未图示)的一对导轨7、以及悬挂吊舱6的一对吊舱悬挂用钢缆8。
另外,在各层的候梯厅1的地板的下侧设置有支承候梯厅1的地板的主体结构的梁1a,在升降通道2的里侧的内壁面2B中与各层的主体结构的梁1a的高度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有形成升降通道2的内侧面的多个主体结构的梁2a。此外,图1、图2中,为了简单易懂地图示整个电梯3,而省略了候梯厅1的一部分的地板。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10从作为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例如29层的候梯厅1A水平地设置于升降通道2,具备:如图3(a)、图3(b)所示形成进行电梯3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的作业平台部11、如图4(a)所示设置于作业平台部11中的比重心更靠升降通道2侧的位置且供作业平台部11吊持的吊持孔部12、以及如图5所示限制作业平台部11从升降通道2侧向候梯厅1A侧移动的限制器部13。
具体而言,作业平台部11例如图2、图3(a)、图3(b)所示具有承受上述作业用的吊舱6及作业者的负荷的一对承受梁11A、连结这些承受梁11A的4根连结件11B、如图4(a)、图4(b)所示安装于各承受梁11A上的4张钢板11C、以及安装于各承受梁11A中的升降通道2侧的端部的底面且向下方突出的脚部11D。此外,这些承受梁11A、连结件11B、钢板11C以及脚部11D的部件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情况。
如图3(a)、图3(b)所示,各承受梁11A例如由截面的大小设定为200×200mm左右的大小且长度设定为比升降通道2的进深尺寸长300mm左右的H钢构成,该H钢具有能够悬挂吊舱6的强度。各连结件11B例如由设定为与从候梯厅1通向升降通道2的出入口2A的横宽尺寸(作为具体例子,1200~1400mm)相同的长度的L钢构成。
而且,作业平台部11通过各承受梁11A与各连结件11B的端部彼此通过焊接等连结,能够形成为四边形而支撑施加在整个脚手架上的负荷。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各承受梁11A设置有用于安装各吊舱悬挂用钢缆8(参照图2)的钢缆孔。由此,因为无需在升降通道2内设置用于配设吊舱悬挂用钢缆8的其他部件,所以能够高效且廉价地进行升降通道2内的脚手架的设置作业。
如图4(a)、图4(b)所示,各钢板11C例如纵长(沿连结件11B的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连结件11B相同程度的长度,横长(沿承受梁11A的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四等分承受梁11A程度的长度,以从上方覆盖各承受梁11A和各连结件11B连接形成的四边形状的中空部分A的方式沿承受梁11A并排配置各钢板11C。通过在各钢板11C中的承受梁11A侧的两端与各承受梁11A连结螺栓15,从而承受梁11A、连结件11B、钢板11C以及脚部11D固定成一体,作业平台部11成为作业者能够在钢板11C的上表面步行的地板构造。此外,钢板11C的厚度例如设定为3~4mm左右。
吊持孔部12例如由穿设于从升降通道2侧起第2个钢板11C的一对贯通孔构成,这些贯通孔沿各承受梁11A彼此间隔开来配置。例如图5所示,限制器部13由L钢形成,L钢的一片固定于29层的候梯厅1A的地板面中的从候梯厅1A通向升降通道2的出入口2A的跟前侧,且另一片从地板面向上方突起。
而且,电梯3的安装装置10的作业平台部11的升降通道2侧的部分经由吊持孔部12从候梯厅1A侧向升降通道2侧吊持的状态下,使作业平台部11的候梯厅1A侧的端部与限制器部13抵接,将作业平台部11架设在候梯厅1A的地板与形成升降通道2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2a之间。
另外,如图15所示,电梯3的安装装置10具备:作业台21,其设定为比作业平台部11的地板面积大的面积,以覆盖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横截面的方式配置于作业平台部11上;以及固定部22,其将该作业台21固定在作业平台部11。
作业台21例如由多个中间梁(作为一个例子,5根中间梁)21A以及多个上地板21B(作为一个例子,8张上地板)构成,多个中间梁21A如图13、14所示,从候梯厅1A通向升降通道2的出入口2A朝向升降通道2的里侧间隔地排列,长边方向沿与从出入口2A朝向升降通道2的里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出入口2A的宽度方向)地载置于钢板11C上,上地板21B如图15、图16所示,载置于这些中间梁21A上并将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整个横截面作为脚手架。
各中间梁21A例如图13、图14所示与承受梁11A相同地,由截面大小设定为200×200mm左右,且长度设定为比升降通道2的横向尺寸(沿连结件11B的方向的长度)稍短些的H钢构成,各上地板21B例如图15、图16所示,与钢板11C相同地由厚度被设定为3~4mm的钢板构成。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各上地板21B设定有安装用于进行图2所示的各导轨7等的定心的琴钢丝并使其垂下的琴钢丝用孔。由此,能够提高进行电梯3的安装作业时的便利性。
虽然未图示,但固定部22例如具有多个螺栓、穿设于各中间梁21A并插通各螺栓的轴部的多个螺栓插通孔、以及设置于各钢板11C且与各螺栓的轴部螺合的多个螺栓孔部,通过各螺栓以插通于各中间梁21A的螺栓插通孔的状态与各钢板11C的螺栓孔部连结,各中间梁21A通过各螺栓固定于各钢板11C。
另外,固定部22例如图15所示,具有多个螺栓(作为一个例子,一张上地板21B具有6根螺栓)22A、未图示的穿设各上地板21B中的中间梁21A的上方的位置且插通各螺栓22A的轴部的多个螺栓插通孔、以及设置于各中间梁21A且与各螺栓22A的轴部螺合的多个螺栓孔部,通过各螺栓22A以插通各上地板21B的螺栓插通孔的状态与各中间梁21A的螺栓孔部连结,各上地板21B通过各螺栓22A固定于各中间梁21A。
对于这样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10,例如如以下的步骤组装电梯3的安装装置10。
(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例如通过进行如下的步骤来组装电梯3的安装装置10,上述步骤包括:第1步骤,其如图5所示,将限制器部13设置在作为中间层的29层的候梯厅1A;第2步骤,其如图6~图9所示,经由吊持孔部12将作业平台部11的升降通道2侧的部分从候梯厅1A向升降通道2侧吊持;第3步骤,其如图10~图12所示,在进行了这些第1步骤以及第2步骤后,使作业平台部11的候梯厅1A侧的端部与限制器部13抵接,将作业平台部11架设在候梯厅1A的地板与形成升降通道2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2a之间;以及第4步骤,其如图13~图16所示,以覆盖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横截面的方式将作业台21配置在作业平台部11上,利用固定部22将作业台21固定于作业平台部11。
具体而言,第1步骤中,如图5所示,作业者首先将限制器部13固定在29层的候梯厅1A的地板面中的从候梯厅1A通向升降通道2侧的出入口2A的跟前侧,在候梯厅1A中准备承受梁11A、连结件11B、钢板11C以及脚部11D。接下来,作业者通过将承受梁11A、连结件11B、钢板11C、以及脚部11D固定成一体从而在候梯厅1A中组装了作业平台部11之后,在比29层的候梯厅1A更靠上方的层例如31层的候梯厅1B(参照图7)设置作为起重机的链条卷扬机25。
第2步骤中,如图6、图7所示,作业者将作业平台部11向出入口2A侧搬运,将链条卷扬机25的链条25A的前端侧卷绕安装于作业平台部11的吊持孔部12。然后,如图8、图9所示,通过作业者进行链条卷扬机25的提升操作,吊起链条25A,从而作业平台部11以候梯厅1A侧的端部作为支点倾倒,作业平台部11的升降通道2侧的部分以从候梯厅1A侧向升降通道2侧吊持的状态被拉进升降通道2内。
第3步骤中,如图10所示,若作业平台部11的候梯厅1A侧的端部(下端部)超过限制器部13而向升降通道2侧移动,则作业者停止链条卷扬机25的提升操作,进行链条卷扬机25的下降操作,逐渐拉下链条25A,从而倾倒的作业平台部11以限制器部13作为支点逐渐向水平状态转变,如图11、图12所示,作业平台部11的升降通道2侧的脚部11D载置于梁2a上。由此,作业平台部11架设在候梯厅1A的地板与梁2a之间。
然后,作业者例如使用钢肘钉16作为连结脚部11D和梁2a的连结工具,将作业平台部11固定在限制器部13与升降通道2的里侧的内壁面2B之间。这样一来,从29层的候梯厅1A到升降通道2的里侧,完成了出入口2A的横宽尺寸(1200~1400mm)程度的通道状的脚手架。
第4步骤中,如图13、图14所示,作业者在移动至作业平台部11上后,将5根中间梁21A从出入口21A朝向升降通道2的里侧一个个载置在作业平台部11上,利用螺栓将各中间梁21A固定于作业平台部11的各钢板11C。然后,如图15、图16所示,作业者将8张上地板21B载置在中间梁21A上,将各上地板21B铺满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整个横截面后,将各上地板21B利用螺栓22A固定于各中间梁21A。这样一来,从29层的候梯厅1A到升降通道2的里侧,占据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整个横截面的脚手架完成。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10以及该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作业者能够在安全的候梯厅1侧组装作业平台部11。并且,作业者通过将链条卷扬机25的链条25A安装到作业平台部11的吊持孔部12,并以限制器部13为支点利用链条卷扬机25从候梯厅1A侧向升降通道2侧吊持作业平台部11,从而将作业平台部11架设在候梯厅1A的地板与梁2a之间,所以即使不进入升降通道2内,也能够容易地形成出入口2A的横宽尺寸程度的通道状的脚手架,能够迅速进行升降通道2内的脚手架的设置作业。
即,在电梯3的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的第1步骤~第3步骤中,确保了充分的安全性,所以能够更安全且高效地设置用于进行电梯3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对于升降通道2内的脚手架的设置作业能够得到优异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10、以及该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中,作业者通过利用作业平台部11作为脚手架,从而在第4步骤的各中间梁21A与上地板21B的设置作业中,保持稳定的姿势,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这些设置作业。而且,通过各上地板21B铺满升降通道2的空间部分的整个横截面,能够扩大升降通道2内的脚手架的面积,所以能够提高针对电梯3的安装作业的安全性。
(电梯安装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
此处,如图1、图2所示,从29层的候梯厅1A向升降通道2的里侧设置的作业平台部11作为用于进行电梯3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发挥作用,但是,因为比29层更靠上方的层的建筑物施工还未完成,所以在升降通道2中的作业平台部11A的上方的部分存在朝向外部的开口。因此,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30除了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外,还具备堵塞升降通道2的开口的养护设备。该养护设备例如图17、图18所示,由防止雨水落下的防水板35构成。
对于这样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30,例如以下的步骤那样组装电梯3的安装装置30。
(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30的组装方法除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步骤~第4步骤以外,还通过进行在升降通道2内敷设作为养护设备的防水板35的第5步骤来组装电梯3的安装装置30。
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作业者通过在例如比29层更靠上1层的30层中,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第1步骤~第4步骤,来将与设置于29层的作业平台部11相同的作业平台部31从30层的候梯厅1C向升降通道2内的里侧设置。然后,如图17、图18所述,作业者通过在作业平台部31的整个上表面敷设防水板35,并利用粘着胶带等(未图示)粘接安装防水板35中的升降通道2的内壁侧的端部,由此组装电梯3的安装装置30。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3的安装装置30以及该安装装置30的组装方法,除了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以外,因为能够利用防水板35堵塞升降通道2中的作业平台部11的上方的开口,所以能够抑制雨水进入升降通道2内。另外,作业者通过利用作业平台部31作为脚手架,能够更安全且高效地在作业平台部31上进行防水板35的敷设作业。
此外,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简单易懂地描述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局限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所有构成。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也能够对某实施方式的构成添加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构成。

Claims (4)

1.一种电梯安装装置,其在具备了具有多层地板的候梯厅、以及与该候梯厅相邻设置的升降通道的电梯的安装作业中使用,
上述电梯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作业平台部,其具有从上述候梯厅通向上述升降通道的出入口的横宽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并从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水平地设置于上述升降通道,且形成进行上述电梯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
吊持孔部,其设置于该作业平台部中的比重心更靠上述升降通道侧的位置且供上述作业平台部吊持;以及
限制器部,其限制上述作业平台部从上述升降通道侧向上述候梯厅侧移动,
在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升降通道侧的部分经由上述吊持孔部从上述候梯厅侧向上述升降通道吊持的状态下,使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候梯厅侧的端部与上述限制器部抵接,将上述作业平台部架设在上述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上述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主体结构的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作业台,其面积设定为比上述作业平台部的地板面积大,以覆盖上述升降通道的空间部分的横截面的方式配置于上述作业平台部上;以及
固定部,其将该作业台固定于上述作业平台部。
3.一种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其在具备了具有多层地板的候梯厅、以及与该候梯厅相邻设置的升降通道的电梯的安装作业中使用,
上述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安装装置具备:作业平台部,其具有从上述候梯厅通向上述升降通道的出入口的横宽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并从最下层与最上层之间的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水平地设置于上述升降通道,且形成进行上述电梯的安装作业的脚手架;吊持孔部,其设置于该作业平台部中的比重心更靠上述升降通道侧的位置且供上述作业平台部吊持;以及限制器部,其限制上述作业平台部从上述升降通道侧向上述候梯厅侧移动,
通过进行如下的步骤来组装上述电梯安装装置,上述步骤包括:
第1步骤,其将上述限制器部设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上述候梯厅;
第2步骤,其经由上述吊持孔部将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升降通道侧的部分从上述候梯厅侧向上述升降通道侧吊持;以及
第3步骤,其在进行了上述第1步骤以及第2步骤后,使上述作业平台部的上述候梯厅侧的端部与上述限制器部抵接,将上述作业平台部架设在上述候梯厅的地板与形成上述升降通道的内侧面的上述主体结构的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安装装置具备:
作业台,其面积设定为比上述作业平台部的地板面积大,以覆盖上述升降通道的空间部分的横截面的方式配置于上述作业平台部上;以及
固定部,其将该作业台固定于上述作业平台部,
通过再进行如下的第4步骤来组装上述电梯的安装装置,上述第4步骤将上述作业台以覆盖上述升降通道的空间部分的横截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作业平台部上,并利用上述固定部将上述作业台固定于上述作业平台部。
CN201510083152.7A 2014-02-25 2015-02-15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04863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4403 2014-02-25
JP2014034403A JP6084936B2 (ja) 2014-02-25 2014-02-25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装置、及びこの据付装置の組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344A true CN104863344A (zh) 2015-08-26
CN104863344B CN104863344B (zh) 2018-02-27

Family

ID=5390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152.7A Active CN104863344B (zh) 2014-02-25 2015-02-15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4936B2 (zh)
CN (1) CN1048633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2131A (zh) * 2019-09-28 2020-01-03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消防电梯无脚手架分段安装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2941A (ja) * 1995-04-19 1996-10-29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据付用足場装置
CN101413341A (zh) * 2008-11-19 2009-04-22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井内模板施工方法及电梯井内模板施工支架
US20100068005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Wurth Steven P Construction apparatus
CN101824910A (zh) * 2009-11-17 2010-09-08 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方法
CN102031862A (zh) * 2009-09-24 2011-04-27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提升式安全防护钢平台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8975B2 (zh) * 1971-10-22 1976-10-25
JPH0726303Y2 (ja) * 1987-05-12 1995-06-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組立用足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2941A (ja) * 1995-04-19 1996-10-29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据付用足場装置
US20100068005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Wurth Steven P Construction apparatus
CN101413341A (zh) * 2008-11-19 2009-04-22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井内模板施工方法及电梯井内模板施工支架
CN102031862A (zh) * 2009-09-24 2011-04-27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提升式安全防护钢平台施工方法
CN101824910A (zh) * 2009-11-17 2010-09-08 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2131A (zh) * 2019-09-28 2020-01-03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消防电梯无脚手架分段安装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344B (zh) 2018-02-27
JP6084936B2 (ja) 2017-02-22
JP2015157701A (ja) 2015-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9488A (zh) 用于安装电梯部件的方法和安装系统
JP5059357B2 (ja) ボイラケージ部フロアの構築方法
CN108265628A (zh) 一种骑索式桥面吊机吊装斜拉桥钢梁及桥面板施工方法
US20120298480A1 (en) Support, module, transport system for displacement of people/goods and modernization method of people/goods transport systems
KR100863734B1 (ko) 자기부상열차용 궤도 구조물
CN108016971A (zh) 电梯的安装方法
CN212176359U (zh) 一种全装配式楼梯体系
JP5090577B1 (ja) 吊足場用吊枠
EP3392190B1 (en) Support, module, transport system for displacement of people/goods and modernization method of people/goods transport systems
KR101514220B1 (ko) 아치형 차도교의 시공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시공된 아치형 차도교
CN104863344A (zh) 电梯安装装置、以及该安装装置的组装方法
JP5284590B2 (ja) 建築物耐震用の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206298827U (zh) 分体组合式散索鞍
CN108286332A (zh) 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955398B (zh) 用于安装升降机设备的方法
CN107217831A (zh)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CN106401210A (zh) 装配式建筑电梯井工具式竖向交通楼梯
KR20090084163A (ko) 갱폼 가이드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갱폼 가이드 시스템
CN111255174A (zh) 一种全装配式楼梯体系及装配方法
KR100818863B1 (ko) 바닥 트러스 데크를 지상 선조립 후 인양 설치하는 공법
CN214217958U (zh) 地铁车站抽屉式轨排吊运结构
KR102250228B1 (ko) 모듈화된 승강로를 포함하는 하부 구동방식의 경사형 엘리베이터
JP2006328645A (ja) 床版剥離機および床版の剥離方法
JP5366042B2 (ja) ユニット式エレベータ
CN207526051U (zh) 一种加装电梯的井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