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2904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2904A
CN106232904A CN201680000992.5A CN201680000992A CN106232904A CN 106232904 A CN106232904 A CN 106232904A CN 201680000992 A CN201680000992 A CN 201680000992A CN 106232904 A CN106232904 A CN 106232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ylight
eaves parts
eaves
driver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9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2904B (zh
Inventor
荻原俊文
内藤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3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0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ith an additional lin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02F3/325Backhoes of the miniatur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其具有驾驶席;作业机,其具有配置于车辆主体的前方的铲斗,并支承于车辆主体;车顶部件,其配置于驾驶席的上方,并对天窗进行支承;以及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天窗的前端部开始的后方的车顶部件的下面,并具有用于遮挡射入天窗的光的遮光面。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作业车辆涉及的技术领域中,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有作业机以及带有天窗的顶棚(canopy)。在作业机的至少一部分移动至顶棚的上方的情况下,有时就座于作业车辆的驾驶席上的驾驶员通过天窗对作业机进行目视,一边确认作业机的状态一边操作作业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734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夜间,一边通过设于作业车辆的前照灯对作业机的铲斗进行照明,一边实施挖掘作业。当从前照灯射出的光照射到作业机的铲斗时,有可能由铲斗反射的光射入天窗而形成铲斗的虚像。如果在天窗上形成铲斗的虚像,则驾驶员很难通过天窗对作业机的实像进行目视,而很难对作业机的状态进行确认。其结果是,给作业机的操作带来障碍。
本发明的形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天窗顺利确认作业机的状态的作业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能够提供一种作业车辆,该作业车辆具有:车辆主体,其具有驾驶席;作业机,其具有配置于车辆主体的前方的铲斗,并支承于车辆主体;车顶部件,其配置于驾驶席的上方,并对天窗进行支承;以及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天窗的前端部开始后方的车顶部件的下面,并具有用于遮挡射入天窗的光的遮光面。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天窗顺利确认作业机的状态的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侧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一部分截面的放大图。
图9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侧截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14是从下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立体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俯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一部分截面的放大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俯视图。
图19是从后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俯视图。
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侧截面图。
图21是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驾驶室的一部分进行剖切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2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立体图。
图24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俯视图。
图25是从后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图。
图26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的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A、1B、1C 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
2 前照灯
10 作业机
11 主动臂
12 偏置动臂
13 斗杆
14 铲斗
14B 齿尖
15 动臂缸
16 偏置缸
17 斗杆缸
18 铲斗缸
20 上部回转体(车辆主体)
21 驾驶席
22 天窗
22A 上表面
22B 下表面
22F 前端部
23 顶棚(车顶部件)
23A 上表面
23B 下表面
23F 前端部
23K 开口
24 支柱
25 操作杆
25A 作业机杆
25B 行走杆
29 罩部件
30 下部行走体(行走装置)
31 履带
40 推土铲
50 檐部件
50Ea 一方的端部
50Eb 另一方的端部
50F 前端部
50R 后端部
51 遮光面(下表面)
51A 倾斜区域
51AF 垂直面区域
51B 平坦区域
51C 倾斜区域
52 上表面
52A 倾斜区域
52B 平坦区域
52C 倾斜区域
53 开口部
54 开口部
60 保护杆
70 驾驶室
71 前面部件
72 后面部件
73 侧面部件
74 侧面部件
230 顶板部件
230A 上表面
230B 下表面
501 遮光板部
502 侧板部
503 侧板部
A 非映入范围(非入射区域)
B 映入范围(入射区域)
AX1、AX2、AX3 旋转轴
BX1、BX2 偏置轴
Da 重叠区域
Db 非重叠区域
RX 回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此外,也存在不使用其中一部分结构要素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1A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1A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车辆1A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业车辆1A是液压挖掘机1A的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液压挖掘机1A具有:作业机10,其利用液压进行动作;车辆主体20,其具有驾驶席21;行走装置30,其对车辆主体20进行支承;以及推土铲40。
作业机10支承于车辆主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机10是所谓的具有偏置式动臂的偏置式作业机。作业机10具有:主动臂11,其与车辆主体20连结;偏置动臂12,其与主动臂11连结;斗杆13,其与偏置动臂12连结;以及铲斗14,其与斗杆13连接。铲斗14具有凸形的多个斗齿。设有多个齿尖14B,其是斗齿的前端部。另外,铲斗14的齿尖14B也可以是设于铲斗14的直线形状的斗齿的前端部。
车辆主体20和主动臂11通过动臂销连接。主动臂11以旋转轴AX1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车辆主体20。主动臂11和偏置动臂12通过第一偏置销连接。偏置动臂12以偏置轴BX1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主动臂11。偏置动臂12和斗杆13通过斗杆销连接。斗杆13以旋转轴AX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偏置动臂12。此外,偏置动臂12和斗杆13通过第二偏置销连接。斗杆13以偏置轴BX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偏置动臂12。斗杆13和铲斗14通过铲斗销连接。铲斗14以旋转轴AX3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斗杆13。
车辆主体20配置于行走装置30的上方,能够在支承于行走装置30的状态下,以回转轴RX为中心回转。在以下的说明中,可将车辆主体20称作上部回转体20,可将行走装置30称作下部行走体30。
旋转轴AX1、旋转轴AX2与旋转轴AX3平行。旋转轴AX1、AX2、AX3与平行于回转轴RX的轴正交。在以下的说明中,可将与旋转轴AX1、AX2、AX3平行的方向称作上部回转体20的车宽方向,可将与回转轴RX平行的方向称作上部回转体20的上下方向,可将与旋转轴AX1、AX2、AX3和回转轴RX两者正交的方向称作上部回转体20的前后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为基准,存在铲斗14的方向为前方,前方的相反方向为后方。车宽方向的一方为右方,右方的相反方向为左方。铲斗14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铲斗14的多个齿尖14B配置于车宽方向。推土铲40配置于下部行走体30的前方。
作业机10通过液压缸进行动作。液压挖掘机1A具有:动臂缸15,其对主动臂11进行驱动;偏置缸16,其对偏置动臂12进行驱动;斗杆缸17,其对斗杆13进行驱动;以及铲斗缸18,其对铲斗14进行驱动。当动臂缸15动作时,主动臂11的基端部以旋转轴AX1为中心旋转,主动臂11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斗杆缸17动作时,斗杆13的基端部以旋转轴AX2为中心旋转,斗杆13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铲斗缸18动作时,铲斗14的基端部以旋转轴AX3为中心旋转,铲斗14的齿尖14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作为偏置式作业机的作业机10能够使铲斗14在上部回转体20的车宽方向上移动。偏置轴BX1、BX2与旋转轴AX1、AX2、AX3正交。偏置缸16动作,偏置动臂12以偏置轴BX1为中心旋转,由此斗杆13和铲斗14在车宽方向上移动。斗杆13与以偏置轴BX1为中心的偏置动臂12的旋转同步地以偏置轴BX2为中心旋转。由此,在维持将多个齿尖14B配置于车宽方向上的状态下,斗杆13和铲斗14在车宽方向上平行移动。
铲斗14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如图3所示,通过偏置缸16的动作,铲斗14能够移动至驾驶席21的正面。
上部回转体20具有:供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席21;作为车顶部件的顶棚23,其配置于驾驶席21的上方,并对天窗22进行支承;支柱24,其对顶棚23进行支承;以及操作杆25,其由驾驶员操作。
在车宽方向上,驾驶席21的位置和天窗22的位置一致。天窗22配置于驾驶席21的正上方或者驾驶席21的前上方。
操作杆25包括:作业机杆25A,其用于对作业机10进行操作;以及行走杆25B,其用于对下部行走体30进行操作。作业机杆25A分别配置于驾驶席21的右方和左方。行走杆25B配置于驾驶席21的前方。
下部行走体30具有一对履带31。通过履带31的旋转,液压挖掘机1A进行行走。另外,下部行走体30可以具有轮胎。
如图3所示,液压挖掘机1A具有前照灯2。前照灯2支承于主动臂11。前照灯2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顶棚23的下方。前照灯2向设有该前照灯2的位置的前下方射出照明光。前照灯2射出照明光,对铲斗14和铲斗14的挖掘位置进行照明。
在夜间,一边用前照灯2对作业机10的铲斗14进行照明,一边实施挖掘作业。铲斗14在包含顶棚23的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对顶棚23的下方的挖掘位置进行挖掘。前照灯2对位于顶棚23的前下方的位置的铲斗14进行照明。
图4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立体图。图5是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侧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一部分截面的放大图。
如图4至图8所示,液压挖掘机1A具有檐部件50,该檐部件50具有遮光面51,该遮光面51遮挡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射入天窗22的光。檐部件50支承于顶棚23。
顶棚23具有用于配置天窗22的开口23K。天窗22配置于顶棚23的开口23K。
天窗22为透明部件。天窗22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2A和朝向下方的下表面22B。天窗22的上表面22A为平坦面。天窗22的下表面22B为平坦面。上表面22A和下表面22B实质上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窗22为平行平板。
顶棚23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3A和朝向下方的下表面23B。顶棚23的上表面23A为平坦面。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为平坦面。上表面23A和下表面23B实质上平行。
为了用前照灯2对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且顶棚23的下方的铲斗14进行照明,在从前照灯2射出照明光时,照射到铲斗14的照明光的至少一部分由铲斗14反射,从天窗22的下表面22B射入天窗22。如果由铲斗14反射的照明光的至少一部分射入天窗22,则有可能在该天窗22上形成铲斗14的虚像。即,有可能发生铲斗14的虚像映入天窗22的映入现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机10为偏置式作业机,有可能在驾驶席21的正面配置铲斗14。在用前照灯2对配置于驾驶席21的正面的铲斗14进行了照明的情况下,发生映入现象的可能性较高。
在使用作业机10的挖掘作业中,有时作业机10的至少一部分会移动到顶棚23的上方。例如,在挖掘作业中,斗杆缸17有时会移动到顶棚23的上方。驾驶员有时通过天窗22对斗杆缸17那样的移动到最上方的作业机10的部位(最高到达部位)进行目视来对作业机10的状态进行确认。如果发生在天窗22上形成铲斗14的虚像的映入现象,则驾驶员难以通过天窗22对作业机10的最高到达部位的实像进行目视。
檐部件50遮挡由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的铲斗14反射的照明光射入天窗22的下表面22B。通过遮挡照明光射入天窗22,能够抑制在天窗22上形成铲斗14的虚像的映入现象的发生。
檐部件50为可抑制光的透射的遮光部件。檐部件50由如不锈钢那样的金属形成。另外,檐部件50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
檐部件50配置于顶棚23的下表面23B。檐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天窗22的前端部22F开始的后方。顶棚23的前端部23F是指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中最前方的部位。天窗22的前端部22F是指天窗22的下表面22B中最前方的部位。天窗22的前端部22F包括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与天窗22的下表面22B的边界。
遮光面51为朝向下方的檐部件50的下表面,遮挡射入天窗22的光。遮光面51的至少一部分在从天窗22的前端部22F开始的后方,配置于顶棚23的下表面23B的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与顶棚23的前端部23F连接。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与顶棚23和天窗22分离。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是指檐部件50中最前方的部位。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是指檐部件50中最后方的部位。
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配置于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后方。即,檐部件50和天窗22在实质上与下表面22B平行的俯视图中稍微重叠。前后方向上的檐部件50和天窗22的重叠区域Da的尺寸小于檐部件50和天窗22的非重叠区域Db的尺寸。重叠区域Da包括天窗22的下表面22B与檐部件50对置的区域。非重叠区域Db包括天窗22的下表面22B不与檐部件50对置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上的天窗22的尺寸为500[mm]以上600[mm]以下。前后方向上的重叠区域Da的尺寸为10[mm]以上100[mm]以下。
车宽方向上的檐部件50的尺寸大于天窗22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宽方向上的天窗22的尺寸为300[mm]以上500[mm]以下。
图9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俯视图。图10是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图。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侧视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侧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由板部件形成。檐部件50可以通过对平板状的板部件进行弯折而形成,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板部件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包括:遮光板部501、和配置于遮光板部501的车宽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板部502、503。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具有上表面52,该上表面52与顶棚23的下表面23B隔开间隙地对置。遮光面51和上表面52配置于遮光板部501。
如图4和图5等所示,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以及檐部件50的车宽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50Ea和另一方的端部50Eb与顶棚23连接。在顶棚23的下表面23B和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后端部50R之间设有开口部53。端部50Ea配置于侧板部502。端部50Eb配置于侧板部503。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遮光面51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上部回转体20的后方,并向下方倾斜。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面51包括:倾斜区域51A,其从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平坦区域51B,其设置于倾斜区域51A的后方;以及倾斜区域51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1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此外,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上部回转体20的后方,并向下方倾斜。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52具有:倾斜区域52A,其从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平坦区域52B,其设置于倾斜区域52A的后方;以及倾斜区域52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2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在将液压挖掘机1A的下部行走体30设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的情况下,檐部件50形成为使平坦区域51B和平坦区域52B与水平面平行。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作用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由于设置檐部件50,所以在天窗22中形成有从前照灯2射出的照明光以及从前照灯2射出并由铲斗14反射的照明光的反射光都不会射入的非入射区域A。非入射区域A以包括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方式,设置于天窗22的前方的一部分区域。非入射区域A是不会映入铲斗14的虚像的非映入范围A。由于形成有非映入范围A,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能够通过天窗22的非映入范围A,对作业机10的最高到达部位的实像进行目视。
在天窗22中的非映入范围A的后方形成有从前照灯2射出的照明光和从前照灯2射出并由铲斗14反射的照明光的反射光中的至少一方会射入的入射区域B。入射区域B是有可能映入铲斗14的虚像的映入范围B。
通过增大檐部件50和天窗22的重叠区域Da,能够增大非映入范围A。另一方面,如果重叠区域Da过大,则在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通过天窗22对作业机10的最高到达部位进行目视时,檐部件50成为障碍。例如在白天的挖掘作业中,由于不使用前照灯2,不会发生映入现象,所以优选不使重叠区域Da过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夜间的挖掘作业中,虽然有可能形成映入范围B,但是形成有为了通过天窗22对作业机10的最高到达部位的实像进行目视所需的足够大小的非映入范围A。因此,不会妨碍白天的挖掘作业中的作业机10最高到达部位的确认作业,在夜间的挖掘作业中也顺利实施作业机10最高到达部位的确认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的标准眼点EP设定于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后方。标准眼点EP是指假设标准身材的驾驶员就座于驾驶席21时的驾驶员的眼睛的位置。标准眼点EP例如可以根据就座于驾驶席21的多个驾驶员的眼睛的位置来统计求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配置于连接标准眼点EP和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虚拟线VL的前方。由此,能够在夜间的挖掘作业中,形成非映入范围A,而且在白天的挖掘作业中,顺利实施作业机10最高到达部位的确认作业。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檐部件50,所以能够抑制天窗22上的铲斗14的映入现象的发生,在该檐部件50中,至少一部分在顶棚23的前端部23F和天窗22的前端部22F之间配置于顶棚23的下表面23B的下方,并具有遮光面51,该遮光面51遮挡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射入天窗22的光。因此,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能够通过天窗22对作业机10最高到达部位的实像进行目视,从而能够顺利确认作业机10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配置于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后方。前后方向上的檐部件50和天窗22的重叠区域Da的尺寸小于檐部件50和天窗22的非重叠区域Db的尺寸。由此,能够在夜间抑制映入现象的发生,而且在白天通过天窗22顺利实施作业机10实像的确认作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的标准眼点EP被设定于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后方,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配置于连接标准眼点EP和天窗22的前端部22F的虚拟线VL的前方。由此,能够在夜间的挖掘作业中形成非映入范围A,而且在白天的挖掘作业中也顺利实施作业机10最高到达部位的确认作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机10是能够使铲斗14在上部回转体20的车宽方向上移动的偏置式作业机。在驾驶席21和天窗22的正面配置铲斗14,并用前照灯2对该铲斗14进行照明时,发生铲斗14的映入现象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由于在具有作业机10的液压挖掘机1A设置檐部件50,所以能够有效抑制映入现象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为平坦面。由于使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为平坦面,所以与使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为曲面或者复杂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顶棚23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在顶棚23的下表面23B为平坦面的情况下,发生映入现象的可能性较高。通过在这种顶棚23设置檐部件50,能够有效抑制映入现象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面51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因此,不妨碍就座于驾驶席21的驾驶员对前方进行目视时的视线,驾驶员能够顺利对前方进行确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宽方向上的檐部件50的尺寸大于天窗22的尺寸。因此,有效抑制了映入现象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和檐部件50的両端部50E(50Ea、50Eb)与顶棚23连接。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和顶棚23的下表面23B隔开间隙地对置。在顶棚23的下表面23B和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后端部50R之间设有开口部53。由于在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设有空间,所以能够将该空间用作例如物品收纳部。由于开口部53向后方开口,所以驾驶员能够在落座于驾驶席21的状态下,通过开口部53将物品放入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或者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取出物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包括:倾斜区域52A,其从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以及平坦区域52B,其设置于倾斜区域52A的后方。由于设置平坦区域52B,物品被稳定地配置于平坦区域52B。此外,由于设有倾斜区域52A,所以抑制物品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向前方落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设有倾斜区域52C,该倾斜区域52C配置于平坦区域52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因此,也能够抑制物品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向后方落下。另外,如图12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区域52C的尺寸小于倾斜区域52A的尺寸。因此,驾驶员53在通过开口部53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取出物品时,能够顺利取出。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简略或省略其说明。
图14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立体图。图15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23的俯视图。图16是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棚的一部分截面的放大的图。
如图14至图16所示,液压挖掘机1B具有檐部件50,该檐部件50具有遮光面51,该遮光面51遮挡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射入天窗22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挖掘机1B具有保护杆60,该保护杆60配置为与天窗22的上表面22A对置。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多个保护杆60。多个保护杆60分别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立体图。图18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俯视图。图19是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图。图20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侧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也由板部件形成。檐部件50包括:遮光板部501;以及侧板部502,其配置于遮光板部501的车宽方向上一方的端部。
檐部件50具有上表面52,该上表面52与顶棚23的下表面23B隔开间隙地对置。遮光面51和上表面52配置于遮光板部501。
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和檐部件50的车宽方向上一方的端部50Ea与顶棚23连接。一方的端部50Ea配置于侧板部502。在顶棚23的下表面23B和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后端部50R之间设有开口部53。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顶棚23的下表面23B和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车宽方向上另一方的端部之间设有开口部5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檐部件50的后端部50R设有罩部件29。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板部51包括:垂直面区域51AF,其包括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平坦区域51B,其设置于垂直面区域51AF的后方;倾斜区域51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1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此外,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52包括:垂直面区域52AF,其包括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平坦区域52B,其设置于垂直面区域52AF的后方;倾斜区域52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2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在将液压挖掘机1B的下部行走体30设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的情况下,平坦区域51B和平坦区域52B设置为与水平面平行。垂直面区域51AF和垂直面区域52AF设置为与水平面正交。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檐部件50,所以能够抑制在天窗22发生铲斗14的映入现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设有空间,所以能够将该空间用作物品收纳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向后方开口的开口部53和向右方开口的开口部54,所以驾驶员能够通过开口部53和开口部54的一方或双方,将物品放入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或者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取出物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设有倾斜区域52C,该倾斜区域52C配置于平坦区域52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因此,也能够抑制物品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向后方落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设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面区域52AF,所以能够抑制物品从檐部件50和顶棚23之间的空间向前方落下。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简略或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上部回转体20为在实质上敞开的空间配置驾驶席21的顶棚式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部回转体20为在实质上封闭的空间中配置驾驶席21的驾驶室式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21是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压挖掘机1C的驾驶室70的一部分进行剖切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2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驾驶室70的俯视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液压挖掘机1C具有驾驶室70,该驾驶室70具有配置驾驶席的内部空间。驾驶室70具有:前面部件71,其配置于驾驶席的前方;后面部件72,其配置于驾驶席的后方;侧面部件73,其配置于驾驶席的左方;侧面部件74,其配置于驾驶席的右方;以及作为车顶部件的顶板部件230,其配置于驾驶席的上方,对天窗22进行支承。顶板部件230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30A和朝向下方的下表面230B。上表面230A为平坦面。下表面230B为平坦面。
液压挖掘机1C具有檐部件50,该檐部件50具有遮光面51,该遮光面51遮挡从上部回转体20的前方射入天窗22的光。檐部件50配置于驾驶室70的内部空间即驾驶室内。
图2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立体图。图24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俯视图。图25是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图。图2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檐部件50的侧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檐部件50也由板部件形成。檐部件50包括:遮光板部501;侧板部502,其配置于遮光板部501的车宽方向上一方的端部;以及侧板部503,其配置于另一方的端部。
檐部件50具有上表面52,该上表面52与顶板部件230的下表面230B隔着间隙对置。遮光面51和上表面52配置于遮光板部501。
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以及檐部件50的车宽方向上一方的端部50Ea和另一方的端部50Eb与顶板部件230连接。一方的端部50Ea配置于侧板部502。另一方的端部50Eb配置于侧板部503。在顶板部件230的下表面230B和檐部件50的上表面52的后端部50R之间设有开口部53。
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面51包括:垂直面区域51AF,其包括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平坦区域51B,其设置于垂直面区域51AF的后方;以及倾斜区域51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1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此外,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52包括:垂直面区域52AF,其包括檐部件50的前端部50F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平坦区域52B,其设置于垂直面区域52AF的后方;以及倾斜区域52C,其设置于平坦区域52B的后方,并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檐部件50,所以能够抑制在天窗22发生铲斗14的映入现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檐部件50和顶板部件230之间设有空间,所以能够将该空间用作物品收纳部。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作业车辆为液压挖掘机,但是不限于液压挖掘机。能够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檐部件50适用于在驾驶席的上方具有对天窗进行支承的车顶部件的全部作业车辆。

Claims (8)

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主体,其具有驾驶席;
作业机,其具有配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前方的铲斗,并支承于所述车辆主体;
车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席的上方,并对天窗进行支承;以及
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所述天窗的前端部开始的后方的所述车顶部件的下面,并具有用于遮挡射入所述天窗的光的遮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檐部件的后端部配置于所述天窗的前端部的后方,
所述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檐部件和所述天窗的重叠区域的尺寸小于所述檐部件和所述天窗的非重叠区域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就座于所述驾驶席的驾驶员的标准眼点设定于所述天窗的前端部的后方,
所述檐部件的后端部配置于连接所述标准眼点和所述天窗的前端部的虚拟线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为能够使所述铲斗在所述车辆主体的车宽方向上移动的偏置式作业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车辆主体的后方,并向下方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主体的车宽方向上的所述檐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天窗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檐部件的前端部和所述檐部件的所述车宽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车顶部件连接,
所述檐部件的上表面和所述车顶部件的下表面隔着间隙对置,
在所述车顶部件的下表面和所述檐部件的上表面的后端部之间设有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檐部件的上表面包括:倾斜区域,其从檐部件的前端部朝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以及平坦区域,其设置于所述倾斜区域的后方。
CN201680000992.5A 2016-01-28 2016-01-28 作业车辆 Active CN106232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2438 WO2016114407A1 (ja) 2016-01-28 2016-01-28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904A true CN106232904A (zh) 2016-12-14
CN106232904B CN106232904B (zh) 2021-07-06

Family

ID=5640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992.5A Active CN106232904B (zh) 2016-01-28 2016-01-28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75302B2 (zh)
CN (1) CN106232904B (zh)
DE (1) DE112016000021B4 (zh)
WO (1) WO2016114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6882B1 (ko) * 2018-03-09 2023-10-10 에이치디현대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건설기계의 캐노피 조립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254A (ja) * 2000-07-12 2002-01-29 Komatsu Ltd 車輌用サンバイザー
JP200528058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CN1847055A (zh) * 2005-04-15 2006-10-18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车辆用顶棚小物箱
JP2007050785A (ja) * 2005-08-18 2007-03-01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01923791U (zh) * 2010-12-30 2011-08-10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的操纵室
CN202006717U (zh) * 2011-02-21 2011-10-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拉伸遮阳板
CN10356878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遮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8407A (ja) 1998-07-29 2000-02-18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073407A (ja) * 1998-08-28 2000-03-07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天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254A (ja) * 2000-07-12 2002-01-29 Komatsu Ltd 車輌用サンバイザー
JP200528058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CN1847055A (zh) * 2005-04-15 2006-10-18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车辆用顶棚小物箱
JP2007050785A (ja) * 2005-08-18 2007-03-01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01923791U (zh) * 2010-12-30 2011-08-10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的操纵室
CN202006717U (zh) * 2011-02-21 2011-10-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拉伸遮阳板
CN10356878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遮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904B (zh) 2021-07-06
DE112016000021T5 (de) 2016-12-01
WO2016114407A1 (ja) 2016-07-21
JPWO2016114407A1 (ja) 2018-11-15
JP6675302B2 (ja) 2020-04-01
DE112016000021B4 (de)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7022U (zh) 铲斗及作业车辆
JP2016030891A (ja) 旋回式作業機の周囲表示装置
JP5420605B2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CN106232904A (zh) 作业车辆
CN111601932B (zh) 作业机械用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CN103068632A (zh) 施工机械
US20150176241A1 (en) Combination excavating bucket having a retractable tooth arm
JP5558548B2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CN106638738A (zh) 一种挖掘装置及挖掘机
AU2021225150A1 (en) Work vehicle
CN112236561B (zh) 作业机械及驾驶室
KR20210068843A (ko) 건설기계
JP7157091B2 (ja) 作業用車両
RU232170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ыхления и удаления частиц грунта, снега и льда с дорожных покрытий
CN110258682A (zh) 井下移动式挖掘机
JP2021139131A (ja) 建設機械
CN205576994U (zh) 一种新型挖掘设备
RU2592288C1 (ru) Траншеекопатель
JP2020041312A (ja) バケットおよび作業車両
RU2782621C1 (ru) Инжен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машины разграждения
CN210288533U (zh) 具有清障功能的推土机
JP4049972B2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
CN107148504A (zh) 液压挖掘机
WO2023149544A1 (ja) 作業機械の監視システム及び作業機械の監視方法
SU613023A1 (ru) Траншеекоп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