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7550B -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7550B
CN106207550B CN201610731619.9A CN201610731619A CN106207550B CN 106207550 B CN106207550 B CN 106207550B CN 201610731619 A CN201610731619 A CN 201610731619A CN 106207550 B CN106207550 B CN 106207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trip
needle
row
area
stamp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16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7550A (zh
Inventor
魏坷昌
肖顺群
程恒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316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7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7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7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所述基片包括排针区和包覆在排针区外的绝缘体;所述排针区包括排针A和排针B,所述排针A包括N个排针A功能区,所述N为自然数、且N的几何范围为:N≥2,所述排针B包括M个排针B功能区,所述M为自然数、且M的几何范围为:N‑1≤M≤N+1;所述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该技术方案中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能够将基片的功能区材料分散到两块冲压料带上进行制备,在三维空间上通过排针A和排针B之间的拆、分,解决了二维板材上材料短缺、空间局促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以及上述基片的生产方法。

Description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基片,特别是一种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以及上述基片的生产方法,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讯和数据传输领域,信号的处理的速率要求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品质一致性,稳定性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功能模块或子系统互连的高速连接器相应的要求更是如此。
现有的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大都采用冲压加注塑工艺形成,再通过焊接或铆压的方式与高可靠性接触件连接。通常接触件提供容纳性结构(或母端结构),这就导致接触件体积彰显出相对过大,不易实现高密度布置;而基片与接触件的连接端一般提供插配性结构(或公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连接端结构公母互换,把容纳性结构(或母端结构)分配在基片上;并采用体积彰显出相对较小的高可靠性集束刷状接触件,来实现高密度布置。为解决一块金属板材冲压形成基片容纳性结构(或母端结构)时材料短缺、空间局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两个料带互相叠加并分别提供相应的功能区材料的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其制造过程具有很好的工艺连续性,均匀性;既实现了高密度布置,同时保证了高可靠性和品质一致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所述基片包括排针区和包覆在排针区外的绝缘体;所述排针区包括排针A和排针B,所述排针A包括N个排针A功能区,所述N为自然数、且N的几何范围为:N≥2,所述排针B包括M个排针B功能区,所述M为自然数、且M的几何范围为:N-1≤M≤N+1;所述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针A功能区包括排针A铆压杯和排针A插接端,所述排针A铆压杯和排针A插接端之间连接有排针A连接线;所述排针B功能区包括排针B铆压杯和排针B插接端,所述排针B铆压杯和排针B插接端之间连接有排针B连接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针A由X料带冲压而成,所述排针B由Y料带冲压而成,所述X料带与Y料带相互层叠后排针A与排针B共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能够将基片的功能区材料分散到两块冲压料带上进行制备,在三维空间上通过排针A和排针B之间的拆、分,以及最后形成一个平面上的基片内的功能区,解决了二维板材上材料短缺、空间局促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上述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所述X料带上具有数个等距的X料带冲压区,所述Y料带上具有数个等距的Y料带冲压区,所述排针A位于X料带冲压区内侧,所述排针B位于Y料带冲压区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针A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和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所述排针B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与X料带冲压区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所述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与Y料带冲压区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与X料带冲压区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所述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与Y料带冲压区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A翻出X料带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所述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B翻出Y料带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料带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定距孔;所述Y料带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定距孔;所述X料带与Y料带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距孔与Y料带定距孔处于相对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料带上相邻X料带冲压区之间设置有X料带定位孔;所述Y料带上相邻Y料带冲压区之间设置有Y料带定位孔;所述X料带与Y料带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位孔与Y料带定位孔处于相对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料带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防错孔;所述Y料带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防错孔,所述X料带与Y料带相互层叠后X料带防错孔与Y料带防错孔相互错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料带与Y料带上设置有层叠限位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层叠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X料带上的卡和端、以及设置在Y料带上的挡块;所述X料带与Y料带相互层叠后,X料带的卡和端卡和固定到Y料带边缘,Y料带的挡块抵靠在X料带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X料带与Y料带在叠加时,使各自料带上的排针A和排针B的功能区在送料、储存以及后续加工制程中,在重力因素下料带不会塌陷、受外力挤压后不变形,很好地保护了功能区。不仅能可相互支撑,而且能精确定位,保证了料带后续的注塑、裁剪操作的连续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续冲压料带的基片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X料带和Y料带的冲压;步骤二,选择性电镀;步骤三,X料带和Y料带的层叠、注塑;
所述步骤一中,将X料带冲压区内的排针A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X料带所在平面、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将Y料带冲压区内的排针B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Y料带所在平面、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
所述步骤二中,将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和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进行贵金属电镀;
所述步骤三中,将X料带和Y料带层叠铺展,使排针A与排针B上的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然后对排针A与排针B所在区域注塑、并形成绝缘体,裁切后即得到基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一中,排针A在冲压时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发生折弯,排针B在冲压时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发生折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二中,采用贵金属金、银或铂进行电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三中,X料带和Y料带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层叠铺展:
(1)定位孔对准,将X料带上的X料带定位孔与Y料带上的Y料带定位孔对准;
(2)防错孔错位,检查X料带上的X料带防错孔和Y料带上的Y料带防错孔,确保它们处于错位状态;
(3)排针A和排针B对准,将与排针A连接的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和与排针B连接的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贴合至一起,并且,将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相互对应;
(4)层叠限位结构对准,将X料带的卡和端卡和固定到Y料带边缘,Y料带的挡块抵靠在X料带表面,实现X料带和Y料带的层叠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三中,注塑后还包括裁切工艺,所述注塑和裁切工艺均通过X料带定距孔和Y料带定距孔进行步长确定。
上述生产方法通过整体的结构设计来保证精准定位,实现了连续送料以及自动化后处理过程,该方法中辅助连料区域最终被裁切掉作为废料,保证排针A和排针B的功能区域连续冲切、送料和使用,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X料带的冲压连料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Y料带的冲压连料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X料带冲压后的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Y料带冲压后的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X料带和Y料带相互层叠后的层叠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X料带和Y料带相互层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X料带和Y料带注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X料带10、卡和端11、X料带定距孔12、X料带定位孔13、X料带冲压区14、X料带防错孔15、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排针A19、排针A铆压杯191、铆压杯冲压第一形态191a、铆压杯冲压第二形态191b、铆压杯冲压第三形态191c、排针A连接线192、排针A插接端193、Y料带20、挡块21、Y料带定距孔22、Y料带定位孔23、Y料带冲压区24、Y料带防错孔25、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排针B29、排针B铆压杯291、排针B连接线292、排针B插接端293、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绝缘体4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该基片包括排针区和包覆在排针区外的绝缘体40;所述排针区包括排针A19和排针B29,所述排针A19包括N个排针A功能区,所述N为自然数、且N的几何范围为:N≥2,所述排针B29包括M个排针B功能区,所述M为自然数、且M的几何范围为:N-1≤M≤N+1,例如,N=3时,M可以为2、3、4,本发明中采用N=M=3进行演示,该M、N的几何约束关系能够实现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始终能够交叉排列,即实现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这种间隔分布的方式,能够将基片的功能区材料分散到两块冲压料带上进行制备,解决了一块二维板材上材料短缺、空间局促的问题。
在上述方案中,排针A功能区包括排针A铆压杯191和排针A插接端193,排针A铆压杯191和排针A插接端193之间连接有排针A连接线192;排针B功能区包括排针B铆压杯291和排针B插接端293,排针B铆压杯291和排针B插接端293之间连接有排针B连接线292。
其中排针A19由X料带10冲压而成,所述排针B29由Y料带20冲压而成,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排针A19与排针B29共面,该优选方案中排针A19与排针B29为X料带10与Y料带20分别冲压后层叠而成,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单个基片单位长度上功能区的数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基片传输速度。
本发明中的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可以采用连续冲压料带层叠后注塑而成,该连续冲压料带包括X料带10和Y料带20,其中X料带1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X料带冲压区14,Y料带2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Y料带冲压区24,排针A19位于X料带冲压区14内侧,排针B29位于Y料带冲压区24内侧。该方案中单个料带上的X料带冲压区14和Y料带冲压区24可以为整数个,优选为2、4、6、8这样的偶数对。
在X料带10上,排针A19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和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在Y料带20上,排针B29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冲压前,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与排针A铆压杯191连接,排针A铆压杯191在冲压前保持铆压杯冲压第一形态191a的片状形态,而后经过铆压杯冲压第二形态191b和铆压杯冲压第三形态191c,之所以采用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始终能够交叉排列的冲压方式,其目的主要在于为片状的铆压杯冲压第一形态191a预留出足够的材料空间;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与排针A插接端193连接;排针B29与Y料带20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方案中的排针A19类似。
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与X料带冲压区14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与Y料带冲压区24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进一步的,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与X料带冲压区14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与Y料带冲压区24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这些折弯部主要为了保证排针A19和排针B29冲压出各自料带区域后仍能保持结构的一致性,解决了各自功能区下凹/凸出后拉料的问题。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两条冲压料带在冲压折弯时,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A19翻出X料带10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B29翻出Y料带20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由于排针A19和排针B29在冲压后均凸出各自的料带,因而在选择性电镀环节非常容易,能够直接对排针A19和排针B29进行有针对性的电镀,避免电镀是使用的贵金属浪费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始终存在的一块金属板材冲压时弄能去选择性贵金属电镀困难的困扰,降低了生产成本。
X料带1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定距孔12;Y料带2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定距孔22;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距孔12与Y料带定距孔22处于相对位置。该方案中X料带定距孔12和Y料带定距孔22能够确定冲压、注塑和裁切工艺的步长。
X料带10上相邻X料带冲压区14之间设置有X料带定位孔13;Y料带20上相邻Y料带冲压区24之间设置有Y料带定位孔23;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位孔13与Y料带定位孔23处于相对位置。该方案中X料带定位孔13与Y料带定位孔23在X料带10与Y料带20层叠放置时需要对齐。
X料带1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防错孔15;Y料带2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防错孔25,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防错孔15与Y料带防错孔25相互错位。X料带防错孔15与Y料带防错孔25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辨认层叠的料带来自于两种料带,若放置的料带属于同一种料带,防错孔就会对齐,从而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上设置有层叠限位结构,该层叠限位结构主要针对两个料带层叠后,在注塑、裁切过程中料带自身刚度不足,容易变形的问题,为层叠后的料带提供更高的结合牢固程度而设计的。其中,层叠限位结构可以采用以下结构设计:设置在X料带10上的卡和端11、以及设置在Y料带20上的挡块21;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10的卡和端11卡和固定到Y料带20边缘,Y料带20的挡块21抵靠在X料带10表面。该结构中,卡和端11和挡块21在注塑工艺中作为定位的支撑脚,在冲压、电镀、储藏、裁切时作为保护脚;挡块21则在注塑成型时同样充当定位的支撑脚。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可以采用上述连续冲压料带经过以下方法进行加工生产:
步骤一,X料带和Y料带的冲压,将X料带冲压区14内的排针A19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X料带10所在平面、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将Y料带冲压区24内的排针B29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Y料带20所在平面、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
在步骤一中,排针A19在冲压时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发生折弯,排针B29在冲压时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发生折弯;
步骤二,选择性电镀,将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和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进行贵金属电镀,其中,贵金属电镀大都采用金、银或铂,以及他们的合金、化合物等进行电镀;
步骤三,如图6、图7所示,X料带和Y料带的层叠、注塑,将X料带和Y料带层叠铺展,使排针A19与排针B29上的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然后对排针A19与排针B29所在区域注塑、并形成绝缘体40,裁切后即得到基片;
在步骤三中,X料带10和Y料带20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层叠铺展:
(1)定位孔对准,将X料带10上的X料带定位孔13与Y料带20上的Y料带定位孔23对准;
(2)防错孔错位,检查X料带10上的X料带防错孔15和Y料带20上的Y料带防错孔25,确保它们处于错位状态;
(3)排针A和排针B对准,将与排针A19连接的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和与排针B29连接的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贴合至一起,并且,将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相互对应;
(4)层叠限位结构对准,将X料带10的卡和端11卡和固定到Y料带20边缘,Y料带20的挡块21抵靠在X料带10表面,实现X料带10和Y料带20的层叠限位。
在步骤三中,注塑后还包括裁切工艺,所述注塑和裁切工艺均通过X料带定距孔12和Y料带定距孔22进行步长确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包括排针区和包覆在排针区外的绝缘体(40);所述排针区包括排针A(19)和排针B(29),所述排针A(19)包括N个排针A功能区,所述N为自然数、且N的几何范围为:N≥2,所述排针B(29)包括M个排针B功能区,所述M为自然数、且M的几何范围为:N-1≤M≤N+1;所述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排针A(19)由X料带(10)冲压而成,所述排针B(29)由Y料带(20)冲压而成,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排针A(19)与排针B(29)共面;
所述X料带(1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X料带冲压区(14),所述Y料带(2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Y料带冲压区(24),所述排针A(19)位于X料带冲压区(14)内侧,所述排针B(29)位于Y料带冲压区(24)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A功能区包括排针A铆压杯(191)和排针A插接端(193),所述排针A铆压杯(191)和排针A插接端(193)之间连接有排针A连接线(192);所述排针B功能区包括排针B铆压杯(291)和排针B插接端(293),所述排针B铆压杯(291)和排针B插接端(293)之间连接有排针B连接线(292);
所述排针A(19)由X料带(10)冲压而成,所述排针B(29)由Y料带(20)冲压而成,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排针A(19)与排针B(29)共面;
所述X料带(1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X料带冲压区(14),所述Y料带(20)上具有数个等距的Y料带冲压区(24),所述排针A(19)位于X料带冲压区(14)内侧,所述排针B(29)位于Y料带冲压区(24)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A(19)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和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所述排针B(29)两端分别连接有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与X料带冲压区(14)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所述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与Y料带冲压区(24)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与X料带冲压区(14)边缘连接有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所述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与Y料带冲压区(24)边缘连接有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A(19)翻出X料带(10)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所述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向同一侧折弯拉伸、携带排针B(29)翻出Y料带(20)所在平面,同时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X料带(1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定距孔(12);所述Y料带(2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定距孔(22);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距孔(12)与Y料带定距孔(22)处于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X料带(10)上相邻X料带冲压区(14)之间设置有X料带定位孔(13);所述Y料带(20)上相邻Y料带冲压区(24)之间设置有Y料带定位孔(23);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定位孔(13)与Y料带定位孔(23)处于相对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X料带(1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X料带防错孔(15);所述Y料带(20)上沿料带延伸方向设置有Y料带防错孔(25),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防错孔(15)与Y料带防错孔(25)相互错位。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上设置有层叠限位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X料带(10)上的卡和端(11)、以及设置在Y料带(20)上的挡块(21);所述X料带10与Y料带20相互层叠后,X料带(10)的卡和端(11)卡和固定到Y料带(20)边缘,Y料带(20)的挡块(21)抵靠在X料带(10)表面。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冲压料带的基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X料带和Y料带的冲压;步骤二,选择性电镀;步骤三,X料带和Y料带的层叠、注塑;
所述步骤一中,将X料带冲压区(14)内的排针A(19)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X料带(10)所在平面、形成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将Y料带冲压区(24)内的排针B(29)经过冲压后使其偏移出Y料带(20)所在平面、形成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
所述步骤二中,将排针A选择性电镀区(30)和排针B选择性电镀区(31)进行贵金属电镀;
所述步骤三中,将X料带和Y料带层叠铺展,使排针A(19)与排针B(29)上的排针A功能区和排针B功能区均匀间隔分布,然后对排针A(19)与排针B(29)所在区域注塑、并形成绝缘体(40),裁切后即得到基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排针A(19)在冲压时X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16)和X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181)发生折弯,排针B(29)在冲压时Y料带冲压区第一折弯部(26)和Y料带冲压区第二折弯部(281)发生折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采用贵金属金、银或铂进行电镀。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X料带(10)和Y料带(20)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层叠铺展:
(1)定位孔对准,将X料带(10)上的X料带定位孔(13)与Y料带(20)上的Y料带定位孔(23)对准;
(2)防错孔错位,检查X料带(10)上的X料带防错孔(15)和Y料带(20)上的Y料带防错孔(25),确保它们处于错位状态;
(3)排针A和排针B对准,将与排针A(19)连接的排针A铆压杯连接片(17)和与排针B(29)连接的排针B铆压杯连接片(27)贴合至一起,并且,将排针A插接端连接片(18)和排针B插接端连接片(28)相互对应;
(4)层叠限位结构对准,将X料带(10)的卡和端(11)卡和固定到Y料带(20)边缘,Y料带(20)的挡块(21)抵靠在X料带(10)表面,实现X料带(10)和Y料带(20)的层叠限位。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注塑后还包括裁切工艺,所述注塑和裁切工艺均通过X料带定距孔(12)和Y料带定距孔(22)进行步长确定。
CN201610731619.9A 2016-08-26 2016-08-26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Active CN106207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1619.9A CN10620755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1619.9A CN10620755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550A CN106207550A (zh) 2016-12-07
CN106207550B true CN106207550B (zh) 2019-06-11

Family

ID=57525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1619.9A Active CN10620755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7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0634A (zh) * 2017-05-25 2017-09-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连料注塑方法
CN109066267A (zh) * 2018-07-20 2018-12-2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料带组件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2736520B (zh) * 2020-12-18 2022-06-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78660B (zh) * 2022-09-08 2023-01-03 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侧方凸起带斜面片材的成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467A (zh) * 2007-09-05 2009-03-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中心屏蔽针的高速高密度电连接器
CN105098540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7509B2 (ja) * 2010-02-03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467A (zh) * 2007-09-05 2009-03-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中心屏蔽针的高速高密度电连接器
CN105098540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550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550B (zh) 高速连接器电连接基片及连续冲压料带及基片生产方法
CN105449444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4946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243263U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CN1050984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09383A (zh) 连接构造体、端子压接部件、线束、连接器、连接构造体的压接方法、以及压接该连接构造体的压接装置
JP700747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移動端末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204927598U (zh) 电连接器
CN10399695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05702U (zh) 电源连接器铆合模具
CN207338754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中连接固定结构
CN103415172A (zh) 带金属引线脚的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7004965A (zh) 用于刺穿电线的绝缘护套的电连接元件
CN205039292U (zh) 一种端子料带
CN102789589B (zh) 一种智能双界面卡及其焊接封装工艺
CN205231298U (zh) 便于批量加工的usb数据线
CN10532234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79886B (zh)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3799822U (zh) 一种薄型电感线圈之构造
CN103675360B (zh) 耳机插针焊线、注塑和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855581B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CN206461859U (zh) 用于制造具有缝隙天线的壳体的基材组件
CN205231337U (zh) 一种高频传输连接器结构
WO2014096898A1 (en) Arrangement of an electrical wire and an electrical terminal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03481445U (zh) 一种usb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