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7741B -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7741B
CN106187741B CN201610528074.1A CN201610528074A CN106187741B CN 106187741 B CN106187741 B CN 106187741B CN 201610528074 A CN201610528074 A CN 201610528074A CN 106187741 B CN106187741 B CN 106187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s
iodo
preparation
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8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7741A (zh
Inventor
刘文龙
潘永梅
杨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280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7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7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7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7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7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34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formation of carboxyl groups
    • C07C51/36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formation of carboxyl groups by introduction of halogen;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1/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or nitrous acid or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1/06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 C07C201/08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nitr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04Formation of amino groups in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有机碘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先将氢氧化钾和1,2,3‑苯三甲酸混合进行反应,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再在Pd/C催化下,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与氢气进行反应,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最后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滴加冰的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将冰的KI、I2混合溶液,加热至回流,得到5‑碘‑1,2,3‑苯三甲酸。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较高,总产率达40~50%。

Description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碘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碘代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碘原子具有较强的活性,因此碘代化合物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有机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碘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将醇分子中的羟基用碘分子置换得到碘代化合物、将烯或炔与碘化氢或碘进行加成反应、 用卤原子互换反应来制备。但这些方法所需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5-碘-1,2,3-苯三甲酸是一种碘代多羧酸芳烃,其中三个羧基具有一定的位阻,具有不同的构象,使其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且碘原子活性较强,可以发生多种有机反应,在医药、农药、有机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然而,目前有关5-碘-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研究,还没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碘-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在异丙醇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钾和1,2,3-苯三甲酸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固相干燥后与浓硫酸、硝酸钾混合加热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
2)在Pd/C催化下,于甲醇和沸水的存在下中,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与氢气进行反应,将反应生成物冷却、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
3)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滴加冰的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将冰的KI、 I2混合溶液,加热至回流,然后再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去除过量的I2,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5-碘-1,2,3-苯三甲酸。
本发明能够成功制备出5-碘-1,2,3-苯三甲酸,本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大型辅助设备,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另外反应的产率也比较好,各步骤产率都达70~80%,总产率达40~50%。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原材料价格适中、低毒、操作相对较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不错的经济效益, 5-碘-1,2,3-苯三甲酸可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功能材料、临床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先将氢氧化钾、1,2,3-苯三甲酸分别溶于异丙醇中,然后将1,2,3-苯三甲酸的异丙醇悬浊液缓慢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搅拌,有沉淀生成,接着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取固相干燥后与浓硫酸、硝酸钾混合加热进行60℃回流,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使用该反应温度可提高反应速度并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5-硝基-1,2,3-苯三甲酸。
所述步骤1)中,所述1,2,3-苯三甲酸和氢氧化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6~1.7。使用该用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
所述步骤1)中,先将干燥后的固相与浓硫酸混合搅拌,恒温60℃油浴加热,在两小时内缓慢加入硝酸钾,搅拌,加热至120℃进行回流反应。使用该反应温度可使反应物反应完全,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所述步骤1)中,干燥的固相与浓硫酸、硝酸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0~11∶1.9~2.0。使用该原料比可得到最佳中间产物5-硝基-1,2,3-苯三甲酸的产率。
所述步骤2)中,先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催化剂Pd/C,加热至40~50℃后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将反应生成物冷却、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使用该反应温度可使5-硝基-1,2,3苯三甲酸充分还原,缩短反应时间。
所述步骤2)中,所述5-硝基-1,2,3-苯三甲酸、甲醇和Pd/C的混合质量比为1∶12~13∶0.07~0.10。使用该原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5-氨基-1,2,3苯三甲酸。
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温度条件为≤0℃。控制在该温度可减少副反应发生,并使反应物与亚硝酸钠完全反应。
所述步骤3)中,加热至80℃回流。使用该反应温度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缩短反应时间。
所述步骤3)中,所述5-氨基-1,2,3苯三甲酸、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质量比为1∶5~6∶0.2~0.3∶0.6~0.7∶0.05~0.06∶0.3~0.4,使用该用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目标产物5-碘-1,2,3-苯三甲酸。
附图说明
图1为5-碘-1,2,3-苯三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5-碘-1,2,3-苯三甲酸分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一、制备工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说明:实验所涉及原料1,2,3-苯三钾酸、硝酸钾、异丙醇、氢氧化钾、亚硝酸钠、浓盐酸、浓硫酸、KI、 I2、 亚硫酸氢钠等均为市售。
1、将氢氧化钾、1,2,3-苯三甲酸分别溶于异丙醇中,搅拌溶解,然后将1,2,3-苯三甲酸的异丙醇悬浊液缓慢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搅拌,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1;接着将中间产物1与浓硫酸混合搅拌,60℃恒温油浴加热,然后缓慢加入硝酸钾,120℃加热回流,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5-硝基-1,2,3-苯三甲酸(B)。
2、是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B)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催化剂Pd/C,在40-50℃下通入氢气,接着用少量沸水溶解,在0~4℃下冷却,经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体5-氨基-1,2,3苯三甲酸(C)。
3、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C)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加热搅拌,接着逐滴加入冰的亚硝酸钠溶液,室温搅拌,然后将冰的KI、 I2混合溶液加入上述反应液,加热回流,接着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去除过量的I2,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5-碘-1,2,3-苯三甲酸(D)。
以上工艺的反应式如下:
实施例1: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5g、8.4 g、275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5.5g、55.9g、10.9g 、228.3g、1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2.5g、31.7g、0.196g、118.4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6.55g、35.1g、1.69g、4g、0.355g、2g。
实施例2: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10g、16.8 g、550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11g、112g、21.8g 、456.6g、2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5g、63.4g、0.392g、236.8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13.1g、70.2g、3.38g、8g、0.71g、4g。
实施例3: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20g、33.6 g、1100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22g、224g、43.6g 、913.2g、4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10g、126.8g、0.784g、473.6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26.2g、140.4g、6.76g、16g、1.42g、8g。
二、产物验证
图1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样品采用KBr压片,测量波数范围4000~400cm-1。1221cm-1处为C-O键的伸缩振动,1305cm-1处是羧基上-OH弯曲振动的吸收峰,1465cm-1 、1578cm-1 处为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1736cm-1处尖峰为羧羰基的伸缩振动峰,3093cm-1处为羧基上-OH的伸缩振动峰, 3386cm-1处为水分子上-OH的伸缩振动峰。
化合物晶体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采用SHELXTL程序进行晶体结构解析,碳、氧原子上的氢原子采用理论加氢,部分溶剂上的氢原子采用Fourier加氢法。对于所有非氢原子都进行各向异性精修。由解析结果作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
列出5-碘-1,2,3-苯三甲酸晶体学数据见表1:
表1 5-碘-1,2,3-苯三甲酸晶体学数据
计算出化合物的键长和键角,见表2:
表2 5-碘-1,2,3-苯三甲酸的键长[Å]和键角[°]

Claims (10)

1.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异丙醇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钾和1,2,3-苯三甲酸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固相干燥后与浓硫酸、硝酸钾混合加热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
2)在Pd/C催化下,于甲醇和沸水中,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与氢气进行反应,将反应生成物冷却、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
3)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滴加冰的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的KI、 I2混合溶液,加热至回流,然后再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去除过量的I2,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5-碘-1,2,3-苯三甲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将氢氧化钾、1,2,3-苯三甲酸分别溶于异丙醇中,然后将1,2,3-苯三甲酸的异丙醇悬浊液缓慢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在反应体系的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1,2,3-苯三甲酸和氢氧化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6~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将干燥后的固相与浓硫酸混合搅拌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加热至120℃进行回流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干燥的固相与浓硫酸、硝酸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0~11∶1.9~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催化剂Pd/C,加热至40~50℃后通入氢气进行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5-硝基-1,2,3-苯三甲酸、甲醇和Pd/C的混合质量比为1∶12~13∶0.07~0.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温度条件为≤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热至80℃回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5-氨基-1,2,3苯三甲酸、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质量比为1∶5~6∶0.2~0.3∶0.6~0.7∶0.05~0.06∶0.3~0.4。
CN201610528074.1A 2016-07-07 2016-07-07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187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8074.1A CN106187741B (zh) 2016-07-07 2016-07-07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8074.1A CN106187741B (zh) 2016-07-07 2016-07-07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7741A CN106187741A (zh) 2016-12-07
CN106187741B true CN106187741B (zh) 2018-04-27

Family

ID=5746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8074.1A Active CN106187741B (zh) 2016-07-07 2016-07-07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7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61501A1 (en) * 2018-09-25 2021-08-26 Lonza Solutions Ag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Potassium 5-Iodo-2-Carboxybenzene Sulfonate
CN113372231A (zh) * 2021-06-01 2021-09-10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5-氨基-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565A (zh) * 2009-03-12 2009-08-05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2-氟-6-碘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565A (zh) * 2009-03-12 2009-08-05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2-氟-6-碘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action of 5-azido-1,2,3-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with the mitochondrial tricarboxylate carrier";Capasso, Renato. et al;《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1989;第119卷(第8期);449-4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7741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892B (zh) 酰基二茂铁缩肼基二硫代甲酸酯Schiff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7741B (zh) 5-碘-1,2,3-苯三甲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CN104892484A (zh) 一种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CN102746210A (zh) 一种西洛多辛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5949118B (zh) 一种2-芳基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7033016B (zh) 一种3-氨基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776420A (zh) 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合成工艺
US8754256B2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L-Arginine α-ketoglutarate 1:1 and 2:1
CN113181850A (zh) 一种吲哚类化合物的微通道制备方法
CN106397358A (zh)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合成3‑氟‑4‑(4‑吗啉基)苯胺的方法
CN108586250A (zh) 一种硬脂富马酸钠辅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3355B (zh) 一种c-3酰基化吲哚嗪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608B (zh) 四种基于Co(Ⅱ)的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90751B (zh) 一种5-马来酰亚胺色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6028606B2 (ja) 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127014A (zh) 一种氮杂菲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0632A (zh) 一种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50011B (zh) 一种以醋酸乙烯酯为原料合成2-甲基喹啉的方法
CN110041285B (zh) 一种2,4,5-三取代噁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130702A (zh) 一种合成3-取代吲哚和2,3-二取代吲哚的方法
CN110357775A (zh) 一种邻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N106187740B (zh) 5-溴-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5753767A (zh) 3-氰基-5甲氧基-2-甲基吲哚的制备方法
CN112939855B (zh) 一种制备含有薁环结构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08424391A (zh) 双苯磺酰基双咪唑手性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