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92C - 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392C CN1061392C CN95115893A CN95115893A CN1061392C CN 1061392 C CN1061392 C CN 1061392C CN 95115893 A CN95115893 A CN 95115893A CN 95115893 A CN95115893 A CN 95115893A CN 1061392 C CN1061392 C CN 106139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cleaning
- hand
- hol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22—Cleaning of running surfaces
- D01H4/24—Cleaning of running surfaces in rotor 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6)的清洁方法,其中,在一个纺纱单元打开后从纺纱杯(6)中将纤维和杂质吸出,这些纤维和杂质在施加到纺纱杯内表面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从该内表面下脱落。清洁的压缩空气至少分两股气流引入纺纱杯(6),这些气流在纱纱杯(6)中沿一个相同的方向产生一种对称的流动,从纺纱杯(6)上散落下来的杂质与供应的空气一起通过纺纱杯(6)的入孔(63)的中央被吸出。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清洁方法,其中,在一个纺纱单元打开后从纺纱杯中将纤维和杂质吸出,这些纤维和杂质在施加到纺纱杯内表面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从该内表面上脱落。
本发明还涉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带清洁头的清洁装置,该清洁头适于进入到其清洁位置,该位置位于一个打开的纺纱单元的纺纱杯的入孔前面;并且该清洁头安装在一条与负压源相连的吸管上,清洁头上还带有至少两个压缩空气源相连的清洁喷嘴。
在气流纺纱机中,特别是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经分梳的纤维被传送到纱线上,这种传输会导致杂质聚集在纺纱杯的收集表面上。这些杂质主要是植物碎屑,杂质直接包含在条子中,在分梳过程中杂质被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杂质进入到纺纱杯中。在纺纱杯中,一部分进入的杂质滞留在纤维束中,然后进入纱线,该纱线是由纤维束加捻并离开纺纱杯制得的。残留的杂质粘在纺纱杯上,并粘在其内表面上,这些杂质会引起所纺的纱线断开。与上述杂质一起残留在纺纱杯中的还有一部分纤维束,这部分纤维束没有被传输到纱线上,并且,在该纺纱单元停止之前而在纱线断开之后,若干分梳纤维已经从分梳装置进入到纺纱杯中,这也将会引起纱线断开。
为此,在受断纱困扰的纺纱单元上重新开始纺纱过程之前,必须要清洁纺纱杯的内部空间,以恢复纱线的生产条件。
上述纺纱杯的清洁工作可以手工完成,或由自动装置完成。该自动装置可以是每个纺纱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CS219283(CH5935/79)所描述的那样;或者还可以设置在一台维护装置上,该装置适于沿着气流纺纱机的各个工位移动。
在一个已知的维护设备中,纤维束通过一条管道从纺纱杯中吸出,该管道与一负压源连接并适于将该纤维束传递到该维护装置中。同时或稍后,例如一个针或一个刷子插入到纺纱杯机械结构中,以便从纺纱杯的收集槽中去除散落的杂质。
在本发明人的专利证书CS234432中描述了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一个转动的吸出管安装在一个旋转驱动装置上并适于伸入纺纱杯中。在该清洁装置的工作位置上,旋转吸出管的周圆与纺纱杯口的内缘接触,该纺纱杯口被迫与上述管一起转动。同时,一个机械清洁装置与旋转吸出管一起运动进入纺纱杯,该机械清洁装置包括一个清洁刷,用于清洁纺纱杯的收集槽。
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在清洁期间纺纱杯强制转动,由于留在纺纱杯中的纤维缠绕在转动着的吸出管上,有可能引起故障。
在本发明人证书CS240573中公开的清洁装置克服了上述缺陷,在清洁工作期间纺纱杯不需要转动,这是因为一个转动刷伸入到纺纱杯中,该刷的清洁元件的直径超过纺纱杯的收集槽的最大内径。该转动刷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清洁头上,该清洁头上也带有一个与负压源相通的吸出孔,以便从纺纱杯中吸出纤维束和杂质。
机械式的清洁装置具有若干缺点,尤其是纺纱杯要与外来固体相接触,这就导致清洁装置的过量磨损,或者如果清洁装置太硬的话,还会损坏纺纱杯。一旦发生磨损,该清洁装置就不再适于清洁纺纱杯,此时必须更换一个新的清洁装置或者进行调节。清洁装置与尚未停止的纺纱杯发生接触会引起火花,而火花使清洁区周围的棉花有着火的危险。小直径的纺纱杯缺少足够的空间来同时进行纤维束的吸出和机械式清洁装置向纺纱杯的伸入。
纺纱杯的气动清洁也是已知的,其包括将纤维束从纺纱杯吸出,同时或稍后将压缩空气流吹到纺纱杯的内表面的固体零件上。
被动式纺纱杯的气动清洁是较为简单的,被动式纺纱杯系指那些不具有通风孔并装在负压腔中的纺纱杯。这种被动式纺纱杯无须打开纺纱单元,而只需要向纺纱中供应压缩空气流即可得到清洁,例如在DE OS 2735311中所描述那样。在该文献中,负压腔的盖子上带有两个喷嘴,向纺纱杯的内部空间引入两股压缩空气流,其中一股吹向纺纱杯的收集槽,而另一股吹向纺纱杯的内周圆。这两股清洁空气流以不同的角度进入纺纱杯,所述的角度是气流与通过纺纱杯内圆周上各气流落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在该设备中这些纤维和杂质横贯纺纱杯的边缘被吸到负压腔中。在纺纱单元打开的状态下,这些纺纱杯还可以用清洁装置中的喷嘴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适于近乎接触的方式进入纺纱杯的附近。
这种设备的效果取决于纺纱杯的转动。同时,由于它们的转动,该设备不能用于产生负压的主动式纺纱杯,因为该纺纱杯上设置有通风孔。
这种主动式纺纱杯在停止状态下只能按下述步骤进行清洁:打开纺纱单元;用一条管吸出纤维束;将带有压缩空气喷嘴的清洁头移向纺纱杯,该喷嘴绕纺纱杯的轴线转动并且将压缩空气流引导到纺纱杯的固体表面零件上。一部分压缩空气带着杂质溢散到周围的空间中。另一个缺点是纤维会缠绕到转动的喷嘴体上并由此卡死喷嘴。
本发明人的证书CS234501中公开了另外一种公知的装置。当纺纱单元打开后,一个清洁头移向纺纱杯,该清洁头包括:一个与负压源相连的通道以便除去杂质,若干静止的压缩空气供应喷嘴,以及一条提供环境空气的开放通道。
这种装置仅可在大直径的纺纱杯上使用,由于r.p.m速度的增中,目前这种装置已不再使用。另外,虽然这种装置能够从纺纱杯中除去纤维束,但不能除掉粘在纺纱杯内表面上的杂质。
在上述所有的气动纺纱杯清洁方法中,提供给纺纱杯的压缩空气会穿过纺纱杯的边缘从纺纱杯的内部空间溢出,这样纤维和杂质就会散入周围环境中。在一些清洁方法中,还有纤维束溢出的危险这些纤维束随后会进入机器引起故障。
本发明的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那些缺点。该方法主要包括:将清洁的压缩空气至少分两股气流引入纺纱杯,这些气流在纺纱杯中沿一个相同的方向产生一种对称的流动;从纺纱杯上散落下来的纤维和杂质与供应的空气一起通过纺纱杯的入孔的中央被吸出。
聚集在纺纱杯中的纤维在清洁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进入旋转运动状态,由此从纺纱杯的表面上松脱并被吸走。然后,上述空气流作用在纺纱杯的内表面上对其进行清洁。纤维和杂质通过入孔的中央吸出,这种设计防止了进行清洁的压缩空气和杂质从纺纱杯中溢出到周围环境中。
为了更有效地将积聚在纺纱杯中的纤维去除,清洁空气的供应至少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断一次,然后再恢复供气。
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以前,上述清洁空气供应的时间间隔最好比后来的压缩空气供应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这是因为在清洁空气供应的间隔的第一部分中,积聚的纤维从纺纱杯中被除掉,同时清洁空气供应的其它间隔用于清洁纺纱杯,以有效地除去杂质。
如果积聚在纺纱杯中的纤维(例如合成纤维)难于松脱,此时最好向纺纱杯至少提供一个辅助空气流,该气流的方向不同于在纺纱杯中产生对称流动的清洁空气流的方向。至少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以前,或者至少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期间供应这种辅助空气流;特别是当纺纱杯中聚集有大量的重纤维的情况下,辅助空气流可以造成很好的松脱效果。
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的原理包括:在清洁位置上,清洁头的吸出管的入孔座落于纺纱杯的入孔的中部的对面,并且清洁喷嘴设置在吸出管的入孔周围,这些清洁喷嘴以一个相同的角度指向纺纱杯的内表面。
在纺纱单元打开以前,在纺纱杯完全停止的装置中,清洁装置的清洁头可以进入纺纱杯入孔附近的清洁位置,该纺纱杯上装备有传感器,用来监视其停止状态并与清洁装置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的改进中,清洁喷嘴与维护装置的控制单元连接,从而使供应给清洁喷嘴的清洁空气中断,以便实施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方法。
吸出管的入孔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从杂质吸出效率的观点来看,一个伸长的、周围设置有偶数个清洁喷嘴的入孔形状是最具优点的。
当装置具有伸长的吸出管入孔时,清洁喷嘴最好沿着该伸长入孔的长边设置,该入孔的长度最好等于纺纱杯的入孔的直径,该吸出管的伸长入孔的短边是圆形的,其直径等于或小于纺纱杯的入孔的直径。
由于吸出管的入孔干扰了纺纱杯中清洁空气的对称流动,该实施例的结构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将吸出管的入孔作成直径小于纺纱杯的入孔直径的圆形,这可能是更具优点的,特别是对设计和生产来说。
为了实施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方法,清洁装置至少包括一设在吸出管后面的辅助喷嘴,该喷嘴以一个不同于清洁喷嘴的角度指向纺纱杯的内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该辅助喷嘴可以与维护装置的控制单元连接,以便间断地向该辅助喷嘴供应空气。
在维护装置上可以安装该清洁装置,维护装置可以与一压缩空气源连接,该压缩空气源连接着清洁装置的清洁空气喷出嘴;该维护装置还可以装备一个与清洁装置的吸出管相连的负压源。
对于那些被用来处理一个接一个快速出现的各种材料的机器来说,该清洁喷嘴,可能的话还有辅助喷嘴,均可采用各种不同的角位置。
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地显示在附图中:
图1是一台机器的一个工位的轴向图,该机器由一维护装置维护,只有部分维护装置的机构显示在图中;
图2是纺纱单元的一个截面图;
图3是一个截面图,它表示了一条吸出管、一个处于清洁位置的清洁头以及纺纱杯的剖面;
图4是图3所示清洁头的一个视图,表示纺纱杯的入孔的投影形状;
图5是清洁头和纺纱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该清洁头处于其清洁位置;
图6是图5所示清洁头的一个视图,表示纺纱杯的入孔的投影形状;
图7是一个带有圆形入孔的清洁头和纺纱杯的截面图,其处于清洁位置;
图8是图7所示清洁头的一个视图,表示纺纱杯的入孔的投影形状;
图9是一个清洁头的视图,该清洁头具有长形的入孔、清洁喷嘴和辅助喷嘴,并表示纺纱杯的入孔投影的形状;
图10是一个清洁头的视图,该清洁头具有圆形的入孔、清洁喷嘴和一个辅助喷嘴,并表示纺纱杯的入孔投影的形状。
气流纺纱机包括一个接一个设置的若干工位,每个工位包括:一个条筒1和一个纺纱单元2。该纺纱单元2包括条子3的喂入机构21,该喂入机构21与一个分梳机构22相接,分梳机构22通过输送通道23将喂入的分梳纤维与纺纱杯6连接起来。在纺纱杯6中,经分梳的纤维以公知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在纺纱杯的收集表面61上并入一条纤维束,随着纺纱杯6的旋转运动该纤维束被传送到纱线7中。一台公知的抽取机构4从纺纱杯6中将纱线7抽出,并且一台公知的卷绕机构5将纱线绕在筒子51上。
包含在条子3中的一部分杂质也随着分梳纤维一起进入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这些杂质中的一部分粘在纺纱杯5的内表面上,特别是纺纱杯6的收集表面61上,但也会粘在纺纱杯6的滑动表面62上。一些杂质还会散布到纺纱杯6的入孔63附近的内表面上。这些杂质本身并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表面来阻止分梳纤维的喂入或纱线7的生产。但是,由这些颗粒构成的较厚的杂质层最终会破裂,并滑入到纺纱杯6的收集表面61上,并从那里进入到纤维束中,从而引起生产的纱线7中断或损害其外观。
在处理棉花时,杂质特别是由棉绒、砂、纤维细粒及植物屑组成。处理人造纤维时,杂质特别是由整理剂、润滑剂及纤维颗粒组成。
因此,至少在每一次纺纱过程中断时,并在试图重新开始该过程之前,该纺纱杯6必须清除粘在其内表面上的杂质,同时还必须除去纤维束或所有聚集在纺纱杯6中的纤维。这个工作可以由设置在机器的每个纺纱单元上的装置来完成。也可以由设置在该机器的一台维护装置8上的装置来完成。如图1所示,该维护装置8适于沿机器的各个工位移动。该维护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单元81,这里该单元81与维护装置8的专用机械相连,以确保该机器各工位的维护。除了上述装置,只有纺纱杯6的清洁装置82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为了清洁纺纱杯6,维护装置8还必须具有未示出的用于打开纺纱单元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用公知的途径获得。
在图1、3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清洁装置82包括一个清洁杆821,该杆821摆动地安装在维护装置8的侧壁83上,并与一台受控于控制单元81的驱动装置827相连。该清洁杆821的自由端安装有一个清洁头822,该清洁头822是空心的并且其前端设置有一个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该清洁头824由清洁头822的腔和与之紧邻的清洁杆821的腔825构成。清洁杆821的腔825经过一个空气过滤器84连接到一个负压源85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负压源可以是风机或安装在维护装置8上的真空泵。但是该负压源还可以是机器的中央负压源,在工位进行维护保养期间,维护装置8可以按公知方式连接在该中央负压源上。上述清洁杆821的腔825还可以例如用一条管道或一个管子来替代。
在图3至6和9所示的实施例中,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被延长(加长),其长度与纺纱杯6的入孔直径相当。而该吸出管824的伸长入孔823的短边呈圆形,直径小于或等于纺纱杯6的直径63。该清洁头822的前段上,沿着吸出管824的伸长入孔823的长边设置有若干进行清洁的压缩空气的清洁喷嘴,该清洁喷嘴826通过未示出的空气供应控制装置与控制单元81连接。在所示的实施倒中采用了4个清洁喷嘴826,它们相互等距离地布置。在其清洁位置上,清洁头822的前部正对着纺纱杯6的入孔,清洁喷嘴826均匀地分布于纺纱杯6入孔的内圆周上,在该清洁位置,清洁头822与纺纱杯6之间有一个间隙,该间隙用以防止两者相互接触,这种预防措施是必须的,特别是对清洁期间可以减速转动的主动式纺纱杯6来说就更是如此;或者,当主动式纺纱杯6尚未完全停止或尚未良好制动而仍在转动时,为了避免清洁头822损坏纺纱杯6,也需要采取上述预防措施。"主动式纺纱杯"6系指那些具有通风孔并由自身转动产生负压的纺纱杯;"被动式纺纱杯"6系指那些由实心材料制成并设置在负压腔中的纺纱杯,该负压腔产生输送分梳纤维至纺纱杯6所需的负压,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设置在上述清洁喷嘴826之间,这些喷嘴设置在入孔823周围,该孔的口位于一个圆上,在清洁位置上其圆心在纺纱杯6的轴线上。
如果上述条件被完全满足,本实施例还可以使用另外偶数个清洁喷嘴826,但至少是2个,如图9所示。如果本实施例的吸出管824具有伸长(加长)的入孔823,在设置2个清洁喷嘴826时,它们设置在一条线段的两端,在清洁位置上该线段的中部位于纺纱杯6的轴线上。同时,这2个清洁喷嘴826要靠近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设置,并且沿着与清洁喷嘴826的空气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这样,清洁空气便可以对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进行良好的冲洗,除去积聚的纤维和所有的杂质。
对于所有那些具有伸长(长形)的吸出管入孔823的实施例来说,清洁喷嘴826符合上述条件。在最靠近吸出管824的伸长(长形)入孔823处,清洁喷嘴826与从其中流出的空气流方向相反,同时其它清洁喷嘴维持着纺纱杯6中的这股气流。
所有清洁喷嘴826均指向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并相对其内表面倾斜一个相同的角度。
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还可以是另外的形状,例如为圆形,如图7、8和10所示。此时该入孔的直径小于纺纱杯6入孔的直径,同时至少2个清洁喷嘴826均匀地沿其圆周设置,数量可以是非偶数。
为了增加纤维束从纺纱杯6中去除的可靠性,该清洁头822还可以装备有至少一个辅助喷嘴828,该辅助喷嘴828挨着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设置,并以一个角度指向纺纱杯6的内表面,该角度不同于清洁喷嘴826的角度,如图9和10的实施例所示。该辅助喷嘴828通过一个未示出的压缩空气供应控制装置与维护装置8的控制单元81相连接。
另外,清洁装置82可以安装在机器的每个纺纱单元上,维护装置可以仅用于打开纺纱单元,并可以将清洁装置82联系起来和/或控制清洁装置82。
在机器工位上重新开始纺纱操作之前,维护装置8以已知的方式打开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打开后,控制单元81发出一个信号使一个未示出的驱动装置转动清洁装置82的清洁杆821,使其进入清洁位置。在该位置上,,处于清洁杆821端部上的清洁头822对接到纺纱杯6的入孔63之前,但不接触纺纱杯6。在该清洁位置上,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设置在清洁杆821的清洁头822上,该入孔823正对着纺纱杯6的入孔63的中部。清洁喷嘴826指向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从喷嘴中流出的各股清洁气流以一个相同的角度吹到纺纱杯6内表面的选定部分上。由于吸出管824吸出的空气量大于供应到纺纱杯6中的清洁和/或辅助空气量,一部分空气穿过纺纱杯6与清洁头822之间的间隙被吸入到吸出管824的入孔823中,于是,防止了杂质在离开纺纱杯6时散入周围环境中。在主动式纺纱杯6中,一部分空气还以这样的方式通过通气孔64被吸走,该方式能够清洁通气孔64并且防止杂质通过通气孔64溢出。
在该机器中,当纺纱单元打开后纺纱杯6完全停止,清洁杆821的清洁头822可以直接对置在纺纱杯6的入孔63处,这样,增加了纤维和杂质从纺纱杯6中去除的可靠性。但是,这时纺纱单元或维护装置8必须带有一个未示出的纺纱杯6转动监视器,该监视器与控制单元81或清洁装置82的另一控制机构相连,连接方式为:当监视器的信号显示纺纱杯6尚未完全停止转动时,该控制单元81阻止清洁头822进入到与吸出管824的入孔823直接对置的位置。
在进入清洁位置之前,该控制单元81给出一个指令,使吸出管与公知的未示的负压源85相连。在纤维自由分布的情况下,聚集在纺纱杯6中的纤维被吸出。然而,这并不是通常的情况,因此,该控制单元81在进入清洁位置之后给出一个信号,使清洁喷嘴826与负压清洁空气源相连。作为一个原则,只有在吸出管824与负压源连接后、最早在连接的同时,该控制单元81才给出这种信号,以便确保供应到纺纱杯6上的清洁压缩空气良好地输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作为清洁杆821位置的函数、最迟在到达清洁位置时,吸出管824可以与负压源相连。
吸出管824与负压源85较早地进行连接,可以防止打开纺纱单元时聚集在纺纱杯6中的纤维掉出。在这种情况下,纺纱杯6中的纤维是自由的,并且随着纺纱单元的打开开始向纺纱杯6之外运动。然后,在清洁杆821朝纺纱杯6运动并到达清洁位置之前,这些纤维由吸出杆821的吸出管824吸走。
清洁喷嘴826至少提供两股清洁空气流到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这些空气流在纺纱杯6中沿一个相同的方向产生对称的流动。提供的清洁空气吹散纺纱杯6中聚集的纤维和粘附的杂质。由于吸出管824中存在负压,纤维和杂质一起在该空气流的挟持下输送到纺纱杯6的中央部分,并从那里通过吸出管824的入孔823输送走,该入孔823与纺纱杯6的入孔63的中央部分对置。然后,通过清洁杆821的腔825,纤维和杂质与吸出的空气一起输送到一个未示出的管路中,并由此进入空气过滤器84中。
该控制单元81控制一个公知的且未示出的向清洁喷嘴826供应空气的控制装置。例如当纤维在纺纱杯6中聚集到达相当的数量时,供应给清洁喷嘴826的清洁空气会被中断,并在一段时间后恢复,与此同时,吸出管824的入孔823中的负压持续保持作用。供应给清洁喷嘴826的清洁空气的中断操作可以重复数次。
经验表明,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之前,清洁空气供应的时间间隔小于后来的间隔,这样可以使从纺纱杯6中去除纤维的效果最佳。供应给清洁喷嘴826的清洁空气的中断可以改善通风孔64的清洁效果。这是因为,在清洁空气供应中断期间,环境空气通过纺纱杯6的通风孔64吸入到纺纱杯6的内部空间中。
另一种装置特别适用于清洁纺合成纤维的纺纱杯6,这种纤维难于从纺纱杯6中去除。因此要中纺纱杯6附加提供至少一股辅助空气流,该气流的方向不同于清洁喷嘴826的气流方向。该辅助气流由一个辅助空气喷嘴828提供,该辅助喷嘴828上设置有公知的受控制单元81控制的空气供应控制装置。
该控制单元81可以使气流在任何适当的时刻流过该辅助喷嘴,并保持预定的时间。另外,该辅助气流还可以重复动作。
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之前或期间,将辅助空气流第一次供应到纺纱杯6上是适宜的。
当纤维是合成纤维时,只有旋转的清洁气流使纤维以一个环形聚集在纺纱杯6中,且只有所提供的辅助气流能使该环形变形,此时,环形纤维的一部分吸出气流携带进入吸出管824的入孔823中,随后,整个纤维环被拉入入孔823,从纺纱杯6中除去。
图中标号所指如下:1.条筒 823.吸出管入孔2.纺纱装置 824.吸出管21.喂入机构 825.清洁操纵杆内腔22.分梳机构 826.清洁喷嘴23.喂入通道 827.驱动装置3.条子 828.辅助喷嘴4.抽取机构 83.维护装置的侧壁5.卷取机构 84.空气过滤器51.筒子 85.负压源6.纺纱杯61.聚集面62.滑动面63.纺杯入孔64.通风孔7.纱线8.维护装置81.控制单元82.清洁装置821.清洁操纵杆822.清洁头
Claims (17)
1.一种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其中,在一个纺纱单元打开后从纺纱杯中将纤维和杂质吸出,这些纤维和杂质在施加到纺纱杯内表面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从该内表面上脱落,其特征在于:
将清洁的压缩空气至少分两股气流引入纺纱杯(6),这些气流在纺纱杯(6)中沿一个相同的方向产生一种对称的流动,从纺纱杯(6)上散落下来的杂质与供应的空气一起通过纺纱杯(6)的入孔(63)的中央被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应到纺纱杯(6)中的清洁空气至少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中断一次,然后再恢复供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以前,上述供应到纺纱杯(6)中的清洁空气的时间间隔比后来的清洁空气供应的时间间隔要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清洁空气供应的第一次中断以前,向纺纱杯(6)供应至少一股辅助气流,其方向不同于在纺纱杯(6)中对称流动的清洁压缩气流的方向。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带清洁头的清洁装置,该清洁头适于进入到清洁位置,该位置位于一个打开的纺纱单元的纺纱杯的入孔前面;一条安装在该清洁头上的并与负压源相连的吸出管;以及至少两个适于与压缩空气源相连的清洁喷嘴,其特征在于:在清洁位置上,清洁头(822)的吸出管(824)的入孔(823)座落于纺纱杯(6)的入孔(63)的中部的对面,并且清洁喷嘴(826)设置在吸出管(824)的入孔(823)周围,这些清洁喷嘴以一个相同的角度指向纺纱杯(6)的内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纺纱被停止,其特征在于:清洁装置(82)的清洁头(822)位于纺纱杯(6)入孔(63)附近的清洁位置,该纺纱杯(6)上装备有传感器,用来监视其停止状态并与清洁装置(82)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喷嘴(826)借助控制装置(827)与维护装置(8)的控制单元(81)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管(824)的入孔(823)的形状是长形的,并且清洁喷嘴(826)的数量为偶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喷嘴(826)沿着吸出管(824)的长形入孔(823)的长边设置。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管(824)的长形入孔(823)的长度等于纺纱杯(6)的入孔(63)的直径,该吸出管(824)的长形入孔(823)的短边是圆形的,其直径等于或小于纺纱杯(6)的入孔(63)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管(824)的入孔(823)是直径小于纺纱杯(6)的入孔(63)直径的圆形。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头(822)包括至少一个设在吸出管(824)旁边的辅助喷嘴(828),该喷嘴以一个不同于清洁喷嘴(826)的角度的指向纺纱杯(6)的内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喷嘴(828)与维护装置的控制单元(81)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装置(82)安装在维护装置(8)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维护装置(8)与一压缩空气源连接,该压缩空气源连接着清洁装置的清洁空气喷嘴(826)和辅助喷嘴(828),该维护装置还装备一个与清洁装置(82)的吸出管(824)相连的负压源。
16.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喷嘴(826)的角位置是可以调整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喷嘴(826)的角位置是可以调整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SPV1863-94 | 1994-08-03 | ||
CZ941863A CZ281244B6 (cs) | 1994-08-03 | 1994-08-03 | Způsob čištění rotoru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20A CN1130220A (zh) | 1996-09-04 |
CN1061392C true CN1061392C (zh) | 2001-01-31 |
Family
ID=546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158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92C (zh) | 1994-08-03 | 1995-08-03 | 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5666798A (zh) |
CN (1) | CN1061392C (zh) |
CZ (1) | CZ281244B6 (zh) |
DE (1) | DE19527941A1 (zh) |
RU (1) | RU2157865C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31484A1 (de) * | 2002-03-13 | 2003-09-25 |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 Reinigungs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s Spinnrotors |
DE102015101590A1 (de) * | 2015-02-04 | 2016-08-04 | Rieter Ingolstadt Gmbh | Reinigungskopf sowie Reinigungs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s Spinnrotors sowi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Spinnrotors |
DE102017120199A1 (de) * | 2017-09-01 | 2019-03-07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eines Spinnrotors sowie Offenendspinn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r Spinnvorrichtung und einer Reinigungs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s Spinnrotors |
CN107541818A (zh) * | 2017-09-18 | 2018-01-05 | 芜湖立新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纺纱箱 |
CN109853094B (zh) * | 2019-02-27 | 2021-10-08 | 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具有滤室自动控制系统的纺织机械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25991A (en) * | 1976-06-29 | 1978-11-21 | Hans Stahlecker | Mobile servicing device for an open end spinning frame |
US4339914A (en) * | 1979-06-26 | 1982-07-20 | Officine Savio, S.P.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n open-end spinning rotor |
US4403472A (en) * | 1981-08-11 | 1983-09-13 | Rieter Machine Works Limited | Method of cleaning spinning rotors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155171B2 (de) * | 1971-11-05 | 1979-11-22 |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7000 Stuttgart | OE-Rotorspinnmaschine |
DE2307121A1 (de) * | 1973-02-14 | 1974-08-22 | Krupp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offen-end-spinnturbinen |
DE2613180C2 (de) * | 1976-03-27 | 1986-04-30 | Stahlecker, Fritz, 7347 Bad Überkingen | Offenend-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aggregaten und mit wenigstens einer Wartungseinrichtung |
DE2648066C2 (de) * | 1976-10-23 | 1986-09-04 | Fritz 7347 Bad Überkingen Stahlecker | Offenend-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fahrbaren Wartungsvorrichtung |
DE2735311C2 (de) * | 1977-08-05 | 1989-08-10 |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8070 Ingolstadt |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Spinnrotoren in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en |
CS215133B2 (en) * | 1979-04-02 | 1982-07-30 | Savio Spa | Method of cleaning the rotor of the spindleless spinning unit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the said |
DE3726531C1 (de) * | 1987-08-10 | 1988-12-08 |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fahren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
-
1994
- 1994-08-03 CZ CZ941863A patent/CZ281244B6/cs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
- 1995-07-31 DE DE19527941A patent/DE19527941A1/de not_active Ceased
- 1995-08-01 RU RU95113116/12A patent/RU2157865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8-02 US US08/510,292 patent/US566679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8-03 CN CN95115893A patent/CN106139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4-07 US US08/833,586 patent/US581603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25991A (en) * | 1976-06-29 | 1978-11-21 | Hans Stahlecker | Mobile servicing device for an open end spinning frame |
US4339914A (en) * | 1979-06-26 | 1982-07-20 | Officine Savio, S.P.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n open-end spinning rotor |
US4403472A (en) * | 1981-08-11 | 1983-09-13 | Rieter Machine Works Limited | Method of cleaning spinning rotors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666798A (en) | 1997-09-16 |
RU2157865C2 (ru) | 2000-10-20 |
DE19527941A1 (de) | 1996-02-08 |
US5816039A (en) | 1998-10-06 |
CZ186394A3 (en) | 1996-04-17 |
CN1130220A (zh) | 1996-09-04 |
CZ281244B6 (cs) | 1996-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3869B (zh) | 用於生產針織品之設備和方法 | |
CN88101866A (zh) |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3010816B (zh) | 纱线卷取机 | |
CN1407153A (zh) | 纺纱装置 | |
CN1061392C (zh) | 气流纺纱机的纺纱杯的清洁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
US4249370A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dirt particles from staple fibers and for straightening said fibers in an open-end spinning process | |
CN108495960A (zh) |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6494943B (zh) | 纱线卷绕机 | |
CN1436254A (zh) | 生产有类似环锭纱特性的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808208B (zh) | 一种环保气流纺纱机 | |
JPS6262936A (ja) | 紡機における清掃装置 | |
US4166356A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neumatically removing a fibrous ribbon or a severed yarn end from the spinning rotor of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 |
CN100430537C (zh) | 一种纺纱装置在纱断头时的操作方法 | |
US3999250A (en) | Method of fiber distribution and ribbon forming | |
CN105775917A (zh) | 纱管尾纱清除方法 | |
DE10022734A1 (de) | Reinigungseinrichtung am Serviceaggregat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 |
CZ2001848A3 (cs) | Způsob čiątění spřádacího rotoru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 |
EP4029978B1 (en) | Rotor spinning device self-cleaning structure, textile machine and self-cleaning operation method | |
KR20040023525A (ko) |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 |
EP0546644A1 (en) | Suction system for textile machinery and in particular for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 |
EP0487119A1 (en) | Improvements in spinning machines with a suction system for capturing and removing dust, fibre web and broken yarns | |
EP0487120A1 (en) | Improvements in spinning machines with suction provided by a works central suction system | |
JP2517157B2 (ja) | 紡機における清掃装置及び清掃方法 | |
RU34546U1 (ru) | Очиститель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 |
JP2786603B2 (ja) | 断糸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