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2750A - 冷却模块 - Google Patents

冷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2750A
CN106132750A CN201580014477.8A CN201580014477A CN106132750A CN 106132750 A CN106132750 A CN 106132750A CN 201580014477 A CN201580014477 A CN 201580014477A CN 106132750 A CN106132750 A CN 106132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unit
radiator
engine heat
condens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4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2750B (zh
Inventor
尹信源
金赫
金宰用
金荣燦
韩政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32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2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2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2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4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vehicles having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electric drive means, e.g.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with multiple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5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由为了对汽车的引擎和空调制冷剂进行冷却而被安装的冷凝器、布置于冷凝器的下侧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引擎散热件以及风扇罩组件以层叠的方式形成的冷却模块,该冷却模块在高度方向上仅在形成有冷凝器的区域形成引擎散热件,或者使引擎散热件包含形成有冷凝器的区域而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区域的局部形成,并使空气导流件具备于引擎散热件下侧的与电子部件散热器对应的部分,以使空气能够向电子部件散热器侧流入,从而能够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冷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模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如下的冷却模块:通过由为了对汽车的引擎和空调制冷剂进行冷却而被安装的冷凝器、布置于冷凝器的下侧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引擎散热件以及风扇罩组件以层叠的方式形成,在引擎散热件的下侧设置有空气导流件,以使空气向电子部件散热器侧流入,从而能够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冷却汽车的引擎和空调的制冷剂,冷却模块被安装在车辆前方的前端模块(front end module)载体,由冷凝器和散热件相隔预定距离并排层叠而构成,而且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在散热件的一表面构成有风扇罩组件,从而在车辆移动时,基于空气的流动或冷却风扇的驱动而在冷凝器以及散热件引起热交换。
如图1所示,这种冷却模块1以按照冷凝器10、引擎散热件20以及风扇罩组件30的顺序层叠的方式形成而被安装到车辆的载体,其主要通过在冷却模块中强度大的散热件的集水箱形成安装销而被安装到车辆,并以能够使冷却空气经过冷凝器以及引擎散热件而通过风扇罩组件的方式构成。
而且,如图2所示,具备电子部件散热器40以在诸如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车之类的汽车中实现针对驱动电机等电子部件的冷却,而且电子部件散热器40在引擎散热件20的一侧表面以冷凝器10和电子部件散热器40上下布置的方式构成。
然而,上述的电子部件的发热量相比内燃机的车辆非常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水准的冷却性能,但是由于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40后方的引擎散热件20,存在着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40的冷却空气会遇到阻力,导致电子部件散热器40的冷却性能降低的缺点。据此,需要使冷却空气能够顺畅地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以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KR 10-2013-0074041A(2013.07.04)
2)KR 10-2011-0056598A(2011.05.3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冷却模块:通过由为了对汽车的引擎和空调制冷剂进行冷却而被安装的冷凝器、布置于冷凝器的下侧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引擎散热件以及风扇罩组件已层叠的方式形成,使引擎散热件在高度方向仅在形成有冷凝器的区域形成,或者包含形成有冷凝器的区域而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区域的局部形成,并使空气导流件配备于与引擎散热件下侧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对应的部分,以使空气向电子部件散热器侧流入,从而能够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技术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冷却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00;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具备于所述冷凝器100的下侧;引擎散热件3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冷凝器100的一侧;空气导流件400,布置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的下侧以及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一侧;以及风扇罩组装体5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引擎散热件300以及空气导流件400的一侧,其中,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之间。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单独地形成而结合于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单独地形成而结合于风扇罩组装体500。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与风扇罩组装体500形成一体。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而且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高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以及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部分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高度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括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向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在所述水平部410上形成有卡定凸起411,在垂直部420上形成有贯通孔431,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插入结合所述卡定凸起411的结合孔201,而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用于通过所述贯通孔431而借助于专门的装配构件470结合的装配孔212。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部420形成有旋转防止部450,所述旋转防止部450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形成有多边形的突出部211,所述旋转防止部450从垂直部420突出地形成,且以一对垂直部420将贯通孔431作为中心而彼此相隔的方式形成,从而在所述旋转防止部450之间插入并结合突出部211。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括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向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
沿长度方向的所述垂直部420的外侧形成有固定支架430,且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垂直部420和固定支架430的补强部440。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水平部410的端部朝下侧形成有补强肋部460。
技术效果
对本发明的冷却模块而言,冷却空气借助空气导流件而流向电子部件散热器侧并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因此具有能够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的优点。
此外,通过使空气导流件能够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风扇罩组件的装卸,因此具有容易维护的优点。
此外,在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的空气导流件的结合部形成有旋转防止部,从而具有能够在组装空气导流件时防止发生空气导流件的扭曲、变形以及误组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冷却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现有的具备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至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冷却模块的组装立体图、分解立体图、部分组装立体图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7以及图8是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模块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引擎散热件以及空气导流件的布置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以及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散热器以及空气导流件的分解立体图以及组装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散热器以及空气导流件的装配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散热器以及空气导流件的插入结合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散热器以及空气导流件的装配部的旋转防止结构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00:冷却模块 100:冷凝器
200:电子部件散热器 201:结合孔
210:集水箱 211:突出部
212:装配孔 300:引擎散热件
400:空气导流件 410:水平部
411:卡定凸起 420:垂直部
430:固定支架 431:贯通孔
440:补强部 450:旋转防止部
460:补强肋部 470:装配单元
500:风扇罩组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冷却模块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至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冷却模块的组装立体图、分解立体图、部分组装立体图以及剖面示意图;图7以及图8是示出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模块的电子部件散热器、引擎散热件以及空气导流件的布置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冷却模块1000包含如下:冷凝器100;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具备于所述冷凝器100的下侧;引擎散热件3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冷凝器100的一侧;空气导流件400,具备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的下侧以及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一侧;以及风扇罩组装体5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引擎散热件300以及空气导流件400的一侧,其中,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之间。
首先,冷却模块1000可以大体地由冷凝器100、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引擎散热件300、空气导流件400以及风扇罩组装体500来构成。而且,冷凝器100、引擎散热件300以及风扇罩组装体500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层叠,在冷凝器100的下侧布置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而且在引擎散热件300的下侧布置有空气导流件400。因此,将会构成如下形态: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冷凝器100和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形成第1列;引擎散热件300和空气导流件400形成第2列;风扇罩组装体500形成第3列。此时,空气导流件400布置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后方,从而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之间。
因此,冷却空气流入到布置于车辆前方(即,冷却空气的流入侧)的冷凝器100以及电子部件散热器200,从而已通过冷凝器100的冷却空气将会流过引擎散热件300而通过风扇罩组装体500排出到引擎室一侧,而且已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空气将会流过空气导流件400而经由风扇罩组装体500排出到引擎室一侧。此时,借助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之间的空气导流件400,防止出现空气不流过电子部件散热器200而流入到风扇罩组装体500侧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性能。
据此,本发明的冷却模块具有如下的优点:冷却空气借助空气导流件而流入到电子部件散热器侧并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因此能够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此外,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单独形成并结合于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此时,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后方侧表面,而且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单独形成并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即,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单独形成并可装卸地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因此,可以容易地将风扇罩组装体500安装到引擎散热件300或从引擎散热件300拆卸风扇罩组装体500,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因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针对冷却模块的检测和修理。即,空气导流件400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因此能够容易地在高度方向上将风扇罩组装体500装卸,从而具有容易维护的优点。
此时,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可以被固定在冷凝器100的下端,并且冷凝器100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集水箱部分和引擎散热件300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集水箱部分可以彼此结合而固定,而且风扇罩组装体5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可以结合并固定在引擎散热件300的集水箱部分。
此外,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单独形成并结合于风扇罩组装体500。因此,可以在将空气导流件400组装到风扇罩组装体500之后将风扇罩组装体500组装到引擎散热件300。此时,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结合于风扇罩组装体500的前方侧表面。
此外,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与风扇罩组装体500形成一体。即,风扇罩组装体500的形成为长方形的罩通常用塑料材质的注塑成型物形成,因此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过程而使罩和空气导流件400形成为一体型,从而可以使空气导流件4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形成一体。因此,无需用于使空气导流件4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结合的结构,从而可以使构成简化。
此外,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可以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引导件400可以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可以以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和电子部件散热器200不在高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方式形成。
即,如图6所示,仅在高度方向上的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引擎散热件300,而且空气引导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并且,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空气整体地流过空气引导件400并经由风扇罩组装体500排出,因此可以提高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性能。此外,由于可以沿着空气引导件400和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排列方向将空气导流件400安装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或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拆卸空气导流件400,从而能够容易地分解及组装空气导流件400。
此外,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而且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可以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引起散热件300可以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以及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部分区域形成,而且所述空气400可以在除了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以外的剩余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起散热件300可以以在高度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即,如图8所示,可在高度方向上与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对应地形成引擎散热件300,而且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上侧的部分区域也形成引擎散热件300,从而可以使引擎散热件300的下侧和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上侧在高度方向上重叠(B区域)地形成。
据此,引擎散热件300的冷却性能可以得到提高,而且在电子部件的发热较少,因而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过程所需要的冷却性能的需求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将会通过以重叠的方式形成的引擎散热件300的部分区域并进行热交换,因此可以确保引擎散热件300的性能。
此时,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可以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可以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可以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可以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可以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即,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在高度方向上形成较短的长度而布置于冷凝器100的下侧,因此,如图7所示,为确保冷凝性能,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幅度(厚度)可以比冷凝器100的宽度更厚地形成,因此,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A区域)地被布置,并通过在保持引擎散热件300的宽度的状态下减少空气导流件400的宽度,从而可以减少冷却模块的整体的宽度,并且通过在保持空气导流件400的宽度的状态下使引擎散热件300的宽度形成的较厚,从而可以提高引擎散热件300的冷却性能。
此外,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含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朝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在所述水平部410上形成有卡定凸起411,在垂直部420上形成有贯通孔431,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插入结合所述卡定凸起411的结合孔201,而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形成借助专门的装配单元470而通过所述贯通孔431结合的装配孔212。
即,在空气导流件400的上侧布置有引擎散热件300,因此如图7、图9以及图10所示,空气导流件400可以以在水平部410的两端朝垂直上侧形成垂直部420的形态形成,以能够封堵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下侧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而且,如图12所示,在水平部410形成的卡定凸起411以插入到形成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结合孔201的方式形成,从而卡定凸起411可以通过插入结合的方式而在被插入到结合孔201的状态下被牢固地固定,不会从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脱离。此外,垂直部420中形成有贯通孔431,且贯通孔431可以形成在以从垂直部420向外侧弯折的形态形成的固定支架430上,并且在形成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集水箱210中形成有突出部211,在该突出部211中可以形成有装配孔212。因此,可以利用诸如螺栓之类的专门的装配构件470而将电子部件散热器贯通孔431结合到装配孔212。如上所述,空气导流件400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此时空气导流件400的水平部410可以插入结合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而且垂直部420可借助螺栓等而被装配,从而可以坚固地结合。
此外,在所述垂直部420上形成有旋转防止部450,而且所述旋转防止部450可以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
即,如图11以及图13所示,旋转防止部450以突出的形态在形成于空气引导件400的垂直部420的固定支架430的一面,而且旋转防止部450形成为结合到在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集水箱210上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211以防止旋转,从而在利用螺栓等进行装配时,可以防止因螺栓的旋转和摩擦力导致空气引导件变形而弯曲或紧贴带来的固定位置的脱离。此时,由于空气导流件400形成为水平部410相对于垂直部420非常长的形态,因此水平部410可能会在通过垂直部420装配而结合时变形,然而可以借助形成于垂直部420的旋转防止部450而在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所需要的位置紧贴地固定水平部410以及垂直部420,而且还可以防止空气导流件400的弯曲所导致的变形。
此外,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上形成有多边形的突出部211,所述旋转防止部450在垂直部420突出地形成时,以贯通孔431为中心而以一对结构彼此相隔的方式形成,从而可以在所述旋转防止部450之间插入并结合突出部211。
即,在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集水箱210形成有突出部211,且形成四角支柱形态的突出部211,而且空气导流件400在从垂直部420延伸而形成的固定支架430上突出地形成旋转防止部450。此时,旋转防止部450将会以使装配构件470贯穿的贯通孔431为中心而以一对结构彼此相隔的方式形成,从而可以在一对旋转防止部450中间插入并结合四角支柱形态的突出部211。据此,由于突出部211的平面紧贴到一对旋转防止部450,因此可以在结合的状态下防止旋转,从而在垂直部420利用诸如螺栓之类的装配构件470而被结合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时,可以防止连接到垂直部420的水平部410的弯曲、扭曲以及结合位置的脱离等。
除此之外,旋转防止部450可以在与贯通孔431相隔的位置形成为突出的销,而且在突出部211的与所述销对应的位置形成插入孔,以使销被插入到插入孔并结合,从而可以在装配螺栓时防止旋转,此外,旋转防止部450以及突出部211还可以形成为多样的形态。
此外,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含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朝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而且沿长度方向上在所述垂直部420的外侧形成有固定支架430,此时可以形成连接所述垂直部420和固定支架430的补强部440。
即,如图所示,在空气导流件400的垂直部420直接形成有贯通孔,从而可以借助装配构件470而被结合在形成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集水箱210的装配孔212,此外,为了能够沿着将空气导流件400安装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或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拆卸空气导流件400的方向安装装配构件470,可以在长度方向上的垂直部420的外侧形成弯折形态的固定支架430,并在固定支架430上形成贯通孔431。另外,可以形成连接垂直部420和固定支架430的补强部440,以能够提高垂直部420和固定支架430的结构刚性。
此外,在所述空气导流件400中,可以在水平部410的端部向下侧形成补强肋部460。
即,水平部410在长度方向上以较长的长度形成,并可以形成为板状,因此具有朝水平部410的下侧弯折的形态的补强肋部460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于整个水平部410,以防止装配过程所导致的水平部的变形、在通过注塑成型制造时的水平部的变形以及冷却空气的压力所引起的水平部的变形。此时,补强肋部460可以在风扇罩组装体500侧的水平部410端部形成,而且还可以形成用于将水平部410和补强肋部460连接的补强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发明可被应用到多样的范围,而且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上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均可实现多样的变形实施。

Claims (14)

1.一种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100);
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具备于所述冷凝器(100)的下侧;
引擎散热件(3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冷凝器(100)的一侧;
空气导流件(400),布置于所述引擎散热件(300)的下侧以及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一侧;以及
风扇罩组装体(500),具备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引擎散热件(300)以及空气导流件(400)的一侧,
其中,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布置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风扇罩组装体(50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单独形成而结合于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单独形成而结合于风扇罩组装体(5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与风扇罩组装体(500)形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而且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高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以及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部分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高度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方式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擎散热件(300)在形成有冷凝器(100)的区域形成,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形成有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从而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和引擎散热件(300)以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括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向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
在所述水平部(410)上形成有卡定凸起(411),在垂直部(420)上形成有贯通孔(431),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插入结合所述卡定凸起(411)的结合孔(201),而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用于通过所述贯通孔(431)而借助于专门的装配构件(470)结合的装配孔(21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部(420)形成有旋转防止部(450),所述旋转防止部(450)结合于电子部件散热器(20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子部件散热器(200)形成有多边形的突出部(211),所述旋转防止部(450)从垂直部(420)突出地形成,且以一对垂直部(420)将贯通孔(431)作为中心而彼此相隔的方式形成,从而在所述旋转防止部(450)之间插入并结合突出部(211)。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包括水平部(410)以及在所述水平部(410)的两端向垂直上侧形成的垂直部(420),
沿长度方向的所述垂直部(420)的外侧形成有固定支架(430),且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垂直部(420)和固定支架(430)的补强部(44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流件(400)在水平部(410)的端部朝下侧形成有补强肋部(460)。
CN201580014477.8A 2014-09-05 2015-09-04 冷却模块 Active CN106132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8655 2014-09-05
KR1020140118655A KR102026103B1 (ko) 2014-09-05 2014-09-05 쿨링 모듈
PCT/KR2015/009352 WO2016036190A1 (ko) 2014-09-05 2015-09-04 쿨링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2750A true CN106132750A (zh) 2016-11-16
CN106132750B CN106132750B (zh) 2018-08-24

Family

ID=5544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477.8A Active CN106132750B (zh) 2014-09-05 2015-09-04 冷却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94668B1 (zh)
KR (1) KR102026103B1 (zh)
CN (1) CN106132750B (zh)
DE (1) DE112015000301T5 (zh)
WO (1) WO201603619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297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冷凝器总成
CN108060970A (zh) * 2017-12-05 2018-05-22 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CN110014820A (zh) * 2017-12-21 2019-07-16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冷却模块
CN112606656A (zh) * 2020-12-22 2021-04-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
CN114312493A (zh) * 2022-02-28 2022-04-1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模块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8642B1 (fr) * 2016-03-09 2018-03-0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un support pour module de face avant dudit vehicule adapte pour ledit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KR102633918B1 (ko) * 2016-06-03 2024-02-07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차량용 쿨링 모듈
CN106347102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集成式前端冷却模块
US10576817B2 (en) * 2017-05-15 2020-03-03 Polaris Industries Inc. Three-wheeled vehicle
US10639985B2 (en) 2017-05-15 2020-05-05 Polaris Industries Inc. Three-wheeled vehicle
US10550754B2 (en) 2017-05-15 2020-02-04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US10428705B2 (en) 2017-05-15 2019-10-0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KR102567146B1 (ko) * 2017-05-31 2023-08-1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쿨링모듈
JP6845766B2 (ja) * 2017-08-22 2021-03-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及びラジエータ導風装置
FR3083748B1 (fr) * 2018-07-10 2020-06-19 Renault S.A.S Guide d'air support d'un echangeur thermique
FR3084110B1 (fr) * 2018-07-17 2020-07-03 Renault S.A.S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d'air de suralimentation a thermostat basse temperature integre
USD904227S1 (en) 2018-10-26 2020-12-08 Polaris Industries Inc. Headlight of a three-wheeled vehicle
KR102656791B1 (ko) * 2018-12-27 2024-04-1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모듈 케이싱 플레이트 조립체, 상기 플레이트 조립체의 조립방법 및 상기 플레이트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쿨링모듈의 조립 및 수리방법
US11014440B2 (en) * 2019-07-29 2021-05-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ructural cooling pack
USD957460S1 (en) * 2020-10-19 2022-07-12 Resource Intl Inc. Transmission coole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S11872907B2 (en) * 2020-10-21 2024-01-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ructural battery and headlamp cooling
US11904677B2 (en) * 2020-11-27 2024-02-20 Hanon Systems Cooling module placed on side of vehicle
CN116529549A (zh) * 2020-12-03 2023-08-01 摩丁制造公司 热交换器模块
KR20220088969A (ko) 2020-12-21 2022-06-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수소전기트럭의 쿨링 어셈블리
JP7368410B2 (ja) 2021-03-16 2023-10-24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US11951797B2 (en) * 2021-06-03 2024-04-09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Cooling pack assembly
KR20230072670A (ko) 2021-11-18 2023-05-2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팬 쉬라우드 조립체
AT526250B1 (de) * 2023-01-30 2024-01-15 Thomas Euler Rolle Wärmetausch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497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Klaus Kalbacher Cooling unit for use with a cooling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20030062148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Front construction of motor vehicle body & heat exchanger support frame used therefor
US20040194912A1 (en) * 2002-12-26 2004-10-07 Keita Honda Air-cooled-type heat exchanging apparatus
CN101713324A (zh) * 2008-10-02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2442199A (zh) * 2010-10-06 2012-05-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6554A (en) * 1990-02-22 1991-09-10 Calsonic International, Inc. Cooling module
JP3191385B2 (ja) * 1991-07-12 2001-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凝縮器の取り付け装置
US5219016A (en) * 1992-06-15 1993-06-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adiator, condenser and fan shroud assembly
US5476138A (en) * 1993-08-16 1995-12-19 Calsonic International, Inc. Motor vehicle with improved radiator and condenser mounting device
US6029345A (en) * 1995-11-13 2000-02-29 Alliedsignal Inc. Radiator, charge air cooler and condenser mounting method
DE19731999A1 (de) * 1997-07-25 1999-02-04 Laengerer & Reich Gmbh & Co Kühlmodul
GB2336662B (en) * 1998-04-21 2002-04-10 Agco Gmbh & Co Vehicle cooling radiator arrangement
US6155335A (en) * 1999-04-26 2000-12-0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fan shroud and component cooling module
JP4461563B2 (ja) * 1999-10-20 2010-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JP4508499B2 (ja) * 2001-09-28 2010-07-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取付構造体
US6817404B2 (en) * 2001-10-25 2004-11-16 Deere & Company Cooling package for agricultural combine
JP2005035476A (ja) * 2003-07-18 2005-02-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冷却装置
KR100528224B1 (ko) * 2004-04-13 2005-11-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와 인터쿨러의 상부 마운팅 브라켓
SE528791C2 (sv) * 2005-11-30 2007-02-13 Valeo Engine Cooling Ab Kylaremodul
JP4779641B2 (ja) * 2005-12-26 2011-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4912049B2 (ja) * 2006-06-13 2012-04-0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FR2930224B1 (fr) * 2008-04-22 2010-08-13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guidage d'air d'une structure de face avant de vehicule.
DE102008040908A1 (de) * 2008-07-31 2010-02-11 Deere & Company, Moline Kühle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kühlsystem
KR101063228B1 (ko) 2009-11-23 2011-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차량용 쿨링모듈
DE102009056508A1 (de) * 2009-12-02 2011-06-09 Behr Gmbh & Co. Kg Kühlmodul und Adapterpaar für Modulvereinheitlichung
EP2394885B1 (en) * 2010-06-09 2013-01-3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TTO20100667A1 (it) * 2010-08-02 2012-02-03 Gate Srl Gruppo di raffreddamento per un autoveicolo
JP5668610B2 (ja) * 2011-06-10 2015-02-1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水冷コンデンサ
KR101353413B1 (ko) * 2011-09-22 2014-01-22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쿨링모듈
KR101745962B1 (ko) 2011-12-26 2017-06-12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캐리어
DE102014201991A1 (de) * 2013-02-16 2014-08-2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205848B1 (ko) * 2013-12-31 2021-01-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모듈 및 차량용 냉방시스템
US10295277B2 (en) * 2015-06-05 2019-05-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lide-on heat exchanger restraining bracke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497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Klaus Kalbacher Cooling unit for use with a cooling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20030062148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Front construction of motor vehicle body & heat exchanger support frame used therefor
US20040194912A1 (en) * 2002-12-26 2004-10-07 Keita Honda Air-cooled-type heat exchanging apparatus
CN101713324A (zh) * 2008-10-02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2442199A (zh) * 2010-10-06 2012-05-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冷却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297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冷凝器总成
CN107757297B (zh) * 2017-10-31 2019-1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冷凝器总成
CN108060970A (zh) * 2017-12-05 2018-05-22 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CN108060970B (zh) * 2017-12-05 2019-10-08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CN110014820A (zh) * 2017-12-21 2019-07-16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冷却模块
CN110014820B (zh) * 2017-12-21 2022-07-29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冷却模块
CN112606656A (zh) * 2020-12-22 2021-04-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
CN114312493A (zh) * 2022-02-28 2022-04-1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模块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0301T5 (de) 2016-09-29
CN106132750B (zh) 2018-08-24
WO2016036190A1 (ko) 2016-03-10
US9694668B1 (en) 2017-07-04
KR20160029334A (ko) 2016-03-15
KR102026103B1 (ko) 2019-09-27
US20170166043A1 (en)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2750A (zh) 冷却模块
CN108973650B (zh) 冷却模块
KR100925926B1 (ko) 자동차 프론트엔드부의 듀얼 에어덕트
US20090095015A1 (en)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with cold reservoir
US10508865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3517620A (zh) 用于电子构件的两相冷却系统
JP5985600B2 (ja) 熱交換器のプレート間の接続補強
US20070074860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4185769B (zh) 蒸发器
CN105580505A (zh)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US9823027B2 (en) Cool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KR101680825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KR102143710B1 (ko) 자동차의 엔진을 냉각시키기 위한 라디에이터를 갖는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열 교환기를 조립하는 장치
JP2010253994A (ja) 放熱器の取付構造
US20190145719A1 (en) Exchanger frame and core assembly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KR102173385B1 (ko) 라디에이터 및 콘덴서 조립체
CN101995116A (zh) 蒸发器
CN112513543A (zh) 水冷型冷凝器
KR101745280B1 (ko) 열전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2127611A (ja) 複合熱交換器の配置構造
KR20130020686A (ko) 범퍼 모듈
JP2008281325A (ja) クーリングモジュール
KR20110100048A (ko) 열교환기
US20170356699A1 (en) Attachment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r
JP2015148404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