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856A - 消泡剂 - Google Patents

消泡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856A
CN106102856A CN201580015117.XA CN201580015117A CN106102856A CN 106102856 A CN106102856 A CN 106102856A CN 201580015117 A CN201580015117 A CN 201580015117A CN 106102856 A CN106102856 A CN 106102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defoamer
parts
oi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5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岛林克臣
北村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 Nop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 Nop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 Nop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 Nop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2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 B01D19/04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by addition of chemical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抑制凹陷产生和消泡性优异的消泡剂。本发明是以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而成为特征的消泡剂。可以还含有选自疏水性二氧化硅、酰胺、蜡或金属皂中的疏水性化合物(C)、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外的聚环氧烷化合物(D)。基于化合物(A)、烃油(B)的重量,优选化合物(A)的含量为5~80重量%、烃油(B)的含量为20~95重量%。R(OA)n‑OH(1)R表示碳数12~30的烷基、烯基或芳基,OA表示碳数3~4的氧代亚烷基,OH表示羟基,n表示10~100的整数。

Description

消泡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泡剂。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含有分子量2000~8000的聚醚多元醇100重量份、矿物油5~100重量份、具有碳原子数8~22的脂肪族基团的胺5~60重量份以及碳原子数8~22的高级脂肪酸1~30重量份作为必须构成成分的合成橡胶、乳胶工业用消泡剂。”(专利文献1)、“包含硅酮、表面活性剂的硅油组合物(表面活性剂是包含烷基链和聚氧代亚烷基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链的碳数为12~20,聚氧代亚烷基链包含1~100个氧亚乙基单元、1~100个碳数3~10的氧代亚烷基单元,氧亚乙基单元的数量为碳数3~10的氧代亚烷基的单元数以上)”(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23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986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消泡剂存在消泡性差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消泡剂存在产生因硅酮成分所致的凹陷而大幅损害涂膜外观的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抑制凹陷(ハジキ)的产生和消泡性优异的消泡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消泡剂的特征的主旨在于: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而成。
R(OA)n-OH (1)
通式(1)中,R表示碳数12~30的烷基、烯基或芳基,OA表示碳数3~4的氧代亚烷基,OH表示羟基,n表示10~100的整数。
本发明的水系涂布组合物的特征的主旨在于:包含水系涂布材料和上述的消泡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消泡剂抑制凹陷,发挥优异消泡性。
本发明的水系涂布组合物由于含有上述的消泡剂,因此抑制凹陷,发挥优异的消泡性。因此,涂布本发明的水系涂布组合物所得到的涂膜不会因残留泡痕等而损害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在实施例中用于评价消泡性的消泡性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式(1)中,碳数12~30的烷基、烯基或芳基(R)之中,烷基可以举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六烷基、二十八烷基和三十烷基等。另外,烯基可以举出十二烯基、十四烯基和十八烯基等。另外,芳基可以举出4-庚基苯基、4-辛基苯基、4-壬基苯基和9-苯基壬基等。这些烷基和烯基(也包括芳基中包含的烷基等)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这些之中,从消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六烷基、二十八烷基、三十烷基、十四烯基、十八烯基和4-壬基苯基,进一步优选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六烷基、十四烯基、十八烯基,特别优选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和二十四烷基。
作为碳数3~4的氧代亚烷基(OA),包括氧代亚丙基和氧代亚丁基。这些之中,从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的观点出发,优选氧代亚丙基、以及氧代亚丙基与氧代亚丁基的混合。
在氧代亚烷基(OA)内包含多种氧代亚烷基的情况下,这些氧代亚烷基的键合顺序(嵌段状、无规状和它们的组合)和含有比例没有限制,优选嵌段状或嵌段状与无规状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嵌段状。
氧代亚烷基(OA)内包含多种氧代亚烷基的情况下,基于氧代亚烷基(OA)的总摩尔量,氧代亚丙基的含有比例(摩尔%)优选为50~99、进一步优选为70~90。另外,此时,基于氧代亚烷基(OA)的总摩尔量,氧代亚丁基的含有比例(摩尔%)优选为1~50,进一步优选为10~30。
n优选为10~100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2~30的整数。如果在此范围中,则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进一步变好。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可以以公知的方法(环氧烷烃加成反应等)容易地得到。即,化合物(A)可以通过醇与碳数3~4的环氧烷烃的化学反应容易地得到。
作为醇,包括碳数12~30的天然醇和合成醇。
作为天然醇,可以举出饱和醇(月桂醇、肉豆蔻醇、鲸蜡醇、硬脂醇、二十醇、二十二醇、二十四醇、二十六醇、二十八醇和蜂花醇等)和不饱和醇(油醇等)。作为合成醇,可以举出:以齐格勒(Ziegler)法合成的直链且非支链状的饱和醇、以羰基合成法合成的直链伯醇或支链伯醇、以及这些碳数不同的醇的混合物、以及对链烷烃进行空气氧化而制成的直链仲醇等。这些之中,从消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14~30的天然醇和合成醇,进一步优选为碳数16~28的天然醇和/或合成醇,最优选为碳数16~24的合成醇。
作为碳数3~4的环氧烷烃,包括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这些之中,从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的观点出发,优选环氧丙烷、和环氧丙烷与环氧丁烷的混合。
在醇与氧代亚烷基的化学反应中,可以使用反应催化剂。
作为反应催化剂,可以举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钾、氢氧化铷和氢氧化铯等)、碱金属的醇盐(甲醇钾和乙醇铯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铯和碳酸钡等)、碳数3~24的叔胺(三甲胺、三辛胺、三亚乙基二胺和四甲基乙二胺等)和路易斯酸(四氯化锡和三氟化硼等)等。这些之中,优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叔胺,进一步优选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铯和三甲胺。
使用反应催化剂的情况下,基于醇和氧代亚烷基的重量,反应催化剂的使用量(重量%)优选为0.01~2,进一步优选为0.05~1,特别优选为0.1~0.6。
作为反应容器,优选使用能够进行搅拌、加热、冷却、滴加、氮气置换、利用氮的加压和利用真空泵的减压的耐压反应容器。作为反应气氛,优选将反应装置内设为真空或干燥的惰性气体(氩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的气氛。
使用反应催化剂的情况下,优选将反应催化剂从反应产物除去,作为除去方法,可以举出:使用碱吸附剂{合成铝硅酸盐等;Kyoward(注册商标)600、700、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方法(日本特开昭53-123499号公报等)、溶于二甲苯或甲苯等溶剂并进行水洗的方法(日本特公昭49-14359号公报等)、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日本特开昭51-23211号公报等)和将对碱性催化剂用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中和所产生的碳酸盐过滤的方法(日本特公昭52-33000号公报)等。
作为烃油(B),包括矿物油、动植物油和合成润滑油。
作为矿物油,可以举出锭子油、机油和冷冻机油等。作为动植物油,可以举出鱼油、菜籽油、大豆油、向日葵籽油、棉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玉米油、红花油、橄榄油、芝麻油、月见草油、棕榈油、牛油果油、娑罗子油、可可脂、椰子油和棕榈核油等。作为合成润滑油,可以举出聚烯烃油(α-烯烃油)、聚二醇油、聚丁烯油、烷基苯油(烷基化油)和异构链烷烃油等。
烃油(B)优选包含矿物油和/或合成润滑油,进一步优选包含运动粘度(mm2/s;40℃)为0.5~30(优选为0.8~27、进一步优选为1~25)的矿物油和/或合成润滑油。
矿物油、动植物油和合成润滑油能够容易地从市场获得,作为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可以举出Cosmo SC22(21mm2/s)、Cosmo SP10(10mm2/s)、Cosmo RC锭子油(10mm2/s)、Cosmo RB锭子油(15mm2/s)、Cosmo NEUTRAL 150(32mm2/s)、Cosmo PURE SPIN G(21mm2/s)和Cosmo PURE SPIN E(5mm2/s)(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Cosmo”是Cosmo石油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日石Super oil C(93mm2/s)、日石Super oil D(141mm2/s)和日石Super oil B(54mm2/s)(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Stanol 43N(27mm2/s)、Stanol 52(56mm2/s)、Stanol 69(145mm2/s)、Stanol 35(9mm2/s)和Stanol LP35(11mm2/s)(埃索石油公司);以及FUKKOL SH スピン(9mm2/s)、FUKKOL NT100(21mm2/s)、FUKKOL NT150(28mm2/s)、FUKKOL NT200(39mm2/s)、FUKKOL NT60(10mm2/s)和FUKKOL ST マシン(9mm2/s)(富士兴产株式会社、“FUKKOL”是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运动粘度(40℃)”)等,作为动植物油,可以举出Fine oil N、Fine oil LR-1、Fine oil ISB-12(MIYOSHI油脂株式会社)等。
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的重量,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的含量(重量%)优选为5~80,进一步优选为10~75,特别优选为20~60。另外,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烃油(B)的重量,烃油(B)的含量(重量%)优选为20~95,进一步优选为25~90,特别优选为40~80。若为该范围,则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进一步变得良好。
本发明的消泡剂只要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就对制造方法没有限制,能够应用公知的混合方法等。
本发明的消泡剂可以还含有选自疏水性二氧化硅、酰胺、蜡和金属皂中的疏水性化合物(C)。
作为疏水性二氧化硅(C1),包括用疏水化剂对非晶合成二氧化硅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得到的疏水性二氧化硅。
作为非晶合成二氧化硅,包括湿式法(沉降法、凝胶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热解法、熔融法)二氧化硅。需要说明的是,非晶合成二氧化硅在粒子表面具有硅烷醇基,因此显示出亲水性。
非晶合成二氧化硅能够容易地从市场获得,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商品等。
<沉淀法二氧化硅>
Nipsil系列{东曹SILICA株式会社,“Nipsil”是东曹SILIC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Sipemat系列{Evonik Degussa Japan株式会社,“Sipemat”是Evonik Degussa GmbH的注册商标}、Carplex系列{DSL.Japan株式会社,“Carplex”是DSL.Japan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FINESIL系列{Tokuyama株式会社,“FINESIL”是Tokuyam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TOKUSIL{Tokuyama株式会社,“TOKUSIL”是Tokuyam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Zeosil{Rhodia公司,“Zeosil”是Rhodia Simi的注册商标}、MIZUKASIL系列{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MIZUKASIL”是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
<凝胶法二氧化硅>
Carplex系列、SYLYSIA系列{富士slysia化学株式会社,“SYLYSIA”是YKF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Nipgel系列{东曹SILICA株式会社,“Nipgel”是东曹SILIC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MIZUKASIL系列{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MIZUKASIL”是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
<熔融法二氧化硅>
Admafine系列{Admatechs公司,“Admafine”是Admatechs公司的注册商标}、Fuselex系列{株式会社龙森}、Denka熔融二氧化硅系列{电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
<热解法二氧化硅>
Aerosil系列{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和Evonik Degussa公司,“Aerosil”是EvonikDegussa GmbH的注册商标}、Reolosil系列{Tokuyama株式会社,“Reorosil”是Tokuyam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Cab-O-Sil系列{Cabot公司,“Cab-O-Sil”是Cabot公司的注册商标}等。
作为疏水化剂,包括卤代硅烷、烷氧基硅烷、碳数4~28的脂肪酸、碳数4~36的脂肪族醇、碳数12~22的脂肪族胺和硅酮化合物。
作为卤代硅烷,包括烷基或芳基的碳数为1~12的烷基卤代硅烷和芳基卤代硅烷,可以举出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溴基硅烷、乙基三氯硅烷、十二烷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等。
作为烷氧基硅烷,包括烷基或芳基的碳数为1~12、烷氧基的碳数为1~2的烷氧基硅烷,可以举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邻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作为碳数4~28的脂肪酸,可以举出丁酸、己酸、月桂酸、硬脂酸、油酸、山萮酸和褐煤酸等。
作为碳数4~36的脂肪族醇,可以举出正丁醇、正戊基醇、正辛醇、月桂醇、硬脂醇和山萮醇等。
作为碳数12~22的脂肪族胺,可以举出十二胺、硬脂胺和油胺等。
作为硅酮化合物,可以举出二甲基聚硅氧烷、芳基改性聚硅氧烷(芳基的碳数为6~10)、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烷基的碳数为2~6)、羟基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3~5聚体的环状硅酮、聚甲基氢硅氧烷和硅酮树脂等。
作为二甲基聚硅氧烷,可以使用运动粘度(25℃)为1~500,000mm2/s的二甲基聚硅氧烷等。
作为芳基改性聚硅氧烷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可以使用运动粘度(25℃)为1~10,000mm2/s的芳基改性聚硅氧烷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等。
作为3~5聚体的环状硅酮,可以使用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等。
作为羟基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和聚甲基氢硅氧烷,可以使用运动粘度(25℃)为1~10,000mm2/s、官能团当量为300~8,000g/mol的羟基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和聚甲基氢硅氧烷等。
作为硅酮树脂,可以使用包含三有机基甲硅烷氧基单元(M单元)与甲硅烷氧基单位(Q单位)的任意组合的MQ树脂等。
另外,优选将硅酮树脂以溶于环状硅酮、低粘度链状硅酮等的溶液的形式使用。
作为用于疏水化处理的疏水化剂,除以上以外还可以使用公知的偶联剂(上述以外的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锆铝酸盐偶联剂等)等。
这些疏水化剂之中,优选卤代硅烷、烷氧基硅烷和硅酮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硅酮化合物,特别优选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甲基氢硅氧烷和硅酮树脂。
作为利用疏水化剂的非晶合成二氧化硅的疏水化处理,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一边对疏水化剂和非晶合成二氧化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一边使疏水化剂与非晶合成二氧化硅的表面吸附或反应从而进行疏水化的干式法等。
使用疏水化剂进行疏水化处理的情况下,基于非晶合成二氧化硅的重量,疏水化剂的使用量(重量%)优选为1~50,进一步优选为3~40,特别优选为5~30。如果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进一步变好。
疏水性二氧化硅(C1)的甲醇湿润性(M值)优选为50~85,进一步优选为55~80,特别优选为60~75。若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进一步变好。
M值是表示疏水性的程度的概念,M值越高,则表示亲水性低,以在水·甲醇混合溶液中均匀分散疏水性微粒时所需最低量的甲醇的容量比例表示,能够以如下方法求出。
<M值计算法>
将测定试样(二氧化硅粒子)0.2g添加到容量250mL的烧杯中的50mL的水中,继而从滴定管滴加甲醇直至二氧化硅粒子的总量发生悬浮。此时,用磁力搅拌器对烧杯内的溶液进行持续搅拌,以测定试样(二氧化硅粒子)的总量在溶液中均匀悬浮的蚀刻作为终点,终点时的烧杯的液体混合物的甲醇的容量百分率为M值。即,计算(滴加的甲醇的容量)×100÷{(滴加的甲醇的容量)+50}作为M值。
疏水二氧化硅粒子(C1)的体积平均粒径(μm)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1.5~15,特别优选为2~11。若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进一步变好。
体积平均粒径如下测定:使测定试样在适当分散介质(例如水、甲醇和它们的混合物)中分散,通过具有JIS Z8825:2013“粒径分析-激光衍射散射法、Particle sizeanalysis-Laser diffraction methods”(对应ISO:ISO13320:2009)中记载的测定原理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SALD-1100、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LA-950、日机装株式会社制MICR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UPA-ST150等,“MICROTRAC”是Leeds&Northrup公司的注册商标)等进行测定。
疏水二氧化硅粒子(C1)能够容易地从市场获得,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商品等。
<对沉淀法二氧化硅进行疏水化后的二氧化硅粒子>
Nipsil SS系列(SS-10、SS-40、SS-50和SS-115等){东曹SILICA株式会社,“Nipsil”是东曹SILIC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Sipemat D和C系列(D10、D17、C600和C630等){Degussa Japan株式会社}、以及SYLOPHOBIC系列(100、702、505和603等){富士slysia化学株式会社,:SYLOPHOBIC”是富士slysia化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
<对热解法二氧化硅进行疏水化后的二氧化硅粒子>
Aerosil系列(R972、RX200、RY200、R202、R805和R812等){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和Evonik Degussa公司}、Reolosil MT和DM系列(MT-10、DM-10和DM-20等){Tokuyama株式会社}、(TS-530TS-610TS-720等){Cabot Carbon公司}等。
作为酰胺(C2),包括:碳数1~6的亚烷基二胺或亚烯基二胺与碳数10~22的脂肪酸的反应物(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碳数1~22的烷基胺、烯基胺或氨与碳数10~22的脂肪酸的反应物(脂肪酸单酰胺)。
作为脂肪酸二酰胺,可以举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亚乙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亚乙基双油烯酰胺、亚丙基双硬脂酰胺、亚丙基双棕榈酰胺、亚丙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丙基双月桂酰胺、亚丙基双油烯酰胺、亚丁基双硬脂酰胺、亚丁基双棕榈酰胺、亚丁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丁基双月桂酰胺、亚丁基双油烯酰胺、亚甲基双月桂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和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等。
作为脂肪酸单酰胺,可以举出N-硬脂基硬脂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和硬脂酰胺等。
这些之中,从消泡性等观点出发,优选脂肪酸二酰胺,进一步优选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和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特别优选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和亚乙基双肉豆蔻酰胺。这些酰胺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在混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包含上述优选的酰胺作为主要成分。
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成分是指,基于脂肪酰胺的重量,至少包含40重量%的成分,优选包含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包含6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包含70重量%以上,最优选包含80重量%以上。
作为脂肪酰胺中的副成分(在主要成分以外所包含的成分),除上述的优选范围以外的酰胺以外,还包括未反应胺和未反应羧酸等。基于脂肪酰胺的重量,副成分的含量(重量%)优选小于60,进一步优选为小于50,特别优选为小于40,进而优选为小于30,最优选为小于20。
作为蜡(C3),优选包含选自氧化聚乙烯蜡、微晶蜡、含羟基蜡、固体石蜡和天然蜡中的至少1种,包括:氧化聚乙烯蜡、微晶蜡、固体石蜡、醇改性蜡、马来酸改性蜡、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蜡、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蜡、费托蜡、木蜡、蜂蜡、棕榈蜡、巴西棕榈蜡和褐煤蜡等。
作为金属皂(C4),包括碳数12~22的脂肪酸与金属(碱土金属、铝、锰、钴、铜、铁、锌和镍等)的盐,包括:硬脂酸铝、硬脂酸锰、硬脂酸钴、硬脂酸铜、硬脂酸铁、硬脂酸镍、硬脂酸钙、月桂酸锌和山萮酸镁等。
关于金属皂,金属与脂肪酸的量关系可以是脂肪酸相对于金属1摩尔为1~3摩尔(一元体、二元体、三元体)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一元体、二元体、三元体的混合物。从消泡性等观点出发,在金属为铝和铁的情况下,优选二元体和三元体,在碱土金属(钙等)、锌、钴、锰、镍和铜的情况下,优选二元体。
疏水性化合物(C)可以是这些中的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
含有疏水性化合物(C)的情况下,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的重量,疏水性化合物(C)的含量(重量%)优选为2~30,进一步优选为4~25,特别优选为5~20。若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进一步变好。
本发明的消泡剂中还可以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外的聚环氧烷化合物(D)。
作为聚环氧烷化合物(D),只要是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外的聚环氧烷化合物就没有限制,包括:与通式(1)相同的通式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碳数1~10的烷基或烯基,OA表示碳数2~4的氧代亚烷基,OH表示羟基,n表示10~100的整数}、聚氧亚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烷基芳基醚、聚丙二醇、聚氧代亚烷基烷基醚的脂肪酸酯、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甘油的环氧烷烃加成物、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嵌段聚合物、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嵌段聚合物的脂肪酸酯、植物油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甘油酯和聚氧代亚烷基链改性硅酮等。
这些之中,从消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氧亚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烷基醚、聚丙二醇、聚氧代亚烷基烷基醚的脂肪酸酯、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甘油的环氧烷烃加成物、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嵌段聚合物、聚氧亚乙基聚氧代亚丙基嵌段聚合物的脂肪酸酯、植物油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聚氧代亚烷基链改性硅酮。
含有聚环氧烷化合物(D)的情况下,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的重量,聚环氧烷化合物(D)的含量(重量%)优选为2~400,进一步优选为5~300,特别优选为65~200。若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进一步变好。
本发明的消泡剂中可以还含有水、增稠剂、分散剂、防腐剂、造膜调节剂、抗冻剂和/或溶剂等。
作为增稠剂,可以举出黄原胶、刺槐豆胶、瓜尔胶、卡拉胶、海藻酸和其盐、黄蓍胶、硅酸镁铝、膨润土、合成含水硅酸、以及包含羧基的合成高分子型增稠剂(作为商品名,例如SN THICKENER 636、SN THICKENER 641;Sannopco株式会社)、包含聚氧亚乙基链的缔合型增稠剂(作为商品名,例如SN THICKENER 625N、SN THICKENER 665T;Sannopco株式会社)等。
作为分散剂,可以举出聚丙烯酸(盐)、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和硫酸化聚乙烯醇等。
作为防腐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防腐剂(防菌·防霉剂辞典、日本防菌防霉学会昭和61年第1版发行、第1-32页等)等,可以举出福尔马林和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等。
作为造膜调节剂,可以举出作为商品名的Texanol(伊士曼化学公司制,“Texanol”是吉村油化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
作为抗冻剂,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等。
作为溶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溶剂(溶剂手册、讲谈社昭和51年发行、第143-881页等)等,可以举出丁基溶纤剂、丙二醇单丙基醚和1-丁醇等。
只要本发明的消泡剂被均匀混合则对制造方法没有限制,可以应用公知的混合方法等。
本发明的消泡剂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溶剂、水、水溶液等稀释后使用,也可以负载于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粉末后使用。
本发明的消泡剂能够用作涂料用消泡剂、水泥建材(混凝土、砂浆、石膏等)用消泡剂、各种制造工序用(抄纸工序、发酵工序、排水处理工序、单体汽提工序和聚合物聚合工序等)消泡剂等。这些之中,适合作为涂料用消泡剂和建材用消泡剂,还适合作为水系涂布材料用消泡剂。
作为适宜的水系涂布材料,可以举出含有丙烯酸系粘结剂、乙酸乙烯酯粘结剂、苯乙烯粘结剂、卤代烯烃粘结剂、氨基甲酸酯粘结剂、丙烯酸系-硅酮粘结剂或氟粘结剂而成的涂布材料。
将本发明的消泡剂用于涂料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消泡剂可以举出(1)在颜料分散时进行添加的方法和/或(2)在制成涂料后进行添加的方法等。另外,用于各种制造工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消泡剂可以是(1)与原料的供给一起进行添加的方法、(2)在加热和/或减压处理前进行添加的方法、以及/或者(3)在最终精加工工序等中进行添加的方法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消泡剂的添加量通过应用对象、用途等适当确定,例如使用本发明的消泡剂作为水系涂布材料用的消泡剂的情况下,基于水系涂布材料的重量,本发明的消泡剂的含量(重量%)优选为0.05~5,进一步优选为0.1~4.5,特别优选为0.2~4,最优选为0.3~3。若在该范围内,则消泡性和凹陷的抑制进一步变好。
添加了本发明的消泡剂的水系涂布材料能够通过通常的方法涂敷于被涂敷体,能够应用刷涂、滚子涂覆、空气喷涂涂敷、无气喷涂、辊涂机涂敷和流涂机涂敷等涂敷方法等,尤其刷涂和辊涂敷时其效果显著。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记载,份就指重量份,%指重量%。
<制造例1>
在能够进行搅拌、加热、冷却、滴加、氮气置换、利用氮气的加压和利用真空泵的减压的耐压反应容器中,投入KALCOL 8098{花王株式会社、硬脂醇(98%以上)}270份(1摩尔份)和氢氧化钾5份后,在120℃于0.6~1.3kPa的减压下进行2小时的脱水。接着保持减压不变,在120℃用时12小时滴加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进而在120℃继续搅拌2小时,使残留的(PO)反应。接着,通过使用碱吸附剂{通过合成铝硅酸盐;Kyoward(注册商标)600、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方法(日本特开昭53-123499号公报等)除去反应催化剂{以下简称为“催化剂除去处理”},得到了化合物(A1)。
<制造例2>
除了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KALCOL 220-80{花王株式会社、山萮醇(80%以上)与硬脂醇(7%以下)的混合醇}321份(1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2)。
<制造例3>
除了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NAFOL 1822B{SASOL株式会社,碳数16~24的混合醇(碳数24的醇1%以下、碳数22的醇69%、碳数20的醇15%、碳数18的醇15%、碳数16的醇1%以下),以下相同的“NAFOL”为该公司的注册商标}316份(1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3)。
<制造例4>
除了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NAFOL 1822B 316份(1摩尔份)”和将“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改为“环氧丙烷(PO)870份(15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4)。
<制造例5>
除了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NAFOL 1822B 316份(1摩尔份)”和将“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改为“环氧丙烷(PO)1740份(30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5)。
<制造例6>
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NAFOL 1822B 316份(1摩尔份)”和将“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改为“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和环氧丁烷(BO)360份(5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6)。
<制造例7>
除了将“KALCOL 8098 270份(1摩尔份)”改为“KALCOL 6098{花王株式会社、鲸蜡醇(98%以上)}242份(1摩尔份)”和将“环氧丙烷(PO)1160份(20摩尔份)”改为“环氧丙烷(PO)696份(12摩尔份)”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从而得到了化合物(A7)。
<制造例8>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949份、疏水性二氧化硅(C11){SIPERNAT D10、Degussa Japan株式会社、体积平均粒径10.8μm、M值65}51份一边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120℃,在该温度进一步持续进行3小时的加热搅拌后,冷却至约25℃,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1)的分散液(BC11)。
<制造例9>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0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C11){SIPERNAT D10、Degussa Japan株式会社、体积平均粒径10.8μm、M值65}200份一边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120℃,在该温度进一步持续进行3小时的加热搅拌后,冷却至约25℃,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2)的分散液(BC12)。
<制造例10>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0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C12){nipsil SS-15、东曹SILICA株式会社、体积平均粒径10.1μm、M值60}200份一边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120℃,在该温度进一步持续进行3小时的加热搅拌后,冷却至约25℃,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2)的分散液(BC13)。
<制造例11>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非晶合成二氧化硅{Nipsil G300、东曹SILICA株式会社}770份、疏水化剂{BY 11-908、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硅酮树脂}230份一边进行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220℃,在该温度下进而继续进行5小时的加热搅拌,得到了疏水性二氧化硅(C13)。疏水性二氧化硅(C13)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0μm,M值为75。
接着,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0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C13)200份一边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120℃,在该温度进一步持续进行3小时的加热搅拌后,冷却至约25℃,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3)的分散液(BC14)。
<制造例12>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非晶合成二氧化硅{Nipsil G300、东曹SILICA株式会社}770份、疏水化剂{SH200-50CS、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二甲基硅酮油}230份一边进行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220℃,在该温度下进而继续进行5小时的加热搅拌,得到了疏水性二氧化硅(C14)。疏水性二氧化硅(C14)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0μm,M值为65。
接着,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0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C14)200份一边加热搅拌一边升温至120℃,在该温度进一步持续进行3小时的加热搅拌后,冷却至约25℃,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4)的分散液(BC15)。
<制造例13>
使用珠磨机对在<制造例12>中得到的分散液(BC15)在25~40℃进行1小时搅拌,得到了包含疏水性二氧化硅(C15)的分散液(BC16)。疏水性二氧化硅(C15)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M值为65。
<制造例14>
在能够进行加热、搅拌、冷却的容器内,将酰胺(C21){ALFLOW H-50S、日油株式会社、亚乙基双硬脂酰胺}20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1){Newpol PP-2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2000}480份一边进行加热搅拌混合一边升温至145℃,在该温度进而继续进行15分钟加热搅拌,得到了疏水性化合物溶解液(CD21)。
接着,将调节至25℃的聚环氧烷化合物(D1)500份一边进行冷却搅拌一边在其中一点一点投入145℃的疏水性化合物溶解液(CD21),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混合物(CD21)。疏水性化合物溶解液的投入中和投入后的混合物(CD21)的温度为25~70℃。
使用Gaulin均质器(Manton Gaulin公司制)以3500psi(24.1MPa)对混合物(CD21)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了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
<实施例1>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HOMOGENIZER){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20份和烃油(B2){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0份进行15分钟,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1)。
<实施例2>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7中得到的化合物(A7)60份和烃油(B2){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40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2)。
<实施例3>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2中得到的化合物(A2)5份和制造例8中得到的分散液(BC11)100.1份{包含烃油(B1)95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3)。
<实施例4>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20份和制造例9中得到的分散液(BC12)100份{包含烃油(B1)80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4)。
<实施例5>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6中得到的化合物(A6)18.4份、烃油(B2){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81.6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2){IONETDO-6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数均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与油酸的二酯}2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5)。
<实施例6>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5中得到的化合物(A5)75份、烃油(B2){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25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3){Newpol PE-61、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聚环氧乙烷(5摩尔)聚环氧丙烷(30摩尔)嵌段聚合物}5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6)。
<实施例7>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4中得到的化合物(A4)60份、烃油(B2){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40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1){Newpol PP-2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2000}400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7)。
<实施例8>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1中得到的化合物(A1)43.7份、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48.1份、制造例9中得到的分散液(BC12)10.2份{包含烃油(B1)8.2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1){Newpol PP-2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2000}189.5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8)。
<实施例9>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45.6份、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23.4份、制造例10中得到的分散液(BC13)38.8份{包含烃油(B1)31份}、制造例14中得到的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155.3份{包含聚环氧烷化合物(D1)152.2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4){Newpol GP-3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甘油的环氧丙烷50摩尔加成物}47.5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9)。
<实施例10>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4中得到的化合物(A4)45.6份、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23.4份、制造例11中得到的分散液(BC14)38.8份{包含烃油(B1)31份}、制造例14中得到的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155.3份{包含聚环氧烷化合物(D1)152.2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4){Newpol GP-3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47.5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10)。
<实施例11>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5中得到的化合物(A5)10.1份、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44.9份、制造例12中得到的分散液(BC15)56.2份{包含烃油(B1)45份}、制造例14中得到的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56.2份{包含聚环氧烷化合物(D1)55份}和聚环氧烷化合物(D5){Newpol LB-3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丁醇的环氧丙烷45摩尔加成物}57.3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11)。
<实施例12>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22.3份、烃油(B1){Cosmo SC22、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33.3份、制造例13中得到的分散液(BC16)55.6份{包含烃油(B1)44.5份}、制造例14中得到的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55.6份{包含聚环氧烷化合物(D1)54.5份}、聚环氧烷化合物(D2){IONETDO-6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数均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与油酸的二酯}11.1份和造膜调节剂{Texanol、伊士曼化学公司}44.4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12)。
<实施例13>
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日本精器株式会社、Model ED}在25℃对制造例5中得到的化合物(A5)42.9份、制造例13中得到的分散液(BC16)71.4份{包含烃油(B1)57.1份}和制造例14中得到的疏水性化合物混合物(CD21)171.4份{包含聚环氧烷化合物(D1)168份}进行15分钟搅拌,得到了本发明的消泡剂(DF13)。
<比较例1>
除了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改为“聚环氧烷化合物(D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了比较用的消泡剂(H1)。
<比较例2>
依据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的记载,将聚氧代亚丙基甘油基醚{Newpol GP-3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甘油的环氧丙烷50摩尔加成物}70份、锭子油Cosmo PURE SPIN E(Cosmo石油LUBRICANTS株式会社)10份和油酸6份混合,加热至65℃的温度后,添加二硬脂胺14份,搅拌15分钟,得到了比较用的消泡剂(H2)。
<比较例3>
直接将烃油(B1)作为比较用的消泡剂(H3)。
<比较例4>
除了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改为“聚环氧烷化合物(D2)”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得到了比较用的消泡剂(H4)。
<比较例5>
除了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化合物(A3)”改为“聚环氧烷化合物(D2)”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得到了比较用的消泡剂(H5)。
<比较例6>
依据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的记载,在硅酮{AK350、Asahi Kasei Wacker SiliconeCo.,Ltd.、运动粘度为35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中添加表面活性剂{NIKKOL PBC-33、日光化学株式会社、聚氧代亚丙基(4摩尔)聚氧亚乙基(10摩尔)二醇单十六烷基醚}4份和离子交换水61份并进行均匀混合,由此进行乳化,得到了比较用的硅酮乳液型消泡剂(H6)。
<消泡性试验1>
在消泡性试验装置(图1)的玻璃制透明容器(10、高度25cm、直径8cm)中加入温度调整至80℃的消泡性试验液(制纸工厂的工厂排水)500ml后,利用泵(20)使试验液以1300ml/分钟从玻璃制透明容器的底部(12)排出,并且从玻璃制透明容器的上部{试验液出口(40)的高度为距玻璃制容器的开口部(11)2cm}落下,由此使试验液,泡高度达到10cm时,添加5μl(10ppm)的消泡剂(DF1)~(DF13)和(H1)~(H6)(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6),根据刻度(30)(消泡持续性)读取泡面的高度下降最多的泡面的高度(mm)(初始破泡性)和3分钟后的泡面的高度(mm)。泡面的高度越小,则消泡性越良好。
另外,除了将消泡剂改为水以外,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读取泡面的高度(空白)。
[表1]
<消泡性试验2>
1.乳液基础涂料的制备
以表2记载的原料组成,使用安装有叶轮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进行磨碎和调漆(letdown),制造了乳液基础涂料。
[表2]
乳液基础涂料
注1:Sannopco株式会社制分散剂
注2:Sannopco株式会社制增稠剂
注3:竹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碳酸钙
注4: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二氧化钛
注5:BASF公司制丙烯酸系乳液、“ACRONAL”是BASF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注6:伊士曼化学公司制造的膜调节剂,“Texanol”是吉村油化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
注7:Sannopco株式会社制增稠剂
2.乳液涂料的制备
在乳液基础涂料100g中分别添加消泡剂(DF1)~(DF13)或比较用的消泡剂(H1)~(H6)0.3g,利用安装有克雷(コーレス)型叶片的EXCEL-AUTO均质器在25℃、2500rpm进行5分钟的搅拌混合,得到了评价用乳液涂料。另外,除了不添加消泡剂以外,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得到了空白用乳液涂料。
3.消泡性的评价
使用中毛毛刷辊(大塚刷毛制造株式会社)将各评价用乳液涂料和空白用乳液涂料在镀锡板上以15cm见方进行辊涂敷,评价初始消泡性和消泡速度,将其结果记载在表3中。
关于初始消泡性,用肉眼对刚涂布后的泡的数量进行计数。泡的数量少意味着消泡剂的初始消泡性优异。另外,关于消泡速度,测量从刚涂布后至不能观察到泡为止的时间。该时间越短则消泡速度越快,意味着越优异。
4.凹陷的评价
将玻璃板{厚度5mm、切成20×30cm}用丙酮/布进行脱脂后,在25℃、60%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利用涂敷机涂敷评价用乳液涂料使得湿膜厚达到100μm后,观察涂膜表面,以目视对凹陷痕的个数进行计数。需要说明的是,该个数越小则意味着抑制凹陷产生越优异。
[表3]
使用本发明的消泡剂(DF1)~(DF13)时,与使用比较用的消泡剂(H1)~(H6)的情况相比,最低泡高度和3分钟后的泡高度显著低,显示出非常优异的消泡性。另外,与比较用的消泡剂(H1)~(H6)相比,本发明的消泡剂(DF1)~(DF13)的抑制凹陷产生、消泡性优异,涂布涂料所得到的涂膜外观没有受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消泡剂由于抑制凹陷产生和消泡性优异,因此能够用于所有用途。若在水性发泡液用的消泡剂中含有则尤其有效,例如能够用于针对纸浆制造工业(纸浆化工序、抄纸工序和涂敷工序等)、建筑工业(抄造工序等)、染料工业、染色工业、发酵工业、合成树脂制造工业、合成橡胶制造工业、油墨、涂料工业和纤维加工工业等的各种工序中产生的气泡进行使用的消泡剂。这些之中,适合作为涂料用消泡剂,特别适合作为水性涂料用消泡剂。
符号说明
10 玻璃制透明容器
11 玻璃制透明容器的开口部
12 玻璃制透明容器的底部
20 泵
30 刻度
40 试验液出口

Claims (7)

1.一种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而成的,
R(OA)n-OH (1)
在通式(1)中,R表示碳数12~30的烷基、烯基或芳基,OA表示碳数3~4的氧代亚烷基,OH表示羟基,n表示10~100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剂,其还含有选自疏水性二氧化硅、酰胺、蜡或金属皂中的疏水性化合物(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泡剂,其还含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外的聚环氧烷化合物(D)。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剂,其中,
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烃油(B)的重量,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的含量为5~80重量%,烃油(B)的含量为20~95重量%。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剂,其中,
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的重量,疏水性化合物(C)的含量为2~30重量%。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剂,其中,
基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和烃油(B)的重量,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外的聚环氧烷化合物(D)的含量为2~400重量%。
7.一种水系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水系涂布材料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剂。
CN201580015117.XA 2014-06-27 2015-06-04 消泡剂 Pending CN1061028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3387 2014-06-27
JP2014133387 2014-06-27
PCT/JP2015/066206 WO2015198826A1 (ja) 2014-06-27 2015-06-04 消泡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856A true CN106102856A (zh) 2016-11-09

Family

ID=5493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5117.XA Pending CN106102856A (zh) 2014-06-27 2015-06-04 消泡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27040B2 (zh)
CN (1) CN106102856A (zh)
WO (1) WO20151988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3452A (zh) * 2020-08-19 2020-12-04 肇庆领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88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江苏奥斯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2748B2 (ja) * 2016-04-27 2020-12-02 サンノプコ株式会社 消泡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762A (zh) * 2004-03-26 2005-09-28 日本诺普科助剂有限公司 消泡剂
JP2010162429A (ja) * 2009-01-13 2010-07-29 San Nopco Ltd 消泡剤
JP2012052246A (ja) * 2010-08-31 2012-03-15 Toho Chem Ind Co Ltd クラフトパルプ製造工程用消泡剤
CN103596655A (zh) * 2011-06-03 2014-02-19 圣诺普科有限公司 消泡剂
JP2014083466A (ja) * 2012-10-19 2014-05-12 San Nopco Ltd 消泡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9399A (ja) * 1982-02-25 1983-09-05 三菱油化株式会社 製紙用パルプ原液又は製紙排水の消泡方法
JP4096031B2 (ja) * 2004-04-27 2008-06-04 サンノプコ株式会社 界面活性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762A (zh) * 2004-03-26 2005-09-28 日本诺普科助剂有限公司 消泡剂
JP2010162429A (ja) * 2009-01-13 2010-07-29 San Nopco Ltd 消泡剤
JP2012052246A (ja) * 2010-08-31 2012-03-15 Toho Chem Ind Co Ltd クラフトパルプ製造工程用消泡剤
CN103596655A (zh) * 2011-06-03 2014-02-19 圣诺普科有限公司 消泡剂
JP2014083466A (ja) * 2012-10-19 2014-05-12 San Nopco Ltd 消泡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3452A (zh) * 2020-08-19 2020-12-04 肇庆领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3452B (zh) * 2020-08-19 2022-02-11 肇庆领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88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江苏奥斯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27040B2 (ja) 2020-01-08
JPWO2015198826A1 (ja) 2017-04-20
WO2015198826A1 (ja)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106C (zh) 消泡剂
CN106999802A (zh) 消泡剂
KR101740095B1 (ko) 소포제
CN100486668C (zh) 消泡剂
CN100381192C (zh) 消泡剂组合物
JP5771795B2 (ja) 消泡剤
CN106102856A (zh) 消泡剂
CN1676554B (zh) 消泡剂
CN101189282A (zh) 消泡剂配制品
CN108778443B (zh) 用于清洁剂的消泡剂组合物
CN101884852A (zh) 一种改进聚醚消泡剂性能的方法
JP2008517748A (ja) 消泡剤組成物
CN109563303A (zh) 包含有机硅材料的泡沫控制组合物
KR20130023224A (ko) 소포성 조성물
CN103814072A (zh) 有机硅泡沫控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493B (zh) 一种有机硅组合物
CN100518918C (zh) 表面活性剂
CN104784980A (zh) 一种消泡组合物
JP5257949B2 (ja) シリコーン消泡粒子
CN103804978A (zh) 本体型涂料消泡剂
KR20110113619A (ko) 실리콘 분산액
KR20080051147A (ko) 오르가노실리콘 화합물-함유 조성물
CN109173349B (zh) 一种有机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A1176943A (en) Fatty alcohol hydrophobized silica as antifoams in brown stock washing aids
JP2001269503A (ja) 表面処理された粉体及び消泡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