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8558B - 防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防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8558B
CN106058558B CN201610223631.9A CN201610223631A CN106058558B CN 106058558 B CN106058558 B CN 106058558B CN 201610223631 A CN201610223631 A CN 201610223631A CN 106058558 B CN106058558 B CN 106058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peripheral wall
water
housing
air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36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8558A (zh
Inventor
郑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58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8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8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8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连接器,其保护通气膜并且防止通气膜被液体封住。当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20)嵌合时,构成收纳第1端子配件(14)和第2端子配件(23)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空间(30)。第1壳体(10)形成有从防水空间(30)内贯通至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的连通孔(34),在第1壳体(10)上以封住连通孔(34)的方式固装有通气膜(50),通气膜阻止液体通过且允许气体通过。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的包围通气膜(34)的区域突出形成有周壁部36,在周壁部(36)的内部以覆盖通气膜(50)的方式安装有盖(60),周壁部(36)形成有使其内部和外部连通的排水孔(42、43)。

Description

防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防水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其能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以及端子配件,其收纳于设在连接器壳体的空腔内,该防水连接器为如下结构:利用密封环将连接器壳体和对方侧连接器的间隙密封为气密状,利用橡胶塞将连接器壳体(空腔的内壁)与端子配件之间密封为液密状。由此,在将连接器壳体和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构成将端子配件彼此的连接部分收纳为液密状的防水空间。
因为防水空间与外界气体隔断,所以当外界气体的温度变化时,防水空间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体的气压,有可能出现水通过电线的微小的间隙等吸入到防水空间内的情况。作为其对策,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为如下构成:在连接器壳体中的面向防水空间的外壁中设置使防水空间的内外连通的通气孔,用液体不能通过但气体能通过的通气膜封住该通气孔。由此,在防水空间内与外界气体之间不产生压力差,所以能防止向防水空间内浸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390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防水连接器中,因为通气膜配置于在连接器壳体的外壁形成的凹部的里端部,所以不必担心通气膜由于异物的干扰而损坏。但是,在连接器壳体配置成凹部朝上的情况下,当水浸入凹部内时,该水会封住通气膜,使空气不能在防水空间的内外间流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保护通气膜,并且防止通气膜被液体封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其具备第1端子配件;
第2壳体,其具备第2端子配件,并在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的状态下,构成收纳所述第1端子配件和所述第2端子配件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空间;
密封构件,其防止向所述防水空间内浸水;
连通孔,其形成于所述第1壳体,从所述防水空间内贯通至所述第1壳体的外壁面;
通气膜,其阻止液体的通过且允许气体的通过,以封住所述连通孔的方式固装于所述第1壳体;
周壁部,其从所述第1壳体的所述外壁面中的包围所述通气膜的区域突出;
盖,其以覆盖所述通气膜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周壁部的内部;以及
排水孔,其形成于所述周壁部,使所述周壁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根据该构成,能利用盖防止异物对通气膜的干扰。因为附着于通气膜的外表面的液体通过排水孔向周壁部的外部排出,所以通气膜的外表面不会被液体封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将通气膜和盖从第1壳体卸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盖卸下的状态的第1壳体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C-C线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盖的主视图。
图9是盖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第1壳体
10F:第1壳体的外壁面
14: 第1端子配件
17: 第1橡胶塞(密封构件)
20: 第2壳体
21: 密封环(密封构件)
23: 第2端子配件
25: 第2橡胶塞(密封构件)
30: 防水空间
34: 连通孔
36: 周壁部
37: 第1壁部(壁面部)
38: 窗口
39: 卡止面
40: 第2壁部(壁面部)
41: 缺口部
42: 第1排水孔(排水孔)
43: 第2排水孔(排水孔)
50: 通气膜
60: 盖
62: 卡止突起
63: 定位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也可以是,所述周壁部呈具有4个壁面部的大致方筒状,在所述4个壁面部均设置有所述排水孔。
根据该构成,排水效率优良。
(b)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也可以是,具备:窗口,其形成于所述周壁部,使所述周壁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以及卡止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盖的外周缘,通过与所述窗口的内周的卡止面卡止从而将所述盖保持为安装到所述周壁部的安装状态,所述窗口的内周面和所述卡止突起的间隙成为所述排水孔。
根据该构成,窗口同时具备用于将盖安装到周壁部的功能和作为排水孔的功能,所以能简化周壁部的形状。
(c)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也可以是,在(b)中,所述盖能移位使得所述卡止突起和所述卡止面接近或远离。
根据该构成,由于汽车行驶中的振动等,盖在周壁部的内部移位,从而周壁部的内部的液体被强制性地排出。
(d)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也可以是,具备:缺口部,其形成于述周壁部,在所述周壁部的突出端缘开口;以及定位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盖的外周缘,通过收纳于所述缺口部内从而将所述盖定位,所述缺口部的内表面和所述定位突起的间隙成为所述排水孔。
根据该构成,缺口部同时具备用于将盖定位的功能和作为排水孔的功能,所以能简化周壁部的形状。
(e)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也可以是,所述盖保持为不与所述通气膜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
根据该构成,能防止通气膜由于与盖接触而损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防水连接器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第1壳体10、第1橡胶塞17(与密封构件对应)、合成树脂制的第2壳体20、密封环21(与密封构件对应)、第2橡胶塞25(与密封构件对应)、通气膜50、以及合成树脂制的盖60。防水连接器构成安装于汽车上的线束(省略图示)。
如图2所示,第1壳体10具备:块状的端子收纳部11;以及从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外周缘向前方(图2中的右方)呈方筒状伸出的罩部12。在形成于端子收纳部11内的多个第1端子收纳室13内分别收纳有阳形的第1端子配件14。第1端子配件14的前端部的接头15从端子收纳部11向前方突出。在第1端子配件14的后端部通过压接连接有第1电线16。在第1电线16中的比第1端子配件14的后端稍靠后方的区域外套有圆筒状的第1橡胶塞17。第1橡胶塞17将第1电线16的外周与第1端子收纳室13的后端部内周的间隙液密状地密封。
如图2所示,在第2壳体20的外周安装有密封环21。在形成于第2壳体20内的多个第2端子收纳室22中分别收纳有阴形的第2端子配件23。在第2端子配件23的后端部通过压接连接有第2电线24。在第2电线24中的比第2端子配件23的后端稍靠后方的区域外套有圆筒状的第2橡胶塞25。第2橡胶塞25将第2电线24的外周和第2端子收纳室22的后端部内周的间隙密封为液密状。
如图2所示,当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20嵌合时,第2壳体20嵌入到罩部12内,第1端子配件14的接头15进入到第2壳体20(第2端子收纳室22)内与第2端子配件23连接。在两壳体10、20嵌合的状态下,在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面与第2壳体20的前端面之间形成有狭窄的相对空间31,在罩部12的内周面与第2壳体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狭窄的筒状空间32。相对空间31、筒状空间32、第1端子收纳室13以及第2端子收纳室22相互连通,构成防水空间30。在防水空间30内收纳有第1端子配件14和第2端子配件23的连接部分。
在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20嵌合的状态下,第2壳体20的外周面和罩部12的内周面的间隙由密封环21密封为液密状。密封环21防止从罩部12的突出端向筒状空间32浸水。另外,利用第1橡胶塞17防止从第1壳体10的后方向第1端子收纳室13浸水。利用第2橡胶塞25防止从第2壳体20的后方向第2端子收纳室22浸水。因此,利用两橡胶塞17、25和密封环21将防水空间30内保持为液密状(限制浸水的状态)。
当将防水空间30与外界气体完全隔断时,在由于外界气体的温度变化等使防水空间30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体的气压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水通过电线16、24内的微小的间隙等被吸入到防水空间30(第1端子收纳室13、第2端子收纳室22)内的情况。作为其对策,本实施例1的防水连接器设置有通气膜50,通气膜50允许防水空间3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气体的通过,但是阻止液体的通过。通气膜50是合成树脂制的,呈圆板形。
接着说明通气膜50的安装结构。防水空间30具有使端子收纳部11的前表面外周缘向后方(即端子收纳部11的内部)凹陷为死路状的连通空间33。连通空间33与相对空间31的外周缘部连通,并且也与筒状空间32中的在两壳体10、20的嵌合方向上与密封环2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通。并且,在第1壳体10中形成有圆形的连通孔34,连通孔34从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连通到连通空间33(防水空间30)。
在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中的连通孔34的孔缘部,遍及连通孔34的全周形成有突出的支撑部35,支撑部35呈梯形截面状。通气膜50的处在内表面的外周缘部通过熔敷呈液密状固装在该支撑部35的突出端面。由此,连通孔34由通气膜50封住,允许防水空间3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的流动,但是阻止防水空间3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液体(水分)的流动。
第1壳体10形成有从其外壁面10F呈大致方筒状突出的周壁部36。周壁部36形成于外壁面10F中的包围通气膜50的区域。周壁部36构成为具备:一对第1壁部37(与壁面部对应),其在前后方向(与两壳体10、20的嵌合方向平行)空开间隔并平行地相对;以及一对第2壁部40(与壁面部对应),其在上下方向空开间隔地平行地相对。第1壁部37和第2壁部40配置成相互垂直,通过四个半圆弧状的弧状壁部相连。
在前后一对第1壁部37上分别形成有使周壁部36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大致方形的窗口38。窗口38的孔缘在全周连续。各窗口38的内周面中的周壁部36的突出方向顶端侧的面(即与第1壳体10相对的面)成为卡止面39。在上下一对第2壁部40上分别形成有在其突出端缘较大地开口的大致方形的缺口部41。缺口部41使周壁部36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盖60具备:整体上为大致方形的主体部61;前后一对卡止突起62,其从主体部61的外周缘突出;以及上下一对定位突起63,其从主体部61的外周缘突出。在已将盖60安装于周壁部36的状态下,主体部61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不会较大晃动地收纳于周壁部36的内部。另外,在已安装盖60的状态下,一对卡止突起62进入到窗口38内,卡止突起62与卡止面39卡止。由此,可限制盖60相对于周壁部36脱离,盖60保持为安装状态。
卡止突起62从主体部61向通气膜50侧稍微突出。并且,卡止突起62能在窗口38内向与周壁部36的突出方向平行的左右方向(即相对于卡止面39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稍微地相对移位。另外,在卡止突起62在其能移位的区域内最远离卡止面39的状态(即抵接于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最接近通气膜50的状态)下,主体部61和卡止突起62不与通气膜50接触,主体部61中的与第1壳体10相对的相对面与通气膜50的外表面(表面)空开间隔地相对。
如图3所示,窗口38的内周面与卡止突起62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作为第1排水孔42(与排水孔对应)发挥作用。该第1排水孔42使周壁部36的内部中面向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空间与周壁部36的外部(前方或者后方)连通。即,第1排水孔42成为用于将附着于通气膜50的外表面(表面)的液体(水分)向周壁部36的外部排出的排出路径。另外,伴随卡止突起62在窗口38内移位,第1排水孔42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
一对定位突起63在已将盖60安装到周壁部36的状态下嵌入到缺口部41。定位突起6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窗口38和卡止突起6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由此,即使在将盖60向前后或者上下转向90°的方向上将主体部61嵌入到周壁部36内,定位突起63也不能进入到窗口38内。因此,不会出现盖60以朝向不当的状态安装到周壁部36上的情况。另外,在卡止突起62在窗口38内移位到最接近通气膜50的位置时,定位突起63中的与第1壳体10相对的相对面与缺口部41的内表面的里端面空开间隔地相对。
如图4所示,该定位突起63与缺口部41的里端面之间的空间作为第2排水孔43(与排水孔对应)发挥作用。该第2排水孔43使周壁部36的内部中的面向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空间与周壁部36的外部(上方或者下方)连通。即,第2排水孔43成为用于将附着于通气膜50的外表面(表面)的液体(水分)向周壁部36的外部排出的排出路径。另外,伴随卡止突起62在窗口38内移位,第2排水孔43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1的防水连接器因为设置有通气膜50,所以防水空间3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不变大。因此,不会发生通过电线16、24内的微小的间隙等向防水空间30内浸水的情况。另外,因为设置有覆盖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盖60,所以也不会出现在通气膜50的外表面附着异物、或者通气膜50的外表面由于异物的干扰而损坏的情况。
另外,用于将盖60保持为安装状态的周壁部36形成为包围通气膜50,周壁部36的突出端面较大地开口,所以浸入到周壁部36内的液体(水分)有可能附着其上。当在通气膜50的整个外表面附着有液体的状态时,有可能出现通气膜50不能使气体通过,防水空间30的内部的气压低于外界气体的气压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周壁部36形成有第1排水孔42和第2排水孔43,所以附着于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液体由于汽车行驶中的振动等通过第1排水孔42、第2排水孔43向周壁部36的外部排出。因此,不会出现通气膜50的整个外表面被液体封住的情况。
另外,因为在周壁部36的前后一对第1壁部37和上下一对第2壁部40全都形成有液体的排水路径(第1排水孔42和第2排水孔43),所以即使两壳体10、20的方向前后反转或者上下反转,在通气膜50的下方第1排水孔42和第2排水孔43中肯定会有一方开口。因此,能可靠地将附着于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液体排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防水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10,其安装有第1端子配件14;以及第2壳体20,其安装有第2端子配件23。在将两壳体10、20嵌合的状态下,可构成收纳两端子配件14、23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空间30。另外,防水连接器设置有作为防止向防水空间30内浸水的密封构件的密封环21和橡胶塞17、25。并且,在第1壳体10中形成有从防水空间30内向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贯通的状态的连通孔34。另外,在第1壳体10中以封住连通孔34的方式固装有通气膜50,通气膜50阻止液体的通过且允许气体的通过。
而且,从第1壳体10的外壁面10F中的包围通气膜50的区域突出有周壁部36,在该周壁部36的内部以覆盖通气膜50的方式安装有盖60。并且,在周壁部36中形成有使周壁部36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1排水孔42和第2排水孔43。根据该构成,能利用盖60防止异物对通气膜50的干扰。因为附着于通气膜50的外表面的液体通过排水孔向周壁部36的外部排出,所以通气膜50的外表面不会被液体封住。
另外,周壁部36具有4个壁面部(第1壁部37和第2壁部40),呈大致方筒状,在4个壁面部(第1壁部37和第2壁部40)全都设置有排水孔42、43。因此,即使防水连接器的方向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上发生了变化,也可维持优良的排水效率。
另外,在周壁部36形成有使周壁部36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窗口38,在盖60的外周缘形成有卡止突起62,卡止突起62通过与窗口38的内周的卡止面39卡止从而将盖60保持为安装到周壁部36的安装状态。并且,窗口38的内周面和卡止突起62的间隙成为第1排水孔42。根据该构成,窗口38同时具备用于将盖60安装到周壁部36上的功能和作为第1排水孔42的功能,所以能简化周壁部36的形状。
另外,盖60能移位使得卡止突起62和卡止面39接近或远离。根据该构成,由于汽车行驶中的振动等,盖60在周壁部36的内部移位,所以周壁部36的内部的液体被强制性地排出。因此,排水效率良好。
另外,在周壁部36形成有在周壁部36的突出端缘开口的缺口部41,在盖60的外周缘形成有定位突起63,定位突起63通过收纳于缺口部41内从而将盖60定位。并且,缺口部41的内表面和定位突起63的间隙成为第2排水孔43。根据该构成,缺口部41同时具备用于将盖60定位的功能和作为第2排水孔43的功能,所以能简化周壁部36的形状。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构成周壁部的4个壁面部全都设置有排水孔,但是也可以设为在4个壁面部中的某一个壁面部不设置排水孔的方式。
(2)在上述实施例中,窗口同时具备用于将盖安装到周壁部的功能和作为排水孔的功能,但是也可以分别形成用于将盖安装到周壁部的部位和排水孔。
(3)在上述实施例中,盖能移位使得卡止突起和卡止面接近或远离,但是盖也可以固定使得相对于周壁部不移位。
(4)在上述实施例中,缺口部同时具备用于将盖定位的功能和成为排水孔的功能,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将盖定位的部位和排水孔。
(5)在上述实施例中,盖安装成不与通气膜接触,但是盖也可以与通气膜接触。
(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气膜利用熔敷固装于第1壳体,但是将通气膜固装于第1壳体的方式也可以是粘接等。

Claims (6)

1.一种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其具备第1端子配件;
第2壳体,其具备第2端子配件,并在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的状态下构成收纳所述第1端子配件和所述第2端子配件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空间;
密封构件,其防止向所述防水空间内浸水;
连通孔,其形成于所述第1壳体,从所述防水空间内贯通至所述第1壳体的外壁面;
通气膜,其阻止液体的通过且允许气体的通过,以封住所述连通孔的方式固装于所述第1壳体;
周壁部,其从所述第1壳体的所述外壁面中的包围所述通气膜的区域突出;
盖,其以覆盖所述通气膜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周壁部的内部;以及
排水孔,其形成于所述周壁部,使所述周壁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部呈具有4个壁面部的大致方筒状,
在所述4个壁面部均设置有所述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窗口,其形成于所述周壁部,使所述周壁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以及
卡止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盖的外周缘,通过与所述窗口的内周的卡止面卡止从而将所述盖保持为安装到所述周壁部的安装状态,所述窗口的内周面和所述卡止突起的间隙成为所述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能移位使得所述卡止突起和所述卡止面接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缺口部,其形成于述周壁部,在所述周壁部的突出端缘开口;以及
定位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盖的外周缘,通过收纳于所述缺口部内从而将所述盖定位,
所述缺口部的内表面和所述定位突起的间隙成为所述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保持为不与所述通气膜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
CN201610223631.9A 2015-04-14 2016-04-12 防水连接器 Active CN106058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2150A JP2016201319A (ja) 2015-04-14 2015-04-14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5-082150 2015-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8558A CN106058558A (zh) 2016-10-26
CN106058558B true CN106058558B (zh) 2018-06-22

Family

ID=5742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3631.9A Active CN106058558B (zh) 2015-04-14 2016-04-12 防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01319A (zh)
CN (1) CN106058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358A1 (zh) * 2017-03-21 2018-09-27 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枪
JP6860823B2 (ja) * 2017-06-21 2021-04-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9110096A (ja) * 2017-12-20 2019-07-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CN107960036B (zh) * 2017-12-20 2024-01-09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透气装置、电机控制器和电动车
JP7092585B2 (ja) * 2018-07-12 2022-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US20220061173A1 (en) * 2018-09-21 2022-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JP7140076B2 (ja) * 2019-08-30 2022-09-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394675B2 (ja) * 2020-03-20 2023-12-0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構造、及びタンクバルブ装置
IT202000016015A1 (it) * 2020-07-02 2022-01-02 Marelli Europe Spa Gruppo connettore elettrico munito di valvola di sfiato integrata e relativo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ed assemblaggio, in particolare nel settore automotive
CN215184722U (zh) * 2021-03-22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及电子设备
JP7301907B2 (ja) 2021-06-14 2023-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2299A (en) * 1993-08-31 1996-01-09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 seal plug for connector
CN101312854A (zh) * 2005-11-17 2008-11-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3906A (ja) * 2007-10-09 2009-04-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2299A (en) * 1993-08-31 1996-01-09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 seal plug for connector
CN101312854A (zh) * 2005-11-17 2008-11-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8558A (zh) 2016-10-26
JP2016201319A (ja)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558B (zh) 防水连接器
CN102299443B (zh) 车辆侧连接器
CN102474038B (zh) 防水型屏蔽连接器
CN1942066B (zh) 电子控制单元
CN104756324B (zh) 充电连接器
US92577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lock to retain a terminal within a housing
JP2000228243A (ja) 防水ケースの通気構造
JP5064131B2 (ja) コネクタ
JP2007073449A (ja) コネクタケース
CN104303610A (zh) 用于包含电气、机械或机电构件的壳体的通风元件
JP2006339114A (ja) コネクタ及び防水接続部材
CN104584335A (zh) 充电入口装置
JP2012084482A (ja) コネクタ
JP6015581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CN107591755A (zh) 电连接箱的排水结构
WO2013128848A1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04348020A (zh) 内置铁氧体磁芯的防水连接器
CN107732554A (zh) 防水连接器
CN108353513A (zh) 机器壳体的封闭结构
CN205039372U (zh) 汽车线束连接器
CN105379026A (zh) 连接器
JP2007134057A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2007073457A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9068562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6769636U (zh) 一种水箱以及转轮式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