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9372U - 汽车线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线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9372U
CN205039372U CN201520804153.1U CN201520804153U CN205039372U CN 205039372 U CN205039372 U CN 205039372U CN 201520804153 U CN201520804153 U CN 201520804153U CN 205039372 U CN205039372 U CN 205039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oint
unit
branch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41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丽敏
王登科
胡耀
张春梅
孟瑞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041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9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9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9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件两端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连接主体件包括整体注塑成型的筒状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且所述连接端子两端密封;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中;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口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固定简单,密封性能好,并适应于高温、油浸的情况。

Description

汽车线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器系统设计过程中,汽车线束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电器件连接,因此会用到连接线束和电器件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对于动力总成上使用的汽车线束连接器,需要考虑其耐高温、耐工业溶剂、耐振动等耐各种恶劣环境的特性,因此对插接件的固定、防水等性能要求较高。另外在电器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汽车内部空间、其他重要件的布置,预留给汽车线束连接器的空间有限,这样也给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和固定带来困难。
传统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与缸体或箱体对接的汽车线束连接器一般成对设置。装配到缸体上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固定在缸体或箱体上,甩线进入缸体或箱体内部与缸体内传感器或其他电气部件连接。这种结构可以达到基本的防水性能要求,但是存在以下问题:装配性差,由于线束需要与缸体内部的电器件对接,而一般缸体内空间有限,这样会造成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比较困难;缸体内部插接件不方便固定,这样在汽车振动情况下,容易造成插接件接触不牢靠;密封性差,线束端的插接件能够保证外部的液体不渗漏至缸体内部,但是装配到缸体的连接器不具备密封性能,不能保证缸体内部的液体渗漏到连接器内部,且在缸体内部有压力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缸内油液等的渗漏。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固定简单,密封性能好,并适应于高温、油浸的情况。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件两端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连接主体件包括整体注塑成型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且所述连接端子两端密封;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中;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口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
先将缸体内部的线束插接到第一插接件上,再将第一插接件插接到连接主体件的第一插接口处;然后通过连接主体件的壳体上设置的连接凸台,可将整个汽车线束连接器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再将缸体外线束连接到第二插接件上,并将第二插接件插接到连接主体件的第二插接口处,就利用汽车线束连接器完成了对缸体内外线束的连接。不需要在缸体内部设置连接器固定点,只需将连接器插接在连接主体件上即可完成缸体内外线束连接,装配简单方便,不受缸体内部空间限制,而且通过壳体上的连接凸台能够方便地固定在缸体上,整体装配固定简单。而且,连接主体件的壳体采用整体注塑成型,并且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两端密封,使连接主体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保证缸体外部的液体不会渗漏到缸体内部,缸体内部的液体也不容易泄露到缸体外部。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插接口和连接凸台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处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与缸体紧密接触。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防水胶圈,在将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后固定到缸体上时,防水胶圈与缸体紧密接触,能够对缸体和汽车线束连接器安装固定处进行更紧密的密封,能进一步防止缸体内外的液体相互渗漏,密封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多个分插件,且所述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分插卡持部配合的主体卡持部。根据缸体内线束的情况,可将第一插接件分设为多个分插件,以对应缸体内不同的线束,即可将不同的线束插接到不同的分插件上,再将多个分插件插接到连接主体件的第一插接口上,并利用分插件上设置的分插卡持部与连接主体件上的主体卡持部卡紧,将各线束连接固定住,无需在缸体内设置多个固定点对各个分插件进行固定,使缸体内部各线束插接固定方便而且连接牢固可靠,在汽车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分插件中至少有两个相互连接的连接分插件,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通过将分插件装配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分插卡持部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分插件卡接在连接主体件上,使各分插件装配连接到连接主体件上更加方便,连接也更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上设置有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另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对应配合的分支凸起或分支卡槽。即具体可在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设置卡槽,在另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设置凸起,将凸起卡接进卡槽中,从而将两个连接分插件卡接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分插件,所述第一分插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一弹性卡扣,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与所述第一分插件并列设置的第二分插件,所述第二分插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对应的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二弹性卡扣;以及与所述第一分插件或第二分插件并列设置的第三分插件,所述第三分插件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三弹性卡扣。第一分插件与第二分插件通过卡槽和凸起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分插件、第二分插件和第三分插件上的弹性卡扣与主体卡持部卡接紧,从而使各分插件与连接主体件连接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分插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所述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所述第一分支凸起或第一分支卡槽对应,或者所述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所述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对应。此外,还可在第三分插件上设置卡槽或凸起,并在第一分插件或第二分插件上设置相应的凸起或卡槽,将第三分插件与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分插件和第二插接连接,从而将三个分插件均连接在一起,连接更紧密可靠。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分插件均为相互分离的独立分插件,且每个所述独立分插件外侧均设置有分插卡持部。此外,还可将各个分插件单独插接在连接主体件的第一插接口的插接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件一端设置有插接环槽,所述插接环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口对应配合。通过第二插接件上设置的插接环槽,将第二插接件插接在连接主体件的第二插接口处,连接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整体装配简单,可减少缸体内部的插接件,易可避免增加缸体内部固定点;
2、将缸体连接端的第一插接件分成多个小连接器,可以根据脚位需求,自由组合使用内部连接器,连接简单方便可靠;
3、防水性能好,装配到缸体上的连接器主体结构通过整体注塑成型,而且内部的连接端子前后完全密封,并且装配到缸体上的壳体设置有密封胶圈,可以实现双向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插接件,110-第一分插件,120-第二分插件,130-第三分插件,200-连接主体件,210-连接凸台,220-防水胶圈,300-第二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件200,以及分别连接于连接主体件200两端的第一插接件100和第二插接件300。连接主体件100包括整体注塑成型的筒状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且连接端子两端密封。壳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第一插接件100插设于第一插接口中。壳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二插接件300插设于第二插接口中。壳体上还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凸台210,连接凸台210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还可在连接凸台210两端设置螺孔,便于通过螺钉或螺栓与缸体固定。
先将缸体内部的线束插接到第一插接件100上,再将第一插接件100插接到连接主体件200的第一插接口处;然后通过连接主体件200的壳体上设置的连接凸台210,可将整个汽车线束连接器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再将缸体外线束连接到第二插接件300上,并将第二插接件300插接到连接主体件200的第二插接口处,就可利用汽车线束连接器完成对缸体内外线束的连接。不需要在缸体内部设置连接器固定点,只需将连接器插接在连接主体件200上即可完成缸体内外线束连接,装配简单方便,也不受缸体内部空间限制,而且通过壳体上的连接凸台210能够方便地固定在缸体上,整体装配固定简单。而且,连接主体件200的壳体采用整体注塑成型,并且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两端密封,使连接主体件2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保证缸体外部的液体不会渗漏到缸体内部,缸体内部的液体也不容易泄露到缸体外部。
此外,壳体的第一插接口和连接凸台210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处设置有防水胶圈220,防水胶圈220与缸体紧密接触。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防水胶圈220,在将汽车线束连接器装配后固定到缸体上时,防水胶圈220与缸体紧密接触,能够对缸体和汽车线束连接器安装固定处进行更紧密的密封,能进一步防止缸体内外的液体相互渗漏,密封性能更好。
而且,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插接件100可包括多个分插件,且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第一插接口内壁设置有与分插卡持部配合的主体卡持部。根据缸体内线束的情况,可将第一插接件100分设为多个分插件,以对应缸体内不同的线束,即可将不同的线束插接到不同的分插件上,再将多个分插件插接到连接主体件200的第一插接口上,并利用分插件上设置的分插卡持部与连接主体件200上的主体卡持部卡紧,将各线束连接固定住,无需在缸体内设置多个固定点对各个分插件进行固定,使缸体内部各线束插接固定方便而且连接牢固可靠,在汽车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分插卡持部设置为弹性卡扣,而将主体卡持部设置为第一插接口内壁上的主体卡孔,用于与弹性卡扣配合。
进一步地,可将多个分插件均设置为相互分离的独立分插件,且每个独立分插件外侧均设置有分插卡持部。即可将各个分插件单独插接在连接主体件200的第一插接口的插接位置处。可在每个独立分插件外侧设置一个分插卡持部将该独立分插件卡接紧,也可在每个独立分插件外侧对称设置两个分插卡持部,将该独立分插件卡接更紧密。
此外,还可将多个分插件中的至少两个设置为相互连接的连接分插件,且至少一个连接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通过将分插件装配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分插卡持部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分插件卡接在连接主体件200上,使各分插件装配连接到连接主体件200上更加方便,连接也更牢固可靠。而且,其中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设置有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另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还设置有与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对应配合的分支凸起或分支卡槽。即具体可在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设置卡槽,在另一个连接分插件上设置凸起,将凸起卡接进卡槽中,从而将两个连接分插件卡接紧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多个分插件中的一些设置为相互连接的连接分插件,而将另外一些设置为相互独立的独立分插件。具体地,可使第一插接件100包括第一分插件110,第一分插件110的一侧设置有与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一弹性卡扣(即分插卡持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第一插接件100还包括与第一分插件110并列设置的第二分插件120,第二分插件12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对应的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另一侧设置有与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二弹性卡扣(即分插卡持部)。第一插接件100还包括与第一分插件110或第二分插件120并列设置的第三分插件130,第三分插件至少一侧设置有与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三弹性卡扣(即分插卡持部)。第一分插件110与第二分插件120通过卡槽和凸起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分插件110、第二分插件120和第三分插件130上的弹性卡扣(即分插卡持部)与主体卡持部卡接紧,从而使各分插件与连接主体件连接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多个分插件均设置为相互连接的连接分插件。具体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可使第一插接件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插件110和第二分插件120。在此基础上,还可在第三分插件130上设置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第一分支凸起或第一分支卡槽对应,或者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对应。即还可在第三分插件130上设置卡槽或凸起,并在第一分插件110或第二分插件120上设置相应的凸起或卡槽,将第三分插件130与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分插件110和第二分插件120连接,从而将三个分插件均连接在一起,使第一插接件100连接更紧密可靠。更具体地,可将第一分插件110和第二分插件120左右并排连接在一起,并将第三分插件130与第一分插件110和第二分插件120上下并列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插接件;或者将第二分插件120和第三分插件130上下并列连接在一起,并将第一分插件110与第二分插件120和第三分插件130左右并列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插接件。此外,还可采用其他形式对三个分插件进行布置排列。
此外,第二插接件300一端设置有插接环槽,插接环槽与第二插接口对应配合。通过第二插接件300上设置的插接环槽,将第二插接件300插接在连接主体件200的第二插接口处,装配连接简单可靠。进一步地,可在连接主体件200上设置卡接凸起,而在第二插接件300上设置卡接槽,卡接凸起与卡接槽向对应配合,可将二者卡接得更紧。此外,根据需要,也可将第二插接件300设置成多个分插件的形式,具体结构形式可参考第一插接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件两端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
所述连接主体件包括整体注塑成型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连接端子,且所述连接端子两端密封;
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中;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口中;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固定于汽车缸体或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插接口和连接凸台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处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与缸体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多个分插件,且所述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分插卡持部配合的主体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插件中至少有两个相互连接的连接分插件,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外侧设置有分插卡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上设置有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另一个所述连接分插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分支卡槽或分支凸起对应配合的分支凸起或分支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分插件,所述第一分插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一弹性卡扣,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
与所述第一分插件并列设置的第二分插件,所述第二分插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分支卡槽或第一分支凸起对应的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二弹性卡扣;
以及与所述第一分插件或第二分插件并列设置的第三分插件,所述第三分插件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卡持部对应的第三弹性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插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所述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所述第一分支凸起或第一分支卡槽对应,或者所述第三分支卡槽或第三分支凸起与所述第二分支凸起或第二分支卡槽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插件均为相互分离的独立分插件,且每个所述独立分插件外侧均设置有分插卡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一端设置有插接环槽,所述插接环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口对应配合。
CN201520804153.1U 2015-10-15 2015-10-15 汽车线束连接器 Active CN205039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153.1U CN205039372U (zh) 2015-10-15 2015-10-15 汽车线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153.1U CN205039372U (zh) 2015-10-15 2015-10-15 汽车线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9372U true CN205039372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4153.1U Active CN205039372U (zh) 2015-10-15 2015-10-15 汽车线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93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642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制动灯用接插件及具有其的高位制动灯安装结构
CN107240814A (zh) * 2017-06-01 2017-10-10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接头
CN107444303A (zh) * 2017-07-13 2017-12-08 合肥创智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插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642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制动灯用接插件及具有其的高位制动灯安装结构
CN107240814A (zh) * 2017-06-01 2017-10-10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接头
CN107444303A (zh) * 2017-07-13 2017-12-08 合肥创智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插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038B (zh) 防水型屏蔽连接器
EP2731202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ight connector and sealed connector obtained
CN102792566B (zh) 安装在电动机壳中的逆变器端子块
US8550844B2 (en) Fluidproof connector
US8939735B2 (en) Compressor plug assembly
CN100479266C (zh) 有连接器部分的壳构件
CN205039372U (zh) 汽车线束连接器
CN103403975A (zh) 具有小壳体的连接器
KR102311636B1 (ko) 고전압 직체결 커넥터 및 그 연결구조
US9293866B2 (en) Connector with U-shaped terminal fittings insert molded in a tubular shaped housing
CN103140988A (zh) 端子连接结构
CN105814755A (zh) 连接器
CN105849981A (zh) 连接器
CN103545654A (zh) 用于具有密封插接器的功率半导体装置的连接装置
JP2007311351A (ja) 2つのハーフシェルから形成されたゲルシールを備えたコネクタ部材
CN211700757U (zh) 一种导电密封件
CN102762064B (zh) 用于电动骑行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
CN204179598U (zh) 一种汽车线束的插接件结构及汽车
JP2022528574A (ja) 密閉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JPH08250245A (ja) 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CN204230523U (zh) 防尘防液连接器
JP2014236623A (ja) 分岐電線接続部品
CN217589555U (zh) 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01054489Y (zh) 电缆接头密封结构
CN211455968U (zh) 具有并线端子结构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