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4742B -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34742B CN106034742B CN201610461791.7A CN201610461791A CN106034742B CN 106034742 B CN106034742 B CN 106034742B CN 201610461791 A CN201610461791 A CN 201610461791A CN 106034742 B CN106034742 B CN 1060347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ulture
- mushroom
- bagasse
- clitocybe maxim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5/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magnes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利用广西较常见的桑杆和甘蔗渣制成猪肚菇的栽培料,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加速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充分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中的粗纤维,提高栽培料的营养含量,使猪肚菇丰产,利用蚕砂的有机营养成分,提高猪肚菇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英文:Big Clitocybe),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
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补铁、补钙、补锌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实质上很难对人体起到“补”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则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的同种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猪肚菇子实体清脆鲜嫩,鲜销和制罐均可
生物特性:
形态。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或单生,浅漏斗状,菌盖4~25厘米。菌盖棕黄色至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长3~13厘米。人工栽培中,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完全成熟经历棒形期→钉头期→杯形期→成熟期4个阶段。原基形成期初白色、球形或卵圆形,后为棒形,埋于覆土内,出土后变为灰色并不断加深至黑褐色,然后原基分化出菌盖和菌柄,呈钉头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或高脚杯状的菌盖。此时为采收期。此期之后菌盖再伸展到菌肉变薄,颜色变浅,品质下降,即为成熟期,清脆鲜嫩,营养丰富,烘烤或烹调时有独特的香味,所以投放市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出菇温度15-32℃,以22-28℃最好,以春夏秋生产为高产期。
营养。猪肚菇可以利用的原料很多、木屑、稻草、麦秸、蔗渣、棉籽壳、度棉等都可栽培。常加入适量麦麸、玉米粉、石灰、石膏等,以提高产量。
温度。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子实体生长适温23~32℃,高于菌丝生长,属于高温出菇的菇类,子实体形成不需温差刺激,这是大伞杯与其它食用菌的最大不同之处。
④湿度。最适基质含水量60%~65%,出菇期大气相对湿度要求较其它食用菌偏低,为80%~90%。但是,要求覆土层水分充足。
光照和通风。菌丝生长无需光照,但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原基不能形成,光照不足原基不能分化,只有光照充足时棒状的原基才分化出菌盖。因此,菇房必须光照充足,但不可直射光。大杯伞与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子实体原基形成的起动需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的刺激,否则不易形成。因此,栽培中必须覆土,以利于二氧化碳在料表层的积累。当原基膨大成棒形后,需要充足的氧气才可分化。因此,棒形期以后菇房要通风充足,以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和幼小子实体的生长。
酸碱度(pH值)。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1~6.4。
猪肚菇的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户的关注,下列为检索到的部分相关专利:
中国专利1,名称: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申请号:201210346987.3;申请日:2012-09-19;申请人:贵州省丹寨县浙丹食药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地址:5575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黑石头原春冬砖厂;摘要: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配制培养料;(2)制作菌袋;(3)种植玉米;(4)转色管理;(5)出菇管理;(6)采收。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了玉米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案,利用了玉米间隔的空间,节约了以往搭棚的土地搭棚的投入,降低了栽培的成本,且猪肚菇是偏高湿型的食用菌,气温在23℃-32℃时出菇,很适宜采用玉米地套种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中国专利2,名称:一种猪肚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508985.4;申请日:2013-10-24;申请人:邵友德;地址: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沟乡耿家村后邵组13号;摘要:一种猪肚菇栽培基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阔叶木屑28-35、麦麸15-20、豆腐渣7-14、味精菌体蛋白3-5、荔枝核颗粒5-10、菠萝皮12-15、蚕砂4-6、干家禽粪13-18、松针粉5-8、蒙脱石粉1-2、生石灰1-2、过磷酸钙0.5-1、硅藻土1-2、营养添加剂5-10。本发明的栽培基,主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且营养元素多元、成分丰富,与营养添加剂协同作用,易被菌体吸收,提高生物转化率,营养更丰富,每公斤栽培基料的出菌率比常规栽培料提高60-75%,得到菌体肥厚粗壮、抗逆性强。
中国专利3,名称: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申请号:201510328449.5;申请日:2015-06-15;申请人: 钟延华;地址:545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建设路365号;摘要:一种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涉及农作物套种技术领域,甘蔗苗种植2~3个月后,所述甘蔗苗长到高40~60厘米时将猪肚菇在甘蔗种植地套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猪肚菇培养袋制作、菌丝培养,开袋覆土和出菇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甘蔗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的优点。
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还未见到有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和技术,桑杆和甘蔗渣都是广西常见的农业废料,通常只能采取焚烧或者填埋处理,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空气,如何利用低廉的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既能变废为宝,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制成猪肚菇的栽培料,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提高猪肚菇抗病能力,加速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充分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中的粗纤维,提高栽培料的营养含量,使猪肚菇丰产。
本发明的猪肚菇是从台湾引进,目前福建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等也有菌种培育。引进的猪肚菇具有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容易栽培产量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
(1)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
桑杆 40-60份、
甘蔗渣 10-15份、
麦麸 3-5份、
玉米粉 5-8份、
蚕砂 10-15份、
生产方法为:
所述的甘蔗渣、桑杆使用时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重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
(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
(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
(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0-15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
(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40-50天后采收,可连续采收4个月。
所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 150-200份、
葡萄糖 10-20份、
琼脂粉 5-10份、
水 80-100份、
磷酸二氢钾 2-5份、
硫酸镁 0.5-1份、
糖蜜 10-15份。
本发明采用的马铃薯培养基中含有糖蜜,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组成因制糖原料、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主要含有大量可发酵糖(主要是蔗糖),因而是很好的发酵原料,可用作酵母、味精、有机酸等发酵制品的底物或基料,糖蜜含有少量粗蛋白质,一般为3%~6%,多属于非蛋白氮类,如氨、酰胺及硝酸盐等,而氨基酸态氮仅占38%~50%,且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多,能够加速菌落的形成,且马铃薯培养基制备简单,能够与所述的栽培料相混合,适合菌种选优,通过培养基和栽培料混合选育出的栽培种能够很好适应栽培料,充分吸收利用栽培料的养分。
本发明用于发酵栽培料的混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其中: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芽胞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杆中的粗纤维,形成猪肚菇发菌和成长所需的蛋白和养分。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绿色木霉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杆中的粗纤维,提高原料利用率。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1] 年研究成功,于80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 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作用机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由于em菌在土壤中极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作物的侵袭。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利用EM菌解决发酵过程中栽培料易被有害菌污染的问题,保证猪肚菇健康成长。
本发明所用的栽培料原料主要为桑杆、甘蔗渣和蚕砂。桑杆是农业废料之一,在桑蚕养殖区,每年农民们为了桑叶茁壮成长,要进行夏伐和秋伐,而伐出来的桑杆没有利用价值,一般农民选择焚烧处理,未经处理的桑杆含30%~45%有机物、50%~65%粗纤维,经过发酵后可以得到栽培猪肚菇所需的营养成分;甘蔗渣也是农业废料之一,是蔗糖厂榨糖后产生的废料,甘蔗渣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也能够提供猪肚菇成长所需的养分,未经处理的甘蔗渣一般采取焚烧或者填埋处理;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蚕砂含有机物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
本发明的显著有益效果是:
(1)利用同是农业废料的桑杆和甘蔗渣作为栽培料的主要原料,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充分利用桑杆和甘蔗渣中所含的大量粗纤维,通过加入混合菌发酵栽培料,分解桑杆和甘蔗渣中的粗纤维形成粗蛋白一类的营养成分,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原料利用率。本发明还在栽培料中添加有麦麸和玉米粉,能够缩短猪肚菇发菌和出菇的时间;防止猪肚菇发生病害,使猪肚菇栽培过程中无需再喷淋防虫防病药剂;从接种到采收只需要55-70天,栽培成本较低,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2)猪肚菇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矿物质及生长素等,均从栽培料内获得,经过一系列工艺进行选育,使其能够适应本发明选用的栽培料和当地的气候,从而得到优选的猪肚菇品种,使其能够更好地成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生产过程如下:
(1) 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
桑杆 40份、
甘蔗渣 10份、
麦麸 3份、
玉米粉 5份、
蚕砂 10份、
所述的甘蔗渣、桑杆使用时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重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
(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
(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70%,每3小时进行通风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1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0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
(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40天后采收,可连续采收4个月。
所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 150份、
葡萄糖 10份、
琼脂粉 5份、
水 80份、
磷酸二氢钾 2份、
硫酸镁 0.5份、
糖蜜 10份。
实施例2:
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生产过程如下:
(1)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
桑杆(打碎成粉末状) 50份、
甘蔗渣 12份、
麦麸 4份、
玉米粉 6份、
蚕砂 12份、
所述的甘蔗渣、桑杆使用时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重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
(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
(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75%,每3小时进行通风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1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0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
(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45天后采收,可连续采收4个月。
所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 150-200份、
葡萄糖 15份、
琼脂粉 7份、
水 90份、
磷酸二氢钾 3份、
硫酸镁 0.5份、
糖蜜 12份。
实施例3:
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生产过程如下:
(1)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
桑杆(打碎成粉末状) 60份、
甘蔗渣 15份、
麦麸 5份、
玉米粉 8份、
蚕砂 15份、
所述的甘蔗渣、桑杆使用时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重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
(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
(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8℃;湿度控制在80%,每4小时进行通风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15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5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
(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50天后采收,可连续采收4个月。
所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 200份、
葡萄糖 20份、
琼脂粉 10份、
水 100份、
磷酸二氢钾 5份、
硫酸镁 1份、
糖蜜 15份。
以下是本发明生产猪肚菇方法与其它生产猪肚菇方法的比较:
猪肚菇生长情况 | 栽培时间 | 连续采收时间 | 经济效益 | |
自然栽培方法 | 生长缓慢、易出现烂菇 | 40-50天 | 2-3个月 | 成本较低、收益低 |
以棉籽作栽培料的方法 | 生长较快、出菇量较高 | 30-40天 | 2-3个月 | 成本较高、收益较低 |
本发明栽培方法 | 生长迅速、出菇量大、鲜菇柔软 | 25-30天 | 4个月 | 成本较低、收益高 |
Claims (2)
1.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过程如下:
(1)栽培料制备: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成分:
桑杆 40-60份、
甘蔗渣 10-15份、
麦麸 3-5份、
玉米粉 5-8份、
蚕砂 10-15份、
所述的甘蔗渣、桑杆使用时打成粉末,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入栽培料总量的3%-5%的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按照重量份数比1:1:1混合的混合菌发酵3-5天,把发酵后的栽培料用120℃的蒸汽蒸煮7小时,消毒软化后干燥,干燥的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备用;
(2)菌种选育:将母菌接入培养基中培育,培育后得到的原种菌再接入由培养基和栽培料按照重量份数1:1混合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得到栽培种;
(3)发菌培养:将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中后放入蘑菇房培养,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70%-80%;
(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20-30天后进行吊挂出菇,将袋口扎紧不留空隙,扎口后把菌袋吊在蘑菇房的吊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吊挂后定量开口,开口为V字形,每袋开10-15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面喷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光线不足导致推迟菌盖分化时间;
(5)蘑菇采收:出菇培养40-50天后待菇体完全成熟后采收,连续采收4个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 150-200份、
葡萄糖 10-20份、
琼脂粉 5-10份、
水 80-100份、
磷酸二氢钾 2-5份、
硫酸镁 0.5-1份、
糖蜜 10-15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61791.7A CN106034742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61791.7A CN106034742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4742A CN106034742A (zh) | 2016-10-26 |
CN106034742B true CN106034742B (zh) | 2019-02-01 |
Family
ID=5716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617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4742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347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20999B (zh) * | 2017-10-27 | 2020-10-23 | 广西金秀县大樟乡韵吉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平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853081B (zh) * | 2017-10-27 | 2020-10-23 | 广西金秀县大樟乡韵吉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香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637388B (zh) * | 2017-10-27 | 2020-10-16 | 黎芷杉 | 一种草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743826B (zh) * | 2017-10-27 | 2020-10-16 | 黎芷杉 | 一种鲍鱼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771617B (zh) * | 2017-10-27 | 2020-10-13 | 黎芷杉 | 一种凤尾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646535B (zh) * | 2017-10-27 | 2020-10-13 | 黎芷杉 |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7691106B (zh) * | 2017-10-27 | 2020-10-16 | 黎芷杉 | 一种海鲜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
CN108377847A (zh) * | 2018-04-20 | 2018-08-10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 |
CN113951046B (zh) * | 2021-09-03 | 2022-10-14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澳洲坚果套种猪肚菇的种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65836A2 (en) * | 2001-02-20 | 2002-08-29 | Paul Stamets | Delivery systems for mycotechnologies, mycofiltration and mycoremediation |
CN103396201A (zh) * | 2013-06-04 | 2013-11-20 | 鲁东大学 | 一种猪肚菇新种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 |
CN103626574A (zh) * | 2013-10-24 | 2014-03-12 | 邵友德 | 一种猪肚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26508A (zh) * | 2015-06-19 | 2015-09-23 | 桂林健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大杯蕈中的应用 |
CN105123274A (zh) * | 2015-09-08 | 2015-12-09 | 广西大学 | 一种利用蚕沙栽培大杯蕈的方法 |
CN105330407B (zh) * | 2015-11-03 | 2018-11-20 | 广西上林县霞客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6-23 CN CN201610461791.7A patent/CN1060347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4742A (zh) | 201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34742B (zh) | 一种利用桑杆、甘蔗渣和蚕砂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
CN106396807A (zh) | 一种提高食用菌生物转化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 |
CN104987156B (zh) |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 |
CN101960962A (zh) | 一种玉米秸秆栽培竹荪的方法 | |
CN105330407B (zh) |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61033A (zh) |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 |
CN101836597A (zh) | 红侧耳灰白色变异新菌株 | |
CN103583225A (zh) |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6034744A (zh) |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鲍鱼菇的方法 | |
CN107646616A (zh) | 一种花卉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7912267A (zh) | 一种杉树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5850502A (zh) | 高原羊肚菌种植方法 | |
CN106982645A (zh) | 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 | |
CN102283014B (zh) | 一种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6922479A (zh) | 一种葡萄和猪肚菇间套种植的方法 | |
CN101601412A (zh) | 枯草芽孢杆菌的用途及该菌株的生产方法 | |
CN102986448A (zh) | 一种竹荪栽培方法 | |
CN104429589A (zh) | 利用剑麻废渣生产猴头菇的方法 | |
CN104876690A (zh) | 一种短裙竹荪的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31082A (zh) | 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 | |
CN114027097A (zh) | 一种含坚果青皮的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748924A (zh) | 一种高产花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344869A (zh) | 一种高产高品质猪肚菇专用栽培料配方及工厂化栽培方法 | |
CN109526548A (zh) | 一种基于棉籽壳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方法 | |
CN106045592A (zh) |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猪肚菇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