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5373B9 -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 Google Patents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5373B9
CN106025373B9 CN201610176916.1A CN201610176916A CN106025373B9 CN 106025373 B9 CN106025373 B9 CN 106025373B9 CN 201610176916 A CN201610176916 A CN 201610176916A CN 106025373 B9 CN106025373 B9 CN 106025373B9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69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5373A (zh
CN106025373B (zh
Inventor
北冈和洋
山田雅一
室屋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0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3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5373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373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高容量的方形二次电池。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来卷绕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在该卷绕轴延伸的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正极接片部(4c)以及负极接片部(5c),2个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1)内,以使得各自的卷绕轴被配置在相对于封口板(2)垂直的方向,正极接片部(4c)以及负极接片部(5c)位于封口板(2)侧。

Description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背景技术
在电气车辆(EV)、混合动力车(HEV、PHEV)等的驱动用电源中, 使用了碱性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在这些用途中, 由于要求高容量并且高输出特性,因此作为多个方形二次电池被串联或者 并联连接的组电池来使用。
在这些方形二次电池中,由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方形外装体和将 其开口部封口的封口板来形成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内,由正极板、负极 板以及隔板构成的电极体和电解液被共同收纳。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被 固定在封口板。正极端子经由正极集电体来与正极板电连接,负极端子经 由负极集电体来与负极板电连接。
正极板包含:金属制的正极芯体、和形成在正极芯体表面的正极活性 物质层。在正极芯体的一部分形成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芯体露出 部。并且,该正极芯体露出部与正极集电体连接。此外,负极板包含:金 属制的负极芯体、和形成在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负极芯体 的一部分形成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芯体露出部。并且,该负极芯 体露出部与负极集电体连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使用如下卷绕电极体的方形二次电 池,该卷绕电极体在一个端部具有卷绕的正极芯体露出部,在另一端部具 有卷绕的负极芯体露出部。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使用如下 卷绕电极体的方形二次电池,该卷绕电极体在一个端部设置有正极芯体露 出部以及负极芯体露出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32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6625号公报
关于车载用二次电池、特别是被用于EV或PHEV等的二次电池,需 要体积能量密度更高且电池容量更大的二次电池的开发。其原因是,在上 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形二次电池的情况下,在电池壳体内需要配置卷 绕的正极芯体露出部以及卷绕的负极芯体露出部的左右的空间、以及封口 板与卷绕电极体之间的上部的空间,难以增加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与此相对地,如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方形二次电池那样,使用在 一个端部设置有正极芯体露出部以及负极芯体露出部的卷绕电极体,容易 得到体积能量密度高的方形二次电池。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方形二次电池中,集电部的构造容 易变得比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形二次电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高容量的方形二 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具备:扁平状的卷绕电极 体,将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来卷绕而成;方形外装体,其具有开口部, 并收纳所述卷绕电极体;封口板,其将所述开口部封口;正极端子,其与 所述正极板电连接,被安装于所述封口板;正极集电体,其将所述正极板 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负极端子,其与所述负极板电连接,被安装于所 述封口板;和负极集电体,其将所述负极板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 卷绕电极体在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延伸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正 极接片部以及负极接片部,至少2个所述卷绕电极体被收纳在所述方形外 装体内,以使得:各自的所述卷绕轴被配置在与所述封口板垂直的方向, 所述正极接片部以及所述负极接片部位于所述封口板一侧。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用在卷绕轴延伸的方向上的一端部侧形成有正 极接片部以及负极接片部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将正极接片部以及负极 接片部配置在封口板侧,从而能够减少电池壳体内与发电无关的空间。因 此,能够得到体积能量密度更高并且电池容量更大的方形二次电池。
进一步地,通过将收纳于方形外装体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设为多 个,从而能够使正极接片部与正极集电体的连接部以及负极接片部与负极 集电体的连接部成为更简单的结构。
另外,也能够将正极集电体和正极端子设为一个部件。也能够将负极 集电体和负极端子设为一个部件。此外,正极集电体与正极端子也可以经 由其他导电部件来电连接。负极集电体与正极端子也可以经由其他导电部 件来电连接。
优选所述方形外装体具有:底部、一对大面积侧壁、以及一对小面积 侧壁,所述小面积侧壁的面积比所述大面积侧壁的面积小,所述底部的面 积比所述小面积侧壁的面积小。
根据这种结构,由方形外装体和封口板形成的电池壳体的6个外表面 之中,底部和封口板的面比其他4个面的面积小。因此,能够减小形成在 卷绕电极体与封口板之间并配置有正极接片部、负极接片部、正极电体以 及负极集电体等的空间。因此,成为体积能量密度更高的方形二次电池。
优选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芯体、和形成在所述正极芯体上的正极活性 物质层,所述正极芯体具有未形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芯体露出 部,所述负极板具有负极芯体、和形成在所述负极芯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 层,所述负极芯体具有未形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芯体露出部,所 述正极接片部是所述正极芯体露出部,所述负极接片部是所述负极芯体露 出部。
优选正极接片部由正极芯体构成。此外,优选负接片部由负芯体构成。 另外,正极接片部以及负极接片部也能分别设为独立于与正极芯体或者负 极芯体连接的芯体的部件。例如,作为接片部,能够使用由铝、铝合金、 铜、铜合金、镍或者镍合金等构成的金属板。
优选所述正极接片部具有直线部和曲线部,所述负极接片部具有直线 部和曲线部。
优选在所述正极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所 述正极接片部形成为大致等间隔。
另外,所谓正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指在将正极板展开的状态下沿着正 极板的长边方向的正极接片部的宽度。此外,所谓正极接片部间的间隔, 是指在将正极板展开的状态下沿着正极板的长边方向的正极接片部间的 距离。所谓大致相同的宽度,是指各正极接片部的宽度处于正负10%的范 围内即可。优选各正极接片部的宽度处于正负5%的范围内。此外,所谓 大致等间隔,是指各正极接片部间的间隔处于正负10%的范围内即可。优 选各正极接片部间的间隔处于正负5%的范围内。
根据这种结构,正极板内的充放电反应变得更加均匀。此外,能够容 易地制作正极板。
优选所述正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宽度的1/4以上并且 1/2以下。
这里,所谓卷绕电极体的宽度,是指与卷绕轴垂直并且与卷绕电极体 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
优选所述正极接片部在错开的状态下进行层叠,从而形成由各所述正 极接片部的端部形成的正极阶梯状部,所述正极阶梯状部与正极集电体连 接。
优选在所述负极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所 述负极接片部形成为大致等间隔。
另外,所谓负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指在将负极板展开的状态下沿着负 极板的长边方向的负极接片部的宽度。此外,所谓负极接片部间的间隔, 是指在将负极板展开的状态下沿着负极板的长边方向的负极接片部间的 距离。所谓大致相同的宽度,是指各负极接片部的宽度处于正负10%的范 围内即可。优选各负极接片部的宽度处于正负5%的范围内。此外,所谓 大致等间隔,是指各负极接片部间的间隔处于正负10%的范围内即可。优 选各负极接片部间的间隔处于正负5%的范围内。
根据这种而机构,负极板内的充放电反应变得更加均匀。此外,能够 容易地制作负极板。
优选所述负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宽度的1/4以上并且 1/2以下。
优选所述负极接片部在错开的状态下进行层叠,从而形成由各所述负 极接片部的端部形成的负极阶梯状部,所述负极阶梯状部与负极集电体连 接。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组电池具有:多个所述方形二次电池;一 对端板;和将所述一对端板连结的连接条,多个所述方形二次电池在所述 一对端板之间,以各自的大面积侧壁平行的方向进行层叠,在一个侧面配 置各所述方形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以及所述负极端子,在另一个侧面 配置各所述方形二次电池的各所述方形外装体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高容量的方形二次 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板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极板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卷绕轴延伸的方向来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绕电极体的 图。
图9是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接片部与集电体的连接工序的图。
图11是表示接片部与集电体的连接部的图。
图12是用于参考例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卷绕电极体的图。
图13是用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卷绕电极体的图。
图14是变形例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15是变形例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16是变形例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变形例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的方形二次电池中的接片部与集电体的连接工序 的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的方形二次电池中的接片部与集电体的连接工序 的图。
图2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卷绕电极体的图。
图2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的电流切断机构的剖视图。
图23是用于电流切断机构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2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电池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方形外装体 1a···底部 1b···大面积侧壁 1c··· 小面积侧壁
2···封口板
3···卷绕电极体
4···正极板
4a···正极活性物质层 4b···正极芯体露出部 4c···正极 接片部
5···负板
5a···负极活性物质层 5b···负极芯体露出部 5c···负极 接片部
6···正极集电体
6a···基座部 6b···连接部 6c···贯通孔
7···正极端子
7a···凸缘部 7b···插入部
8···负极集电体
8a···基座部 8b···连接部 8c···贯通孔
9···负极端子
9a···凸缘部 9b···插入部
10,12···绝缘部件
11,13···垫圈
14···绝缘片
15···电解液注液孔
16···密封栓
17···气体排出阀
20···方形二次电池
30···焊接部
31···直线部
32···曲线部
33···阶梯状部
34···突起
35···狭缝
40···电阻焊接电极
41···集电体收纳部件
42···隔离物
50···组电池
51···端板
52···连接条
53···隔板
54···母线
55···冷却板
60···导电部件
61···变形板
62···绝缘板
63···贯通孔
64···薄壁部
65···槽部
66···固定用贯通孔
67···固定用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20的结构。另外,本发明 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方形二次电池20具备:具有开口部的方形外装体1、 和将该开口部封口的封口板2。由方形外装体1以及封口板2来构成电池 壳体。优选方形外装体1以及封口板2分别是金属制,例如,能够设为铝 或者铝合金制。方形外装体1具有:底部1a、一对大面积侧壁1b以及一 对小面积侧壁1c。方形外装体1是在与底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开口部的方形 的有底筒状的外装体。在方形外装体1内,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隔板(都 省略图示)卷绕而成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与电解质被共同收容。正极 板在金属制的正极芯体上形成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在正 极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正极芯体露出的正极芯体露出部4b。另外, 作为正极芯体,优选使用铝箔或者铝合金箔。负极板在金属制的负极芯体 上形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负极板的宽度方向的端 部,形成负极芯体露出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b。另外,作为负极芯体,优选 使用铜箔或者铜合金箔。在方形二次电池20中,正极芯体露出部4b构成 正极接片部4c,负极芯体露出部5b构成负极接片部5c。
如图2~4所示,在方形外装体1中,2个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被配 置成其卷绕轴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封口板2垂直。并且,各卷绕电极体3的 正极芯体露出部4b以及负极芯体露出部5b位于封口板2侧。此外,各卷 绕电极体3的正极芯体露出部4b彼此位于同一侧(图2中为上侧),各 卷绕电极体3的负极芯体露出部彼此5b位于同一侧(图2中为下侧)。
在卷绕电极体3中,在卷绕轴延伸的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层叠的正 极芯体露出部4b以及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b。正极集电体6被焊接在 层叠的正极芯体露出部4b,从而形成焊接部30。并且,该正极集电体6 与正极端子7电连接。负极集电体8被焊接在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b, 从而形成焊接部30。并且,该负极集电体8与负极端子9电连接。
正极端子7以及正极集电体6分别隔着绝缘部件10、垫圈(gasket) 11而被固定于封口板2。负极端子9以及负极集电体8分别隔着绝缘部件 12、垫圈13而被固定于封口板2。垫圈11、13分别被配置在封口板2与 各端子7、9之间。绝缘部件10、12分别被配置在封口板2与各集电体6、 8之间。另外,优选垫圈以及绝缘部件分别由绝缘性的树脂部件构成。卷 绕电极体3在被折弯为箱状的绝缘片14覆盖的状态下被收容在方形外装 体1内。绝缘片14覆盖卷绕电极体3并被配置在卷绕电极体3与方形外 装体1之间。封口板2通过激光焊接等来与方形外装体1的开口边缘部焊 接连接。封口板2具有电解液注液孔15,该电解液注液孔15在注液后, 通过密封栓16被密封。在封口板2形成用于在电池内部的压力变高的情 况下排出气体的气体排出阀17。
方形二次电池20的大小例如能够设为宽度(相对于封口板2垂直的 方向的长度。图1中为左右方向的长度。)是18cm、厚度(图1中为前 后方向的长度)是3cm、高度(相对于封口板2平行并且相对于方形二次 电池2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图1中为上下方向的长度。)是 9cm。
另外,本发明在方形二次电池的宽度相对于高度的比例为2以上时特 别有效。本发明在方形二次电池的高度是10cm以下、方形二次电池的宽 度是17cm以上的情况下特别有效。此外,本发明在电池容量是30Ah以 上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另外,电池容量的值能够设为设计容量、即电池的 生产商规定的标称容量的值。
接下来对方形二次电池2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正极板的制作]
制作包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钴酸锂、作为粘合剂的聚偏氟乙烯 (PVdF)、作为导电材料的碳材料、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正 极浆料。将该正极浆料涂敷在作为正极芯体的厚度15μm的矩形形状的铝 箔的两面。然后,通过使其干燥,来除去正极浆料中的N-甲基吡咯烷酮, 在正极芯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然后,进行压缩处理,以使得正极活 性物质层成为规定厚度。将这样得到的正极板裁断,以使得在宽度方向的 一端部,规定宽度的正极芯体露出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
如图6所示,这样得到的正极板4在正极芯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 4a。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规定宽度的正极芯体露出部4b隔着规 定间隔而形成。另外,该正极芯体露出部4b构成正极接片部4c。
这里,各正极接片部4c的宽度W1均设为40mm。此外,各正极接片 部4c间的间隔W2均设为120mm。另外,所谓正极接片部4c的宽度W1, 是正极板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
[负极板的制作]
制作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作为粘合剂的苯乙烯-丁二烯橡 胶(SBR)、作为增稠剂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以及水的负极浆料。 将该负极浆料涂敷在作为负极芯体的厚度8μm的矩形形状的铜箔的两面。 然后,通过使其干燥,来除去负极浆料中的水,在负芯体上形成负极活性 物质层。然后,进行压缩处理,以使得负极活性物质层成为规定厚度。将 这样得到的负极板裁断,以使得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规定宽度的负极芯 体露出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
如图7所示,这样得到的负极板5在负极芯体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 5a。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规定宽度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b隔着规 定间隔而形成。另外,该负极芯体露出部5b构成负极接片部5c。另外, 在负极板5中,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也形成负极芯体露出部5b。
这里,各负极接片部5c的宽度W3均设为40mm。此外,各负极接片 部5c间的间隔W4均设为120mm。另外,所谓负极接片部的宽度W3, 是负极板5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优选正极接片部4c的宽度W1、正极接片部4c间的间隔W2、 卷绕电极体3的直线部的长度L、卷绕电极体3的曲线部的半径R的关系 设为W1+W2>2L。此外,在设为W1+2πR<L,并将正极板的开始卷绕的 位置设为0°时,优选负极板的开始卷绕的位置设为180~270°。
此外,优选负极接片部5c的宽度W2、负极接片部5c间的间隔W4、 卷绕电极体3的直线部的长度L、卷绕电极体3的曲线部的半径R的关系 设为W3+W4>2L。
[卷绕电极体]
将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正极板4和负极板5错开,以使得正极接片部 4c与负极接片部5c不重叠,在中间夹着聚乙烯制的多孔质隔板并进行层 叠、卷绕、压制,从而形成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
图8是表示在卷绕电极体3中形成正极接片4c以及负极接片5c的一 侧的面的图。如图8所示,在卷绕电极体3中,在卷绕轴延伸的方向的一 端部侧,配置正极接片部4c和负极接片部5c。并且,成为在宽度方向(相 对于卷绕电极体3的卷绕轴延伸的方向垂直并且相对于卷绕电极体3的厚 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层叠正极接片4c、在另一侧层叠负极接片部 5c的状态。
正极接片部4c以及负极接片部5c分别具有:被配置在卷绕电极体3 的直线部(平端部)的直线部31、和被配置在卷绕电极体3的曲线部(弯 曲部)的曲线部32。此外,各正极接片部4c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 错开少许,被层叠配置。此外,各负极接片部5c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 逐渐错开少许,被层叠配置。因此,在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形成由各正 极接片部4c的端部所形成的阶梯状部33。此外,在层叠的负极接片部5c 形成由各负极接片部5c的端部所形成的阶梯状部33。
准备2个这样制作出的卷绕电极体3,通过绝缘胶带来将2个卷绕电 极体3一起固定,以使得各自的正极接片部4c与负极接片部5c被配置在 同一侧。另外,使用至少2个卷绕电极体3即可,其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 此外,多个卷绕电极体3不是必须进行固定,优选被一起固定。固定方法 并不被特别限定,可以通过绝缘胶带来固定,也可以通过配置在成形为袋 状或者箱状的绝缘片内来使其一起。
[封口板、集电体以及端子的组装]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封口板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垫圈11 被配置在封口板2的电池外部侧,绝缘部件10被配置在封口板2的电池 内部侧。正极端子7具有凸缘部7a以及插入部7b。正极端子7被配置在 垫圈11上,正极集电体6被配置在绝缘部件10的下表面上。在垫圈11、 封口板2、绝缘部件10以及正极集电体6分别形成贯通孔,通过将正极端 子7从电池外部一侧插入到这些贯通孔,并将正极端子7的前端压紧,从 而正极端子7、垫圈11、封口板2、绝缘部件10以及正极集电体6被一体 地固定。另外,优选通过激光焊接来将在正极端子7被压紧的部分与正极 集电体6焊接。
在封口板2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垫圈13被配置在封口板2的 电池外部侧,绝缘部件12被配置在封口板2的电池内部侧。负极端子9 具有凸缘部9a以及插入部9b。并且,负极端子9被配置在垫圈13上,负 极集电体8被配置在绝缘部件12的下表面上。在垫圈13、封口板2、绝 缘部件12以及负极集电体8分别形成贯通孔,通过将负极端子9从电池 外部侧插入到这些贯通孔,并将负极端子9的前端压紧,从而负极端子9、 垫圈13、封口板2、绝缘部件12以及负极集电体8被一体地固定。另外, 优选通过激光焊接等来将在负极端子9被压紧的部分与负极集电体8焊 接。
使用图9所示的正极集电体6以及负极集电体8。以正极集电体6为 例来进行说明。正极集电体6具有:正极端子7所连接的基座部6a、和从 基座部6a的端部向卷绕电极体3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6b。在基座部6a形 成贯通孔6c。正极端子7被插入到该贯通孔6c,正极端子7的前端部被 压紧在基座部6a上,从而正极端子7与正极集电体6连接。连接部6b在 基座部6a,被设置在电池的厚度方向(图9中为近前侧端部以及里侧端部) 的两端部。在连接部6b形成突起34。此外,在连接部6b形成狭缝35。 对于负极集电体8,也能够设为与正极集电体6同样的形状。另外,优选 正极集电体6以及负极集电体8是将板状的金属部件折弯加工而形成的。
[集电体与卷绕电极体的连接]
图10是表示接片部与集电体的连接工序的图,是与图2以及图3对 应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在一面侧和另一面侧分别配置在形成于正极 集电体6的连接部6b的突起34所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并且,在通过一 对电阻焊接电极40来夹着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以及正极集电体6的状态 下,流过电阻焊接电流,进行电阻焊接。由此,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与 正极集电体6被焊接连接。对于负极侧,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将负极接片 部5c与负极集电体8焊接连接。
在使用图9所示的正极集电体6或者负极集电体8的情况下,首先, 针对形成图9的左侧的近前以及里侧的突起34的部分,通过图10所述的 方法来进行焊接连接。然后,针对形成图9的右侧的近前以及里侧的突起 34的部分,通过图10所述的方法来进行焊接连接。此时,如图9所示, 由于在连接部6b形成狭缝35,因此在第2个位置的电阻焊接时,能够抑 制产生经由已经被电阻焊接的第1个位置的焊接部的无效电流(与电阻焊 接无关的电流)。另外,电阻焊接的顺序可以是图9中的左侧、右侧的任 一侧先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针对负极侧也能够采用同样的方法。
此外,如图11所示,正极集电体6能够与正极接片部4c的阶梯状部 33焊接连接。由此,不仅能够通过正极集电体6来稳固地连接位于卷绕电 极体3的最外周的正极接片部4c,而且也能够通过正极集电体6来稳固地 连接位于卷绕电极体3的内周侧的正极接片部4c。此外,不仅位于卷绕电 极体3的最外周的正极接片部4c,而且位于卷绕电极体3的内周侧的正极 接片部4c也被焊接在接近于正极集电体6的位置。因此,能够更均质地 进行集电。针对负极侧也能够采用同样的方法。
接下来,将与正极集电体6以及负极集电体8连接的卷绕电极体3配 置在折弯为箱状的绝缘片14内的状态下,插入到方形外装体1。然后,通 过激光焊接来对封口板2与方形外装体1的接合部进行焊接,将方形外装 体1的开口部封口。然后,从设置于封口板2的电解液注液孔15注入非 水电解液,通过密封栓16来将电解液注液孔15密封,制作方形二次电池 20。
在方形二次电池20中,成为在卷绕电极体3,正极接片部4c以及负 极接片部5c分别被配置在封口板2一侧的结构。因此,在方形外装体1 内,能够减少与发电无关的部件被配置的空间,成为体积能量密度高的方 形二次电池。进一步地,在方形二次电池20中,在由方形外装体1以及 封口板2构成的电池壳体的6面之中最小面积的面,配置封口板2。也就 是说,封口板2以及方形外装体1的底部1a的面积比方形外装体1的4 个侧壁(一对大面积侧壁1b以及一对小面积侧壁1c)小。由此,能够使 与发电无关的部件所被配置的空间为最小,成为体积能量密度更高的电 池。
进一步地,在方形二次电池20中,将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1的电极 体设为多个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3。
在制作大容量(例如,电池容量为30Ah以上)的方形二次电池时, 在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1的电极体是一个卷绕电极体的情况下,卷绕电极 体如图12所示,是卷绕数大且厚度大的卷绕电极体。在这种卷绕电极体 中,各正极接片部4c彼此以及各负极接片部5c彼此的对位较难,此外, 也难以增大各正极接片部4c以及各负极接片部5c的宽度。此外,正极接 片部4c与负极接片部5c也可能容易接触。此外,正极接片部4c与正极集 电体6的连接、负极接片部5c与负极集电体8的连接也变得困难。
与此相对,通过将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1的电极体设为多个扁平状的 卷绕电极体3,从而各正极接片部4c彼此、各负极接片部5c彼此的对位 变得容易进行。此外,即使增大各正极接片部4c以及各负极接片部5c的 宽度,也能够容易地防止正极接片部4c与负极接片部5c的接触(参照图 13)。因此,通过如方形二次电池20那样,将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1的 电极体分割成多个,从而防止正极接片部4c与负极接片部5c的接触,同 时增大正极接片部4c以及负极接片部5c的宽度,由此集电效率提高,进 一步地,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等导致正极接片部4c或者负极接片部5c损伤 /破损。因此,能够得到集电效率优良并且可靠性高的方形二次电池。
<变形例1>
图14中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6(负极集电体 8)中,设置于连接部6b(8b)的突起34能够设为在横向上延伸的线状的 突起。若是这种结构,则在焊接时,能够允许电阻焊接电极40相对于突 起34的位置偏移。因此,成为生产性和焊接质量更加优良的集电构造。
<变形例2>
图15中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6(负极集电体 8)中,形成焊接部的部分也可以在近前侧以及里侧分别成为一个位置。 此外,也能够将突起34设为点状(正方形、圆形、半球状等)。此外, 基座部6a(8a)具有:方形二次电池20的厚度方向的宽度较大的宽幅部 6a1(8a1)、方形二次电池20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比宽幅部6a1(8a1)小 的窄幅部6a2(8a2)。并且,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与宽幅部6a1(8a1) 连接。此外,连接部6b(8b)形成在窄幅部6a2(8a2)的端部。若是这 种结构,则在基座部6a(8a),能够加宽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所连 接的部分,因此基座部6a(8a)与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连接时的操 作性提高。此外,在基座部6a(8a),能够缩小一对连接部6b(8b)形 成在两端的区域,因此在电阻焊接时,能够抑制在通过一对电阻焊接电极 来夹着正极集电体6(负极集电体8)时基座部6a(8a)变形。
<变形例3>
图16中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集电体。这样,能够在宽幅部6a1(8a1) 的两侧设置窄幅部6a2(8a2)。此外,能够在一个窄幅部6a2(8a2)的两 端分别设置连接部6b(8b),在另一个窄幅部6a2(8a2)的两端分别设 置连接部6b(8b)。
<变形例4>
图17中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集电体。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也 可以通过预先焊接来与基座部6a(8a)连接。在使用这种集电体的情况下, 将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从电池内部一侧插入到封口板2的贯通孔, 将正极端子7(负极端子9)铆接固定在配置于电池外部一侧的外部导电 部件上。
<变形例5>
图18中表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中的正极集电体6与正 极接片部4c的连接工序。如图18所示,在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能够在 与配置有正极集电体6的连接部6b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配置集电 体收纳部件41。集电体收纳部件41具有:沿着正极接片部4c配置的第1 区域41a、在该第1区域41a中形成在卷绕电极体3侧的端部的折弯部41b。 若形成折弯部41b,则即使在电阻焊接时产生溅射,也能够防止溅射飞散 到卷绕电极体3的发电部(正极板4与负极板5层叠的部分)一侧,防止 发电部损伤。
<变形例6>
图19中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方形二次电池中的正极集电体6与正 极接片部4c的连接工序。在正极集电体6中,能够在一侧的连接部6b与 另一侧的连接部6b之间配置隔离物42。由此,能够抑制在通过一对电阻 焊接电极40来夹着层叠的正极接片部4c以及正极集电体6的连接部6b 时正极集电体6变形。另外,隔离物42能够设为金属部件或者树脂部件。 优选隔离物42设为绝缘性的树脂部件。此外,隔离物42能够设为板状、 块状、柱状。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述的内容也能够应用于正极侧以及负 极侧的任意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通过电阻焊接来进行正极接 片部与正极集电体的连接、负极接片部与负极集电体的连接的例子,但也 能够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能够取代电阻焊接,使用超声波焊接、 利用激光等高能量线的焊接等。
<变形例7>
作为变形例所涉及的卷绕电极体,考虑以下的结构。图20是正极板 54(负极板55)的俯视图。正极板54(负极板55)形成了正极芯体(负 极芯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4a(55a)。在长边方向的两端形成正极芯 体露出部54b(负极芯体露出部55b)。并且,正极芯体露出部54b(负极 芯体露出部55b)通过焊接等分别与正极接片56(负极接片57)连接。优 选正极接片56(负极接片57)是厚度比正极芯体(负极芯体)厚的金属 板。
将这种正极板54以及负极板55隔着隔板来卷绕,形成正极接片56 以及负极接片57分别从扁平状的卷绕轴向的一端部突出的扁平状的卷绕 电极体60(图21)。并且,能够使用多个这种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60, 来制作方形二次电池。例如,在图21的方向上层叠使用多个扁平状的卷 绕电极体60。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4个以上的扁平状的卷绕电 极体60。通过使用4个以上的这种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60,能够形成抑 制集电性的降低的同时体积能量密度高的方形二次电池。
另外,优选正极接片56以及负极接片57的宽度X2以及X3分别相 对于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60的宽度X1为1/4以上。由此,能够减少内部 电阻,并且能够形成耐振动性得到提高的方形二次电池。此外,为了形成 耐振动性进一步提高的方形二次电池,如图20所示,优选正极接片56(负 极接片57)在正极板54(负极板55)的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从一端部 E1越过中央线C直到另一端部E2侧。由此,卷绕电极体60经由各正极 接片56以及各负极接片57来牢固地与封口板连接。
<电流切断机构>
能够在正极板与正极端子之间的导电路径以及负极板与负极端子之 间的导电路径的任意路径,设置随着电池内压的上升而进行动作、切断正 极板与正极端子之间的导电路径或者负极板与负极端子之间的导电路径 以切断电流的电流切断机构。在该情况下,优选气体排出阀的工作压设为 比电流切断机构的工作压大的值。
作为电流切断机构,优选设为包含随着电池内压的上升而变形的变形 板、随着变形板的变形而断裂的断裂部的结构。并且,优选该断裂部形成 于正极集电体。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将正极集电体设为图15所示的 正极集电体6。在正极集电体6中,在贯通孔6c的周围形成薄壁部或凹口 部来作为断裂部。在正极集电体6的基座部6a的上方配置变形板。并且, 通过激光焊接等来将贯通孔6c的周围与变形板的下表面焊接连接。由此, 在变形板随着电池内压的上升而向上方变形时,设置于基座部6a的薄壁 部或者凹口部断裂,导电路径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电阻焊接 来进行正极接片部4c与正极集电体6的连接。由此,与对正极接片部4c 与正极集电体6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振动等对断裂部造 成不良影响。此外,与对正极接片部4c与正极集电体6进行激光焊接的 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溅射等对断裂部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形成宽幅 部6a1(8a1),能够容易地形成断裂部。此外,在变形板与基座部6a之 间配置绝缘部件并将该绝缘部件与基座部6a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在宽幅 部6a1(8a1)容易固定。作为其方法,考虑例如在宽幅部6a1(8a1)设置 贯通孔或切口部,将形成于绝缘部件的突起嵌合于贯通孔或切口部。此外, 在基座部,形成连接部6b的部分成为窄幅部6a2,将正极接片部4c与连 接部6b连接时,基座部6a的变形被抑制,因此能够抑制断裂部损伤。
图22中表示具备电流切断机构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剖视图。另外,该 剖视图与图2的正极端子周边的放大图相对应。在绝缘部件10的下表面 配置具有筒状部的杯状的导电部件60。导电部件60在绝缘部件10侧具有 贯通孔,向该贯通孔插入正极端子7并与正极端子7连接。导电部件60 在电池内部侧开口。并且,变形板61被配置为堵塞该开口。变形板61的 周边与导电部件60焊接连接,开口被变形板61密封。变形板61的电池 内部侧的面与正极集电体6连接。正极集电体6具有贯通孔63,该贯通孔 63的边缘部与变形板61焊接连接。并且,在该被焊接连接的部分的周围 形成薄壁部64。此外,在薄壁部64形成环状的槽部65。若电池内部的压 力上升,则变形板61的中央部变形为向封口板2侧浮起。伴随于此,变 形板61与正极集电体6的连接部被向封口板2侧牵拉,环状的槽部65断 裂。由此,正极板与正极端子7的导电路径被切断,充电电流被切断。由 此,能够防止过充电的进一步进行。
另外,在变形板61与正极集电体6之间配置树脂制的绝缘板62。绝 缘板62与绝缘板10被锁定固定(省略图示)。绝缘板62具有固定用突 起部67,该突起部67被插入到形成于正极集电体6的固定用贯通孔66, 前端部被扩径。由此,绝缘板62与正极集电体6的基座部6a被连接固定。
图23是用于电流切断机构的正极集电体6的立体图。另外,图22与 图23的沿着Z-Z线的剖视图相对应。正极集电体6具有:基座部6a、和 从基座部6a向电极体延伸的连接部6b。基座部6a具有:方形二次电池的 厚度方向(封口板的短边方向)的宽度较大的宽幅部6a1、和方形二次电 池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比宽幅部6a1小的窄幅部6a2。并且,在宽幅部6a1, 基座部6a与变形板61连接。此外,在宽幅部6a1,基座部6a被与绝缘板 62固定。连接部6b被设置于窄幅部6a2。
若是这种电流切断机构,则在将正极接片部4c与正极集电体6的连 接部6b焊接连接时,能够抑制对设置于基座部6a的脆弱部(断裂预定部)、 变形板61与基座部6a的连接部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能够抑制连接部6b 与正极接片部4c的焊接时产生的溅射飞散到脆弱部或连接部。或者,能 够抑制由于将连接部6b与正极接片部4c焊接时的应力,导致在基座部6a 中脆弱部或连接部的周边变形。另外,优选宽幅部6a1的宽度W1与窄幅 部6a2的宽度W2的关系设为W1/W2≥3/2以上。
另外,这种结构的电流切断机构在被收纳于方形外装体的电极体是一 个卷绕电极体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此外,这种结构的电流切断机构在被 收纳于方形外装体的电极体是层叠型电极体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作为使用了多个方形二次电池20的组电池,能够形成以下的结构。
如图24所示,在组电池50中,在一对端板51之间,多个方形二次 电池20以各自的大面积侧壁平行的方向进行层叠。一对端板51通过连接 条(bind bar)52来连结。另外,端板与母线使用螺栓或铆钉等或者通过 焊接等来连接。优选在各方形二次电池20之间配置绝缘性的隔板53,隔 板53是树脂制的。并且,在组电池50中,在一侧面(图24中为近前侧 的侧面)配置各方形二次电池20的正极端子7以及负极端子9。相邻的方 形二次电池20彼此的端子间通过母线54来连接。并且,在另一侧面(图 24中为里侧的侧面),配置各方形二次电池20的底部。并且,在组电池 5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配置各方形二次电池20的小面积侧壁。通过设为 这种结构,从而成为高度低并且体积能量密度非常高的组电池。并且,通 过将这种组电池50以图24所示的方向装载于车辆中,从而成为车内的居 住性大幅度改善了的车辆。
另外,优选在组电池50的底面,在内部配置冷却介质流过的冷却板 55,通过该冷却板来冷却各方形二次电池20。另外,冷却介质可以是气体, 也可以是液体。

Claims (11)

1.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具备:
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将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进行卷绕而成;
方形外装体,其具有开口部,所述方形外装体收纳所述卷绕电极体;
封口板,其将所述开口部封口;
正极端子,其与所述正极板电连接,并被安装于所述封口板;
正极集电体,其将所述正极板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
负极端子,其与所述负极板电连接,并被安装于所述封口板;和
负极集电体,其将所述负极板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卷绕电极体在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延伸的方向上的一个端 部,具有正极接片部以及负极接片部,
至少2个所述卷绕电极体被收纳在所述方形外装体内,以使得:各自 的所述卷绕轴被配置在与所述封口板垂直的方向,所述正极接片部以及所 述负极接片部位于所述封口板一侧,
所述负极集电体是板状的金属部件被折弯而成的集电体,
所述负极集电体具有:焊接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的基座部、和从所述基 座部的端部被折弯的连接部,
从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排列的方向观察,在相对于所述封口板垂直的 方向以及相对于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连接部 的与负极接片部的焊接部区域包含从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排列的方向观 察而与基座部不对置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方形外装体具有:底部、一对大面积侧壁、以及一对小面积侧壁,
所述小面积侧壁的面积小于所述大面积侧壁的面积,
所述底部的面积小于所述小面积侧壁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芯体、和形成在所述正极芯体上的正极活性物 质层,
所述正极芯体具有未形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芯体露出部,
所述负极板具有:负极芯体、和形成在所述负极芯体上的负极活性物 质层,
所述负极芯体具有未形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芯体露出部,
所述正极接片部是所述正极芯体露出部,
所述负极接片部是所述负极芯体露出部,
多个所述卷绕电极体被配置在形成为袋状或者箱状的绝缘片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正极接片部具有直线部和曲线部,
所述负极接片部具有直线部和曲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在所述正极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相同宽度的所述正极接 片部形成为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正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宽度的1/4以上且1/2以 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正极接片部在错开的状态下被层叠,从而形成由各所述正极接片 部的端部所形成的正极阶梯状部,
所述正极阶梯状部与正极集电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在所述负极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相同宽度的所述负极接 片部形成为等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接片部的宽度是所述卷绕电极体的宽度的1/4以上且1/2以 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接片部在错开的状态下被层叠,从而形成由各所述负极接片 部的端部所形成的负极阶梯状部,
所述负极阶梯状部与负极集电体连接。
11.一种组电池,其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形 二次电池,
所述组电池具有:
一对端板;和
将所述一对端板连结的连接条,
在所述一对端板之间,多个所述方形二次电池以各自的大面积侧壁平 行的方向进行层叠,
各所述方形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以及所述负极端子被配置在一 个侧面,
各所述方形二次电池的各所述方形外装体的底部被配置在另一个侧 面。
CN201610176916.1A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Active CN106025373B9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012.8A CN112993471B (zh)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8195 2015-03-30
JP2015068195A JP6582489B2 (ja) 2015-03-30 2015-03-30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012.8A Division CN112993471B (zh)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组电池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5373A CN106025373A (zh) 2016-10-12
CN106025373B CN106025373B (zh) 2021-03-19
CN106025373B9 true CN106025373B9 (zh) 2021-04-09

Family

ID=5701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012.8A Active CN112993471B (zh)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组电池
CN201610176916.1A Active CN106025373B9 (zh)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012.8A Active CN112993471B (zh) 2015-03-30 2016-03-25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组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5) US10249867B2 (zh)
JP (1) JP6582489B2 (zh)
CN (2) CN112993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6286B2 (ja) * 2015-03-30 2020-04-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582489B2 (ja) * 2015-03-30 2019-10-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772830B2 (ja) * 2016-12-27 2020-10-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EP3358644B1 (en) * 2017-02-03 2019-09-11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JP6878975B2 (ja) * 2017-03-17 2021-06-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
EP3780145A3 (de) * 2017-04-03 2021-11-17 hofer powertrain innovation GmbH Traktionsakkumula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mit benachbart angeordneten lithium-ionen-sekundärzell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traktionsakkumulators
JP6850208B2 (ja) * 2017-06-19 2021-03-3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972703B2 (ja) * 2017-06-26 2021-11-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
JP7098901B2 (ja) * 2017-09-29 2022-07-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75214A (ja) * 2017-10-12 2019-05-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029924B2 (ja) * 2017-10-17 2022-03-0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001957B2 (ja) 2018-03-02 2022-0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
CN108922993A (zh) * 2018-08-14 2018-11-30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卷绕多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112204791A (zh) 2018-09-21 2021-01-08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及电池包
US20220059908A1 (en) * 2018-12-19 2022-0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3905382A4 (en) * 2018-12-27 2022-01-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110364768B (zh) * 2019-06-11 2021-05-21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卷芯电池制作方法
DE102019211253A1 (de) * 2019-07-29 2021-02-04 Elringklinger Ag Galvanische Zellen und Batteriemodule
JP7283559B2 (ja) * 2019-09-30 2023-05-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87048B (zh) 2019-10-23 2022-08-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310492B (zh) * 2019-11-29 2021-08-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装置及失效电池单体的失效处理方法
CN111180801B (zh) * 2020-03-24 2020-09-04 深圳德睿成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单片式制片机
EP4131529A4 (en) * 2020-03-26 2024-06-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JP7372274B2 (ja) * 2021-02-22 2023-10-31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7495915B2 (ja) * 2021-11-26 2024-06-05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池
DE102022103728B3 (de) * 2022-02-17 2023-03-0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DE102022132904A1 (de) 2022-12-12 2024-06-13 Lisa Dräxlmaier GmbH Schweissklammer, verfahren zum kontaktieren von batteriezellen und zellverbun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8248C (zh) * 2002-05-27 2009-07-0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电池
CN101542817A (zh) * 2007-03-12 2009-09-23 株式会社东芝 卷绕型电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2730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3227307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3227310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4471745A (zh) * 2012-07-17 2015-03-25 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端子结构和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5729A (ja) * 1994-10-13 1996-05-07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有機電解液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13299A (ja) * 1996-01-31 1997-08-15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蓄電池の集電構造
JP3428336B2 (ja) * 1996-12-26 2003-07-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角形密閉式蓄電池
JPH10261440A (ja) * 1997-03-19 1998-09-29 Hitachi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JP5252836B2 (ja) * 2007-05-29 2013-07-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KR20080114504A (ko) 2007-06-27 2008-12-31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밀폐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100281B2 (ja) 2007-06-27 2012-12-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62789B2 (ja) * 2007-07-23 2009-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JP4296522B2 (ja) * 2007-08-23 2009-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92833A (ja) * 2008-09-09 2010-04-22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
KR101165507B1 (ko) 2009-11-27 2012-07-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JP2011171079A (ja) * 2010-02-17 2011-09-01 Toshiba Corp 電池
KR101222369B1 (ko) * 2011-01-05 2013-01-15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배터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배터리 팩
JP2012181941A (ja) * 2011-02-28 2012-09-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次電池
JP5979148B2 (ja) * 2011-07-26 2016-08-2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電池
US10128469B2 (en) * 2011-09-09 2018-11-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Square-shaped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5699909B2 (ja) * 2011-11-11 2015-04-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二次電池用電極体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車両
JP5821674B2 (ja) * 2012-02-08 2015-11-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接続構造、蓄電装置、及び車両
JP2013187077A (ja) * 2012-03-08 2013-09-19 Panasonic Corp 捲回型およびスタック型電極電池
JP2013201094A (ja) * 2012-03-26 2013-10-03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13251055A (ja) * 2012-05-30 2013-12-12 Hitachi Ltd 継手構造、接合方法、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858158B2 (ja) * 2012-06-29 2016-02-10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集電構造
JP6015845B2 (ja) * 2013-03-15 2016-10-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2015011919A (ja) 2013-07-01 2015-01-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2177505B1 (ko) 2014-06-17 2020-11-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582489B2 (ja) * 2015-03-30 2019-10-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8248C (zh) * 2002-05-27 2009-07-0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电池
CN101542817A (zh) * 2007-03-12 2009-09-23 株式会社东芝 卷绕型电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2730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3227307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3227310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4471745A (zh) * 2012-07-17 2015-03-25 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端子结构和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65125B2 (en) 2021-11-02
US20190181416A1 (en) 2019-06-13
US20240088450A1 (en) 2024-03-14
JP2016189247A (ja) 2016-11-04
JP6582489B2 (ja) 2019-10-02
US20220021086A1 (en) 2022-01-20
US10249867B2 (en) 2019-04-02
US11569552B2 (en) 2023-01-31
US11862762B2 (en) 2024-01-02
CN112993471B (zh) 2024-05-10
US20160293929A1 (en) 2016-10-06
US20230155182A1 (en) 2023-05-18
CN112993471A (zh) 2021-06-18
CN106025373A (zh) 2016-10-12
CN106025373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373B (zh)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US9196895B2 (en)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JP6891930B2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686286B2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522417B2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US11316235B2 (en)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assembled battery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6599129B2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97072A (ja) 角形二次電池
CN110326124B (zh) 方形二次电池
CN106558675B (zh) 方形二次电池
CN107665968B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二次电池的组电池
JP2019114569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597130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JP2024057096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JP6641842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CN108232280B (zh) 方形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WO2018180749A1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CN117954809A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Claim submitted on March 5, 2021

False: Claim submitted on August 28, 2020

Number: 12-02

Page: full text

Volume: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