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4271B -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 Google Patents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4271B
CN106024271B CN201610187305.7A CN201610187305A CN106024271B CN 106024271 B CN106024271 B CN 106024271B CN 201610187305 A CN201610187305 A CN 201610187305A CN 106024271 B CN106024271 B CN 106024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hoke coil
wire
portions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73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4271A (zh
Inventor
金井宗太郎
中村元泰
下园责平
小堀哲生
上野隆一
佐藤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no Corp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no Corp,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n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2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17/062Toroidal core with turns of coil around 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并且进行小型化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50)具备导线(52)、具有磁性的芯材(51)以及收纳芯材(51)的壳体(60)。壳体(60)具有卷绕有导线(52)的圆筒状的芯部(61)和设置在芯部(61)的外周面的座部(62)。导线(52)的端部(52a)朝向芯部(61)的侧方延伸,在座部(62)上,在与芯部(61)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对导线(52)的端部(52a)进行保持的保持部(63)。

Description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箱体内收纳有用于减少噪音的扼流圈。
扼流圈具备具有磁性的芯材、收纳芯材的壳体以及卷绕于壳体的芯部的导线。
作为这样的扼流圈,具有如下的扼流圈:在将导线的端部保持在形成于芯部的上端部的保持部后,以嵌入保持部和导线的端部的方式对树脂成型出座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162509号公报
在上述的以往的扼流圈中,由于在向芯部组装导线时,实施成型座部的工序,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并且,在上述的以往的扼流圈中,由于座部增大,因此,存在扼流圈在高度方向上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简化制造工序并且进行小型化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具备导线、具有磁性的芯材以及收纳所述芯材的壳体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所述壳体具有卷绕有所述导线的圆筒状的芯部和设置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的座部。所述导线的端部朝向所述芯部的侧方延伸,在所述座部上,在与所述芯部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对所述导线的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在将导线的端部组装到保持部后,稳定地将导线的端部保持在座部而不用对座部进行树脂成型,因此,能够简化扼流圈的组装工序。
并且,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提高导线的端部的尺寸精度,因此,能够提高扼流圈的组装精度。
并且,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缩小座部并且使导线的端部与座部的外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缩小扼流圈。
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减小扼流圈的安装空间,进而能够缩小箱体。
在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中,在所述保持部具有对所述导线的端部进行夹持的一对爪部的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结构将导线的端部定位并保持于座部。
在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中,在所述导线的一个端部朝向所述芯部的一侧方延伸,并且所述导线的另一个端部朝向所述芯部的另一侧方延伸的情况下,优选在所述座部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形成所述保持部,所述导线的两端部被分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
在该结构中,由于导线的两端部被分别保持于座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对导线的两端部进行保持。
在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中,由于能够在所述座部上形成有朝向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且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所述保持部的情况下,沿着所述突出部对所述导线进行弯曲,因此,能够提高导线的组装性。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能够在导线与突出部接触的状态下,对导线进行弯曲,因此,能够使箱体内的导线的端部的高度比以往的扼流圈低。由此,能够减小与导线的端部连接的连接端子的高度,因此,能够降低箱体的制造成本。
在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中,在一体地形成所述芯部和所述座部来减少部件数量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中,能够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在本发明中,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缩小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扼流圈和箱体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扼流圈的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扼流圈的图,图3的(a)是侧视图,图3的(b)是主视图,图3的(c)是后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扼流圈的图,图4的(a)是俯视图,图4的(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2:电子控制单元;10:基体;20:电子基板;21:基板主体;40:箱体;41:分隔部;45:收纳部;46:支承部;46a:支承槽;47:连接端子;50:扼流圈;51:芯材;52:导线;52a:端部;60:壳体;61:芯部;61a:中央孔;61b:收纳空间;61d:分隔壁;62:座部;62a:突出部;63:保持部;63b:爪部;63c:凹槽;64:卡合部;6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适当附图,一边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扼流圈用于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是为了容易说明理解扼流圈、电子控制单元以及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而适当设定的,不对各装置的结构进行限定。
图2所示的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与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相应地驱动电动机,由此产生制动液压。
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除了搭载于仅用发动机(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之外,还能够搭载于组合使用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或仅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具有:基体10,其中形成有制动液路;以及电子控制单元2,其安装在基体10的一个面10a上。
基体10是搭载在车辆上的金属部件,在基体10的内部形成有制动液路。并且,在基体10处安装有电磁阀和电动机等各种部件。
电子控制单元2具有:电子基板20,其对电磁阀和电动机等进行控制;扼流圈50,其用于减少电子基板20的电子电路中产生的噪音;以及箱体40,其中收纳有电子基板20和扼流圈50。
箱体40是以覆盖从基体10的一个面10a突出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等电气部件的状态安装于基体10的一个面10a的合成树脂制的箱体。如图1所示,箱体40的外周形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
如图2所示,箱体40具有板状的分隔部41和形成于分隔部41的周缘部的周壁部42。分隔部41形成在周壁部42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
在箱体40中,上面(表侧的面)和下面(背侧的面)开口。箱体40的上侧的开口部被合成树脂制的罩40a封闭。
电子基板20是在印刷有电路的长方形的基板主体21上安装了半导体芯片等电子部件的基板。
电子基板20构成为:基于从压力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程序等,对电磁阀和电动机的工作进行控制。
基板主体21安装于在分隔部41的表面上突出设置的多个支承部,并与分隔部41的上表面隔开间隔地配置。
扼流圈50收纳于箱体40内,并安装于分隔部41的上表面侧。
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是在电子基板20的电路中,减少在信号线或电源线与地线(GND)之间产生的共模噪音的共模扼流圈。
如图3的(c)所示,扼流圈50具有左右两根导线52、52、芯材51以及收纳芯材51的壳体60。芯材51是具有磁性的铁制的线圈用的芯材,形成为圆筒状。
壳体60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如图4的(b)所示,具有:圆筒状的芯部61;座部62,其设置在芯部61的外周面的上端部;以及前后两个保持部63、63,它们形成在座部62上。而且,壳体60具有:盖部65和分隔壁61d,它们安装于芯部61;以及前后两个卡合部64、64,它们形成在芯部61和盖部65的下端部。
如图3的(b)所示,芯部61的中央孔61a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芯部61的中心轴线方向配置在前后方向上。
如图3的(c)所示,在芯部61的内部形成有圆筒状的收纳空间61b。在收纳空间61b内收纳有芯材51。如图3的(b)所示,收纳空间61b的前面开口。
盖板65是安装在芯部61的前表面的圆筒状的部件。收纳空间61b的开口部被盖板65封闭。
分隔壁61d安装在芯部61的中央孔61a内。中央孔61a内的空间被该分隔壁61d左右分隔。
如图4的(b)所示,一对卡合部64、64中的一个卡合部64从盖板65的前表面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突出设置。并且,如图3的(c)所示,另一个卡合部64从芯部61的后表面的下端部朝向后方突出设置。如图2所示,两卡合部64、64是与箱体40的收纳部45内的支承部46卡合的部位。
如图4的(a)所示,在芯部61的外周面的上端部形成有平板状的座部62。座部6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比芯部6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向前后方向突出。
在座部6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a。即,在座部62的前后左右的角部形成有四个突出部62a。左右一对的突出部62a、62a比芯部61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向内侧收敛。
在各突出部62a的上表面(与芯部61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保持部63。保持部63是对导线52的端部52a进行保持的部位。
保持部63具有对导线52的端部52a进行夹持的一对爪部63b、63b。一对爪部63b、63b从突出部62的上表面的前缘部遍及至后缘部地形成为直线状。
一对爪部63b、63b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如图3的(b)所示,在一对爪部63b、63b之间形成有凹槽63c。凹槽63c形成为与导线52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槽宽。
一对爪部63b、63b的上端部朝向凹槽63c的内侧突出。因此,一对爪部63b、63b的上端部的间隔形成为比下部的间隔窄。即,凹槽63c的上端部的槽宽形成为比下部的槽宽窄。
并且,爪部63b的高度被设置为,导线52的端部52a嵌入到比一对爪部63b、63b的上端部靠下方的位置。
在芯部61的右半部分如图3的(a)所示那样卷绕有右侧的导线52(参照图3的(b))。
右侧的导线52被从芯部61的上部引出至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穿过前后一对的突出部62a、62a之间的空间而朝向上方延伸。
并且,右侧的导线52的前部沿着右前侧的突出部62a的后表面和上表面朝向前方呈直角弯曲。由此,导线52的前侧的端部52a朝向芯部61的前方(侧方)延伸。
如图3的(b)所示,导线52的端部52a嵌入到一对爪部63b、63b之间的凹槽63c内。这样,导线52的端部52a通过被一对爪部63b、63b夹持而被保持于保持部63。
并且,如图3的(a)所示,导线52的前侧的端部52a从前侧的保持部63朝向前方而突出。
另外,如图3的(b)所示,一对爪部63b、63b的上端部的间隔比导线52的端部52a的外径窄。而且,由于导线52的端部52a嵌入到比一对爪部63b、63b的上端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导线52的端部52a被可靠地保持于保持部63。
如图3的(a)所示,右侧的导线52的后侧的端部52a沿着右后侧的突出部62a的后表面和上表面朝向后方呈直角弯曲。由此,导线52的后侧的端部52a朝向芯部61的后方(侧方)延伸。
并且,如图的4(a)所示,导线52的后侧的端部52a与前侧的端部52a相同地被保持于右后侧的保持部63。
如图3的(b)所示,在芯部61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相同地也卷绕有左侧的导线52。左侧的导线52被从芯部61的上部引出至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穿过前后一对的突出部62a、62a之间的空间而朝向上方延伸(参照图4的(a))。
由于芯部61的中央孔61a内的空间在左右方向上被分隔壁61d分隔,因此,防止了左右的导线52、52的接触。
如图4的(a)所示,左侧的导线52的两端部52a、52a与右侧的导线52的两端部52a、52a相同地被保持于左侧的前后的保持部63、63。
接下来,对箱体40中的扼流圈50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箱体40的分隔部41的上表面形成有收纳部45,该收纳部45收纳有扼流圈50的芯部61。
收纳部45是形成于分隔部41的上表面的有底的凹部(参照图2)。在收纳部45内的侧面中的、与芯部61的前后端面对置的前后的侧面上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部46、46。
如图2所示,在支承部46中形成有供芯部61的卡合部64插入的支承槽46a。支承槽46a是从收纳部45的底面朝向上方呈直线状延伸的凹槽。支承槽46a在支承部46的内表面和上端面上开口。
而且,相对于支承槽46a从上方压入芯部61的卡合部64,由此,卡合部64被保持于支承部46。
如图1所示,在箱体40的分隔部41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有四个连接端子47。
连接端子47在收纳部45的开口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左右两个。
连接端子47形成于母线(未图示)的前端部,该母线埋入于分隔部41。母线的基端部与电子基板20的电路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各连接端子47的前端部的槽部中插入有扼流圈50的两根导线52、52的端部52a、52a。而且,通过在借助于焊接装置的电极从左右两侧夹入连接端子47的状态下对电极通电,导线52、52的端部52a、52a被电阻焊接于连接端子47。
这样,扼流圈50和电子基板20的电路经由母线(未图示)而电连接。
在扼流圈50的两导线52、52安装于各连接端子47的状态下,芯部61被插入于收纳部45内。并且,芯部61的卡合部64被保持于支承部46。
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3的(a)所示,在将导线52向芯部61组装时,在将导线52卷绕在芯部61上后,从芯部61的上部向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引出导线52。然后,将导线52穿过前后一对的突出部62a、62a之间而朝向比座部62靠上方的位置引出。
接着,使导线52沿着突出部62a的外表面呈直角弯曲,使导线52的端部52a朝向前方或后方延伸。此时,在使导线52与突出部62a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对导线52进行弯曲。
而且,如图3的(b)所示,将导线52的端部52a压入到保持部63的一对爪部63b、63b之间,使导线52的端部52a被一对爪部63b、63b夹持。
由此,如图4的(a)所示,左右的导线52、52各自的端部52a成为分别被保持部63保持的状态,向壳体60组装导线结束。
在以上那样的扼流圈50中,能够借助于由一对爪部63b、63b构成的简单结构的保持部63而将导线52的端部52a定位于座部62,并稳定地对导线52的端部52a进行保持。因此,能够简化扼流圈50的组装工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1所示,由于能够提高导线52的端部52a的尺寸精度,因此,能够提高扼流圈50的组装精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3的(a)所示,由于能够在突出部62a的外侧沿着突出部62a的外表面地弯曲导线52,因此,与使导线52贯插于在座部62形成的孔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导线52的组装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由于导线52的两端部52a、52a被保持于在座部62的前后端部形成的保持部63、63,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对导线52的两端部52a、52a进行保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3的(b)所示,由于在将导线52的端部52a组装到保持部63后,能够将导线52的端部52a稳定地保持在座部62而不用对座部62进行树脂成型,因此,能够缩小座部6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3的(a)所示,由于能够以使导线52与突出部62a的外表面紧贴的方式对导线52进行弯曲,并且导线52的端部52a与座部62的上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缩小扼流圈50。
这样,由于能够对扼流圈50进行小型化,因此,如图1所示,能够减小扼流圈50的安装空间,进而,能够缩小箱体40。
并且,如图2所示,由于能够减小箱体40的分隔部41的上表面和导线52的端部52a之间的间隔,因此,与以往的扼流圈相比,能够降低箱体40内的导线52的端部52a的高度。由此,能够减小连接端子47的高度,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中,如图3的(b)所示,由于能够使芯部61和座部62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减低制造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所示,借助于四个保持部63对两根导线52、52各自的端部52a进行保持,但不一定要借助保持部63对导线52的全部端部52a进行保持,在座部62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部63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b)所示,在芯部61卷绕有两根导线52、52,但导线的根数没有限定。并且,芯部61的形状也没有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61和座部62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分体地形成芯部61和座部62,并将座部62与芯部61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于一对爪部63b、63b对导线52的端部52a进行保持,但保持部63的结构没有被限定,例如,可以在保持部63的上表面形成钩状突起部,并使导线52的端部52a钩挂于该突起部。
本实施方式的扼流圈50是共模扼流圈,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普通模式扼流圈,该普通模式扼流圈在电子基板的电路中减少产生于信号线之间或电源线之间的普通模式噪音。

Claims (2)

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其具有:
导线;
芯材,其具有磁性;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芯材,
该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圆筒状的芯部,其卷绕有所述导线;以及
座部,其设置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
所述导线的一个端部朝向所述芯部的一侧方延伸,
并且所述导线的另一个端部朝向所述芯部的另一侧方延伸,
在所述座部上,在与所述芯部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对所述导线的两端部分别进行夹持的一对爪部,
在所述座部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上分别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朝向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所述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对穿过一个所述突出部与另一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的空间而延伸并且沿着所述突出部而弯曲的所述导线进行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和所述座部一体地形成。
CN201610187305.7A 2015-03-31 2016-03-29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Active CN106024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1160A JP6525676B2 (ja) 2015-03-31 2015-03-31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用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15-071160 2015-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4271A CN106024271A (zh) 2016-10-12
CN106024271B true CN106024271B (zh) 2020-03-31

Family

ID=57016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7305.7A Active CN106024271B (zh) 2015-03-31 2016-03-29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3251B2 (zh)
JP (1) JP6525676B2 (zh)
CN (1) CN106024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15283A1 (de) 2018-02-28 2019-08-29 Hanon Systems Drosselanordnung und Aufnahme für die Drosselanordnu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0242A1 (en) * 2000-12-27 2002-07-03 Minebea Co., Ltd. Common mode choke coil
CN101116158A (zh) * 2005-02-11 2008-01-30 爱普科斯公司 绝缘件和环形芯扼流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3311A (ja) * 1988-10-24 1990-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湯水混合制御装置
JP2532163Y2 (ja) * 1989-02-27 1997-04-09 富士電気化学 株式会社 巻線部品
JP2507763Y2 (ja) * 1990-04-05 1996-08-21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端子台付チョ―クコイル
JPH04162509A (ja) * 1990-10-24 1992-06-08 Tokin Corp 端子台座付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13256A (ja) * 1995-02-08 1996-08-20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線材からげ端子
US5789712A (en) * 1996-07-19 1998-08-04 Power Trends, Inc. Toroid holder
TW407394B (en) * 1997-10-16 2000-10-01 Toshiba Corp Frequency converter to output electric driving power to motor and filter installed on it
JP2000091143A (ja) * 1998-09-10 2000-03-31 Tdk Corp ノイズフィルタ
US6081180A (en) * 1998-09-22 2000-06-27 Power Trends, Inc. Toroid coil holder with removable top
JP2000200721A (ja) * 1999-01-07 2000-07-18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コイル部品
JP2000286136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oshin Electric Co Ltd ラインフィルタ
JP2002057047A (ja) * 2000-08-08 2002-02-22 Minebea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3077741A (ja) * 2001-09-06 200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イル部品
TW568471U (en) * 2003-05-20 2003-12-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
US6753749B1 (en) * 2003-06-05 2004-06-22 Artesyn Technologies, Inc. Toroidal transformer enclosure
DE102004037844A1 (de) * 2004-08-04 2006-02-23 Epcos Ag Halter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Komponente
DE102005027943A1 (de) * 2005-06-16 2006-12-28 Epcos Ag Trägervorrichtung für eine Ringkerndrossel, Halterung für ein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induktives Bauelement
JP4902438B2 (ja) * 2007-06-22 2012-03-2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
DE102008054939A1 (de) * 2008-12-18 2010-07-01 Vacuumschmelze Gmbh & Co. Kg Stromkompensierte Dross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romkompensierten Drossel
TWI420546B (zh) * 2011-06-15 2013-12-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一種電感器模組及其基座
JP6075126B2 (ja) * 2013-03-06 2017-02-08 F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EP2908320B1 (de) * 2014-02-13 2019-04-10 Power Integrations Switzerland GmbH Transformator mit Isolations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ansformators mit Isolationsstruktu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0242A1 (en) * 2000-12-27 2002-07-03 Minebea Co., Ltd. Common mode choke coil
CN101116158A (zh) * 2005-02-11 2008-01-30 爱普科斯公司 绝缘件和环形芯扼流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93312A1 (en) 2016-10-06
US10283251B2 (en) 2019-05-07
CN106024271A (zh) 2016-10-12
JP6525676B2 (ja) 2019-06-05
JP2016190544A (ja) 2016-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1223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US20100147275A1 (en) Ignition coil, in particula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a motor vehicle
CN110383401B (zh) 线圈组装体和制动控制装置
US10940848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JP6318730B2 (ja) 電磁接触器
CN110447314B (zh) 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和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CN106024271B (zh)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CN111599643B (zh) 电子模块
US5785394A (en) Solenoid assembly for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US11052887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JP6917157B2 (ja) コイル組立体および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CN108778867B (zh) 电子控制装置
EP1439304A2 (en)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switch of starter
JP7168619B2 (ja) インナハウジング組付け時の基板保護構造
JP5281608B2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JP5303251B2 (ja) 給電部材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6906322B2 (ja) 電気部品組立体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US20190218831A1 (en) Motor-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having an interlockingly fastened plug
KR100609032B1 (ko) 전자제어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전자제어장치
JP6889643B2 (ja) 電子部品内蔵ユニット
JP2016015358A (ja) コイル装置、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JP6954774B2 (ja) 制御ユニット
JP6512451B2 (ja) 電源装置
JP4924306B2 (ja)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接合方法
JP2020068345A (ja) ソレノイド用ボビンおよびソレノイ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5

Address after: Nagano

Applicant after: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Ueno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Nagano

Applicant before: Nissin Indust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Ueno Corpor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