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4045A -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4045A
CN106004045A CN201610331017.4A CN201610331017A CN106004045A CN 106004045 A CN106004045 A CN 106004045A CN 201610331017 A CN201610331017 A CN 201610331017A CN 106004045 A CN106004045 A CN 10600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k
jet recording
recording apparatus
po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10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4045B (zh
Inventor
藤田彻
三井洋
三井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3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dr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5Simulating output on another printing arrangement, e.g. proof output
    • G06K15/026Simulating output on another printing arrangement, e.g. proof output introduction of proof output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 H04N1/4057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the pattern being a mixture of differently sized sub-patterns, e.g. spots having only a few different di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52Matching two or mor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s or two or more picture repro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 B41J2/2128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by means of energy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点数据生成方法,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喷墨头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喷墨头向记录介质排出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喷墨头向其他记录介质排出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第2点数据,该方法包括:数据变换步骤,对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点形成的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第2点数据。

Description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8月29日、申请号为201310384616.9、发明名称为:“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的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方法、点数据生成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从记录头对布排出墨进行图像的印刷的喷墨印染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用该喷墨印染装置进行印刷时,预先进行样品(sample)图像的印刷(校正),在确认图样(design)和/或色等后,进行正式图像的印刷。具体地说,为了连续地印刷多种图样的正式图像,准备2台喷墨印染装置,由一台喷墨印染装置印刷一个图样的正式图像期间,由另一台喷墨印染装置印刷下一个图样的样品图像。由于对样品图像的印刷不必采用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量产机),因此,通常样品图像的印刷用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即可,正式图像的印刷用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进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3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第1喷墨记录装置)和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排出的墨滴对布(记录介质)的滴落方式不同。例如,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中,与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比,记录头(喷墨头)的搭载数多,记录头相对于布的扫描速度也快,因此,在记录头的主扫描时,布的表面和记录头的喷嘴面之间沿着主扫描方向产生强气流。由于该气流,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中,从记录头排出的1次喷射的墨滴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后向布滴落,因此,多个点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另一方面,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中,几乎不产生这样的气流,因此,通过1次喷射的墨滴,不会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多个点,而是形成一个点。因而,两个喷墨印染装置中采用共同的点数据的场合,由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印刷的正式图像(第1图像)与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印刷的样品图像(第2图像)比,由于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多个点,因此全体变得模糊。从而,极力要求样品图像与正式图像的印刷品质一样时,在样品图像的印刷采用小型的喷墨印染装置的场合,无法获得与大型的喷墨印染装置印刷的正式图像同等的印刷品质。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即使由排出的墨滴对记录介质的滴落方式与印刷第1图像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不同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第2图像的场合,也可以获得与第1图像同等的印刷品质的第2图像的点数据生成方法、点数据生成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系统。
本发明的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排出的上述墨滴在相对移动方向分散后向上述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该方法实施数据变换步骤,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上述点尺寸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比上述点尺寸小的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本发明的点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排出的上述墨滴在相对移动方向分散后向上述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该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上述点尺寸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比上述点尺寸小的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其他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的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而生成的第2点数据,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第2图像的印刷,并且,与其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比,排出的上述墨滴在相对移动方向分散后向上述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小,其中,上述其他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的第1点数据,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第1图像的印刷,该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上述点尺寸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比上述点尺寸小的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排出的上述墨滴在相对移动方向分散后向上述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和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装置;上述点数据生成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上述点尺寸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比上述点尺寸小的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本发明的其他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可在记录介质形成多种尺寸的点的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形成各尺寸的上述点而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排出的上述墨滴在相对移动方向分散后向上述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和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上述点尺寸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比上述点尺寸小的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根据该构成,排出的墨滴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后向记录介质滴落的程度(墨分散程度)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其他喷墨记录装置)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中,根据将第1点数据中至少确定为最大的点尺寸的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主扫描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点尺寸较小的多个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后的第2点数据来印刷第2图像。因而,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形成的点若与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1点数据形成的点比,与由根据第1喷墨记录介质第1点数据形成的点同样,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从而,即使由墨分散程度比印刷第1图像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第2图像的场合,也可以获得印刷品质与第1图像同等的第2图像。即,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点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从而形成模糊图像,而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采用上述数据变换后的第2点数据,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点,因此,可以获得同等模糊程度的第2图像。
上述的点数据生成方法中,优选还包括:间距取得步骤,取得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的表面和喷墨头的喷嘴面之间的作业间距;和间隙设定步骤,根据取得的作业间距,设定预定间隙。
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等,作业间距若变更,则墨分散程度也变化。即,作业间距若变大,墨分散程度也变大。根据本构成,通过根据作业间距设定预定间隙,可以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因作业间距变化的墨分散程度对应,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形成同程度分散的点。从而,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即使作业间距变更,第1图像的模糊程度变化,也可以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印刷与该变化相应的模糊程度的第2图像。
该场合,优选还包括:间隙变更步骤,根据用户的输入,变更预定间隙。
根据该构成,用户可以任意变更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的第2图像的模糊程度。因而,即使第1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的第1图像的印刷品质(模糊程度)因第1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的记录介质的种类、第1图像的印刷分辨率、图片等而异的场合,用户也可以相应地变更第2喷墨记录装置印刷的第2图像的模糊程度。
该场合,数据变换步骤中,由数据变换产生重复形成的多个点的场合,优选进行合成为单个点的数据变换。
为了重复形成多个点,必须从喷墨头向记录介质的同一处所排出·滴落多次喷射的墨滴,因此排出工作复杂,而根据本构成,可以避免这样的复杂情况。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方法包括:
数据变换步骤,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点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装置具备:
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其他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的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而生成的第2点数据,使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第2图像的印刷,并且,与其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比,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小,其中,上述其他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使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第1图像的印刷,
该装置具备:
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和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装置,
上述点数据生成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和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
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构成喷墨记录系统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的截面构造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构成喷墨记录系统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的截面构造图。
图4(a)是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在布料形成的点的示图,(b)是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在记录介质形成的点的示图。
图5是用根据点数据而形成的点说明点数据的图,(a)是第1点数据的示图,(b)是将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后的图,(c)是将(b)中重复的点合成的数据变换后的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点数据按像素单位表示的示图,(a)是第1点数据的示图,(b)是将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后的图,(c)是将(b)中重复的点合成的数据变换后的图。
标号说明:
1:第1喷墨记录装置,15:喷墨头,201:第2喷墨记录装置,215:喷墨记录头,300:点数据生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如图1所示,该喷墨记录系统具备:大型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并排设置的小型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生成第1喷墨记录装置1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采用的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第1喷墨记录装置1是量产机,高速进行正式图像(第1图像)的印刷。另一方面,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是样品作成机,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1进行正式图像的印刷前,为了确认图样和/或色等,进行样品图像(第2图像)的印刷。
如图2所示,第1喷墨记录装置1用染料墨以喷墨方式对以所谓卷对卷的形式进料的布料W1(原始布料)印刷(印染)图案等。另外,关于第1喷墨记录装置1的以下的说明中,将布料W1的正反输送方向规定为X轴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Y轴方向。另外,第1喷墨记录装置1可对最大1.5m宽度的布料W1印刷,具有与其对应的Y轴方向的尺寸(2.5m左右),X轴方向的尺寸也成为同等(2.5m左右)。
如同图所示,该第1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抽出筒状卷绕的布料W1并输送的抽出部2;将抽出的布料W1沿输送通路3输送以进行印刷的装置主体4;在装置主体4的上侧配设,与装置主体4联动以喷墨方式对布料W1进行印刷的印刷部5;将印刷部5印刷的布料W1在装置主体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中卷取回收的卷取部6;统一控制这些构成装置的控制部7。
装置主体4具备:钢材构成的主体用机台11;由主体用机台11支撑,将布料W1通过带传送沿着X轴方向间歇输送的介质输送机构12。印刷部5具备:具有喷墨头15的托架单元14和使托架单元14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的头移动机构16。另一方面,抽出部2具有:抽出布料W1的抽出单元18;去除抽出布料W1的松弛的松弛去除单元19。另外,卷取部6具有:卷取布料W1的卷取单元21;向卷取单元21供给间隔用纸P的间隔用纸单元22;和在布料W1卷取前使浸入布料W1的染料墨的溶剂(水分)气化的加热单元23;将这些搭载在卷取部用机台24而构成。
从抽出单元18抽出的布料W1通过松弛去除单元19张紧而去除松弛后,送入介质输送机构12。送入介质输送机构12的布料W1在表面粘附,进行带传送。该带传送中,布料W1沿着X轴方向间歇输送(副扫描),另一方面,托架单元14同步地沿着Y轴方向往返移动,从喷墨头15排出墨(主扫描)。
这样,印刷后,布料W1的印刷完成部分(印染完成部分)从介质输送机构12向卷取部6送出。卷取部6中,从间隔用纸单元22向从介质输送机构12送出的布料W1连续地供给间隔用纸P,布料W1和间隔用纸P重叠后送到加热单元23。加热单元23中,将间隔用纸P和布料W1一起加热,使染料墨的溶剂(水分)气化。这样,干燥处理后的印染完成的布料W1与间隔用纸P一起被卷取单元21卷取。
介质输送机构12具备:在上述的主体用机台11上载置固定的左右(Y轴方向)一对的侧框62;由一对的侧框62支撑,具有环状的传送带64的带传送单元63;在带传送单元63的下侧配设,由旋转刷97洗净传送带64的带洗净单元65。另外,介质输送机构12具备:上游侧中从上侧靠近带传送单元63,将从松弛去除单元19送入的布料W1向传送带64贴附的按压辊66;下游侧中相对于带传送单元63在斜上方配设,将印刷后的布料W1从传送带64剥离后送入卷取部6的分离辊67。
带传送单元63具备: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驱动滑轮81;位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从动滑轮82;在驱动滑轮81及从动滑轮82间架设的环状的传送带64。驱动滑轮81及从动滑轮82经由专用的轴承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撑于一对侧框62,驱动滑轮81的一方的轴端与使传送带64间歇行进的传送马达86连结。传送带64由外周面(表面)具有粘附性的(粘附处理的)宽广的特殊带构成,使布料W1贴附后沿着X轴方向传送。从而,布料W1在印刷部5的正下方,可防止卷曲等的发生地进行印刷输送(间歇输送)。
印刷部5具备:以跨越输送通路3(带传送单元63)的方式在Y轴方向延伸的打印机框101;在打印机框101支撑的头移动机构16;在头移动机构16搭载并沿着Y轴方向往返移动的托架单元14;覆盖这些的打印机罩102。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在印刷部5搭载了保养喷墨头15的封盖单元和/或清洁单元。而且,设置了间距调节部150,通过相对于装置主体4(介质输送机构12)使印刷部5全体升降,调节喷墨头15的喷嘴面和传送带64上的布料W1的作业间距G。
托架单元14具备:具有彩色打印用的多色喷嘴列的多个(例如12个)喷墨头15;以喷嘴面向下的方式保持多个喷墨头15的托架107。多个喷墨头15相互在X轴方向上交错状排列,使得各个喷嘴列与X轴方向平行。另外,向各喷嘴列供给的各色染料墨从所谓离架的墨盒供给。
头移动机构16具备:用悬臂以在Y轴方向可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撑托架单元14的2条托架导轨111;沿托架导轨111使托架单元14往返移动的同步带116;使同步带116正反行进的托架马达113。由托架马达113使同步带116正反行进时,托架单元14由托架导轨111引导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
而且,来自喷墨头15的各喷嘴的墨滴IN(参照图4)的排出量可以通过由控制部7控制对喷墨头15的压电元件施加的驱动波形的施加电压来调节。本实施方式中,调节为L(大)·M(中)·S(小)的3阶段。从而,喷墨头15可在布料W1形成3种尺寸(L·M·S)的点D(参照图4)。
间距调节部150具备设置在左右的侧框62的两外侧的左调节部151及右调节部(图示省略)和使左调节部151和右调节部连动的连结轴(图示省略)。左调节部151及右调节部分别具有用于使印刷部5的左部及右部升降的凸轮机构,使设置在左调节部151的操作柄164正反旋转时,左调节部151的凸轮机构工作,而且经由连结轴,右调节部的凸轮机构工作。从而,相对于装置主体4(介质输送机构12),印刷部5全体升降,调节作业间距G。
另外,间距调节部150具备测定随着间距调节而变化的作业间距G的拨号盘测量仪(dial guage)154。另外,在采用布料W1的场合,与纸的场合比,表面的凹凸大,可能在幅端产生卷曲等,因此,该作业间距G调节为2~3mm左右的比较大的值(纸的场合为0.5mm左右)。
接着,参照图3,说明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采用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相同的染料墨,以喷墨方式在印刷用纸等的记录介质W2印刷图案等。作为记录介质W2,也可以采用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的布料W1相同的材质。另外,涉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的以下的说明中,记录介质W2的正反输送方向规定为X轴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Y轴方向。另外,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同样,可对最大1.5m宽的记录介质W2印刷,Y轴方向的尺寸为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相同程度(2.5m左右),而X轴方向的尺寸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1短(1m左右),作为全体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比,更小型化且印刷速度更慢。
如同图所示,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具备:以可抽出筒状卷绕的记录介质W2(筒纸)的方式装填的介质装填部202;将从介质装填部202抽出的记录介质W2沿输送通路203输送的输送部件204;与输送部件204协同对记录介质W2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印刷部件205;统一控制这些构成装置的控制部件207;容纳这些并形成了介质排出口208的装置壳体209。
输送部件204具备:分别沿着Y轴方向延伸,由夹持辊构成的上游侧输送辊211及下游侧输送辊212;经由动力传达机构(图示省略)驱动上游侧输送辊211及下游侧输送辊212旋转的输送马达213。控制部件207对输送马达213进行驱动控制,使记录介质W2在X轴方向间歇输送。
印刷部件205具备:具有喷墨头215的托架单元214;使托架单元214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的头移动部件216。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在印刷部件205搭载了保养喷墨头215的封盖单元和/或清洁单元。
托架单元214具备: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搭载数(例如12个)少的个数(例如1~2个)的喷墨头215;以喷嘴面向下的方式保持喷墨头215的托架217。该喷墨头215具有与在第1喷墨记录装置1搭载的喷墨头15相同的构成,并且以喷嘴列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式保持于托架217。另外,向各喷嘴列供给的各色的染料墨从所谓离架的墨盒供给。
头移动部件216具备:用悬臂以在Y轴方向可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撑托架单元214的2条托架导轨221;使托架单元214沿托架导轨221往返移动的同步带222;使同步带222正反行进的托架马达223。由托架马达223使同步带222正反行进时,托架单元214由托架导轨221引导,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该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的托架单元214的往返移动的速度(主扫描速度)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托架单元14的往返移动的速度慢。
而且,来自喷墨头215的各喷嘴的墨滴IN的排出量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的喷墨头15同样,可以通过由控制部件207控制向喷墨头215的压电元件施加的驱动波形的施加电压来调节。本实施方式中,调节为L(大)·M(中)·S(小)的3个阶段。从而,喷墨头215可在记录介质W2形成3种尺寸(L·M·S)的点D(参照图4)。
这样构成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由输送部件204将记录介质W2沿着X轴方向间歇输送(副扫描),另一方面,托架单元214同步地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从喷墨头215排出墨(主扫描)。这样,印刷后,记录介质W2的印刷完成部分从介质排出口208向外部送出。
但是,如上所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喷墨头15的搭载数(12个)比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的喷墨头215的搭载数(1~2个)多,另外,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喷墨头15的主扫描速度也比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的喷墨头215的主扫描速度快。因而,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在喷墨头15的主扫描时,在布料W1的表面和喷墨头15的喷嘴面之间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强气流。
因而,如图4所示,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从喷墨头15排出的1次喷射的墨滴IN在主扫描方向分散,滴落到布料W1,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多个点D(参照图4(a))。另一方面,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几乎不产生这样的气流,因此,通过1次喷射的墨滴IN,不会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多个点D(参照图4(b))。即,墨滴IN以拖尾方式从喷墨头15的喷嘴排出,从喷嘴离开时分割为多个墨滴IN的场合,若气流的影响少则分割的墨滴IN几乎重叠地在记录介质W2滴落,形成一个点D,而若气流的影响强,则分割的墨滴IN因该气流而分散,滴落在记录介质W2,形成多个点D。
而且,如图4(a)所示,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根据布料W1的种类等,由间距调节部150变更作业间距G时,墨滴IN在主扫描方向分散滴落的程度(墨分散程度)也变化。即,作业间距G若变大,相应地气流的影响也变强,因此,墨分散程度也变大(图4(a)中,作业间距G大的情况用点划线表示)。另外,图4(a)中,根据图示的关系,表示了布料W1相对于喷墨头15升降的情况,而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间距调节部150使喷墨头15(印刷部5)相对于布料W1(介质输送机构12)升降。
这样,第1喷墨记录装置1和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由于墨分散程度不同,第1喷墨记录装置1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采用共同的点数据时,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的正式图像与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的样品图像比,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多个点D,从而全体变得模糊。因而,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也印刷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的正式图像同程度的模糊样品图像,由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生成在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采用的第2点数据。
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由个人电脑等构成,如图1所示,功能上具备:图像数据生成部301;点数据生成部302;数据变换部303;作业间距取得部304;间隙设定部305;间隙变更部306。
图像数据生成部301由图样作成用的应用程序软件实现,生成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的正式图像的图像数据。另外,也可以将其他个人电脑等作成的图像数据取入点数据生成装置300。
点数据生成部302根据图像数据生成部301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灰度,进行半色调处理等,生成在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采用的第1点数据。如图5(a)及图6(a)所示,该第1点数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及点尺寸。另外,图5及图6中,“L”表示L尺寸的点D,“M”表示M尺寸的点D,“S”表示S尺寸的点D。
数据变换部303为了消除第1喷墨记录装置1和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墨滴IN的滴落方式的不同,按照规定的点分割规则,将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生成第2点数据。具体地说,如图5(b)所示,数据变换部303对在第1点数据(参照图5(a))中确定为L尺寸的各点D的数据进行数据变换,使得取代该点D使S尺寸、M尺寸及S尺寸的共3个点D在主扫描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A而形成。与此同时,对确定为M尺寸的各点D的数据进行数据变换,使得取代该点D使2个S尺寸的点D在主扫描方向隔着预定间隙A而形成。通过这样的第1点数据的数据变换,作成第2点数据。该预定间隙A由后述的间隙设定部305和/或间隙变更部306设定、变更。另外,在进行这样数据变换的结果,产生从描画区域超出的点D时,以不印刷该点D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
换言之,如图6(b)所示,数据变换部303对第1点数据(参照图6(a))中的L尺寸的点D进行数据变换,使得在该像素形成M尺寸的点D,同时在该像素的左右(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像素相互隔着预定间隙A形成2个S尺寸的点D。另外,对M尺寸的点D进行数据变换,使得在该像素不形成点D,而在该像素的左右(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像素相互隔着预定间隙A形成2个S尺寸的点D。通过这样的第1点数据的数据变换,作成第2点数据。另外,该数据变换中,也可以相对于第1点数据,变更第2点数据的分辨率。
而且,如图5(c)及图6(c)所示,数据变换部303在上述的数据变换结果为产生了重复形成的2个S尺寸的点D的场合(作业间距G=b的场合),进一步进行合成为1个M尺寸的点D的数据变换,生成第2点数据。为了重复形成2个S尺寸的点D,必须从喷墨头215向记录介质W2的同一处所排出·滴落2次喷射的S尺寸的墨滴IN,因此排出工作变得复杂,而通过合成为1个M尺寸的点D,可以避免这样的复杂情况。另外,生成S尺寸的点D和M尺寸的点D时,合成为1个L尺寸的点D,为比此更多的组合时,全部进行合成为1个L尺寸的点D的数据变换。
作业间距取得部304通过用户输入,取得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作业间距G。用户读取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由拨号盘测量仪154测定的作业间距G,通过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的键盘和/或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按钮等,输入该测定值。当然,也可以是拨号盘测量仪154测定的作业间距G的测定值直接地(不通过用户输入)向点数据生成装置300输出的构成。
间隙设定部305根据作业间距取得部304取得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1的作业间距G,设定由数据变换部303采用的预定间隙A。具体地说,如上所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作业间距G若大,则墨分散程度也大,因此,作业间距G越大,预定间隙A设定成越大。例如,设为A=α×d(d=50μm),作业间距G=a的场合,对于L尺寸的点D及M尺寸的点D,都设定成α=1,预定间隙A为d(50μm)。另外,作业间距G=b(>a)的场合,对于M尺寸的点D,与作业间距G=a的场合同样,设为α=1,预定间隙A为d(50μm),对于L尺寸的点D,设为α=2,预定间隙A为2d(100μm)。
间隙变更部306根据用户从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的键盘等输入的“模糊(ぼかし)处理度”的值,变更由间隙设定部305设定的预定间隙A的值。例如,“模糊处理度”的值设为可以+2,+1,0的3阶段输入,输入+1时,使预定间隙A=α×d中的α的值增加+1,而且印刷模糊图像。这样,用户可以任意变更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的样品图像的模糊程度。因而,即使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的正式图像的印刷品质(模糊程度)因布料W1的种类、正式图像的印刷分辨率、图片等而异,用户也可以与之相应地变更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的样品图像的模糊程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间隙变更部306进行的预定间隙A的变更设为不进行(“模糊处理度”的输入为“0”)。
如上所述,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生成的第2点数据向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输出。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的控制部件207根据第2点数据驱动喷墨头215,对记录介质W2进行样品图像的印刷。根据该样品图像,用户进行图样等的确认后,由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生成的第1点数据向第1喷墨记录装置1输出。第1喷墨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7根据第1点数据,驱动喷墨头15,对布料W1进行正式图像的印刷。
与第1喷墨记录装置1比,墨分散程度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根据将第1点数据按上述的点分割规则数据变换后的第2点数据,印刷样品图像。因而,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根据第2点数据形成的点D若与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根据第1点数据形成的点D比,则与由第1喷墨记录装置1根据第1点数据形成的点D同样,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从而,即使由与印刷正式图像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1比墨分散程度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样品图像的场合,也可以获得印刷品质与正式图像同等模糊的样品图像。即,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点D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从而形成模糊图像,而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通过采用上述数据变换后的第2点数据,也使点D在主扫描方向分散形成,因此,可以获得同等模糊程度的样品图像。
而且,通过由间隙设定部305根据第1喷墨记录装置1的作业间距G来设定预定间隙A,在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可以与因作业间距G变化的墨分散程度对应,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形成同等程度分散的点D。从而,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中,即使作业间距G变更,正式图像的模糊程度变化,也可以由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与该变化相应的模糊程度的样品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系统,即使由墨滴IN在主扫描方向分散滴落的程度与印刷正式图像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1不同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样品图像的场合,也可以获得与正式图像同等印刷品质的样品图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2点数据由点数据生成装置300生成,也可以构成为使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的控制部件207起到点数据生成装置300具备的各部中的至少数据变换部303的功能,在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中生成第2点数据。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1喷墨记录装置1是量产机,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是样品作成机,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即使用多台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1印刷正式图像的场合,通过应用本发明,也可以由任一第1喷墨记录装置1获得均匀印刷品质的正式图像。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所谓线性打印机和/或喷墨头15在XY方向(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移动的类型的打印机。从而,例如,由排出墨滴IN在副扫描方向分散后在记录介质W2滴落的程度比第1喷墨记录装置1小的第2喷墨记录装置201印刷样品图像的场合,在第1点数据中,取代本实施方式中对L点和/或M点进行在主扫描方向分割的数据变换,而对L点和/或M点进行在副扫描方向分割的数据变换,生成第2点数据即可。

Claims (8)

1.一种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方法包括:
数据变换步骤,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间距取得步骤,取得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中上述记录介质的表面和上述喷墨头的喷嘴面之间的作业间距;和
间隙设定步骤,根据取得的上述作业间距,设定上述预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间隙变更步骤,根据用户的输入,变更上述预定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点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变换步骤中,由上述数据变换生成重复形成的多个上述点时,进行合成为单个上述点的数据变换。
5.一种点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装置具备:
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6.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其他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的第1点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而生成的第2点数据,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第2图像的印刷,并且,与其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比,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小,其中,上述其他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使喷墨头与上述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第1图像的印刷,
该装置具备:
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7.一种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和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装置,
上述点数据生成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8.一种喷墨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使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同时,从上述喷墨头排出墨滴,在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印刷的第1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由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确定点形成的有无的第1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1图像,由印刷图像时喷墨头与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速度比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小的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根据第2点数据,从上述喷墨头向其他上述记录介质排出上述墨滴而印刷第2图像,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该系统具备:上述第1喷墨记录装置和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
上述第2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数据变换部,其对上述第1点数据中确定有上述点形成的上述各点的数据,以取代该点在上述相对移动方向相互隔着预定间隙形成多个上述点的方式,进行数据变换,生成上述第2点数据。
CN201610331017.4A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004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464A JP5935604B2 (ja) 2012-08-31 2012-08-31 ドットデータ生成方法、ドットデータ生成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2012-191464 2012-08-31
CN201310384616.9A CN103660562B (zh)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616.9A Division CN103660562B (zh)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4045A true CN106004045A (zh) 2016-10-12
CN106004045B CN106004045B (zh) 2018-04-20

Family

ID=4908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616.9A Active CN103660562B (zh)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CN201610331017.4A Active CN106004045B (zh)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616.9A Active CN103660562B (zh) 2012-08-31 2013-08-29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911051B2 (zh)
EP (1) EP2704062B1 (zh)
JP (1) JP5935604B2 (zh)
KR (1) KR102135685B1 (zh)
CN (2) CN103660562B (zh)
TW (1) TWI5948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401A (zh) * 2017-09-05 2019-03-05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故障印刷喷嘴的补偿图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7828A1 (en) * 2019-08-01 2022-06-08 Ing. Gerritse Holding B.V.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d/or fixating a print on(to) a substrate in a device for transfer and/or fixation
JP7467857B2 (ja) * 2019-09-27 2024-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559744B (zh) * 2020-11-27 2023-07-14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出墨量的处理液数据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691203B (zh) * 2023-08-08 2023-10-20 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件的喷墨打印工艺方法、系统及显示器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6155B1 (en) * 1998-06-19 2001-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lf-tone screen calibrations
CN1753785A (zh) * 2003-12-26 2006-03-2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326060A (zh) * 2006-04-04 2008-12-17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颜料墨水和记录物
US20120086956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7812A (en) * 1980-06-20 1985-10-15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high resolution halftone images
JPH058457A (ja) * 1990-08-30 1993-0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d情報フアイリング・プリンテイング装置
JPH06226962A (ja) * 1993-01-29 1994-08-16 Canon Inc 画像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47532B2 (ja) * 1995-06-30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JP4497597B2 (ja) * 1999-10-05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2300402A (ja) * 2001-03-30 2002-10-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4352808B2 (ja) * 2002-09-18 2009-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レビュー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89481B (zh) * 2006-02-22 2011-04-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记录物、程序、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墨水
JP5157808B2 (ja) 2007-12-28 2013-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
US8167423B2 (en) 2007-12-28 2012-05-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apparatus
JP2011110802A (ja) * 2009-11-26 2011-06-0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12016833A (ja) * 2010-07-06 2012-01-2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12190420A (ja) * 2011-03-14 2012-10-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JP6112876B2 (ja) * 2013-01-24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6155B1 (en) * 1998-06-19 2001-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lf-tone screen calibrations
CN1753785A (zh) * 2003-12-26 2006-03-2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326060A (zh) * 2006-04-04 2008-12-17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颜料墨水和记录物
US20120086956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401A (zh) * 2017-09-05 2019-03-05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故障印刷喷嘴的补偿图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371A (zh) 2014-06-01
EP2704062A1 (en) 2014-03-05
JP2014046564A (ja) 2014-03-17
US20140063107A1 (en) 2014-03-06
TWI594897B (zh) 2017-08-11
US20150062217A1 (en) 2015-03-05
KR20140030070A (ko) 2014-03-11
US8998360B2 (en) 2015-04-07
JP5935604B2 (ja) 2016-06-15
US8911051B2 (en) 2014-12-16
CN103660562B (zh) 2016-09-07
CN106004045B (zh) 2018-04-20
EP2704062B1 (en) 2018-10-10
KR102135685B1 (ko) 2020-07-20
CN103660562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0562B (zh)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CN105922749B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JP5849395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2148535A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3000997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2013006308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3218274B2 (ja) 捺染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00313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588458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6537114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8777350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a firs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 second recording process
JP60791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システム
JP579019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JP671482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2013193354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
EP2767401B1 (en) Printing system
JP6221506B2 (ja) 液体吐出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制御情報生成装置
JP201307141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07025471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JP594875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7284028A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201511353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8187887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間隔調整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