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4738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84738B CN105984738B CN201510056180.XA CN201510056180A CN105984738B CN 105984738 B CN105984738 B CN 105984738B CN 201510056180 A CN201510056180 A CN 201510056180A CN 105984738 B CN105984738 B CN 1059847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arm
- roller
- delivering mechanism
- guide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该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路径上并用来输送纸张、接触形成夹持部的第一、二辊,第一辊为橡胶辊;具有第一引导面的触动臂,第一引导面用于将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支撑触动臂的弹性件;纸张导向夹持部时,触动臂在纸张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驱使弹性件发生形变;触动臂在第一位置下,纸张前端与第一引导面接触,但未与第一辊接触;触动臂在第二位置下,纸张前端夹在夹持部中。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纸张输送机构中突起部的制造公差较大时,纸张无法川页利地导向夹持部;在突起部将不同厚度的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时,存在卡纸、或纸张无法川页利地导向夹持部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电脑周边产品及其他相关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影印机或集复印、扫描、打印及传真等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MFP),不仅可以帮助增进人们处理信息的效率,也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输送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纸张前端与输送方向不垂直(即纸张倾斜)的问题,该问题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例如,会导致最终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倾斜。
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纸张输送机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纸张输送机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送纸轨道1、第二送纸轨道6、以及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辊3和第二辊4,第一辊3与第二辊4接触形成夹持部5,第一送纸轨道1在夹持部5沿输送方向A的上游设有弯曲部10。
利用上述纸张输送机构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原理为: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一辊3和第二辊4静止不动,倾斜的纸张P沿输送方向A送往夹持部5;结合图1至图2所示,当纸张P前端的一部分夹在夹持部5中时,纸张P前端停止沿输送方向A移动,由于纸张P的后端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故纸张P会拱起,纸张P的拱起部位伸入第一送纸轨道1的弯曲部10内,拱起的纸张P前端的剩余部分逐渐夹在夹持部5中,以实现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如图3所示,补正结束之后,第二辊4带动第一辊3转动,以将纸张P沿输送方向A送往夹持部5的下游。
但是,在纸张P的前端送往夹持部5中时,有可能会发生在纸张P的前端未到达夹持部5之前就与第一辊3或第二辊4相撞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一辊3和第二辊4中至少有一个为橡胶辊(该橡胶辊作为主动辊)。由于橡胶辊的表面摩擦系数较高,故当纸张P前端与第一辊3或第二辊4相撞时,很容易造成卡纸、纸张P前端无法顺利地送入夹持部5,进而不利于纸张P的倾斜补正。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其中:
于1998年7月7日公开、公开号为JP特开平10-181976A的日本专利提出了解决方案一,如图4所示,其在纸张输送机构中设置了贴片2,该贴片2沿输送方向的下游端覆盖在辊20上方。在纸张输送过程中,贴片2能够较好地引导纸张前端进入辊20和另一辊(未图示)接触形成的夹持部中。但是,解决方案一存在以下问题:纸张输送机构在夹持部处发生卡纸时,用户会拉出纸张,在拉出纸张的过程中,纸张可能会损坏贴片2,导致更严重的卡纸。
于2007年9月6日公开、公开号为JP特开2007-223044A的日本专利提出了解决方案二,如图5所示,其在纸张输送机构中设置了突起部107,突起部107在纸张输送机构中始终静止不动。在纸张输送过程中,突起部107能够引导纸张前端进入辊23和辊24接触形成的夹持部中。虽然解决方案二避免了解决方案一存在的问题,但却存在以下问题:对突起部107的制造公差要求较为严格,当突起部107的制造公差较大时,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另外,在突起部107将不同厚度的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时,存在卡纸、或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纸张输送机构对突起部的制造公差要求较为严格,当突起部的制造公差较大时,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在突起部将不同厚度的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时,存在卡纸、或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的可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张输送机构,能够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并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设置在输送路径上并用来输送纸张,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接触形成夹持部,所述第一辊为橡胶辊;
触动臂,具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将纸张前端导向所述夹持部;
支撑所述触动臂的弹性件;
纸张前端由所述第一引导面导向夹持部时,所述触动臂在纸张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动臂移动时驱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纸张前端与第一引导面接触,但未与所述第一辊接触;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纸张前端夹在所述夹持部中。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与第一辊沿第一辊的轴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移动时绕着转动中心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通过转轴与第一送纸轨道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送纸轨道设置在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辊位于第一送纸轨道内;
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纸张施加给触动臂的作用力为0.05N至0.1N。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面呈向纸张凸出的弧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辊表面的摩擦系数。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的材料为聚甲醛。
可选地,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辊同轴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辊同轴间隔设置;
所述触动臂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排列,多个所述触动臂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轴向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触动臂位于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辊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辊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触动臂。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路径上的第一送纸轨道,所述第一辊位于第一送纸轨道内;
所述触动臂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连的第二引导面,纸张穿过所述夹持部后经由所述第二引导面输送至下游,所述第二引导面沿输送方向延伸至触动臂的端部;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端部未凸出第一送纸轨道面向纸张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纸张输送机构为用来输送原稿的供纸机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纸张输送机构中设置触动臂和支撑触动臂的弹性件,触动臂具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用于在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时,将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具体地,纸张前端沿输送方向在夹持部的上游移动至与第一引导面接触、但未与第一辊接触(此时触动臂处于第一位置)之后,纸张前端可以沿着第一引导面在输送方向上向夹持部移动。纸张移动时,触动臂在纸张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在避让纸张的同时将纸张导向夹持部中。触动臂移动时会驱使弹性件发生形变,在纸张完全穿过夹持部之后,触动臂会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自第二位置回位至第一位置。当触动臂存在较大的制造公差时,触动臂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补偿触动臂的制造公差,确保纸张前端能够顺利地导向夹持部中。另外,在不同厚度的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时,触动臂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适应纸张的厚度变化,确保了各种厚度的纸张前端均能够顺利地导向夹持部中,避免了卡纸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现有一种能够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现有解决方案一中纸张输送机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5是现有解决方案二中纸张输送机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纸张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P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纸张输送机构沿垂直于第一送纸轨道的方向看过去的简化示意图;
图9至图14是图6至图8所示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在图7、图9至图14中,为了能够显示第一辊和第二辊接触形成的夹持部,第一辊和第二辊被触动臂遮挡的部分用虚线表示;
图1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纸张输送机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16至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纸张输送机构沿垂直于第一送纸轨道的方向看过去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纸张输送机构能够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使纸张前端与输送方向垂直。结合图6至图8所示,该纸张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路径上的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送纸轨道20和第二送纸轨道10、平行设置的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触动臂40、支撑触动臂40的弹性件52,触动臂40与第一辊32沿第一辊32的轴向相对设置。
参考图7至图8,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设置在输送路径上并用来输送纸张,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接触形成夹持部33。纸张输送机构在非工作状态下,触动臂40的一部分还与第二辊31沿第二辊31的轴向相对设置,在图中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被触动臂40遮挡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在输送纸张时,第一辊32为主动辊,第二辊31为从动辊。第一辊32位于第一送纸轨道20的窗口W1内,第一辊32的顶部凸出第一送纸轨道20面向纸张的表面(未标识)。第二辊31位于第二送纸轨道10的窗口(未标识)内,第二辊31的顶部凸出第二送纸轨道10面向纸张的表面。第二送纸轨道10设有沿远离第一送纸轨道20的方向凹陷的弯曲部11,弯曲部11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的上游。
其中,第一辊32为橡胶辊,可以是整个第一辊32的材料均为橡胶,也可以仅仅是第一辊32的表面材料为橡胶。第一辊32设置为橡胶辊的原因为下述理由一、理由二中的至少一个。理由一:在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时,纸张前端能够夹在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形成的夹持部33中(将在后面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中详细描述)。理由二:输送纸张时,为橡胶辊的第一辊32的表面摩擦系数较高,能够作为主动辊带动第二辊31转动。
继续参考图7至图8,触动臂40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的上游并具有: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上游的第一引导面41,第一引导面41用于将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33;与第一引导面41相连的第二引导面42,纸张穿过夹持部33后经由第二引导面42输送至下游,第二引导面42沿输送方向A延伸至触动臂40的端部43。触动臂40对应第一引导面41和第二引导面42的部分位于第一送纸轨道20的窗口W2内。触动臂40通过转轴51与第一送纸轨道20可转动连接,转轴51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的上游,并与第一辊32的中轴线位于第一送纸轨道20的同一侧。弹性件52为扭簧,该扭簧套设在转轴51上,其中一个扭臂(未图示)与第一送纸轨道20相抵、另一个扭臂520与触动臂40相抵。
下面结合图9至图14对本实施例的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以及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在图9至图14中,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被触动臂40遮挡的部分用虚线表示。
如图9所示,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静止不动,纸张P沿输送方向A在第一引导面41的上游移动。此时,纸张P前端未与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接触,触动臂40未受纸张P的作用处于自然状态。触动臂40在自然状态下,触动臂40在弹性件52的支撑作用下保持静止,第一引导面41和第二引导面42均凸出夹持部33,触动臂40的端部43凸出第一送纸轨道20面向纸张P的表面。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触动臂4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引导面41、第二引导面42凸出夹持部33是指:定义一个位于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接触位置的公切面,第一引导面41、第二引导面42均至少有一部分位于该公切面面向纸张P的一侧。
如图10所示,随着纸张P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纸张P前端与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接触,但并未与第一辊32接触。在本发明中,定义纸张P前端刚与第一引导面41接触的瞬间触动臂40所处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触动臂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下,虽然纸张P有与触动臂40接触,但此时纸张P对触动臂40的作用极小,并不足以使触动臂40的位置发生变化,故此时触动臂40所处的所述第一位置、与触动臂40在自然状态下所处的位置实质上相同。
如图11所示,纸张P前端与第一引导面41接触之后,纸张P前端在第一引导面41上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在纸张P前端的作用下,触动臂40沿方向B转动,并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在避让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在图11中触动臂40所处的位置即为所述第二位置,触动臂4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纸张P前端夹在夹持部33中。纸张P驱使触动臂40移动的过程中,纸张P需克服弹性件52施加给触动臂40的阻碍触动臂40沿方向B转动的作用力。
当触动臂40存在较大的制造公差时,在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的过程中,由于触动臂40能够在纸张P的作用下移动,故触动臂40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补偿触动臂40的制造公差,确保了纸张P前端能够顺利地导向夹持部33中。
类似地,在不同厚度的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时,触动臂40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适应纸张P的厚度变化,确保了多种厚度的纸张P前端均能够顺利地导向夹持部33中,避免了卡纸的可能。
在纸张P前端被导向夹持部33时,由于纸张P是倾斜的,即纸张P前端与第一辊32、第二辊31的中轴线不平行,故纸张P前端仅有一部分夹在夹持部33中。
在触动臂40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触动臂40会使弹性件52发生形变,且触动臂40的端部43会沿远离第二送纸轨道10的方向移动。当触动臂4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触动臂40的端部43未凸出第一送纸轨道20面向纸张的表面。
触动臂4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若发生卡纸,用户会沿输送方向A的反方向将纸张P拉出。由于此时触动臂40的端部43未凸出第一送纸轨道20面向纸张的表面,故不会对用户拉出纸张P的动作造成阻碍,使得纸张P能够顺利拉出。
如图12所示,纸张P前端夹在夹持部33中时,纸张P前端停止沿输送方向A移动,由于纸张P的后端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故纸张P会拱起,纸张P的拱起部位伸入第一送纸轨道10的弯曲部11内,拱起的纸张P前端的剩余部分逐渐夹在夹持部33中,以实现对纸张P进行倾斜补正。
如图13所示,补正结束之后,第一辊32带动第二辊31转动,以将纸张P沿输送方向A送往夹持部33的下游。在纸张P穿过夹持部33之后,纸张P经由第二引导面42输送至夹持部33沿输送方向A的下游。
如图14所示,整个纸张P穿过夹持部33之后,触动臂40不再受到纸张P的作用,因此,触动臂40会在弹性件52的回复力作用下沿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转动,以自所述第二位置回位至所述第一位置,在图14中触动臂40所处的位置即为所述第一位置。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纸张P前端由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导向夹持部33的过程中,触动臂40在纸张P作用下的移动方式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转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触动臂40套设在转轴51上的端部以外的各个部位的位置均发生变化),只要触动臂40移动时能够避让纸张以避免阻碍纸张P导向夹持部33即可。换言之,在本发明中,触动臂40在纸张P的作用下移动时,触动臂40的各个部位的运动轨迹并不受限制,该所述轨迹可以为弧线、直线等。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在纸张P前端经由第一引导面41导向触动臂40时,触动臂40的移动方式也可以为:触动臂40的各个部位沿直线平移。相比其他运动方式,触动臂40在纸张P作用下的转动方式能够更容易实现。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触动臂40也可以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的下游,并具有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夹持部33上游的第一引导面41。在这种情形下,依然能够实现:纸张沿着第一引导面移动时,触动臂在纸张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在避让纸张的同时将纸张导向夹持部中。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弹性件52也可以为扭簧以外的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部件,例如螺旋弹簧、片簧等等,弹性件52也可以位于转轴51以外的位置(如位于触动臂40背向纸张P的一侧),只要弹性件52能够满足以下要求即可:触动臂40在自然状态下,触动臂40能够在弹性件52的支撑作用下保持静止;在触动臂40在纸张的作用下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将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时,触动臂40能够使弹性件52发生形变,当纸张P穿过夹持部33之后,触动臂40能够在弹性件52的回复力作用下回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如图12所示,触动臂40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纸张P施加给触动臂40的作用力对下述因素会造成影响:能够顺利地将纸张前端P导向夹持部33的纸张厚度范围、以及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效果。经研究发现,当所述作用力为0.05N至0.1N时,能够顺利地将纸张前端P导向夹持部33的纸张厚度范围会比较大,使得纸张输送机构的应用较为广泛。另外,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效果会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面41呈向纸张P凸出的弧形,在将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的过程中,纸张P能够更为顺利地沿着第一引导面41向夹持部33移动,既降低了第一引导面41阻碍纸张P移动的可能,也降低了卡纸的发生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面42也呈向纸张P凸出的弧形,在纸张P穿过夹持部33之后,纸张P能够更为顺利地沿着第二引导面42向夹持部33的下游移动。当纸张输送机构在夹持部33处发生卡纸时,用户能够顺利地将纸张向外拉出。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第一引导面41、第二引导面42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较为顺滑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面41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辊32表面的摩擦系数,在纸张P沿着第一引导面41向夹持部33移动的过程中,纸张P与第一引导面4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纸张P能够较为顺畅地向夹持部33移动,降低了卡纸的发生率。在具体实施例中,触动臂40的材料为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简称POM)。将触动臂40的材料选择为聚甲醛的原因在于:由聚甲醛制成的触动臂40的表面非常光滑、摩擦系数非常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耐磨性均非常好,能够延长触动臂40的寿命。
当然,触动臂40也可以利用其他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例如,该材料也可以为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或者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辊32、第二辊(未图示)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辊32固定在同一根轴61上并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辊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并沿轴向间隔设置,触动臂40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排列,多个触动臂40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辊32的轴向方向平行。通过间隔地设置多个触动臂40,能够将纸张P前端的各个部分更好地导向夹持部33中,提高补正效果,并且还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纸张P,使纸张输送机构的应用更为广泛。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62通过传动机构63与轴61相连。纸张输送机构送纸时,启动马达62,驱使轴61带动第一辊32转动。
现有纸张输送机构存在两种输送纸张方式,第一种输送纸张方式以通纸中心为准,第二种输送纸张方式以第一送纸轨道20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为准,所述宽度方向即为第一辊32的轴向方向。
当纸张输送机构为上述第一种输送纸张方式时,可以使多个触动臂40以通纸中心O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通常情况下,纸张输送机构中的所有第一辊32沿轴向均匀间隔排列,所述通纸中心为所有第一辊32沿轴向的中心。举例说明,若纸张输送机构包含五个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辊32,则所述通纸中心位于处在中间位置的第一辊32在轴向方向的中心上。多个触动臂40以上述方式设置时,纸张P前端沿着第一引导面41向夹持部33移动时的平衡性更好,能够将纸张P前端更好地导向夹持部33中,提高补正效果。
当纸张输送机构为上述第二种输送纸张方式时,多个触动臂40可以不以通纸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而是根据纸张的大小为准设置。
进一步地,触动臂40位于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辊32之间,在轴向最外侧的第一辊32远离相邻第一辊32的一侧未设置触动臂40。这样一来,可以在轴向最外侧的第一辊32中未设置触动臂40的一侧设置其他机构,例如用于检查是否有纸张的检查机构60。当然,轴向最外侧的相邻两个第一辊32之间也可以不设置触动臂40,以设置所述其他机构。
纸张输送机构中触动臂40的数量不小于四个(图中以四个为例)时,定义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辊32为一对辊,轴向相邻的一对辊之间可以不设置触动臂40,以在不影响将纸张导向夹持部的前提下,减少触动臂40的数量,降低纸张输送机构的成本。当然,若排除纸张输送机构成本方面的考虑,也可以在第一辊32的轴向两侧均设置触动臂40,在这种情况下纸张P前端能够更好地导向夹持部。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纸张输送机构为用来输送原稿的供纸机构(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简称ADF)100。在应用时,供纸机构1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200外,原稿经由供纸机构100排出至本体200内,以进行多种图像形成动作,如扫描、复印、传真等。所述原稿为已经形成有文字或图像信息的纸张(或其他能够承载信息的介质)。结合图11所示,在供纸机构100中,第一辊32位于第二辊31的下方,供纸机构100输送纸张P时,纸张P会下压触动臂40。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结合图16和图18所示,触动臂40不再与第一辊32沿第一辊32的轴向相对设置,而是与第一辊32位于沿输送方向A延伸的直线上,触动臂40沿输送方向A的端部43与第一辊32在输送方向A上重叠,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与夹持部33在输送方向A存在一定间隔;
支撑触动臂40的弹性件52不再为扭簧、而是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一端与触动臂40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
触动臂40仅具有第一引导面41、不再具有第二引导面。
下面结合图16至图17对本实施例的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以及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的原理中,与第一实施例存在区别的地方作介绍。
如图16所示,第一辊32和第二辊31静止不动,纸张P沿输送方向A在触动臂40的上游移动,直至纸张P前端与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接触。图16显示的是纸张P前端与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刚接触的瞬间,此时触动臂40处于第一位置。触动臂4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触动臂40的端部43与第一辊32在第一辊32的径向方向上存在间隔。
结合图16至图17所示,纸张P前端与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接触之后,纸张P前端在第一引导面41上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在纸张P前端的作用下,触动臂40沿方向C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在避让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在图17中触动臂40所处的位置即为所述第二位置。触动臂4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纸张P前端夹在夹持部33中,触动臂40的端部43与第一辊32接触。纸张P驱使触动臂40移动的过程中,触动臂40会驱使弹性件52发生形变。
比较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知,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原因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与夹持部33在输送方向A存在一定间隔,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沿输送方向A延伸至夹持部33,因此,第一实施例技术方案中触动臂40的第一引导面41能够更为有效地将纸张P前端导向夹持部33。
虽然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但是,根据上面第二实施例的纸张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能够解决下述问题:现有纸张输送机构对突起部的制造公差要求较为严格,当突起部的制造公差较大时,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在突起部将不同厚度的纸张前端导向夹持部时,存在卡纸、或纸张无法顺利地导向夹持部的可能。具体原因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纸张输送机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应用有多种,只要该应用需要在输送纸张的同时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即可,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对纸张进行转写之前,需要在输送纸张的同时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内设置本发明的纸张输送机构,纸张从本发明的纸张输送机构排出后对纸张进行转写操作。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上面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纸张输送机构,能够对纸张进行倾斜补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设置在输送路径上并用来输送纸张,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接触形成夹持部,所述第一辊为橡胶辊;
触动臂,具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将纸张前端导向所述夹持部;
支撑所述触动臂的弹性件;
纸张前端由所述第一引导面导向夹持部时,所述触动臂在纸张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动臂移动时驱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纸张前端与第一引导面接触,但未与所述第一辊接触;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纸张前端夹在所述夹持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与第一辊沿第一辊的轴向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移动时绕着转动中心线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通过转轴与第一送纸轨道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送纸轨道设置在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辊位于第一送纸轨道内;
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纸张施加给触动臂的作用力为0.05N至0.1N。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呈向纸张凸出的弧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辊表面的摩擦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的材料为聚甲醛。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辊同轴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辊同轴间隔设置;
所述触动臂的数量为多个并间隔排列,多个所述触动臂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轴向方向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臂位于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辊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辊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触动臂。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路径上的第一送纸轨道,所述第一辊位于第一送纸轨道内;
所述触动臂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连的第二引导面,纸张穿过所述夹持部后经由所述第二引导面输送至下游,所述第二引导面沿输送方向延伸至触动臂的端部;
所述触动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端部未凸出第一送纸轨道面向纸张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输送机构为用来输送原稿的供纸机构。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纸张输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6180.XA CN105984738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6180.XA CN105984738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4738A CN105984738A (zh) | 2016-10-05 |
CN105984738B true CN105984738B (zh) | 2018-02-27 |
Family
ID=5703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6180.XA Active CN105984738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847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99977A (zh) * | 2017-08-14 | 2017-12-22 |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纸张处理装置 |
JP2023002368A (ja) * | 2021-06-22 | 2023-01-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4459A (zh) * | 2005-09-13 | 2007-08-29 | 株式会社理光 | 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203652847U (zh) * | 2013-12-30 | 2014-06-18 |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馈送装置 |
CN104199262A (zh) * | 2014-08-08 | 2014-12-10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57107A (ja) * | 1994-11-30 | 1996-06-18 | Toshiba Corp | 給紙装置 |
JP2007223044A (ja) * | 2006-02-21 | 2007-09-06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及びこの記録装置の紙送り構造 |
JP4732223B2 (ja) * | 2006-04-13 | 2011-07-27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235259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Canon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装備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393384B2 (ja) * | 2009-10-05 | 2014-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01311B2 (ja) * | 2012-01-26 | 2016-04-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3118789A1 (en) * | 2012-02-08 | 2013-08-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2015
- 2015-02-03 CN CN201510056180.XA patent/CN1059847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4459A (zh) * | 2005-09-13 | 2007-08-29 | 株式会社理光 | 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203652847U (zh) * | 2013-12-30 | 2014-06-18 |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馈送装置 |
CN104199262A (zh) * | 2014-08-08 | 2014-12-10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4738A (zh) | 2016-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11671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705771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79439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306537A (ja) | シート排出装置 | |
JPH11180611A (ja) | 紙搬送装置及び紙搬送方法 | |
CN10598473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机构 | |
JP4502147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JP5796977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17095A (ja) | 供給装置、記録媒体の供給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 |
JP4785404B2 (ja) | 中央にピボット的なバッフルを持ったシート・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デ・スキューの改善システム | |
US7380785B2 (en) |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with aligning member | |
JP2012101905A (ja) |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123352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36698B2 (ja) | 記録装置 | |
JP2001019185A (ja) | 給紙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434094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820623B2 (en) | Sheet alignment i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 |
JP7352157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5970693B2 (ja) | 記録装置 | |
JP3839990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56668A (ja) | 用紙搬送装置 | |
JP3408387B2 (ja)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
JP2013040036A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227087A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245868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