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3548A -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03548A CN110803548A CN201910690143.2A CN201910690143A CN110803548A CN 110803548 A CN110803548 A CN 110803548A CN 201910690143 A CN201910690143 A CN 201910690143A CN 110803548 A CN110803548 A CN 110803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conveying
- orthogonal
- conveyance
- movement all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2—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changing orientation of sheet by only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he forwarding means, i.e. without the use of stop or register wa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16—Inclined tape, roller, or like article-forwarding side registers
- B65H9/166—Roll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the articles resting on rollers or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4—Paddle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2—Means for varying cross-section
- B65H2404/1122—Means for varying cross-section for rendering elastically deform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3—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moving in parallel to its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 B65H2404/53—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 B65H2404/531—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particula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 B65H2404/5311—Surface with different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的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具有输送路径形成部以及正交移动容许部。输送路径形成部形成片材的输送路径。正交移动容许部设于所述输送路径。正交移动容许部将所述片材沿输送方向输送。正交移动容许部容许所述片材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输送正交方向上的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于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以下称为“MFP”。)以及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具备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装置。片材输送装置具备形成片材的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形成部。片材输送装置具备对位机构作为片材输送时的倾斜校正机构。对位机构通过使沿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的前端贴靠并沿着辊(对位辊)的夹持部,校正片材的倾斜。根据片材的倾斜和片材的刚度,在使片材前端沿着时,通过片材弯曲或者在输送辊部上片材发生侧滑,使片材前端沿着对位辊。因此,片材输送装置传送比自输送辊部至对位辊为止的距离长的片材。
但是,片材的弯曲量、侧滑量存在界限,对于含有规定以上的倾斜的片材存在不能充分校正片材的倾斜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的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具有输送路径形成部以及正交移动容许部。输送路径形成部形成片材的输送路径。正交移动容许部设于所述输送路径。正交移动容许部将所述片材沿输送方向输送。正交移动容许部容许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输送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片材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图。
图3是从第二输送正交方向的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2的箭头III的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主要部分的扩大立体图(图4的点划线部V的扩大图)。
图6是比较例中的片材一边弯曲一边对位时的说明图。
图7是比较例中的片材一边侧滑一边对位时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概要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的概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系统,30…片材输送装置,31…输送路径,38…输送路径形成部,40…对位机构,50、150、250、350、450…正交移动容许部,50a…接触表面,51、151…板部件,65…第一输送轴(轴部),251…旋转体,251a…表面,252…槽部,351…旋转体,352、353…位置调整部,352…第一施力部件,353…第二施力部件,451、452…位置调整部,451…第一调整部,451a…第一外周面,452…第2调整部,452a…第二外周面,453…第一旋转体,454…第二旋转体,S…片材,Vs…片材输送方向,V1…第一输送正交方向(输送正交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关于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观察,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被夸大或者简化。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一例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包含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3。图像形成装置2在纸张等的片材状的介质(以下称为“片材”。)上形成图像。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执行后处理。后处理装置3为“片材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像形成装置2具备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机部13、供纸部14、排纸部15以及图像形成控制部16。
控制面板11具备接收用户操作的各种开关。例如,控制面板11接收关于片材的后处理的种类的输入。控制面板11将关于输入的后处理的种类的信息传送到后处理装置3。
扫描部12具备读取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的读取部。扫描部12将读取的图像信息输送到打印机部13。
打印机部13基于从扫描部12或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信息,通过色调剂等的显影剂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色调剂图像”。)。打印机部1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片材的表面上。打印机部13对转印于片材的色调剂图像加热和施加压力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
供纸部14配合打印机部1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定时,将片材一张一张地供给到打印机部13。
排纸部15将从打印机部13排纸的片材输送到后处理装置3。
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的整体动作。即,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机部13、供纸部14以及排纸部15。图像形成控制部16形成包含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
其次,对于后处理装置3进行说明。
后处理装置3相邻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后处理装置3对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通过控制面板11执行指定的后处理。例如,后处理为装订处理或排序处理。后处理装置3具备待机部21、处理部22、排出部23以及后处理控制部24。实施方式中,片材由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到排出部23。
待机部21使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暂时地滞留(缓冲)。例如,待机部21在处理部22执行现有的片材的后处理期间,使后续的多张片材待机。待机部21配置在处理部22的上方。当处理部22变空时,待机部21使滞留的片材向处理部22下落。
处理部22对片材执行后处理。例如,处理部22整合多张片材。处理部22对整合的多张片材执行装订处理。由此,多张片材被订在一起。处理部22将执行后处理的片材排出到排出部23。
排出部23具备固定托盘23a和可动托盘23b。固定托盘23a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上部。可动托盘23b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一侧。固定托盘23a以及可动托盘23b排出排序处理后的片材。
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的动作。即,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待机部21、处理部22以及排出部23。后处理控制部24形成包含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
例如,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处理模式和非处理模式(通常模式)之间的切换。这里,处理模式表示对片材执行后处理的模式。例如,处理模式包含排序模式以及装订模式。非处理模式表示对片材不进行后处理并照原样输送片材的模式。
控制面板11具备能够选择处理模式和非处理模式的模式选择部(操作部)(未图示)。例如,模式选择部为设于控制面板11的按钮。用户通过在模式选择时选择“处理模式”并按下按钮,后处理控制部24对片材执行后处理。另一方面,用户通过在模式选择时选择“非处理模式”并按下按钮,后处理控制部24对片材不进行后处理并照原样排纸片材。
其次,对于片材输送装置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片材输送装置30(参照图2)。实施方式中,片材输送装置30设于图像形成装置2。片材输送装置30配置在供纸部14和打印机部13之间。片材输送装置30校正从供纸部14向打印机部13输送的片材的倾斜。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30的主要部分的概要图。图2示出片材一边弯曲一边对位的样子。如图2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2(参照图1)的内部设有输送路径31。片材输送装置30具备输送路径形成部38、对位机构40以及输送机构60(正交移动容许部50)。
片材沿输送路径31从下方往上方输送。片材由片材输送装置30从供纸部14(例如供纸盒)输送到打印机部13(例如,图像形成部)(参照图1)。以下,在片材的输送方向Vs(以下称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中,将供纸部14侧(图2的纸面下侧)设为“上游侧”。另外,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中,将打印机部13侧(图2的纸面上侧)设为下游侧。
以下,将沿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的片材表面内的与片材输送方向Vs正交的方向V1(图2的纸面深度方向)称为“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以下,将分别与片材输送方向Vs以及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正交的方向V2(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称为“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
输送路径形成部38在供纸部14(参照图1)和打印机部13(参照图1)之间形成输送路径31。输送路径形成部38在靠近对位辊对41、42的位置上形成片材S的弯曲空间39。图2示出通过片材前端接触对位辊对41、42的夹持部44,片材S弯曲的状态。
其次,对于对位机构4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对位机构40具备对位辊对41、42和对位用电机43。对位机构40整理通过输送机构60输送的片材的前端的位置。
对位辊对41、42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设于输送辊对61、62和打印机部13(参照图1)之间。例如,对位辊对41、42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设于输送辊对61、62和构成打印机部13的二次转印辊以及支撑辊(未图示)之间。对位辊对41、42具备彼此相对的第一对位辊41以及第二对位辊42。第一对位辊41以及第二对位辊42彼此抵接并形成夹持部44。对位机构40通过将沿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抵接在夹持部44来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这里,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表示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片材下游端的位置。
第一对位辊41是由对位用电机43驱动的驱动辊。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正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顺时针(图2的箭头R1方向)旋转(正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抵接夹持部44时反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抵接夹持部44时,逆时针(图2的箭头R2方向)旋转(反向旋转)。
第二对位辊42是伴随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进行旋转(从动旋转)的从动辊。对位辊对41、42将从输送辊对61、62供给的片材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
图3是从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的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30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2的箭头III的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输送路径形成部38等的图示。
如图3所示,第一对位辊41固定在第一对位轴45(旋转轴)上。第一对位辊41沿第一对位轴45延伸。第一对位辊41具有以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作为对称轴的线对称的形状。第一对位轴4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线性延伸。第一对位辊41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比片材长。第一对位轴4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比第一对位辊41长。第一对位轴45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第一对位轴45连接于对位用电机43。对位用电机43驱动第一对位轴45进行旋转。
如图2所示,第二对位辊42固定于与第一对位轴45平行且延伸的第2对位轴46(旋转轴)。第二对位辊42与第一对位辊41相对且配置一个。第2对位轴46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其次,对于输送机构60进行说明。
输送机构60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设于对位机构40的上游位置。输送机构60具备输送辊对61、62和片材输送用电机63。
输送辊对61、62具备彼此相对的第一输送辊61以及第二输送辊62。第一输送辊61由片材输送用电机63驱动。第二输送辊62伴随第一输送辊61的旋转进行旋转(从动旋转)。输送辊对61、62将从拾取辊33供给的片材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各输送辊61、62在使片材通过对位辊对41、42的夹持部44时,通过抵接片材从而输送片材。各输送辊61、62在片材抵接夹持部44时,通过抵接片材从而输送片材。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辊61固定于第一输送轴65(旋转轴)。第一输送辊61在第一输送轴65(轴部)上配置一个。第一输送辊61配置于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重叠的位置。第一输送辊61配置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第一输送轴6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线性延伸。第一输送轴6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比片材S长。第一输送轴65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第一输送轴65连接于片材输送用电机63。片材输送用电机63驱动第一输送轴65进行旋转。
如图2所示,第二输送辊62固定在与第一输送轴65平行且延伸的第二输送轴66(旋转轴)上。第二输送辊62与第一输送辊61相对且配置两个。第二输送轴66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在图3中,附图标记L1表示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片材的长度,附图标记L2表示片材输送路径长度。这里,片材输送路径长度L2表示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第一输送辊61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对位辊4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片材输送路径长度L2比片材的长度L1短(L2<L1)。
其次,对于正交移动容许部5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输送机构60的至少一部分构成设于输送路径31的正交移动容许部50。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辊61以及第一输送轴65作为正交移动容许部50发挥功能。正交移动容许部50输送片材。正交移动容许部50容许片材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参照图3)上的移动。正交移动容许部50容许片材在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参照图3)倾斜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4所示,正交移动容许部50具有接触片材的接触表面50a。接触表面50a是第一输送辊61的外周面。在图4中,省略了第一输送轴65等的图示。
接触表面50a对于片材输送方向Vs(参照图3)具有第一摩擦系数K1。接触表面50a对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具有比第一摩擦系数K1小的第二摩擦系数K2(K2<K1)。例如,第一输送辊61是摩擦发生方向具有各向异性的橡胶辊。
如图5所示,第一输送辊61在表面上具有橡胶板形状的间断的图案。在第一输送辊6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由橡胶之类的弹性部件形成的板部件51(以下称为“橡胶板51”。)。多个橡胶板51在第一输送辊61的圆周方向上间隔配置。多个橡胶板51在第一输送辊61的轴方向(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间隔配置。
其次,关于片材在对位处理时的片材的形迹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为不具有实施方式的正交移动容许部50的比较例的说明。
图6是比较例中的片材一边弯曲一边对位时的说明图。图7是比较例中的片材一边侧滑一边对位时的说明图。这里,侧滑是表示片材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滑动。
在对位处理中,以片材的初始角度Da变为零的方式输送片材,并使片材前端沿着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这里,初始角度Da表示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对位辊的中心轴线)和对位处理前的片材前端形成的角度。例如,刚度较弱的片材(薄纸)易于一边弯曲一边对位(参照图6)。例如,刚度较强的片材(厚纸)易于一边侧滑一边对位(参照图7)。
在比较例中,片材的弯曲和侧滑均以一定的量达到界限。因此,根据初始角度Da的大小,在超过弯曲或侧滑的界限值时初始角度Da不能变为零的可能性高。在比较例中,当超过弯曲或侧滑的界限值时,变为对位校正量的界限值。
在图6、图7中分别示出如下:附图标记F1为输送辊的片材输送力,附图标记S1为对位处理前的片材(以下也称为“处理前片材”。),附图标记S2为对位处理时的片材(以下也称为“处理时片材”。),附图标记P1为处理前片材S1的片材后端中央位置,附图标记P2为处理时片材S2的片材后端中央位置,箭头T1为自处理前片材S1到处理时片材S2为止的片材后端中央位置的移动方向,附图标记Db1为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和处理前片材S1(片材前端附近)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1形成的角度,附图标记Db2为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和处理后片材S2(片材前端附近)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2形成的角度,附图标记Dc1为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和处理前片材S1(片材中央位置)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1形成的角度,附图标记Dc2为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和处理后片材S2(片材中央位置)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2形成的角度。
如图6所示,若初始角度Da过大,即使片材由输送辊连续输送,存在片材前端与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不对齐,不能完全对位校正片材的情况。当对位辊对的夹持部44与处理后片材S2(片材前端附近)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2形成的角度Db2小于90度时,不能完全对位校正片材。
其次,对于实施方式的正交移动容许部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中,通过橡胶板51与片材的表面接触产生输送力(图中箭头F1)。在两个相邻的橡胶板51之间的跨距中,通过橡胶板51与片材分离从而解除片材的拘束。通过解除片材的拘束,若向片材施加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力(以下也称为“横向力”。)的话,根据横向力(图中箭头F2)可以移动片材。由此,根据对位处理时的初始角度可以使片材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移动(以下也称为“横向移动”。),因此片材的侧滑量在理论上没有界限。因此,与比较例相比根据实施方式可以使对位校正量变大。
根据实施方式,片材输送装置30包括输送路径形成部38和正交移动容许部50。输送路径形成部38形成片材的输送路径31。正交移动容许部50设于输送路径31上。正交移动容许部50将片材沿片材输送方向Vs输送。正交移动容许部50容许片材的横向移动。根据以上的结构,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可以一边由正交移动容许部50输送片材,一边使片材积极地侧滑。即,在片材的输送过程中若对片材施加横向力的话,可以根据横向力使片材横向移动。因此,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另外,由于可以抑制片材过度地弯曲,因此可以抑制噪音的发生。另外,由于可以抑制片材过度地弯曲,因此可以抑制片材Z字形折叠(纸张Z折叠)、片材产生折痕。
正交移动容许部50具有与片材接触的接触表面50a。接触表面50a对于片材输送方向Vs具有第一摩擦系数K1。接触表面50a对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具有比第一摩擦系数K1小的第二摩擦系数K2。根据以上的结构,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可以一边根据第一摩擦系数K1的作用输送片材,一边根据第二摩擦系数K2的作用使片材侧滑。因此,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正交移动容许部50通过配置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正交移动容许部50仅配置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外端位置的情况下,若片材的倾斜过大,则在平面观察下正交移动容许部50和片材彼此分离的可能性高。根据实施方式,正交移动容许部50通过配置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即使片材的倾斜过大,在平面观察下正交移动容许部50和片材彼此重叠。因此,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正交移动容许部50通过仅配置一个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与沿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配置多个正交移动容许部50的情况比较,易于使片材侧滑,因此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片材输送装置30通过进一步具备整理由正交移动容许部50输送的片材的前端的位置的对位机构40,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在片材的对位处理时,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以下,对于变形例进行说明。
正交移动容许部50不仅限于具备在摩擦发生方向上具有各向异性的橡胶辊。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150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正交移动容许部150也可以具备在第一输送轴65的圆周方向上间隔配置多个的板部件151。例如,板部件151由橡胶之类的弹性部件形成。即,正交移动容许部150也可以具备设有多个橡胶板的桨叶。在图8的例子中,示出三个板部件151。图8中的附图标记152示出了多个板部件151和第一输送轴65连接的连接部。多个板部件151随着第一输送轴65的旋转同时进行旋转。
根据本变形例,具备桨叶的简单的结构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250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正交移动容许部250也可以具备配置在第一输送轴65且具有多个槽部252的旋转体251。槽部252在旋转体251的表面251a上形成。槽部252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槽部252在旋转体251圆周方向上间隔地配置多个。
槽部252的深度为即使在片材输送时旋转体251的表面251a发生磨损,与旋转体251的表面251a之间也会产生间隙程度的深度(槽部252残留的深度)。例如,旋转体由橡胶之类的弹性部件形成。即,正交移动容许部250也可以具备在圆周方向具有多个槽部252的橡胶辊。在图9的示例中,示出六个槽部的252。旋转体251随着第一输送轴65的旋转同时进行旋转。
根据本变形例,具备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槽部252的旋转体251的简单的结构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正交移动容许部50不仅限于具备在第一输送轴65上固定的第一输送辊61。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350的概要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350的动作说明图。
如图11所示,正交移动容许部350可以具备能够沿第一输送轴65移动的旋转体351。例如,旋转体351为橡胶辊。如图10所示,正交移动容许部350可以具备位置调整部352、353,将旋转体351的位置调整为第1正交输送方向V1的参考位置。在图10的例中,参考位置设定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通常输送时,旋转体351的中心位置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重叠。
位置调整部352、353具备第一施力部件352和第二施力部件353。
第一施力部件352设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351的第一端部。第一施力部件352将旋转体351施力到参考位置。图中箭头J1示出第一施力部件352的施力方向。
第二施力部件353设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351的第二端部。旋转体351的第二端部是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351的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端部。第二施力部件353将旋转体351施力到参考位置。图中箭头J2示出第二施力部件353的施力方向。
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中的每一个在常态下将旋转体351施力到参考位置。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的施力方向J1、J2彼此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中的每一个为按压弹簧。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具有彼此实际上相同的弹簧常数(推力)。
其次,对于第三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3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通常输送时,通过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的作用,旋转体351被保持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的中心位置。
如图11所示,对位处理时,具有一定倾斜的片材与对齐辊对的夹持部接触并且使片材前端沿着夹持部时产生横向力。在对位处理时,根据产生于片材的横向力,可以使旋转体横向移动。在图11的示例中,示出对位处理时旋转体351接收在纸面左方向(图中箭头G1方向)上产生的力的状态。通过纸面左侧的按压弹簧(第一施力部件352)收缩,旋转体351能够向纸面左方向移动。
根据本变形例,正交移动容许部350通过具备能够沿第一输送轴65移动的旋转体351,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根据产生于片材的横向力,可以使旋转体351横向移动。即,在片材的输送过程中若向片材施加横向力的话,根据横向力可以随着旋转体351使片材横向移动。因此,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另外,正交移动容许部350可以具备位置调整部352、353,将旋转体351的位置调整为第1正交输送方向V1的参考位置,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通过位置调整部352、353可以将旋转体351的位置保持在参考位置。因此,在多张的片材的输送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校正各片材的倾斜。
位置调整部352、353具备第一施力部件352和第二施力部件353。第一施力部件352设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351的第一端部。第一施力部件352将旋转体351施力到参考位置。第二施力部件353设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351的第二端部。第二施力部件353将旋转体351施力到参考位置。根据以上的结构,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与位置调整部仅具备在旋转体的第一端部设置的施力部件的情况比较,易于将旋转体351的位置保持在参考位置。即,即使片材相对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在纸面左右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倾斜,也可以在对位处理后使横向移动的旋转体351返回到原始的参考位置。因此,不管片材的倾斜方向如何,都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通过具有彼此实际上相同的弹簧常数,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与第一施力部件352以及第二施力部件353具有彼此不同的弹簧常数的情况比较,易于将旋转体351的位置保持在参考位置。因此,不管片材的倾斜方向如何,都可以更有效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位置调整部不仅限于具备施力部件。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正交移动容许部450的概要图。
如图12所示,位置调整部451、452可以具备第一调整部451和第二调整部452。第一调整部451具有倾斜为V字形的第一外周面451a。第二调整部452具有沿着第一外周面451a倾斜的第二外周面452a。
第一调整部451设于第一旋转体453上。第一旋转体453能够沿第一输送轴65移动。例如,第一旋转体453由花键结合于第一输送轴65。例如,设有第一调整部451的第一旋转体453为冠状辊。例如,第一旋转体453为驱动辊。第一外周面451a(第一调整部451的外周面)以第一外周面451a的径向外端位于第一旋转体453的轴向中心、且第一外周面451a的径向内端位于第一旋转体453的轴向外端的方式倾斜为V字形。
第二调整部452设于第二旋转体454上。第二旋转体454能够沿第二输送轴66移动。例如,第二旋转体454由花键结合于第二输送轴66。例如,设有第二调整部452的第二旋转体454为V辊。例如,第二旋转体454为从动辊。第二外周面452a(第二调整部452的外周面)以第二外周面452a的径向外端位于第二旋转体454的轴向外端、且第二外周面452a的径向内端位于第二旋转体454的轴向中心的方式倾斜为V字状。
根据本变形例,在具备冠状辊的简单的结构下,不管片材的倾斜方向如何,都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其次,对于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
片材输送装置30不限于配置在供纸部14和打印机部13之间。例如,片材输送装置30也可以配置在片材反转部位的附近。片材输送装置30也可以设在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中的任意输送路径上。
第一对位辊41不限于在片材抵接夹持部44时反向旋转。例如,第一对位辊41也可以在片材抵接夹持部44时停止。例如,第一对位辊41也可以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后反向旋转。例如,片材输送装置30也可以具备控制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的控制部。
对位机构40不限于具备对位辊对41、42。例如,对位机构40也可以具备对位辊和衬垫(辊抵接部件)。例如,对位机构40也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旋转体。
输送机构60不限于具备输送辊对61、62。例如,输送机构60也可以具备输送辊和衬垫(辊抵接部件)。例如,输送机构60也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旋转体。
输送辊不限于配置一个。例如,输送辊也可以配置两个以上。输送辊的配置数量以及配置位置也可以根据规格要求进行变更。
第一输送辊61以及第一输送轴65不限于构成正交移动容许部50。第二输送辊62以及第二输送轴66也可以构成正交移动容许部50。即,第一输送辊61、第一输送轴65、第二输送辊62以及第二输送轴66可以作为正交移动容许部50发挥功能。
位置调整部不限于具备两个施力部件。例如,位置调整部也可以仅具备一个施力部件。例如,施力部件也可以仅设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中的旋转体的第一端部。根据本变形例,在片材的倾斜方向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根据上述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可以充分地校正片材的倾斜。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也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实现该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到计算机系统并且执行可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含OS、外围设备等的硬件的装置。另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以及CD-ROM等的便携式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指,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也可以包含在恒定时间内保持程序,如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而且也可以与已经在计算机系统记录上述的功能的程序组合实现。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路径形成部,形成片材的输送路径;
正交移动容许部,设于所述输送路径,在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片材的同时,容许所述片材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输送正交方向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所述正交移动容许部具有接触所述片材的接触表面,
所述接触表面对于所述输送方向具有第一摩擦系数,对于所述输送正交方向具有比第一摩擦系数小的第二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所述正交移动容许部,具备:
轴部,在所述输送正交方向上延伸;
多个板部件,间隔配置在所述轴部的圆周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所述正交移动容许部,具备:
轴部,在所述输送正交方向上延伸;
旋转体,配置于所述轴部,能够沿所述轴部移动;
位置调整部,将所述旋转体的位置调整到所述输送正交方向上的参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还具备:
对位机构,整理通过所述正交移动容许部输送的所述片材的前端的位置。
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47586A JP7178199B2 (ja) | 2018-08-06 | 2018-08-06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18-147586 | 2018-08-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3548A true CN110803548A (zh) | 2020-02-18 |
CN110803548B CN110803548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6751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90143.2A Active CN110803548B (zh) | 2018-08-06 | 2019-07-29 |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34094B2 (zh) |
EP (1) | EP3608265B1 (zh) |
JP (1) | JP7178199B2 (zh) |
CN (1) | CN1108035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54530B2 (en) * | 2019-03-26 | 2022-02-22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aligning mechanism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35046A (ja) * | 1982-02-01 | 1983-08-11 | オセ−ネ−デルランド・ベ−・ヴエ− | シ−ト搬送装置 |
JPS63171749A (ja) * | 1987-01-08 | 1988-07-15 | Canon Inc | シ−ト搬送装置 |
JPH053237U (ja) * | 1991-07-03 | 1993-01-1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原稿送りローラ |
JPH0616284A (ja) * | 1992-04-20 | 1994-01-25 | Fuji Xerox Co Ltd | 用紙搬送用ロール装置 |
JP2002104687A (ja) * | 2000-10-02 | 2002-04-10 | Kyocera Mita Corp | ローラ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28326A (ja) * | 2000-10-26 | 2002-05-09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斜行補正装置 |
JP2003201043A (ja) * | 2002-01-11 | 2003-07-15 | Murata Mach Ltd | 給紙装置 |
US20050098939A1 (en) * | 2003-11-11 | 2005-05-12 | Benq Corporation | Guiding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JP2008074620A (ja) * | 2006-08-22 | 2008-04-03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整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7857308B2 (en) * | 2006-06-09 | 2010-12-28 | Sharp Corporation | Off-center adjustment apparatus |
US20110133388A1 (en) * | 2008-08-21 | 2011-06-09 |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 Medium conveyance mechanism (device) |
US8036588B2 (en) * | 2007-03-20 | 2011-10-1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2062194A (ja) * | 2010-08-19 | 2012-03-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207556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30285315A1 (en) * | 2012-04-27 | 2013-10-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40103596A1 (en) * | 2012-10-12 | 2014-04-17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stora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using the apparatus |
WO2017119193A1 (ja) * | 2016-01-08 | 2017-07-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5353A (en) * | 1988-05-18 | 1993-08-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pact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particular design for recording medium conveyance and support |
EP1892582B1 (en) | 2006-08-22 | 2010-10-06 | Ricoh Company, Ltd. | Sheet Alig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20080251998A1 (en) * | 2007-04-11 | 2008-10-16 | Takayuki Muneyasu | Sheet alig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2018
- 2018-08-06 JP JP2018147586A patent/JP71781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4 US US16/449,623 patent/US114340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CN CN201910690143.2A patent/CN110803548B/zh active Active
- 2019-08-01 EP EP19189532.5A patent/EP360826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35046A (ja) * | 1982-02-01 | 1983-08-11 | オセ−ネ−デルランド・ベ−・ヴエ− | シ−ト搬送装置 |
JPS63171749A (ja) * | 1987-01-08 | 1988-07-15 | Canon Inc | シ−ト搬送装置 |
JPH053237U (ja) * | 1991-07-03 | 1993-01-1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原稿送りローラ |
JPH0616284A (ja) * | 1992-04-20 | 1994-01-25 | Fuji Xerox Co Ltd | 用紙搬送用ロール装置 |
JP2002104687A (ja) * | 2000-10-02 | 2002-04-10 | Kyocera Mita Corp | ローラ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28326A (ja) * | 2000-10-26 | 2002-05-09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斜行補正装置 |
JP2003201043A (ja) * | 2002-01-11 | 2003-07-15 | Murata Mach Ltd | 給紙装置 |
US20050098939A1 (en) * | 2003-11-11 | 2005-05-12 | Benq Corporation | Guiding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US7857308B2 (en) * | 2006-06-09 | 2010-12-28 | Sharp Corporation | Off-center adjustment apparatus |
JP2008074620A (ja) * | 2006-08-22 | 2008-04-03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整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8036588B2 (en) * | 2007-03-20 | 2011-10-1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10133388A1 (en) * | 2008-08-21 | 2011-06-09 |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 Medium conveyance mechanism (device) |
JP2012062194A (ja) * | 2010-08-19 | 2012-03-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207556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30285315A1 (en) * | 2012-04-27 | 2013-10-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40103596A1 (en) * | 2012-10-12 | 2014-04-17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stora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using the apparatus |
WO2017119193A1 (ja) * | 2016-01-08 | 2017-07-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3548B (zh) | 2023-06-20 |
JP2020023372A (ja) | 2020-02-13 |
EP3608265B1 (en) | 2021-10-20 |
EP3608265A1 (en) | 2020-02-12 |
US11434094B2 (en) | 2022-09-06 |
JP7178199B2 (ja) | 2022-11-25 |
US20200039776A1 (en) | 2020-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54270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87930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束生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を用いた用紙束の生成方法 | |
JP539326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88792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359163B1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0773918B2 (en) | She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0803548B (zh) |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
JP2012111567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99252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US6945528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6402139B1 (en) | Sheet material feeder with guides and lateral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 |
JP6681047B2 (ja) | シート材収納装置、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0359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04713B2 (ja) |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41681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1731896B (zh) |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
JP5842726B2 (ja) | 中間搬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20230294952A1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2018070374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11717A (ja)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07496B2 (ja) | 記録媒体折り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90039853A1 (en)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2024113738A (ja) | 媒体排出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
CN114803669A (zh) | 片材后处理装置 | |
JP2019059560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